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鎮建設思考

時間:2022-09-26 05:48:00

導語:小城鎮建設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城鎮建設思考

**鎮轄15個村、2個居委會,總面積67平方公里,總人口36000人。近年來,我鎮把城鎮工作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先導,努力加強基礎建設和日常管理,先后獲得了“**省百強鎮”、“**省文明村鎮”、“**市特色鎮發展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由于城鎮功能的逐步完善,招商引資和工業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目前,全鎮已擁有產值過100萬元的工業企業58家,其中規模工業企業13家。2005年,全鎮完成工業總產值10.47億元,比**年增加4.22億元,年均增長9.6%;工業企業發放工資6286萬元,比**年增加2190萬元,年均增長8.9%;入庫稅金3700萬元,比**年增加3050萬元,年均增長42%。

一、小城鎮建設的基本情況

近年來,我鎮抓住被列為“**市衛星鎮”、“**省對口聯系重點鎮”的機遇,按照“把握特色、完善基礎、嚴格管理、整體推進”的工作思路,不斷改善城鎮面貌,大力發展城鎮經濟,努力提升城鎮品位,取得了較好成績。具體來講,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著眼長遠發展,完成了規劃修編。鎮黨委、政府投入資金20多萬元,從**年底組織開展了鎮區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的修編工作??傮w規劃于**年5月完成,規劃年限20年,規劃了居民、商貿、工業、生態農業四個功能區,規劃道路32條,規劃后的鎮區面積擴大為3.45平方公里,可容納人口3萬人。詳細規劃正在編制之中。

二是實施綜合開發,促進了擴容提質。**年以來,鎮區先后開發新建居民區3處,建筑面積2.1萬平方米。改建綜合集貿市場1個,新增營業面積1500m2。規劃工業園區1000畝,已開發206畝。目前,鎮區面積已達2.25平方公里,比**年增加0.34平方公里;鎮區人口已達16100人,比**年增加1700人。鎮區人均居住面積達到29.7m2,城鎮化總體水平達到45%。

三是突出基礎建設,完善了城鎮功能。近年來,通過多方籌資融資,共投入基礎建設資金600多萬元,對鎮區的交通、電力、供水、排污、綠化等公用基礎設施進行了全面整修。①硬化道路。新鋪設興工大道水泥路面800米,整修友誼路、富貴大道、商貿路等主干道路1320米。②改造電網。利用農電網改的契機,對鎮區供電線路進行了全面改造。投資60多萬元,在5條主干街道安裝照明路燈145盞。③鋪設管道。投資170萬元,在新規劃的工業區、居民區鋪設供排水管道3700米,疏通老居民區排污管道4200米。④開展綠化。在鎮區主干道和居民區內新建花臺112個,新植綠地1200平方米。⑤配套環衛設施。投資30多萬元,新建垃圾處理場1個、垃圾中轉站2處、垃圾箱92個,購置環衛車2輛。

四是加強制度管理,改善了城鎮面貌。鎮黨委、政府組建了擁有10名人員的國土、規劃、建設、環保管理隊伍和擁有13名人員的衛生保潔隊伍,先后就煙花爆竹燃放、鎮區建設管理、鎮區經營和衛生秩序管理制定了專門的管理規定,通過加強宣傳教育,落實管理責任,城鎮管理水平得到明顯提升。

五是拓展城鎮招商,促進了經濟發展。通過大力改善城鎮軟、硬環境,吸引了大批客商來鎮投資興業。**年以來,共引進投資1.3億元,新建產值過100萬元的工業企業37家,工業產值的年均增速達27.7%。

二、抓好我鎮小城鎮建設現實意義

我鎮是**市城區的衛星鎮,抓好我鎮的小城鎮建設工作,對于全市城市創建和小城鎮發展具有獨特的現實意義。

1、有利于發揮小城鎮建設的示范作用。我鎮是省級重點鎮,經濟基礎較好,經過近些年的建設和發展,城鎮規劃、建設和管理已打下較好的基礎。加大對我鎮的城鎮工作的扶持力度,可以在短期內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對全市小城鎮工作起到很好的示范帶動作用。

