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后骨質疏松的癥狀范文
時間:2023-11-04 09:39:0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更年期后骨質疏松的癥狀,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掀開激素的神秘面紗
女性通常在45~55歲絕經。絕經意味著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下降,由此會引起一些更年期癥狀。因此,在更年期這個階段,“激素”這個詞被人們關注得最多。有的人想補點激素,推遲絕經,延緩衰老但更多的人說起激素會談虎色變,不管癥狀有多重,也絕不沾激素的邊。這其中有很多人拒絕激素是因為怕得癌癥,怕發胖。激素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帶有一絲神秘,感覺它像返老還童的靈丹妙藥,想偷吃禁果,又怕受到懲罰。
對女性來說,雌孕激素是一生的需要。在婦女體內,許多器官和組織都存在雌激素受體,接受雌激素的作用。其中生殖器官和組織受體最多,其他還有心臟、骨骼、大腦神經系統、韌帶、結締組織、尿道、膀胱、皮膚、消化道、毛發、牙齒、眼、喉、肌肉等。年輕時,卵巢產生高濃度的雌孕激素參與這些器官的生理活動,維持身體的健康。更年期后,由于雌激素下降,這些組織和器官會發生退行性改變,而出現更年期癥狀。通過補充激素可以減輕更年期的各種癥狀,并可預防一些與絕經相關的疾病,如骨質疏松癥、心血管疾病等。那么,什么樣的人需要激素治療呢?
1,嚴重的更年期癥狀,影響到工作和生活
月經紊亂、潮熱盜汗、陰道干澀、不適、尿頻,是更年期婦女最常出現的癥狀。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飲食調理、中藥或補充大豆異黃酮等就可以緩解。如果上述癥狀嚴重到影響正常生活了,就可以采取激素治療,激素治療會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有些婦女會出現較嚴重的失眠,關節肌肉疼痛,情緒波動等癥狀,激素治療同樣也有很好療效。連用3個月癥狀減輕或消失后,可減量或試著停藥,若癥狀反復可以再用。這一治療措施已在臨床應用30余年,其療效及安全性得到公認。
2,由于手術,疾病或遺傳因素引起的卵巢早衰
有些婦女由于上述原因在40歲以前就絕經了,這些人未來患心血管疾病及骨質疏松癥的風險會相對比較高,醫生一定會建議您補充激素,治療時間至少要持續到正常絕經年齡(50歲左右)。由于使用激素時年紀較輕,致癌風險很小,用藥期間定期體檢即可。
3,有更年期癥狀,同時兼有骨質疏松高危因素的女性
女性在絕經后的3到5年中,非常容易發生骨質疏松。如果存在骨質疏松的高危因素如長期攝鈣不足、抽煙,酗酒、缺少運動、身材纖細、骨質疏松家族史或骨密度檢查證明有骨質疏松的人,最好在絕經后盡早使用性激素補充,尤其是同時伴有更年期癥狀,更適合選用性激素治療。
有下列情況的患者應禁用或慎用激素:
禁用:
?有乳腺癌、子宮內膜癌,黑色素瘤、肝腎腫瘤、腦膜瘤病史。
?不明原因的陰道出血。
?血卟啉癥。
?紅斑狼瘡,耳硬化。
?近6個月內有血栓性疾病史。慎用:
?如果還沒有絕經,但有較大的子宮肌瘤或子宮內膜異位癥或卵巢腫瘤。
?嚴重的高血壓,糖尿病。
?血管栓塞史。
?膽囊疾病。
?乳腺癌家族史。
常用的性激素有倍美力、利維愛、克齡蒙、補佳樂、婦復春、更寶芬等。并有口服、經皮吸收、外陰涂抹、經陰道吸收幾種劑型。如果更年期癥狀為全身表現,可以應用口服激素,如果只是單純尿道和陰道不適,就只需在外陰和陰道局部涂抹激素就行了。激素的選用和調換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激素治療可能導致的不良后果解析
?乳腺癌用激素會得癌癥,這是大多數婦女擔心的問題。其實,乳腺癌的發生和性激素治療關系不大,發生率小于0.1%,而且使用少于5年,乳腺癌的發生率更低。超過5年,有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險。因此,性激素治療強調絕經早期使用。
?子宮內膜癌:在性激素治療的歷史初期,曾因單純補充雌激素而致子宮內膜癌發生率增高。之后,醫學界改變了這種使用方式,用雌、孕激素聯合用藥就避免了子宮內膜癌的發生。
?血栓栓塞和心血管事件:性激素治療有可能發生栓塞和心血管病變,這種潛在危險隨著年齡增長會有所上升,尤其是肥胖及血栓形成體質的婦女容易發生,60歲以后使用激素治療有可能增加卒中的風險。因此,主張絕經早期和過渡期的幾年內應用激素,對人體益處多于危險。
定期監測
激素治療期間,應每年體檢一次,檢查肝腎功能、血糖、血脂、乳腺、子宮內膜及宮頸防癌涂片。
篇2
更年后期是指50—55歲左右絕經后的女性,此時期她們的主要痛苦為關節痛、血壓波動、胸悶、憋氣、反復發作陰道炎或尿道炎,尿頻甚至尿失禁等。因上述癥狀與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骨質疏松等老年病癥狀類似,以致很多人到醫院不知該看哪一科,更不知這些是更年期的問題。下面我們談談常見的問題,有以下幾種。
聽說陰道炎多是性生活不干凈造成的,可我自從絕經后很少有性生活了,怎么還是總得陰道炎?細菌從哪兒來的呢?我平時特別注意衛生,每天都洗下身,為什么還會得陰道炎呢?
在我們年輕時,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對生殖道有強大的防御功能。而絕經后的女性,雌激素水平會明顯下降,使得陰道局部抵抗力大幅度減弱。此時期的婦女大、小會萎縮變薄而不能合攏,陰道壁萎縮,陰道黏膜變薄,陰道內部具有防御功能的酸性環境會被破壞,致使外界致病茵很容易長驅直入在陰道內繁殖而引發炎癥。所以,反復發作的陰道炎是絕經后婦女常見的癥狀。
最近經常憋不住尿,一出門就想小便,在外邊玩時老得找廁所。平時一咳嗽或蹦跳就尿褲子,有什么辦法解決?
這是很多絕經后女性為之苦惱的一件事。原因是女性絕經以后,由于雌激素下降而使盆底組織的肌肉和韌帶(包括子宮、陰道和尿道)的緊張度明顯下降。控制小便的肌肉緊張度下降,膀胱內有一點尿就會排出來,甚至出現尿失禁。陰道肌肉緊張度下降,會出現陰道黏膜膨出;子宮周圍韌帶松弛,會出現子宮脫垂。
以下解決的辦法可供大家參考:若因腹壓增高(如咳嗽、大笑、蹦跳等)而小便自出的人,需要加強盆底肌肉鍛煉。正確的方法是:收縮盆底肌肉(能夠憋尿和憋大便的肌肉),保持一段時間(數10秒鐘),同時吸氣,然后放松5秒鐘,吐氣,重復5次,每天做3遍,3~4個星期后可見到明顯效果。若癥狀重,千萬不要“忍”,目前醫學有藥物和手術可以解決您的痛苦。另外,建議有上述癥狀的婦女應盡量避免過度運動和勞累,不要提重物,保持大便通暢,治療咳嗽,以減輕腹壓。
若尿急、尿頻,伴陰道干澀,可用雌激素軟膏,每周在陰道涂抹2~3次,很快即可見效;其次可多吃些大豆,每天服用維生素E100毫克、補腎養血的中藥,也可以改善陰道彈性和濕潤度。
我絕經1年了,最近查出血脂高,這和更年期有關嗎?
有關。女性雌激素可以維持血液對人體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降低引起動脈硬化的低密度脂蛋白和膽固醇的含量,從而保護婦女心血管系統。更年期以前,女性冠心病發病率明顯低于男性。而進入更年期以后,由于雌激素下降會使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促使動脈硬化發生。所以,絕經后女性冠心病的發生率會明顯升高。
為預防高膽固醇血癥造成的動脈硬化,更年期婦女在膳食上要注意少吃或不吃富含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的食物,選擇植物油,如菜籽油、葵花籽油,吃些玉米面及蔬菜、水果、瘦肉、魚類等含膽固醇少的食物,多食大豆制品,如豆腐、豆腐腦、豆漿、豆干,因為它們是很好的植物性蛋白。
我現在經常感到心跳快,一有要緊事,心臟就怦怦亂跳,有時會胸悶、憋氣,這是心臟病嗎?有的醫生讓我看心內科,有的醫生讓我看婦科,我到底應看哪一科呢?
