實體檔案和電子檔案的安全管理

時間:2022-03-11 09:20:42

導語:實體檔案和電子檔案的安全管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實體檔案和電子檔案的安全管理

[摘要]檔案安全是檔案管理的核心內容,無論是最初的實體檔案、隨網絡技術發展應運而生的電子檔案,還是以后可能形成的其他形式檔案,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都不可小視。實體檔案和電子檔案的安全,是檔案工作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檔案管理;檔案安全;實體檔案;電子檔案

檔案指國家機構、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從事各項經濟社會活動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的文字、聲像等不同載體的歷史記錄。檔案是歷史的真實記錄和全面反映,是積累和傳播知識的重要載體,是開展科學研究和工作的可靠依據,是規范管理的基礎,是建立信用的工具,是維護團體和個人權益的重要保障,更是推動科學文化發展的根本。檔案的安全是檔案管理的核心,能否安全有效管理實體及電子檔案是發揮檔案作用的關鍵。只有完整、真實、準確地收集有價值的檔案,規范、合理地保管和保存原始檔案,科學地分類并做好登記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掘利用檔案的價值。

一、實體檔案的特點及安全管理

(一)實體檔案的特點

實體檔案相對電子檔案而言,實體檔案專業性強。實體檔案記錄著具有不同專業性質的內容,要保證實體檔案完整,檔案管理人員必須具有全面的業務知識,科學管理檔案。實體檔案具有成套性。實體檔案涵蓋了記錄社會活動的全部內容,不僅僅是某段文字記錄、某張照片、某段音像資料,必須按照檔案工作程序成套管理、成套利用。實體檔案形式多樣,有文字檔案(紙質、簡帛、簡牘、石刻、甲骨、陶文等)、照片檔案、膠片式檔案、標本實物等,這是實體檔案最顯著特點。

(二)實體檔案的安全管理

要堅持常規安全管理。根據檔案的性質,合理采取流水排架、分類排架或綜合排架,對檔案進行存放。檔案館(室)除了最基本的“八防”措施:防盜、防火、防水、防蟲、防潮、防霉、防光、防塵,還要根據材質不同,有針對性地分類進行溫度、濕度的監控,減少環境因素對檔案的侵蝕。定期對庫房進行全面檢查,對老化、破損、褪色、霉變等受損的實體檔案,需要利用科學手段及時進行搶救,并對檔案數字化信息進行異地、多地、多材質備份。檔案工作人員須對珍貴、重要的檔案進行復制,并用復制件代替原件提供利用。要執行檔案安全借閱制度。要做好全面、系統、安全地保存檔案資料,建立有序、完整的檔案制度,制定完善的借閱登記、利用效果登記和及時歸卷的程序;檔案一般只限于檔案閱覽室內使用,確需借出者,應嚴格履行借閱手續,并自覺遵守借閱時間,按期歸還。完善檔案、人員出入庫登記制度,定期清點核對,做到出入庫登記與檔案實體相符,確保檔案去留有跡可循。要樹立高度的安全管理意識。這是檔案安全管理的重要因素。保證館藏檔案的完整、安全,杜絕一切檔案介質和檔案內容的損毀、丟失、泄密事件的發生,是檔案工作的永久主題。工作人員在檔案的收集、整理、鑒定、保管、統計等每個環節都要認真、細致,維護好檔案的完整。維護安全不僅力求檔案本身不受損壞,盡量延長檔案的壽命,還要保護檔案免遭有意破壞,檔案機密不被盜竊。檔案管理人員不只是對檔案進行收集、登記的簡單工作,要掌握大量的檔案保存、修復知識,會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使檔案在安全的前提下發揮最大的社會價值。要加強檔案安全體系等建設。要全面開展檔案安全體系的建設。加強檔案管理體系的理論研究;執行相關國家政策和法律法規;做好人員、技術、經濟保障等。檔案安全工作,實行總監負責制,領導重視全員參與,專人負責;并與上級檔案管理體系保持高度一致,與同一層次的檔案管理機構做好協調和配合,避免出現銜接松散、管理縫隙和漏洞。

二、電子檔案的特點及安全管理

(一)電子檔案的特點

電子檔案,是指通過計算機磁盤等設備進行存儲,與紙質檔案相對應,相互關聯的通用電子圖像文件集合,通常以案卷為單位。電子檔案的產生,使檔案工作方式、安全管理的對象、安全設施及技術設備都在發生變化。檔案以電子文件形式歸檔、保存、管理、應用正成為檔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子檔案有其自己的特點。操作便捷,效率提升。在檔案歸檔時形成的電子文件,按照檔案管理規范將其增加、刪除、修改等都很方便,并且改后不留任何痕跡,確保檔案頁面的整潔。與其文件處理系統融合可使檔案目錄信息自動生成,大大降低了檔案管理人員的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傳遞快捷、實現資源共享。電子檔案的處理環境是計算機和網絡終端,為此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存儲空間小,容量無限大。電子檔案占據極少量空間,幾乎無重量和體積可言。表現形式多樣、全面、形象、生動、安全。[1]

(二)電子檔案的安全管理

自然災害、電磁干擾、電源故障、設備被盜被毀及人為操作失誤等多種因素仍時刻威脅著檔案的安全,但電子檔案的安全威脅還不僅于此。電子檔案在網絡環境中傳播和存儲的過程中,每個步驟都有可能存在一些安全漏洞,造成檔案泄密、信息被竊取、被改寫或被刪除等嚴重后果。在電子檔案安全系統中,應該準備好預防方案和緊急應對的方法,加快構建應急檔案的長效機制,以保證檔案信息的安全性。[2]電子檔案安全管理,首先在于人員的管理。必須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的責任心和思想覺悟,加強其對檔案安全的重要性教育。在檔案信息公開前,必須防范任何可能蓄意或者非蓄意的人為疏失。有人員變動時,必須使其在有效的管控范圍,避免檔案信息意外流出。對于利用檔案信息者,先要確認其身份,并確定其已獲得一定范圍電子檔案的使用權,在工作人員的管控下進行電子檔案的瀏覽、使用和復制。并嚴格規定存儲介質的使用范圍,杜絕病毒感染的渠道和通過存儲介質泄密的可能。為了保障電子檔案的唯一性和真實性,電子檔案的內容須預先進行加密處理。在完善的合作存取控制下,防止在電子檔案的借閱和利用過程中造成檔案信息的遺失。電子檔案存儲設備必須存放在加密管理的機房內,只允許指定負責人員進入。檔案工作,是維護黨和國家歷史真實面貌的重要事業,是為社會、企業提供現代化建設史料研究,開展各項工作的根據和條件。隨著科技的發展,檔案的形式和管理方法都在不斷發生著變化。

電子檔案只是在檔案的發展變化中出現的新的形式,也存在著它的有限性和安全問題。如何科學、合理地將實體檔案與電子檔案的管理相結合,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是值得檔案管理人員思考的問題。檔案工作者肩負著“為黨管檔、為國守史”的歷史重任,應始終把保障檔案安全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合理構建三維檔案安全管理系統,主動適應新形勢,提升檔案安全保障的能力,及時采取更加有效的安防措施,切實保障檔案實體安全和信息安全。[3]

作者:姜艷麗 單位:大慶油田礦區服務事業部

〔參考文獻〕

[1]王碧英.論電子文件檔案化管理與傳統檔案管理的區別[J].管理與財富,2008,(9):19-20.

[2]馮萬恒.電子檔案與傳統檔案管理上的差異[J].蘭臺世界,2005,(4):52-54.

[3]趙鵬.從檔案安全體系建設的角度看檔案保護[J].中國檔案,2010,(6):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