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經濟領導思想報告5則
時間:2022-07-31 09:58:00
導語:低碳經濟領導思想報告5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敬愛的黨組織:
我一直希望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學校里我積極參加學校和學院組織的各項活動,很榮幸近期作為一名積極分子參加黨課培訓,學習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科學發展觀,對當前的經濟發展有了新的認識,下面將自己的思想狀況匯報如下:
低碳經濟,在發展經濟學的理論框架下,其基本內涵和外延可以表述為:低碳經濟是經濟發展的碳排放量、生態環境代價及社會經濟成本最低的經濟,是一種能夠改善地球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的可持續性很強的經濟。低碳經濟有兩個基本點:其一,它是包括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在內的社會再生產全過程的經濟活動低碳化,把二氧化碳(CO2)排放量盡可能減少到最低限度乃至零排放,獲得最大的生態經濟效益;其二,它是包括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在內的社會再生產全過程的能源消費生態化,形成低碳能源和無碳能源的國民經濟體系,保證生態經濟社會有機整體的清潔發展、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
發達國家自工業革命以來的工業文明發展模式,導致了越來越嚴重的全球氣候變化問題,大氣中二氧化碳(CO2)濃度不斷增加,使全球氣侯變暖。使用化石燃料這種高碳能源是產生這種生態環境災難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地球生態系統自凈CO2的能力每年只有30億噸,全世界每年約剩下200多億噸殘留在大氣層中,使地球生態系統不堪重負。長此下去,氣候將更為反復無常,氣象災害范圍更大、更頻繁和更嚴重,直接威脅著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因此,控制大氣中CO2濃度增加,緩解全球氣侯變暖,是現代人類得以生存與發展的內在要求和迫切需要。當今中國仍然是以煤炭、石油和天然等化石燃料為主體的經濟,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的比重一般為2/3。這種典型的碳基能源經濟,使我國經濟和能源結構的“高碳”特征十分突出,CO2排放強度相對較高,節能減排形勢非常嚴峻。由此,發展低碳經濟,建設低碳社會,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由高碳能源經濟向低碳與無碳能源經濟的根本轉變,是實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綠色發展、低代價發展的迫切要求和戰略選擇。
從各國應對金融危機、推動全球經濟復蘇中,我們看到了以開發清潔能源、新能源和節能減排產業等為基本內容的綠色產業革命正在悄然興起,展現出向節能低碳的更為綠色的經濟轉變的良好勢頭。我國應當抓住這個時機,把加快實施低碳經濟發展納入國家戰略,及早開展發展低碳經濟的各項行動,使整個社會生產與再生產活動盡早步入低碳化軌道,促進中國生態經濟社會有機整體的可持續發展。
發展低碳經濟實質上就是對現代經濟運行與發展進行一場深刻的能源經濟革命,是構建一種溫室氣體排放量最低限度的新能源經濟發展模式。這場能源經濟革命的基本目標,是努力推進低碳經濟發展的兩個根本轉變:一是現代經濟發展由以碳基能源為基礎的不可持續發展經濟,向以低碳與無碳能源經濟為基礎的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根本轉變;二是能源消費結構由高碳型黑色結構,向低碳與無碳型綠色結構的根本轉變。實現兩個根本轉變的中心環節,一方面是著力推進化石能源低碳化,另一方面是構建新能源經濟體系,發展低碳與無碳新能源,使整個社會生產與再生產活動低碳與無碳化。這是未來能源經濟發展的根本方向,也是發展低碳經濟的根本方向。
發展低碳經濟,開展能源經濟革命,必須優化能源結構,大力發展替代新能源和優先發展可持續能源,包括開發風能、太陽能、水能、地熱能、生物質能、氫能、燃料電池和核能等低碳或零碳新能源,提高我國非化石能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的消費比重,向低碳無碳富氫的方向發展,最終形成低碳與無碳能源經濟體系。
以上就是我參加黨課培訓,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科學發展觀,并結合當前經濟所提出的幾點設想。我的知識經驗還有不足,希望黨組織認真考核,讓我早日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
低碳經濟領導思想報告(二)
尊敬的黨組織:
從于2010年3月5日在北京召開,3月14日上午閉幕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和于2010年3月3日在北京召開,3月13日上午閉幕的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又一次為國計民生提出了規劃和努力。從中無不體現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我對今年全國政協從時間順序上排的一號提案的大熱由衷贊賞,相信這也是很多關心兩會的公民的共同心理。因為,這份題為《關于推動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提案》,無論是新穎的立意還是關注的現實,無論是宏闊的視野還是對未來的發展,都十分重要。我以為,其重要性凸顯在:既講民生,亦重國計。
