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頸護理小知識范文
時間:2023-11-06 17:23:1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肩頸護理小知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支氣管鏡;檢查;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26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1)06-0259-02
支氣管鏡檢查是呼吸系統較安全、方便、創傷性小的檢查技術,在呼吸道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中得到了廣泛應用[1]。但該操作是一種侵入性、應激性刺激,術中出現鼻、咽喉、氣管的異物感以及因劇烈咳嗽、干嘔而產生的恐懼感,使部分病人抗拒或不能很好地配合診治[2],而影響檢查的順利進行。我科通過對支氣管鏡檢查患者進行有效的認知行為等護理干預,提高患者對支氣管鏡檢查的耐受性,現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09年7-9月首次接受支氣管鏡檢查的患者14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70例,對照組男42 例,女28 例,年齡 16~72歲,平均42.5歲,觀察組男 38例,女 32例,年齡18~78歲,平均 44.2歲。兩組患者其年齡、性別、文化程度、職業等方面比較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均由同一醫生進行操作,均使用奧林巴斯電子支氣管鏡。
1.2 干預方法 對照組按常規護理給予必要的解釋和安慰,講解檢查中的注意事項,以取得患者的配合。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設專人對患者進行評估,進而實施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
1.2.1 認知干預 首先通過自行設計的問卷調查,評估患者對支氣管鏡檢查的認知程度和憂慮擔心的問題,進而實施有針對性的心理指導。如:向患者介紹支氣管鏡檢查的大概原理,該檢查對其疾病診斷的目的、意義;檢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適,減輕不適的方法及配合要點;并向患者介紹所使用支氣管鏡的優點、消毒效果的肯定及操作者的業務水平;對患者提出的問題耐心解釋,在相互信任、理解的基礎上讓患者或家屬在支氣管鏡檢查同意書上簽名。
1.2.2 情感干預 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對患者做全面的護理評估。針對不同的年齡、病種、文化程度及心理特征采取
不同的方法進行干預,使患者明白檢查中的不適可能會受情緒、性格和注意力等影響,檢查成功與否離不開其自身的主動配合,使其以良好的心理狀態接受檢查。找支氣管鏡檢查成功者現身說法,鼓勵患者,消除疑慮。護士在與患者交談中態度要真誠,檢查過程運用表揚性的語言鼓勵患者,或輕輕撫摸患者的頭部,以分散其注意力并減輕緊張情緒,必要時讓家屬陪伴給予心理依托。
1.2.3 行為干預 當支氣管鏡進入聲門時,多數患者會有嗆咳、氣憋的感覺,屬正常反應,囑咐患者張口作均勻呼吸,全身盡可能放松,這樣憋氣感會逐漸減輕;如有特殊不適可用手示意,不要講話,也不能抬頭或搖頭;有痰可用舌頭輕輕抵出口腔或咽下;告知患者醫生正通過支氣管鏡幫助吸出痰液并告知其監護儀的監測指數是正常的,讓其安心的接受診療。
1.3 觀察指標和方法:
1.3.1 檢查中不適程度評定 操作中根據患者的表情和痛苦癥狀,評估其客觀行為程度,其行為表現(咳嗽、惡心、緊張、恐懼程度)用完全沒有、輕度、中度、重度4個程度進行評定。
1.3.2 耐受程度量表 參考WHO疼痛程度分級標準[3]:①0級:無痛苦或稍感不適;②Ⅰ級:輕微痛苦可忍受;③Ⅱ級:明顯痛苦仍可忍受;④Ⅲ級:極度痛苦,不能忍受,發出痛苦。分別在支氣管鏡檢查結束后要求兩組患者進行自我評定。
1.4 統計方法 均為等級資料,運用SPSS13.0軟件采用非參數檢驗進行統計學處理。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檢查中不適程度比較(表1)
2.2 兩組患者耐受程度分別比較(表2)
表2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耐受程度高于對照組。
3 討論
3.1 初次受檢的大部分患者對支氣管鏡檢查認知不足,認為鏡身進入氣道必然會影響呼吸,從而產生恐懼心理,擔心該項檢查的安全性,自己非常被動。這些可作為應激原刺激患者發生生理、心理反應,表現為緊張、恐懼、焦慮、敏感性增強等[4],于是患者在檢查中常表現出過度反應,如緊握雙拳、躁動、過度呼氣等,使受檢者出現比支氣管鏡檢查通常出現的不適更大的痛苦感受,部分患者因不能耐受而拒絕繼續檢查。
