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眼臨床免疫學分析論文
時間:2022-07-16 08:21:00
導語:近視眼臨床免疫學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視眼是一種嚴重危害青少年視力的常見病、多發病,如何預防和治療近視、防止近視的進展是當今眼科學界的重大課題。在近視的發病機理方面,至今仍眾說紛紜,歸結起來不外遺傳和環境兩大因素[1]。盡管許多眼科學者在眼色素膜炎的免疫學和免疫病理學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尚未有從免疫學角度分析近視的病因和發病機理的報道。而這種從免疫學觀點出發的病理學探究能夠促進對近視的治療新見解以及近視發病機理新概念的形成[2]。近視的免疫學探究也將從根本上為預防、控制和治療近視開辟一條廣闊的途徑。本文僅就近視的臨床免疫學探究進行綜述。
1近視和其相關抗原
1.1ABO抗原近年來,ABO抗原已被用于免疫遺傳性疾病的探究上,已知的可能和ABO抗原有關的眼病有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近視性屈光不正、老年性白內障及視網膜色素變性[3]。
有關近視的遺傳方式看法不一,主要觀點有多因子遺傳、隱性遺傳、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單因子遺傳、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等。胡誕寧等[1]對近視眼患者家族的社會調查結果顯示,父母雙方均為高度近視者,子代100%為高度近視。而有的資料卻表明,雙親單純性近視或變性近視,子代不一定都出現近視。孫成甲[4]在臨床探究中發現,父母都有近視而其子女患近視的不足半數。還有人認為中低度近視的發病有肯定的家族傾向性,和遺傳密切相關[5]。另外,通常人眼各部分遺傳性不同,軸長、角膜曲率及晶狀體后曲率遺傳性大,而晶狀體厚度及前曲率和遺傳無關,Sorsby[4]認為決定近視眼遺傳的主要成分是軸長。
1.2HLA抗原HLA是比ABO血型系統更為復雜和重要的強抗原系統。HLA抗原稱人類組織相容性抗原,又稱人類白細胞抗原,是具有極高度遺傳性的多型性膜抗原[6]。HLA抗原根據其構造、機能,分為Ⅰ類和Ⅱ類抗原。
目前已知有20多種眼病和HLA抗原有關[7]。1983年王蓉芳等人[8]發現HLA-B8陽性者易患高度近視,而HLA-B15陽性者不易患高度近視。Пучковская[9]發現,先天性近視和HLA-B7和HLA-B12是有聯系的,當近視患者同時有HLA-B7和HLA-B8抗原時,發生視網膜脫離的危險性升高。
至于HLA和疾病相關的機理目前學說較多,有擬態學說、受體學說、免疫應答基因、抑制基因學說、連鎖不平衡學說等[10]。目前較為關注的假說是疾病易感基因學說。有人發現,自身免疫病的易感基因不僅和HLA關聯,而且和一個特定的HLA單位體關聯[11]。
1.3S抗原S抗原即視網膜可溶性抗原。S抗原具有強烈的抗原性和致色素膜炎活性[12],它能誘發產生實驗性葡萄膜炎和實驗性視網膜色素變性已被許多學者所證實,而有關近視和S抗原的關系,目前報道很少。Стукалов[13]在對有并發癥的高度近視患者進行免疫探究時發現,視網膜抗原的白細胞移動抑制試驗的移動指數降低到0.52±0.1。根據免疫學理論,假如移動指數等于1或接近1,說明機體對此抗原無特異性免疫功能;假如移動指數明顯<1,表示機體對此抗原有特異性免疫功能。這就初步證實了有并發癥的高度近視患者的機體對視網膜抗原有過敏功能。近年來的探究發現[13],眼底嚴重的變性改變不僅見于有并發癥的高度近視患者,而且也見于中度甚至輕度近視,眼底的中心及周邊都有變性改變,這些都不排除在屈光指數穩定的前提下,近視患者眼底并發癥的出現和自身免疫性損傷有關。
1.4膠原(collagen)膠原是組織中主要結構蛋白。現已證實,膠原和組織的增生、分化、粘附和運動以及關節潤滑、電解質平衡等都有密切關系[14]。
膠原是一個非常非凡的纖維蛋白群體,它們在結構、功能和組織分布上相互間有差異。在眼組織中,只有Ⅰ~IX型膠原被定位。在所有含有膠原纖維的結締組織中都含有Ⅰ型膠原[15],Ⅰ型膠原的功能是給組織以抗張強度。
