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臨床藥學工作開展思考
時間:2022-04-22 10:18:21
導語:醫院臨床藥學工作開展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醫院級別及專職臨床藥師配備情況見表1。可見,二級綜合醫院專職臨床藥師配備人數均不足3人,有1家三級中醫醫院配備人數不足5人,另1家三級綜合醫院配備人數達到5人。
各醫院均設有臨床藥學室,有專職臨床藥師負責臨床藥學相關工作。開展的具體工作如下。參與臨床查房:醫院臨床藥學室會同醫務科(處)、護理部、感染辦等業務職能管理部門,定期查閱患者運行病歷資料,了解患者病情及臨床治療中是否存在問題。并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提出用藥方面的建議,為醫護人員提供用藥知識,解答用藥咨詢,糾正用藥錯誤,并在此過程中豐富自己的知識。查房情況見表2。由表2可知,有4家醫院查房次數少,查房模式簡單,未開展血藥濃度監測,未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收集、上報藥品不良反應報告:醫院臨床藥師向各科室發放藥品不良反應報告表,相關科室發現不良反應及時填寫并上報臨床藥學室,臨床藥師24h內到科室調查了解情況,并詳細填寫不良反應報表。對收集到的藥品不良反應進行分析,提出預防和處理對策,并及時反饋給相關科室。定期對發生的藥品不良反應進行歸納和分析,及時向臨床科室通報信息,減少或避免類似情況發生。同時,按要求及時上報市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從調查情況看,5家醫院的藥品不良反應收集、院內通報、上報均及時,工作開展較好。抗菌藥物使用情況調查分析:據統計,我國三級醫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約為70%,二級醫院為80%,一級醫院為90%[1]。正確、合理應用抗生素是提高療效、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及減少或延緩細菌耐藥性發生的關鍵。我市相關醫院抗菌藥物分級管理使用調查情況見表3。由表3可知,5家醫院對抗菌藥物均實行了分級管理,抗菌藥物使用率均低于60%,但使用合格率偏低。書寫藥歷并編寫院內藥訊:各家醫院臨床藥師均通過書寫藥歷為醫護人員提供必要的藥物參考,為個體化用藥,提高藥物療效,減少藥品不良反應,降低藥物治療費用,促進合理用藥提供重要資料和依據。每季度編寫院內藥訊,向臨床科室宣傳藥品不良反應、藥品特性及新藥信息、抗菌藥物使用情況等相關內容。調查顯示,院內藥訊已成為臨床藥師和臨床科室溝通的重要途徑。
3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3.1問題
由調查可知,我市醫院臨床藥學工作在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上報、抗菌藥物分級管理、院內藥訊編寫方面開展較好,但也存在不足。臨床藥師自身條件不符合要求,臨床藥師配備不足:《醫療機構藥事管理規定》明確要求,臨床藥師應具有高等學校臨床藥學專業或藥學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并應經過規范化培訓。三級醫院臨床藥師不少于5人,二級醫院臨床藥師不少于3人。從調查情況來看,有1家醫院臨床藥學人員學歷不符合要求,所有人員只有1人經過臨床藥學知識的規范化培訓,只有1家三級甲等醫院臨床藥師配備數量符合要求。臨床藥師未真正深入臨床,實現個體化給藥:血藥濃度監測是治療藥物監測(TDM)的重要組成部分,治療藥物監測主要是評估藥物在體內的濃度與臨床療效的相關性,以及判斷是否需要進行藥物劑量或給藥間隔的調整,以優化患者的用藥治療,達到最佳治療效果[2]。從調查情況看,只有1家三級甲等醫院臨床藥師長期(已開展2年)定點深入病區,參加所在病區的病例討論。深入病房,直接面對患者開展了臨床藥師查房,和治療藥物血藥濃度監測。但實際開展中,對治療量和中毒量接近及個體差異大需進行血藥濃度監測藥物品種并不多。而其余4家醫院只是簡單抽查病歷,未參與疑難病例討論,未真正做到指導患者合理用藥。
3.2分析
從經濟效益看,臨床藥學人員以及設備的配置和人員的規范化培訓支出,并不能從經濟回報中體現出來。臨床藥師查房沒有相關經濟收入,而進行血清濃度測定,實現個體化給藥,按照河南省現行醫療服務價格收費標準,市級三級甲等醫院為34元/次,除去試劑成本和人工費用,已所剩無幾,且不說測定所需設備的購置費用。即使在已開展血清濃度測定的我市某三級甲等醫院,其負責人也坦言此為賠錢項目,只是為了配合、支持臨床工作不得已而為之。這是產生問題的主要原因。
4建議
相關醫院領導加強對醫院臨床藥學的關注和重視,加大對臨床藥學的人力、物力、培訓和資金的投入,使臨床藥師在今后的工作中,能不斷更新藥學專業知識和臨床醫學相關知識,提高自身專業水平和素質,使其能勝任其工作。對臨床藥學工作開展必需的相對昂貴的設備,如高效液相色譜儀,因資金短缺不能配置,上級主管部門,可協調醫院之間有償共用,既解決了某些醫院設備短缺的問題,又提高了相關設備的利用率,同時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了保障。臨床藥師可結合自身水平及各醫院硬、軟件和醫院條件,選擇不同的臨床藥師查房模式,真正深入臨床病區、病房,以便更好地開展合理用藥指導。臨床藥師應得到臨床科室的逐步認可和接受,臨床藥師與執業醫師、執業護士組成臨床治療團隊,共同研討病情,制訂出安全、有效、經濟、合理的用藥方案,確保廣大群眾用藥安全合理,緩解醫患矛盾,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等相關問題。這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十二五”規劃中醫藥衛生事業改革發展的方向。
作者:李嵩管向華工作單位:河南省漯河市中醫院
- 上一篇: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經驗做法3篇
- 下一篇:臨床藥學實踐教學調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