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污染的來源范文
時間:2023-12-25 17:37:3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塑料污染的來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白色污染已經成為當今世界上較為嚴重的環境問題之一,被全世界人們所關注著。白色污染不僅破壞了我們的環境,而且還影響了我們的健康。抵制白色污染已經成為我們刻不容緩的任務。
通過多媒體我們觀看了有關白色污染的報道和圖片,以此提出了此次班會的主題。
班會主題:抵制白色污染,環保從我做起。
班會目的:通過對白色污染的現狀、來源、危害的分析,結合我國防治白色污染的方法,制定防治白色污染的對策,倡議學生從我做起,共同抵制白色污染,為防治白色污染貢獻自己的力量。
班會內容:
一、白色污染概述
100多年前,奧地利人馬克斯·舒施尼發明了塑料袋,這種包裝物既輕便又結實,在當時無異于一場科技革命。從此以后,人們的生活因為有了塑料制品而變得越來越方便,大到田間大棚,小到買東西時的包裝袋,無不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在人們使用塑料制品的同時,廢舊塑料制品的處理成為了新的問題,白色污染成為人們急需解決的環保難題。
所謂“白色污染”,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類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棄置成為固體廢物,像農用薄膜、包裝用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的丟棄造成的環境污染。由于廢舊塑料包裝物大多呈白色,因此稱之為“白色污染”,也是人們對塑料垃圾污染環境的一種形象稱謂。人們使用后隨意丟棄,且這些廢棄物難于降解處理,造成了環境污染的現象。
二、白色污染的現狀
塑料制品作為一種新型材料,輕巧、結實、價優,被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作為包裝材料,市場應用的增長率遠高于其他材料,調查顯示從1990年到1995年,五年間年平均增長9%。
我國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產和消費國之一。人們使用塑料制品等一次性用具后的廢棄物大部分被丟棄在環境中,沒有采取降解措施進行處理。在市區、農村、旅游區、田野、河流、道路旁等地,廢棄塑料制品隨處可見,不僅帶來了“視覺上的污染”,而且也對生態環境構成了危害,導致了環境污染。
三、白色污染的來源
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各行各業都在使用塑料制品:工廠、企業、商場、超市、菜市場、批發市場等,在制作和銷售物品時無不使用塑料制品的包裝,塑料制品存在于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無時無刻不在人們的視野中,這成為白色污染的最大來源。
四、白色污染的危害
1.對土壤的危害。填埋廢舊塑料包裝物,由于其很難降解,通常需要100-200年時間,造成了長久的、更深層的環境污染問題。首先填埋的廢棄物破壞了土壤的結構,影響了土質和土壤的透氣、透水性,進而影響到植物的生長,造成經濟作物、農作物的減產,還可能導致耕地的減少或者退化,直至影響下一代人的生存。
2.對水體的污染。水面上漂著的一次性塑料廢棄物,不僅是視覺污染更是環境污染。水中生物的生活環境遭到了破壞,不僅影響它們的繁殖,還可能會使某些生物因無法適應生活環境而從地球上滅絕。
3.火災隱患。一次性塑料制品等廢棄物是非常易燃的,人們隨意丟棄或堆放,容易造成自燃并引發火災。生活中發生的火災,許多是由于長期隨意堆放這些廢棄物造成的。
4.一次性廢棄物的隨意丟棄堆放,為有害生物的生長提供了條件。它們不但含有致病的微生物,同時也為老鼠及蚊蠅提供了食物、棲息和繁殖的場所,是各種傳染病傳播的根源。
五、我國防治白色污染的方法
我國防治白色污染的原則是以宣傳教育為導向,以強化管理為核心,以回收利用為手段,以替代產品為補充。
