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鎮建設大會領導講話

時間:2022-02-12 08:59:00

導語:小城鎮建設大會領導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城鎮建設大會領導講話

同志們:

今天,是我繼年之后,第三次召開全小城鎮建設現場會。上午,看了和兩個小城鎮建設情況。剛才,就小城鎮建設工作做了總結和部署。不知道大家看了之后作何感想?從里來講,我們是感到非常的欣慰,特別是這兩個過去條件非常差的,利用短短幾年的時間,把城鎮化和工業化結合的非常好,較好地詮釋了委、政府推進鎮城鎮建設的內涵,初步實現了城鎮建設與工業主導產業發展雙贏。我們看到,白音塔拉鐵騎王酒業,運作好了上千萬的稅收不成問題,加上有其他中小項目作支撐,這樣的小城鎮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小區支撐城鎮,今年就敢說兩稅收入突破1000萬元,這恐怕條件好的鎮也是望塵莫及。這說明近幾年我們在推進城鎮化、工業化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這還遠不是委、政府所期望的,我們所期望的是,各鎮特別是公路沿線的鎮,在推進城鎮化、工業化中都有所建樹。

前不久,自治區在召開了東部盟市經濟工作座談會,這次會議把工業化和城鎮化作為現代化的“兩個輪子”,提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通過多方面對比,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引起了東部各盟市如何更好更快發展的深刻思考。下面,結合落實東部盟市經濟工作座談會精神,結合市發展的現實要求,結合奈曼發展的實際,我講四個方面的問題。

一、關于加快推進工業化的問題

工業化,是現代化也是縣域經濟發展不可逾越的階段。從全區范圍看,東部與周邊地區、與西部的差距,是在近十年快速推進工業化的進程中拉大的。特別是今年以來,差距不是在縮小,而是在擴大。月份,東部盟市地方財政總收入增速比全區低6.2個百分點,比西部低13.2個百分點;5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比全區低1.6個百分點,比西部低4.1個百分點。從東部五盟市看,市工業發展還是最強的,年,全部工業增加值完成485億元,而這個數字,竟然不抵黑吉遼一個主導產業,不到鄂爾多斯市的一半,特別是黑吉遼,拿出一個產業就是過千億的銷售收入。從全市來看,我們近幾年盡管在中小項目上有所建樹,但由于缺少重大項目帶動,我們已經落后了,過去講,除了開發區、科爾沁區和霍林河之外,我們比不過扎,現在再這么比,恐怕就是借口了。開魯沒什么資源,投資10幾億的湘電產業園也立起來了,年底風電裝機要達到60萬千瓦,左中風能、太陽能開發走在了全市的前列,年底并網發電要達到63萬千瓦,而我們的風能資源開發起步最早,現在看來,發展最慢;后九星銅業已列入全市重大項目范疇,我們的油母頁巖開發、金礦開發才剛剛起步;庫倫東蒙水泥三期已經點火運行,我們的蒙東水泥二期到現在也投產不了。相比之下,除了扎之外,我們有很多比較優勢,卻都沒有發揮到極致,就是中小項目,現在我們也不敢說走到全市前列。工業發展后勁不足,帶之而來的是GDP、財政收入、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緩慢。月份,主要指標在全市排位仍然在后兩位徘徊。說到底,地區間的差距、東部與西部的差距,我們與其他縣市區近兩年的差距,就是工業的差距。工業上不去,財政收入等主要指標上不來,基礎設施投入跟不上,三產帶動不起來,民生問題也解決不好,引起的是連鎖反應。正如書記所講的,“縮小差距,根本出路在于加快推進工業化”。

