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社會發展上半年工作總結

時間:2022-03-19 01:59:00

導語:市社會發展上半年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社會發展上半年工作總結

以來,*街道黨工委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密結合轄區實際,堅持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圍繞經濟建設、城市管理、和諧社區建設、社會穩定等重點工作,解放思想、提升境界,促進地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一、優化環境,強化服務,大力推動地區經濟建設

今年以來,辦事處緊緊圍繞我區打造金融商務中心這一布局,依托轄區優勢資源,加快引進金融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等項目,發展總部經濟,為地區經濟發展注入活力。一是進一步整合轄區存量資源。做好招商資源臺帳的動態管理工作,及時、全面、準確地掌握地區招商引資資源。今年以來,我轄區新增山東省新華書店音像發行中心、山東省電影公司綜合樓、魯潤大廈等近15000平方米的載體建設,為招商引資工作提供了資源保障。二是大力加強環境建設,深化細化服務招商。建立領導干部跟蹤服務制度,對重點項目堅持特事特辦,急事急辦,一事一議,解決投資者的后顧之憂。今年上半年,我辦先后引進了濟南百融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山東天頤苑置業發展有限公司、濟南廣碩工貿有限公司等5個投資項目。完成招商引資1.455億元,占年計劃的63.2%;其中市外資金1.421億元,占年計劃的67.6%;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938億元,占年計劃的50%;出口創匯26萬美元,占年計劃的52%;利用外資54萬美元,占年計劃的54%。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三是建立項目篩選機制,使有限資源充分發揮效益。我辦積極引進以金融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房地產業、文化產業等項目。目前,辦事處與華夏銀行、興業銀行就其濟南支行的引進工作正在進行積極洽談,項目一旦落地,將為我區增加較大的財政收入。

二、把握全局,突出重點,不斷提升城市管理整體水平

1.強化管理,落實長效機制。今年以來,按照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的原則,充分發揮地區城管委的組織、協調、管理功能,建立辦事處、執法、環衛等多方協作、規范運轉的城市管理長效機制。同時,實行分工到片,責任到人,實現城市管理的全覆蓋,切實把地區城管委作用落到實處。目前,已接收市長公開電話、數字化城管、媒體熱線、12319服務熱線以及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100余件,均及時處理或協調區各職能部門妥善處理,處結率100%。

2.綜合整治,提升城市容貌。一是大力開展拆違工作。重點對*南路、七里山路、南郊水廠路、土屋路等違章違法建筑共計600余平方米進行拆除。二是以治理占道經營和戶外廣告牌匾為重點,提升城市容貌。先后取締了英西南路、土屋路、警官醫院南路口等處占道經營攤販500余個,拆除違章搭建20處。整治規范了*路、玉函南區副食品早市的占道經營,拆除并統一規范了英雄山路、七里山路、玉函小區廣告牌匾共310家310塊,清理、涂蓋各類野廣告2500余處。三是以清除垃圾死角為重點,先后對土屋路、西八里洼舊城區等10余處垃圾死角進行了清理清運,共清運生活垃圾150余車1300余方。針對近幾年來偉東新區建筑渣土及生活垃圾問題,我辦積極協調并多次督促市、區渣土辦公室和市拆遷服務中心、偉東建設方等部門進行了徹底清理,共清運渣土100余車2000余方。

3.突出預防,鞏固整治成果。在整治“八亂”工作中,我辦堅持每日巡查制度,及時處理亂搭亂建、亂貼亂畫等影響市容市貌的各種違章行為。對規范后的*路早市、玉函南區副食品市場以及取締的英西南路、土屋路、警官醫院南路口等占道經營地段進行重點巡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解決,杜絕回潮。同時,努力暢通與單位、社區、群眾的溝通渠道,充分發揮城市建設協管員和創城義務監督員的作用,鼓勵群眾對各類違法違章行為進行監督舉報,及時發現并反映城市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做到早發現、早處理,鞏固整治成果。

三、以人為本,關注民生,全面推動和諧社區建設

1.認真開展就業再就業服務工作。今年以來,辦事處先后組織參加了3次大型就業招聘會,60多人與用工單位達成意向。為114戶就業困難家庭落實就業優惠政策。上半年共實現就業再就業安置600人,完成年計劃的82.2%。完成社會保險擴面205人,占全年任務的51%。

2.積極開展弱勢群體幫扶救助工作。黨工委努力將“決不讓一個孩子因貧困而輟學,決不讓一戶應享低保家庭得不到低保救助”的工作思路落到實處,充分利用民政扶助、殘疾人救助、慈善愛心扶助、工會救助、辦事處資助、社會捐助等方式,著力解決貧困家庭和個人的實際困難。今年上半年共發放低保金83萬余元,發放各類救助金38萬余元,為12戶家庭辦理了濟南市廉租住房租金補貼和租金核減。為4名重病困難群眾申請大病救助金17695元,為2名白血病患兒馮慕欣和馮春來募集并送去救助金4萬余元。關注殘疾人事業,以自立自強、熱心服務殘疾人事業的殘疾青年張一平的名字,命名成立了“一平博愛工作站”,動員和組織社會力量,募集愛心捐款,促進地區殘疾人事業發展。今年以來,為17名貧困殘疾學生發放救助金24300元,為3名患病殘疾人發放救助金7000元。