要大力開展宣傳教育,提高人們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危害的認識,提高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讓人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呼吁人們嚴守環境保護法,從自身做起,爭做保護環境的文明人。
要強化市場管理,禁止各商場、超市、市場等使用一次性塑料包裝物。我國自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在防治白色污染方面做出了努力。
以回收利用為重要手段。廢舊塑料包裝物等一次性用品可以重復使用,也可作為煉油、制漆、建筑材料的原料進行回收使用。重復使用或回收不僅可避免視覺上的污染,也可解決潛在的危害,緩解資源的壓力,減輕城市生活垃圾處置負荷,節約耕地,同時也可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
采取以紙代塑的方法。紙的主要成份是純植物纖維,廢紙容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可以解決廢舊塑料制品帶來的潛在危害,但同時也帶來了新的環境問題:造紙需要大量的木材,要有富足的森林資源,但我國森林資源匱乏,造紙也會帶來水污染。這是我們以紙代塑需要解決的新的環境問題。
使用可降解塑料。改進塑料制品等生產工藝,在生產過程中加入一些添加劑,使塑料制品在使用后容易在自然環境中降解,避免環境污染,保護耕地。
六、發起倡議,從我們做起,抵制白色污染
讓我們行動起來,拒絕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及一切能產生白色污染的制品。到食堂就餐自帶餐具,拒絕塑料袋盛裝飯菜;在超市購物時,自覺使用環保購物袋;自覺將廢棄塑料袋等物品放入垃圾箱,不隨意丟棄;看到隨地亂扔一次性塑料制品或焚燒行為時要主動制止,并及時向他們宣傳一次性塑料制品的危害。
篇2
【關鍵詞】塑料廢棄物;危害;回收利用技術。
中圖分類號:TQ340文獻標識碼: A
0.引言
塑料的發現與發展得益于化學科學與工程的發展,尤其得益于有機高分子科學技術的發展。塑料的出現令人興奮,它的優良性能和廣泛用途促使人們大力發展塑料業。不斷開發新品種、連續擴大生產規模、廣泛擴展應用范圍,直至今日塑料產品琳瑯滿目,塑料廢棄物鋪天蓋地,以致使地球環境難于承受而出現“塑料公害”。
1.塑料廢棄物污染的來源
1.1樹脂生產中產生的廢料
在樹脂生產中產生的廢料包括以下3個方面:聚合過程中反應釜內壁上亂削下來的貼附料一級不合格反應料;配混過程中擠出機的清機廢料一級不合格配混料;運輸、貯存過程中的落地料等。
1. 2成型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料
在塑料的各種成型加工中均會產生數量不等的廢品、等外品和邊角料。如注射成型中流道冷料、澆口冷固料、清機廢料等;擠出成型中清機廢料、修邊料和最終產品上的截斷料等;吹塑過程中吹塑機上的截坯口,設備中的冷固料和清機廢料以及中空容器的飛邊等;壓延加工中從混煉機、壓延機上掉落的廢料、修邊料和廢制品等;以及滾塑加工中模具分型線上的溢料、去除的邊縫料和廢品等。
1.3配混和再生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料
在配混和再生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料僅占所有廢舊塑料的很小部分,它們是在配混設備清機時的廢料和不正常運行情況下出的次品,其中大部分為可回收性廢舊塑料。
1.4二次加工中產生的廢料
二次加工通常是將從成型加工廠購買來的塑料半成品經轉印、封口、熱成型、機械加工等加工制成成品,這里產生的廢料往往要比成型加工廠產生的廢料更加難以處理。如經印刷、電鍍等處理后的廢品,要將其印刷層、電鍍層去除的難度和成本都很大,而直接粉碎或造粒得到的回收料,其價值則要低得多。經熱成型、接卸切削加工而產生的廢邊、廢粒,回收再生就比較容易,而且回收料的價值也比較高。
1.5消費后的塑料廢料
