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教學追求課堂實效探析
時間:2022-06-10 03:21:55
導語:識字教學追求課堂實效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啟動后,教師要注意展開教學反思,在創設情境、在學法指導、在識字活動、在課堂訓練等環節展開深入思考,注重教學效益的提升,創新學法傳授和活動實踐,都可以為識字教學注入強勁動力,以全面提升學生識字學習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反思
識字教學追求趣味性、多元性、靈動性,符合學生學習基本訴求,但在具體施教中,很多教師會陷入一些慣性思維窠臼之中,追求形式大于內容,導致識字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在識字教學中,需要對教學環節展開全面反思,在創設情境時要講究高效益、在學法指導時要注重實用性、在識字活動時要追求多元化、在課堂訓練時要體現分層意識,這樣才能給學生識字學習提供更多切實幫助。
一、創設情境要講究效益
教師利用多種輔助教學手段,為學生創設適宜識字學習情境,這是最為自然的教學選擇。教師在具體操作時,需要對教學輔學形式進行反思性分析,學生有不同學習訴求,一味為學生提供媒體電子信息,只能給課堂帶來更多表象繁榮,學生識字效益如何,這才是最需要考量的問題。如果學生不能獲得更多識字啟迪,這樣的助學設計無疑是畫蛇添足的。例如,教學小學語文第三冊《植物媽媽有辦法》,這篇課文有不少生字,有一位教師在識字環節,給學生展示一些圖片信息,并要求學生觀察圖片,說說圖片上都畫了什么東西。學生開始觀察,非常熱情地給出答案:蒲公英、蒼耳、豌豆。教師引出生字學習:看到這些圖片,我們對這些植物有了一些認識,看這些生字,你如何能夠快速地記憶其讀音和字形呢?如:植、旅、備、紛、刺、底等。在這個案例中,教師展示的圖片信息與這些生字沒有什么關系,看圖片有什么價值呢?另一位教師這樣引導:今天要學習《植物媽媽有辦法》,她到底有什么辦法呢?閱讀課文時,肯定要遇到一些生字,將這些生字找出來,根據注音學習讀音,并注意對字形進行分解,看看這些生字都有什么樣的特點。學生開始了閱讀,找到了生字,展開相關認讀學習。這個案例中,教師讓學生自行找到生字,并通過字形分解掌握生字,獲得更高的學習效益。兩位教師的做法存在差異性,在課堂教學情境設計時,誰優誰劣一目了然,教師情境設計與學生學習更為貼近,其助學效果便會更為顯著。教師教學情境設計未必要追求高大上,能夠成功引發學生學習熱情,這樣的教學設計就是科學的。
二、學法指導要注重實用
學生識字時,如果只是讓學生死記硬背,顯然不是最理性的選擇。教師要對學生識字現實情況有深入的了解,以便給學生提供更多學法支持。在學法傳授時,教師還要對學法展開驗證性分析,識字方法都有具體的適合群體,學生呈現不同群體屬性,不是對任何學法都有敏感性,如果學法不能發揮助學作用,便需要做出及時的調整,這才是最為重要的反思意識。在教學《坐井觀天》這篇課文時,課文中涉及的生字有:沿、答、渴、喝、弄、錯、際、哪、抬。教師在引導學生識記這些生字時,先讓學生給生字分類,根據字形結構,將這些生字分成不同的類別。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將生字進行分類處理。有學生將“沿、喝、渴、錯、際、抬”分成一類,這些都屬于左右結構的形聲字,將“答、弄”分為一組,這是上下結構的形聲字,最后“哪”字為左中右結構的形聲字。也有學生給出不同的分類,口字旁的為一類,三點水旁的為一類……教師在學生分組之后,給學生提出識字指導:每一個生字都有特定的語境,找到這個生字在文本中的位置,說說其文中表示的意思。學生根據教師提示展開相關操作,很快就完成了識字任務。教師為學生做出分類指導,要求學生結合語境學習生字,都能夠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學習感知和體驗,從這樣的操作之中,讓學生自然建立認知體系,符合學生學科認知成長基本要求。分類是最為常用的方法,將一些比較零散的內容進行分類處理,可以自然形成一種體系,便于學習和記憶。
