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技中心質量監管工作匯報

時間:2022-08-15 09:30:18

導語:農技中心質量監管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技中心質量監管工作匯報

2012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市業務部門的指導下,縣農林委認真落實縣食品安全委員會工作部署,圍繞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這個核心,突出抓好產地準出、市場準入制度推行,注重建立農產品質量可追溯監管的長效機制,強化源頭監管和生產過程的技術控制,標準化生產、投入品監管、關鍵點控制、市場準入等多輪驅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為城鄉人民健康消費和生命安全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一、工作成效

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集中處理不合格產品,對于規范農產品生產經營行為,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促進安全生產、放心消費,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h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堅持查生產與市場相結合、查農產品與農業投入品相結合,突出以蔬菜、畜禽、水產品、果品等食用農產品和認證農產品為重點產品,農產品批發市場為重點領域,實施農產品生產記錄制度、查處農業投入品違規使用為重點環節,通過對重點產品、重點環節、重點領域、重點問題的集中整治,規范農業生產用藥、規范農產品經營行為、規范農資市場秩序,建立健全了以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為目標的服務、管理、監督、處罰、應急五位一體的工作機制,較好地完成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目標任務。

(一)農業投入品使用逐步規范。結合春、秋季農業生產投入品集中執法行動,對農業投入品市場進行拉網式的摸底調查、監督抽查,強化市場監管,規范市場經營秩序。農業執法大隊對農藥質量和農資商品標簽進行抽查,抽查農資商品標簽40個,其中種子標簽16個,農藥標簽24個,查出無登記產品0個,標簽不合格產品0個,收繳高毒農藥100%銷毀,并作出相應的處罰。苗種生產單位持證生產率達到100%,100%建立生產用藥和銷售記錄,產銷監管率達到100%。動物衛生防疫監督所以“瘦肉精”為重點,開展獸藥、飼料專項市場檢查,“瘦肉精”檢測4600頭份,均為陰性??h農技中心土肥站對肥料市場進行專項檢查,抽樣22個,合格率達99%以上,禁止不合格肥料產品銷售,并作處罰。目前,全縣農產品生產基地、規模種植養殖場、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場)使用違禁農藥獸藥和飼料添加劑問題基本解決;蔬菜、畜禽、水產品農藥獸藥殘留超標率及檢出率下降近10個百分點,杜絕了違規生產、銷售和使用甲胺磷、對硫磷、甲基對硫磷、久效磷、磷胺等5種高毒農藥現象。

(二)農產品生產記錄檔案化。以省、市級優質農產品生產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協會)和認證農產品生產基地為檢點,監管農產品生產記錄情況,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和農產品質量追溯管理制度落實??h動物衛生防疫監督所積極宣傳《動物防疫法》、《省畜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提高生產者、消費者對畜產品生產、消費安全意識??h農業執法大隊印發《如何識別、購買放心農資》等宣傳資料5000多份,張貼禁止使用農藥甲胺磷等5種高毒農藥宣傳畫300多張,開展“放心農資”下鄉宣傳活動。同時,針對農資經營人員、企業、基地生產人員開展法律、法規和農藥知識業務培訓;縣、鄉鎮農業科技人員深入田間,開展技術指導,引導企業、基地按照統一技術規程,開展生產記錄管理,為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的落實打下良好基礎。

(三)農產品生產基地向標準化方向邁進。重點對全縣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規模種植養殖場、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和認證農產品生產基地開展檢查,對種植、養殖環節使用限用農藥、“瘦肉精”等行為進行監管,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執法大隊與委相關業務股站配合,深入農產品生產基地、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等,開展科技下鄉與“放心農資”使用宣傳活動,向農民發放識別“放心農資”技術資料,現場解答農民疑難問題,推介優質農藥、種子,深受農民的歡迎。同時,加強農資市場巡查,保障農產品投入品使用安全。出動執法檢查車輛150輛次,參加執法人員750人次,檢查農資經營網點356個,對違法經營行為實施處罰,既打擊了不法經營,又教育了農民,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農產品批發市場監管網絡化。縣農林委積極協調資金、編制,組建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中心,開展定期蔬菜為重點產品的農殘快速檢測。同時,抽調相關人員,對縣中瑞農產品批發市場實施監督檢查,重點是入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制度的建設和落實,以及對以果品、蔬菜為重點產品的農殘檢測工作開展情況。目前,該市場確定一位領導專門負責農產品質量監管工作,有一名質量監管工作聯系人,專門建立了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室和農產品定時、定期檢測制度、不合格農產品報送制度,形成較為完善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網絡。

