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長在國土資源動員大會發言
時間:2022-11-07 12:00:21
導語:局長在國土資源動員大會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全省和全市國土資源工作會議以及全縣三級干部大會等一系列重要會議精神,回顧總結2012年全縣國土資源工作,安排部署2012年全縣國土資源工作。等會,縣委常委、副縣長,局黨組書記還將分別作重要講話,希望大家一定要深刻領會,認真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根據會議安排,我先就全縣國土資源管理工作講幾點意見:
一、主動服務,規范管理,2012年全縣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取得新成效
2012年,在縣委、縣政府和市局的正確領導下,我局各項工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服務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為中心,堅持“保護資源是職責、促進發展是工作、服務社會是義務”的工作思路,在班子成員和全體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下,全面完成了全年各項工作目標任務,推動了我縣國土資源管理事業的健康發展。在全省、全市國土資源工作會議上,我縣國土資源各項工作受到了表彰獎勵,分別榮獲“全省依法用地模范縣”、“全市造地增糧富民工程建設先進縣”、“全市國土資源執法監察目標考核先進單位”,實現了近年來我縣國土資源工作獲省級表彰“零的突破”。同時,還榮獲“全縣發展提升年活動先進單位”、“全縣先進基層黨組織”等稱號。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在座各位辛勤工作和努力奮斗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局班子對大家一年來的理解、支持和幫助表示感謝!
總體來講,去年的工作可概括為取得了“六新”、實現了“四大突破”。
1、保障發展有新成果。一是保障資源促發展。全年上報建設用地5批(宗)1142余畝。爭取國土資源部用地預審819.69畝,爭取黃金埠工業園擴園用地560畝;實施“增減掛鉤”項目,可解決建設用地指標1284.23畝;全年供地38宗,面積978.732畝,為我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用地空間和資源保障。二是提供資金助發展。全年出讓國有建設用地32宗,面積917.07畝,成交總價款達8.095億元;爭取長洲項目用地指標2889畝,獲取直接經濟效益6400萬元;規范用地秩序,全面加大了批后監管,糾正違法用地行為,對違法違規用地補交土地出讓金價款8500萬元;幫助縣城投公司、企業等辦理抵押登記15宗,抵押登記面積604.75畝,抵押金額1.97億元。三是創新征地制度保發展。為推動我縣征地工作,組織了被征地村干部了赴、、等地參觀學習;代縣政府起草了《關于進一步做好縣城規劃區征地工作的意見》、《縣被征地農村集體預留生產生活用地管理辦法(試行)》,2012年全年共征地942余畝。同時切實搞好了土地出讓后期服務工作。
2、執法監管有新成效。一是全面開展土地衛片執法檢查工作,全年開展動態巡查80余次,下達停建通知書30余宗,組織較大執法拆違活動15余次。二是在全市乃至全省率先成立了國土資源犯罪偵查大隊,得到了市局的充分肯定。三是開展閑置土地清理整頓,規范用地秩序。重點做好了世紀豪庭、九億陽光、農貿產銷中心等其他項目違法用地整改工作。四是做好了迎接南京督察局預警督察工作,扭轉了南京督察局、省執法總隊長期以來對國土資源管理看法,特別是我縣“規范農民建房管理年”工作受到了肯定和高度評價,并建議市政府加以總結和推廣。
3、地災防治有新作為。嚴格落實應急值守、排查巡查、督查考核等制度。成立了以執法監察大隊、地礦股、各國土資源所、民兵預備役成員為主體的地質災害防治應急分隊,做到了責任到人、任務到人。提前對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了摸底排查,共排查出13個重點災害隱患點,確保了隱患點71戶412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同時,積極做好了社庚挸頭諸家村、梅港王化村兩個國家地質災害環境整治項目。
