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合作工作調研報告

時間:2022-02-19 05:48:00

導語:商貿合作工作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商貿合作工作調研報告

對外經濟合作工作,是國家推進企業“走出去”的戰略,主要是對外投資、境外資源開發、境外加工貿易、對外承包工程、對外勞務合作、設立境外研發中心、建立境外服務貿易、在境外上市、進行跨國并購等。目前我市外經方式主要有對外承包工程、對外勞務合作和建立境外營銷網絡、境外資源開發合作等三類。

一、"十五"期間全市外經工作回顧

(一)對外工程承包、設計、咨詢

我市已獲得的對外承包工程經營資格的企業共4家,分別是1994年獲批的馬鞍山鋼鐵設計研究院,現更名為中冶華天,1995年獲批的中國第十七冶金建設公司,1997年獲批的馬鋼國際經濟貿易總公司和2001年獲批的馬鞍山市國貿公司,其中馬鋼國貿公司主要精力集中在境外產品營銷及境外資源開發方面,市國貿公司因無業績已被取消經營資格。

(二)對外直接投資

我市現有對外直接投資企業4家,分別是1993年成立的MG(馬鋼德國)貿易發展有限公司,投資總額為30萬馬克,1997年成立的馬鋼(香港)有限公司,投資總額為61.5萬美元,1998年成立的中國第十七冶金建設公司津巴布韋(私人)有限公司,投資總額為19.6萬美元,2005年成立的馬鋼(澳洲)公司,投資總額為2173.79萬澳元。馬鋼德國公司主要為馬鋼提供生產用設備配品配件,今年上半年完成銷售收入384萬歐元;馬鋼香港公司主要承擔鋼材的銷售,今年上半年完成銷售收入394萬港幣;十七冶津巴布韋公司作為十七冶的對外窗口,承擔了開發市場和配合公司在非洲正在施工的項目監管。馬鋼澳洲公司是我省近年來對外投資的一大亮點,為我省最大的一家資源類對外投資的境外企業,與澳洲威拉拉鐵礦合營開采西澳洲鐵礦項目已于今年10月營業,開始為馬鋼生產建立長期穩定的礦石供應渠道。

(三)對外勞務合作

“十五”期間,我市通過綜合性勞務輸出公司及隨工程外派勞務人員400余人,主要通過外經企業承攬工程帶動和地方通過各類國際經濟合作公司外派等兩種方式勞務輸出。2004年和2005年,我市外派工程技術及勞務人員主要由十七冶馬普托城市供水項目及馬普托糖廠項目帶動。招商局下屬單位市對外貿易經濟開發部通過省國際經濟合作公司的尼日利亞勞務輸出項目已累計派出150余人次;當涂新博通過滿洲里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與俄羅斯赤塔《鐵路干線》社會責任有限公司合作,輸出勞務50多人。我局與省內多家外經公司建立了良好的聯系渠道,每年都能拿到一些很好的項目。出國勞務人員除了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外,還系統地學習了管理知識,接受了技術培訓,綜合素質得到了提高,為我市外向型經濟的發展培養和儲備了人才。

通過對外經濟合作工作,一是推動企業自覺融入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拓寬了企業發展空間;二是帶動了勞務輸出,設備、技術和材料的出口創匯,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開辟了新的就業渠道;三是通過優質的工程建設質量和良好的信譽,樹立了我市、我省乃至我國的形象。

二、我市外經工作的特點

(一)對外工程承包、設計及咨詢

1、雖有起伏,但發展前景良好。2001年我市外經營業額取得了1202萬美元的較好成績,但隨后下降幅度較大,并一直在低位徘徊。但自2005年來,外經營業額和合同額均較上年有了大幅增長,根據在手合同和項目,有望在2006年及“十一五”繼續取得較好業績。

2、總量雖小,但發展空間較大。2005年,我市外經營業額和合同額僅占全省的2%和12%,但由于馬鋼因近年來國內、外鋼材銷售形勢較好,把全部精力投放在生產和產品營銷上,對外工程承包工作基本沒有開展,潛力很大。十七冶在建工程都為分包項目,無法享受企業走出國門的相關優惠政策。隨著此項業務的深入開展,目前十七冶注重對外總包項目的開發,今年與柬埔寨首都金邊的住宅開發項目及卡塔爾橋項目都屬總包項目。隨著重視程度的提高,馬鋼和十七冶將進一步發揮自身優勢采取有效措施,我市對外工程承包、設計及咨詢工作會邁上新的臺階。

(二)對外直接投資

1、雖取得突破,但總體進展不大。馬鋼澳洲公司的營運雖然成為我省的一個亮點,但我市現有的境外公司除了成立很早的馬鋼和十七冶兩家大型國有控股企業外,地方企業還沒有零的突破。除馬鋼澳洲公司外,其它三家的總投資額加起來不足100萬美元,普遍存在投資規模偏小,形式單一的弱點。