更年期是女性心臟病、高血壓及中風的高發期,這是因為雌激素對血脂的穩定起著重要作用。更年期階段,由于雌激素下降會促使一些有高血壓、心臟病家族史的婦女,或不良生活習慣已形成肥胖、血脂高的婦女,出現心血管疾病及高脂血癥和血壓高,她們經過查體,做心電圖、超聲心動等結果顯示異常,這些人如果出現頭暈、心慌、胸悶、憋氣,需要在心內科進行系統治療。
有些女性在更年期出現心悸、血壓波動、有時胸悶、憋氣,而心內科檢查沒有任何問題,這是由于更年期性激素的波動造成自主神經紊亂所引起的,應去婦科就診,服用谷維素、維生素B1及中藥調理。
更年期女性的心臟常會變得十分敏感,許多原來對我們沒有什么影響的東西,如咖啡、含糖過高的飲食(果汁、蛋糕、蜜餞、甜餅、甜酒)以及恐怖、暴力的電影或書籍,都會對心臟產生影響。一杯咖啡中的咖啡因需10個小時才能從體內代謝掉,無疑會影響心臟的平靜。因此,我們應盡可能地戒掉不良飲食,調整生活方式,格外關愛心臟,避免不良情緒增加心臟負擔。
我現在血壓有時會高,尤其是低壓高,但沒吃藥血壓也會自己恢復到正常,一天血壓會上下波動幾次,這是高血壓病嗎?
更年期血壓應控制在130/85毫米汞柱以下。少數女性因家族遺傳因素出現血壓高,或已有三高指征(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需藥物治療。有15%左右的女性會在這一時期出現血壓波動,發作常與情緒、緊張、勞累有關,說明機體已潛在高血壓形成因素,應迅速調整生活方式,包括減肥、合理飲食、鍛煉、平穩心態,一般在3~6個月,血壓、血脂會有明顯改善。若仍持續血壓升高,應選用降壓藥。
最近我全身關節酸痛,是否得了骨質疏松癥?
骨質疏松癥是骨的強度下降導致骨折危險性升高的一種骨骼疾病。女性在50歲左右絕經期,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而導致骨量快速丟失,這種情況一般持續3~5年,故女性較男性更易發生骨質疏松。骨質疏松的診斷指標是骨密度。女性50歲以后應定期做骨密度測試。如果您的身體存在骨質疏松的高危因素,如長期攝鈣不足、抽煙、酗酒、缺少運動、身材纖細、骨質疏松家族史,應引起高度重視。
身邊有些老年女性到了七八十歲,性情還和更年期一樣。這種無限延長的更年期(主要指情緒上),應該如何面對呢?
篇3
營養學家如是說――
大豆異黃酮:天然的植物雌激素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 范志紅
大豆異黃酮屬于類黃酮物質,它是一種雙酚活性成分。因為它的結構和性質與動物性雌激素相似,又具有與人體內雌激素受體相結合的能力,故有“植物雌激素”之稱。東方人患心血管疾病、骨質疏松癥等慢性疾病的比例明顯少于西方人,經大量研究發現,原因之一就是東方人常吃豆類,特別是大豆,而大豆中的大豆異黃酮發揮了關鍵作用。
衰老是女人最擔心的問題,而衰老與激素平衡密切相關。特別是進入更年期后,體內雌激素水平明顯下降,引發內分泌紊亂,導致一系列身體不適癥狀。同時,雌激素的減少降低了鈣的吸收和利用率,使骨質密度下降陡然加快;對女性健康產生長遠的影響,導致更年期后的女性更容易衰老。
此時,女性特別需要有利于穩定體內雌激素水平的食物,而大豆正是最佳的選擇。大豆中大豆異黃酮含量最高,可以幫助調節體內雌激素的水平,從而預防骨質疏松癥的發生,同時也會減輕一些與雌激素水平降低有關疾病的癥狀,如更年期綜合征等。
動物實驗證明,如果給實驗動物切除卵巢,就會發生類似女性更年期的快速骨質流失。此時如果給動物補充大豆異黃酮,或者是富含大豆異黃酮的大豆食物,就能明顯降低骨丟失的速度。這在人體試驗當中,也獲得了同樣的效果,證明大豆異黃酮確實具有類似雌激素的作用。
很多女性一聽“雌激素”就心懷顧慮,因為過高水平的雌激素有引起乳腺癌、子宮內膜癌、子宮肌瘤、子宮出血的危險。然而,大豆異黃酮之所以優于藥物雌激素,是因為它對女性體內雌激素水平具有"雙向調節作用",而不會引起雌激素水平的異常升高。也就是說,如果女性體內雌激素水平較高,大豆異黃酮反而能使其下調,避免過高水平雌激素帶來不利的生理效應,從而預防多種生殖系統癌癥的發生。
除了預防骨質疏松、減輕更年期不適外,大豆異黃酮還有多方面的保健作用,包括預防腫瘤發生,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抗炎作用,降膽固醇、調節血脂和抑制血栓形成等作用,對預防心血管疾病很有幫助。
最新研究發現,大豆異黃酮還是一類天然降血糖成分,它能起到降低血糖反應的作用。這對于糖尿病患者和糖耐量受損人群來說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國內外營養學家都推薦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發病高危人群多多食用豆類,特別是大豆和大豆食品。
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的輻射作用可能引起身體組織機能衰退,代謝紊亂,甚至會引起多種疾病。在享受電子產品便利的同時,如何能預防輻射的損傷,是現代人共同關心的問題,而大豆異黃酮正是現代人抵抗輻射作用的有效食物因素。
此外,大豆異黃酮還是一種有效的抗氧化物質。它能清除體內自由基,防止肌膚的老化,保持肌膚水分,改善皮膚的營養供應機能。美容醫學研究發現,大豆異黃酮對于女性的皮膚彈性和光澤度等指標有顯著的改善效果。
婦科內分泌專家質疑――
大豆異黃酮能否代替激素替代療法
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教授 何方方
絕經是一個生理過程,每一個婦女都要經歷這個過程。然而絕經后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又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癥狀,臨床上稱為絕經期綜合征(又稱更年期綜合征),影響婦女的生活質量。更年期癥狀一般在絕經過渡期開始出現,可持續1~10年。我國婦女目前平均絕經年齡約為51.2歲,故婦女一生中有1/4 ~ 1/3時間會在絕經后度過。由此而引發的老齡婦女的健康問題日益受到關注,激素替代療法便應運而生。
為什么要行激素替代療法?
更年期的典型癥狀是潮熱和出汗,它的發作次數、嚴重程度及持續時間在個體之間差異較大,嚴重者頻繁發作,影響情緒、工作和睡眠。其次是精神神經癥狀,主要表現為憂郁、焦慮、多疑、情緒煩躁、易激動、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甚至驚慌恐懼、缺乏自信、行動遲緩,嚴重者可能發展成抑郁癥。
另外,絕經后的老年婦女常常發作泌尿生殖系統感染,臨床表現為尿頻、尿急、尿失禁以及白帶多,外陰癢、陰道灼熱感等,而且用抗菌素治療效果不明顯。由于雌激素缺乏,還會出現陰道萎縮,分泌減少,造成性生活疼痛,影響性生活質量。
除此而外,雌激素缺乏可導致絕經后骨量丟失加快,進而出現骨質疏松。骨質疏松癥早期可無特殊癥狀,也可出現全身及腰背部疼痛,嚴重時則可發生骨折。因此預防絕經后骨質疏松癥尤為重要。激素替代療法就是給絕經后婦女補充外源性性激素,以緩解更年期癥狀和泌尿生殖道癥狀,預防骨質疏松的發生。這一方法目前是得到公認的。
當然,激素替代療法也有一定的副作用。有研究證實,使用雌激素可能引起乳腺癌、子宮內膜癌。但是,任何藥都會有副作用。因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有利就有弊。舉一個簡單例子來說,人要吃飯,然而吃飯也可引起某些疾病,比如:胃腸炎、痢疾、血脂異常、急性胰腺炎等,那么能因為吃飯有可能得病而不吃飯嗎?顯然是不行的。關鍵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如何盡量減少‘弊’而增加‘利’。因此,更年期婦女在治療之前應到正規醫院咨詢醫生,醫生可以就個人的具體情況綜合分析,權衡利弊后,確定是否需要用激素替代療法。原則上,有嚴重絕經癥狀,或反復泌尿生殖道感染,或骨質疏松癥高危人群,若無禁忌癥可考慮激素替代療法。至于用什么藥物、多大劑量,如何服用等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并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嚴密監測、子宮、肝腎功能及血脂等情況。
使用大豆異黃酮能夠完全代替常規的激素替代療法嗎?
