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團員管理調研報告

時間:2022-06-01 03:30:00

導語:流動團員管理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流動團員管理調研報告

一、相關背景

*區*鎮是以毛衫產業為主要產業的鄉鎮,經濟社會發展相對較快。近年來,隨著毛衫產業的快速發展,*鎮吸納了越來越多的外來流動人口。截止20*年底,全鎮登記的新居民就有57000多人,超過當地人口近3萬人,對新居民的管理和服務早已成為當地黨委和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

在這些新居民中,16歲以下青少年有7333人,16-28歲青年有2萬多人,兩者占總人數的50%左右,這其中又有相當一部分是現籍團員。團組織如何實現對流動團員的有效覆蓋,引導和幫助他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成為擺在各級團組織面前的一項緊迫任務和全新挑戰。在這一背景下,*鎮團委依靠鎮黨委的關心支持和上級團組織的指導幫助,全面分析了建立流動團支部的現實條件,積極探索加強和改進對流動團員的管理和服務,較好地發揮了流動團員在外來青年群體中的模范代表作用,為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

二、建立流動團支部的現實條件

(一)流動團員相對集中分布是建立流動團支部的自然條件。從空間上看,*鎮的新居民主要來自四川、重慶、貴州、安徽等地。如四川、重慶等省市,有的一個縣在*務工的新居民就超過5000人,據不完全統計,重慶市秀山縣梅江鎮來*務工的就有近2000人。相應地,新居民團員的來源地也相對比較集中。從時間上看,由于毛衫行業季節性很強,尤其是下半年一直延續到次年春夏之交是生產經營的旺季,新居民團員在*的工作和生活相對比較穩定。

(二)發揮流動團員主體作用是建立流動團支部的組織條件。流動團支部作為一種覆蓋和聯系流動團員的組織方式,不同于掛靠建團或聯合建團。它更多地要求在流出地和流入地團組織的共同管理下,充分發揮流動團員自身主體作用,通過流動團員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實現流動團支部的自我運轉和工作活躍。經過調查走訪和交流座談,*鎮團委在重慶秀山縣梅江籍新居民青年中發現和掌握了一批熱心團組織活動、在新居民青年中有一定影響力和感召力的團員青年骨干,為建立流動團支部奠定了組織基礎。

(三)貫徹實施黨建帶團建是建立流動團支部的政治條件。20*年8月,全市首家流動黨支部——重慶市秀山梅江(**)流動黨支部在*區*鎮成立,流動黨支部的成立和運作,受到了兩地各級黨委和組織部門的高度重視。流動黨支部的成立,直接推動了兩地團組織開啟溝通聯系渠道。與此同時,嘉興市、區、鎮三級新居民事務管理機構的成立,也為建立流動團支部創造了很好的條件。

三、流動團支部的工作探索和實踐

20*年初,經過*團區委與重慶市秀山團縣委的聯系協商,在*鎮、秀山縣梅江鎮黨委的支持和流動黨支部的協助下,*鎮團委在全鎮秀山梅江籍青年中開始調查摸底,初步掌握了秀山梅江籍流動團員16名,其中女團員8名,團員平均年齡19歲,除正在*藍翔民工子弟學校就讀的10名梅江籍在校學生團員外,其余都是完成義務教育后在*從事羊毛衫加工經營的。今年2月,秀山梅江(**)流動黨支部向*鎮團委提出了要求建立秀山梅江(**)流動團支部的報告,經過*團區委和*鎮黨委聯系重慶市秀山團縣委和梅江鎮黨委,得到了對方的原則同意。

3月19日,經*鎮團委批復同意,秀山梅江(**)流動團支部成立大會在*鎮新居民事務所召開,16名秀山梅江籍流動團員齊聚一堂,通過自薦報名、競選演說、無記名投票方式直接選舉產生了首屆流動團支部委員會,年僅18歲的楊群當選為團支部書記。重慶市秀山團縣委、梅江鎮黨委和*團區委、*鎮黨委有關領導到會祝賀,并為流動團支部揭牌。秀山梅江(**)流動團支部成為嘉興市第一家流動團支部。

新生的流動團支部在各方面都剛剛開始起步,為確保流動團支部在建立初期能適當地開展活動,鎮團委和流動黨支部明確了流動團支部以鎮流動黨員服務中心為團支部活動陣地。鎮團委還帶領流動團支部做了以下幾方面的探索和實踐:

(一)建立三項制度,使流動團支部工作有章可循

1、黨團共建制度。鎮團委要求流動團支部定期向流動黨支部匯報工作思路和活動安排,積極爭取流動黨支部支持,做到黨團思想共建、組織共建、陣地共建、作風共建,真正貫徹實施黨建帶團建的工作原則。

2、結對聯系制度。鎮團委采用以強扶弱、結對共建的方法,明確各方面條件較好、團工作出色的鎮派出所團支部與流動團支部建立聯系對子,為流動團支部開展活動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支持。