早在春節前,數個派已經向本次大會提交了多份關于促進低碳經濟發展的提案。其中,致公黨提案名為《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走中國特色低碳發展道路》;農工黨提案名為《關于合理開發新能源發展綠色經濟的建議》;臺盟則提交了《關于推進我國低碳產業發展的提案》。這表明,轉變中國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正在成為全社會的共識。而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上,發改委也表示,中國將采取四項措施大力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并在低碳能源上推出多項措施。這幾年,兩會的提案、議案水平不斷提高,一個重要標志便是:越來越關注民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群眾。
很多年來我們就一直在強調“節約”、“綠色”、“環保”,其實就是低碳,是一個關注了很久的話題,不僅在我國也是全球都都關注的一直不變的話題。低碳,與其說是一個具體的技術性問題,不如說是一個關乎可持續發展,關乎“民生”又關乎“國計”的問題。正是如此,才會使這份提案和其他多個提案不約而同地關注它,還有不少委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異口同聲地關注它吧??偟膩碚f都是為了可持續發展,都是為了國計民生。作為一名預備黨員就要積極響應國家的方針政策,在實踐和行為上都要積極做出努力。
首先,在思想上,保持思想的先進性,堅持正確的思想指導自己的行為實踐。堅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可持續發展觀,努力為國家為人民做實事,做正確的事。其次,在學習上,我要努力學好專業知識,提升自己的經濟意思,以便在將來從事事業的過程中,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發展低碳經濟,為我國的經濟發展盡一份微薄之力。但是我覺得只要努力,通過自己帶動身邊的人一起,這樣慢慢傳播開來,培養每個人的低碳經濟意識,我國的低碳經濟就會在不久的將來得到長足的發展。最后,在生活上,力倡節約,用環保節能的生活用品,比如用降解紙,少用塑料袋,節約用水等等。并以身作則帶動身邊的人,做一個有環保意識的好學生。
不僅如此,我們應該想到,在低碳經濟的思潮中,很多市民并不知道如何去開展實踐活動,在騰訊新聞網上,我了解到有2/3的被訪市民對如何具體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了解不多;而能全面掌握相關知識的人群更占少數?!肮澕s一度電,即可減少一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生活中提倡節儉,少買一件不必要的衣服,減排6.4千克二氧化碳;與此同時,減少0.2千克的二氧化碳只需要少喝一瓶啤酒便可以達到?!?2月5日,由云南大學滇池學院喚青社、西南林學院清青社、云南師范大學同創社等12個在昆高校社團組織的低碳生活倡議行動在翠湖舉行,數百市民參與其中。但是結果仍然還是有很多人無法理解。這就告訴我們不僅要宣傳低碳經濟,更多的是要告訴人們怎么去做,在實踐中,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中去體現,去領悟。我建議黨支部組織黨員和學校志愿者們積極開展響應低碳經濟的活動,深入市民中宣傳低碳經濟并讓他們理解并開展實踐,體現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黨的先進性。
低碳經濟領導思想報告(三)
尊敬的黨組織:
我是2010級碩士研究生,在寒假期間參加了“綠色1+N,低碳環?!钡膶嵺`活動,在此次活動中,我發現了很多環境問題,對這些問題,我很難過;面對我們國家的積極治理工作,我很欣慰,我相信我國的環境一定會不斷改善,我們會看到環境與生產的和諧發展,和人類社會的和諧共處。
面對這些環境問題,要從實際出發調整發展戰略,遵循比較優勢發展戰略,遵循經濟規律的發展要求,促使企業選擇低能源和低資源消耗的產業,解決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協調、難循環、低效率的問題;解決就業壓力,促使農村多余的勞動力順利地向城市和工業部門轉移,盡快解決二元經濟和三農問題。
如果對自然界只講索取不講投入、只講利用不講建設,不計環境代價不講環境保護,我們發展的腳步就難以走遠,更談不上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所以,我們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定不移地把經濟發展轉移到全面性、協調性、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上來。從節約資源中求發展,從保護環境中求發展,從大力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中求發展。通過提高發展能力,加大對資源和環境的保護力度,促進人與自然相和諧,切實大力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可持續性。