目前,由于還沒有大樣本前瞻性隨機研究來對照大豆異黃酮和激素替代治療的優缺點,我們認為在治療更年期綜合癥方面現今還沒有任何方法可以完全代替激素替代療法。
首先,大豆異黃酮的準產證號為:“衛食準字……”,也就是說大豆異黃酮像蔬菜水果一樣只是食品,還算不上保健品,更不是藥品,國家有關部門規定,保健品不能標明有治療作用,何況大豆異黃酮是食品,更不能代替藥品來治療某些疾病。不過,也有一些更年期癥狀比較輕的婦女,服用大豆異黃酮后癥狀有所緩解,但這并不說明大豆異黃酮能代替激素替代療法。要知道,有些人服用安慰劑后癥狀也可有所緩解。臨床上見到很多更年期婦女服用大豆異黃酮后癥狀仍不緩解,又來要求激素替代治療。
其次,大豆異黃酮的安全性有待證實。有人說,大豆異黃酮是植物雌激素,而植物雌激素是安全的,是這樣嗎?從理論上講,既然有雌激素的作用,也就應該具有雌激素的副作用。有報道說,意大利研究人員發現食用大豆保健品5年以上可以增加子宮內膜增生的風險,而子宮內膜增生正是雌激素的副作用之一。
值得說明的是,如果用激素替代療法,醫生因為了解雌激素的副作用,就會對服用雌激素的婦女(少數做了子宮全切術或次全切術的婦女除外)加用孕激素以對抗雌激素刺激子宮內膜增生,并在服藥期間定期監測子宮內膜的厚度。但是,服用大豆異黃酮的婦女因受“植物雌激素是安全的”觀念的影響,不去加用孕激素,也不到醫院去監測子宮內膜的厚度,這樣長期下去,是危險的。
總之,大豆異黃酮類保健品不能代替常規的激素替代療法,尤其是有嚴重絕經癥狀、反復泌尿生殖道感染,或骨質疏松癥高危人群;而且需要注意的是,長期服用大豆異黃酮保健品也不是絕對安全的。因此,更年期婦女還是應該到正規醫院,請醫生為你的情況進行全面的分析,并在醫生的指導和監測下進行必要的激素治療。
公共衛生學家建議――
服用大豆異黃酮,劑量要合適
哈爾濱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崔鴻濱
大豆異黃酮是一種弱植物雌激素,對女性體內激素具有雙向調節作用,這在眾多研究中已經得到證實。據科學實驗和臨床觀察,人體每日攝取純大豆異黃酮80~120毫克,即可達到弱雌激素作用。我們在黑龍江省立醫院曾作過這樣的實驗觀察,選擇80名45~55歲的中老年婦女,將她們分為兩個組,其中一組每日給95毫克純大豆異黃酮,為實驗組,另一組為對照組。實驗前分別進行了更年期綜合癥癥狀的詢問,如潮熱出汗、失眠、煩躁易怒、憂郁多疑、困難、心悸、眩暈,同時又都進行了骨密度測定。3個月后再進行詢問和檢測,發現實驗組人群更年期綜合癥癥狀均有所緩解,少部分人骨密度有所增加;6個月時,實驗組人群不僅更年期綜合癥癥狀緩解,多數人骨密度都增加。結合其他人進行的實驗和臨床觀察,我們認為,每人每天服用80~120毫克純大豆異黃酮就可達到補充雌激素、緩解或清除更年期綜合癥癥狀的作用。
一般來說,女人到30多歲就應補充少量植物雌激素。到40~45歲時,補充植物雌激素可為80~120毫克。我們認為每天補充純大豆異黃酮120毫克就完全足夠了,無需更多的補充。另外,我們還通過研究發現,每日如果服用純大豆異黃酮240~360毫克,對血脂有調節作用,能夠預防心血管疾病。至于有關大豆異黃酮副作用的報告目前不多,而且在臨床觀察中只要劑量合適,我們如今還沒有發現任何副作用。
很多人問:“既然大豆中含有大豆異黃酮,而大豆異黃酮又有雌激素的特性,那么進食大豆對男性有沒有影響?”實際上,對雄性動物毒害的實驗研究極少。我們曾進行過大豆異黃酮對雄性動物毒害作用的研究,在進行大鼠實驗時發現,當大豆異黃酮達到正常攝入量的300倍時,雄性大鼠發生了萎縮,但是,一般飲食中很難達到這么高的量。所以,男性食用大豆,在正常食用量時,完全沒有憂慮的必要。
由于大豆異黃酮對女性有多方面的保健功效,市場上已經有多種大豆異黃酮保健產品出售。那怎樣才是攝入大豆異黃酮的最佳方式呢?
營養學家認為――
最好選擇食品,合理烹調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 范志紅
雖然目前市面上有多種大豆異黃酮保健產品出售,然而,人們獲得保健成分的最佳方式仍是天然食品和日常飲食。在食用大豆類食品的時候,大豆中的蛋白質、膳食纖維和多種礦物質可以使大豆異黃酮發揮更有效的保健效果。
在膳食中,大豆異黃酮的來源主要是大豆類食品。其他豆類食品雖然也含有大豆異黃酮,但含量較低,難以起到有效的補充作用。
在大豆食品當中,以全豆制作的食品最佳,如整粒大豆、豆粉、豆漿、豆豉、酸豆乳等,因為它們中的大豆異黃酮基本上沒有受到損失。在日常三餐當中,豆漿、豆腐、豆腐干、豆皮、腐竹等豆制品也是貢獻較大的大豆異黃酮來源。由于大豆異黃酮屬于水溶性物質,故而豆油中幾乎不含大豆異黃酮。
發酵豆制品如醬油、腐乳、豆豉、酸豆乳中的大豆異黃酮量不會損失,并且經過發酵后,其生理活性還會有所提高。同時,發酵豆制品中還含有更多的B族維生素和活性肽類,因此經常吃發酵豆制品是有益保健的膳食習慣。
以上各種豆制品雖然含有大豆異黃酮,但是對大豆烹調處理方式不同,也會對大豆異黃酮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失,如浸泡可損失16%的大豆異黃酮;燉煮可損失28%的大豆異黃酮;油炸可損失36%的大豆異黃酮。
這三種方式造成損失的原因還不相同,浸泡和燉煮主要是因為大豆異黃酮本身易溶于水,造成溶水流失;而煎炸則是造成大豆異黃酮的分解破壞。另外,烘烤也會大量破壞大豆異黃酮的有效成分,降低其功能活性。
通過比較,我們不難發現高溫烹調造成大豆異黃酮的損失較大,所以豆制品最好不用煎炸等方式進行烹調,而且加熱程序可以適當縮短。浸泡大豆的水應當利用起來,因為其中溶解了部分大豆異黃酮成分。而發酵豆制品不僅食用方便,而且其有效成分含量高。因此,合理烹調,才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大豆中的有效成分。而每天一杯豆漿,或是一份其他豆制品,對每個家庭來說都很方便。只要長期堅持,把豆制品作為每日飲食的必備食品,把豆漿作為日常飲料,就會有顯著的保健作用。
公共衛生學家認為――
食物攝取有限,建議適當補充純大豆異黃酮
哈爾濱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崔鴻濱
大豆異黃酮僅僅在大豆、葛根、三葉草、紅車軸草、亞麻籽等幾種植物中存在,而食物中只有大豆才含有。我們認為每人每天服用80~120毫克大豆異黃酮就可達到補充雌激素、緩解或清除更年期綜合癥癥狀的作用。但是,這個劑量指的是純大豆異黃酮,而要達到這個劑量,一個人每天至少得吃100克(二兩)大豆。不管采用何種方式烹調,這在生活中,都是很難做到的。
一方面,我們當然還是可以通過食物攝取。大豆異黃酮的分子是由甙元和糖甙組成,如將大豆發酵,甙元和糖甙會分離,甙元游離出來,這樣補充大豆異黃酮會更充分、發揮作用更明顯。像日本人愛喝的醬湯,非洲人有一種常見食品叫作丹貝,它們都是發酵食品,游離甙元較多,對婦女更年期綜合癥有更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另一方面,我建議有更年期不適的婦女可以適當服用純大豆異黃酮,以補充食物攝取的不足。
編后:大豆異黃酮有類似雌激素的作用,有較好的保健功能,已得到醫藥學家的共識,但對其能否代替雌激素用來治療更年期綜合征、預防骨質疏松,尚有不同的看法。本刊將不同意見一起刊出,是出于客觀反映不同專家的見解,并期待這一課題的研究取得新的成果。讀者若需服用大豆異黃酮,最好事先向醫生咨詢。
專家簡介
范志紅,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食品科學博士,中國營養學會會員。從事食品營養方面研究。擅長教學工作,經常參加大眾教育和科普活動。1998年主講中央電大《食品營養學》電視課程,出版《青少年考試期的營養與食譜》等5本食品營養科普著作,參加編寫《食品營養學》等6本食品營養方面的教材和專著,以及一本譯著,20多篇。
篇4
現代醫學用于骨質疏松癥防治的藥物,主要有如下10類。
一 雌激素替代療法
雌激素的缺乏引起的骨丟失是絕經后產生骨質疏松癥的主要原因,絕經后骨質疏松癥主要治療手段是雌激素替代療法。它有很多優點,它補充和糾正了因雌激素不足而發生的病理生理癥狀,它可以預防骨鹽丟失及骨折的發生,對緩解骨質疏松癥所造成的疼痛,改善更年期癥狀均有肯定效果。然而,其副作用如乳腺癌及子宮內膜癌發病率的增加限制了它的使用,目前常用的制劑有雌二醇、雌三醇、尼爾雌醇等。
哌嗪雌酚酮,新合成的雌激素,能有效預防老年大鼠骨質減少,對子宮無明顯副作用,有望成為防止老年骨質疏松的新藥。
二 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
他莫昔芬為第1代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雷洛昔芬為第2代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雷洛昔芬在不同的靶組織分別表現類雄激素樣作用或拮抗雌激素作用。大量臨床研究證實其可降低骨轉換,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危險性,有類雌激素的防治骨質疏松作用,同時發現與第一代他莫昔芬不同的是雷洛昔芬不誘導子宮內內膜增生,尚可降低乳腺癌的發生。是近年來研究十分活躍的一個領域。
