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大會領導發言稿
時間:2022-01-09 08:39:00
導語: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大會領導發言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尊敬的朱副主任及市人大調研組一行: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區人民政府對各位蒞臨我區檢查指導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謝和熱烈的歡迎!根據《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關于市屆人大常委會第次會議會前調研的通知》要求(市人常辦發〔〕號),現將區年以來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實施情況作如下匯報,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廣播電視是當前對農村最現實、最有效的傳播方式。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是送到農村千家萬戶的“文化活動室”,是深受農民群眾歡迎的民心工程,是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工程,是滿足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工程,對于傳播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提高農民群眾的思想文化素質,對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促進廣大農村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鞏固農村基層政權組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為推動農村文化事業的全面發展,加快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實施進程,切實解決廣大村民看電視難的問題,區委、區政府將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列入議事日程,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的“一號工程”,納入總體規劃,落實工程資金,用超常手段、超常措施,強力推進。
一、工作進展情況
區總面積478平方公里,總人口45萬,轄4鎮、1鄉、4個街道,共有53個行政村、50個社區、19個居委會。
截至年底,全區20戶以上自然村寨尚有214個屬于廣播電視覆蓋盲區,已經全部納入“村村通”工程。年,按照省、市相關要求,“村村通”工程實施對象主要為區內50戶以上自然村寨。年省、市下達的目標任務數為5套15座地面衛星接收站(其中月照鄉2套6座,大灣鎮1套3座,汪家寨1套3座,鳳凰街道1套3座,共覆蓋90戶村民);年,省、市下達的目標任務數為10套30座(其中月照鄉2套6座,大灣鎮4套12座,老鷹山鎮3套9座,德塢街道1套3座,共覆蓋180戶村民),均按照目標任務數,積極落實區級工程建設配套資金,認真組織實施,現已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建設任務。截至年,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已覆蓋全區50戶以上全部自然村寨,廣播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超過95%。年,“村村通”工程實施對象擴大到區內20戶以上自然村寨,省、市下達的地面衛星接收站建設目標任務數為199套597座,工程實施后,全區基本能實現廣播電視“村村通”,目前因省級設備未到位,尚未啟動工程。
二、資金落實情況
為確保完成省、市下達的目標任務,在省級配套設施到位后,我區按照省市每套接收站建設區級配套資金1000元的要求,及時足額配套了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實施經費,并??顚S?,全部用于該項目建設。年區級配套資金3000元,年區級配套資金10000元。今年,省級配套設備到位后,我區將嚴格按照要求,及時足額配套資金。
三、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我區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實施以來,主要采取了由省級配套設備,區人民政府配套建設安裝資金,區文體廣電局組織人員安裝維護的方式進行。為保障工程順利實施,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高度重視,成立機構。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將廣播電視“村村通”納入相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規劃,納入公共財政支出預算,納入扶貧攻堅計劃,納入干部考核的內容。同時,成立了以分管副區長為組長,區文廣、財政、發改等相關部門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確保工程順利實施。
(二)加強技術人員培訓。每年實施項目前,組織技術人員進行安裝、維護基本理論及操作培訓,為“村村通”工程的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障。年以來,共組織培訓25人次。
(三)加強管護。一是聘請和組織專門技術人員定期不定期的對已安裝的設施進行維修。二是由區文體廣電局牽頭,各鄉鎮及公安等部門共同協助,加大對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設施的保護力度,嚴厲打擊破壞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設施的違法犯罪行為。三是設立公布投訴電話,加強公眾監督機制,及時解決“村村通”工程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和矛盾。
(四)提高質量。利用有線電視、衛星共用天線接收等多種技術手段,積極推進農村有線電視建設,不斷提高傳輸質量。與中國鐵通分公司溝通后達成協議,相互協作,由區相關部門和鄉鎮幫助公司擴大農村電信網絡市場,雙方網絡信息資源共享,從而借助電信的傳輸光纜輸送電視信號,節約了大量資金(累計節約資金約800余萬元)、人力和物力,而且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有線電視信號已覆蓋全區9個鎮鄉街道。年完成了全區18000余戶農戶衛星電視轉星調整,確保廣大農民群眾無一戶因轉星調整影響接收。
四、存在的問題
(一)由于每年省級的配套設備到位時間較晚,多為10月份以后,造成了安裝任務重、工作時間緊等困難。
(二)目前廣播電視“村村通”總體上還處于較低水平,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目標、與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要求、與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與城市居民享受的廣播電視服務在數量和質量還有很大的差距。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還存在廣播電視覆蓋盲區。二是廣播電視“村村通”工作還存在起點低、入戶率低和“返盲”等問題。三是廣大農村地區無線覆蓋效果滑坡嚴重。目前偏遠農村地區農民群眾仍然主要依靠無線方式接收廣播電視節目,難以滿足農村群眾聽廣播、看電視的基本需求。
(三)由于沒有專門的運行維護經費,加之區農村有線電視無機房和電視信號,所用信號是用市電視臺的信號傳送到各鄉鎮,線路長、農村收視用戶不集中,造成維修、維護困難。
(四)由于區文體廣電網絡傳輸中心已上劃市級管理,目前人員少、技術力量薄弱,一定程度影響了工作進度。
(五)“村村通”工程傳輸光纜被偷盜被破壞現象時有發生。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認真作好年“村村通”工程實施的前期準備工作,設備到位后立即組織實施,確保工作任務完成。
(二)進一步加強人員技術培訓力度,確保維護、維修工作的正常進行。
(三)進一步加大對網絡設備的保衛力度,嚴厲打擊偷盜、破壞“村村通”工程設施的違法犯罪行為,確保設備設施的有效運行。
(四)建立“村村通”長效管理機制,保障“村村通”工程維護、維修專項資金,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完善農村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確保村村通、長期通。
- 上一篇:市長在社會管理專題會講話
- 下一篇:市長在八大工程表彰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