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中小企業融資研究

時間:2022-05-21 05:51:21

導語:西安市中小企業融資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西安市中小企業融資研究

摘要:中小企業對西安市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無疑已成為大西安追趕超越發展的主力軍,但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仍制約其自身發展。本文從分析西安市中小企業融資現狀著手,得出其融資發展過程中存在融資方式單一、成本高等一系列問題,同時提出與之相應的對策,希望以此推動中小企業發展,從而為西安市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新動能。

關鍵詞:西安市;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對策

1西安市中小企業融資現狀

截至2018年12月末,西安市在冊中小企業總量為1481469戶(數據來源:西安市工商局),由于目前企業為加大技術創新,擴大生產能力、疏通產銷渠道,加上勞動力成本日益上升、原材料成本上漲等因素,大多數企業還是有對資金的需求。從融資總量上看:西安市不具備IPO、新三板上融資的中型企業數量龐大,加上很多小微企業如今并未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兩權未完全分離,企業信用低等,導致融資總量不足,供需不平衡,仍有缺口存在;從融資路徑上看:西安市中小企業融資路徑有銀行貸款、非銀金融機構貸款、內源融資、民間借貸等;從融資結構上看:西安市中小企業融資主要以內源融資和外源融資中的銀行貸款為主。就目前而言,融資難、融資貴仍是制約西安市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2西安市中小企業融資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成因

2.1中小企業自身資產規模較小,資本市場融資門檻高,融資方式單一,成本大西安市眾多的中小企業資產規模相對較小,發展之處其特點為流動資金有限、高資產負債率、低承債能力,這使得他們進行銀行貸款融資較為困難,故以內源融資為主。外源融資中西安市中小企業多數只能通過銀行貸款和民間借貸進行融資,目前西安地方性商業銀行和城鄉信用社的資金規模小,全國性的股份制銀行如招商銀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等在陜西省設置的分支機構和網點數量較少,均難以滿足西安市中小企業發展的需要[1]。隨著資本市場的日臻完善,深市中小板、創業板加上新三板標準化,企業上市較嚴格,對于大多數西安市中小企業而言成本大、門檻過高,截至2018年12月末,西安市在滬深交易所上市企業僅為33戶(數據來源:wind)。究其緣由為西安的國有企業經濟占比高,國資控股的20家上市公司中,也只有2017年將曲江文旅和西安飲食劃歸華僑城,民營經濟活力不夠,西安市本地的中小企業多滿足于“小富即安”,無心于資本市場融資,同時從納稅指標、盈利情況、企業規模等各個方面衡量,上市或掛牌的后備企業數量少[2]。此外,如今在當前宏觀經濟總體放緩的背景下,中小微企業的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風險溢價也就相對更高,“影子銀行”雖然利用其專業性風控操作使企業獲得資金,但此類非正規金融如民間借貸利率也因此高于銀行貸款,融資成本大也就成為必然現象,使得西安市中小企業直接融資難上加難。

2.2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金融信貸風險大西安市大部分中小企業的財務制度體系和內控制度體系并不健全,進行信息披露對于中小企業而言成本較大,這使得中小企業的財務報告通常并不經過審計就呈現,故其盈利能力較難預測,信息透明度不高,其為了可以得到銀行的融資,有時候提供的數據并不真實公允,造成銀企信息不對稱;此外中小企業償債能力差,一些中小企業資信度不佳,存在逃避銀行債務、多頭抵押等不良行為,再加上我國的征信體系尚不健全也使得中小企業逾期、逃債現象嚴重,缺乏信用觀念。銀行方面,在貸款過程中,由于審查批復環節多且較復雜等原因導致銀行承擔較高的貸款成本,相比于大企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積極性被削弱;同時貸款存在風險,銀行會要求貸款企業有抵押品,中小企業缺乏足夠的抵押物及可靠的擔保物,商業銀行為了有效規避風險,往往選擇放貸于大型企業,造成對中小企業“慎貸”“惜貸”。

2.3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體系不健全,政府支持力度較小我國眾多經濟學家都指出,在我國中小企業金融服務體系并不健全,林毅夫認為“民營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是我國銀行體系高度集中,缺乏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的中小銀行”。張杰認為“民營經濟的融資困境源于國有金融體制對國有企業的金融支持和國有企業對這種支持的剛性依賴,民營經濟一時無法在國家控制的金融體制中尋找支持”[3]。伴隨防控系統性金融風險及結構性去杠桿政策的落實,商業銀行的風險偏好較大趨勢下降,商業銀行貸款審批指數新創2015年以來新低44.6%,商業銀行的資金供應緊張,難以滿足企業的資金需求,小微企業的資金缺口尤為嚴重。當前缺乏專門管理中小企業的機構以及專門支持中小企業的金融機構,另外和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相匹配的中小型銀行數量少,金融服務廣度和深度較低,中小微企業貸款的特點是“少、頻、急、短”,而大型、中型商業銀行的門檻高、審貸流程長,人工成本高,供需雙方的反差很大,此外匹配中小微的服務保障體系有待完善,如企業信用體系的建設,以地方政府為主導的融資擔保機制和風險分散機制,金融知識普及工作長效機制等,這也制約了西安市普惠金融業務的可持續發展,同時政府財稅政策不精準,下放慢,后期監管不嚴,融資環境尚待優化。