三、識字活動要追求多元
識字活動形式眾多,教師需要有篩選意識,針對學生接受實際作出合理抉擇。學生對識字活動有選擇性,這是教師最需要考慮的問題。如游戲識字,這應該是更高接受度的活動形式,但如果搞不好,學生只關注游戲而沒有掌握生字,這自然是喧賓奪主的結果,不是教師的初衷和本意,因此要注意展開反思,在追求識字活動多元化的同時,也需要避免走向極端。在教學《我要的是葫蘆》時,教師先讓學生結合語境認讀生字,然后給學生布設一個識字游戲活動:同桌兩個人合作,先對這些生字進行研究,然后有一個用形體動作解讀其中的生字,另一個學生要猜出這個生字。11個生字,如果能夠猜中其中七個便合格了。學生聽說要進行識字游戲活動,都表現出極高的熱情。因為這樣的猜字游戲在很多媒體上都有播放,很多學生也是比較熟悉的。學生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教師以抽簽形式,挑選一組學生現場表演。教師作為裁判進行組織,學生開始具體活動,整個課堂都高度緊張起來。每當學生有良好表現時,大家都會給出掌聲鼓勵。教師利用有趣的猜字游戲展開教學調度,深受學生青睞,這說明教師識字游戲設計是比較成功的。學生對游戲有更多參與興趣,這是學生天性使然,教師抓住學生學習心理展開設計和組織,贏得良好教學效果。學生對互動性活動有特殊愛好,教師適時引入這樣的學習方式,可以給課堂注入豐富內驅動力,以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四、課堂訓練要體現分層
識字訓練設計時,教師不能夠給所有學生提出統一的要求,這是教師教學反思的結果。學生學力基礎不在同一水平線上,在識字學習中也是這樣,學生記憶力、理解力等方面都呈現差異性,教師在訓練任務布設時,需要給不同學生群體提出個性學習要求。生字學習離不開強化訓練,教師要注意根據學生學力基礎展開布設,以提升學習的有效性。在教學《狐假虎威》這篇課文時,教師先讓學生對文本進行梳理性閱讀,并將所有生字都展示到黑板上。因為生字比較多,學生在識記時有些困難。教師針對這個情況,為學生設計一個特殊的訓練方法:多媒體展示一些圖片,讓學生介紹圖片內容,每一張圖片都盡量要用上黑板上列舉的生字,而且不能看課本。教師展示圖片,學生開始觀察,并自覺介紹圖片內容,盡量用上生字?!斑@張圖片是介紹狐貍和老虎的對話,狐貍搖搖尾巴,對老虎說,我帶你到百獸面前走一走,看看我的威風吧?!薄耙柏i、小鹿、兔子,看見狐貍帶著老虎來了,都嚇得到處亂跑?!苯處煂W生講述情況進行點評,特別指出了生字的運用。教師讓學生講述圖片內容,而且要用上生字,這對學生是一種考驗。學生要熟悉故事情節,還要了解這些生字在課文中的位置和用法。這樣才能確保介紹時能夠準確用上這些生字。教師為學生做出一些創新布設,便將學生帶入特定學習環節,說明教師是經過多次反思歸結得到了方法,體現了教師鮮明的反思意識。
小學識字教學引入反思機制,可以給教師以適時提醒,讓識字教學始終處于高效運轉狀態。在教學情境創設、在學法指導、在識字活動設計、在課堂訓練創新等多種教學環節展開教學反思,可以矯正教學方向,以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成長。
作者:薛小亮 單位:江蘇如皋市車馬湖小學
- 上一篇:建筑室內設計生態可持續發展研究
- 下一篇:小學語文情境化識字教學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