如何加快推進工業化?我們常講,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路決定出路。然而,到現在為止,我們很多同志在推進工業化的認識上還有偏差,還沒有跳出資源稟賦、區位優勢等等怪圈,總認為地方偏、資源少,存在著路徑依賴。如果按照這個去分析,往大了說,是不是西部區枕在煤炭上就發展了呢?東部區工業就發展不了了呢?往小了說,是不是大鎮就不用招商了、青龍山枕在礦山上就高枕無憂了?是不是其他鎮怎么跑也沒用了呢?事實并不是這樣。資源固然很重要,但不是絕對的,區位固然也很重要,關鍵看怎么利用。自治區在東部盟市經濟座談會上提出,“要加強盟市協作、主動融入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范疇,而且要實施水煤結合,西盟的煤炭要拿到興安盟去深加工”。而我們縣本身就是一個單元,鎮間完全可以資源共享。事實上,我們的資源早就共享了,只不過是我們有的鎮主觀能動性不強,結果是現成的不用,自己又做不來。肉雞養殖,我們年飼養量1000萬只,那資源還少嗎?而肉雞深加工到現在也沒引進來,同樣,左中8萬只肉雞加工人家就進來了。我們的玉米資源年商品量40萬噸,年產5萬噸酒精項目都批了好幾年了,到現在也沒人來做。再有,同樣是鎮,有的做得就比較好,有的就不行,什么原因?是資源束縛還是區位束縛?我看主要還是思想束縛,是我們的思想解放得還不夠。

如何加快推進工業化?幾年的發展,我們感到,招商引資是必由之路。然而,到現在,一些同志對招商還是有成見,上半年就明顯用力不足,總認為上邊都說了,鎮本身沒錢,招商成本又高,招什么商?把群眾的事情辦好就行了。那么,不招商錢從哪里來?我們鄉鎮拿什么去發展公益事業?拿什么去解決民生?恐怕什么也解決不了,正因為沒錢,才迫使我們必須借船出海。上邊說鎮不用招商引資,那是從全國的大形勢來講的,我們講鎮必須招商引資,那是從我們的情出發的,對于我們這樣優勢不足的地區來講,不招商就沒有出路。所以,靠招商發展工業,這要作為今后各鎮的第一大任務。今年定的目標,年底要嚴格兌現獎懲,明年任務接著下,每個鎮一年至少要引進投資超千萬元的項目3個以上,這要作為政治任務來對待,希望同志們要認清形勢,認真做好項目儲備,為創造更好的招商成效做足心理準備。

如何加快推進工業化?關鍵是培育主導產業,有重大項目作支撐。要講內蒙古東西部工業的差距,我們與其他縣市區工業的差距,說到底,就是重大項目的差距?,F在講突破大項目,我們感到時機已經成熟,這不僅是因為我們在資源整合、熟地儲備、交通框架、中小項目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已經具備了謀劃大項目的基礎條件,而且,我們的工業主導產業已經成型,方向已經明確。特別是在東部盟市經濟座談會上,對于項目審批,巴特爾主席在講話中已經明確,“自治區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大對東部盟市項目審批的支持,凡屬國家審批的項目,對口部門要明確責任,積極幫助東部盟市做好與國家部委的溝通工作,全力爭取更多項目批準,凡屬自治區審批的項目,能并列審批的要并列審批,不能并列的要限期審批”,“對東部盟市有條件、有優勢的產業項目,優先在東部盟市布局建設,優先立項審批,簡化審批備案程序,并在土地利用、環境容量等方面給予傾斜”,這無疑為我們上大項目創造了條件。再有,當前,沿海地區資本和產業北上西移已成為一種重要趨勢;內蒙東部區包括我們奈曼,臨近黑吉遼、京津冀兩大經濟區,產業基礎雄厚,市場空間巨大,特別是黑吉遼,與我們有很強的經濟互補性。現在,遼寧正在推進“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建設,吉林正在打造“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黑龍江正致力于建設“哈齊大”工業走廊,市正是看準了這一發展機遇,明確提出要積極融入東北地區產業分工與協作,這對于我們來說,都是千載難逢的機遇。而我們確定的六個主導產業都是長鏈產業,還有太多的空白需要填補,特別是煤電化硅水泥循環經濟項目、玉米精深加工項目、硅砂精深加工項目、礦產資源深度開發項目、紙業園區建設項目等,運作好了都有做成、做大、做強的可能性。所以,我們不是沒得做,而是大有可為,關鍵看我們能不能用心地去搶抓機遇。同時,我們正在謀劃信息識別高新技術產業園和裝備制造產業園,目前都已基本敲定,3-5年內,兩個園區預計投資至少150億元以上,這里面也包括很多關聯產業和項目,10月底,里將結合這兩個產業園區建設,就重大項目突破問題進行專題研究部署,希望各鎮要提早介入,根據里主導產業發展和重大項目謀劃,拿出本地區明年發展的盤子;各部門更要積極主動融入,就上述項目逐一分析,找準服務方向,拿出我們如何支持大項目審批、開工的意見。讓我們共同努力,確保大項目在明年破題。