2、“走出去”雖取得成效,但沒有形成加工型和生產型企業。目前我市4家境外公司多為營銷機構,主要還是為銷售國內產品服務。馬鋼澳洲公司也只是向國內運送原料,還不具備銷售開采原料獲利的條件?!白叱鋈ァ逼髽I尚未形成利用境外資源,在境外生產、加工、銷售,獲取利益的現代企業對外擴張格局。同長三角乃至我省對外直接投資同類企業在外大力建立加工、生產型企業相比,我市的境外投資企業的發展落后于整個形勢的發展和需要。

(三)對外勞務合作

1、雖呈回暖跡象,但總數仍偏低。1-10月份,全省外派勞務4378人,我市只有77人,僅占2%。另外,對于因私出國務工、經商人員的統計制度沒有建立,社區對外出務工、經商人員跟蹤、監測不到位,導致實際出國務工、經商人員數量、狀況無法準確統計和及時掌握。

2、宣傳力度雖得到加強,但“走出去”的觀念未得到根本扭轉。近兩年,市相關部門通過多種形式宣傳勞務輸出,但總體效果不明顯。我市市民對勞務輸出認識不夠,觀念陳舊,一是有人擔心受騙,恐懼莫名,想走不敢走;二是有人雖技術過硬,卻不重視技術認證,沒有必要的勞動技能證書,想走走不了;三是有人因為經濟困難,拿不出前期手續費,想走不能走。致使我市每年浪費大量指標,勞務輸出工作進展不前。

3、雖有勞務輸出,但無專門勞務輸出機構。目前,我市勞務輸出都是由項目帶動或由省內外其它地市勞務輸出機構,本市尚未成立由勞動部門批準的經營范圍較窄的勞務中介機構和由商務部批準的業務范圍廣泛的綜合性對外勞務輸出公司,無法與境外雇主簽訂外派勞務協議或合同和不能直接對外派遣勞務人員,直接制約了我市境外勞務輸出工作的開展。

三、下一步工作

(一)提高認識程度,加大宣傳力度

目前,我市相關政府部門及大型、優勢企業領導對外經工作缺乏足夠了解。首先要提高認識,加強對外經工作的統一部署。一是要加大宣傳力度,以各種形式宣傳對外經濟合作的政策及意義。二是要促使企業認清形勢,樹立競爭開放意識,積極引導企業參與到對外經濟合作工作當中去,鼓勵大型企業、優勢行業對外工程承包、提供設計及咨詢服務,在境外投資辦廠。三是把國際勞務工作和我市就業與再就業工程的工作中有機結合起來,轉變我市企業職工,特別是下崗職工、大、中專畢業生的就業觀念,把握好就業與再就業的機會。

(二)提高服務水平,積極為企業爭取政策和資金扶持

一是經常性地組織全市相關部門,深入外經企業開展調研,重點解決企業在外經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為企業排憂解難。二是用足用活各類各級扶持政策,如對資源類境外投資和對外經濟合作項目前期費用扶持、對外承包工程保函風險專項資金、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出口信貸、出口信用保險、對符合條件的承包工程項目貸款給予利息補貼、取消向外派勞務人員收取履約保證金等,扶持企業做大做強。

(三)引導企業參加各類展銷會,搭建企業直接走向國際市場的平臺

目前國內外的重要展覽、展示會都設有外經攤位,商務部每年還在境外組織“走出去”展銷會,為推動企業“走出去”提供了便利的條件。根據政府引導、市場推動、政策支持和企業自愿的原則,今后,我們應當組織企業積極參與參加各類交易會,宣傳推介企業,廣辟外經渠道,結交國外客商,提高企業知名度,提高外經簽約率。

(四)整合優勢資源,拓展業務渠道

加強與部門協作,形成支持企業"走出去"的合力,充分挖掘整合我市實力雄厚的生產企業、建筑企業和科研院所等較好的資源和產業優勢,制定我市對外經濟合作的整體發展戰略和近、中遠期目標。引導具備資格的企業申報外經營業權,鼓勵建立綜合的勞務輸出公司,鼓勵星馬、華菱等重點企業在境外建立銷售網絡和生產加工基地。我局目前正在幫助慈新建筑安裝公司申請境外勞務公司,該公司具有豐富的勞務輸出經驗,近期有望獲批。我局還打算在當涂縣建立境外勞務輸出基地,這對我市境外勞務工作的拓展將起到促進作用。加強與國際商務機構、使領館商務處聯絡,信息互通、資源共享,拓展外經工作業務渠道。

(五)加大培訓力度,加強政策研究和引導

加強與涉外高等院校的交流聯系,跟蹤我國入世以來的政策動向,定期舉辦外經業務知識培訓班,提高企業外經人員素質,規范外經企業經營市場,促進企業按照國際市場的規則對外拓展,為我市發展外經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