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在小學作文教學的運用

時間:2022-09-27 08:56:21

導語:思維導圖在小學作文教學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思維導圖在小學作文教學的運用

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小學教學越來越傾向于學習方法和學習思維的培養,更加注重指導和啟發學生。思維導圖作為新出現的、效果顯著的圖形思維工具,對于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都具有重要的價值。在小學作文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本文分析思維導圖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作用,從教學中的問題出發,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法,旨在激活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進而提升他們的寫作能力。小學語文教材具有一定的基礎性、啟發性,從內容上分析,主要包含閱讀、寫作、語言交際等。閱讀、寫作與交際具有很強的關聯性,閱讀是寫作與交際的基礎,寫作和交際則是閱讀效果的體現。運用思維導圖,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教學方法的創新,使得學生能通過思維導圖認識到知識之間的關聯,確立正確的學習目標,產生豐富的寫作思路。筆者先分析思維導圖的價值,具體如下。

一、在小學作文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的價值

(一)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受興趣的影響,很多時候,學生對于抽象的知識會產生厭學情緒,但是,運用思維導圖,能將與作文相關的內容以條理化、框架的形式展示出來,知識之間的聯系顯而易見;學習難度降低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就高漲了。而且,思維導圖作為框架式、結構式的教學方法,不會局限學生大腦思維的靈活性與開放性,有助于學生想象力的提高,進而提升寫作能力。

(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寫作是以某個點為中心,通過多個元素的關聯呈現出輻射性,小學生不能掌握這些放射點的分類。因此,運用思維導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讓教師有效整合相關知識,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寫作效果,進而做出合理的判斷,讓學生從點出發,認識整體知識體系中的各個關聯點,不遺漏任何細節,提高作文水平。

(三)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運用思維導圖,除了能對學生和教師產生重要的影響,還對教學模式的創新與變革具有重要作用。它改變了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能提供更具條理的學習思路,擺脫了傳統教學前后脫節、邏輯不連貫等問題。學生可以根據導圖自主學習,根據寫作思路列出提綱,構思文章細節,充分地展示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學生的學習狀態也由被動向主動轉變。

二、思維導圖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運用方法

鑒于思維導圖在小學寫作教學中的價值,教師在教學中要立足實際,合理運用思維導圖,解決教學中的問題,創新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寫作的效率。

(一)指導學生選材,激發學生思考、創新

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比較基礎,很多學生由于剛剛接觸寫作,再加上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知識基礎較為薄弱,知識儲備量少,“三點一線”的生活導致學生的視野狹隘,寫作時經常出現無話可說的問題。運用思維導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梳理寫作思路,學生從點出發,延展到線,再到面。如設定題目到確定主題再到寫作過程,學生都能科學安排,然后抒發獨特的情感,使得寫作更有條理,解決了學生無話可說的問題,文章也擺脫了千篇一律的詬病。

(二)讓學生掌握作文的布局特點

在傳統的作文教學模式中,學生都是機械、盲目地背誦寫作模板,導致寫出來的文章從題材到體裁都是一個樣子,沒有創新;而且,經常是想到什么寫什么,沒有寫作思路,布局沒有條理,很難吸引讀者閱讀。思維導圖更加注重寫作方法的教學,讓學生分析文章、重構知識,尋找寫作元素,進而掌握寫作技巧。例如,教學《觀潮》,教師先要讓學生精讀文章,還要在閱讀前設計幾個問題,讓學生帶著目的閱讀,這樣閱讀才更有針對性。如“在文章中,觀潮的過程是怎么體現的?錢塘江大潮是如何變化的”等。其次,學生要根據教師的問題細讀文章,標注相關內容。閱讀完成,整合標注內容,學生會發現這樣的順序:即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后。通過這樣的提問式閱讀,學生掌握了寫作的順序,寫作如“鄉村的春夏秋冬變化”“星期天的活動”等題目時,就能按照一定的順序有條理地寫出來。

(三)分析文章構成,掌握寫作方法

作文內容幾乎是學生的所見所想所悟組合成的,寫作不僅需要學生掌握表達中心思想的方法,還需要掌握寫作技巧,發揮想象力,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這樣的文章才會更具內涵。在傳統的教學背景下,學生寫作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偏題、跑題、內容假大空、侃侃而談等。其主要原因是學生缺少對寫作是點線面關系的認識。因此,運用思維導圖,讓學生在基礎學習中,形成一個由詞到句,再到篇的邏輯思維,可以利用關鍵詞和以前畫好的線,填補空白,充實作文內容,使中心更明確,內容更有深度。例如,教學《匆匆》,教師讓學生認真閱讀文章,標注出關于時間流逝的詞語和句子。如太陽的升落、洗手、吃飯、發呆、靜躺這些詞語都是生活中時間流逝的場景;再如“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是自然界中時間流逝的場景;最后通過“我赤裸裸地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地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這句感嘆,表達出作者對時光流逝的感嘆與惋惜。這種剖析文章字詞句的方法,對學生寫作的導圖構建具有很大價值,有助于學生掌握正確的寫作方法。綜上所述,小學教學越來越傾向于學習方法和學習思維的培養,教師要注重指導和啟發學生。思維導圖作為效果顯著的圖形思維工具,對于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具有重要的價值。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思維導圖的作用,讓學生整理、分析所學的知識,在腦海中形成系統、整體的認識。運用思維導圖,不僅可以整合新知識,還可構建知識網絡,讓學生了解、記憶、掌握新知識,將隱性的知識變成顯性、可視的知識,提升學生處理碎片化知識的能力,還可加深記憶,積累成寫作素材,進而提高寫作能力。

作者:韓翠俠 單位: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棠張鎮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