4、耕地保護有新業績。堅守耕地紅線為第一職責,切實保護耕地資源,堅持責任性保護和建設性保護同步推進,通過簽訂耕地保護責任狀,確保了市下達年底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07.46萬畝,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少于91.35萬畝的責任目標。長洲項目已完成終驗,加之其他土地開發項目,全年預計新增土地約2萬畝,為全省經濟社會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得到了省政府高度肯定,并下發抄告單:“為進一步支持縣土地整治項目建設,省財政將對縣給予適當獎勵”。
5、基礎工作有新提高。測繪基礎工作進一步夯實,開展了測繪成果質量監督檢查、完成了涉密測繪成果保密檢查等工作,加強了地圖市場專項整治和測量標志維護工作;做好了城區土地定級與基準地價調整更新工作;地籍管理更加完善,全年共發放國有土地使用證544宗,總面積600余畝,集體土地使用證6宗,面積3.28畝;國土政務信息、宣傳等工作得到提升和強化,財務管理進一步規范和完善。進一步完善了一窗受理制、服務承諾制、首問負責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時辦結制、責任追究制等制度,切實為企業、群眾提供優質服務,實現了在保護資源中增強服務能力,在優化環境中提升服務水平。
6、服務民生有新貢獻。為探索用群眾工作統攬信訪工作的新路,2012年6月底率先在全市系統內成立了群眾工作室。全年共收到各類信訪26件,已辦結26,接待來訪群眾500余人次。切實加大保障性住房用地供應,在實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過程中,對國有農、林場危房改造用地優先安排,并做好預留,確保了保障性住房用地的需求。全縣共啟動建設農民建房安置示范點12個,已建成農民建房安置示范點2個。
一年來,尤其是縣委第十四次黨代會,全縣規范農民建房管理年動員會以來,全縣國土資源系統緊緊圍繞“建設五個、實現進位趕超”的工作重點,主動服務、規范管理,全縣國土系統工作氛圍更濃、信心更足、干勁更大,我縣國土資源工作在新的起點上有了更加堅實的基礎。
農民建房取得歷史性突破。一是在宣傳培訓方面。在全縣范圍,特別是交通沿線沿線花費100多萬元制作永久性戶外宣傳標牌200余塊,墻體宣傳標語15000余條,遍及全縣各鄉鎮場及村組;發放規范農民建房宣傳單3萬余份;同時,還舉辦了多次期國土政策法規知識培訓。二是在制度建設方面。代縣委、縣政府制定了《縣“規范農民建房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縣違法用地違法建設管理責任追究辦法》、《關于縣城規劃區內違法用地、違法建設有關問題的處理意見》、《縣農村村民建房管理辦法》等文件。三是在督促督查方面。對“規范農民建房管理年”活動各項工作的開展、落實、完成情況及工作人員履行工作職責情況實現了半個月一督查,并及時印發簡報反饋督查情況。四是在拆違方面。2010年以來共拆除各類農民違法違規建筑物600余戶,涉及面積7.5萬多平方米,對全縣范圍農民違法建房罰款600余萬元。
項目建設取得歷史性突破。啟動了梅溪、烏泥、鷺鷥港等歷史遺留項目驗收工作,其中梅溪項目完成審計工作,已申請市局初驗;烏泥、鷺鷥港正在進行審計工作;金山嘴項目正在組織自驗;2012年農村土地整治項目已完成選址、踏勘等工作,并對可研、規劃設計等進行了招投標,2012年10月通過省廳專家的復核并經省廳審批立項,2012年11月完成了施工招投標和造價咨詢的招標,近期將進行監理招標和施工招標;同時認真督促前期土地整治項目加快施工,以便確保及時驗收。
隊伍建設取得歷史性突破。一是結合換屆之年,我局在系統內進行了一次大換屆,提拔和重用了一批素質高、能力強、作風實的干部,讓想干事的人有機會、能干事的人有舞臺,干成事的人有發展,做到了“有為者有位、有位者有為”。二是通過內部機構重新整合、崗位調整、人員交流、干部輪訓等方式,不斷激發系統內部潛力,切實提高干部工作積極性。全縣將近三分之二以上國土所長參加了全省、全市國土資源所長培訓;三是增設了總規劃師一職,設置了專職黨組副書記,四個國土資源所、土地交易中心、局工會升格為副科單位。