我們要大力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科技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加快引進和開發對經濟增長有重大帶動作用的高新技術、能夠推動傳統產業升級共性技術、關鍵技術和配套技術,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振興裝備制造業,立足于現有企業基礎,重視盤活用好存量資產,從財稅、金融和土地利用等方面加大對重點企業技術改造的支持,支持和引導社會資金用于現有企業重組和改造。推進具有戰略意義的、符合我國實際的基礎學科、基礎理論和高技術研究,開發和引進針對大氣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等的綜合整治技術、資源高效勘查和資源綜合利用技術。
要注重能源資源節約和合理利用,緩解能源資源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特別要加強礦產資源開發管理,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完善資源開發利用補償機制和生態環境恢復補償機制。堅決實行開發和節約并舉的方針,對高物耗設備和產品實行強制淘汰制度。抓好重點行業的節能節水節材工作。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逐步形成有利于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和消費方式;在資源供應上,要發揮對經濟發展的調控作用,統一規劃,嚴格審批程序,規范資源出讓,實行陽光作業,嚴禁“暗箱”操作,切實防止資源流失;在煤、鋁、鐵等優勢礦產資源上要加強保護;在水資源上加強保護,要嚴格按照《水法》的要求,全面落實取水許可制度和水資源論證制度,做好水資源綜合規劃與管理工作,確保用水安全;在生態上加強保護,加強對生態功能區、自然保護區、生態示范區的監管。在環境上加強保護,增強環境保護意識,摒棄“先污染、后治理”的落后觀念,堅決反對以犧牲環境、破壞資源為代價的發展路子,不為眼前利益損害長遠利益,不用局部發展損害全局利益,切實把保護環境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在抓好環境污染防治工作上,要加大治污投入,加強對重點市縣、重點行業、重點景區和公路沿線的環境保護,使環境治理取顯著成效;在提高污染行業的準入門檻上,實行生產能力等量置換或減量置換,果斷關停和取締嚴重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企業和設施。通過上述措施,切實大力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大力提高資源的綜合利用水平,為實現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提供有力保障。
希望黨組織能夠看到我在思想上不斷要求進步的努力,并且幫助我早日實現成為正式黨員。請黨組織進一步考驗我!
低碳經濟領導思想報告(四)
敬愛的黨組織:
我一直希望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學校里我積極參加學校和學院組織的各項活動,很榮幸近期作為一名積極分子參加黨課培訓,學習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科學發展觀,對當前的經濟發展有了新的認識,下面將自己的思想狀況匯報如下:
低碳經濟,在發展經濟學的理論框架下,其基本內涵和外延可以表述為:低碳經濟是經濟發展的碳排放量、生態環境代價及社會經濟成本最低的經濟,是一種能夠改善地球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的可持續性很強的經濟。低碳經濟有兩個基本點:其一,它是包括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在內的社會再生產全過程的經濟活動低碳化,把二氧化碳(CO2)排放量盡可能減少到最低限度乃至零排放,獲得最大的生態經濟效益;其二,它是包括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在內的社會再生產全過程的能源消費生態化,形成低碳能源和無碳能源的國民經濟體系,保證生態經濟社會有機整體的清潔發展、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
發達國家自工業革命以來的工業文明發展模式,導致了越來越嚴重的全球氣候變化問題,大氣中二氧化碳(CO2)濃度不斷增加,使全球氣侯變暖。使用化石燃料這種高碳能是產生這種生態環境災難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地球生態系統自凈CO2的能力每年只有30億噸,全世界每年約剩下200多億噸殘留在大氣層中,使地球生態系統不堪重負。長此下去,氣候將更為反復無常,氣象災害范圍更大、更頻繁和更嚴重,直接威脅著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因此,控制大氣中CO2濃度增加,緩解全球氣侯變暖,是現代人類得以生存與發展的內在要求和迫切需要。當今中國仍然是以煤炭、石油和天然等化石燃料為主體的經濟,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的比重一般為2/3。這種典型的碳基能源經濟,使我國經濟和能源結構的“高碳”特征十分突出,CO2排放強度相對較高,節能減排形勢非常嚴峻。由此,發展低碳經濟,建設低碳社會,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由高碳能源經濟向低碳與無碳能源經濟的根本轉變,是實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綠色發展、低代價發展的迫切要求和戰略選擇。