這類廢舊塑料來源廣,使用情況復雜,必須經過處理才能回收再用。這類廢物包括:化工中使用過的袋、桶等;紡織工業中的容器、廢人造纖維等;家電行業中的包裝材料、泡沫防震墊等;建筑行業中的建材、管材等;罐裝工業中的收縮、拉伸膜等;食品加工中的周轉箱、蛋托等;農業中的地膜、大棚膜、化肥袋等;漁業中的漁網、浮球等;報廢車輛上拆卸下來的保險杠、燃油箱、蓄電池箱等。
1.6城市垃圾中的廢舊塑料
這類廢舊塑料,由于其數量大,回收利用困難,已對環境構成嚴重威脅,是今后回收工作的重點,所以將其單獨歸類。城市垃圾中的廢舊塑料約占2%~4%,其中大部分是一次性的包裝材料。它們基本上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對苯加二酸乙二醇酯等,在這些廢舊塑料中聚烯烴約占70%。
2.塑料廢棄物污染的危害
2.1對生物體的危害
雖然塑料的主題――高分子聚合物通常安全無毒,但幾乎所有的塑料制品都添加了一定的成分的添加劑,使得塑料制品的可塑性和強度得到改善,從而滿足塑料制品的各種使用性能。例如,在聚氯乙烯中,鄰苯二甲酸酯(PAEs)作為添加劑的使用量達到了35%~50%,隨著時間的推移,PAEs可由塑料中遷移到外環境。由于過去一直認為其毒性低,PAEs得到廣泛使用,生產和使用量逐漸增加,目前全世界年產量高達200萬噸之多,我國近些年來年產量達21萬~26萬噸左右。研究發現,PAEs在大氣、降塵、生物、食品、水體和土壤等的污染以及河流底泥、城市污泥等介質中殘留,其水解和光解速率都非常緩慢,屬于難降解有機污染物。
2.1.1對動物的危害
塑料廢棄物對海洋生物造成的危害是石油溢漏危害性的4倍,每年僅丟棄在海洋的廢棄漁具就在15萬噸以上,各種塑料廢品在數百萬噸以上。廢棄塑料對動物的傷害主要表現在被動物誤食,劃傷食道,造成胃部潰瘍等疾患。有毒的塑料添加劑,如抗氧劑三丁基錫,由于生物富集,會使動物降低食欲,降低類固醇激素水平,導致繁殖率降低,甚至死亡。據估計,每年至少有數百萬只海洋動物因誤食塑料導致喪生。
2.1.2對人體的危害
因塑料廢棄物造成的火災事故時有發生。塑料廢棄物的焚燒還會產生有害氣體,如聚氯乙烯燃燒產生HCl,ABS/丙烯腈燃燒產生HCN,聚氨酯燃燒也產生氰化物,聚碳酸酯燃燒產生光氣等有害氣體。其中氯化物燃燒產生的二英等有毒氣體能使獸類和鳥類出現畸形和死亡,對生態破壞極大。它們對人體的傷害也是極為嚴重的,表現為肝功能紊亂和神經受損,并使癌癥的發病率上升等。
2.2對土壤和大氣環境的危害
廢舊塑料廢棄物混在土壤中,會影響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導致作物減產。地膜覆蓋技術可以有效增加農作物產量并提高產品質量,大大提高了土地資源的利用率。我國目前已成為基本建設覆蓋面積最大的國家。但是由于目前我國使用的地膜大多是以聚氯乙烯等為原料的難降解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品在自然條件下難以分解。
混入生活垃圾中廢舊塑料包裝物根本無法有效治理,衛生填埋及堆肥處理無法分解,人工分選后其粘附雜質較多而無法再回收利用。塑料密度小,體積大,能很快填滿場地,降低填埋場地處理垃圾的能力;而且,填埋后的場地由于地基松軟,垃圾中的細菌、病毒等有害物質很容易深入底下,污染地下水,危及周圍環境。
破壞臭氧層。在生產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的過程中,由于使用了發泡劑,會破壞大氣臭氧層。
2.3浪費大量不可再生資源
合成塑料的原料主要是煤、石油和天然氣等不可再生資源。據估計大多數塑料制品在10年內其50%~60%將轉化為廢棄塑料,如果沒有采取積極的治理措施,將對日益緊缺的不可再生資源造成巨大的浪費。
2.4視覺污染
塑料廢棄物散落在城市旅游區、水體、書上和道路兩側,尤其在垃圾站,垃圾場周圍這種現象更為嚴重,破壞了城市整體美感,影響市容觀瞻。
3回收再生方法
3.1回收再生前的準備
3.1.1分選分離
使用后廢舊塑料來源復雜,并且常混入有金屬、橡膠、玻璃、織物、木材、泥沙以及他各種雜質,所以需要分選。這里所指的分選,包括一般常說的“分揀”和“分選”。分揀意指大體的分選,也可認為是初步分選;分選意指將不同種類的材料分離。
3.1.2破碎
在廢塑料的回收再生利用中,破碎用于工廠生產現場廢料和經消費后廢塑料的破碎。