人眼的鞏膜組織由纖維結締組織構成,而每個纖維束又由膠原纖維組成。在生化探究中發現,Ⅰ型膠原位于眼球的赤道部和后極部之間[16]。Marshall等[17]對老年人鞏膜的超微結構進行免疫金染色,結果表明,Ⅰ、Ⅲ和Ⅴ型膠原在鞏膜中是存在的,并且在單個的膠原纖維內聯結得很緊密。
鞏膜膠原纖維的直徑范圍很寬,大的和小的纖維可能有不同的功能,這些功能決定了鞏膜的生化特性[15]。大纖維在膠原分子間交叉連接的密度大,所能承受的張力大,而小纖維和四周基質之間的接觸面積大,纖維間相互功能強[18]。
然而,當患近視時,鞏膜膠原結構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非凡是眼球后極部發生了明顯改變,引起近視程度的加深[19]。Curtin等[20]用電鏡觀察了高度近視患者的鞏膜結構,發現高度近視患者鞏膜纖維多為板層結構且變薄,交織狀態變少,纖維直徑明顯變細,纖維橫斷面中異常的鋸齒樣、星狀纖維明顯增多。以上情況造成了膠原纖維更大的可伸展性,并減弱了膠原纖維之間的穩定性,使得鞏膜后極部纖維的周期性波動范圍擴展到62~70nm[19]。Лазук等[19]認為鞏膜膠原抗原結構破壞及改變的原因可能是自身免疫反應,為此探究了各種類型進展性近視患者的血清和淚液中的膠原抗體。結果50%~70%的患者在血清中發現了膠原抗體,對照組未發現。在評價免疫應答程度時發現,良性近視患者血清中膠原抗體濃度較高,非凡是學齡期后天性且無并發癥的近視患者指標最高,而在并發有混合型周邊玻璃體脈絡膜視網膜變性的快速(年改變率>1.0D)進展性近視患者,包括視網膜漆裂、格子樣變性和視網膜裂孔,在血清中“缺乏”膠原抗體。因此確定,患中、高度近視的兒童和青少年,形成了對膠原系統的免疫應答??梢猿醪酵茰y,對于中、高度進展性近視患者來說,對膠原產生的自身免疫反應和血液中循環免疫復合物的堆積,造成了鞏膜的損傷,切斷了鞏膜內分子間和分子內的聯系,引起膠原免疫遺傳基因的改變,使得近視得以進行性發展,而當對膠原的自身免疫反應“起動”時,血清中膠原抗體的存在是確定的保護因素,因此可以說,血液中膠原抗體的含量相對少時,非凡是在眼底有不同程度的改變時,這種相對低濃度的抗體可以成為鞏膜免疫病理學改變的標志,這種改變也是對惡性近視的預告。
2近視患者的體液免疫狀況
Пучковская等[9]對56名年輕的近視患者進行了免疫學探究,結果發現IgG含量升高,IgM含量下降。而Казанец等[2]的探究結果是近視患者眼局部和全身IgM水平升高,以局部IgM的升高更為顯著,而IgG變化很小。Стукалов等[13]發現,有并發癥的高度近視患者血清中IgG降低,IgM升高,免疫復合物增加到98%±5%.對于不同類型近視患者的體液免疫狀況還有待進一步的探究。
3近視患者的細胞免疫狀況
Пучковская等[9]的探究結果顯示,進展性近視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細胞含量較正常人低,T淋巴細胞的相對數和絕對數明顯降低。Стукалов等[13]對有并發癥的高度近視患者的免疫學探究結果顯示,T淋巴細胞、輔助性T細胞和抑制性T細胞以及B淋巴細胞的含量明顯降低??梢酝茰y,細胞免疫功能缺陷和近視發病可能有關。Пучковская等[9]的實驗性探究也證實了這一點。他以65只新生家鼠為實驗對象,用X射線照射家鼠的胸腺部位,結果損害了鞏膜組織的正常發育,導致鞏膜組織中發生變性改變以及膠原纖維的斷裂,影響了鞏膜的生物力學特性,成為了軸性近視發展的基礎,而細胞免疫即是在胸腺的控制下形成的。
4結論
綜上所述,機體免疫狀況的改變在近視的發病機理中起著一定的功能。近視患者,尤其是有并發癥的高度近視患者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狀況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反應指標相似。對于不同類型近視患者的細胞、體液免疫狀況,ABO抗原、S抗原,以及不同類型的HLA抗原、不同亞型的膠原抗原和近視發病的關系,還有待進一步的實驗和臨床探究,這無論對近視病因的理解,還是在臨床中用免疫方法預防、猜測和治療近視都將是有益的。
參考文獻
1楊鈞.現代眼科手冊.北京摘要: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563.
