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產業融資問題調查報告

時間:2022-05-14 04:37:00

導語:白酒產業融資問題調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白酒產業融資問題調查報告

省委省政府把白酒工業發展作為全省工業強省發展戰略之首,要求當好排頭兵。貫徹落實省政府在召開的全省白酒產業發展大會精神,如何破解白酒工業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資金缺乏、運轉困難的瓶頸制約,已經成為當前工業發展中首先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結合市白酒工業發展中資金要素現狀和財政現狀,現做一些粗略的探討。

一、白酒工業發展中資金要素制約的現狀

市搶抓白酒工業主導發展戰略歷史機遇,緊緊圍繞資源優勢和市場主體,狠抓名酒工業園區建設、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白酒工業發展呈現出良好的態勢,2010年,白酒工業經濟收入130億元,占國民經濟總收入的比重達65%,白酒工業經濟對地方財政的貢獻率達83%。全市規模白酒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183億元,比上年增長19.6%;實現利稅總額98億元,比上年增長2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8億元,比上年增長40.4%。白酒工業經濟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資金、土地等諸多因素制約,其中資金要素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全市白酒工業經濟的發展。

據不完全統計,全市今年規模以上白酒企業達44家,60%的企業已入駐園區,入駐企業不同程度存在資金運轉困難的情況,缺口資金高達200億元以上。面對高額的缺口資金,由于當前全市還沒有形成規范的解決機制,缺乏有效的籌措形式和渠道,加上企業籌資能力十分有限,解決難度很大,對企業的發展和項目的建設將構成致命的打擊,企業發展速度減慢,生產周轉困難,項目建設擱淺,甚至將會夭折,給投資業主造成很大損失,投資無法收回,地方經濟發展受阻,制約工業強市戰略的發展速度和質量效益。

二、白酒工業發展中影響資金籌措的主要問題

在白酒工業發展過程中,由于企業在立項規劃之初,特別對于入駐園區的企業,不可能預見所有的變化,方案需要隨著形勢的變化隨時進行調整,資金投入額度也會與預算發生較大的變化,因此,就不可避免發生較大的資金缺口,成為制約白酒工業發展的瓶頸問題,給企業正常發展帶來障礙。在現階段,影響資金籌措的問題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籌資渠道比較單一。目前在白酒工業企業發展中,遇到資金困難,通常有兩個主要渠道,一是通過金融機構的信貸支持,二是通過擔保公司開展融資擔保。2010年,全市金融機構白酒工業貸款余額10億元,僅占各項貸款余額34.5億元的29%,雖然解決了部分企業的燃眉之急,但還遠遠不能滿足資金投入的需要。擔保公司由于運作遲,手續復雜,目前尚未給企業解決融資問題

(二)政府引導作用有限。按照公共財政建設的要求,政府資金要逐步退出生產性領域,轉向非生產性領域。在白酒工業發展過程中,政府除了抓好政府性投資項目外,只能做一些協調工作,在企業籌資方面發生的引導作用還未全部體現,不能給企業有力的資金支持。

(三)社會資金利用率低。2010年,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達到173.7億元,但各項貸款余額僅34.5億元,存貸比為20%,存貸款相差139.2億元。銀行有錢貸不出,企業缺錢貸不了。這一數額龐大的資金,大部分閑置在金融機構,利用率很低,沒有為發展所用。另一方面,不可小視部分規模以上白酒企業有大額的閑散流動資金,數額可觀,潛力巨大。這兩個方面的資金,就如同兩座寶藏,還沒有正式開發,如果能為白酒工業發展所用,產生的作用將是十分巨大的。

三、破解白酒工業發展中資金要素制約問題的對策建議

隨著白酒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資金要素制約正逐漸成為阻礙正常發展的瓶頸因素,數額將逐年上升,影響將越來越大,是大力實施工業強市戰略過程中的攔路虎之一,作為地方政府,有責任也有義務進行引導,研究并制定長效機制,妥善進行解決。

為有效解決白酒工業發展中的資金要素問題,結合目前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和財政現狀,我們認為需要建立以下九大機制,才能有效解決白酒工業發展中的資金要素瓶頸制約問題。

(一)建立項目評估機制。項目前期評估規劃論證是確定投資規模和水平的必要手段,對于科學界定名酒工業園區入駐企業標準十分必要。建議聘請工業經濟方面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等相關專業人士,成立企業項目評估機構,掛靠經酒局進行管理,本級財政預算安排的項目前期費,應主要作為企業項目前期評估規劃論證費用。在企業項目引進、建設投資規劃等前期準備階段,從投資業主投資能力、技術能力、項目前景、市場等各個方面進行專業評估,為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依據。政府在決定引進和立項實施企業項目時,立即組織評估機構進行全方位的科學評估,并提交專業評估報告。政府應根據專業評估結果,決定引進和上馬那些投資能力強、信用程度高、發展前景好的企業項目,對那些有心建設、無力投資的企業項目,特別對于那些只為投資圈地的企業項目,要謹慎引進,從源頭上解決企業項目建設過程中存在的資金投入難以為繼的問題,最大限度的避免因投資方投入能力不足帶來的建設隱患,增加企業項目建設成功的可能性。