3.2 實施針對性的認知行為干預,使支氣管鏡檢查的患者對支氣管鏡檢查的大概原理、操作步驟有了初步了解,并對可能發生的反應和不適有了充分的了解并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由被動接受轉為主動配合;檢查中體貼的語言鼓勵、合適的肢體關懷,讓患者感受到來自醫護人員的全心全意的的熱情服務,增加了患者的滿意度并使醫患關系更加密切,從而減少了患者的恐懼感,并減少了躁動,憋氣,劇烈咳嗽等不良反應,增加了檢查的成功率。從表1看出觀察組患者的客觀行為表現程度明顯減輕,從表2看出觀察組耐受程度明顯提高。對支氣管鏡檢查患者實施必要的護理干預可提高患者的耐受性,降低心理、生理應激反應,對保證支氣管鏡檢查和治療的順利進行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陳文彬,王友赤.診斷學[M].第五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568
[2] 王琴,王麗.舒適護理在纖維支氣管鏡檢查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09,7(1):9-10
[3] 許毅,季峰,厲有名.心理-行為干預減輕胃鏡受檢者痛苦感覺的研究[J].浙江實用醫學.1999.4(1):12-14
[4] 李小 精神科護理學[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24-26
作者單位:516001 廣東省惠州中心人民醫院內鏡中心
篇2
【關鍵詞】不同年齡小兒;靜脈留置針;部位選擇;留置時間;穿刺;新生兒
【中圖分類號】R156.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1)12-0058-02
靜脈留置針是頭皮針的換代產品,又稱套管針,在我國各大小醫院中已經廣泛應用,特別是兒科中的應用更為普遍。留置針的應用,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患者使用頭皮針時反復穿刺帶來的痛苦,同時由于其柔韌性的材料,可以在靜脈管道中留置較長時間而仍然保持管道暢通,方便了藥物治療。探討不同年齡小兒靜脈留置針部位的選擇,以及留置時間的分析,通過對比討論,尋求部位選擇和留置時間之間的關系,同時,探討這方面的護理,為今后更加科學合理地應用留置針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回顧性統計了我院自2010年4月至2011年8月住院的患兒747例,所有患兒均無凝血障礙。按照患兒的年齡將其分為三組,新生兒組115例,嬰幼兒組420例,學齡兒組212例。臨床穿刺工作者為本院穿刺技術熟練的護士。頭皮靜脈穿刺的時候選用額正中靜脈、耳后靜脈和顳淺靜脈;上肢靜脈穿刺時選用頭靜脈、手背靜脈和肘正中靜脈;下肢靜脈穿刺時選用足背靜脈和大隱靜脈。
1.2 方法:
首先對穿刺部位進行消毒,將留置針保護帽摘掉,松動外套管。然后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穿刺血管,右手握留置針緩慢進針,與皮膚的角度保持在15°~30°之間。待見留置針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繼續平行進針1~2mm。最后固定針翼,迅速旋上肝素帽外套管口,并將其旋緊,打開輸液調速器,用寬膠布再次固定。
2 結果
通過對統計資料的對比分析,發現不同部位的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各不相同。新生兒組頭部留置時間為98.5h,上肢為96.3h,下肢為72.4h;嬰幼兒組頭部留置時間為93.2h,上肢為76.4h,下肢為64.6h;學齡兒組沒有選用頭部穿刺,上肢靜脈留置時間為128.2h,下肢為122.7h。而各組的平均留置時間,學齡兒組最長為126.3h,新生兒組次之為89.3h,嬰幼兒組最短為79.4h?,F將三組患兒的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對比統計入。
從上面統計表格可以看出,新生兒穿刺部位最好是頭部靜脈,嬰幼兒穿刺的最佳部位也是頭部靜脈,而學齡兒穿刺部位則最好是上肢。同時,不同年齡的小兒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也有所不相同,嬰幼兒的留置時間是最短的,學齡兒留置時間最長,因此,一般來說,小兒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最好在94h左右。
3 護理
在臨床護理中,要加強對家長的宣教,對有留置針的患兒頭部,不能加蓋物件,要讓留置針的部位充分出來,以方便觀察和護理。叮囑家長看護好患兒的留置針部位,不能使留置針肢體過度用力,以避免血液回流造成堵管。在實際臨床護理中,要根據患兒不同的年齡特點,進行相應的護理,并詳細指導他們應用留置針的注意事項。通過本組資料討論,新生兒頭部和上肢靜脈留置時間明顯長于下肢靜脈,因此新生兒的穿刺部位首選頭部和上肢。同時,結合新生兒的特殊情況,頭部留置針更方便觀察和護理,對固定和保護的效果也要優于上肢,所以新生兒穿刺部位最佳的是頭部。而嬰幼兒靜脈留置時間最長的是頭部,最短的是下肢,因此選擇穿刺部位的時候第一是頭部,然后才考慮上肢。對于學齡兒來說,靜脈留置時間沒有顯著差異,因此穿刺部位可選上肢也可選下肢,實際操作中根據具體情況,結合患兒的個性而定。而對于平均留置時間的問題,本組資料表明新生兒平均留置時間和嬰幼兒平均留置時間差異不大,分別為3.7d和3.2d,而學齡兒平均留置時間為5.3d,明顯高于新生兒組和嬰幼兒組,因此,小兒靜脈留置時間為3~5d。當然,實際應用中要靈活變化,根據患兒的實際情況及時更換。
