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達地區新農村建設的調研報告
時間:2022-11-14 03:22:00
導語:發達地區新農村建設的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前,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建設新農村,還存在諸多的問題和困難??偟膩碇v,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人的問題,二是財的問題,三是物的問題。
人的問題,就是建設主體和建設主導的問題。建設新農村,離不開人的活動。這里所指的“人”,一是農民群眾,他們是建設新農村的主體;二是各級干部,他們是新農村建設的引導者。要建設好新農村,必須靠農民群眾和各級干部的合力推動。但在欠發達地區,由于“人”的主觀意識、綜合素質難以跟上形勢的發展,還存在不少問題:
首先是農民群眾的綜合素質不高。目前,在我國4.9億農村勞動力當中,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只有13%,具有小學文化程度的有29.2%,而文盲和半文盲還有7.5%。在欠發達地區,這種現象更為突出。由于受經濟發展的制約,大部分農民受教育的機會相對要少,文化程度不高,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參差不齊,掌握實用農業技術和務工技能不強。甚至有少數地方封建迷信盛行,陳規陋習嚴重,這些村的群眾,腦袋里裝不進新思想,行動上邁不出新步伐。他們觀念落后,創新意識不強;思想保守,缺乏建設新農村的勇氣。由于綜合素質相對較低,他們難以擔當起新農村建設的重任。如在我縣,近幾年來,初中階段每年有千多名學生流失;高中階段,高一年級有四千多名學生入學,但參加高考的只有一千多名,由此可以想象出欠發達地區人民受教育的現狀。
其次是農民群眾的思想認識不深。最近,我到農村搞了一次調研,不少農民特別是山區的農民為中央關注新農村建設、關心農民利益而由衷高興,但也還存在不少憂慮。比如,“是不是喊一陣口號、粉刷一遍墻壁就沒動靜了?”“會不會又讓我們交錢?”“會不會把我家剛蓋好的房子拆掉?”,對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內容、內涵缺乏應有的了解,認識模糊不清。同時,也有不少農民群眾認為,新農村建設是黨和政府以及各級干部的事,就是等著政府來投資建設,他們的主體意識十分薄弱,普遍存在“等、靠、要”的依賴思想,自己主動參與建設的積極性不高。我在調查中得知,部分村干部和農民群眾說,搞新農村建設就是給錢,現在不知道上面能給多少錢,所以還沒法確定干什么;有些村干部和農民群眾對幫建單位說,你們把錢拿來、把東西送來就行了,別的就不用你們管了;還有的村干部和農民群眾,對怎樣建設新農村還處于“不管不問不懂”的狀態,甚至有的地方出現了“上面熱、下面冷”、“干部熱、群眾冷”的現象。
再次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相對缺失。在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民為了拓寬增收渠道,實現發家致富,大量外出打工(實際上,欠發達地區農民的非農收入主要也是來自外出務工),有一定能力和一技之長的青壯年勞動力長期在外,老弱病殘及婦女兒童留守現狀突出,他們根本無法擔負起新農村建設的重任。特別是一些文化高、能力強、有經濟頭腦的年輕人紛紛外出,導致很多農村沒有合適的村干部人選,農村干部隊伍青黃不接,村干部年齡偏大,思想保守,觀念陳舊,能力較弱,難以帶領農民群眾搞好新農村建設。如我縣的一個扶貧村,省里和縣里的扶貧部門都已出錢買好了水泥、沙子、卵石等物資,但由于村干部號召力不強,群眾素質不高、積極性差,導致村里的巷道硬化一拖再拖,至今仍未完工。此外,一部分致富能人、素質較高的能人,有的小富則安,缺少開拓精神,幫扶意識不強;有的為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享受更舒適的生活環境,越來越多地移居城鎮,能人的帶動作用不突出。在我調查的6個鄉鎮的12個村中,95%以上的青壯年勞動力外出打工,部分素質高的農戶打工有了一定的儲蓄后,移居到城鎮生活。在這些村的村支兩委班子中,有4個村的平均年齡在60歲以上,年齡結構極不合理。
第四是各級干部的主導作用發揮不夠。新農村建設,農民是主體,政府卻是主導。政府的主導作用要得到有效的發揮,就必須想辦法提高各級干部的思想認識和積極性,堅定他們的信心。如在我縣,通過問卷調查,有50%的鄉鎮干部對新農村建設的信心不足,積極性不高。他們有的認為,像我們*這樣一個欠發達地區,搞新農村建設的難度太大。很多農村特別是山區、林區的農村,由于受水災、旱災等自然災害的影響,返貧現象較為嚴重(1990年至20*年,16年共返貧11.4萬余人),現還處于脫貧的階段,建設新農村,那是不敢想的事。有的認為,建設新農村需要大筆資金,而像我們這樣一個經濟欠發達地區,是無法拿出多余的資金去建設新農村的,他們行動的主動性、工作的積極性因此而受到影響。此外,欠發達地區干部的綜合素質也難以跟上新形勢的需要。一些基層的干部對建設新農村的理論知識、重要意義、指導思想、總體原則、主要任務和推進措施等學習不夠、認識不深,沒有掌握操作方法和推進手段。還有部分干部工作方式方法簡單,還停留在過去靠行政命令推進工作的管理方式上,沒有根據形勢的變化,轉變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沒有把工作重心轉移到引導農民、服務農民上來。
- 上一篇:公路客運企業發展調研報告
- 下一篇:市半年農村經濟運行監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