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檔案信息化發展研究

時間:2022-06-07 08:34:59

導語:地質檔案信息化發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地質檔案信息化發展研究

摘要: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在社會各個行業涌現出海量的數據信息,大數據成為一種新型的價值與經濟資本的創造模式。對我國信息技術革命的全面開展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如何對現有的數據進行匯總,深入進行分析,挖掘需要的信息已經成為大數據領域的重點。進入大數據時代,我國地質檔案管理工作也在不斷變化,這對地質檔案資料管理工作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本文主要就我國地質檔案資料管理信息化過程中面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究如何有效實現地質檔案資料管理信息化。

關鍵詞:大數據;地質檔案;信息化

隨著我國地質工作的不斷進步,在地質勘探與探測工作中已經形成了數量龐大的數據資料,這些都是我國地質工作者智慧與汗水的凝結,具有廣泛的應用范圍與非常高的使用價值。但從信息量來說,不僅數量龐大,還非常復雜,與信息社會大數據的特征相吻合。地質檔案資料凝結了大量地質工作者的投入,利用得當能夠更好地服務社會經濟發展,能夠為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意義重大。地質資料信息化主要是在當前已有的地質數據基礎上借助現代化的信息技術開展數據管理,實現數據更好的應用手段,是實現我國地質工作從傳統向現代化轉變的前提與基礎。地質大數據是地質檔案管理信息化的前提,二者關系密切,需要在一定的技術標準與規范下進行協調統一。地質檔案信息化的發展過程中還存在相當多的問題需要一一解決,離信息化的真正實現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

一、大數據背景下地質檔案信息化發展現狀和面臨的挑戰

(一)地質資料信息化發展的需求和現狀。在大數據時代,地質資料無論是管理方式還是后續的開發利用方向以及為社會服務的形式都與傳統地質資料管理表現出很大的差異,不僅資料的物質載體形式呈現多樣化,數據的格式也五花八門,數據量異常龐大,使地質資料管理面臨巨大的挑戰。然而,在我國目前的發展階段,無論是工業發展還是城鎮化進程都表現出對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的迫切需求。越來越多的信息技術的涌現使資料管理與服務工作被提到一個新的高度,如何對地質工作中產生的龐大數據進行保存,確保在需要時能夠快速準確地獲取已成為一種剛性需求,信息數字化社會迫切要求進一步推進地質資料信息化建設,有效提升信息服務水平。(二)地質資料數據過于龐大,數據提取工作難度大。大數據時代中每天的工作都會產生大量的數據信息,相應的能夠作為資料保存下來的資料數據也在激增,這極大地豐富了數據資料庫的同時也為數據的有效使用帶來了很多的問題。過去我國數據庫檢索主要是依靠人工借助相關的卡片進行,隨著信息技術引入檔案管理,開始借助計算機輔助開展數據檢索調用,工作雖然變得更加效率,但是在數據信息急劇增長的今天,在進行數據檢索與提取時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地質資料管理信息化迫切需要想辦法加快數據檢索的效率,縮短不必要的檢索時間。而且,在不同的數據庫之間由于建庫的標準并不一致,還需要在建立統一的數據標準的基礎上進行數據整合。(三)面對大數據的資料開發與知識服務的新挑戰。隨著人們生產活動的多樣化開展,人們對數據的需求也不僅僅只是簡單地停留在原始數據的調用,而且開始呈現多元化傾向,更注重對原始數據背后知識內容的挖掘,越來越多的個性化需求被提出,大多數需要在原始數據的基礎上進行再次開發,制作成產品后主動為用戶提供服務。任何知識都不是天然生成的,都需要不斷進行抽取,深入挖掘才能夠充分展示出來。地質檔案服務內容也需要從過去單純的數據供應轉變為多元化的知識服務,在現有的龐大數據庫中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挖掘出具有應用價值的內容,深挖不同數據之間的關系,積極進行二次開發,主動向用戶提供知識服務,積極適應知識管理與知識服務的新趨勢。

二、基于大數據的地質檔案信息化方向探討

(一)地質資料檔案館建設與創新服務。當前正處在知識經濟時代,注重知識的獲得與如何有效利用,在管理中更強調的是如何有效將知識管理的理念與方法應用到實際管理中去,地質檔案管理建設也需要積極響應,從過去的信息服務轉變為知識服務,適應時展的潮流,將知識服務發展成地質檔案管理的主要服務內容。地質檔案管理要在充分發揮自有的資源優勢,借助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在現代化的知識管理理論指導下不斷豐富現有的服務內容與形式,不斷創新地質檔案服務體系。知識服務是地質檔案管理基于知識管理的未來主要業務拓展方向,是使地質檔案社會服務功能朝個性化、深層化發展的重要途徑,它主要是在將資源進行網絡數字化的基礎上圍繞用戶的個性化需求,面向用戶提供服務的集資源、技術、服務以及用戶利用于一體的數字資源平臺,在顯性基礎上挖掘隱形的內容,提供的是一種更加有深度和知識含量更豐富的服務。(二)地質檔案館知識服務體系及其架構。地質檔案信息化是一項極具創新性的系統工程,徹底改變了傳統的地質檔案存儲、管理以及利用的形式,將互聯網與先進的信息技術引入到檔案管理中去,促進了地質檔案的利用效率提升,信息共享更加便捷。隨著知識經濟的不斷發展,在檔案管理服務過程中也涌現了對知識服務的需求,需要在現有的社會服務基礎上再次進行開發,深入挖掘檔案背后的知識內容,不斷創新服務內容,實現檔案服務內容與范圍的延伸,為社會與用戶提供更高層次服務。要注重用戶需求的挖掘,靈活運用合適的方法進行創新,積極開展與用戶的交互,在交互中挖掘用戶需求,有針對性地幫助用戶獲得想要的信息,為用戶解決問題提供數據支撐。(三)基于大數據的地質資料與檔案信息化流程。面對大數據以及信息技術帶來的沖擊,地質檔案信息化勢在必行,當務之急是提高地質檔案的數字化程度,搭建起數字館藏體系,對現有的檔案進行歸檔,方便后續根據需要開展數據挖掘,為社會提供更好的服務質量,提升地質檔案利用率。同時,還需要建立起檔案信息化流程,通過在實體檔案館搭建數字資料接受平臺進行檔案接收,并且對接受的數字檔案開展系統鑒別,對價值的檔案進行分門別類的收藏,注意安全管理系統的建設,建立其高聚合度、高精準度的信息檢索系統。除了做好地質檔案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管理外,還需要建立配套的在線應用與服務,注重與用戶的互動,提升自身對知識的發現能力,從而對數據進行創新,實現數據增值。大數據時代對地質檔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無論是數據管理工作還是服務內容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何在現有的海量數據中進行深入挖掘,發現數據之間的內在關系,開發數據背后隱藏的知識,進行智能化加工,朝知識管理、知識開發、知識服務的現代化數字資料館方向發展,積極面對時代的挑戰,促使地質檔案的潛在價值得到最大化地發揮。

參考文獻:

[1]李國杰,程學旗.大數據的研究現狀與科學思考[J].中國科學院院刊,2012,27(6).

[2]朱月霞,侯建光.基于大數據的地質數據存儲與管理研究.江蘇省測繪地理信息學會201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2014.

[3]王登紅,劉新星,劉麗君.地質大數據的特點及其在成礦規律、成礦系列研究中的應用[J].礦床地質,2015,34(6).

[4]顏世強,王黔駒,丁克永等.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作者:王成鋮 單位:廣東省核工業地質局二九二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