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學三個突破實現路徑
時間:2022-04-26 06:19:58
導語:政治教學三個突破實現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突破教材和課堂的束縛,拓展學生知識面,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創造的兒童教育》一文中指出:“解放學生的頭腦,使他們思想;解放學生的雙手,使他們能干;解放學生的嘴巴,使他們能問;解放學生的空間,使他們有時間學一點他們渴望要學的知識,干一點他們高興干的事情?!碧招兄壬P于“五大解放”的思想對當前中學政治課教學改革有很大的指導意義。目前,廣大政治課教師仍以傳授課本知識為己任,把政治課學習應有的廣闊空間局限在課堂之內。新的考試大綱強調不拘泥于教學大綱,試題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因此,教師不應該拘泥于對課本內容具體詳盡的講解,一些知識性內容應放手讓學生自學,騰出時間補充相關的課外知識或選取有價值的能力型的熱點重點問題展開討論,啟迪學生的思維。這樣的課堂教學既緊密聯系了學生的思想實際,又加強了學科與生活、社會的關系,讓學生關心生存環境,關注社會焦點,體會知識的應用價值,提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把握時代脈搏,緊跟時代步伐,是政治課教學的生命力所在。對此,我們采取了以下做法:一是指導學生閱讀有關的報刊,如《半月談》《中學生時事報》《時事》等;二是每天讓學生收看《新聞聯播》和《焦點訪談》,并做好摘記;三是開展社會調查,撰寫政治小論文,進行全校評比。這樣,思想政治課教學逐步將小課堂與大社會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生學習政治課的積極性也大大提高。
二、突破“一言堂和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加強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的過程是師生共同活動的雙向過程。在這種過程中,學生是主體。美國著名教育家布魯姆認為: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是知識獲得過程的主動參與者。思想政治課要優化教學過程,必須改變單向灌輸、以知識傳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因為這種教學模式,沒有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的活動中,他們只是一個被動的受體,這樣的方法不但嚴重地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壓制了學生創造能力的開發,而且助長了學生的學習依賴性,阻礙了學生素質的提高。
三、突破試題答案的單一性,探索開放型試題,培養創新能力
開放型試題一般以某個實際問題為切入點,在答題要求和答題設計上增加了多樣性和靈活性,以鼓勵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樹立“一種意識”,即促進教學開放的意識,從要求學生獲取唯一答案轉變為要求學生積極質疑,大膽想象,獨立思考,各抒己見,尋求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做到“三方面注重”:一是既關注問題的結論,又注重解決問題的途徑和過程;二是構建學生的知識結構網絡,從而把握學科知識的內在聯系;三是通過情景模擬、現實模擬等方法,構筑學生的綜合思維模型,樹立多學科、多角度、多側面的思維方式。在課堂教學的實踐操作上,我們采用了“三類思路”:一是拋出“二難推理”,即引入辯論賽的做法,啟迪學生思維,鼓勵學生質疑,學會分析論證、歸納演繹,做到“自圓其說”。二是“主體嘗試探究”。引入哈佛大學商學院的案例教學法,師生一起搜集、編寫、分析案例,讓學生主體參與,探究自己解決問題的獨特方案、多種方案或最佳方案。三是上好“熱點課”,講清熱點的內涵、形成、發展、知識聯系和學科內、學科間分析的角度。開放型試題要求政治教師進行開放型教學,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正如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諾貝爾獎獲得者溫伯格所說:“學生很重要的一個素質是不要安于書本上的答案,而要去嘗試一下,發現有什么與書本不同的東西?!边@就是說,教師要鼓勵和引導學生敢于標新立異,對學生獨樹一幟、獨創一說的想法和做法,要給予肯定與支持。
總之,知識經濟時代呼喚基礎教育的創新。知識經濟對發達國家來說是生產力發展的自然結果,對處于實現工業化進程中的發展中國家,則是機遇和挑戰并存。因此,我們要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國家的富強、民族的振興、個人的發展,越來越依賴于對知識尤其是對科學技術知識的掌握和創造性的開拓與應用。未來的發展將由知識和創新來推動?!皠撔率且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闭谓處熞鲃佑舆@一新形勢的挑戰,大膽改革,勇于突破,善于創新,以負責的態度、務實的作風、高昂的姿態,積極投身到素質教育的改革大潮中去。
作者:劉春亮工作單位:鄭州市第四十七中學
- 上一篇:初中政治教學創新思維
- 下一篇:環保局黨支部工作總結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