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創作藝術歌曲論文

時間:2022-08-07 10:00:22

導語:貝多芬創作藝術歌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貝多芬創作藝術歌曲論文

一、貝多芬藝術歌曲的創作背景

貝多芬藝術歌曲的創作,受到了多方面的影響,主要有時代背景、美學思想、古典哲學文化傳統以及人文主義思潮影響等。具體來說,貝多芬藝術歌曲的創作,正好處于古典主義音樂時期,它對于貝多芬音樂創作有著較大的影響力,尤其是對處于少年時期的貝多芬產生了較為深刻的音樂影響力。應該來說,古典時期的音樂審美標準,成為貝多芬早期音樂作品的創作基礎。此外,當時的法國大革命也對貝多芬音樂創作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主要是讓貝多芬的音樂內容與主題有著大革命時代群眾性音樂的影子。而美學思想對于貝多芬音樂的創作也有著較大的啟發,主要是指法國啟蒙運動和德國狂飆突進運動,從而為貝多芬的音樂創作打下了風格走向的基礎。當然,德國古典哲學代表康德以及德國古典文學代表歌德和席勒的創作,都對貝多芬的音樂創作有著不容小覷的影響。以上這些不同背景的影響,使得貝多芬音樂作品中有著一定的人道主義內涵,并隨著德國藝術歌曲的發展,貝多芬的藝術歌曲創作也獲得了不小的發展。

二、貝多芬藝術歌曲的創作特色

1.題材選擇的豐富多樣性

貝多芬藝術歌曲的創作初期正好處于法國啟蒙

運動之后,因此,很多群眾性運動的歌曲形式給了貝多芬藝術歌曲創作的靈感與素材。這些革命性的歌曲內容一般具有號召的性質,有著雄赳赳氣昂昂的歌曲氣勢,有著鮮明的進行曲音樂節奏。那么,貝多芬也在創作藝術歌曲的時候,傾向于選擇那些歌頌自然、愛情以及自由等的歌曲題材,藝術歌曲的整體情感上面是快樂積極的,貝多芬運用了合唱和獨唱兩種體裁,更為凸顯了個體的力量與群體力量。到了成熟時期,貝多芬的藝術歌曲創作更是沖破了那些傳統音樂的創作技巧與方法,開始為了自己的音樂藝術追求而進行音樂創作。這個時期的貝多芬藝術歌曲創作不再受制于嚴肅或快樂的世俗音樂,而是形成了貝多芬自己個性化的藝術歌曲作品。貝多芬成熟時期的藝術歌曲主要有37首,其中最為著名的藝術歌曲題材主要就是那些以愛情和愛國為題材的作品,比如說,《鶴鶉》等。這些藝術歌曲在題材選擇方面代表了貝多芬藝術歌曲創作方面的較高成就。此外,貝多芬在這一時期還創作了不少具有宗教性質的題材歌曲,運用色彩豐富的鋼琴伴奏來營造出一種嚴肅的音樂氛圍。這說明了貝多芬藝術歌曲創作的又一大突破與創新,還表明了貝多芬世界觀與宗教觀等的思考與成熟。貝多芬開始通過自己的藝術歌曲創作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與情感,具有古典主義的典型音樂風格。由于在晚年時期的貝多芬遭受了病痛的折磨,他仍然堅持著自己的藝術歌曲創作夢想,雖然數量不多,但是,他依然把藝術歌曲創作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主要是在藝術歌曲創作方面開創了聲樂套曲的音樂結構先河,主要表達了內心的孤苦與抗爭。

2.旋律創作手法的多元化

貝多芬創作的藝術歌曲,其旋律方面也是豐富多樣的。首先,貝多芬藝術歌曲旋律具有民歌方面的特色,其旋律音調由原先的鄉村田園式腔調向民歌風格轉變。貝多芬的藝術歌曲創作主要從民歌中吸取創作的養料,努力找尋能夠直抒胸臆的簡潔題材與方法。這是因為民歌具有鮮明簡單的音樂旋律,便于流傳開來。因此,貝多芬吸收民歌的這種特色,運用到了藝術歌曲的創作當中去了,比如說《土撥鼠》就是較為有代表性的藝術作品之一。同時,貝多芬還采取了豐富多樣的旋律發展手法,比如說,重復、模進、動機、音程以及其他模擬動物音調的旋律發展手法。這些旋律發展手法都使得貝多芬的藝術歌曲具有了不同凡響的音樂效果,能夠與歌詞所要傳達的基本情緒融合在一起,從而使得藝術歌曲中的旋律發展為音樂情感表達提供良好的服務。當然,貝多芬的藝術歌曲還有著多樣性的旋律線條,比如說,同音反復型、直向上行或下行類型、迂回繞唱型等,還有交響性、戲劇性的音樂旋律。這些音樂旋律的多樣化創作手法,可以幫助藝術歌曲中的人物更好地展現自己的內心世界,是一種極富表現力的旋律。事實上,貝多芬藝術歌曲的旋律特點是有著豐富多樣性的,其主要運用了細胞動機的形象發展手法,可以把短小的音樂動機進行動力化的展開,并具有嚴密的邏輯性與深刻性,可以提高藝術歌曲創作的功力。無論是民歌因素還是模進手法,都體現了貝多芬藝術歌曲創作中的民歌基調。

