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課堂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05-23 15:02:49

導語:翻轉課堂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翻轉課堂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應用

課堂學習分為兩個環節,即基礎知識的學習和知識的鞏固。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基礎知識的學習通常是在課堂完成,而鞏固環節因為課堂時間有限,往往會被安排到課下,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效果就很難得到保障。為了能夠更加充分地利用課堂時間,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高效完成學習,教育工作者研究出了翻轉課堂這一教學模式,提倡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課下完成基礎知識的學習,在課堂主要完成對重難點的攻克和探究。這樣一來課堂教學環節實現翻轉,學生的學習效果由此得到保障。

一、課前預習,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

學生在課堂上應該占據主體的角色,此時的主體并不是說學生數量能夠在課堂上占據一定比重,而是指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主動學習,積極參與,由學生控制課堂的進度,完成一項項學習任務。為了讓學生真正發揮主動性,勢必就需要學生課前預習,掌握基礎知識,才能在課堂上更好地互動。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關注課前預習環節的設置,這是翻轉課堂實現的根本,也是在課堂學習時學生成為主體的保障。例如,在學習“數據的分析與可視化”這部分內容時,學生需要通過具體的案例去了解數據可視化表達的方法,以實現在面對數據時能夠選擇恰當的軟件工具或者平臺對數據進行處理。在日常生活中也會遇到很多數據,那么學生對這些數據應該如何觀察,對其如何判斷以實現其可視化呢?這就是對學生能力的考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提前通過微課視頻的方式向學生介紹實際案例,讓學生了解基本的數據可視化處理的方法、操作平臺和軟件。當下學生已經掌握了Python語言的模塊,對基礎的數據設計分析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師在利用微課視頻向學生展示時,學生接受程度也相對較好。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采用傳統的模式,讓學生按照教案的引導去完成課前預習。但是不管是哪種模式的課前預習,為了保證學生在課前預習階段完成基礎的知識點學習以保障課堂探究的效果,教師需要通過問題引導和考核的方式考查學生的學習效果。如在學生看過微課視頻以后,提出幾個問題,看學生是否已經掌握微課視頻中的重點問題。在教案導學模式下,學生除了需要在教材中尋找教案題目的答案之外,還需要脫離教案完成對知識點的總結和回顧。

二、課堂探究,讓學生完成重難點攻克

翻轉課堂的關鍵環節之一就是課堂探究。在知識點教學時教師需要區分教學的重難點,這樣學生在課下完成基礎知識學習以后,在課堂上就可以完成具體的實操和對重難點的分析。在教師的引導下重難點的攻克會更加有效,學生在學習時效果也會更加理想。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關注課堂探究環節的設置,通過問題引導、情境創設等不同的環節,讓學生在探究時能夠按部就班地攻克重難點,達到理想的學習目標。例如,在學習“數據分析報告與應用”這部分內容時,學生需要掌握的內容包括了對數據報告的分析,并完成數據報告的撰寫。數據是分析的基礎,在獲取數據以后,如何讓數據發揮其最大效用,就需要撰寫分析報告,以供他人分享。從報告中能夠提取怎樣的信息,能夠分析出怎樣的結果,這都是對學生數據分析能力的考驗。針對數據分析,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見解。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只是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了數據分析報告的幾個要點,但是學生在具體撰寫報告時仍然會出現一些誤區和部分不足。在翻轉課堂模式下,學生在課下已經完成了對數據分析報告基礎要素的學習,在課堂上就可以對某一數據進行具體的挖掘和探究。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以小組為單位撰寫數據報告。因為在小組團隊成員的合作探究下,學生容易整理出更加完善的數據分析報告。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數據來源,讓學生先搜集數據,然后完成數據報告的撰寫,如有些學生訪問了國家水利局的網站,然后在網站上查閱了某一時間段內某一項目的數據,讓學生在小組內探究:分析報告應該包括哪些部分的內容?數據分析結果應該從哪些方面展示,并進一步地分析我國水資源的現狀和治理方案等。在數據分析報告中,有些學生會選擇運用條形圖,有些學生會選擇運用柱狀圖。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夠將數據報告呈現得更加完善,對數據報告撰寫的注意事項了解得更加清晰、透徹。

