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議公立醫院經濟管理及分配方案

時間:2022-12-04 05:20:28

導語:試議公立醫院經濟管理及分配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試議公立醫院經濟管理及分配方案

一、我院在績效分配中確定的基本原則

(1)堅持五個傾斜原則:一是向臨床一線傾斜,臨床高于醫技、藥劑、行政后勤的原則;二是向注重醫療質量與醫療安全以及高尖新技術傾斜原則;三是向關鍵崗位傾斜原則;四是向業務骨干及做出突出貢獻和短缺人才傾斜原則;五是向管理和效率傾斜原則。

(2)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的分配原則。

(3)堅持“發展醫院,服務社會,回報職工”的辦院理念,實現多種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原則。

(4)堅持財經統收統支,規范財物管理,嚴肅財經紀律,嚴格審計審核和審批制度,落實醫院經濟活動內部審計和院務監督管理的分配原則。

(5)堅持控制總量、調整結構的原則,從降低藥品、降低高值醫用耗材等方面來控制醫療成本,實現資源節約、效益共享的分配原則。

(6)堅持體現醫務勞動技術效價,實行醫護績效分開核算的原則。

二、我院在經濟管理中實施的成本控制

(1)導入成本管理的理念。從經驗式預測管理走向數字化務實管理,從過去結果管理走向預算管理與績效關鍵指標管理。醫院引進HRP財務運營系統,統一科室辭典,細化120多個成本單元,實施責任成本控制。

(2)發揮成本管理的作用。運用量化為基礎的成本核算,統計近年成本比例,找出降低成本切入點,成本支出加調節系數控制,從而降低消耗,提高員工成本意識。

(3)改變成本管理的誤區。查找投入不計成本,產出不計效益,物品不正常消耗,培訓學習費用支出不從嚴控制和非生產性支出成本得不到控制等成本管理誤區,并限期整改。

(4)剖析成本管理問題的原因。目前以收入為導向的成本管理,如“收支結余提成法”尚存在一些問題,難以區分醫、護、技的勞動投入價值,且醫療經濟價值無法完全取代醫療服務價值。收支結余無法管理所有成本,加重了科室追求“短期效益”的誘導作用;收入采取分類提取,缺乏有效控制和科學依據等問題,在新績效考評中要逐項加以解決。

(5)注重成本管理的控制。成本核算,查找漏洞;成本分析,查找原因;成本預算,事先控制,成本控制,達到目的。通過這些總體原則加以控制成本。

(6)利用成本管理的工具。借助現代醫藥物流信息技術,逐步建立院內藥品、衛耗材物流平臺和衛耗材使用二級庫,降低配送成本,以耗用取代領用。

三、我院在經濟管理中實行的路徑改變

(1)健全監督機制,實現“采管”分離模式。依托采購中心牽頭,院務監督和財務內審雙線管控,全年82次項目招議標,預算金額935萬元,實際議價成交707萬元,下控比例24%。

(2)調優債務結構,盤活現金存量和銀行金融資金利用。爭取7000萬元項目貸款,利用承兌匯票敞口信用近6000萬元,長期負債占比83.2%,短期負債率低,全年既節約財務利息支出230萬元,又縮短付款周期4個月。

(3)優化收入結構。收入分類計提,藥品及檢查等收入均不作計獎收入,藥占比同比下降5%,醫療收入上升明顯,醫療增加值上升達到36%以上,人力支出占比達到27.9%。

(4)嚴控可控成本。醫技科室成本實行可控成本比例控制,超出部分直接在績效中扣除,節余部分院科共享。如檢驗科支出比例同比要求下浮3%,全年節約試劑耗材支出近200萬元。

(5)設備折舊計提。實行科間協作分比例待攤使用,如呼吸機及手術室共用設備,全年提高資源利用,實現產值100萬元以上。

(6)開放溝通的行為持續貫穿在醫院經濟績效管理之中。經管辦實行月小結、季評估、半年微調、年職代會修訂方案制度,充分了解訴求,一線工作法讓職工滿意度穩步提升。

(7)經濟核算評估評價機制。由職代會授權,遇重大政策影響院長辦公會行使微調權。臨床科室系數,如內、外、婦、骨科實行同系數30%,達到兼顧公平績效目標。

(8)醫療耗材、低值易耗品實行調節系數控制,增加5%虛扣比例,全年累加科室成本支出近200萬元,強化耗用支出控制管理。

(9)招待費、電話費、辦公用品、總務物資等計入科室直接支出成本,強化非生產費用支出成本管理。全年維修維保資金下降45%,同比節約380多萬元,四費每年實現下降10%目標。

(10)綜合服務考評和醫療質量考核獎懲按會計恒點式計算進入核算公式之中,綜合得分以百分制比例換算科室績效工資,質量服務指標績效權重作用明顯。

四、我院在績效分配中推進的路徑探索

(1)建立全新的績效考核評價機制。改變單一的財務指標收支結余提成法,完善非財務指標,如工作業績和服務質量及服務評價等指標,直接計算績效工資。發揮職能科室質控目的,激發醫務人員求知欲望。

(2)完善藥品、衛耗材陽光采購和使用配送機制。減少并規范流通環節,保證多元素分配補償和有效動態激勵經濟來源,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

(3)推進人事績效分配制度。加快推進人事定崗定編定薪,建立績效差別,確定績效類別,用科學的勞動效價激發全體職工潛力。

(4)實施科室二級分配指導意見。結合崗位特點、技術能力、臨床質量、制度落實、職業道德、科教能力、勞動強度、學識水平和社會多維度評價等指標指導科室二級分配,打破平均分配制度。

(5)試行醫護績效分開和護理垂直管理。引入護理時數和以工作量為主,以崗位、班次、質量等系數標準的二次分配原則,深入推動醫護薪酬體系改革,提高臨床護理勞動生產力。

(6)結合醫改需要,建立醫療風險基金管理制度??茖W預算配比基金,實行院科共御風險,科室分崗設立風險比例,實現權責對等,風險共擔,降低醫療事故和醫患糾紛發生率。

(7)搭建實踐績效增長模式內部交流機制。推廣科內同質化管理經驗,運用績效模式導入機制實現全面完成組織價值目標,提升科室整體績效水平。

五、結語

目前,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進醫院內部管理創新,持續改進制度成為大勢所趨,作為獨立法人的縣級公立醫療機構,為推動醫改我們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嘗試,但也僅僅是邁出了改革的第一步。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需要,我們要不斷總結經驗,勇于實踐,深入探討,切實解決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作者:鄧宗偉單位:湖南省瀏陽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