3.和聲語言運用方面的創新性

貝多芬藝術歌曲的和聲運用特性主要是具有古典主義的音樂風格特征。具體來說,貝多芬藝術歌曲在和聲素材的運用方面主要體現在調內三和弦的運用,調內七和弦的運用,重屬、重導和弦的運用,其它副屬和弦的運用,變和弦的運用,和弦外音的運用以及持續音的運用等多個方面。貝多芬藝術歌曲的聲部進行也是有一定特點的。這里的聲部進行主要是指多聲部音樂中各個聲部橫向運動的方式,一般有穩進行、級進進行,跳進進行等幾種不同的方式。目前來看,貝多芬藝術歌曲的聲部進行有著兩大特征,即外聲部的跳進與內聲部的平穩進行相結合以及聲部的旋律化。在和聲序進方面,貝多芬的藝術歌曲創作主要體現的是一種橫向運動的邏輯關系,其和聲序進也是豐富多樣的,充分展現了作曲家的精心構思與細節把握。那么,常見的和聲進行與終止式有:傳統終止式和半終止式,也有阻礙進行與阻礙終止以及辟卡迪終止。當然,貝多芬的個別藝術歌曲作品中還運用了屬七和弦運用的例外,即開放性終止。貝多芬藝術歌曲的調性布局與轉調方面主要有共同和弦轉調,這個轉調包含了自然和弦作共同和弦,副屬和弦作共同和弦,變和弦作共同和弦以及等和弦作共同和弦。在調式交替與轉調方面主要是同主音大小調調式交替與轉調以及諸如調性對臵,模進轉調等其他轉調手法,其調性布局方面則是較為單一,而其伴奏織體方面則是柱式和弦式的織體形式,分解和弦式織體形式,齊奏式的織體形式以及動機音型式的織體形式。

4.曲式結構方面的開拓性

貝多芬藝術歌曲的曲式結構方面主要分為分節歌,變化分節歌和通譜歌三種類型的曲式結構。就分節歌曲式結構來說,貝多芬藝術歌曲主要有單樂段曲式的分節歌,二段曲式的分節歌,三部性曲式結構的分節歌。就變化分節歌的曲式結構來說,貝多芬藝術歌曲在形式與內容上都達到了一定的藝術境界,為了解決歌詞與旋律方面的矛盾,貝多芬開始以變化分節的方式使得分節歌更具層次感,也更能夠表達出藝術歌曲的音樂內涵。至于通譜歌的曲式結構來說,主要是說分節歌傳統的結構形式已經無法滿足詩歌譜曲的需要,貝多芬就跟隨詩歌不同的情感表達來針對各個段落的詩詞配臵以不同的新音樂素材,讓詩歌與音樂達到完美的和諧與一致。在通譜歌的曲式結構中,貝多芬主要采取了單樂段曲式、二段式曲式、三段式曲式及一些其他非常規的特殊曲式結構。這些曲式結構非常具有開拓性,為貝多芬藝術歌曲創作開辟了一片新的天地。當然,這些曲式結構也離不開鋼琴伴奏的創新性運用,因為藝術歌曲本身就是歌詞、旋律與伴奏的完美統一。貝多芬在總結前人的基礎上,把鋼琴伴奏變得更為充盈飽滿,更好地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情感,他運用了大量鋼琴化的音樂語匯,將器樂與人聲緊密結合在一起,從而創作出了獨特的藝術歌曲??傊惗喾以谑澜缫魳肥飞鲜且晃徊豢啥嗟玫淖髑?,他是維也納樂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大部分音樂創作都繼承了海頓、莫扎特的古典主義風格,同時又基于此進行了富有個性化特色的和聲、織體、曲式等多方面的突破與創新,進而形成了具有貝多芬獨特意味的音樂風格。那么,作為他在聲樂作品創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藝術歌曲創作雖然不及他其他音樂創作方面的光環來的大,但是,貝多芬仍然依靠自己對于藝術歌曲的熱情與天分,創作出了66部優秀的藝術歌曲。

他的藝術歌曲有著獨特的創作特色,比如說題材選擇的豐富多樣性,旋律創作手法的多元化,和聲語言運用方面的創新性以及曲式結構方面的開拓性,因而,我們可以說,貝多芬的藝術歌曲創作讓他成為了一個古典主義風格的集大成者和浪漫主義音樂風格的始作俑者。那么,貝多芬無論是抒情的還是理性的藝術歌曲創作,都有著非凡的藝術成就,給人一種新穎自然的音樂之風。他在藝術歌曲方面的極高音樂天賦與藝術造詣,使得他成為了德國音樂史上舉足輕重的先驅性作曲家,并對后世作曲以及作曲家本身其他方面的音樂創作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具體來說,貝多芬藝術歌曲創作有著較高的美學參考價值,讓后來的作曲家可以看到詩歌與音樂的完美結合,其藝術歌曲還對他的交響音樂創作有很大影響。我們應該從貝多芬藝術歌曲創作中汲取到的創作啟發就是,要注重音樂創作的民族性、時代性,從而讓藝術歌曲能夠世代傳揚下去。

作者:姜濤工作單位:皖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