3、學習培訓制度。鎮團委積極組織流動團支部書記和骨干成員參加區、鎮各類學習培訓和團隊活動。幫助團干部盡快熟悉基層團支部業務工作,提高其思想政治理論水平。

(二)開展“三自”活動,使流動團支部真正成為流動團員之家

1、開展流動團員自我教育。8月,在*鎮第十七次團代會上,楊群作為流動團員代表當選為鎮團委委員,并被選舉為團代表參加*區第九次團代會,這在*歷史上還是首次。9月初,鎮團委推薦流動團支部書記楊群參加*區新任基層團干部培訓班?;氐?后,楊群及時組織流動團員學習傳達了區、鎮團代會和區團干部培訓班的有關精神。在鎮團委的協助下,團支部還組織流動團員開展團情團務和法律知識學習,提高流動團員的綜合素質。

2、加強流動團員自我管理。流動團支部成立后,對照基層團支部工作要求,為全體流動團員辦理了團組織關系接轉、團籍注冊,先后三次召開全體團員會議,商討流動團員活動安排,開展團員民主評議。區第九次團代會前夕,組織流動團員參加團區委《我心中的共青團》征文比賽,團支部書記楊群的文章被評為三等獎。

3、實施流動團員自我服務。流動團支部不定期走訪流動團員和新居民青年,了解其學習、工作、生活情況,主動征求團員青年意見,為團支部開展活動提供思路和依據。邀請*派出所民警為流動團員舉辦法律維權知識專題講座,組織流動團員參觀浙江東方地質博物館和王店聚寶灣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參加*鎮“歌舞新家鄉”文藝演出、鎮蜜梨節“梨園采風”攝影活動等?!?·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嚴重的災情深深牽動著流動團員的心。在鎮團委的指導下,流動團支部迅速行動起來,積極開展支援汶川地震災區捐款募集活動。流動團員在支部書記楊群的帶領下,放下手頭的工作,挨家挨戶開展募捐。口說干了,沒顧得上喝口水;人走累了,沒顧得上休息一下,整整走了兩天,共募集到善款3583.5元,全數捐給地震災區。流動團支部開展抗震救災募捐的行動也深深感動了*鎮當地群眾和新居民。

四、工作成效和下一步打算

(一)增強了流動團員的歸屬感。流動團支部成立以來,努力做好流動團員組織關系接轉、團務咨詢、提供就業信息、推薦就業上崗等服務,確保流動團員更好地參加組織生活,幫助流動團員解決在學習、工作、生活、就業上遇到的實際問題,使他們感受到團組織的關心、關愛。

(二)提高了流動團員的素質。通過政治理論、法律知識的學習和勞動就業技能的培訓,提高了團員的綜合素質和就業能力,塑造了誠實守信、艱苦奮斗的新*人形象,體現了流動團員的先進性和團干部的模范代表作用。

(三)激發了流動團員建設新家鄉的熱情。通過優秀團員的評比和豐富多彩的活動,擴大了團組織的影響力,增強了團組織的凝聚力和號召力,使廣大流動團員更加愛崗敬業、珍惜榮譽,進一步凝聚了人心,激發了廣大流動團員和新居民青年創業熱情。

與此同時,鎮團委也感受到,作為新生事物的流動團支部,面臨著許多的困難和挑戰,尤其是流動團員青年的流動性大、業余時間少,信息難以掌握,團組織的服務能力與流動團員青年的需求尚有較大差距、流動團支部的活動陣地和經費還有待進一步落實等。這都需要我們認真地加以研究,進一步開拓創新,使流動團支部的生命力越來越旺盛,對流動團員的管理和服務越來越到位。下一步,鎮團委將著重在以下幾方面做好工作:

(一)進一步加強對流動團員青年的有效覆蓋。按照區域共青團整體化建設的思路和要求,以流動團支部為切入點,進一步加大對流動團員的摸底調查工作。一方面以豐富多彩的流動團支部活動吸引潛在的流動團員,引導他們加入當地團組織或流動團支部,另一方面,通過擴大對流動團員青年的有效覆蓋,實現團組織建設的開放互聯和工作的整體活躍。

(二)進一步提升對流動團員青年的服務水平。全面細致地了解和掌握流動團員的學習、就業、維權、生活等方面的需求。積極爭取黨委和上級部門支持,充分整合社會資源,為流動團員青年提供文化科技知識輔導、學歷教育、法律維權知識宣傳、才藝和技能培訓等,使流動團員在流動團支部有收獲、有進步。

(三)進一步改進對流動團支部的保障和支持。除鞏固原有結對團支部外,鎮團委還將探索為流動團支部落實結對一個市場、一個行政村、一家農業龍頭企業和一家工商業企業等。千方百計為流動團支部的陣地建設和活動開展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支持,規范流動團支部工作手冊、制度上墻、臺帳資料等,探索在流動團支部建立志愿服務點。逐步建立和鞏固流動團支部長效工作機制,使流動的團旗永遠飄揚在新居民團員青年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