二、關于加快推進城鎮化的問題

書記在東部盟市經濟工作座談會上提出,城鎮化和工業化是現代化的兩個輪子。加快推進城鎮化,對于拉動社會投資、擴大消費需求,對于集聚生產要素和集約利用資源、加快二、三產業發展,對于促進社會就業、帶動農村人口轉移,對于提高群眾生活質量、提升社會文明程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提出,內蒙古東西狹長,人口高度分散,難以形成統一的經濟中心,必須走多極發展、多中心帶動的城鎮化路子。這同樣符合我們奈曼的實際,這也是我們強化城關鎮建設的同時,加快推進鎮小城鎮建設的原因之一。

提及城鎮化問題,我們還得把話題拉回年,這一年,我們考察了外埠不少小城鎮建設,回過頭來看,面對和我們發展水平差不多、但小城鎮建設水平出人意料的多倫、庫倫、烏珠穆沁、興和等縣,仍然心有余悸,也讓我們時時反思,到底是資金制約了城鎮發展,還是觀念影響了城鎮建設升級。如果是資金短缺,那么,一個財政收入沒我們多、產業發展也不比我們好的興和縣,兩年內投資4個億搞城鎮建設,而且融入的文化理念、彰顯的個性非常突出,成效特別明顯,這對我們來講應是很好的啟發。事實上,我們仍然差在城鎮建設的理念上。為什么要搞城鎮建設,從城鄉統籌的發展趨勢看,對于我們靠投資拉動的地區來講,城鎮建設上不去,很難形成區域競爭力,很難吸引大項目、大企業入駐,很難實現“三化”互動共贏,把我們的發展快速提高到一個新水平??梢韵胂螅@些年,如果我們不堅持搞城鎮建設,也不會騰出太大的發展空間,也不會有這么多項目入駐。從這個意義上講,推進城鎮化的干勁始終不能松懈,把城鎮打造成對外開放的名片,始終是我們面臨的任務。

加快推進城鎮化,最重要的是強化產業支撐。城鎮沒有產業支撐,就沒有生命力??梢哉f,有產業支撐的小城鎮,規劃的再大,那都不大,十年、二十年之后,也許還是落后的,沒有產業支撐的城鎮,規劃的再小,那也是大,不客氣地講,那是盲目跟風。今年的小城鎮建設現場會,為什么選擇白音他拉和黃花塔拉,原因就是這兩個城鎮建設與主導產業發展結合的好,不僅工業向城鎮集中,特色農牧業也向城鎮周邊靠攏,盡管現在還沒完全彰顯出規模效應和集聚效應,但至少框架搭的好、城鎮發展思路正確,終究要彰顯出競爭力。這就要求我們各鎮,今后在小城鎮建設上,一定要把產業發展放在突出位置,是與工業主導產業相結合,與農業主導產業相結合,還是與服務業發展相結合,總之必須要有主導產業,因地制宜搞建設。當然,我們更傾向于依托工業主導產業建城鎮,這樣更有利于圍繞工業發展生產性服務業,面向民生發展生活性服務業,促進城鎮人口集聚、市場活躍和產業興旺。今后,已規劃園區和具備條件新規劃的,一定要與城鎮建設相結合,堅持產業向園區集中,園區向城鎮靠攏,特別是加工園區,盡可能地擺在城鎮附近,需要保持一定距離的,也要在適當距離內布局,從而實現城鎮為園區提供服務,園區為城鎮提供產業支撐,互動發展,一體化推進。

