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學對中職生理學基礎教學的運用
時間:2022-07-02 08:30:52
導語:信息化教學對中職生理學基礎教學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與科技的快速發展,在各個領域都已經開始運用不同類型的信息化技術幫助更好更快的發展與創新。本文以教育領域為例,在中職生理學基礎教學中如果能夠加入信息化的教學模式,與當前社會發展的技術水平相匹配,那么對于中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效率以及教學水平都有著很大程度地提升。但是由于我國長期都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展開中職教學,對于新型信息化教學技術以及教學模式還沒有完全的接受與掌握,因此在具體應用過程中仍舊存在一定的問題與不足,這需要在今后的發展進程中不斷的探索創新。本文主要對中職生理學基礎開展信息化教學的意義、存在問題等進行簡要分析探討,由此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與建議。希望能夠對今后中職教育領域的發展起到一定的幫助與促進作用。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學;中職生理學
隨著現代社會中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的迅速發展與傳播應用,開始在教學中廣泛地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在中職生理學基礎教學中加入多媒體技術,采用信息化模式開展教學已經成為今后發展的趨勢。但是由于教師對于新技術、新手段還沒有從理念上完全接受,具體的使用方法也沒有完全掌握,使得教學過程不夠完善,還存在問題與不足,需要在之后的發展中不斷地進行完善與創新。
一、信息化教學在中職生理學基礎課程中的意義
當前的社會發展現狀在不斷推動著教育領域采用信息化技術進行教學,需要明確的是在運用信息化技術的過程中,也不能忘記職業院校之前的教育理念以及人才培養模式,在此基礎之上將信息化教育的相關技術、資源等加入到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通過兩者的完美融合構建出更加適應中職學生發展與學習的教學體系與教學模式,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教育資源,由此提升中職院校的教學效率與教學水平。
1.1運用信息化教學,對于教學資源整合與優化作用顯著
信息化教學的本質就在于在教學過程中引入創新性的教學技術與教學模式,運用多媒體技術與平臺整合更多的教學資源與材料,幫助增強教學內容的完整性,同時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與水平。在中職生理學教學過程中加入互聯網技術以及多媒體技術,緊密圍繞“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將需要講授的知識以更加直觀形象的方式展示給學生,這樣一方面可以加強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也能夠從實踐的角度給學生提升自身的動手實踐能力。生理學課程對于中職學生的醫學生涯而言是最為基礎的一門課程,而在入門時期大部分的學生都會對未知的教學內容感到無從下手,尤其是傳統教學模式的灌輸式講授,學生根本沒有辦法去理解在實踐過程中的具體應用。例如,在對心臟的射血過程進行講解時,會將其分為收縮期和舒張期,收縮期又分為等容收縮期、快速射血期、減慢射血期,舒張期又分為等容舒張期、快速充盈期、減慢充盈期以及心房射血期,整個過程是需要學生完整的記錄下來并掌握的,但是教師單純講解理論知識的話,學生只能通過對于心臟構成的想象完成知識的死記硬背,對于學生之后的實踐操作很可能造成誤差。而運用信息化技術,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收集網絡資源,在多媒體上播放相應的視頻與圖片,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的看到整個心臟射血過程,幫助學生從畫面角度更好的理解與掌握理論知識,加深學生的知識記憶,大大提升了教學效率。在信息化教學使用之前,也有學??紤]到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通過采用“做中學,學中做”的教學模式,幫助提升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但是這種教學模式需要付出的教學成本很高,而且很多中職院校都沒有符合要求的實踐條件,使得具體的教學過程會出現很多問題,影響了實習、實訓的開出率,妨礙了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最終降低了職業教育的教學質量。而當前所采用的信息化教學模式一方面可以降低學校投入的教學成本,另一方面可以運用網絡技術課件、構建虛擬仿真實訓室可以有效解決上述問題,這對于整體教學質量與水平而言是十分有必要的。盡管教學過程中能夠運用虛擬教學的方式來代替學校組織實踐操作,但是由于生理學本身就是一門實驗性的學科,很多內容必須通過動手操作與訓練來掌握并做到熟能生巧,因此采用信息化技術的最終目的在于能夠在實際操作之前通過網絡教學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整個實驗過程,防止直接上手給學校帶來更多的實驗損失與成本。例如:學生在準備有關蟾蜍試驗的實驗前,可以運用觀看網絡課件與視頻的方式提前對蛙類的基本身體結構以及具體解剖步驟進行了解,這樣做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對于課程內容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另一方面能夠提升學生之后進行實驗的正確率,更有利于提高實驗的效率。
1.2運用信息化教學,有助于改變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水平
對于中職院校的學生而言,大多數都是學習成績不夠高,自身也缺乏一定的學習能力與學習素養,對于學習方面的態度、上進心以及求知欲都是比較缺乏的,因此對于現代化的學習工具、學習技術與方法大多數也都沒有掌握,這對于之后的學習是存在很大的障礙的。我們都知道生理學基礎的內容對于中職院校的學生而言是存在一定難度的,從理論知識角度而言,生理學課程的內容與概念本身就難以理解和掌握,例如去大腦僵直,血型分析依據等知識點本身就具備很強的抽象性,這樣對學生而言就十分的難理解,很容易打擊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采取信息化教學,首先能夠做的就是創設出符合教學內容的課堂情境,幫助學生們提前進入教學氛圍,比如教師可以通過案例分析的方法講解血液中血型一節的知識,在多媒體輔助教學之下幫助學生完整的理解到面臨急性大失血患者的輸血處理過程,應該按照什么樣的規則選取血型以及明確具體的輸血原則,這種課堂情境能夠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更好地幫助學生主動去探尋課本知識。同時,教師也要在教學過程中做好引導與指導的作用,提前對教學內容進行問題的設定,幫助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知識的難點,使學生能夠利用先進的網絡技術進行有效的自主學習,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和有效性,也能夠進一步增強教學課堂的趣味性和實踐性。