鹽酸雷諾昔芬片,美國禮來公司開發,1998年1月美國上市。用于預防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癥,能顯著降低錐體骨折發生率。
三 雙膦酸鹽
雙膦酸鹽在骨中與羥基磷灰石有很強的親和力,能進入骨基質羥磷灰石晶體中。半衰期長,小劑量時抑制破骨細胞的活動而抑制骨吸收。雙膦酸鹽是目前用于防治骨代謝疾病中常見的藥物,其作用機制有以下4點:①直接改變骨細胞的形態學,從而抑制骨功能;②與骨質理化結合,直接干擾骨細胞;③直接促使成骨細胞的細胞因子產生;④誘導破骨細胞凋亡。有許多雙膦酸鹽化合物在考察治療骨質疏松,目前研究較多的是阿侖膦酸鹽、依替膦酸鹽、利塞膦酸鹽、伊拜膦酸鹽。
伊拜膦酸鈉是第三代雙膦酸鹽類藥物,由羅氏、葛蘭素史克聯合開發。是惟一既可靜脈注射又可口服的雙膦酸鹽類藥物,給藥間隔長,有每月一次或每季一次劑型。
唑來膦酸第三代雙磷酸類藥物,諾華公司生產,可抑制破骨細胞,調節的骨吸收,降低血清鈣水平,不僅用于惡性高鈣血癥的治療,并有望成為治療骨質疏松癥的新一類高效藥物。
帕米磷酸鈉可降低骨轉換,抑制骨吸收,臨床上常被用于治療一些骨吸收亢進的疾病,如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等。
四 降鈣素
降鈣素是調節鈣代謝,抑制甲狀旁腺的激素之一,降鈣素還可以增加尿鈣的排出來降低血鈣。能迅速減輕骨質疏松癥引起的疼痛,顯著減少骨折的發生率。用于治療骨質疏松已有20年,但存在注射劑給藥不方便的問題。國外大型臨床試驗證明,鮭魚降鈣素噴鼻劑治療骨質疏松,可以降低骨折率達36%,鎮痛效果良好。是一個很強的抗分解代謝藥物。鮭魚降鈣素主要用于治療老年性骨質疏松癥和絕經后骨質疏松癥。
五 鈣、維生素D和骨化三醇
有效補充鈣制劑的目的是增加骨鈣量,同時抑制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改善骨吸收和骨形成的負平衡。單獨補充鈣元素僅僅是治療骨質疏松癥的基礎,對骨質疏松癥無確切療效。維生素D參與調節骨中鈣和磷的沉積,促進鈣的吸收,但血鈣濃度的上升并不能保證鈣制劑向骨質內沉降。
骨化三醇是維生素D3最重要的活性代謝產物之一,促進腸道對鈣的吸收并調節骨的礦化。在調節鈣平衡方面起關鍵作用。腎性骨營養不良者,口服骨化三醇使腸道吸收鈣的能力恢復正常,糾正低血鈣,及過高的血堿性磷酸酶和血甲狀旁腺濃度。骨化三醇主要用于治療絕經后和老年性骨質疏松癥;對骨質疏松癥產生的腰背疼痛及骨病變,具有明顯的改善作用。
六 氟化物
氟離子可取代骨鹽羥磷灰石中的羥基,形成氟磷灰石,增加結晶性,降低骨鹽溶解度,從而發揮抗骨吸收作用;氟化物抑制磷酸酪氨酸-蛋白-磷酸酶(PTPP),減少成骨細胞中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產物分解,在生長因子作用下,促進成骨細胞有絲分裂。在抗骨質疏松藥物歸類上,因其具有合成代謝藥物的作用,能持續地增加骨密度,但由于其對骨晶體結構的損害作用而影響骨強度,所以被歸為抗分解代謝類藥物,適用于骨質疏松癥。
七 他汀類
他汀類藥物是HMG輔酶A還原酶抑制劑,可以降低肝中膽固醇的產生并廣泛用于治療血脂過高。目前,大量研究表明他汀類藥物抗骨質疏松癥有很大的潛能,是惟一能夠促進骨形成,又抑制骨吸收的藥物,它通過多條途徑,多個連鎖環節而發揮抗骨質疏松的作用。其提高骨密度,減少骨折發生作用明顯。但也有報道說,必須補充雌激素后再服用他汀類藥物才有療效.。辛伐他汀、普法他汀等。
八 利維愛
利維愛是新型甾體化合物,能穩定下丘腦垂體系統,對中樞產生雌激素、孕激素和弱雄激素的作用,對絕經期婦女能促進雌激素分泌,而對生育期婦女則能抑制排卵。
利維愛能抑制絕經婦女的骨丟失,其作用可能與其能明顯減低骨的重吸收有關。適用于更年期綜合征,絕經期后引起的多種癥狀包括骨質疏松癥。
九 鍶鹽
鍶鹽對骨的作用是研究的新發現,可以保持骨更新的速度,在保持骨形成的同時減少骨吸收,使這兩個過程相分離。鍶鹽有骨刺激劑特征并且在治療婦女絕經后骨質疏松方面很有前景。由于鍶鹽能明顯抑制骨吸收,它應作為
一個特殊的對骨具有雙重作用的藥物,而不是單純的骨刺激劑。
十 甲狀旁腺素
內源性甲狀旁腺素是體內鈣水平的調節劑,當鈣水平下降時釋放甲狀旁腺素,當鈣水平上升時減少甲狀旁腺素。作用于腎小管,增加鈣的再吸收。PTH還調節骨代謝,作用于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因給藥劑量的不同可導致骨密度的上升和下降,是目前骨質疏松脊骨治療最有前景的藥物。
篇5
最容易患骨質疏松癥的人都有以下特點:
個子矮小
骨質疏松癥家族病史
飲食中有大量的肉類、咖啡因、糖,經過提煉的碳水化合物,磷酸鹽
吸煙,喝酒
不愛運動
在骨質疏松人群中,有30%的婦女會遭受骨折的痛苦。這些骨折包括脊柱壓縮性骨折、前臂骨骨折和股骨頸骨折。60歲以上的婦女中,有25%可能發生脊柱壓縮骨折。
病因
女性進入更年期,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鈣會大量流失,平均每年會丟失 25%。女性出現的身高縮短、駝背,在絕經后最為明顯,那是因為絕經期后雌激素水平銳減,骨轉換過程加強,骨量加速丟失,而身體所承受的負荷并未減少所造成。
糖尿病病人發生骨質疏松較為常見,其原因有:
①胰島素不足,使鈣、磷不能在骨筋中沉積。②血鈣水平低,加重骨質疏松。③從尿中大量排出葡萄糖的同時,鈣也從尿中大量排出。④合并腎病時,維生素D在腎臟激括受阻,腎臟排泄鈣、磷增多,骨鈣沉著減少。
多吃鹽不只會咸死人,鹽中的鈉會耗盡人們骨骼中的鈣。最后,人們會因為骨質疏松而失去健康,甚至喪失生命。
患有高血壓的婦女骨質流失速度比血壓正常婦女快許多。
藥物也會導致骨質疏松,如長期使用肝素或長期使用氨甲蝶吟。
內分泌引起的骨質疏松有:性腺功能減退,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旁腺功能亢進,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
與飲食有關的骨質疏松包括:缺鈣,缺維生素C、維生素D,慢性酒精中毒。
對于婦女而言,補鈣是必需的,但并不是說每天吃一粒鈣片就夠了。
治療
治療三部曲:
1.第一步,補鈣。如不能從食物中攝入足量的鈣質,可用藥物補充。
2.第二步,補維生素D。如果缺少維生素D,人體便不能吸收和利用鈣。注意:過量的維生素D對人體有害。
3.第三步,補雌激素。雌激素替代方法有口服、注射或皮下埋植。如在治療中同時使用孕激素,可以減少危險性。
運動處方
保證足夠的睡眠,每天曬1小時太陽,每天運動鍛煉半小時或更長時間。
對骨質疏松癥比較有意義的鍛煉方法是散步,打太極拳,做各種運動操,有條件的可以游泳。曬太陽與運動鍛煉,開始時時間短一些,然后慢慢增加,延長鍛煉時間。
飲食
乳制品是含鈣最豐富的食品,某些綠葉菜和魚也富含鈣。牛奶富含鈣。如果每天喝2杯牛奶(約480毫升),就足以達到成人的鈣需要量,兒童需要3杯,青春期需要4杯,老人需要3杯。
應該吃低鹽、清淡的飯菜,營養要豐富。豆制品含鈣較多,魚、雞、牛肉蛋白質含量豐富。
忌煙、酒。
飲食必須適量,暴飲暴食除了損害胃腸外,也不利于營養吸收。主食以米、面、雜糧為主,做到品種多樣,粗細搭配。多吃富含鈣、磷、維生素A、維生素 C、維生素D的食物,如蝦皮、雞蛋、奶制品、海藻、豆類食物,以及新鮮綠葉菜、花菜。
目前治療骨質疏松癥的藥物有下列三種:
1.荷爾蒙補充療法:雌激素加上黃體素,可以預防與治療骨質疏松癥(如果沒有子宮,則不需要黃體素)。
2.alendronate:商品名Fosamax。有抑制破骨細胞作用,同時具有預防與治療骨質疏松癥的效果。
3.抑鈣素(calcitonin):借著皮下、肌肉注射或鼻孔吸收,對于停經五年以上的骨質疏松癥婦女有效。副作用包括臉潮紅、起疹子、惡心與頭昏。
不過,只要停止藥物治療,骨質就會繼續流失。
篇6
山藥補虛健脾胃
山藥是薯蕷科植物「薯蕷的塊莖,味甘性平,入肺、脾、腎經?!渡褶r本草經》指出,山藥:主傷中、補虛、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侗静菥V目》也寫道,山藥:益腎氣、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潤皮毛。
山藥既能補氣,又能養陰,補氣而不滯、養陰而不膩,中醫常用于治療脾虛泄瀉,虛勞咳嗽,健忘煩熱,遺精帶下,小便頻數,夜尿,盜汗,糖尿病等疾病。
日本山藥生吃整腸美容增加抵抗力
山藥在日常生活中生吃、熟食都可以,但是因為口感的關系,日本山藥比較適合生食,臺灣土產的山藥適合熟食。日本山藥常常磨泥生吃,口感非常黏滑,內含多糖體與黏蛋白(Mucin),這些黏稠物真正的成分是食物纖維,是腸內益菌的食物來源,因此可幫助整腸、提高免疫力,也可美容養顏、增加抵抗力。
生吃山藥保留營養 吃太多易腹瀉
由于烹調溫度過高,會影響山藥內的酵素作用,因此,生吃山藥較能保持山藥的原味,并減少營養成分的流失。不過,生吃山藥容易促進腸胃蠕動,對于腸道敏感的人來說,可能會出現腹瀉的癥狀。
炮制山藥要煮熟 過量食用易便秘
在臺灣,山藥也常見于四神湯中白白一片,吃起來口感像馬鈴薯。那是經過炮制的山藥,是一定要煮熟的。煮熟的山藥具有健脾補肺、滋腎養肝、固精收澀的作用。
中醫師認為,所謂「收澀作用指的是用來止血、止汗,或是將流出身體外的液體收回來,食用過多就會減少大腸的液,而腸胃道沒有液體滋潤,就容易產生便秘,因此排便不順的人不適合吃山藥。不過,在中醫師指導之下,煮熟的山藥應用在小兒腹瀉,倒是特別有效。
吃山藥能壯陽?
