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失血性休克護理分析論文

時間:2022-11-30 11:06:00

導語:創傷失血性休克護理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創傷失血性休克護理分析論文

【關鍵詞】創傷失血性休克

FirstAidNursingofWoundLosetheGutsShock

Keywords:Wound;LosethegutsShock;Firstaid

隨著社會綜合現代化程度的不斷進展,創傷已成為社會的第一大公害[1],創傷性休克是嚴重創傷的常見并發癥,主要病因是較大或較多的血管破裂造成大量失血及劇烈疼痛兩個方面。因此,及時、準確、高效的搶救、治療、護理措施,是降低致死、致殘率的關鍵[2]。我院對190例創傷失血性休克患者進行搶救和護理,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2001年1月至2005年10月,我院治療失血性休克患者共190例,12例為初步處理后由他院轉入,其余均為傷后未經處理直接送入。其中男113例,女77例;年齡6歲~67歲,平均46.2歲。

1.2損傷臟器數目及出血量的估計

每位患者均有2個或2個以上臟器損傷,最多達5個臟器(見表1);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休克,出血量的估計見表2。表1損傷臟器數目構成比損傷臟器數目(略)表2出血量估計構成比出血量(略)

2結果

58例經急診搶救后轉ICU進一步治療,121例經搶救在急診科做好術前準備行急診手術,11例自動出院。9例經搶救無效死亡,搶救成功率89.47%。

3急救護理措施

3.1傷情的判斷與評估

國內外研究資料表明,威脅患者生命的損傷,傷后1h的處理是決定患者生命的關鍵時間[3]。為此,醫務人員必須具有高度的責任心,爭分奪秒,以嫻熟、準確的診療技能,根據患者的意識、瞳孔、脈搏、呼吸、四肢溫度、血壓、傷口出血、四肢活動情況等,快速對患者的病情做出初步判斷,同時通知醫生。

3.2控制活動性出血是早期急救護理的重要手段

對開放性損傷及皮膚撕裂傷活動性出血患者,應壓迫止血。開放性骨折活動性出血患者給予夾板固定和無菌敷料加壓包扎止血。對閉合性損傷的患者,嚴密觀察病情變化,若經過一系列處理,患者血壓仍呈進行性下降、脈搏細速、面色蒼白、四肢冰冷,應考慮有內臟的活動性出血,若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液即可確診。此時應迅速做好術前準備送病人進手術室行剖腹探查術。

3.3止痛

疼痛可引起休克,必要時可肌肉注射哌替啶50mg~100mg,但要注意其抑制呼吸的不良反應,有嚴重顱腦挫傷或胸部損傷伴呼吸困難者慎用。

3.4液體容量復蘇

3.4.1根據休克程度,快速建立2條~3條靜脈通路

對腹腔臟器及下肢創傷者,靜脈通路宜選在頸部和上肢;對顱腦、頸、胸部損傷者,則選在下肢;對疑有骨折者,則建立在骨折部位的向心端。液體首選平衡液及濃縮紅細胞,比例為(2~3)∶1。

3.4.2液體量

2002年之前采用即刻復蘇,在0.5h內輸入1500ml~2000ml平衡液。2002年后,根據創傷性休克液體復蘇的進展,改用延遲復蘇[4]。即對創傷失血性休克患者,特別是有活動性出血的休克患者,在到達手術室徹底止血前,給予少量的平衡液(500ml)維持機體的基本需要,在手術徹底處理后,再給予大量的液體進行復蘇。

3.4.3監測生命體征

監測CVP、血壓、尿量為補液提供依據,并隨時調節滴速,既可防止輸液不足,又能防止過量輸液。本組患者81例收縮壓<8.0kPa,經搶救后72例好轉,其中血壓為0/0kPa的27例患者,經液體復蘇及其他搶救措施后,18例血壓明顯回升,9例因傷勢過重死亡。

3.5保持呼吸道通暢

護理人員應迅速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有活動假牙者應取出,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阻塞呼吸道,喉頭水腫或昏迷者舌后墜可用舌鉗夾出,必要時進行氣管插管、輔助機械通氣,給予鼻導管或面罩給氧,流量4L/min~6L/min,及時改善缺氧狀態。本組19例行氣管插管,行呼吸機輔助呼吸,9例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死亡,10例送ICU繼續救治。

本組121例有手術指征,護士應及時做好配血、皮試、備皮、導尿、置胃管等術前準備。

4體會

4.1科學規范的急救護理程序是提高搶救成功率的保證

根據創傷患者多的特點,我們制定了責任制護士搶救配合分工程序圖,通過合理分工,確保搶救工作快而有序,行之有效,為搶救患者生命贏得寶貴時間。

4.2熟練的業務技能是搶救成功的關鍵

護士快速、敏捷的應急能力和熟練的搶救技能是確保搶救成功的基礎。在搶救中,護士應配合醫生觀察病情,發現問題,及時處理[5]。

4.3重視心理護理

失血性休克患者傷情重、變化快,隨時都可能發生生命危險,又面臨著肢體傷殘、外貌毀損,給今后的學習和工作帶來困難,影響家庭婚姻和個人前途,在軀體和心理上都有創傷。所以,護士應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做好思想工作,以高度同情心和責任心,在搶救時沉著冷靜、有條不紊、迅速準確,運用非語言手段,以從容鎮定的態度、熟練的技術、穩重的姿態,給患者及家屬增加信任和安全感。及時提供搶救信息,盡量減輕家屬心理負擔,取得理解與支持,保證搶救工作順利進行。

4.4護理人員應具備系統的急救護理理論

在工作中不斷學習,總結經驗,才能在急救中做到動作敏捷、準確、有效、忙而不亂,提高搶救成功率。

4.5規范搶救設備、物品、藥品,并做到定位,用時得心應手是提高搶救成功率之一。

參考文獻:

[1]余志英.嚴重多發傷的急救護理[J].實用醫技雜志,2005,12(6上):1498.

[2]劉端菊.骨科46例創傷性休克急救與護理[J].河南外科學雜志,2005,11(3):101.

[3]鄧愛春,蒙金蘭.528例嚴重創傷患者的急救與護理[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5,26(3):333.

[4]陳惠孫,劉良明,趙克森.現代創傷休克基礎與臨床[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9:23.

[5]劉瑛.多發傷病人的急救護理[J].護理研究,2005,19(6B):1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