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文化旅游營銷創新模式

時間:2022-01-21 10:25:19

導語:運河文化旅游營銷創新模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運河文化旅游營銷創新模式

摘要:文化旅游營銷已經成為推動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內容,結合淮安市里運河的旅游市場發展規劃進行討論。明確旅游資源和文化旅游產品營銷的優劣勢,針對當前行業發展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積極借鑒和學習新的營銷理念。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對于里運河文化旅游營銷策略進行優化和創新,進而促進淮安里運河文化旅游事業的健康發展。本文主要探究了淮安市里運河文化旅游營銷創新模式,結合實際情況提出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淮安市;里運河;文化旅游;營銷;創新

隨著里運河文化長廊規劃項目的實施,淮安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有明顯的提升,對于淮安文化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增添了新的動力?;窗彩欣镞\河文化長廊是新開發的旅游場所,還要采用更多的宣傳營銷來提升影響力。選擇創新性營銷模式,進一步的提升里運河文化長廊旅游競爭力,為區域經濟創設良好條件。

一、里運河文化旅游營銷競爭的優勢

(一)自然環境優美,文化底蘊深厚?;窗彩欣镞\河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底蘊,自然環境優美宜人。不僅是淮安數千年的文化的展現窗口,同時也是六百年漕運文化的誕生地?;窗蔡幱谖覈媳钡乩矸纸缇€,南北文化的融合讓淮安更具歷史風情?;窗驳乩砦恢脙炘?,有著“南船北馬、九省通衢”的美名。綿延奔流的淮河和千年運河在這里融合,是南北交通運輸的重要樞紐?;窗灿盟蓍_放、從容堅韌的品質孕育了無數的優秀人才,一代偉人就誕生在這片熱土之上。(二)里運河文化長廊具備豐富的旅游資源。里運河的河道、壩、橋等建筑都被列入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包括岸邊的會館、寺廟等都是悠久歷史的見證。另外,運河兩岸的勞動人員長期的生活實踐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保護,比如和運河有關的民間傳說、民俗、民歌、戲劇、舞蹈等內容。悠久的歷史文化傳承中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優秀技藝,有關運河古詩詞也在訴說淮安的風土人情。(三)周圍旅游市場網絡逐步完善。隨著淮安交通環境的不斷改善,航空、公路、鐵路等運輸方式的開通為廣大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出行服務。淮安到連云港的高速公路已經開通,北京到上海、南京到徐州的高速公路貫穿淮安境內。飛往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沈陽、廈門、寧波的航線已經開通運行,還有中長期規劃中的5條高鐵將會為淮安交通網絡建設增添新的動力?;窗仓苓吔煌ōh境正在逐步優化,為淮安旅游事業的健康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淮安里運河文化旅游營銷模式創新

隨著STV營銷三角模型的提出,對于文化旅游營銷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該模型戰略、策略、價值三個子系統組成,每一個子系統可以細分為三元素。戰略三元素指的是市場細分、市場定位和目標市場,為后續工作找準對象。策略三元素指的是差異化、營銷組合以及銷售促銷,主要是為后續工作確定方法。價值三元素指的是品牌、服務、管理,提升產品的實際價值。結合里運河文化長廊自身資源優勢,將其融合到營銷系統之中,進而組成STV三角里運河文化旅游產品營銷新模式。(一)里運河文化旅游產品營銷戰略。首先要強調文化旅游規劃工作,完成市場細分工作。里運河文化長廊旅游度假區的規劃和建設,要創設國家級運河文化經典交流空間,更好的展示出淮安水城的優勢資源。通過淮安文脈的建設和培養,打造全新的消費增長點。打響運河文化旅游品牌,打造國家5A級文化旅游景區。依據消費者的不同需求進行旅游資源開發,為區域經濟發展貢獻更多力量。其次要積極的完善文化旅游產品開發模式。結合淮安地理環境進行思考,將里運河建設成為國際層面的運河文化旅游景點。突出文化產業的優勢,為游客和市民打造智慧型的生態文明旅游走廊。始終依靠里運河的自然旅游優勢,推動人文互動性建設進程。從消費者的定位入手,積極滿足不同層面的消費需求。從產品定位入手,促進傳統文化產品的兜售向著旅游商品、紀念品的方向發展。(二)里運河文化旅游產品營銷策略。1、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差異化策略制定。積極研究周邊城市旅游特色,凸顯出淮安文化旅游的不同,避免出現客源競爭的情況。2、制定組合式營銷策略。對于文化旅游長廊內的資源進行優化組合,制定出更加科學合理的旅游路線。3、重視廣告策略的運用。在戶外媒體、新媒體上進行宣傳,在高速公路出入口、站臺宣傳欄布置宣傳標語。通過微信公眾號進行運河文化旅游長廊進行展示,更好維護客戶關系。(三)里運河文化旅游產品營銷價值。里運河文化旅游長廊建設要打造出特色品牌,更好的展現出淮安市里運河的文化內涵。文化旅游發展需要響亮的品牌,形成無形的價值來吸引更多游客。利用豐富的旅游資源和完善的配套設施為游客提供優質服務,為游客帶來精神、身體的享受和愉悅。逐步提升管理服務水平,逐步完善旅游設施。隨著淮安基礎設施的大力發展,新型大交通格局已經有所顯現,為淮安文化旅游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淮安要加快融合長三角旅游經濟圈,逐步加強和周邊旅游城市的互動和銜接。重視消費者需求,積極開發各種新型體驗項目。將藝術和歷史、生態和文化、旅游和生活有機的融合起來,打造新型體驗產品。

打造新型的運河旅游商品品牌,進而保證文化的繼承和再生。同時還要關注目標市場,大力發展特色文化旅游?;窗矚v史文化積淀深厚,以偉人故里、美食之鄉、運河之都等特色推動文化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積極借鑒成功經驗,逐步提升淮安旅游品牌知名度。

參考文獻:

[1]柳邦坤.沿運城市發展運河文化旅游的思考——以淮安市為例[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2).

[2]侯衛東等.大運河遺產保護與管理總體規劃[R].北京: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2017(22).

作者:胥聞曉 單位:淮安市高級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