(五)認證農產品生產經營合法化??h農林委產銷辦牽頭,對認證農產品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進行監管檢查,尤其是綠色食品生產企業,標志使用與管理規范,生產記錄完備、真實,農業投入品使用符合相關準則要求。同時,對3家綠色食品生產企業實施年檢,確保認證農產品生產、經營合法,逐步建立起認證農產品監管長效機制,提高農業標準化生產和品牌化經營水平。

(六)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責任落實到位。農產品生產經營企業、農資經營戶能夠明確自己的責任,建立農產品生產、農資經營管理制度,能夠有效地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目標的實現??h中瑞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建立了質量安全檢測制度,定期開展抽檢。動物衛生防疫部門加強生豬產地檢疫和耳標管理,嚴查無耳標和無檢疫證明的生豬,對病死豬進行無害化處理??h農林委成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領導小組,明確部門責任,制定集中整治方案,落實措施,以專項整治為契機,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各項工作制度,逐步構建全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長效機制,保障安全生產、放心消費。

二、工作措施

(一)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組織體系??h農林委成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領導小組,副主任張平任組長,委屬單位負責人為成員,設立專門辦公室,有專人辦公,負責協調和處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日常工作。同時,委屬各單位也成立相應組織,抽專人分工負責,搞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為保障我縣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導小組定期召開各單位負責人會議,研究全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做到有計劃、有措施、有落實。

(二)制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方案,有計劃地開展各項工作??h農林委根據縣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和省、市、縣關于農產品質量監管實施意見,制定了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方案和農產品重大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并與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制度、農產品例行檢測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全程追溯制度、市場準入制度等五項制度有機結合,對農產品生產、流通、加工、銷售等環節存在的質量安全隱患問題進行及時查找、糾正;同時與工商、質監、衛生等有關部門配合,開展重點時段、重點區域、重點品種的聯合督查,不斷提高農產品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的質量安全意識,積極參與,把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措施落實到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中。

(三)強化宣傳,加強培訓。與“科技下鄉”、“江淮普法行”等活動有機結合,認真宣傳貫徹《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條例》,在鄉鎮集市、街頭、農產品批發市場等人群集中處,或通過執法檢查向經營戶、廣大群眾宣傳有關假劣農資、無公害農產品安全生產、消費等相關知識。同時,利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會議、菜籃子產品產銷對接工作會議等大型活動,傳達貫徹國家、省、市關于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有關文件精神,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措施。今年上半年,共出動普法宣傳車15臺次,懸掛橫幅30幅,發放宣傳資料3萬余份,制作展版12塊,接受咨詢8500余人次。同時,我們還加強了對農業執法人員、經營戶和廣大農民的培訓,2012年來共組織執法人員、經營戶及對農民的相關知識培訓12期次,參培人數1500人次,結合國家新型農民科技培訓、無公害農產品協檢員培訓項目,計劃今年組織8000人進行培訓,上半年已完成培訓5000人次。通過宣傳培訓,不斷提高執法人員、經營戶和農民的科學生產水平和食品安全意識,以促進全社會共同關注農產品質量安全,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社會化。

(四)搞好農產品源頭治理,保障安全消費

1、開展農業投入品專項整治工作。結合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活動和2012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活動的開展,根據縣農業生產特點,制定種子、農藥、肥料、獸藥、飼料、飼料添加劑等農業投入品使用管理方案,確定治理目標、治理重點區域、重點市場和重點經營戶,采取一般抽查和突擊治理相結合措施,建立生產檔案,對農產品進行抽檢督查,確保農業投入品安全使用。另外,十家蔬菜生產企業開展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并成立領導小組,全面實施標準化生產,推行農產品生產管理制度,農業投入品管理制度,技術推廣指導制度,生產環境管理制度,示范帶動全縣農產品生產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全面推進。同時,選擇厚望食品有限公司等7家蔬菜種植、生豬養殖企業,實施產品質量可追溯管理制度,對種植、養殖實行全程監管,保障上市產品質量安全。