坊間常盛傳“吃山藥可以壯陽”。事實上,山藥雖然可以滋補肝腎,壯陽的效果卻不佳,但對于、遺精,以及婦女的白帶,卻有很好的“固精止帶”的改善效果。
山藥富含荷爾蒙 吃太多恐釀婦女疾病
山藥富含荷爾蒙雌激素,有“荷爾蒙之母”之稱,周宗翰中醫師提醒,若是女性本身荷爾蒙分泌不穩定,又服用添加類雌激素的食物,容易破壞體內雌激素,以及黃體素的平衡而造成病變,過量使用容易產生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纖維囊腫等癥狀。
篇7
骨關疾病3征兆:姿勢不正、柔軟度差、平衡感差
一份針對35歲以上女性進行姿勢、柔軟度和平衡感的行動力測驗,結果發現79%的女性有彎腰吃力、柔軟度不佳的情況,關節活動力亮紅燈,是3大行動力指標中表現最差的一項;另有52%的女性背部挺不直,骨骼健康堪憂;53%的女性無法單腳站立,平衡感差,易有跌倒甚至骨松的風險。
女性保骨要趁早,35歲骨質開始流失
骨骼是維持身體健康的根基,而關節是提供人體自由活動的關鍵,兩者都是行動力的來源,也都會隨著年紀增長而亮紅燈。呼吁女性提早在35歲前做好骨骼和關節的保健,預防骨松和關節炎疾病的發生。
駝背是骨質疏松的前兆,女性35歲后,骨量會以每年1%至2%的速度減少,50歲更年期后更會以3%至5%的速度快速下降,骨骼無法維持正確的姿勢,逐漸出現駝背、壓迫性骨折和姿勢不正的現象。若因骨松發生更嚴重的髖部骨折,不僅行動力下滑,一年內死亡率更高達15%,相當于末期乳癌患者經治療后一年內的死亡率。
而柔軟度則與關節活動范圍呈正相關,關節若隨著年齡老化,關節液流失、軟骨中葡萄糖胺的生成減緩,容易增加關節活動時的壓力,導致關節軟骨磨損,出現關節僵硬、活動范圍受限、發炎疼痛和柔軟度差的現象。至于平衡感,除了與神經系統、肌肉控制相關,骨骼和關節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強健的骨骼可在跌倒時支撐身體,靈活的關節則可適度調整身體重心。
飲食+運動雙管齊下
骨骼健康與鈣質攝取息息相關,建議成年女性每天應攝取兩杯牛奶,牛奶中的乳糖和酪胺酸成分可促進鈣質吸收,所富含的蛋白質也可增加身體肌力、支撐骨骼。另外,適度曬太陽幫助人體合成維生素D,也能促進鈣質的吸收,強化骨骼。
篇8
Q&A:體檢是不是越貴越好,越勤越好?
當然不是。有些人有這樣的認識誤區,覺得每年一次體檢不放心,每半年,甚至每個季度都去查一次:還有些人還擔心普通檢查項目查得不夠徹底,便要求用CT掃描、核磁共振來檢查。然而,這種過度體檢,不但浪費錢財、時間,而且還會造成身體損傷,如CT掃描的放射性比拍片更強。國外醫學界建議:在沒有特殊情況下,普通人一年只拍一次片,為的就是避免不必要的輻射。體檢只是對普通人進行疾病篩查,不必去做一些專業的臨床檢查,同樣,體檢一年一次就夠了,無需太多。
張阿姨:體檢發現早期癌
50多歲的張阿姨一直覺得自己身體好,所以面對體檢,她總不以為然:“身體怎樣,自己最清楚了,體檢能有多大用呀。每年體檢總是這幾樣,查來查去,結果也大同小異,沒啥意思。而且,每次檢查都得早起、空腹,真是件麻煩事。”
然而就這么件“麻煩事”卻救了張阿姨一命:在超聲波檢查時,醫生發現她上有一小腫塊,而且彩超顯示血流豐富,暗示乳腺癌的可能性較大。醫生立刻建議她去婦科做專項檢查,結果證實是乳腺癌,于是醫生在她尚未出現不適的癌癥早期,為她進行了手術治療,并取得了理想的治療效果。自此,張阿姨再也不敢小看每年的體檢了。
專家A評:體檢好比健康安保員
像張阿姨這樣在體檢中查出身體異樣的人并非個案。據陸醫生說,每年在他們體檢中心查出的癌癥患者就有十多人,不少人都是在尚未出現不適感時發現病情的。
另外,有些慢性病,如三高癥等,在疾病早期,自覺癥狀并不明顯或是患者對初始癥狀感到迷惑時,體檢在篩查疾病、幫助人們了解病情上能起到積極作用。有一次,陸醫生遇到一個三十多歲的民工來體檢,這一下引起了他的注意。原來,這人近期突然消瘦,著了慌以為自己得了癌癥,所以來體檢。詢問后,陸醫生得知他經??诟?便初步判斷他可能是糖尿病,果然,體檢結果顯示他的空腹血糖高達十幾。
因此,不要小看體檢,對普通人群來說,一年一次的體檢好比是健康“安保員”,能幫你及時發現身體異常,爭取治療時間。
老年檢查與年輕人關注點不一樣
與年輕人相比,五十歲的人身體狀況已有了很大的變化。因此,這時應該根據生理年齡特點,以及自身狀況和病史來調整體檢項目。就拿女性來說,育齡婦女和中老年婦女都有婦科病風險,但所關注重點不一樣。育齡女性雌激素水平高,患子宮肌瘤、HPV感染的幾率高,而中老年人機體免疫下降,患癌癥比例上升,宮頸癌、卵巢癌、乳腺癌的患病風險大,因此,可以加入相關指標檢查。
50歲的我該如何制定體檢項目?
