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情境化識字教學方法探析
時間:2022-06-10 03:31:35
導語:小學語文情境化識字教學方法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針對當下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的教學,識字認字是最為關鍵的教學任務,是小學生把握語文知識的關鍵。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不僅要學會把漢字讀正確,書寫正確,還要去了解掌握漢字的含義,但是由于小學階段要學習的生字較多,所以識字的任務量繁重,這樣就經常導致學生對識字產生抵觸情緒,不愿意學習生字的情況出現,本文基于上述出現的問題,針對小學生語文識字教學任務的情境化課堂進行了研究分析。
【關鍵詞】識字教學方法;情景化課堂;多媒體教學
一、情境化教學,增加學生理解能力
在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中,識字的教學方式多以讓學生背、讀、寫為主,通過這種方式加深學生對漢字的記憶,但是往往達不到預期效果,反而會浪費學生大把的學習時間。但是情境化教學恰恰相反,其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情感為主,讓學生在情境模擬的過程中去學習理解,這種生動化教學方式使學生能夠先理解再記憶,提高了教學的效率與質量[1]。教師在情境化的教學過程中,要將學生的生活經驗與課堂相結合,創造一個生動且情感觀念強烈的課堂,增強學生的情感體會,讓學生能夠在輕松的氛圍下學習。在《認字識字》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用互動性的情境化教學方式,如教學生認識鼻、唇、眼、耳時,可以讓學生通過表演指認要表達的漢字,可以先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每組派一個代表上臺表演,上臺的同學不能說話,只可以通過肢體語言來表達,讓其余同學觀察表演的哪個漢字,如學生表演“鼻、唇”的時候,可以動動嘴巴或指自己的鼻子;表演“眼、耳”的時候,學生可以眨眨眼或者側面轉過來假裝傾聽。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如找圖片認字的方式加深學生印象,將打亂順序的照片放在桌子上,讓分好小組的學生在老師念完字后開始找相應的圖片,對于找得快又準的學生給予獎勵;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反應能力設置難度更高的認字活動,如“你演大家猜,找圖片”的活動,讓上去表演的學生帶上耳麥聽音樂并做出相應漢字的肢體動作,其他學生猜出他表達的意思并找到相應的圖片。這些情境化教學方式的開展,對于學生識字認字會有更大的幫助,讓他們對識字充滿興趣與期待,主動識字。
二、結合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興趣
小學生由于年齡太小,所以上課不容易集中注意力聽講,但是對一切新鮮的事物都充滿了好奇,教師可以利用學生這一特點并運用到識字教學過程中去,改變傳統教學方式,讓一些“新鮮”的事物在課堂生動化展示出來,如小學生課本中經常會出現一些圖片來加深學生對于漢字的印象,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將這些圖片變得更加鮮活,再適當的添加一些音樂、視頻、故事引起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認字》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先準備好要學習的漢字并做好PPT,先放一些小朋友洗臉刷牙動畫類型的視頻,或者播放一些關于大自然的聲音,如雨聲、雷聲、鳥叫聲等,再讓學生觀看聆聽以后進行猜字活動,猜動畫里的小朋友做了什么或者聽到了什么聲音,如果學生答對了,教師可以通過播放鼓掌等鼓勵性的聲音進行表揚。教師也可以根據課程的開展增加難度,如對詞語“花園、蝴蝶、昆蟲、樹葉”的學習時,讓學生觀看視頻以后,根據詞語出現的順序進行回答,再按照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等進行提問,如昆蟲在哪個地方休息等問題,學生回答無誤后,可立馬轉換到拼音部分,讓學生將詞語和拼音對上號,并積極表揚。借助多媒體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對于認字的興趣更高了,課堂也更加生動了。
三、豐富課堂活動,生動化教學
傳統的語文識字教學方法主要是以老師教讀,學生跟讀的形式為主,在這種模式下,學生的學習比較僵硬化,容易出現學生缺乏思考導致精力不集中的現象發生,嚴重影響了識字教學任務的開展。如在進行識字教學時,在對動、昆、靜等文字的學習可以采用拆分生字的活動進行學習,“動”字拆分就變成了“云”和“力”兩個字,“昆”變成了“曰”和“比”,“靜”變成了“青”和“爭”,再將這些拆分好的字寫在卡片上無序排放,教師隨便出一個字,學生在卡片里進行查找,將拆分的字拼好并寫出拼音,這樣的活動讓學生能夠對認字學習有參與感,不僅理解了漢字的漢字,還加深了印象。
四、小結
識字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課程尤為重要,也是學生未來閱讀與寫作的基礎,如果識字的基礎功沒有打好,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和成績,小學語文識字情境化教學方式借助多媒體以及豐富多樣的活動使得課堂更加生動化,讓低年級的小學生對識字認字產生了興趣,對多元的課堂產生了期待,學生從此以后不會再抵觸識字,而且漸漸愛上識字,主動的去學習、去思考,打造了識字教學的良好氛圍,提高了教學教育的質量和水平。參考文獻:[1]鄭學琴.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的探索[J].學周刊,2017(1):77-78.
作者:劉旭英 單位:甘肅省渭源縣田家河小學
- 上一篇:識字教學追求課堂實效探析
- 下一篇:趣味識字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