2、有利于提升市城區的整體形象。我鎮是**市的衛星鎮,距市城區僅5公里,加之擁有207國道、臨崗公路貫穿鎮區和緊臨**火車站的交通條件,使我鎮成為市城區名符其實的“北大門”。加大我鎮城鎮工作力度,可以更好地鞏固和發展“百里文明走廊”創建成果,美化城郊形象,提升城市品位。

3、有利于推進工業**的建設步伐。我鎮是全市有名的工業重鎮,機械產業在全市乃至全省都有重要位置,已于**年經省政府批準建立工業園區。隨著上市公司中聯重科生產基地的落戶,工業發展潛力進一步凸現。加之我鎮在區位、交通等基礎條件方面的優勢,發展工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加大我鎮城鎮工作力度,可以大大促進工業招商步伐,加速民營經濟的發展,把我鎮打造成全市重要的工業基地。

三、存在的問題

㈠小城鎮建設質量不高。主要表現在:⑴基礎設施薄弱?;A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明顯滯后于當地經濟發展。生產、生活區混雜,道路、商貿區混雜,鎮容鎮貌改觀不大。⑵不重視特色設計。街景規劃設計、重要地段和重要建筑物規劃設計與小城鎮總體規劃設計不相協調,顯得孤單而缺乏靈氣,風格品味不高。⑶開發建設方式落后。仍以分散零星建設為主,綜合開發率低,整體環境差。⑷綜合治理能力弱。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滯后,“臟、亂、差”現象未得到根本治理。⑸城鎮規模小。金融、信息、技術等方面的服務水平低,生產要素市場發育不足,使小城鎮在人才、項目引進,產品技術更新,產業升級等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影響城鎮功能的提高。

㈡行政區劃與城鎮發展不相適應。目前建制鎮主要按行政區域設置,造成城鎮空間布局不合理,重復投資、重復建設;鎮區無法達到最低的人口規模,要素集聚能力差,造成基礎設施建設的浪費。行政區劃的不合理,嚴重制約著城鎮的發展和功能的提高,也制約著生產要素集聚和區域經濟的發展。

㈢相關配套改革滯后。主要表現在:⑴農業稅費免收配套政策和土地使用制度創新滯后,致使離開農業的農民“棄土”動力不足,工作在鎮上、生活在農村的“兩棲”現象較為普遍。⑵國家實行嚴格的耕地保護政策,限制了小城鎮的外延擴張,缺乏應對策略和措施。

四、加快推進小城鎮建設的建議

㈠因地制宜,突出重點,確定科學的小城鎮發展戰略。每個鄉鎮的地理位置、資源狀況、發展程度各有特點,所以對小城鎮建設不能同等要求,同步發展,否則,勢必會造成投入不足,人口分散,互相制約,難以形成規模的局面。如何準確把握小城鎮定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從調研情況來看,發展小城鎮應從城鎮化發展的大局出發,突出發展重點,立足產業特色,完善基礎設施,提高管理水平,增強聚集效應,保持小城鎮均衡布局,穩步發展。力爭較短時間內將小城鎮建設成為規模適度、規劃科學、設施配套、功能齊全、環境優美、具有較強輻射能力的區域性經濟文化中心。