小兒靜脈留置針應用中,一定要刮干凈穿刺局部毛發,并且保證消毒穿刺處面積大于粘貼范圍,隨時更換輸液貼。在選用留置針的時候,以細、短留置針為宜,選擇靜脈血管的時候,以相對粗直、血流豐富、有彈性、避開關節、無靜脈瓣、易于固定的血管為佳,這樣可以降低血管內壁損傷,盡量避免發生靜脈炎,最大地延長留置時間。當然,一切選擇的前提條件均是不影響輸液速度。
不同年齡小兒應用靜脈留置針,可以明顯減輕患兒的痛苦,盡可能地保護血管。同時,對護理人員來說,也減輕了負擔,減少了靜脈輸液所占用的時間,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護理服務騰出了空間。在應用靜脈留置針的時候,要加強家長的宣傳工作,取得家長的配合和支持,盡量避免留置失敗的發生,使留置時間盡量延長,患兒的痛苦降低到最小。
參考文獻
[1] 艾芳.小兒靜脈留置針部位選擇與留置時間的護理探討[J].國際護理學雜志.2008(27):852~853.
[2] 艾芳.不同年齡小兒靜脈留置針部位選擇與留置時間的護理[J].醫學信息.2008(21):1374~1375.
[3] 陳志萍.新生兒四肢靜脈與頭皮靜脈留置套管針的對比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08(07):143~144.
篇3
過去的幾年,通過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在教育教學、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社會服務都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績,為學校開啟第三次創業的新征程和實現高水平創新性全國高職名校的奮斗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在肯定成績的同時,必須充分認識到學校的建設和發展與經濟社會的需求、學生的愿望、教師的期盼還有一定的差距,面臨嚴峻的挑戰,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質量還存在許多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專業設置不盡合理,專業規模和布局分布不均衡,專業課程體系的設置不能緊跟市場潮流,教師未能及時掌握企業的最新技術和行業信息,教材內容和信息不能及時更新和優化,人才培養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
(2)在行業中有影響力的領軍人才、教學名師、技能大師數量不足,教學科研團隊有待進一步培育,人才問題已成為制約學校發展的最大瓶頸。
(3)校企合作、工學結合質量不高、特色不特、合作的程度不深,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不強。故在工業4.0背景下,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系統的高職院校專業校企共建模式,對高職院校專業的良性發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加強高校與企業的合作,有效指導校企合作實踐,提高校企合作績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校企共建專業模式
根據以上的不足,在國家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和湖北職業技術學院的三年行動計劃的引領下,秉承立德立新,樂學樂業的校訓,結合湖北職業技術學院的專業與職業一體、學業和崗位融通的人才培養模式,采取必要措施提高學校的專業建設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具體如下:
1、要明確把握學校教務工作的目標和方向,凸出頂層設計學校的工作目標和方向應結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學校的特色來把握,從企業需求、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和就業發展三方面需求為出發點,按照五年、三年、年度的節點進行系統的謀劃,明確重點開展的任務清單,理清學校內涵發展的思路。
2、采取措施營造濃厚干事創業的科研學術氛圍提高積極性和濃厚氛圍,應做一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要尊重教師的教師的教學和科研成果,要尊重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的老師,使他們得到認可,有種自豪感和歸宿感。
(2)要定期的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到校進行學術講座和工作交流,形成常規性的文昌論壇活動。
