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貿委加強企業技術改造工作意見
時間:2022-07-19 03:25:00
導語:經貿委加強企業技術改造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明確技術改造工作的指導思想和重點
(一)技術改造要以國家產業政策為指導。技術改造是工業結構調整的重要途徑,應符合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按照國家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從質量品種、節能降耗、環境保護、改善裝備、安全生產等入手,消除產業發展的薄弱環節和瓶頸制約,淘汰落后生產能力,促進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
(二)技術改造要與技術創新有機結合。技術創新是技術改造的先導,技術改造能夠放大自主創新成果的規?;?。要深入推進產學研合作創新,著力突破制約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關鍵技術,加快產品更新換代。要將企業技術中心創新能力建設作為技術改造的核心內容,不斷改善研究開發試驗驗證條件,提高工程化產業化技術裝備水平。
(三)技術改造要以省市工業發展規劃為重點。按照我省加強企業技術改造實施工業新特優工程的意見和我市工業布局調整指導意見,以老城區企業搬遷改造為切入點,以大中型工業企業為主力軍,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發展高技術產業,振興先進裝備制造業,促進節能減排和資源綜合利用,提升我市工業整體水平。
(四)技術改造要以我市七大重點產業為主線。根據我市工業實際,著重推進家電電子、石化化工、汽車機車、船舶海洋工程、紡織服裝、食品飲料、機械鋼鐵等七大產業的技術改造工作,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
二、加強技術改造工作的組織管理
(五)組織實施全市技術改造重點項目計劃。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關于技術改造的指導意見,從2009年開始組織實施《*市企業技術改造重點項目計劃》,建立投資1000萬元以上技術改造項目庫,通過對重點技術改造項目的匯總和分析,有針對性地提供政策支持與服務。
(六)健全區市組織管理體系。區市工業主管部門要確定專門機構和人員,研究采取各項有效措施,做好企業技術改造的聯系、協調和服務工作。在組織上報投資1000萬元以上技改項目的同時,可以建立投資500萬元以上區市技術改造項目庫。
(七)企業要切實發揮技術改造主體作用。企業是技術改造投入的主體、實施的主體、承擔風險的主體和分配利益的主體,技術改造項目的市場前景、經濟效益、資金來源和產品技術方案等均由企業自主決策,并依法辦理環境保護、土地使用、資源利用、安全生產、城市規劃等許可手續。積極利用鼓勵技術改造的產業政策、財政政策、金融政策和稅收政策,抓住有利機遇,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實現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
三、完善和落實促進技術改造工作的政策措施
(八)加強對技術改造的財政支持。用好國家鼓勵企業技術改造的財政政策,爭取更多項目列入國家專項。市財政設立企業技術改造專項資金,通過貼息等形式,促進企業技術裝備升級和結構調整。區市財政也要加大對企業技術改造的扶持力度。
(九)加大對技術改造項目的信貸支持。積極落實國家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加強銀行業對經濟結構調整和資源優化配置的支持力度,鼓勵符合條件的商業銀行開展并購貸款業務,促進行業整合和產業升級。
(十)加強和改進信貸服務。探討通過政府資本注入、風險補償等多種方式增加對信用擔保公司的支持。探討設立多層次中小企業貸款擔?;鸷蛽C構,提高對中小企業貸款比重。支持商業銀行設立主要為小企業提供授信服務的小企業金融服務專營機構,全面提高小企業金融服務水平。對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免征營業稅。
(十一)鼓勵通過融資租賃形式支持企業技術改造。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租賃費支出,按照規定構成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價值的部分應當提取折舊費用,分期扣除。
(十二)技術改造相關的借款費用可以稅前扣除。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合理的不需要資本化的借款費用,準予扣除。企業為購置建造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經過12個月以上的建造才能達到預定可銷售狀態的存貨發生借款的,在有關資產購置、建造期間發生的合理的借款費用,應當作為資本性支出計入有關資產的成本,并依照稅法規定扣除。
(十三)技術改造相關的培訓費可以稅前扣除。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5%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十四)政策性搬遷收入用于技術改造可以稅前扣除。搬遷企業根據市政府發展規劃,將搬遷收入用于重置固定資產以及進行技術改造,或因轉換生產經營方向等原因將搬遷收入用于購置其他固定資產或進行其他技術改造項目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準予在企業政策性搬遷收入中將相關成本扣除,其余額計入企業應納稅所得額。
(十五)固定資產進項稅額可從銷項稅額中抵扣。自2009年1月1日起,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購進(包括接受捐贈、實物投資)或者自制(包括改擴建、安裝)固定資產發生的進
項稅額,可憑合法的增值稅扣稅憑證從銷項稅額中抵扣。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的征收率統一
調低至3%。
(十六)企業進口國內不能生產的先進技術設備可以免稅。鼓勵企業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購置國產設備,促進裝備制造自主化。企業引進《國內投資項目不予免稅的進口商品目錄(2
008年調整)》之外的先進技術、設備及關鍵零部件,可以免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
(十七)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可以稅前扣除。修理支出達到取得固定資產時的計稅基礎50%以上,且修理后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延長2年以上的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攤銷。
(十八)固定資產可以加速折舊。企業的固定資產由于技術進步、產品更新換代較快,或常年處于強震動、高腐蝕狀態的原因,確需加速折舊的,可以縮短折舊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舊的方法。采取縮短折舊年限方法的,最低折舊年限不得低于《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
六十條規定折舊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舊方法的,可以采取雙倍余額遞減法或者年數總
和法。
集成電路生產企業的生產性設備,經主管稅務機關核準,其折舊年限可以適當縮短,最短可
為3年。
(十九)購進軟件可以縮短年限折舊或攤銷。企事業單位購進軟件,凡符合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確認條件的,可以按照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進行核算,經主管稅務機關核準,其折舊或攤銷年限可以適當縮短,最短可為2年。
(二十)購置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專用設備可以部分抵免稅收。企業購置并實際使用《環
境保護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節能節水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和《
安全生產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規定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
的,該專用設備的投資額的10%可以從企業當年的應納稅額中抵免;當年不足抵免的,可
以在以后5個納稅年度結轉抵免。享受前款規定的企業所得稅優惠的企業,應當實際購置并
自身實際投入使用前款規定的專用設備。此外,如專用設備投資額較大的,報經地稅部門批準,可酌情減免水利建設專項資金。
(二十一)節能減排技術改造可以減免稅收。企業從事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的所得,包括公共污水處理、公共垃圾處理、沼氣綜合開發利用、節能減排技術改造、海水淡化等項目的所得,自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四年至第六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二十二)資源綜合利用可以減征稅收。企業以《資源綜合利用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2
008年版)》規定的資源作為主要原材料,生產國家或行業相關標準及要求的產品所取得
收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減按90%計入當年收入總額。對銷售自產的資源綜合利用
產品符合國家增值稅稅收優惠規定的,可以享受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
(二十三)研究開發費用可以加計扣除。企業為獲得科學與技術(不包括人文、社會科學)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工藝、產品(服務)而持續進行的具有明確目標的研究開發活動,所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計入當期損益未形成無形資產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允許再按其研究開發費用實際發生額的50%,直接抵扣當年的應納稅所得額。研究開發費用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該無形資產成本的150%在稅前攤銷;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攤銷年限不得低于10年。
對技術改造項目中的研究開發活動,企業可申請列入《*市企業技術創新重點項目計劃
》,規范企業研究開發項目管理,并申請享受研究開發費用加計扣除稅收優惠政策。
- 上一篇:審計局落實科學發展觀工作總結
- 下一篇: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法律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