㈡項目帶動,產業支撐,特色建鎮,大力發展區域經濟。項目建設可以激活小城鎮經濟,產業發展可以增強小城鎮活力,特色建鎮可以促進小城鎮可持續發展。鄉鎮應因勢利導,發揮優勢,及時把規劃項目化,把城鎮規劃落實到項目之中,通過項目建設實施城鎮規劃。要通過重大項目、集群項目形成支柱產業,創造就業機會,吸納農村人口,壯大城鎮規模。要制定優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多方引進資金和項目,把鄉村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吸引到小城鎮來,形成聚集效應。小城鎮要合理確定適應本地發展的工業類型和項目,調整鄉鎮企業產業結構,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推動鄉鎮企業向規?;⒓s化發展。要因地制宜,揚長避短,發揮自身優勢,大力發展工業、農副產品加工業和旅游業,增強小城鎮經濟實力。要搞活市場流通,加快小城鎮各類市場的建設。按照商品資源狀況、商品流通規律和小城鎮的特點,培育和建設一批具有一定規模和集散能力的農產品、小商品交易批發市場和綜合貿易市場,積極發展商品流通、信息、咨詢、交通運輸、餐飲、旅游等第三產業。通過加快市場體系建設和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積極為農民提供產前、產中和產后配套服務。

㈢深化改革,放寬政策,增強小城鎮發展活力

1、深化小城鎮戶籍管理制度改革。鼓勵先富起來的農民,帶資金到城鎮建房、買房落戶,辦廠經商。凡在小城鎮有固定住所、有可靠生活來源的農民,均可根據本人意愿轉為城鎮戶口,并在子女入學、參軍、就業等方面享受與城鎮居民同等待遇。對在小城鎮落戶的農民,不收取城鎮增容費或其他類似費用,對進鎮落戶農民,可根據本人意愿,允許依法轉讓經營。

2、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小城鎮的土地使用應堅持統一規劃、統一征用、統一出讓、統一開發、統一管理的原則,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應與小城鎮建設規劃相銜接,為今后小城鎮建設留足發展空間。要規范土地市場,逐步實行小城鎮建設土地有償使用制。小城鎮建設用地依據建設規劃選址,由土地部門依法報批。要根據每年的耕地轉用計劃,安排一定指標作為小城鎮建設啟動用地。要采取多種形式盤活土地資產,同時,要通過挖潛,改造舊鎮區,積極開展遷村并點、土地整理、開發利用荒地和廢棄地等項工作,真正做到既節約土地,又能促進小城鎮建設。

㈣統一規劃,建管并重,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

1、加強對小城鎮建設的規劃指導。小城鎮建設必須真正把規劃放在首位,一方面加快規劃編制,一方面加強規劃管理和執法。規劃編制要把握幾個原則:一是規劃要有超前性,起點一定要高。二是要保持連續性,貫徹“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思想。三是規劃要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四是規劃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切忌千篇一律。應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對規劃的實施管理一定要嚴格,規劃需要調整的,要按照程序進行審批。要加強對小城鎮建設的規劃指導,嚴格按規劃進行建設,對不遵守規劃的建設行為一定要嚴肅查處。

2、加快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小城鎮的道路、給排水、電力、通訊、市場、對外交通要優先發展,園林綠化要和道路建設同步進行,供氣和污水治理等要統籌規劃,力爭同步配套建設。要抓住國家對農村電網改造、加快公路、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增加資金投入的機遇,加快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步伐。

3、搞好小城鎮住宅建設。小城鎮住宅建設主要是以集資建房或個人建房為主,鼓勵成立建房合作社,統籌資金,統一征用土地,并按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綜合開發、配套建設的原則進行建設。有條件的應搞好房地產開發,促進商品房建設。要貫徹“緊湊、合理、適用、安全”和節約用地的原則,提倡建多層單元公寓和商業住宅樓房。主要街道還要特別重視居住環境和街景設計。

4、加強小城鎮管理,大力開展創“三優”活動?!叭纸ㄔO、七分管理”,應從治理臟、亂、差入手,全面加強城鎮管理,著力創造優美環境、優良秩序,搞好優質服務,提高城鎮文明程度,改善人民群眾的居住環境。要加強城鎮意識的教育,發揮人民群眾建設管理城鎮的積極性。制定加強小城鎮管理的規章制度,形成一套完整的城鎮管理規范,把小城鎮管理納入法制化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