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鎮建設工作意見
時間:2022-02-26 09:29:00
導語:小城鎮建設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鎮位于三縣接壤之地,交通便當,區位優勢分明,邊貿經濟昌盛。近兩年來,鎮立足區位優勢,依托邊貿經濟,加快推進小城鎮建立,獲得較快發展,集鎮面積由不足2公頃擴展到9公頃,集鎮人口由幾百添加到4000多。該鎮的首要做法是:
一、加大基本設備投入,以完善集鎮功用來拉動。以前,因為街道沒有硬化,集鎮是好天一身灰、雨天一腳泥,集鎮亂搭亂建、亂停亂放、以路為市景象非常嚴厲,交通梗塞時有發作,集鎮居民和過往車輛怨聲載道,群眾建房積極性不高,小城鎮建立速度遲緩。近兩年來,該鎮從完善基本設備動手,多方爭奪資金,加大集鎮建立投入,完成了319國道集鎮段革新,硬化了1200米的集鎮骨干道和200米的筲用公路集鎮出口段,修通了1600米的集鎮下水道,鋪設了1400米的人行道板,裝置了集鎮骨干道路燈。隨著基本設備建立力度加大,集鎮功用不時完善,集鎮檔次大大提高,兩年來集鎮新增購地建房戶125戶,新增建房112棟、建筑面積8400平方米。
二、加速集貿市場建立,以發展邊貿經濟來帶動。鎮邊貿趕集(墟)歷史悠長,市場活潑,潛力宏大。據計算,每次趕集(墟)人數在1萬以上,多時達2萬人;每集買賣額達30余萬元,全年可達2000余萬元,加上門面商業,集鎮全年買賣額可達3000余萬元。依據邊貿經濟昌盛這一特征,該鎮多方努力,在2006歲尾將省銀信置業投資公司引進,采用市場運作方法,在集鎮異地重建了新工農集貿大市場。還配套集貿市場建筑了泊車場、綠化廣場及道路、路燈等設備。隨著新集貿大市場的建成,集鎮的商業平臺進一步擴展,集鎮邊貿愈加昌盛,集鎮地盤敏捷升值,群眾紛繁來到市場四周購地建房。兩年來,市場四周建房80余棟,面積達4800平方米,集鎮建立得以迅猛發展。
三、優化發展機制,用鼓勵政策來煽動。為進一步鼓舞已購地戶實時建房和吸引更多的外來戶進駐集鎮置業,該鎮制訂了系列優惠政策:一是鼓舞集鎮以外的群眾到集鎮購地建房。集鎮以外群眾到集鎮購地建房的,賜與5%的價錢優惠,并由鎮縣政府負責處理相關手續,是外來戶的可享用本地居民一致待遇;二是鼓舞實時建房。對已購地戶在規則時間內建房的,鎮縣政府依據建筑面積,賜與2000至3000元的獎勵。優惠政策出臺后,鼓勵了良多外來戶在集鎮置地建房,已購地還在張望的群眾紛繁開工。近兩年來,外來戶在集鎮購地建房占整個建房戶的60%以上,有本縣外鄉的,也有辰溪、瀘溪等外縣的。還,針對那時宅基地糾紛問題,鎮黨委、鎮縣政府成立了調停工作小組,布置精壯力氣,對25戶、2000多平方米的宅基地糾紛進行了地毯式逐一排查和調處,實時化解了集鎮建立中的難題。
四、增強城鎮治理,以提高集鎮檔次來促動。組建了城建治理所,布置5名專職工作人員,對集鎮建立、街道、車輛、衛生、市場運營次序進行規范治理。成立了6人的集鎮環衛隊,天天對集鎮街道施行衛生保潔。制訂了《鎮集鎮治理方法》,并依據有關政策,向居民征收垃圾處置費,使小城鎮治理有規可依。落實了治理辦法,與每戶簽署了《門前三包責任制》,加強群眾自覺維護城鎮治理次序及環衛保潔認識。
- 上一篇:新農村建設普法現狀調研報告
- 下一篇:市委書記在防汛抗旱分析會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