三、關于農村發展與穩定的問題

發展是第一要務,穩定是第一責任。發展是硬道理,農村發展了,農民富裕了,什么問題都好解決。而農村現在出現的很多問題,正是由于發展問題沒解決好。所以,今天在會議上要明確鎮的第二大任務,那就是要抓好農村的發展與穩定。

農村的發展,首要是解決好富民產業培育問題。近幾年,我們致力于發展的高效特色農牧業,前景非常好,這也是農民增收突破突圍的主要路徑。目前,存在的問題還是基礎不牢固,這種不牢固集中表現在基礎建設投入不足,技術支撐力度不夠,市場脈搏把握的還不準。沒有資金我們干不了,沒有技術我們支撐不下去,沒有市場要出大問題。這要作為下步各鎮和相關部門研究攻克的重點,要切切實實拿出幾項管用的措施,實實在在把好事辦好?,F在看,市里支持各縣市區發展高效特色農牧業包括設施農業的態度不會變,里今后幾年內支持的力度也只能是加大,不會減弱。我們各鎮一定要咬牙挺住,認真總結經驗教訓,查找不足,搶占先機,鞏固好來之不易的發展成果。

農村的發展,重點要解決好民生問題。事實上,從全國大范圍來講,縣本身就是農村,縣的民生問題,也就是農村問題。當前,從本身來講,我們還拿不出更多的錢來保民生,主要還是依靠國家對于貧困落后地區的支持,依靠自治區對于東部地區的政策傾斜。這次東部盟市經濟工作座談會上,巴特爾主席在講話中已明確,要切實推進東部盟市發展,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具體表現在:堅持適度傾斜的投資政策,對東部盟市優先安排國債、中央和自治區本級預算內基本建設資金;在各項補助不減的情況下,加大對東部盟市少數民族聚居縣、財政困難縣均衡性轉移支付力度,財政預算內各類專項資金向東部盟市傾斜,并適當降低東部盟市配套資金比例等。我們要抓住這一有利機遇,繼續做好水路電訊等基礎工程建設,以及移民開發、校舍安全、衛生室建設、文化室建設、危房改造、廉租房建設等項目的策劃報批工作,能報的都往上報,特別是已擠進自治區“十二五”規劃的項目,一定要盯住盯死,沒有擠進去的,要通過各種渠道、動用各種關系往上靠,這是現階段我們保民生、保發展的一條捷徑,絕不能忽視和弱化,忽視了哪一類,都不會有充分的協調度,弱化了哪一類,都不會有充分的發展度。

農村的發展,突出要抓好農村穩定。發展到任何一個階段,矛盾都不可能避免,只不過是發展水平的高低決定著矛盾問題解決起來的難易程度。從前段時間的矛盾排查化解情況看,當前,絕大多數的矛盾仍然集結在農村。分析矛盾問題的成因,盡管主要還是利益問題,但有些矛盾問題不是避免不了,主要還是基層工作做得不實、群眾工作做得不好造成的,還是對農民關心不夠、體貼不夠、重視不夠造成的,還是缺乏對廣大群眾正面引導造成的。大家不妨都捫心自問一下,一年當中,有誰有多少時間有多少次深入到農村?應該是屈指可數。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沉得下去。深入農村,當務之急是要解決好信訪突出問題,對于合理訴求,至今未解決的,包案領導要抓緊組織研究,盡快解決,做到案結事了;對于不合理訴求,要多做一些耐心的解釋工作,堅決避免把好事辦砸,把錯事托大。同時,要真正建立長效機制,加強正面宣傳引導,把廣大群眾盡快引領到加快發展、一心一意發家致富的軌道上來。

