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料制造企業經營管理效率研究

時間:2022-06-09 03:22:45

導語:飲料制造企業經營管理效率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飲料制造企業經營管理效率研究

摘要:企業經營管理的主要內容之一,是提高勞動效率,提高勞動效率是經營管理效率的重中之重。提高勞動效率,不僅能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也是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勞動效率是指勞動者在單位時間內創造的價值或完成的工作量。飲料制造企業淡旺季變化明顯而存在勞動組織難度大的問題,還面臨“用工荒”問題,提高勞動效率是解決這些問題的主要方法之一。飲料制造企業以總產量與人工成本的比值作為勞動效率的衡量依據。在實際營運中,飲料制造企業可通過動態定員管理、流程改善、季節性人員外包等方法,提高勞動效率。

關鍵詞:飲料制造企業;勞動效率

企業經營管理的主要內容之一,是提高勞動效率,提高勞動效率是經營管理效率的重中之重。勞動效率是指勞動者在單位時間內創造的價值或完成的工作量。提高勞動效率,不僅能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也是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的一個重要途徑。飲料制造企業產品淡旺季變化明顯而存在勞動組織難度大的問題。用工需求量大,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群眾收入水平的提高,還面臨“用工荒”問題。提高勞動效率是解決這些問題的主要方法之一。飲料制造企業以總產量與人工成本的比值,作為勞動效率的衡量依據。勞動效率管理,涉及到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各個方面,需要全過程控制和全要素管理,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在實際營運中,飲料制造企業可通過動態定員管理、流程改善、季節性人員外包等方法,提高勞動效率。

一、動態定員管理

動態定員管理是以勞動定額管理為基礎,重點是因應飲料企業的產品變化和訂單季節性變化,進行勞動效率管理。(一)崗位定員。飲料企業存在兩種不同類型的崗位,一種是固定工時制人員,例如財務人員,另一種是變動工時制人員,例如生產線操作工。飲料制造企業以生產營運為主要任務,生產線24小時開機,因而變動工時制人員所占比例較大,一般為70%-80%左右,其工作時間也較固定工時制人員時間長,是效率管理的重點。企業應根據生產工藝要求和設備狀況,按照科學合理、高效少人化的原則,厘清班組崗位定員編制表,進而形成全企業定員崗位編制表,明確人員的數量。(二)工時控制和管理。1.動態定員工時模型。飲料企業應根據工藝流程、生產線速度、定員編制等建立動態定員工時計算模型。該模型以訂單量作為變量,可輸出動態定員工時標準數據,并生成平均工時、加班工時和勞動效率等數據。企業應依托該模型,根據接獲的未來一段時間的訂單情況,提前進行測算,以此作為企業勞動效率管理的依據,并下發作為部門或班組勞動效率管理的目標。2.對比和異常管理。企業以動態定員工時標準作為勞動效率管控的目標,班組應進行每班對比,部門應定期匯總對比,發現出現差異時,應立即進行差異分析,找出原因并采取措施進行糾正。動態定員工時計算模型是以正常的生產狀態為基礎計算工時的,在實際中可能出現一些合理但不在工時模型涵蓋范圍之內的工作安排,例如員工培訓、計劃性維修等,對于這些工作,企業應制定標準流程,原則上應提前申報。企業應定期(不低于每月一次)匯總比對實際勞動效率與動態定員工時計算模型理論效率的差異情況,并跟蹤差異原因分析、措施及其落實執行情況。對于較大的差異或未得到解決的問題,應對有關負責人采取績效獎懲措施。(三)定員優化。企業定員編制表是依據生產工藝要求和設備狀況排定的,經過一段時間營運后,應當進行優化調整,可從如下幾方面進行:1.機器替換人工。飲料生產企業某些工藝段,需要使用較多的人力進行重復勞動,企業應以邊際效用為依據,投資自動化設備替換技術層次較低和重復性勞動使用的人工,飲料制造企業一般以3年之內的回報周期為標準進行邊際費效核算。例如飲料罐裝后需要進行目視檢查,該崗位每班2人(需30分鐘輪替),可考慮使用自動掃描檢查機進行替換,該設備約50萬元/臺,按每天目檢人員4人,年人均費用6萬元計算,回報周期=50/4/6=2.08年,該項替換即具有可行性。這種以機器替代人工的方式,不僅可節省人力成本,還能消除因人為因素導致的質量波動。2.新技術運用。隨著科技的進步,各項新技術得以在飲料行業加以應用,這使飲料企業能夠向更自動化和信息化方向發展。在此基礎上,許多工作可以更高效的方式進行。飲料企業應保持對行業新技術的持續跟蹤,并選擇合適時機加以運用,以提高勞動效率。例如,飲料包裝入庫時,為便于產品追溯,一般要對每托盤產品都要進行張貼條碼和人工記錄流水號,物流發運時還要進行第二次發運記錄。隨著二維碼技術和4G技術的成熟,飲料企業可采用自動噴印二維碼及自動掃描實時將入庫和發運產品的信息直接傳輸到倉庫管理系統,生成入庫記錄和發運記錄,不再需要進行人工貼條碼和記錄流水號。此項投資的金額僅一次投入數萬元,但每年可節省的人工成本以數十萬計。