為幫助汶川大地震受災群眾和支援災后重建工作,辦事處發動社會各界踴躍捐款捐物。截至目前,共向災區捐款捐物36萬余元,其中,特殊黨費8.3萬余元。為我轄區2名災區借讀學生各送上1000元慰問金,并承諾解決其在濟南期間的一切困難。同時還為3位來濟災區群眾送上1500元救助金。

3.不斷提升社區服務整體水平。一是整合資源,形成社區服務合力。積極協調轄區武警、軍休所、醫院、學校、餐飲行業等駐地單位的優勢資源,為社區居民開展醫療、教育、就業、義工服務等服務活動,打造“十分鐘社區服務圈”。與部分單位簽訂了《社區資源共建共享協議書》,將單位圖書閱覽室、籃球場、棋牌室等10多項文體設施免費向居民開放,基本解決了群眾活動場所不足的難題。與軍休四所共同投資140余萬元,在英西南路社區修建了占地600㎡的社區服務中心,作為一個文化站點在6月份開展的文明城市檢查工作中得到了上級部門的高度認可。二是結合形勢,活躍社區文化。今年以來,辦事處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以“迎奧運、盼全運”、“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活動為主線,配合全區第四屆全民運動會的開展,廣泛開展了“社區鄰里節”、“慶七一、迎奧運”消夏晚會、社區趣味運動會等積極向上的群眾性文體活動,豐富了社區文化。三是創新形式,開展特色服務活動。以“提高服務質量、創新服務品牌”為出發點,深入開展了社區110為民服務、120親情服務、愛心門鈴、居家養老服務、白衣天使志愿行動等特色服務活動,努力打造一批和諧文化社區、充分就業社區、平安穩定社區,逐步形成“一居一特色、一居一品牌”。

四、防控結合,平安創建,全面維護社會穩定

1.切實做好信訪穩定工作。全面落實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靠上抓,其他領導“一崗雙責”的信訪工作機制,切實將重要重大事件應急預案落到實處。建立健全領導帶班和值班制度、穩定信息每日報送制度和民族宗教突發情況周報制度。今年以來,黨工委突出抓了涉法涉訴人員穩定工作。對企業軍轉干部、8023人員、濟正公司人員、涉法涉訴上訪老戶區別不同情況,一人一策,靠上做穩定工作。對個別重點人員,黨工委主要領導都親自接訪,做耐心細致的息訪工作,同時注重在接訪過程中為上訪人員解決實際困難。上半年,辦事處對3名上訪人員和不穩定人員進行救助,共計5000余元。接待來信來訪17件,處結率100%,無一例越級上訪事件發生。

2.深化平安建設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深入開展平安街道、平安單位、平安社區創建活動,與駐地48家企事業單位簽訂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暨平安建設責任書》。建立健全社會治安網格化、巡防隊伍專業化,人防、物防、技防相配套的社會治安防范體系。充分發揮辦事處、社區“兩級網絡”功能,做到“關口前移”,提前摸排情況,發現苗頭,及時處理。今年以來,共開展矛盾集中排查6次,及時調解民事糾紛24起,排查普及率、調處率、調處成功率均達100%。共收繳、清理宣傳品100份,避免了不穩定因素的出現。

3.著力打造安全穩定的生產環境。進一步強化單位安全意識,落實單位安全責任,與160家企事業單位簽訂了《安全生產責任書》,先后開展定期、不定期和重大節日、重要會議期間的集中安全生產檢查6次,對發現的20余家問題單位提出限期整改意見并跟蹤落實,做到有問題早發現、早整改,轄區內未發生一起重大安全生產事故。

五、增強素質,轉變作風,加強執政能力建設

1.以換屆選舉為契機,切實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今年上半年,社區黨總支和社區居委會分別采取公推直選和戶代表直接選舉的辦法依法選舉產生了新一屆社區班子成員。同時,選聘了一批政治素質好、工作能力強、熱愛社區事業的社區工作者充實到社區服務站中來。辦事處注重對新一屆社區工作人員進行系統培訓,加強對社區工作的指導。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規范和完善社區各項制度,保證社區各項工作制度化、規范化運轉。

2.以提高執政能力為目標,全力打造“學習型、服務型、節約型”機關。堅持黨工委理論中心組學習和每周四下午機關干部學習培訓制度。在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中深入開展了“做勤廉表率、促科學發展”主題教育活動。在機關干部中深入開展了“提高效率,改進作風,建服務型機關”主題實踐活動和以節水、節電、節油、節材為內容的“四節”活動。通過以上活動的開展,提高了干部素質,增強了執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