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推進良好習慣養成教育通知

時間:2022-03-19 10:37:00

導語:教育局推進良好習慣養成教育通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育局推進良好習慣養成教育通知

各中心學校、各中小學:

《市中小學生及幼兒良好習慣養成行動計劃》實施以來,全市各中小學深入研究、努力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就整體而言,仍然存在思想認識不到位、工作機制不健全、措施方法不得力、各校發展不平衡等問題。為深入推進習慣養成教育工作的開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質量有效提升,現通知如下:

一、進一步提高對習慣養成教育工作的認識。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在第四章第八條,對鞏固提高九年義務教育水平提出的總體要求是:“注重品行培養,激發學習興趣,培育健康體魄,養成良好習慣?!蔽覀兊幕A教育應該帶給學生什么,這四句話道出了真諦,指明了方向,而其中良好習慣的培養又是根本的目標和歸宿,因為它是學習、健體及做人做事的前提和保障,沒有良好習慣作支撐,一切都是空談。從這個意義上講,良好習慣養成是我們基礎教育工作中的一項具有根本性、先導性和戰略性的工作。要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終身發展負責,要為國家和民族培養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從良好習慣抓起,這是一個有思想的負責任的教育工作者應該認識的。從小處來講,抓良好習慣和良好品行,也是促進學生學習和質量提升的關鍵環節,一味靠題海戰和死拼硬擂來強迫學生學習和成績提高是徒勞無益的,這是一個明智的懂得教育規律的教師和校長應該清楚的。

實施習慣養成教育也正是從教育規律出發,確立的德育工作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項教育內容,各校對此務必高度重視,把它作為教育教學的一項重要工作確實貫徹落實,決不可偏廢。為此對學校良好習慣養成教育工作提出十項要求,即加強組織領導、明確總體思路、做好工作計劃、細化活動內容、突出教育重點、開展課題研究、完善規章制度、營造文化氛圍、注重階段小結、保證教育效果。各校校長要圍繞上述要求,切實擔負責任,親自研究部署,定期督促檢查,做到一月召開一次專題會議,一學期進行一次總結評估,確保十項要求落實到位。市教育局將對照十項要求對各校習慣養成教育工作進行考核評估,其結果作為教育質量評價中德育工作評價的重要方面,并實行一票否決,養成教育工作不到位的取消一切質量評價表彰獎勵。

二、進一步明確習慣養成教育的基本目標和主要內容。

目前,各校均提出了習慣養成的基本目標和具體內容,存在的突出問題是部分學校提出了數十條甚至上百條習慣養成的具體內容和條款,貌似全面科學,實則是不假思索的羅列和堆砌,研究不深,取舍不當,顯得繁雜和累贅。各校應從學生身心成長規律和認識規律出發,遵照循序漸進和階梯式訓練的原則,分學年學段提出習慣養成的目標和內容。目標要適中,達到度相對較低,學生經過一個階段的訓練基本能夠實現;內容要具體、精要、簡潔,最好句式整齊,朗朗上口,學生易記易誦。

在總結部分學校習慣養成教育的具體目標和主要內容的基礎上,我們提出以下十個良好學習習慣和十個良好行為習慣,供各校選擇和參考。十個良好學習習慣主要包括:1、學會傾聽的習慣;2、善于思考的習慣;3、良好的表達習慣;4、良好的觀察習慣;5、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6、認真書寫的習慣;7、自主閱讀的習慣;8、總結反思的習慣;9、動手操作的習慣;10、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十個良好行為習慣主要包括:1、舉止文明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3、尊重他人的習慣;4、惜時守時的習慣;5、懂得感恩的習慣;6、勤儉節約的習慣;7、遵守秩序的習慣;8、勤于動手的習慣;9、鍛煉身體的習慣;10、講究衛生的習慣。

各校要對上述十個良好學習習慣和十個良好行為習慣認真研究,合理選用,擬訂出最精當的、最有效的、最管用的、最符合實際的、最易讓學生接受的具有校本特色的習慣養成教育的目標和內容,做到有的放矢。

三、進一步明確習慣養成教育的主要措施及方法。

良好習慣養成教育不能一味說教和灌輸,也不能總是提醒或批評,必須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科學地加以訓練和培養,必須完善各項制度、形成良好機制認真落實和實施,否則就是盲目和隨意的。根據我市目前德育工作實際,我們提出以下三個方面的措施要求:

一是將習慣養成教育與德育主題活動相結合,實行“一月一個好習慣”主題活動月制度。目前各校正在深入開展“中小學德育活動課程研究”的省級課題實驗,大力實施德育主題活動,因此,各校要統籌德育主題活動和習慣養成教育兩個重點,協調一致抓落實。習慣養成教育和德育活動課程不是途徑上的交叉,不是內容上的重復,而是途徑和內容的統一。德育主題活動構建了從小學到高中我市德育工作的一個大的框架,是屬于形式范疇的;習慣養成教育是眾多德育內容中的一項,是用來填充德育活動課程體系的,是屬于內容范疇的。為此我們要把習慣養成教育與德育主題活動有機結合,實行“一月一個好習慣”主題活動月制度,以活動來促進良好習慣的養成,讓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和影響。各?!耙辉乱粋€好習慣”主題活動安排一定要認真,全學期有總體計劃,每個月形成書面實施方案,切實做到活動主題鮮明、活動內容具體、活動形式豐富、活動要求明確、活動效果明顯。各校要把每月的活動主題以喜聞樂見的形式向學生展示,讓活動有氛圍,讓學生有感應。

二是將習慣養成教育與評價矯正相結合,實行學生不良習慣矯正“周周清”制度。習慣養成教育離不開正面教育,離不開活動引導,也離不開評價、矯正和懲戒。各校要圍繞養成教育的目標和內容,建立學生養成教育臺賬和評價手冊,通過自評、互評、教師評、家長評等多種形式找準學生得失,以周為單位及時展開矯正,從而切實增強養成教育的過程性、針對性和實效性。要創新評價形式,可嘗試建立學生習慣養成卡,通過習慣養成達標活動獲得養成教育銀卡、金卡和鉆石卡,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培養學生集體榮譽感。要在評價中發揮家長的作用,贏得家長的支持,讓不良習慣矯正“周周清”落實在家庭,體現在社會,真正使學生做到在校在家一個樣,不讓學校教育的成果被家庭社會所淹沒。要將習慣養成評價與學校開展的星級學生評價、各類優秀學生表彰相結合,將習慣養成評價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范疇。

三是將習慣養成教育與學校評價相結合,實行“養成教育示范?!眲摻ㄖ贫取J薪逃謱⒁罁W校良好習慣養成教育工作十項要求,制定全市“養成教育示范校評估標準”,強化對學校養成教育工作的考核評價。對達到評估標準的由學校自行申報,教育局予以驗收,并將此作為德育工作先進單位評價的重要依據。各校要在此基礎上制定班級習慣養成教育評估辦法,強化對班級的日??荚u,并將結果與班級評先表彰、與班主任績效獎勵掛鉤,從而推動全校習慣養成教育的深入開展。

學生良好習慣養成教育,是市教育局確立的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一項系統工程,是我市基礎教育爭先創優的一項品牌工程,是促進教育均衡和諧發展、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一項民心工程。各校要以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以促進學??茖W發展和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認真謀劃,全面實施,深入推進良好習慣養成教育工作走上常態化、規范化、特色化的發展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