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型職員自我管理之議
時間:2022-09-27 11:18:00
導語:知識型職員自我管理之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知識型員工既有優勢也有劣勢,如何揚長避短,在企業中發揮和體現自身價值,除了組織管理外,自我管理至關重要。知識型員工的自我管理包括自我目標、自我角色認知、自我學習、自我人際關系、自我激勵和自我反省管理六個方面。
[關鍵詞]知識型員工優劣勢自我管理
在科學技術和教育水平不斷進步的今天,知識型員工占企業總人數的比重不斷增加,規模不斷擴大,是一支十分龐大的隊伍。企業知識型員工的管理可以從二個層面來研究,一方面是企業對知識型員工的管理,另一方面是知識型員工的自我管理。
一、知識型員工的優劣勢
在企業中,相比其他類型員工,知識型員工具有以下優勢:
1.良好的教育背景和專業特長。一般都大學畢業,接受過專業教育或培訓,較知書達理,法律意識強,接受新生事物快,創新性強,不墨守成規。在企業里從事專業工作,對本專業的知識領域,大都經歷了實踐——理論——實踐的循環認識過程,這種經歷使他們具有專業優勢。
2.實現自我價值的強烈愿望和自信。知識型員工有參與確定目標、制定決策的欲望,注重自身價值的實現,追求來自工作本身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并強烈期望得到社會的承認。他們對專業的投入意味著他們很少把工作時間定義為每天8小時和每周5天,這種上進心如果和企業的目標結合起來,將形成巨大的力量。
3.起點高。由于有較高學歷和專業知識,知識型員工新入職企業便會有比普通員工高的地位、工資收入等。高起點對知識型員工既能產生優越感又能產生工作動力。
4.精力集中。相比管理層核心員工,由于不須應對管理等復雜繁瑣的日常事物,知識型員工的時間和精力更集中于專業領域,更可能在專業領域取得成績,為企業做出貢獻。
知識型員工是一個有鮮明特點的群體,以往的研究文獻中大多肯定他們的長處,卻忽略了他們的短處。實際上,從不同角度看人,會有不同結論。如果從企業老板的角度看,知識型員工有以下幾方面的不足或稱管理難點:
(1)不聽話。比較清高散漫和容易以自我為中心,與流水線的操作員工被動地適應設備運轉相反,他們傾向于擁有一個獨立自主的工作環境,強調自我引導和自我管理,不易被說服,也不愿受制于呆板的規章制度。但從企業來說,沒有統一的指揮和嚴格的規章制度,不形成合力,企業的任務難于完成。在我國,相當多的企業還未達到民主化的管理層次,領導習慣于下命令,要求下屬絕對服從,不喜歡聽不同意見,在這樣的環境下,知識型員工被認為“不識做”或“書生氣”。這里先不論誰是誰非,從適者生存的角度來說,知識型員工的這種“不聽話”既不利于企業的發展,也不利于自我發展和個人價值的實現。
(2)對專業的忠誠度高于對企業的忠誠度。他們更看中自己在專業方向的發展,與專業有關的工作自覺積極地做,與專業關系不大或無關的工作采取消極、應付甚至拒絕的態度,認為做那些事情在浪費自己的時間。但公司的角度來說,希望自己的雇員服從于公司,不但能從事專業工作,還應接受其他的工作安排,以滿足人盡其用、成本最低和利潤最大化原則。
(3)團隊精神、溝通意識不夠。知識型員工有較強的事業心和獨立思考習慣,但往往過分堅持己見,既不容易讓人了解,也不是很樂于了解他人。有問題容易歸因于客觀原因或他人,不太愿意從主觀或自身尋找原因,對企業和他人的要求過高,面子薄,心理承受能力較差,不能很暢順地與同事合作溝通,即所謂智商高情商低。企業與純研究機構不同,企業更需要團隊的合作和步調一致,通過協作獲得綜合優勢。獨立與協作是矛盾的二個方面,處理不好協同關系,獨立性就會打折扣,知識型員工在公司的作用也不能充分發揮。
(4)流動意愿強。知識型員工有接受新工作挑戰的能力,因而擁有高于普通員工的職業選擇權,一旦現有工作沒有足夠的吸引力或缺乏個人成長空間,他們較容易尋找新的職業機會。本來,市場經濟下員工跳槽是平常事,但對企業來說,知識型員工往往掌握著企業的商業技術秘密和重要資源,培養一個能勝任工作的知識型員工需付出成本和時間,所以,在老板眼中,跳槽絕非好事,對有跳槽傾向的員工“不得不防”,客觀上造成了企業對知識型員工的不信任。
(5)整體素質下降。隨著高等教育由精英型轉化為大眾型,現在的大學生與以往的大學生不可同日而語。從整體素質來看,恐怕有量變到質變的轉變。大學生甚至研究生不再統統被企業視為精英。二、知識型員工的自我管理