1.3運用信息化教學資源,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在中職生理學基礎教學過程中應用信息化的教學模式,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運用網絡技術與平臺更好地完成對于課本知識的學習,提升學習積極性與學習效率;另一方面還能夠通過開放性網絡了解到更多與醫學領域相關的前沿資訊,提升對于該領域時政內容的了解。除此之外,信息化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從多項真實案例當中不斷提升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方面都會有很大程度地提升。在網絡平臺上也可以隨時與教師和同學溝通交流,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當中明確合作的意義與作用,獲得分享的快樂,最終將學生培養成醫學領域的高素質、高水平專業人才。
二、信息化教學在中職生理學教學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2.1給師生關系正確定位,明確信息化教學的作用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當中,課堂上起主導作用的主體是教師,教師通過講授課本知識來給學生傳授相應的教學內容,完成教學目標,整個過程中學生處于被動接受新鮮知識的狀態,個人的主動性并沒有發揮出來,長此以往就會影響到學生個人的學習態度、學習積極性。而運用信息化教學之后,教師在課堂中的地位由主導者轉變為了引導者,更多起到的是對學生遇到問題的指導作用,充分的將學生的主體地位放在首要位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信息化教學技術,幫助學生在課堂中探索知識,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熱情調動起來,在學習上將被動式接受變為主動式學習。通過上述內容我們能夠得出運用信息化技術展開教學的優勢所在,但是也需要明確的是盡管信息化技術的重要作用在不斷地提升,但是依舊不能忽視教師在課堂當中的重要地位,畢竟信息化教學技術只是一種輔助工具,千萬不能由于其新穎性與便捷性便無盡地依賴,最終造成本末倒置的結果。
2.2充分理解信息化的內涵,培養師生信息化素養
信息化教學本質的內涵在于采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與平臺,將相關的學習資源進行收集與整合,在此基礎之上更好地完成對學生的教學,同時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地發展與提升。因此,在當下的信息化教育時代,首先要培養的是教師自身的教學思維,教師要明確當前教學模式轉變的目的,并且真心接受這種轉變。在此基礎之上深刻理解信息化教學的基礎內涵與概念,具備更加專業的信息化教學素養,由此才能夠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將信息化技術的作用發揮到最大程度。信息化教學并不是簡單的將相關的設備和技術引入到課堂就可以實現的,這是需要教師下功夫了解整體教學模式的發展并提前做好準備的,要在信息化教學過程中培養師生的信息化素養,促使教師掌握相關教育技術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才是信息化教學模式的關鍵所在。師生信息化素養,通俗來講就是指教師和學生能夠適應信息化時展的能力和程度,當前的網絡化信息時代的發展推動著教育領域引入新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技術,完成信息化教學已經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借助信息技術進行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的能力,能用網絡與人進行網絡交流的綜合素質。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可知信息化教學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之下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中職生理學基礎教學進程中,應用多媒體技術更是幫助提升課堂整體教學效率與水平,同時也能夠滿足學生好奇心、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最大程度地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對于教師而言也能夠改變傳統課堂沉悶的教學氛圍,幫助提升教學質量與教學水平。本文主要是對中職生理學基礎教學中應用信息化技術的重要意義以及存在問題進行簡要的分析探討,通過對中職生理學課程中信息化教學的應用研究能夠明確,信息化教學模式對于中職課堂教學而言體現出了顯著的優勢,未來發展趨勢一片光明,還需要在今后的發展進程中不斷地創新和完善,促進教育領域更快、更好地發展。本文的淺顯分析還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未來還需進一步完善與更新,希望能夠對今后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鄭榮華.信息化教學在高職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山西職工醫學院學報,2014(2):74-75.
[2]羅麗萍.運用信息化教學資源推進職業教育教學改革[J].職業技術教育,2011(17):37-39.
[3]李靜.高等職業院校學生學習特點的調查及教學改革初探[J].大學教育,2008(12):18-20.
[4]范如涌.職業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內涵及其發展模式分析[J].電化教育研究,2003(9):25-29.
作者:孫靜靜 單位:秦皇島市衛生學校
- 上一篇:中職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 下一篇:中職校數控技術專業教學實踐研究
精品范文
3信息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