3解決西安市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對策

3.1改善公司治理結構,提高中小企業自身融資能力,西安市各類中小企業應從企業自身著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努力改善自身融資環境,延長企業壽命周期。要不斷提高財務管理人員整體素質,加強財務管理人員、財會人員技能和管理培訓;建立健全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制度、審計制度,完善內控機制,使財務落實實處,最大效能發揮作用,加大信息披露以此提高信息透明度,提高自身信用水平;加大技術創新能力,積極引進人才,西安市高新區聚集大量科技型中小企業可與西安高校簽訂合作、就業協議,不斷促進中小企業提高自身研產能力,推動其自身發展。

3.2多渠道擴充融資路徑,構建多元化融資體系。3.2.1規避資本市場制度約束企業在全國股轉系統和地方性股轉系統掛牌,其各類標準都低于滬深兩市,應發展場外市場,吸引西安數量龐大的不具備上市標準的中小企業,鼓勵有資質的企業在陜西股權交易中心及其他四板市場和新三板掛牌,目前新三板市場流動性有待改善,不少小微企業通過定增等資限制多,融資遇到瓶頸,小微企業為謀求發展可在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發行私募可轉債,以此融資有效的規避資本市場制度約束。3.2.2建立供應鏈金融系統,充分利用應收賬款等動產融資建立供應鏈金融系統,一般來講上市公司的融資渠道較為通暢,資金較為寬裕,以應收賬款為質押,可為關聯企業提供融資,這種方式可以盤活、用好資金。應支持以從核心龍頭或大型企業獲得的應收賬款為質押,為關聯企業提供融資,發展貸款、保險、財政風險補償捆綁的專利權質押融資新模式,提高金融支持創新的靈活性和便利性。西安市坐落有各大類產業園區,應通過鎖定各類產業鏈上的核心企業,找到急需資金的中小微企業,再盤活應收賬款,其中特別是創新型中小企業,開展以專利、商標等無形融資,其發展模式可為“互聯網+金融+產業園”。3.2.3吸引境外資本參與西安市經濟發展西安市作為絲綢之路上的重點城市,可在我國當前“一帶一路”倡議下尋求外資,可申請國外銀行貸款,外資銀行開展的外匯和人民幣業務為中小企業進行間接性融資開辟了新的道路,可以為西安市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及時的資金支持。

3.3健全中小企業的信用擔保制度,加大信貸支持度,信用擔保制度是發達國家的中小企業效果最佳且使用效率最高的一種金融支持制度,有助于正規金融機構提供更多的貸款,我國政府要引導并完善征信、擔保和再擔保體系的建設,發展第三方征信、信用評級等機構,降低銀行等金融機構獲取小微企業信用信息的成本[4]。同時推動擔保、風險補償體系建設,探索大數據的應用,建設中小企業綜合信用信息系統,繼續通過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來支持中小企業融資擔保代償補償工作,用以降低金融機構為中小微企業的貸款風險。西安市政府應推動建立貸款風險分擔機制,大力發展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如財政出資,積極探索對中小企業設立獨立的審批和信貸準入標準,降低金融服務門檻和成本,擴大服務半徑,推動駐陜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西安市中小企業信貸投放,提升中小微企業貸款占比;同時定期舉辦中小企業融資對接會、融資產品推介會、專題報告及講座等指導中小企業融資活動。

3.4完善以中小企業為對象金融服務體系,加大政府支持力度。3.4.1發展以銀行為主體的金融機構西安市政府要積極引導民營資本和社會閑置資本入股地方城市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機構,對于西安市而言,西安銀行、秦農銀行、陜西信合等應大力支持西安當地中小企業發展,要從內部轉移定價和利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金融科技手段,優化中小企業貸款申請和審批流程提升中小微企業服務水平。近年來西安市旅游業發展迅速,高新技術企業也不斷增多,可對文旅類企業的無形資產進行有效評估,對高新技術企業的專利等知識產權進行評估,作為擔保進行放貸,滿足其短期資金缺口的融資需求。3.4.2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優化融資環境,就西安市而言,省市政府要共同出力不斷優化融資環境,根據西安市中小企業發展現狀,量身定做的專項融資方案,如2017年9月:市工信委與工商銀行陜西省分行緊密合作,開展小型微型企業“基地貸”業務,西安市工信委向每家基地下撥300萬財政資金作為風險補償金,工商銀行按照風險補償金的10倍作為總融資額度向每家基地內企業提供融資支持[5]。政府要牽頭多與金融機構合作,開展此類工作,加大對中小企業支持力度。同時要進一步下發投資審批權限,精簡項目準入手續,改進事中事后監管,規范行政審批中介服務。

參考文獻

[1]王蕾.中小企業發展的融資問題研究——陜西省的調查狀況[J].商業現代化,2008(27).

[2]張衛平.關于陜西加大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幾點對策[EB/OL].(2018-01-10).

[3]中小企業融資理論及國內外研究現狀[EB/OL].

[4]范東平,吳奇聲,閔華.西安市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及對策[J].時代金融,2011(15).

[5]西安市工信委.“基地貸”為我市中小企業發展再添新動力[EB/OL].09-29.

作者:王穎 單位:陜西理工大學經濟與法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