現場破碎有在線破碎和直接破碎加以利用的方式,均是將未進入商品流通領域的未污染廢料,直接破碎后加入新料進行利用的。
消費后廢塑料的破碎可以起到減容的作用,有利于廢塑料運輸、儲藏,更是提高分選精度不可缺少的工程。
3.1.3清洗和干燥
廢舊塑料制品常在不同程度上沾染有油污、垃圾和泥沙等,必須進行清洗,否則會嚴重影響再生塑料制品的質量。
3.2機械回收再生
使用后塑料的機械回收再生法,包括直接利用和熔融再生方法,前者是將收集起來的廢舊塑料制品,經粉碎后直接加以利用的方法,后者是經分選、破碎、清洗和干燥后,再加熱熔融制成用于塑料制品成型加工用再生粒料的方法。
3.3油化和氣化
廢舊塑料油化就是通過熱裂解的方法將塑料轉化為再生油,用作石油燃料或化工原料的方法。使用后廢塑料的氣化是將廢塑料在反應器中通過熱解生成CO、H2等氣體進行回收再生的方法。
【參考文獻】
篇3
2015年3月,中國國家海洋局發表了每年一度的中國海洋環境狀況公報,也為這一問題敲響警鐘。公報直接點名了海洋“塑料”問題,指出塑料廢棄物是中國近岸海域海洋垃圾的主要類型。2014年中國91%的海面漂浮垃圾來源于陸地,9%來源于海上活動。
大洋中的塑料垃圾場
海洋正在淪為世界上最巨大的垃圾場。來自全球的各種垃圾,從小碎片到大垃圾群,匯集于此。2014年,在十多個國家組成搜尋小組,尋找馬航MH370失聯客機的過程中,人們一次次地聽到印度洋洋面上漂浮著疑似客機殘骸物的消息,但最終這些漂浮物只不過是各樣海洋垃圾。在遠離海岸線的印度洋中,救援人員發現的最大漂流物長度超過20米,巨大的塑料垃圾和捕魚設備,無奇不有。
這次全球聯動的救援令海洋垃圾的嚴重性再度暴露。
海洋塑料垃圾問題早在1970年代就引發科研人員的關注。過去的40多年里,公眾開始獲悉,太平洋北部的海域已形成太平洋垃圾帶(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面積相當于中歐地區。但此間對這些垃圾數量與來源尚無嚴謹估算和分析。
國際社會近年來不遺余力地呼吁重視海洋塑料垃圾問題。2003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曾發起“海洋垃圾全球倡議”,2009年報告《海洋垃圾:一個全球挑戰》。這是史上第一次跨越12個不同區域,衡量全球海洋垃圾狀況的嘗試。
聯合國環境署此前估計,每年有超過640萬噸垃圾進入海洋。海洋垃圾的最大來源是陸上活動,其中包括:從沿海或河岸附近的垃圾場釋放出來的廢物;對海岸的旅游和休閑使用;漁業活動;海灘垃圾;拆船廠。垃圾的主要?;鶃碓窗ǎ簛G失或丟棄的漁具;航運活動;合法和非法傾倒。
“海洋污染的80%都源于陸地。照目前的污染速度,海洋污染程度在40年內將翻一番?!甭摵蠂h境規劃署執行主任施泰納(Achim Steiner)曾公開表示。2015年佐治亞大學科學家發表在《科學》雜志的研究,進一步精確呈現了海洋塑料垃圾問題。這是自1970年代以后,第一份全球性的、確切性的數據評估。報告展示了全世界192個沿海國家和地區向海洋中排放塑料垃圾的情況。
全球每年流入海洋的塑料垃圾大約是800萬噸。2010年,192個沿海國家和地區一共產生了2.75億噸塑料垃圾,最終有480萬噸到1270萬噸進入海洋,成為海洋生態環境的致命殺手。這相當于“所研究的192個沿海國家和地區里,每一英尺(30厘米)的海岸線上堆有5個裝滿塑料的袋子。將800萬噸塑料垃圾堆放一起,能讓34個紐約曼哈頓地區的面積湮沒在齊腳踝深的塑料垃圾中?!弊糁蝸喆髮W的環境學教授、也是論文首席作者的珍娜?詹貝克(Jenna Jambeck)博士描述。
這項研究基于世界銀行2010年的數據,以距離海岸線50千米以內的居住人口為研究對象,統計了各地區每年每人產生的垃圾量、塑料垃圾所占垃圾比例、處理不當的塑料垃圾占比等數據,再加上海洋表面打撈的垃圾量等實地測算,估計出最終結果。
這些排入海洋的塑料垃圾難以降解,將“詛咒”海洋世界長達數百年,海洋塑料垃圾全面分解據稱需花上數百年時間。這些垃圾能對海洋動物構成致命威脅。海洋動物,如海龜、海鳥,會誤認塑料垃圾為食物,吞食后中毒死亡。
海洋垃圾不僅影響海洋生態系統健康,還對航行安全造成隱患。廢棄塑料會纏住船只的螺旋槳,特別是各種塑料瓶,它們會損壞船身和機器,引發事故導致停運,給航運公司造成重大損失。
中國:最大傾倒源?