首先體檢項目應包括基礎項目,即內科、外科、五官科、婦科、肝、腎、血糖、心電圖、超聲及胸片檢查,除此之外,這個人群還可以根據自身狀況加入這些項目。
骨密度測定
建議人群:40歲以上女性
隨著年齡增長,人體骨質中的破骨量漸漸超過了成骨量,便會給人帶來骨質疏松的煩惱。尤其40歲之后的女性會面臨更年期。由于雌激素會刺激骨質的形成及抑制骨質的分解,于是,更年期后,女性因雌激素分泌少,更要面對骨質疏松加速的問題。
另外,骨質疏松在早期并沒有明顯癥狀,因此很多患者在初期不能及時察覺,往往直到骨折受傷才有所警覺。還有些骨質疏松患者僅表現為渾身骨頭酸痛,很難讓人聯想到骨質疏松的問題。
因此,40歲以上女性以及容易骨折的中老年人都可以把骨密度測定添加到體檢項目中去,這樣才能對自己的骨質狀況心中有數,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防護工作。
特別提示 體檢合格≠沒事
有些人看到體檢報告正常,便以為萬事大吉,然而,人的身體一直在變化中,而且以現有的醫學技術,在檢查上也不能做到萬無一失。例如,胸片檢查。通常拍的是正位,而心臟縱隔與肺部有重疊,萬一癌癥病灶恰好處在這個位置,而且又體積較小時,有可能被漏查;又如肥胖者在檢查前喝水會影響超聲波對胰腺的檢查。因此,即使近期體檢結果樣樣達標。如果身體出現不適,仍應及時就診,按醫囑作針對性的臨床檢查。
檢查提示:適合體檢的骨密度測定法
現在骨密度測定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雙能X線檢查,它是用射線來測定腰椎、股骨頸的骨密度,從而進行判定。它被譽為骨質疏松的金標準,每次收費在100元左右。另一種是用超聲波測量跟骨的骨密度,從測量的準確性看,不如前者,但每次收費在20元左右,而且沒有射線困擾,更適合于普通人群篩查。因此,體檢時選超聲波測量更合適。
腫瘤標志物檢查
建議人群:50歲以上人群
50歲以上的人腫瘤患病幾率相對高于其他年齡段的人,這種檢查就是通過分析血液中的化學物質來判定對方患者是否患癌癥。這項檢查共有12個小項,可幫助篩查肝癌、前列腺癌、乳腺癌、胰腺癌等多種癌癥。
如果查其中的單項,那么花費較大,在臨床上單項檢查花費一般在80到100元之間,然而如果在體檢中心做12項全套的話,那么花費便宜得多,有的醫院把這一套稱為蛋白基因芯片,花費在200~300元之間,顯然要比單項相加之和要便宜得多。
檢查提示:腫瘤標志物指數高不一定是癌
有些人一見到其中某項指數升高便不由緊張起來。其實,腫瘤標志物檢查最大的作用在于評價、跟蹤腫瘤治療效果,而非百分百判定是否得癌。因為作為一種判定標準,其準確性還有商榷余地:首先,只有當血液中相關物質達到一定濃度才能有所體現,因此有些早早癌可能會漏檢;其次,現在除了AFP特異性強,與原發性肝癌的相關性高之外,其他指標高都有誤判風險――指標高可能對應不同種疾病,如CEA高既可能是胰腺癌,也可能是胰腺炎。
因此,若指數升高,不用慌,而應隔段時間去復查,如果指數下降,那么說明只是“誤報警”,可能是炎癥引起的指數暫時性升高,若指數不斷上升,那么則需引起警惕。另外,若指數高出一倍以上,也要進行針對性檢查。
腦血流圖檢查
建議人群:50歲以上人群,特別是三高人群
隨年齡增長,心腦血管意外的發生風險也隨之增高。而通過腦血流圖則能表現出腦血供狀況,顯示血管彈性,從而成為腦血管疾病的早期預警信號。這項檢查花費并不大,大約在60元左右。
檢查提示:其他能了解動脈硬化程度的檢查
大家都知道動脈硬化與心腦血管意外發生風險有較大聯系。除了腦血流圖能幫你知曉腦血管中的動脈硬化情況和中風風險,動脈硬化監測和頸動脈超聲也能探明動脈硬化程度。前者是在四肢末端連接上探測器,通過血壓和脈搏波傳導速度來測定動脈硬化程度;后者是通過超聲波洞察是否有小的斑塊脫落、頸部動脈硬化程度和腦血流供血狀況,因此,后者需要專業醫師監測,屬于臨床檢查內容。在體檢中,動脈硬化監測運用相對較普遍。
老人裝假牙不妨留住“老殘牙”
曹虹露
如今,越來越多的老人開始關注自己牙齒的健康。但由于缺少相應的口腔醫學知識,許多人認為齲壞嚴重的“爛牙”或“爛牙根”應該拔除后再鑲假牙。而實際上,許多這樣的“爛牙”或“爛牙根”是能夠經過治療后保存下來并發揮重要作用的。
目前尚無法模擬牙根功能
牙根是牙齒埋在骨頭(牙槽骨)里的部分,它與牙槽骨之間有一層纖維軟墊,叫牙周膜。當我們咀嚼食物時,牙周膜就會緩沖牙齒的咀嚼力,保證牙根與牙槽骨之間不會因為硬碰硬而受傷,就如同我們在蹦蹦床上從上向下落,因蹦床纖維的緩沖作用而不會受傷一樣。其實,牙周膜中還有許多感覺神經,食物的軟硬、牙齒的受力大小等信息通過感覺神經傳遞給大腦,大腦就會根據這些信息適用調整咀嚼肌肉咬合力量的大小,既能很好地嚼碎食物,又不致使牙齒出現疼痛、受傷。
由此可見,牙根及其支持組織(牙周膜、牙槽骨)在咀嚼過程中有著極其重要的生理功能,一旦拔除,不僅失去了自然生根,而且連接牙根和牙槽骨的所有組織都會隨同消失。
“老殘牙”也有妙用
其實,“老殘牙”也有妙用,在牙根和其相對應部位的假牙上,安裝一對小磁鐵或者按扣等被稱為附著體的裝置,使活動假牙在咀嚼、說話時不易松動、脫落;同時由于不需要在其他真牙上使用金屬掛鉤(卡環)而非常美觀。即使不是用附著體裝置,僅僅將牙根治療后保留在原位,也能分擔覆蓋在它上面的活動假牙的一部分咀嚼力,減輕對牙床的壓迫,并保持牙槽嵴的豐滿和高度。
篇9
天天喝咖啡會不會對健康有影響?
DimLau現任咖啡師
曾經解釋過很多關于咖啡利和弊,我現在基本不會再說咖啡有多少好處有多少壞處了。唯一想說的是,咖啡只是一種普通的飲品,和茶沒什么區別。喜歡就喝吧,建議每天控制在 3 杯以下。但是我覺得只要沒喝到自己身體不適就不算過量。
王立鑫即將畢業的大學生
最明顯的副作用是,牙齒會變黃。其他的副作用,對于我們這種天天地溝油的子民來說,可以忽略不計。
陶醉
1.緊張時添亂:咖啡因有助于提高警覺性、靈敏性、記憶力及集中力。但飲用過多就會類似食用相同劑量的興奮劑,造成神經過敏。對于傾向焦慮失調的人而言,咖啡因會導致手心冒汗、心悸、耳鳴這些癥狀更加惡化。
2.加劇高血壓:咖啡因本身具有止痛作用,如果你本身已有高血壓時,長期大量攝入咖啡因只會使你的情況更為嚴重。因此,高血壓的危險人群尤其應避免在工作壓力大的時候喝含咖啡因的飲料。有些常年有喝咖啡習慣的人,以為他們對咖啡因的效果已經免疫,然而事實并非如此。一項研究顯示,喝一杯咖啡后,血壓升高的時間可長達12小時。
3.誘發骨質疏松:如果長期且大量喝咖啡,容易造成骨質流失,對骨量的保存會有不利的影響。對于婦女來說,可能會增加骨質疏松的威脅。但前提是,平時食物中本來就缺乏攝取足夠的鈣,或是不經常動的人,加上更年期后的女性,因缺少雌激素而造成的鈣質流失。以上這些情況再加上大量的咖啡因,才可能對骨造成威脅。如果能夠按照合理的量來享受,你還是可以做到不因噎廢食的。
帶三個表
三點建議:不要空腹喝咖啡;不要在飯后馬上喝,會阻礙鐵的吸收;每天攝入量不要超過300毫升。
張亮
清咖貌似喝多了影響,其他的不知道。對我來說,咖啡越來越沒用了, 我在找別的提神的東西。
蘇托美式壺非主流使用者
從常識角度講:不會有太大的副作用??Х仍缭?世紀就有史料記載,大洋彼岸的人民們從那會兒喝到現在,什么事都沒有不是么?當然攝取量超標是會導致咖啡因中毒的(類似于醉茶)。有次我一個人喝了兩壺,當即精神緊張,幻聽幻視,心跳奇快,難受慘了。
從個人經驗角度講:
1.長期攝取咖啡因,會上癮是肯定的。我這3年來每天一杯不中斷,在家喝美式或摩卡,出門拿鐵,偶爾喝速溶,已經離不了了。
2.會導致神經敏感,甚至有神經性頭痛的可能。我現在小小年紀就有輕微神經性頭痛,很有可能就是拜咖啡所賜。
3.色素沉淀應屬胡扯,我的“小白臉”稱呼依然沒變。
Q
痛經怎么辦?