政務環境取得歷史性突破。深入開展“發展提升年”和“項目落實年”、“兩整治一改革”、“整紀糾風”“治庸治懶治散”、“五新”解放思想主題實踐等活動,健全優質服務常態運行機制,優化了辦事流程,限定了辦事時結,提高了服務效率。把政風行風建設與創優政務環境結合起來,實現了在“服務發展中謀提升,在提升服務中促發展”。同時,局工青婦組織按照各自章程積極開展工作,并取得了較好成績,為國土精神文明建設做出了貢獻。
二是認清形勢,振奮精神,進一步增強做好國土資源工作的信心和決心
今年的全縣國土資源工作面臨的形勢,總體上講,仍然是保障發展和保護資源這兩難局面和雙重壓力。具體而言,主要是面臨“三個新形勢”。一是面臨南京督察局來我市開展例行督察這一新的挑戰,而我縣又是督察重點縣。從當前全縣地籍變更調查數據來看,2012年度全縣以項目主導的違法用地仍然居高不下,特別是一些地方還存在“多違法多補報”的錯誤觀念,給今年全縣土地衛片執法檢查工作帶來了嚴峻考驗。二是面臨供地率和利用率不高從而導致新增計劃指標被扣減的問題。胡憲廳長在全省國土資源工作會議強調,將完善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與依法用地、供地率、利用率和造地“四掛鉤”機制。我縣供地率一直處于偏低水平,土地利用率相對較低,加之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統一網上交易這一變化又帶來新的變數,這些都是需要我們共同一致去應對解決的難點問題。三是一些有時間節點的工作進度遲緩。特別是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和土地開發整理項目,進度令人堪憂,需要鄉鎮場黨委政府更大支持和推動。
盡管困難重重,形勢逼人,但機遇和挑戰并存,各種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也讓我們信心倍增。首先,社會各方面對國土資源工作的理解與期望與日俱增,正是我們奮發有為、改革創新、提升管理水平的重大契機。其次是縣委縣政府對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視與支持前所未有,特別是鄭光泉書記、胡偉縣長高度重視國土工作,縣委、縣政府每年都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強土地管理,并與各鄉鎮政府簽訂耕地保護目標責任狀、規范農民建房責任狀,實現村級國土資源目標考核與村干部績效工資掛鉤;在資源利用上,嚴格按照法定程序運作,在工作經費安排上給予重點傾斜,確保了全縣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目前,我縣國土資源工作正逐步走上正軌,并在規范農民建房、執法監察、“增減掛鉤”、資源整合、土地收儲和國土信息化建設等方面有所突破或創新,我們要繼續借改革發展之東風,揚國土資源管理之帆,從而有效地保障縣域經濟發展對資源利用的需求。
三、明確目標,突出重點,全面促進2012年全縣國土資源管理工作新提升
2012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之年,也是建設“五個”,實現實現進位趕超的關鍵一年??偟墓ぷ魉悸肥牵簣猿忠钥茖W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領導同志關于國土資源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全省、全市國土資源工作會議精神,緊扣縣委、縣政府建設“五個”,實現進位趕超的決策部署,以更加奮發有為的風貌、更加熱情飽滿的斗志、更加務實高效的作風,加快構建國土資源保障和促進科學發展新機制,按照“一個中心、二個重點、三項建設、四個專項、五項工作”[1]的要求,促進全縣經濟更好更快發展。
做好今年的國土資源工作,從保護資源方面來講,就是要做到“嚴守三條防線”。
1、堅守耕地保護“紅線”。按照中央關于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土地管理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公眾參與、上下聯動的工作格局的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既是轄區內經濟社會發展的組織者,又是耕地保護的責任者。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要進一步健全土地管理思想保障、科學保障、制度保障、權益保障及監督保障等長效機制,努力做到縣有制度、鄉有規定、村有民約,使耕地保護工作有章可循,真正實現耕地保護的法律化、規范化、制度化。