三、資源整合,讓學生拓寬視野

翻轉課堂的實現要求學生在課下完成基礎知識的學習,而在基礎知識學習時勢必要借助其他資源。很多情況下,教師會選擇利用教材作為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的主要依據,但是在這種模式下教學資源很可能是不夠用的。教材資源較為精簡,不能夠面面俱到,不能較好地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這樣一來,學生在學習時就有可能出現知識較為碎片化、不成體系、理解不夠徹底等情況,也會影響學生在課堂討論時的進度。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對資源的整合,教授學生搜集資源的方法,為學生尋找更多與學習相關的資源,讓學生在知識學習時可以更加全面、更加具體,使學習效率有效提升。例如,在學習“認識人工智能”這部分內容時,學生需要知道人工智能究竟為何,初步了解圖靈測試等相關知識。人工智能近年來發展迅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變化,未來它將繼續發展。人工智能屬于基礎知識的學習,理論知識相對較多,需要學生獲取更多的信息,掌握更多的資源。在學習這一部分時,不管是課前的預習還是課堂的探究,都是一個知識掃盲的過程,目的是讓學生能夠接觸更多的知識,對人工智能的了解更加深入。翻轉課堂的實現主要是讓學生在課下完成對人工智能相關知識的初步了解,知道人工智能的具體定義,然后引導學生自主搜集相關材料。在課堂探究過程中,學生就可以實現資源的整合,即讓學生在課堂上展示出自己在課下所搜集到的材料,供更多的學生去認識和了解人工智能。同時,人工智能的發展并不是一帆風順的。這一部分內容學習就可以重點去分析其發展歷程,讓學生從發展過程中體會人生哲理,這對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也將會有一定的幫助。人工智能是多個學科的結合,它包括了數學、計算機、心理學等學科。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教師適當地整合以上學科的相關知識,可以讓學生的知識面更加寬廣,知識積累逐步豐富。

四、資源開發,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

翻轉課堂的實現也需要一定的資源作為支撐,僅僅通過網上搜集資源,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還是相對較弱,學生的積極性不高。翻轉課堂效果的實現也會受到阻礙。資源開發就是指在傳統模式下搜集到的資源,將資源的貢獻者轉化為學生。這樣一來,學生成為具體的參與者,在課前探究時,也會更加投入、認真。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關注資源開發環節的設置,讓學生在資源設計過程中更有參與感。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明顯提升,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也會有較大進步。例如,在學習“利用智能工具解決問題”時,學生在之前已經對人工智能有了基本的了解。那么智能工具具體包括什么,它又能夠解決什么樣的問題呢?在學習這一部分內容時,學生就需要完成對這一部分問題的探究。翻轉課堂模式下,學生在課前需要完成對基礎知識點的學習,對智能工具有更加清晰而又全面的認知。為了能夠讓學生在課堂探究時有更加深刻的見解,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參與到資源開發的環節,即在課前完成對相關資源的整理和分析。例如,在錄制微課視頻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搜集和整理資源,然后將其錄制成微課視頻。學生之間相互交換自己錄制的微課視頻,以供其他同學學習,這樣一來學生扮演了教師的角色,對于自己錄制的成果、搜集的資源,他們在學習時也會更有參與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發現生活中的人工智能,并在微課視頻中具體講解。如在車站刷臉進站、刷臉支付,那么此類人工智能的使用有哪些利弊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這些內容展開具體的分析。不同學生在資源開發階段的關注點是不同的,開發的程度也各有不同,通過相互交流分享借鑒,能夠讓學生在資源開發時的見解更加有深度。

五、課后反思,讓學生回顧所學

反思就是對課堂探究的情況進行總結,考慮自己在課堂探究活動時扮演了怎樣的角色,發揮著怎樣的作用,獲得了怎樣的成果,以此考查翻轉課堂是否達到了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翻轉課堂模式的考核,讓學生通過課后反思了解課堂設計存在的問題與課堂參與的成效,以保障課堂學習效果。例如,在學習“程序設計基本知識”時,程序設計是信息技術學習過程中的重難點,程序設計擁有無限的魅力,程序編寫者能夠設計出不同的程序便于他人使用。這是非常神奇的過程,但是對初學者來說,程序設計也是非常困難的。在學習這部分內容時,學生需要掌握visualbasic環境下編寫程序的方法,掌握信息處理的過程,并掌握在VB環境下編寫程序的步驟。有些學生對此類學習比較感興趣,而有些學生卻感到手足無措,這時候課前預習可能并不會發揮太大的作用。在課前預習階段,學生只能夠了解基本的理論知識,在課堂學習時又完成了對相關教學任務的突破和探究,掌握具體編程的方法,但是在探究以后學生的程序編寫又達到了怎樣的水平呢?這時候就需要讓學生反思自己在學習這一部分內容時已經掌握了哪些知識點,又存在哪些不足?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將這部分內容學習的知識點以思維導圖的形式羅列出來,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脈絡。當然,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實際操作才是重點,教師也可以通過10分鐘左右的時間為學生選擇一個主題,讓學生完成簡單的程序編寫,以考查學生的學習水平??傊?,在學習高中信息技術時,教師應該關注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翻轉課堂能夠讓課堂探究、重點知識學習的過程轉移到課堂,更便于教師對學生的引導和幫助,能夠有效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幫助學生及時突破學習瓶頸,找到學習方向,提高學生信息技術操作水平和學習效率。

作者:張海霞 單位:甘肅省岷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