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技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
時間:2022-11-16 03:39:18
導語:新媒體技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分析新媒體傳播主要特點的基礎上,闡述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應注意的問題,如傳播方式更為多元,傳播內容更為開放。提出了強化輿情管理,確保傳播安全性,重視團隊素養,提升傳播有效性等對策。
關鍵詞:新媒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途徑
新媒體是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通過互聯網、寬帶局域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1]。數字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給信息傳播帶來了更多的機遇和挑戰,認識和了解新媒體發展的特點和規律,是以新媒體為依托探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途徑的重要前提。既要認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的意義和重要性,又要結合傳統政治教育工作的經驗,將其滲透到新媒體傳播形式中,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的綜合效益得到提升。鄭潔等人主張從理論角度切入,觀照客觀實際,實現網絡媒體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2]。吳華認為新媒體可以從信息傳播載體、輿論平臺、政治表達工具以及社會組織這4個方面,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遞效果提供有力的保障[3]。劉紅利在分析新媒體下信息傳播環境的基礎上,對新媒體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的機遇與挑戰展開討論,并從不同角度分析新媒體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的影響[4]。本文在分析新媒體主要特點的基礎上,探討新媒體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的影響。從新舊媒體融合、整合網絡功能、強化輿情管理和重視團隊素養等角度,對新媒體技術背景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傳播途徑加以分析與探究,以期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傳播營造積極而健康的優質傳播環境。
一、新媒體主要特點
新媒體是信息科學技術與媒體產品服務相互融合和促進的進程中形成的媒體介質,與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相比較,呈現出如下特點。(一)傳播方式更為多元。新媒體的傳播方式主要包括網絡雜志、網絡報紙、網絡電視等網絡新媒體傳播;手機短信、手機視頻、手機網頁、觸摸媒體等智能移動設施新媒體傳播;電視新媒體傳播,主要涵蓋移動電視、現代數字電視以及網絡協議電視等。新媒體傳播途徑的多樣化、多層次發展,充分拓展了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想的傳播途徑。隨著現代化新媒體技術創造性、兼容性和延伸性的日益提升,在一定程度上,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提供了更為科學、全面、合理的傳播載體、平臺、渠道與模式。(二)傳播內容更為開放。新媒體傳播方式的多元性決定了傳播內容的開放性。無論是傳播者親身經歷的,還是道聽途說的,亦或是來自網絡的,相關信息資源都可以通過網絡傳播的形式與他人分享。網絡空間并非法外之地,信息的自由性和包容性并不意味著傳播者可以隨心所欲,信馬由韁,涉及有違法律和道德層面的內容,自然要承擔相應責任。作為網民應自覺抵制網絡謠言,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三)傳播范圍更為寬泛。新媒體時代信息無處不在,不論城市、鄉村,不論工作、學習,人們的生活都離不開網絡。不管年齡大小,文化層次高低,也不論興趣愛好是否相同,新聞信息的接受者很有可能成為信息的傳播者。新媒體信息傳播的影響無處不在,人們無需主動了解新聞,反而是新聞信息主動介入的生活,甚至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習慣和價值觀念。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途徑
(一)新舊媒體融合,增強傳播影響力。麥克盧認為,沒有任何一個傳播媒介可以孤立存在,傳播媒介通過相互之間的利用才能實現自身存在的價值[5]。傳統媒體固有的優勢,在引領中國社會價值觀的培樹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敏銳的洞察力、強勁的傳播力、巨大的影響力決定了其在政治信息的傳播方面擁有較高的權威性和主導權。在新媒體背景下,世界各國之間文化思想的持續傳播和相互影響,部分資本主義國家的媒體大肆推行其西方價值觀,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極力詆毀,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傳播構成了嚴重威脅。在這種形勢下,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必須在發揮各自傳播優勢的基礎上,相互融合,形成合力,承擔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效傳播的重要使命,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的影響力。(二)整合網絡功能,凸顯傳播廣泛性。媒體介質不同,其傳播功能、傳播形式與傳播效率有著較大的差別,在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需要科學整合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傳播功能,構建更為系統與規范的傳播體系。為此,必須充分利用和努力挖掘廣播媒介的時效性與廣泛性、影視傳播媒介的直觀性與藝術性,以及新媒體具有的互動性、自由性、開放性等特點,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實質逐步滲透到人們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以增強人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責任感和進取心。(三)強化輿情管理,確保傳播安全性。在新媒體快速發展的同時,個別負面、消極與不良的社會熱點或新聞信息摻雜其中在所難免,這些負面、消極與不良的信息滋生速度之快、發展勢頭之猛超乎人們的想象,導致許多健康正面、積極向上的信息難以實現理想的傳播效果。因此,亟待建立一個較為健全、完善的輿情管理機制,確保最大程度地降低負面信息對于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想的不利影響;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引導人民群眾理性地看待各種熱點信息,時刻保持正確的政治立場,自覺抵制不良負面信息。(四)重視團隊素養,提升傳播有效性。媒體工作人員的道德素養,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效果有著極為密切的關聯,相關媒體部門重視和加強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進而形成團隊的戰斗力,是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有效性的重要基礎和保障。一是需要具備深厚而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嫻熟干練的實戰能力,做一名優秀的職業媒體人,承擔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社會宣傳責任。二是充分認識、了解和掌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想的精神本質與主要內涵,在認真學習和深刻領會的基礎上,準確地闡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想的具體內容。三是創新工作思維,敢于突破傳統思想束縛,積極嘗試新媒體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思路、新方法,提升傳播的有效性。
三、結語
世界的開放性與包容性不可逆轉,東西方文化觀和價值觀的博弈還將持續,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既是一項政治任務,又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茖W技術的飛速發展,媒體本身也在不斷推陳出新,只有緊緊跟隨并努力適應媒體的發展規律,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才能從根本上把握社會價值宣傳導向的主動權,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傳播,讓人民有信仰,讓國家有力量,讓民族有希望。
參考文獻:
[1]李懷亮.新媒體[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1.
[2]楊豐銘.新媒體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研究[J].新聞在線,2016(8):23.
[3]吳華.新媒體背景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傳播路徑[J].黑河學院學報,2017,8(8):30-31.
[4]劉紅利.新媒體平臺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優化路徑探究[J].長沙大學學報,2018,32(1):80-83.
[5]鄭潔.網絡媒體傳播社會主義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42-43.
作者:黃悅 單位:遼寧軌道交通職業學院
- 上一篇: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教學改革研究
- 下一篇:探析公路工程監理工作中合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