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質量監控分析
時間:2022-02-26 03:13:28
導語: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質量監控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提要]大數據的概念提出后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為適應現代化信息社會的發展需求,遵義醫科大學將線上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庫管理與線下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相結合是多元化、信息化時代,也是學校發展的需要,同時為三大評估檢查評審專家開展評估工作提供更直觀的第一手數據支撐材料。運用基本狀態數據庫能便捷查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原因,并進行分析,能夠有效地對線下教學質量監控的信息收集、處理和反饋,使教學質量監控工作的效率和質量不斷提高。
[關鍵詞]線上線下;基本狀態數據庫;教學質量監控;成效;展望
高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才,教學工作始終是學校的中心工作。遵義醫科大學一貫重視教學質量管理和堅持本科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不動搖,始終把教學和人才培養作為學校工作的主旋律,在組織、人力、財力、資源和政策上予以保障,努力提高生源質量和師資隊伍水平,加強教學基本建設,強化教學質量監控,不斷完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切實提高教學質量。經過多年的教學管理實踐,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已實現規范化、制度化、信息化、技術化,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符合學校自身特點的教學質量控制體系。
1現狀
教育部在2007年啟動了“全國高校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庫系統”項目建設,為了響應教育部文件精神,順應大數據、互聯網+時代的要求,紛紛建立了線上線下相融合校級本科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庫。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庫的建立,首先,為上級主管部門決策、三大評估[1](院系評估、專業評估、課程評估)檢查及社會監督提供相關的真實性、有效、更直觀數據依據和信息透明化、公開化服務,同時,為學校教學質量監控建設搭建了服務平臺,為實現橫向、縱向的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提供了必要條件,更有利于提升學校的管理水平;為教學質量(輸入、過程、輸出)進行全過程、全方位、全員性的監控與評估。充分利用學校線上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反映線下教學運行、教學服務、實際應用、教學效果等進行跟蹤監督和管理,實現校內教學動態信息數字化、自動化、公開化。
2大數據時代高校教學質量監控系統必然的發展趨勢
在大數據時代,建立基本狀態數據庫對教學質量的監控和教學管理都提供很大的幫助,節約成本、節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達到資源共享[2]。從信息維度來看,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運行機制包括數據信息收集、整理、匯總、處理和反饋等環節。而傳統的信息收集是通過各部門、各院系將大量的、雜亂的紙質材料報送到教育教學質量控制中心,部門工作人員將種類繁多、數量龐大的紙質材料的歷史數據進行整理分類匯總,對收集的數據材料進行仔細分析,撰寫教學狀態數據分析報告。由于原始數據材料因數量大、種類多,翻閱困難,造成嚴重人力、物力的浪費,存在重復做此項工作的現象,體現不出資源共享和無紙化辦公的效果。在國家大力倡導教育信息化的今天,為了與教育部接軌,為了提升教學質量監控和管理水平,通過利用線上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可以較好地將量化的數據做到質量狀態的考查,從而形成全面的、全過程、全方位、動態的教學質量保障監控與評價體系[3];通過線上教學基本狀態數據:(1)挖掘強大的數據和統計分析報告[4],把數據進行綜合處理和對比分析原因,完善教學內部質量監控體系和改進教學質量監控管理;(2)采集的規范化管理,擴大教學質量監控效果;(3)可以客觀地將學校全面運行狀態實時地展現出來,并對異常數據情況進行及時上報、反饋和處理,讓各項運行狀態指標都能被常態、可視化、公開化監測,并對數據變化查找原因,有針對性、科學性地進行詳細、有效分析,實現管理的準確性、實時性和持續性,從而保證數據是具有唯一性質的內容。因此,工作人員負責充分利用和借助線上數據庫采集和數據監測形成的數據庫系統功能,進行及時教學質量監控,形成可量化、可監測、可評價的“硬杠杠”“硬指標”,確保本科教學質量的提高。
3.1利用線上對數據的分析、信息反饋過程即是自我評估與不斷完善的過程。通過線上教學基本狀態數據挖掘強大的直觀數據和統計分析報告,把歷史數據進行篩選處理和對比分析,查找自身的短板與差距。對存在的問題通過書面形式反饋到各單位、各二級院系。要求及時整改,以達到自我完善的效果。不斷提高線下教學質量監控系統的有效性和規范化,逐步完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和改變教學質量監控管理理念[5]。3.2設計簡單、合理、有效、可操控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實施方案。為了有效地讓實施方案和各項可控評價指標都常態化和可視化,并對變化數據進行匯總分析[6],實現管理的準確性、實時性和持續性,從而保證數據是具有唯一性質的內容。那需要根據教學管理、人才培養等合理設計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才能對教學基本狀態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綜合評價、共享和反饋,可控線下教學實施、教學管理、教學效果及在全國同類醫學院校中所處的位置,通過對數據提取與分析、評價,量化反映學校本科教學基本狀態,有利于準確找出不足、瓶頸及關鍵問題。