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感染性分析論文

時間:2022-06-18 06:34:00

導語:注射感染性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注射感染性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股動脈假性動脈瘤;人造血管;修復重建

[論文摘要]目的:探討注射感染性股動脈假性動脈瘤的特點及血管修復重建方法。方法:回顧性分析2000年1月~2006年12月35例因注射致感染性股動脈假性動脈瘤行血管重建治療經過。采用腹股溝韌帶上方切口,經腹膜后控制髂外動脈,并在動脈瘤遠端暴露股淺動脈并控制,切除動脈瘤,均用人造血管重建。結果:20例患者經正常解剖途徑作血管重建,其中,15例切口愈合不佳,11例在術后3個月人造血管感染,術后1年,10例人造血管閉塞;15例患者經解剖外途徑作血管重建,其中,5例切口愈合不佳,6例在術后3個月人造血管感染,術后1年,5例人造血管閉塞。結論:經解剖外途徑血管重建是治療注射致感染性股動脈假性動脈瘤較好的方法。

近些年來在全世界非常流行靜脈注射吸毒,青年人居多。在我國尤其是云、貴、川交界有蔓延趨勢。大多數吸毒者都找位置淺表易于注射的股靜脈進行穿刺,在毒癮發作時往往會誤入股動脈,之后又不再加壓包扎而形成假性動脈瘤[1-3]。由于注射液及注射時消毒不嚴格,引起感染瘤體迅速增大,甚至破裂出血危及生命。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長期反復注射導致感染性股動脈假性動脈瘤35例,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本組為男32例,女3例,年齡18~35歲,均有長期靜脈注射史。全部為右側肢體,由多次注射導致感染性股動脈假性動脈瘤。其中瘤體破裂出血13例急診入院。非急診患者術前作DSA確認假性動脈瘤以及動脈破口的位置,肢體遠端是否有血栓形成。所有患者均因瘤體大、局部感染重而采用人造血管重建。

1.2手術方法

氣管插管全麻或椎管內麻醉,再距感染性假性動脈瘤區域的腹股溝韌帶上方作斜切口,經腹膜后游離并阻斷髂外動脈控制血流。繼而取大腿中上段切口,游離并控制股淺動脈,切開瘤體,盡可能清除動脈瘤腔內的血凝塊、瘤壁和壞死物質,確認動脈破口,結扎股深動脈,控制出血。探查瘤體近遠端的股動脈并游離阻斷。其中20例患者因局部感染較重,范圍較廣,患肢大腿根部前方殘存組織較少,作正常解剖途徑帶環聚四氟己烯薄膜(ePTFE)人造血管重建術。15例由于大腿外側正常組織較多,作瘤體近遠端股動脈結扎,用ePTFE人造血管從髂外動脈經大腿外側肌群間隧道與股淺動脈作解剖外途徑旁路血管重建術。最后將清創瘤腔用碘紡紗布填塞,敞開引流,或部分縫合。

2結果

本組病例均行手術治療。術中發現均為感染性股動脈假性動脈瘤,直徑最小6cm,最大超過25cm。破口約3cm或斷裂,均位于股總動脈。5例同時伴有股靜脈破裂,無動靜脈瘺發生。經正常解剖途徑血管重建的20例患者,15例切口愈合不佳(75%),經換藥1~3個月后基本愈合,術后3個月有11例人造血管感染(55%),術后1年作MRA或彩色多普勒超聲有10例人造血管閉塞(50%);經解剖外途徑血管重建的15例患者,有5例切口愈合不佳(33.33%),經換藥1~3個月后完全愈合,術后3個月有6例人造血管感染(40%),術后1年隨訪5例人造血管閉塞(33.33%)。所有患者無一例截肢。

3討論

創傷后感染性假性動脈瘤已成為感染性動脈瘤的主要類型,約占51%[4]。注射所致感染性股動脈假性動脈瘤根據搏動性的腹股溝下腫塊,結合長期反復的注射史,以及吸毒有關的體征(如淺表靜脈布滿針眼),診斷基本明確。治療上,感染性股動脈假性動脈瘤也有自己的特點。壓迫往往只能在短暫時間內有效,最終需要手術治療。并且此類患者一般不會在發現動脈瘤后及時就診,來院時部分已發生動脈瘤破裂,本組病例有13人在術前瘤體破裂(37%),治療較為棘手。

對于此類疾病大多采用瘤體切除,瘤腔清創,血管重建。由于長期注射吸毒患者,均有較嚴重的血栓性淺靜脈炎,導致血管重建只能選擇人造血管。本組病例全部采用ePTFE人造血管。目前人造血管重建的時機、方法、應用材料等仍有爭議。本組病例采用兩種不同的人造血管重建途徑:一種按正常解剖途徑,另一種進行避開感染區域的解剖外途徑。所謂解剖外旁路移植術,是指移植血管通過與必須移植的病變動脈不同的通路進行的血管旁路移植術[5]。此途徑手術缺點是費時,要有經驗的血管外科醫師操作,手術復雜。即使解剖外途徑旁路經由非感染區域的隧道,移植物感染率也有21.11%~32.14%[6]。但比較而言,經解剖外途徑行人造血管重建較正常解剖途徑發生移植物感染率低,并且遠期通暢率要高。本組病例證實,經解剖外途徑行人造血管重建3個月后移植物感染率為40%,術后1年人造血管閉塞為33.33%;而相比之下,經正常解剖途徑手術者,移植物感染率為55%,術后1年人造血管閉塞率為50%。

因此,注射致感染性股動脈假性動脈瘤作人造血管重建較理想的手術方式應該是動脈瘤切除,局部徹底清創,盡可能避開感染區域的解剖外旁路途徑行人造血管重建,盡量減少感染動脈瘤污染人造血管移植物的機會,提高人造血管的遠期通暢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