市場競爭的激烈,工作壓力的增加,心理的失控和身體的失調,這一切都迫切要求每個人都要加強自我管理。知識型員工的自我管理,是指為了實現企業目標,以及個人職業生涯目標對個人素質的要求,根據自身的優勢和劣勢,揚長避短,充分地調動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與卓有成效地利用和整合自我資源,而開展的自我認識、自我計劃、自我組織、自我控制和自我監督的一系列自我學習、自我發展的活動,包括六個方面的內容:
1.自我目標管理。在服從企業大目標的前提下,也應有自我發展目標。認清所處的環境,在找到自己長處的同時找出自己的短處,明確目標,然后制定相應的計劃。生命的悲劇不在于目標沒有達成,而在于沒有目標。目標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目標指引工作和學習的方向,每天的工作與學習,其實都可以理解為:一個不斷地提出目標、不斷追求目標并實現目標的過程。
2.自我角色認知管理。正確認識個人成長與企業成長的統一性問題。人的發展離不開具體環境的條件和約束,離開了具體環境而談人的發展是不現實的。知識型員工的價值與滿足企業發展需要的屬性是密切相關的,知識型員工要擺正自己在企業中的位置,善于把自己的知識特長與企業的具體情況結合起來,處理好個人專業與企業需要的關系,努力把自己的興趣特長融入企業的現實任務之中,將個人發展與企業發展割裂開來不會有什么成就。過度地抱怨環境這也不好那也不具備,只會埋沒自己的才干。不同的企業中,知識型員工的工作性質有所區別,有的是純專業性的,如大企業的研發職位;有的專業性不那么強,如市場營銷職位,但不管什么企業什么職位,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與周圍同事打成一片,才可能成為企業的有用之才,體現自身的價值。同樣,企業發展了,做大做強了,個人才有更大的舞臺。
3.自我學習管理。知識型員工的資本是知識。在當今職場上,企業與員工雙向選擇,一個人一輩子在一個企業打工非常罕見。在激烈甚至殘酷的職場競爭中,不進則退、新人取代舊人是一條不變的規則。在外資和民營企業中,常可見到這種情況:某位員工由于工作出色,一下子就被提拔到核心員工的位置;同樣,一位不思上進的核心員工突然有一天被降到普通的位置。在企業中,誰有能力誰上,誰失去了競爭力誰下,哪怕你曾為企業立過功勞。對于知識型員工來說,知識是最重要的資本,位置和收入只是知識的副產品。在知識快速更新的時代,只埋頭工作或滿足于現狀是沒有發展的,惟有不斷學習不斷積累,守住自己的看家本領,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4.自我人際關系管理。知識型員工往往專注于專業,認為專業水平上去了,一好百好,從而忽視人際關系。常常有這樣一種人:專業水平很高,為人很好,但由于人際關系沒處理好,缺少領導的支持和同事的配合,在工作中就發揮不出其應有的專業水平。有人說“成功=30%知識+70%人脈”;更有人說“人際關系與人力技能才是真正的第一生產力”,此話道理深刻,尤其在中國的人文環境中更有現實意義。由此看來,知識型員工要想成功,就應該加強自我人際關系管理的能力。
5.自我激勵管理。自我激勵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推動力,古人說:“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自我激勵是建立在對自己的認識、評價、判斷的基礎上的。在每個人的生命里,潛藏著一種神秘而有趣的力量,那就是自我激勵。人的一切行為都是受到激勵而產生的,善于自我激勵的人,通過不斷的自我激勵使自己永遠具有前進的動力。自我激勵,對組織而言,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對知識型員工來講,是個人從消極被動的執行者轉換為積極主動的進取者,是個人成長與發展的最佳狀態。
6.自我反省管理。反省是成功的加速器。經常反省自己,可以驅除心中的雜念,理性認識自己,對事物有清晰的判斷,可以提醒自己改正過失,不致迷失方向。只有全面的反省,才能真正認識自己,只有真正認識了自己并付出了相應的行動,才能不斷完善自己,因此,反省是不可或缺的?!胺词∽约骸睉摮蔀橹R型員工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斷地檢查自己行為中的不足,及時的反思自己失誤之原因,就一定能夠不斷地完善自我。
- 上一篇:學校安全狀況考察報告
- 下一篇:醫院護士關于護理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