2、構筑共同責任“陣線”。層層簽訂《耕地保護目標責任狀》、《規范農民建房責任狀》,建立了縣、鄉、村、組四級立體全覆蓋的耕地保護網絡體系。經過爭取,縣委、縣政府已同意將耕地保護和規范農民建房管理責任納入鄉鎮場黨政領導干部考核體系;將村級國土資源管理考核與村干部績效工資相掛鉤。對不能落實耕地保護目標責任制的干部將嚴格按去年出臺的《責任追究辦法》實施問責,推動土地管理向“大家管、大家用”轉變。
3、嚴防衛片執法問責“底線”。全力打好2012年度土地衛片執法檢查和國家土地督察南京局例行督察攻堅戰??h、鄉、村、組四級聯動對違法用地做到邊查處、邊完善、邊整改,合力將全縣違法占用耕地面積占新增建設用地占用耕地面積的比例核減至最低水平,確保了全縣“零問責”、“零約談”。
做好今年的國土資源工作,從保障發展方面來講,就是要突出“在三個方面下功夫”。
1、在保障科學用地上下功夫。一是打造產業聚集效應,“節約”用地。合理劃分土地功能,實現基礎設施共享,科學引導園區企業步入節約集約用地軌道。二是清理處置低效用地,“盤活”用地。加大對全縣,尤其是城西工業園低效閑置用地的清理處置力度,對供而不用、長期閑置的項目用地,堅決依法收回收購,并統一納入儲備,抓緊供給急需用地的項目,實現“騰籠換鳥”。三是積極抓好用地報批,“爭取”用地。建議縣政府建立新增建設用地報批規費準備金制度,安排專人負責報批事宜,全年爭取上報建設用地3000余畝。四是實施“增減掛鉤”項目,“騰出”用地。確保2010年度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完工驗收,啟動實施2012年度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實現耕地“占補平衡”,有效保障建設用地需要。
2、在規范土地市場上下功夫。一是著力強化土地政策法規宣傳。通過制作戶外宣傳牌、發放宣傳手冊和宣傳單、舉辦培訓班等形式,重點強化農村集體土地是農村最大資產意識的宣傳,不斷提高基層干部群眾國土政策法規意識,把最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宣傳到基層。二是著力顯化國有土地資產價值。全面推行國有土地“網上交易”模式,適時舉辦國有土地出讓推介會,大力推行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網上交易。全年確保土地出讓金總價不低于4億元。三是著力優化土地管理利用秩序。堅決落實節約集約用地制度和資源節約優先戰略,加強土地供后監管力度,加強基礎測繪管理和地圖市場管理。
3、在征收、儲備土地上下功夫。一是全力推進土地征收工作。嚴格執行我縣去年出臺的有關征地制度,采取預留生產生活用地等形式,保障被征地農民長遠生計和合法權益。在征地中充分保障被征地農民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全力推進黃金埠工業園區、城西工業園、城北門戶區、城東門戶區等地征地工作。二是全力加強土地儲備管理。積極探索多種形式的土地儲備融資渠道,完善土地收儲制度,科學制定土地收儲計劃,強化市場運作,為城市建設和重點集鎮建設提供更好的服務。全年爭取收儲土地不低于3000畝。
做好今年的國土資源工作,從重難點工作方面來講,就是要堅持“五個堅定不移”。
1、抓好土地衛片執法檢查堅定不移。今年是土地衛片執法檢查工作全覆蓋的第三年,也是包括我縣在內的市迎接國家土地督察南京局例行督察的第一年,形勢更加嚴峻,挑戰更為直接。要不斷總結探索前兩年的工作經驗,做好各項工作準備。重點抓好地籍變更調查工作,逐個圖斑核對,逐個問題梳理。我們國土部門要積極爭取黨委、政府的支持,構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調、公眾參與、上下聯動”的國土資源管理新格局。
2、推動項目建設堅定不移。推進國土資源項目建設,關鍵要要做到“四個務必”:務必確保梅溪、烏泥、鷺鷥港、金山嘴等歷史遺留項目竣工驗收;務必爭取完成2010年度6.9萬畝土地整治項目、土地增減掛、兩個地質災害防治整治項目驗收;務必加快啟動2012年度9.64萬畝農村土地整治、土地增減掛等項目的實施;務必積極申報2012年各類新的國土資源項目。