3.3能實時、準確、有效把握教學狀態發展趨勢。利用線上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庫分析、橫向和縱向進行比較往年教學狀態數據,可以清晰地看到六大質量監控體系(理念與目標系統、管理文件系統、領導組織系統、信息系統、評價系統及支持與保障系統)的發展趨勢,以存在的問題為突破口,不斷幫助教師改進教學工作,并促進和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及教學水平、教學質量,推進教學及管理質量的提高;為教學單位及相關部門提供狀態預警,為學校提供第一手原始數據。3.4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庫為學校開展各項評估提直觀的、原始的數據支撐。全國高校都要進行審核評估,為了生存和發展,評估對各高校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大事。評估專家可以通過線上對數據查找、了解情況、分析判斷使用,量化反映學校本科教學基本情況,為他們提供直觀的原始數據。3.5作為常態化工作,進行全方位、全過程、全員性的常態監控與評估。將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庫合理運用于學校本科教學質量監控與評估體系中,對實施學校宏觀和微觀層面的教學質量進行全方位、全過程、全員性的常態監控與評估。如果本校線上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庫與線下本科教學質量監控高度融洽,必將對教學質量監控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擴大教學質量監控效果,從而提高人才培養和教學質量等。3.6為教育主管部門的評價提供服務。多次接受教育部、省教育廳組織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高校教學示范實驗中心評審、本科教學工程項目驗收等工作[7]。同時也為學校的三大評估等一系列評估工作提供服務??墒垢黜椩u估工作簡單化、實時性、效率高,進而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和管理效率。評估專家通過數據庫查看學校的基本運行狀況,對專業設置、培養方案修訂、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改革、質量監控等方面的工作進行綜合評價,在充分肯定學校的辦學質量和水平的同時,提出了進一步改進的意見和建議,為本校的醫學教育改革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3.7基于數據平臺改革教學質量評估體系。設計出合理有效、具有可控性和可操作性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對學校教學監控工作起著重要作用[8]。學校為了保證本科教學質量,根據本科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方案的基本要求,選取影響教學質量的主要環節,依據具體情況制定了針對性強、具有可操作性質量制度和標準體系。學校重視教學質量監控工作,以“三堅持、三注重”為引領、以“學生為中心”教育理念為指導、以崗位勝任力為導向的“一軸三聯”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圍繞人才培養過程中各主要教學環節和教學基本建設,充分利用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庫可以實行“全面、全程、全員、閉環質量監控”,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監控運行效率和教學質量。
4主要成效
4.1更好把握學校年度教學基本運行狀況。通過開展此項活動,讓全校所有單位及職工都參與、支持、服務教學工作數據填報活動,由部門專門負責人上報、匯總、驗證數據的真實性和有效性。通過線上數據庫的采集匯總,使學校所有單位及工作人員做到了“心中有數”,提出指導性意見和建議,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4.2更好診斷了學校教學工作的存在問題。教學數據科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系統性分析、匯總,從不同角度分析問題,并認真總結。從年度數據報告可以看到表面現象問題和存在的原因分析,提出改進實施方案和整改措施,為下一步整改提供重要依據[9]。4.3進一步推進信息化建設,提高教學管理工作效果率。[10]在當今大數據、互聯網+時代,學校需要不斷更新教學、管理模式理念,因此,通過數據收集、歸納總結和核對,學校建立了比較完整的數據庫,做到有針對性、科學性地進行數據分析和資源共享原則,各部門在需要數據的時候,數據科均可以快捷提供。真正實現教學管理的信息化和數字化,提高管理者工作效率,同時對學校發展的綜合分析、全面教學質量監督管理起到保障性作用,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5展望
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何有效地將線下教學質量監控運用到教學基本狀態數據中來是目前高校共同的話題。由于教學基本狀態數據是隨著教學計劃和教學改革不斷發展變化的,所以對教學質量的監控也是一個不斷實踐探索、不斷完善創新的過程。為此,本校以“長期、常態、長效”作為保障和提高教學質量的思路,在不斷完善線上數據庫系統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教學數據庫中數據資源的特征和優勢,并積極應用到教學質量管理之中,提高工作效率,確保對數據的準確性、安全性、實效性和高效性,為線下教學質量監控提高有力保障。形成了一套系統化、規范化、科學化和人性化的管理制度體系[11],該體系的形成有利于自我診斷、有效管理,推動學校全面發展和信息接軌,使原來的“做不到”“做不好”“做不了”“做不上”的隱形教學質量監控狀態變為可視化、清晰化、透明化、公開化、資源共享化。
作者:張祥瑛 張祥令 單位:1.遵義醫科大學 2.貴州醫科大學
- 上一篇:回轉式預熱器生產制造質量控制分析
- 下一篇:高等教育多元質量保障路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