2Казанецли,ДюгвскаяЛ?。厂唰悃洄唰瘰擐讧支蕨支悃洄擐唰鸳唰讧悃讧悃洄支蕨擐唰鸳?/p>
гуморалъногоиммунитетаулиц
сблизорукостъю.ВестнОфталъмол1988;(5)∶35-36.
3楊朝忠.眼科免疫學.天津摘要: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6.
4孫成甲.近視眼和ABO抗原關系的初步探究.眼科新進展1990;10(1)∶9-11.
5GoldschmidtE,FaurschouS,WorkK.Theimportanceofheredityandenvironmentintheetiologyoflowmyopia.ActaOphthalmol1981;59(5)∶759-762.
6水木信久,大野重昭.HLA抗原遺傳子の構成と眼疾患との關連.日眼會志1992;96(4)∶417-431.
7楊朝忠,李昭珍,林振德.老年性白內障和ABO抗原關系的初步探究.眼科新進展1987;7(4)∶7-9.
8王蓉芳,趙桐茂,步坤矩,等.高度近視患者HLA類型的分布.中華眼科雜志1983;19(4)∶228-230.
9ПучковскаяНА,ШулвгинаНС,ВушуеваНН,идр.Нарушениеиммунологческогососояния
организмауболвнЪыхблизорукостЪю.
ОфталЪмолЖурн1988;(3)∶146-149.
10付體輝(譯).HLA和疾病相關機理探究的新進展.國外醫學分子生物學分冊1990;12(1)∶33-34.
11董桂玲,楊朝忠,張榮端.葡萄膜炎的免疫學探究.眼科新進展1991;11(4)∶52-54.
12楊培增,李紹珍,潘蘇華,等.視網膜S抗原的提純及其致色素膜炎活性.中華眼科雜志1990;26(5)∶293-297.
13СтукаловСЕ,ШелетневаМА,КуролапСА.
Клиникоиммунологическиеи
зпидемиологическиеисслованияпривысокои
осложненноимиопии.ВестнОфталвмол1995;(2)∶16-18.
14魯建華,鄭效蕙.膠原和角膜傷口愈合.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1991;(3)∶216-217.
15MarshallGE,KonstasAGP,LeeWR.Collagensinoculartissues.BrJophthalmol1993;77(8)∶515-524.
16KeeleyFW,MorinJD,VeselyS.Characterizationofcollagenfromnormalhumansclera.ExpEyeRes1984;39∶533-542.
17MarshallGE,KonstasAGP,LeeWR.Collagensintheagedhumanmacularsclera.CurrEyeRes1993;12∶143-153.
18ParryDAD,CraigSA.Growthanddevelopmentofcollagenfibrilsinconnectivetissue.In摘要:RuggerA,MottaPM,eds.Ultrastructureoftheconnectivetissuematrix.Boston摘要:MartinusNijhoff1984∶34-64.
19ПазукАВ,СлеповаОС.Исследованиеиммунноиреакдиина
коллагенуболъныхсмиопеи.ВестнОфталъмол1995;(2)∶14-16.
20CurtinBJ,IwamotoT,RenaldoDP.NormalandStaphylomatousscleraofhighmyopia.ArchOphthalmol1979;97(5)∶912-915.
- 上一篇:管理分局職工代表大會上的講話
- 下一篇:醫院職工代表大會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