從各國應對金融危機、推動全球經濟復蘇中,我們看到了以開發清潔能源、新能源和節能減排產業等為基本內容的綠色產業革命正在悄然興起,展現出向節能低碳的更為綠色的經濟轉變的良好勢頭。我國應當抓住這個時機,把加快實施低碳經濟發展納入國家戰略,及早開展發展低碳經濟的各項行動,使整個社會生產與再生產活動盡早步入低碳化軌道,促進中國生態經濟社會有機整體的可持續發展。
發展低碳經濟實質上就是對現代經濟運行與發展進行一場深刻的能源經濟革命,是構建一種溫室氣體排放量最低限度的新能源經濟發展模式。這場能源經濟革命的基本目標,是努力推進低碳經濟發展的兩個根本轉變:一是現代經濟發展由以碳基能源為基礎的不可持續發展經濟,向以低碳與無碳能源經濟為基礎的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根本轉變;二是能源消費結構由高碳型黑色結構,向低碳與無碳型綠色結構的根本轉變。實現兩個根本轉變的中心環節,一方面是著力推進化石能源低碳化,另一方面是構建新能源經濟體系,發展低碳與無碳新能源,使整個社會生產與再生產活動低碳與無碳化。這是未來能源經濟發展的根本方向,也是發展低碳經濟的根本方向。
發展低碳經濟,開展能源經濟革命,必須優化能源結構,大力發展替代新能源和優先發展可持續能源,包括開發風能、太陽能、水能、地熱能、生物質能、氫能、燃料電池和核能等低碳或零碳新能源,提高我國非化石能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的消費比重,向低碳無碳富氫的方向發展,最終形成低碳與無碳能源經濟體系。
以上就是我參加黨課培訓,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科學發展觀,并結合當前經濟所提出的幾點設想。我的知識經驗還有不足,希望黨組織認真考核,讓我早日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
低碳經濟領導思想報告(五)
敬愛的黨組織:
在今年的兩會上,一份題為《關于推動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提案》,無論是新穎的立意還是關注的現實,無論是宏闊的視野還是對未來的發展,都十分重要。。
早在春節前,數個派已經向本次大會提交了多份關于促進低碳經濟發展的提案。其中,致公黨提案名為《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走中國特色低碳發展道路》;農工黨提案名為《關于合理開發新能源發展綠色經濟的建議》;臺盟則提交了《關于推進我國低碳產業發展的提案》。這表明,轉變中國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正在成為全社會的共識。而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上,發改委也表示,中國將采取四項措施大力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并在低碳能源上推出多項措施。這幾年,兩會的提案、議案水平不斷提高,一個重要標志便是:越來越關注民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群眾。
很多年來我們就一直在強調“節約”、“綠色”、“環保”,其實就是低碳,是一個關注了很久的話題,不僅在我國也是全球都都關注的一直不變的話題。低碳,與其說是一個具體的技術性問題,不如說是一個關乎可持續發展,關乎“民生”又關乎“國計”的問題。正是如此,才會使這份提案和其他多個提案不約而同地關注它,還有不少委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異口同聲地關注它吧。總的來說都是為了可持續發展,都是為了國計民生。作為一名預備黨員就要積極響應國家的方針政策,在實踐和行為上都要積極做出努力。
首先,在思想上,保持思想的先進性,堅持正確的思想指導自己的行為實踐。堅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可持續發展觀,努力為國家為人民做實事,做正確的事。其次,在學習上,我要努力學好專業知識,提升自己的經濟意思,以便在將來從事事業的過程中,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發展低碳經濟,為我國的經濟發展盡一份微薄之力。但是我覺得只要努力,通過自己帶動身邊的人一起,這樣慢慢傳播開來,培養每個人的低碳經濟意識,我國的低碳經濟就會在不久的將來得到長足的發展。最后,在生活上,力倡節約,用環保節能的生活用品,比如用降解紙,少用塑料袋,節約用水等等。并以身作則帶動身邊的人,做一個有環保意識的好學生。
不僅如此,我們應該想到,在低碳經濟的思潮中,很多市民并不知道如何去開展實踐活動,在騰訊新聞網上,我了解到有2/3的被訪市民對如何具體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了解不多;而能全面掌握相關知識的人群更占少數?!肮澕s一度電,即可減少一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生活中提倡節儉,少買一件不必要的衣服,減排6.4千克二氧化碳;與此同時,減少0.2千克的二氧化碳只需要少喝一瓶啤酒便可以達到。”
低碳生活,從我們做起,我們入黨積極分子應當起到帶頭作用,我相信,在我們的努力下,低碳生活會早日實現。
- 上一篇:旅游系統領導工作大會講話稿
- 下一篇:象棋比賽開幕式發言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