3、推動信息化建設堅定不移。與武漢光庭科技有限公司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通過把外面的“技術專家”請進來,把內部的“工作人員”送出去的方式,全面啟動“七個系統”建設,即國土資源執法巡查系統、土地登記管理系統、農村宅基地管理系統、土地利用規劃管理系統、土地供應管理系統、地礦監測管理系統以及領導移動辦公系統,爭創全市乃至全省一流的信息化管理平臺。同時,要盡快啟動“數字縣城”一張圖管理平臺建設。
34、推動“三權”確權發證堅定不移。按照省里、市里簽訂的的責任狀要求,全面推進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和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重點推進瑞洪鎮“三權”確權登記發證試點工作,力爭做成全縣“三權”確權登記發證工作的先行區、示范區、樣板區。確保在2012年10月底前完成全縣范圍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2013年6月底前完成全縣范圍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和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發證工作,切實維護農民土地合法權益。
5、推動規范農民建房管理堅定不移。在總結去年“規范農民建房管理年”活動成功經驗的基礎上,認真開展好“規范農民建房服務年”活動,突出要做好“四點”:一是科學規劃控地。加快編制村莊規劃和村莊土地利用規劃編制,合理布局村莊用地,為農民合理建房提供依據;二是新式戶型節地。積極向農民推薦節地戶型,通過法律宣傳、政策扶持、技術服務、審批推薦,破除原來亂占濫用土地建大戶型的傳統觀念。三是舊村改造盤地??偨Y和推廣梅港樟山村通過“拆舊建新”開展“農民建房示范點”建設經驗,鼓勵和支持拆舊建房,實現有效利用土地。四是多村合一騰地??偨Y和借鑒信豐將“十幾個村整合為一個新社區”的集鎮建設經驗,推動“多村合一”建設農民建房示范點,科學騰出用地指標。
做好今年的國土資源工作,從優化政務環境方面來講,就是要注重“四個切實加強”。
1、切實加強隊伍作風建設。一是繼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干部交流和公開招聘新人力度,不斷優化干部結構;二是推進“五好”班子建設。三是按照市、縣關于作風整頓年的整體部署,集中整治影響發展環境的干部作風突出問題。重點加強“治庸、治懶、治散、治假、治浮、治拖”的工作力度,解決一些干部大事不會做、新事不敢做、難事不愿做、閑事忙著做等問題;四是嚴格年前局下發的《考勤制度》,執行考勤情況與績效工資相掛鉤制度。促進干部作風大轉變,部門形象大提升,不斷創優發展環境。
2、切實加強干部教育培訓。一是堅持“走出去學、請進來教”的學習模式,開展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業務知識學習和培訓工作;二是積極派人參加省、市業務部門舉辦的各類學習班。三是大力開展崗位練兵活動,通過邀請業務股長和部分所長上臺講話等方式,提高系統干部業務知識水平;四是認真組織好政治理論和業務技能的學習培訓。
3、切實加強基層辦公樓建設。一是全力推進縣地質災害應急指揮大樓(國土辦公大樓建設)建設,爭取年底完成主體工程建設,臨時將建成國土資源辦公、地質災害應急指揮、耕地保護展覽等一體多功能示范性大樓;二是按照省廳“七個有”要求,加快推進標準化國土資源所建設,對于還沒有新建辦公大樓的國土所,只有能落實辦公樓項目用地,縣局就支持啟動建設。
同志們,當前我縣國土資源工作,勢頭良好,自當乘勢而上;任務艱巨,更須全力以赴,讓我們在市局和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時不我待的干勁、勇往直前的闖勁、百折不撓的韌勁,堅定信心,開拓創新,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 上一篇:國土局調整交流指導方案
- 下一篇:縣規劃局上年工作總結及下年工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