農村的發展,不能忽視村屯環境問題。村屯環境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更是新農村建設要求的具體體現。7月份以來,我們開展了一次村屯整治大會戰,部分村屯環境有了明顯改觀,但整體成效并不明顯,包括我們一些鎮所在地街路巷道,到處是垃圾、柴草、糞便,甚至污水橫流,沒個落腳地。往大了說,環境衛生關系到每個人的身心健康,一旦發生重大疫情,這些都是污染源;往小了說,你那叫不過日子。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所以,從現在開始,包括居民區街路巷道環境衛生,要引起我們各鎮和規劃、建設、衛生、文明辦等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各鎮要從思想上真正“掛上號”,拿出過硬的措施,克服畏難情緒,把村屯環境衛生問題徹底整治好;各相關部門要樹立環境衛生“長期抓、抓長期”的思想,加強與各鎮的溝通與協作,認真組織開展好有關環境衛生整治活動,加強宣傳引導教育,實現村屯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常態化。再有,過去愛衛會的職能、環境衛生相關組織機構的職能,沒有恢復的,要盡快恢復起來,門前五包、嚴管重罰等管用的規章制度,要堅決果斷地執行。會后,兩辦督查室要跟蹤督查,督查結果要在電視臺全通報,確保取得的成效不反彈,確保環境衛生差的地方,橫向到底、縱向到邊,不留死角。

四、關于美麗與發展雙贏的問題

“美麗與發展雙贏”的命題,說的是生態問題,是呼倫貝爾提出的,在東部盟市經濟工作座談會上,書記提出,要把這個命題作為東部盟市的共同目標。什么叫“美麗與發展雙贏”,說到底,保護生態,核心在于發展,只有發展才能實現雙贏,不發展美麗也保不住。

提起生態問題,首先是禁墾禁牧。近些年我們在禁墾禁牧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又圍封又成立禁牧大隊又安排護林員,為什么?因為生態環境是生命線,是我們的安身立命之本。事實怎么樣?我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不但禁牧期沒禁住,就是項目區也沒禁住,這不怪人家馬琢主任敢拍桌子跟我叫板,“現在出去在高速公路兩側就肯定能抓到了,這你都禁不住,生態項目怎么向奈曼傾斜”。到底什么原因禁不?。繉嶋H上,就是我們各鎮重視程度不夠,這幾年生態好轉了,好了傷疤忘了疼,對建設生態和保護生態的責任意識下降了。我就不信,大家要是都有這份責任心,就不會管不住。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各鎮對此要引起高度重視,今后再發現哪個鎮有在禁牧區、項目區放牧的,就直接追究你黨政一把手的責任。

提起生態問題,最重要的還是發展,還是要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好生態脆弱區轉移農民的出路和生計問題,把他們轉移到城鎮和二、三產業中來,讓他們有事干、有錢掙、留得住。截至目前,全仍有幾萬口人滯留在生態脆弱區,這些人是傳統放牧、毀林開荒、毀草開荒的源頭,必須轉移。怎么樣轉移?除了要加快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之外,重點要解決好三個棘手問題,一個是新居建設問題,一個是就業生活問題,再有就是相關利益問題。關于新居建設問題,自治區東部盟市經濟工作座談會上,巴特爾主席在講話中提示,是否可以探索把農村危房改造、生態移民、游牧民定居工程、農牧民轉移等資金捆綁起來,集中用到轉移農民城鎮新居建設上,是否可以考慮把危房改造轉移出來的農牧民直接作為城鎮低收入群體,通過建設廉租房的途徑來解決,等等,而且允許先搞試點。關于后兩個問題,巴特爾主席強調,要有針對性地開展就業培訓,并推薦就業崗位,在一定時期,可以給予進城農民特殊政策,將轉移出來的農民納入社保、醫保等保障范圍,可以考慮在一段時間內,轉移出來的農民原有土地、草牧場及國家、自治區的政策補助保持不變,確保能夠移出來、穩得住、能發展。這些都是可以探索實施的,關鍵看誰能抓住先機。這就要求我們相關部門會后要認真研究,結合奈曼實際,抓緊分別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意見來,找個時間我們要專題研究,爭取利用3-5年時間,把這些問題徹底解決好,讓工業化和城鎮化引領發展,讓草原和森林得以休養生息,實現美麗與發展雙贏。

總之,借助這次會議,有必要講一講發展問題。從現在開始,希望同志們要切實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踏踏實實地把自己的事情干好,振奮精神,居若圖強,真抓實干,把我們的發展盡快趕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