(3)逐步在條件成熟的學院建立教學團隊,同時制定必要的激勵機制和考核辦法,使它們多出成績,出好成績,利用教學團隊的示范和輻射作用,吸引更多的老師參與進來,濃厚學術科研氛圍。
3、要建特色、樹品牌、凸內涵,打造學校核心競爭力要圍繞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開展工作,以適應學校的三年行動計劃規劃目標和培養名專業、名課程、名教師、名學生、名企業、名文化的要求,做到內涵提升,外延拓展。
(1)加強品牌和特色專業建設。鼓勵二級學院走特色發展、差異化發展和內涵發展之路,實現一院一特色、一院一品牌
(2)重視孝文化和創新創業文化的育人特色,營造立德立新、樂學樂業的育人氛圍。
(3)積極提升專業層次和課程轉型升級:積極把國家精品課轉型為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和在線公開課程,提升學校的軟實力和知名度。
4、強化教學管理,深化教學改革,構建動態優化機制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學校工作的良性發展,需要創新一套科學、合理、系統的教學管理辦法,行之有效的教學改革思路和措施,構建專業布局和專業結構的動態優化機制。具體做法如下:
(1)強化五表聯審制度
這五個表分別是根據人才培養方案和專業課程體系制定的教學計劃進程表、每個學期有相應的教學安排表、每門課有對應的授課計劃、每個班有一個課表、教學實施過程中每節課有一個授課登記表,常規檢查與專項檢查相結合,能發現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和不足,進行教學質量的診斷和改進。
(2)深化專業的課程改革和專業建設
專業建設的市場化、社會化,促進專業建設和企業的共同發展,提高教育教學工作的針對性和時效性。這種企業參與的專業建設方式,有利于專業課程體系的設置緊跟市場潮流,符合企業實際需求,為學生今后的工作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促進高新技術的學習和推廣通過校企共建把企業的最新技術和行業信息傳遞給學校,專業教師可由此獲得最新的信息資料,進而轉變教學,并加大對行業信息的收集用于指導教學工作,大膽拋棄滯后的教材,與企業技術人員編寫適合校企共同發展需求的專業教材,不僅優化了教材,推廣了新技術,提高了學生的素質,同時也促進了學校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
(4)有效地整合社會資源,節約資金,解決學校專業教學場地和設備不足問題,實現辦學的創新學校的教育資源(設備、技術等)往往落后于企業生產一線,許多學?;ň拶Y購置實習和生產設備,但學校設施設備的使用受教學進度的影響,具有很強的階段性,因此使用率普遍降低,如果不添置設施設備,又會影響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校企合作化解了這個矛盾,提高了現有資源的利用率,避免了重復投資。
(5)建立以學院為主體、多方參與的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健全各類規章制度。校企共同制訂人才培養質量標準,引入第三方評價,構建由社會、企業、學校、學生四方參與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建立質量反饋機制,由校企雙方人員共同實施校中廠、廠中校和校外實訓基地教學質量監控。
(6)建設專兼結合、雙師結構專業教學團隊。采取有效舉措促進教師專業技能水平的提高:通過內培外引、校企互融、以老帶新、技能競賽等措施提高老師的專業技能水平。通過企業實踐、技術研發、技術服務、國外培訓等途徑,培養在本專業領域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專業骨干教師,并完善兼職教師的選聘、培訓、使用、考核制度。
(7)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實現校企共同育人,共同發展企業通過簽訂學生培養訂單協議,協助學校制定教學課程和授課計劃,使學生在校即可接受企業文化,學習相關知識和技術并達到熟練。企業不僅免除了社會上招工的麻煩,避免了招收人員素質良莠不齊等不利因素,同時還省去了對新職工的入廠教育和培訓等工作。
(8)校企共建多功能實訓基地。在數控實訓基地內,與武漢金石興機器人自動化工程有限公司共建院級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和校中廠。與馬勒三環氣門驅動(湖北)有限公司、武漢神龍汽車集團等企業合作建設校外實訓基地和廠中校。
三、校企共建專業良性發展的建議
校企共建專業良性發展關鍵因素是人的因素,為促進校企共建專業良性發展,必須采取綜合激勵措施調動廣大教師員工的積極主動性和專業技能水平。
(1)采取激勵措施調動學校教師的科研積極性:我們要綜合運用激勵方式,構建一種價值激勵、情感激勵、發展激勵等柔性激勵和薪酬激勵、考核激勵、制度激勵等剛性激勵的立體激勵措施來調動廣大教師員工的積極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