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制解民憂

時間:2022-07-08 03:27:00

導語:課題制解民憂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課題制解民憂

去年冬季,一種新的工作方法,終于"激熱"了冰城哈爾濱。過去經常造成受凍居民大規模上訪的城市供熱問題,成了滿意率達98%的市政府工作的亮點。

這種新的工作方法,就叫做"課題制"。

"課題制",是哈爾濱市政府借鑒科技領域搞科研攻關的方法,在實際工作中施行的,是哈爾濱市委、市政府落實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重要舉措。它把調查研究與解決問題、推進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提高了政府決策水平和工作效率,初步解決了諸如城市供熱、清掃冰雪、道路暢通等多年未解決的老大難問題。

日前,中央領導同志到哈爾濱視察,對哈爾濱市政府這方面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

既認真調查研究,又解決實際問題--"課題制"成為破解各種難題的"金鑰匙"

近兩年來,哈爾濱謀發展、解民憂新"招數"層出不窮,一個個困擾人們多年、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難點、熱點問題迎刃而解。這些都無不得益于"課題制"。

--冰城冬季多降雪,百姓苦于出行難。過去街道、單位等義務"各掃門前雪",效率不高;鍬鏟斧砸,還破壞路面。市政府清冰雪指揮部把清冰雪列入課題,通過市場化運作方法,促使全市組建了39家規范化清冰雪公司,采用專業機械,把握清掃時機,不僅及時清除冰雪,而且不傷路面,不礙交通。下雪成了下"資源",冰雪不再是負擔。

--哈爾濱是老城,道路交通欠賬多。市交通局把與群眾出行密切相關的公共交通問題納入"課題制"范疇,考察學習上海、青島等城市的經驗并經過專家論證,采用公交線路經營權有償使用等辦法,改善了公共交通條件,又減輕了財政負擔。

--城市衛生管理看似小事,卻是事關百姓生存環境的大事。南崗區用"課題制"研究出"城管的士"的獨特辦法。他們利用出租車走街串巷、耳目靈通的特點,讓他們監督城市管理,對發現問題及時報告者給予獎勵……一項項工作的新突破,使人們看到了"課題制"的威力。

"實行課題制,是政府自身建設的需要,也是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真正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的客觀需要。

最早提出并實施"課題制"的中共哈爾濱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石忠信,對"課題制"頗有心得,"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令人振奮和鼓舞。但是也要看到,伴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整個進程,情況不斷地變化,新矛盾、新問題層出不窮,必須加強調查研究,有的放矢地解決問題。我們常說要理論聯系實際,怎樣聯系?在實踐中,我們借鑒科研攻關的思路,形成了課題制這樣一個基本工作方法。

把難點變成要點,把問題變成課題--"課題制"找到政府工作和群眾利益"結合點"

今年4月,市政府在各項工作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專門召開了一次專項課題推進會議。農民增收、解決"爛尾樓"問題、經濟適用住房政策等11個百姓關心、事關全局的問題,被確定為今年全市的重點課題。

兩年多來,"課題制"已成為哈爾濱市政府工作中的一種基本工作制度,市政府每年都集中組織實施一批重大課題。而確定這些重點課題的過程,也是把工作難點變成工作要點、把實際問題變成工作課題的過程。

首先,市政府組織專門的部門進行調查研究,在調查中先摸清問題底數,找癥結,加以梳理,分門別類地作成一個一個的課題,定出任務,初步確定責任和分工,為開展課題攻關做準備。用市政府有關部門同志的話說:研究確定課題時,不怕矛盾大、困難多,就怕抓不住重點、難點、熱點。

其次,作為一種工作制度,重點課題一經確定并分解到各部門,就具有很強的約束力。確定的重點課題,就是當年的重點工作,要作為考核部門和于部業績的內容之一。一些重大課題還要公開向群眾作出承諾。