二、流程改善

傳統飲料企業生產準備時間長、原物料和成品儲存量大,生產和檢驗節點多,這些都是影響企業勞動效率的因素,企業應依據精益制造理論對這些不合理的因素,利用企業內外部資源,進行流程改善、消除浪費的活動,以提高勞動效率。改善的方式主要有節點優化和作業流程整合等。例如,飲料企業為保障生產需求和檢驗需求,設置數百萬瓶胚的原料倉庫,等待檢驗完成后,再二次叉運到生產現場,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為此,可將入廠檢驗步驟前置于瓶胚生產工廠,取消瓶胚倉庫,瓶胚到廠后,直接運輸到車間,進行簡單檢查后立即使用。這種方式可減少原物料在企業內部的運輸,減少人力,從而提高勞動效率。

三、季節性人力資源外包

(一)外包可行性分析。飲料企業淡旺季明顯,旺季人員難以滿足需求,淡季人員上班不足,為滿足最低法定工時,勞動效率偏低。企業可將一些非關鍵崗位采取季節性外包勞務的措施提高勞動效率。這些崗位一般包括叉車工、車間搬運工等對專業技術要求不高或有成熟外包市場勞務的崗位。企業應做好可行性分析。首先,應依據全年訂單需求和定員編制表,測算勞動效率變化情況,找出機會點。其次,選定一定的崗位范圍,依據年度工作需求、季節性變量逐一測算使用固定工和外包勞務的全年勞動效率進行對比??傮w上看,飲料企業可季節性勞務外包的崗位人數約為企業總人數的15-20%左右。從實踐來看,該項工作可提高勞動效率3%-5%左右。(二)人力資源外包的管理。1.外包勞動效率管理。企業對季節性外包不應“一包了之”,應將外包人員納入勞動效率管理中。對于外包崗位,也應進行動態定員工時測算和比對,發現異常時應立即進行處理。同時,也要將自有人員的勞動效率情況與外包勞務人員進行對比,對外包計劃進行調整。特別是在訂單波動速度快時,應特別注意外包崗位的變化需求,及時反應。2.外包風險管理。季節性人力資源外包存在一定的風險,因而應嚴格進行管理。風險主要體現在外來勞務人員對飲料企業的環境不熟悉、工藝流程不了解、工作紀律性不強以及勞務人員流動性較大對企業用工安全、食品安全和現有管理體系的威脅等方面。為此企業應采取一些措施加以管理。首先,應做好外包崗位的選擇,以非關鍵崗位為宜,且選擇無需較高技能和應對變化的崗位進行外包。其次,應標準化勞務人員的入廠培訓和上崗流程,不應“隨到隨用”,只有當勞務人員符合崗位要求后方可上崗。其次,為避免勞務人員流動性過大,可與勞務外包公司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并簽訂約束性合同,要求一定數量的保證金或給予一定數量的獎勵金與流動性比例掛鉤,使其從源頭上予以重視和控制流動性。對在崗時間較長的勞務人員也可給予適當的獎勵。最后,對于勞務人員應明確獎懲標準,樹立紅線,加強管理,避免“散養”,淘汰不合適的勞務人員。勞動效率管理是企業營運管理永恒的主題之一。從長遠來看,企業應不斷強化內部管理,運用工具和手段持續提高勞動效率,保持企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王宜付.關于提高企業勞動效率與經濟效益探析[J].企業戰略,2016,27.

[2]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全方位多渠道持續提高勞動效率[J].冶金管理,2012,3.

[3]黃崇光.長春商用車廠勞動效率提升方案研究[J].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5.

[4]張弘,趙曙明.人力資源成本的有效管理[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08,11.

作者:徐林 單位:南京紫泉飲料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