2、強化農產品生產基地監管。以實施國家蔬菜標準化示范縣項目、農業產業化示范縣等工程項目活動為契機,狠抓農業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的推廣應用,做好農業生產環境、生產過程的日常監督管理。為推進我縣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縣農委牽頭,百善鎮、鐵佛鎮政府積極組織落實,建立30萬畝的全國綠色食品原料(小麥)標準化生產基地,奠定了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的基地,積極申報使用綠色食品標志。實施國家級蔬菜標準化示范縣項目,落實面積2萬畝,百善鎮、韓村鎮核心示范區面積5000畝,以黃瓜、番茄、辣椒為主要品種,推行無公害標準化生產。開展種植業測土配方平衡施肥技術推廣活動,全縣落實100萬畝;實施小麥高產攻關,完成36萬畝,以及小麥良種補貼項目55萬畝;防治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鏈球菌病和禽流感,保障了疫區不擴散、疫病不蔓延,促進了養殖業的穩定發展。糧食、瓜菜、畜禽養殖、水產品養殖等主要農產品生產標準化技術規程應用覆蓋率達到85%以上,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率達到100%,植物病蟲發生危害損失率控制在5%以下,蔬菜農藥殘留檢測平均合格率達到96%以上。

3、搞好流通領域檢測監管。縣農委成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定期對主要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超市以及農產品生產基地開展檢測服務。半年來共抽檢12個批次的1200個樣品,合格率達98%,同時,縣中瑞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縣喜耕田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等農產品生產基地、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超市配備檢測儀器,在農業、質監、工商等部門的支持下,開展自檢工作,保證上市農產品的質量安全。

4、強化農產品加工環節的監管,縣農林委配合工商、質監、衛生等部門,對面粉、豆制品、芝麻油、醬菜等農產品加工企業進行不定期檢查,對不法食用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予以限期整改或取締,做到了整治有方案、打擊有措施,行動強有力,效果顯著好轉。畜禽產品藥物殘留合格率達92%以上,無瘦肉精檢出現象,上市水產品抽檢合格率均在92%以上,生豬實現定點屠宰,定點屠宰率達到90%以上;定點屠宰檢疫率達到100%;各類食品生產企業獲證率達到100%。

三、存在的問題及下步工作計劃

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與國際標準、消費者的要求等多方面目標還存在著差距,主要問題表現為:

1、農產品生產者,尤其是農民朋友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淡薄,追求產量和效益還是其主要目標。

2、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手段落后,社會阻力較大,農業綜合執法隊伍不健全,檢測監管范圍有限。

3、產地準出、市場準入制度推行有一定難度,消費者質量安全消費意識有待進一步提高。

4、執法經費投入不足,各項工作開展均受到限制,多元化投入機制尚未形成。

5、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隊伍力量弱化,農產品質量監管網絡不夠健全。

為鞏固農產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成果,結合2012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開展,下一步需進一步加大人、財、物投入力度,強化執法手段,提高監管效果,為保障安全生產和健康消費作出更大的貢獻。

1、依據《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條例》,編制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計劃,從生產源頭入手,在流通環節上強化管理,保障消費者安全健康消費。

2、強化農業綜合執法隊伍,把種子、農藥、肥料、獸藥、飼料等農業投入品管理納入統一執法管理范疇,改善監管手段,提高服務水平。

3、大力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條例》,讓安全消費意識深入民心,創造全社會共同關注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良好氛圍,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不斷提高。

4、增加投入,建立國家、企業、農民多元化于一體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投入體系,達到優質化生產、無害化經營、安全健康消費的目標。

5、創新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長效機制。以質量興縣活動為契機,建立健全監督、檢測網絡,完善監督手段,全面實施產地準出、市場準入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等多項監管制度,凈化消費市場,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