胡小迪
總痛經的話,一定盡快去醫院檢查看看!如果想緩解,我不建議吃藥。止痛藥真不是什么好東西,吃得多了會不管用的,而且很傷身體。這么幾個辦法很有用,都是我試過的,但是要長期堅持:
1.增加運動。血液循環很重要的,多走走路會比較好。
2.保暖。貼暖寶寶或熱水袋什么的,溫度不要太高,放在小腹會好很多。另外就是多喝熱水。我每次喝得大汗淋漓的,但是的確也還挺有效。晚上9點左右泡腳,可以驅寒的。
3.忌酒、辣、生冷等刺激性的東西。不光是例假的時候,平時也盡量少吃。多攝入水果青菜等富含維生素的東西,慢慢調節身體??梢院群冉菧匦缘臇|西,可以祛濕驅寒。
4.瑜伽。有些簡單的小動作可以幫助緩解。比如彎膝跪下,坐在腳跟上,前額貼地等。
5.中藥調節。很多姐妹痛經或者月經不調都用這個,堅持幾個月會見效。
如果想快速緩解,那基本上就只能吃藥了,但是還是強烈反對!最后,強烈建議你去看醫生!痛經原因很復雜的,不要自己下結論。
柳如
痛經的女性,子宮產生前列腺素的能力較不痛經的女性強,一般來說,生育后痛經的狀況會得到改善。實在疼得不能忍受,還是吃藥吧,怕有副作用就吃貴一點的。除了日用避孕藥可以預防痛經外,痛經時可以口服芬必得止痛片。首先它不會產生藥物依賴性放心吃,其次它的作用不僅是止痛,還能中和女性痛經最主要的原因――前列腺素導致的子宮痙攣。另外,經期戒寒、戒煙酒、咖啡、辣味等都是常識,甜食可以多吃,緩解疼痛、愉悅心情。
Lil Fao
紅糖只有心理作用。目前最有效的辦法是吃中藥。說幾個現在已經被證明確實有效的:第一,每天臨睡前喝一杯加蜂蜜的牛奶,可以安神靜心外加緩解疼痛。第二,堅持每天晚上用熱水泡腳,無論春夏秋冬。第三,要讓身體暖起來。衣服特別是下半身一定要穿暖和點,比起難受,美麗還是讓路吧。第四,食療,多吃高蛋白質的食物和黑木耳紅棗之類補血補氣的東西不會錯的。第五,保持生活規律,適當喝些紅酒?,F在有個很流行的痛經自我按摩法,網上到處都能搜到,圖文教學的,自己找找就好了。強烈不贊成吃止疼藥,藥物對身體的副作用傷害是很明顯的,還會產生藥物依賴。
劉路微商業
月經不調有很多種。紊亂的,趕緊去看看醫生。老推遲而且很痛的,表示你的身體狀況不大好;規律飲食和作息是首要解決的。四處奔波,勞累過度,是很容易造成痛經的。老提前的,這個要分情況而定。有人本來周期就不是一個月,很正常;有人是每次都提前那么幾天,接近一周的時間。這在中醫體質里叫血熱旺行,和喜歡吃油炸,燒烤,垃圾食品有關系,盡量少吃。實在很痛的時候,建議用艾灸。到淘寶上隨便買一根,幾塊錢,點燃熏肚臍的下方,有溫熱的感覺,很快就不痛了。每次痛的時候,堅持熏,半年即可。但依靠治療永遠都是被動的,關鍵是要主動關心自己的身體?!按笠虌尅笔且粋€女性身體狀況好壞的判斷,一定要留意。
Q
“左眼跳財,右眼跳災”究竟有沒有科學根據?
獨眼
所謂眼睛跳,其實是眼皮跳。眼瞼的兩組肌肉:眼輪匝肌、提上瞼肌中的一組或兩組,肌電不穩定,或受到神經性刺激產生的震顫。跳財跳災的說法當然是沒有科學依據了,作為一個眼皮跳過好幾個月而且左眼右眼輪番跳的人,我仍然貧窮地活著就是最好的反證。
Oulove
民間的說法,沒有科學依據。我們平常抱怨的“眼皮跳”,一般只是短期、間歇性的,多是疲勞或是吃了刺激性的食物、藥物所致。面部及眼皮的肌肉運動是受面神經支配的,當面神經受刺激時,即會引起其支配肌肉的抽動,如只影響支配眼皮的分支,則只出現眼皮跳,所以眼皮跳不是禍患將至的先兆,而是面神經的不正常活動引起。
一般這種情況無須醫治,只須用手輕輕在跳動點加以按摩,稍加休息,就會自動消失。平時偶爾的“眼皮跳”,不影響健康,更與“禍?!睙o關。但有一些“眼皮跳”持續時間長、幅度大,則有可能是病態的,醫學上稱為“眼瞼痙攣”。如是這樣的情況,則須到醫院檢查、治療。
翁明娟
我有兩次感冒引起的發燒前的一兩天,右眼的眼皮都會一直在跳。等到真的發燒了,它就不跳了??赡芨竽X神經有關吧。
篇10
關鍵詞:廣場舞;中老年婦女;心血管疾病
前言
廣場舞蹈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它將傳統舞蹈給人們帶來的美感與體育運動帶來的健身功結合在一起,既體現出舞蹈的美感,有表現出體育運動的健身功能。因此是集健身性、娛樂性為一體并深受中老年婦女的普遍歡迎的健身項目。細血管疾病,又稱為循環系統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環系統的疾病循環系統指人體內運送血液的器官和組織,主要包括心臟、血管(動脈、靜脈、微血管),可以細分為急性和慢性,一般都是與動脈硬化有關。目前對于廣場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區文化的建設和發展方面,對其健身價值和健身建議的研究較少,因此,研究廣場舞健身效果,對中老年婦女科學選擇健身方式提供一定依據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隨機選取歷下區剛剛開始參加廣場舞練習的中老年婦女50名,年齡在50-60歲之間,進行3個月的集體廣場舞鍛煉。兩周左右基本掌握廣場舞的練習動作后,進行試驗,每周參與次數5次以上,每次45分鐘。在實驗前后各取一次測試指標。測量的指標有身高、體重、腰圍、安靜時血壓(收縮壓、舒張壓)、膽固醇(CH)、三酸甘油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對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等得測試方法:在受試者晨起空腹時安靜狀態下靜脈血5ml,經離心沉淀后取上清液,測試CH、TG、HDL-C幾項指標。HDL-C的測定根據公式計算,即HDL-C(mol/l)=TC-(HDL-C+TC/2.2)(按法定計量單位計)。血壓采用汞柱血壓計在安靜狀態下進行測定。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研究法
根據研究目的與內容,通過檢索中國知網的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查詢山東圖書館相關資料,搜集、鑒別、整理關于中老年婦女的廣場舞以及中老年婦女的心血管疾病的相關文獻和研究成果, 對大量與本課題相關的資料進行詳細的檢索、研究和分析,并利用科學的方法形成對廣場舞和中老年婦女的心血管疾病的重新認識。
1.2.2實驗研究法
實際抽取某地區50名中老年婦女,年齡在50-60歲之間,排除有任何鍛煉習慣疾病的患者。同時,對參加廣場舞蹈鍛煉的中老年婦女進行鍛煉前身高、體重、腰圍、收縮壓與舒張壓等各項生理指標的測驗,并對各位中老年婦女的血脂水平進行專業測試,經過為期3個月的廣場舞鍛煉后再進行相同項目的測試。
1.2.3觀察法
在進行實驗時,記錄實驗數據,獲得中老年婦女鍛煉廣場舞的時間等各種數據,并觀察分析30位中老年婦女的身體形態及精神面貌的改變。
1.2.4綜合法
將廣場舞蹈或有氧健身運動與中老年婦女的心臟、血管以及各種生理指標之間的關系綜合在一起進行分析,對廣場舞對中老年婦女心血管疾病的影響進行大膽的假設。
2.研究成果與分析
2.1廣場舞的發展
從廣場舞的發展歷程中它的內容和價值不斷適應時代需要的演變規律來看,許多學者認為廣場舞的發展趨勢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隨著排舞的引入、體育舞蹈的快速崛起,廣場舞的內容和形式也會有積極的影響,并得到迅速的發展;二是廣場舞發展到今天,它的健身功能將得到進一步的彰顯;三是在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物價直線上升,廣場舞必定會成為更多人休閑鍛煉的首選;四是廣場舞豐富的價值會吸引更多的學者對其深入研究,從而推動廣場舞的更快發展。
2.2廣場舞在我國的研究現狀
廣場舞的迅速發展帶來了很多相關的研究,目前我國對于廣場舞的研究大多數在于它的健身、健心功能上,在社區文化的建設和發展方面,也有對廣場舞心血管疾病這方面的研究,對其中老年婦女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較少,因此,研究廣場舞健身效果,對中老年婦女科學選擇健身方式提供一定依據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
2.3鍛煉前、后生理指標的比較
實驗表明,廣場舞鍛煉前、后,受試者的身高雖然有所增加但是P>0.05,所以沒有測試意義。體重、腰圍相比鍛煉前的數值有明顯的減少,加快了物質代謝,全面增強體質。收縮壓、舒張壓反應了血管的功能,也與心室收縮力和外周阻力有關。說明廣場舞對中老年人的生理指標有影響,對改善中老年婦女心血管系統的功能效果最佳。
2.4鍛煉前、后血脂水平的檢測
心血管疾病,又稱為循環系統疾病,循環系統指的是人體中運輸血液的器官和組織,包括心臟、血管,一般都是與動脈硬化有關。這些疾病都有著相似的病因、病發過程及治療方法。
