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情感因素在中學體育的價值
時間:2022-09-01 10:30:01
導語:正向情感因素在中學體育的價值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情感是聯系和協調教師學生之間關系的紐帶,是教師教學活動的靈魂,能直接影響教學的效果。中學生的情感方面正處于感性與理性、形象與抽象的過渡階段,因此中學體育教學應抓住學生內在的情感因素,通過這些情感因素去激發中學生對體育的興趣,運用教師主導性原則,授業解惑,因材施教。
關鍵詞:情感因素;體育教學思想;教學研究;初中體育
體育是教育的一部分,在中學體育教育階段,不僅要傳授知識和培養學生體育能力,還要將多種情感因素滲透融入到體育教學中。在中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有效運用情感教育,能促使學生心理健康,調節師生關系,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培養學生的創作性思維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將體育與情感教育相聯系,發揮情感教育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作用。
情感是人在活動中的對事物好壞的一種內在心理反映,正向情感因素即是積極情感因素。在人們之間,如果能夠建立一種情感關系,會使人感到一種親切感,產生較大的吸引力。相反,如果沒有情感的關系,雙方的心理上會是排斥、對抗,產生消極的影響。在體育教學中的情感體驗是在學習過程中的感情、情緒、態度等。
2正向情感因素與體育教學的關系
體育運動形式的多樣性能激發人們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體育運動環境的復雜性可以增強人們的應變能力。從體育運動中產生的正向情感體驗,可以使人們獲得滿足、愉悅、興奮等情感。在體育教學中,讓情感與知識形成相互促進,使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認知能力得到發展,達到體育課程的教學和學習效率的雙重提高。
3.1正向情感因素的運用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施。中學課堂教學目標是中學課堂的靈魂,可以安排教學內容,讓學校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完成教學活動的目標。新課程改革的目標,提倡“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3個維度的目標,教師要理解教材重難點,找到切入點和突破口,統籌安排,整體把握,推動學生進行自主性、合作性學習,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3.2正向情感因素的運用有利于教學方法的組織。教學方法是指教師的教學方法、知識技能和引導學生掌握技能的能力。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教師給予正確標準的動作示范,學生要認真觀察分析。學生在進行模仿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做出評價和指導。學生在體育學習中渴望獲得老師的關心和贊賞,教師積極的情感引導可以使學生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3.3正向情感因素的運用有利于教學內容和管理方式的新穎。教學過程中要因時因地因人而異,注意教學形式的靈活性和多樣性、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的多樣化。讓學生參與豐富多樣的活動,這是老師傳遞情感、培養學生的重要方式。情感也是人與人溝通的必要條件。中學課堂教學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教學與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質量。在中學體育教學中,若是教師能充分利用情感因素感染學生,使學生獲得正向的情感體驗,形成師生之間彼此尊重,就能保證課堂教學管理的創新和新穎。3.4正向情感因素的教育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團隊配合能力。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情感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體育能力和團隊能力。體育教學中會產生大量的團隊對抗活動,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完成。中學情感教育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中去關心他人,在團隊活動中能加強彼此間的友誼和協調各種情感關系,提高團隊協作精神,增強學生的體育教育教學效果。學生只有建立良好的情感關系,才能更好地立足于社會,結識更多的朋友,提高個人綜合能力。3.5正向情感因素的運用有利于強化師生之間的關系。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師和學生的共同愿望。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在課堂教學和學習之間的關系應該是教+學,更好地完成教師的教學效益及教學方法。中學課堂應是學生思考的跳躍階段,教授的工作開始點撥、輔解困惑和鼓勵發問。從知識的被動變為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使之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然后進一步去發展為“我喜歡學”“我擅長學”。因此,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教育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4結語
情感教學是指教師運用一定的教學手段來激發、調動和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和促進教學活動積極向上的過程。情感作為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是學生精神生活的主導,是學生學習各種教育知識的催化劑。在中學教學中,利用情感理論對提高體育教學效果是十分重要的。體育教師要善于學習和利用情感的方法,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和學生主體功能的作用,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完成規定的體育課內容。
參考文獻:
[1]吳聞桐.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作用[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11,(1).
[2]呂佳.體育教學中的情感因素[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學教研版,2010(1).
[3]孫平.關于教師更新教育觀念問題的探討[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3.
[4]王德慧,龔堅,王德慧.體育教學論內容體系優化與完善[D].重慶:西南大學:2009.
作者:楊若琳 王崢 單位:鄭州大學體育學院
- 上一篇:合作學習在中學體育健康教學的應用
- 下一篇:體育專項化在小學體育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