重點課題,等于明確了政府的主要任務。圍繞"課題制"的設計和安排,層層有課題、層層抓課題,人人都在想問題、思對策、出主意。"人想不想事情,結果是不一樣的。"市長石忠信再引申一步說,"一個人有沒有出息,就看他是否琢磨事情;一個部門有沒有作為,就看它是否研究問題;一個城市有沒有發展,就看它是否使每個人都了解和關注城市的重大問題。""課題制"把每個政府部門于部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了。如此一來,不管那些重點、難點、熱點問題多么突出、難啃,只要被當作課題來攻關,就離解決的目標不遠了。

近年來,哈爾濱市許多這類"硬骨頭"都是用這種方法"啃"下來的。在解決城市居民十分關注的生態環境問題時,城鄉綠化、軌道交通、垃圾處理、沿江截污等7件大事,都分別成立專題推進組,請專家、搞調研、外出考察,群策群力抓落實,使哈爾濱重現"天鵝項下珍珠城"的熠熠風采。

形成調查研究風氣,切實轉變機關作風--"課題制"搭起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平臺"

哈爾濱被稱為"冰城"名不虛傳,每年供暖期長達半年之久。"暖屋子"和"米袋子"、"菜籃子"一樣,是關系百姓生活的大事,前些年一度成為群眾犯難、供熱部門叫苦、政府頭疼的事。

什么原因造成了這種局面?市政府專門成立供熱辦,集中實行城市供熱體制改革這個重大課題的攻關。一次次的調查摸底,一次次的專家"會診";一次次的外出考察學習,僅委托市社科院進行的專項調查就進行了兩次,終于找出了"癥結"。一是過去職工用熱、單位交費的福利"包燒制",使交費責任模糊,熱費收不上來;二是"熱"這種商品在單管串聯式這種舊的供熱系統中運行,難以一家一戶進入市場;三是部門多頭管理,小鍋爐遍地,停轉現象極易發生,一個小鍋爐停轉,就會造成幾棟樓的居民受凍……

"癥結"找準了,對策也一一出"爐"。從采取多種手段追繳欠費開始,一直到推進分戶循環供熱改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期間,各種爭議也紛紛攘攘。市政府一直按照"課題制"的規則,聽取不同意見,反復進行論證,有的專家在論證會上爭得面紅耳赤。結果是改造計劃一步一步走向科學,施工方案越來越細致、文明,逐步被市民所接受和歡迎。僅2002年就完成分戶供熱改造面積501萬平方米,涉及居民近9萬戶。屋子暖了,百姓心里熱了。

解決"供暖包燒"問題,不僅反映出"課題制"解決群眾切身利益問題的實績,更反映出它帶來的政府工作的新變化。

變化之一:"課題制"理論聯系實際的特點,促使各級干部更加自覺地結合課題中的實際問題,尋求理論上的指導,吸取借鑒別人的成功經驗,思考籌謀自身發展的答案。一位政府機關干部深有感觸:"沒有?課題制,不少人可能也在忙碌,但是早上到機關大門口逐個問一問他準備干什么,他肯定說不出個重點。但是一旦承擔了課題,他的答案就會很清楚,明白自己工作的重點是什么,因為他天天都要圍繞這個課題進行思考。

變化之二:"課題制"構建了科學、民主決策的"平臺"。有了"課題制",政府部門不能不真心誠意地請專家、學者出主意、想辦法,主動外出"借腦"。一些課題把專家、學者吸納進課題組,直接參與課題攻關。一些重大課題還面向社會招標,廣泛吸納省內外、國內外咨詢機構和有識之士的智謀。石忠信的觀點是:"不一定政府里這些人解決不了的問題,就全社會都解決不了。集中群眾的智慧,集中全社會的力量,一切難題都會得到破解。

變化之三:"課題制"破解了諸多體制中存在的弊端。課題一經確立,就納入整體行動之中。指定一個部門牽頭,其他方面緊密配合,凡介入課題的部門,都要共同對課題負責。于是,不同部門的人都有了共同語言,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即使在同一個部門,也改變了過去領導布置、下邊去干的舊模式,因為許多問題沒有現成答案,只靠一兩個人的力量,很難完成課題攻關任務,因此,人人都思考、人人都實踐,成為政府工作的新風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