(二)建立發展基金機制。一是建立政府白酒工業發展專項基金。為有效解決資金問題,政府可按照1000—2000萬元的規模,建立工業發展專項基金,并用當年新增地方財力的10%—15%予以充實。對重點白酒工業項目或企業,在進行科學考察和誠信評估后,主要用于提供信用擔保、貸款貼息以及獎勵、補貼和流動資金借用周轉等。對于企業項目借用周轉使用的資金,按銀行貸款利率收取資金占用費,由使用企業在獲得收益后歸還本息,繼續用作專項基金滾動使用。二是統籌安排上級下達的各類項目資金,在政策許可的前提下,將上級有關專項資金納入政府白酒工業發展專項基金,捆綁使用,優先用于解決白酒工業經濟發展中的資金缺口問題,提高利用效率。

(三)建立銀企共贏機制。根據白酒工業發展狀況,建立政府、銀行、企業聯系會議制度,由政府牽頭,組織經常性的銀企合作及項目推介活動,開發貸款業務新品種,探索多種途徑的貸款模式,努力為企業融資牽線搭橋,解決銀行放貸難和企業難貸款問題。如白酒倉儲基酒質押貸款模式:即白酒企業將窖藏的白酒通過物價、工商、評估機構等進行價值評估,辦理質押登記,保險公司對窖藏的白酒實施保險或由擔保公司質押給銀行,銀行按窖藏白酒價值的一定比例放貸給白酒企業;白酒買方企業擔保(信用)貸款模式,即買方貸款:如果白酒企業產品有可靠的銷路,銀行可以按其銷售合同,對其購買方提供貸款支持,賣方可以向買方收取一定比例的預付款,以解決生產過程中的資金困難。政府要積極與金融機構進行協調和溝通,促使其改進和完善金融信貸審批、信用評級、信貸考核、抵押擔保、利率定價等信貸管理機制,加大信貸投放力度。政府要出臺激勵機制,財政每年安排800至1000萬元獎勵基金,專項獎勵為白酒工業融資作出突出貢獻的金融機構及其個人。

(四)建立財稅扶持機制。完善各項優惠政策,落實財稅扶持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一是認真落實國務院關于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和支持老、少、邊、窮地區等稅收優惠政策,對符合產業政策的企業項目,經酒、發改、財稅等部門要認真梳理,強化宣傳引導,加大對上爭取各項政策性財政資金支持,緩解資金壓力,用活、用足各項優惠政策。二是指導白酒企業規范財務管理和統計工作,為政府決策和財稅扶持提供科學依據。三是發揮貸款擔保公司籌資的積極作用,財政再注入5000萬元擔?;?,確保國有擔保公司政府注資額達1億元,擔保放貸能力達20億元以上,為白酒工業發展籌集更多的資金。四是鼓勵白酒企業并購重組。對白酒企業在并購重組中辦理土地、房產及其他資產轉讓過戶時,相關稅費地方留成部分給予全額獎勵返還,對被并購重組企業原有土地、房產應繳納的土地使用稅、房產稅,如按規定納稅確有困難的,報經地稅部門批準,可酌情減緩征收。

(五)建立招商激勵機制。落實和完善招商引資激勵機制,對固定資產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白酒工業項目,依法優先保障用地,投資企業每年投資進度達1000萬元以上的,財政按固定資產實際投資額的5‰獎勵投資者擴大再生產;對引薦單位和個人,按實際投入固定資產總額的1‰進行獎勵。

(六)建立企業激勵機制。財政安排專項資金,設立規模獎,對上規模的白酒企業,對其增加值大幅提升的進行獎勵;設立稅收貢獻獎,每年評選表彰一批納稅大戶;設立投資獎,對固定資產投資大戶進行獎勵;設立品牌獎,鼓勵白酒企業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創建白酒食品名優品牌;設立融資獎,對融資工作取得突出成果的企業和銀行進行獎勵。通過兌現激勵機制,提高白酒企業投資生產經營的積極性。

(七)建立土地流轉機制。有限稀缺的土地資源是白酒工業發展的又一瓶頸問題。土地流轉既是實現工業強市戰略的有效突破口,也是新形勢下實現農村全面發展的重要突破口。在規劃范圍內流轉用于白酒企業的用地,需解決好以下問題。一是要解決好失地農民身份,建議將園區內失地農民轉化為市民(與市民一樣享受相同的各種社會保障),收回其承包地,以土地承包權換社保、宅基地使用權換城鎮住房。二是要解決好失地農民生產生活,建立住房、低保、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拆遷補償、征地補償、就近就業、子女就學為主體的八道保障。三是要完善土地出讓管理辦法,與用地企業簽訂土地出讓合同時,應將開工、竣工、投產時間和投資強度、建筑密度、容積率、違約責任以及其它必要的條款等納入合同附件。四是合理確定地價,要根據地塊的整治程度、地貌狀況等,按規定繳納征地、拆遷、安置、補償費和市政基礎設施及已整治的土地費用(即土地成本費),出讓土地收益應按一定比例提取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基金。

(八)建立財政核算機制。在省直接管理縣財政改革、名酒工業園區管委會、對財政體制等多重財政核算管理的背景下,建議組建白酒工業財務管理核算機構,理順體制機制,加強多方溝通協調,為確保白酒產業快速發展的財稅優惠政策得以順利實現。

(九)建立政府投融資機制。學習和借鑒發達城市政府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成功經驗和做法,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和資源整合,盤活政府可調控的資產、資金、資源,培植資產規模大、資產質量優、凈資產收益高、融資能力強、償債能力佳、發展前景好的借、用、管、還一體化的政府綜合性投融資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