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思政教學改革路徑

時間:2022-07-10 03:51:16

導語:大學英語思政教學改革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英語思政教學改革路徑

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徹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大學英語課同思政類課程一樣,都肩負著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堅定“四個自信”,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厚植愛國主義情懷的責任,幫助學生養成優良的思想品德、健康心理,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2019年4月,教育部高教司吳巖司長提出:高校要建設新文科,做強大外語。所謂大外語就是外語教學要有大格局,要跳出語言和文化教育的小格局,培養既胸懷祖國,又具有國際視野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為國家發展戰略服務。因此,醫學院校的大學英語教學培養的應該是胸懷祖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胸懷人類的身心健康、堅定地追求醫德的真善美的醫學生。將醫學人文融入英語教學有助于實現大學英語教學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屬性,實現醫學教育的社會性和人文性雙重屬性。高等醫學教育的目的不僅是培養學生具備嫻熟的專業技能,同時還要培養醫學生在未來的醫務崗位上能夠從心理、情感等各個方面出發接待和診治患者,做到既能緩解和治療疾病,又能從心理和精神上給予患者慰藉。

1大學英語課程融入醫學人文思政元素設計思路

本文將探討如何將思政內容和語言技能課程相融合,有效借助新媒體的優勢,豐富教學環境,優化教學模式,依托單元主題和內容,根據《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和《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設計大學英語每單元的語言學習目標和育人目標,根據BOPPPS有效教學設計模型設計教學任務,把思政內容融入語言學習,貫穿“教-學-練-測-評”整個閉環。將學科內容課程和語言技能課程相融合,有效借助線上教學平臺的優勢,通過“線上+線下”“課內+課外”兩結合,構建一種適合本校實際教學情況的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模式,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實現英語語言知識傳授和醫學人文價值引領的有機統一。(1)充分利用現有教材,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剖析課文主題,其中夢想、求職、教育、環保、性別平等和種族歧視等問題涉及到了課程思政的根本任務,即培養什么樣的人和為誰培養人,也涉及到平等、公正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選擇添加思政材料:引導學生將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國家發展結合起來;通過文化對比,幫助學生建立公正的文化觀;結合時政介紹種族歧視的歷史和現狀,深化平等、公正的價值取向。選取合適的大學英語思政素材,主要來源為大學英語教材,包括單元主題、語言點和課后練習。結合本單元主題補充其他素材,包括:政府工作會議及報道、中國文化典籍、學習強國、中外媒報刊、音視頻和網絡資源等。選擇有代表性的、著力點強的素材,融入國內外重大新聞時事和一些突發事件,將人文精神、科學精神、使命擔當、家國情懷和信念教育融入課程教學。(3)與高校金課建設相結合:引領學生進行思辨性閱讀,結合思政目標布置探索性作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協作精神。

2大學英語融入醫學人文內容的教學目標及實施步驟

2.1制定教學目標:以專業學習能力培養為主線

大學英語和醫學人文教學是同一教學目標的兩個層面,二者可以合理結合,改善大學英語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參照《全球醫學教育最低基本要求》(2002)和《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2007)中的“較高要求”,以培養醫科學生的專業學習能力為主線制定教學目標。具體如下:(1)培養醫學生的溝通技能:使學生能夠流利得體地運用英語進行一般場合的社交活動和醫學場景的交流活動。(2)培養醫學生的信息管理能力:使學生能廣泛閱讀各類與醫學專業相關的英語資料,提取有用信息進行分析和總結,并運用于口頭或書面表達。(3)培養醫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學生透過英語語言的表達層面深入思考,對不同信息源的信息進行批判性評價和分析的能力。

2.2組織教材:以醫學常識為載體

以醫學常識為教學內容組織教材。醫學常識將涵蓋以下與醫學相關的話題:①醫學科普知識;②醫學職業價值和態度。這些教學內容將通過不同的語言組織形式呈現給學生:①醫學科普文章或視聽素材;②介紹醫學發展史的文章或視聽素材;③醫學影視劇;④國內外與醫療相關的新聞或社會熱點(包括文字、聲音和視頻資料)。

3結語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融入醫學人文內容符合當前的教育實際,同時又能培養學生的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和“世界眼光”,既要學生專業成才,又要促其精神成人,這不僅是大學英語教學的努力方向,也是一個現實的重要課題。大學英語課程內容涵蓋面廣,涉及社會、經濟、歷史、文化、科技、生態等多方面內容,具有語言知識傳授和價值觀引領的雙重使命,是打開學生了解世界多元文化之窗的有效途徑。教師可以在教學活動中靈活地植入思政內容,通過講授、討論、辯論等多種方式深入探討中西文化差異以及我國的人文歷史、傳統文化、社會熱點等內容,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培養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以求讓學生具有家國情懷,用英語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作者:叢釗 單位:吉林醫藥學院專業外語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