心血管疾病通常分為高血壓、運動猝死、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血脂、高血脂、降脂藥物、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感染性心內膜炎、冠心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心臟病、心肌炎、克山病、心包炎、梅毒性心血管病、心臟神經官能癥、風濕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瓣膜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癥狀一般表現為心悸、呼吸困難、眩暈、暈厥等,表現類型為:運動性呼吸困難、端坐呼吸、陣發性夜間呼吸困難、急性肺水腫、咳嗽、咯血、胸痛、紫紺等等。
從上述文獻的參考數據分析可得出,受試者鍛煉后的膽固醇(CH)、三酸甘油酯(TG)數值明顯低于鍛煉前的,高密度脂蛋白(HDL-C)則高于鍛煉前的,呈顯著性差異(P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3.1.1廣場舞對中老年婦女身體形態的影響
中國女性一般在40歲以后就開始明顯的發胖,身體素質由盛轉衰,各個器官發生著退行性變化,心肌萎縮、硬化,血管壁變硬,官腔變小,血流阻力加大,所以常常會引起動脈壓升高,使心臟負擔加重,身體的各項生理指標也會隨之發生變化。這直接影響到她們的身體健康,表1的實驗結果表明:每天參加廣場舞運動的中老年婦女的體重和腰圍都有明顯的減少,這不僅可以使人體利用脂肪的能力加強,改善體脂比,保持和塑造纖細的體型,而且還有效預防了肥胖帶來的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得問題。經常參加廣場舞鍛煉的中老年婦女其身體素質比不參加廣場舞運動的同齡人要強健,疲勞后的恢復期較短。對中老年婦女心血管系統的正常運行更有益。
3.1.2廣場舞對中老年婦女血脂水平的影響
女性在更年期后患心臟病的幾率增高,這是因為女性在更年期后,卵巢功能減退,雌激素分泌也大幅度減少,膽固醇會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因此女性更容易患有動脈粥樣硬化。
膽固醇在體內有著廣泛的生理作用,但當其過量時便會導致高膽固醇血癥,對機體產生不利的影響,根據已有的研究發現,動脈粥樣硬化、靜脈血栓形成與膽固醇過高有密切的聯系。據發現,研究人員在《老年病醫學雜志》上報告說,他們選取了52名60至69歲健康但平時不喜歡運動的志愿者,并安排這些人參加較為劇烈的運動。隨后研究人員檢測了他們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并將檢測結果與他們運動前的膽固醇水平進行對比分析。分析顯示,在運動后膽固醇明顯降低。
三酸甘油脂就是指血中脂肪物質如膽固醇、三酸甘油脂等,它能夠導致血脂蛋白代謝異常等疾病。隨著收縮壓、舒張壓的增高,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增加,收縮壓與舒張壓均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存在著連續的、逐漸增加的趨勢關系,從表1的數據可以發現廣場舞可以使中老年婦女的血壓下降,有利于減輕心臟負擔,減少心腦血管疾病,避免心血管疾病的突發,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
血脂代謝異常是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根據表2的實驗數據結果我們可以總結出CH(膽固醇)、TG(三酸甘油酯)相對于廣場舞鍛煉前明顯降低,HDL-C(高密度脂蛋白)濃度水平升高。 HDL-C水平低下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而血漿TG濃度升高也逐漸被認為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廣場舞可降低中老年人血脂和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濃度,使心肌收縮力增強,外周血管擴張,對于那些參加運動會引起心絞痛的人來說,廣場舞這種比較緩和的運動可以改善他們的病情,防止冠狀動脈硬化、高血壓和心臟病等疾病。
我國正進入老年化社會,中老年婦女承受著越來與強烈的心里緊張和壓抑,身心健康問題不僅僅是她們自己的事情,也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和進步,實質上是一個社會問題。老年人體育鍛煉不同于中青年,具有滿足閑適的需要,更注重內心生活的豐富感、幸福感、寧靜感等主觀效果,沒有外界壓力,沒有思想負擔,是名符其實的娛樂體育。實踐證明,廣場舞鍛煉可以促進老年人健康長壽,延緩中老年婦女的心理衰老,維持或促進中老年婦女的心理健康,治療某些心血管疾病。本課題通過研究發現:廣場舞對中老年婦女的各項指標以及可以在國內外有關中老年女性參加各種健身運動的研究結果表明,廣場舞運動具有改善機體機能,提高免疫水平,調節內分泌激素水平,防治各種心血管疾病和骨質疏松,延緩衰老等作用,本課題通過調查、測試等對比研究發現:
(1) 長期參加有廣場舞蹈的鍛煉對老年人的身體形態有明顯的改善作用,可以有效降低體脂率和冠心病的發病率以及冠狀動脈硬化,這些直接反應機體健康以及心血管系統致病因素的數值。
(2) 長期參加廣場舞鍛煉可以改善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統功能,能延緩機體的衰老,提高機體抗病能力。
(3) 長期參加有氧健身操鍛煉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著積極的作用。
3.2建議
3.2.1廣場舞蹈最直接的目的是為了身體素質能夠得到提高,尤其是邁入中年以后,如果不加注意很容易產生各種疾病。廣場舞蹈和其他舞蹈一樣,有助于塑造良好的身形,同時它能讓人們在鍛煉過程中相互交流,宣泄壓力,所以,除了鍛煉身體外,廣場舞蹈還能夠延緩衰老,讓人看上去更顯年輕。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身體健康無疑已經成為了廣大中老年婦女心目中頭等重要的問題。真對這個問題我們做出了許多可參考性的建議。
3.2.2對于廣場舞的參與者來說,舞蹈動作難度要適中,選擇自己有十分把握完成的難度動作,切記不要求太難,這樣才能達到健身的目的,同時增強自己的信心。不要過于盲目,要弄清自己的身體狀況,適合什么樣的舞蹈,切忌盲目仿效。特別是老年人,最好測量一下血壓和脈搏,即使是血壓處于正常范圍,也要避免街舞等難度較大或長達2小時以上的任何舞蹈。一般宜從簡單動作做起,不要急于求成,只要“動”起來就會有健身的效果。
3.2.3不少社區都有廣場舞的固定訓練場所,以就近參與為好,不必跨社區“長途跋涉”。但車道邊灰塵和汽車尾氣(含多種致癌物)多;路邊或公園等處水泥或瓷磚地太堅硬,可能給關節帶來一定損傷,不宜作為運動場所。最好選擇視野開闊、空氣清新的草地或松軟的沙地,且要盡量避開風口。
3.2.4有些人為了跳廣場舞,一大早就起床,連早飯都不吃,還有些人,在晚上要跳到很晚才回家睡覺,這都是不可取的??崭固鴱V場舞,可能導致低血糖的發生,嚴重者甚至會昏厥。跳舞到很晚才休息,不僅影響周圍居民的休息,還會擾亂自身正常的生物鐘,影響睡眠,日久還會導致多種慢性疾病的發生。早上活動不要太早,以太陽出來為佳,尤其是秋冬季節,須待霧退之后再開始跳舞為好;下午以4~6時為佳,晚上則須待晚飯后半小時至1小時后活動。若將公園、樹林等處作為練習場所,更要避開夜間以及清晨日出之前等時段,“聞雞起舞”不可取,因為周邊樹木、花草等植物未經光合作用,排出大量二氧化碳,使氧氣減少,不利于健康??偟脑瓌t是要隨著節氣與天氣的變化適時調整,不要過分機械。另外,睡前兩小時內不要進行劇烈運動,尤其是老年人,因上床時間比較早,睡前運動容易造成難以入睡,或者疲勞,降低睡眠質量。此外,跳廣場舞的場地一般會集中很多人,空氣流通差,時間長了,對呼吸系統也會有影響。
跳舞時心跳、血流加快,呼吸加深,還能促進其他器官的代謝。但是,很多老人覺得廣場舞運動量小,多跳一會兒才有效果,因此跟著舞群從頭跳到尾,算下來,有的甚至會跳上兩個多小時。對此,專家認為,老人運動時間過長,會促使身體釋放大量激素來分解蛋白,補充過度運動的能量需要,加快器官衰老。若超出心臟負荷能力,還會造成心臟功能衰退,反而有害身體健康。
建議鍛煉總時間以不超過60分鐘為宜,這60分鐘要合理分配:跳之前要先做5―10分鐘簡單的拉伸肌肉和韌帶的熱身運動;最多跳40分鐘,強度以脈搏120―140次/分或輕度出汗為準;跳完后原地歇10分鐘左右,可做些動作緩慢、放松的整理運動,不要直接回家,否則會影響大腦氧的補充和靜脈血回流,使血壓降低。此外,老年人跳廣場舞,應盡量避免大幅度的扭頸、轉腰、轉髖等動作。跳舞時穿吸汗的棉質衣服,同時最好額外帶件外套,以防出汗后受涼。
[參考文獻]
[1]趙水平.血脂異常與冠心病[J].中國臨床醫生,2004(1):23-24.
[2]張素珍,陳文鵬,趙剛.有氧健身運動對中老年女性體質的影響[J].上海體育學院報. 2004(1):22-25.
[3]姚禎,姚月歌,高血脂癥與動脈硬化[J].日本醫學介紹.1992(11):524.
[4]方慧,有氧健身操鍛煉對老年人身心健康影響的研究[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