根據佐治亞大學的研究報告,全球從陸地流入海洋的塑料垃圾最大源頭是中國,排放量占了192個沿海國家和地區排放總量的近三分之一。
在這份報告中排名前20位的國家制造了83%的塑料垃圾,大部分都是發展中國家,前10名中有8個國家在亞洲。排名靠前的國家大多人口眾多,其中大部分為經濟高速增長的發展中國家。
超過一半流入海洋的塑料垃圾來自5個國家,它們的排名依次是:中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越南和斯里蘭卡。進入污染國前20名的唯一一個發達國家是美國,排名第20。如果將所有歐盟的沿海國家算作一個整體,那么歐盟的排名是第18名。
傾倒處理不當垃圾最多的20個國家中,有16個是中高收入或中低收入國家。這些國家垃圾處理設施的設置可能跟不上發展的腳步。而發達國家和地區,諸如美國和歐洲沒有對它們收集的垃圾處理不當,所以這些國家的塑料垃圾完全是人為亂扔的結果。
人口數量和垃圾處理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哪些國家是海洋垃圾大戶。珍娜?詹貝克博士解釋:“即便各國垃圾估算量可能因為模型的不同而各異,但未妥善處理垃圾最多的前20個國家的排名不會因此發生改變――這個排名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沿海50千米范圍內的人口密度?!?/p>
作為發達國家,美國盡管垃圾處理能力高,但人均垃圾制造量亦很高,是中國的兩倍多,塑料垃圾問題仍然不可忽視。研究指出,如果這20個國家的垃圾能減少50%,到2025年,全球塑料垃圾總量就可以減少41%。
中國國家海洋局未回應《鳳凰周刊》就海洋塑料垃圾排放問題的采訪請求。該部公開披露的信息顯示,從2007年開始,中國國家海洋局就啟動了海洋垃圾污染的監測和評估工作,在沿海5 0個示范區域開展了漂浮物垃圾、海灘垃圾和海底垃圾的監測。
2015年3月,國家海洋局的《2014年中國海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中國2014年近岸局部海域污染嚴重、陸源排污壓力巨大、海洋生態環境不斷惡化。與2010年中國海洋環境狀況公報的口徑一致,塑料廢棄物依舊是中國近岸海域海洋垃圾的主要類型。
“海洋垃圾在海流和風浪的作用下遠距離遷移,已經成為跨國家和區域的污染問題?!惫珗蠓Q,“多年監測結果顯示,我國近岸海域海灘、海面和海底垃圾的主要種類是塑料類。70%的海灘垃圾和59%的海面漂浮垃圾來源于人類海岸活動。尤其是在濱海旅游區,海洋垃圾的數量明顯高于其他區域?!?/p>
公報指出,國家海洋局在37個區域開展了海洋垃圾監測,內容包括海面漂浮垃圾、海灘垃圾和海底垃圾的種類、數量和來源。海洋垃圾密度較高的區域主要分布在旅游休閑娛樂區、農漁業區、港口航運區及鄰近海域,旅游休閑娛樂區海洋垃圾多為塑料袋、塑料瓶等生活垃圾;農漁業區內塑料類、聚苯乙烯泡沫類等生產生活垃圾數量較多。
其中,海面漂浮垃圾主要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碎片、塑料袋和塑料瓶等,塑料總共占到垃圾的77%。大塊和特大塊漂浮垃圾平均個數為30個/平方公里;中塊和小塊漂浮垃圾平均個數為2206個/平方公里,平均密度為20千克/平方公里。91%的海面漂浮垃圾來源于陸地,9%來源于海上活動。
而海灘垃圾主要為塑料袋、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碎片和塑料瓶等。每平方公里的塑料平均個數超過5萬個,重量超過3噸,塑料大類總共占海灘垃圾的71%。海底垃圾主要為塑料袋和塑料瓶等,每平方公里的平均個數超過700個,重量達到100千克,塑料占垃圾比例達到84%。
前述《科學》期刊的研究顯示,人口密度高固然是中國等發展中國家海洋垃圾排放量巨大的重要原因,但質量低劣的垃圾處理系統才是罪魁禍首。中國國內塑料垃圾回收體系并不完善。2010年,中國國內的廢棄塑料回收數量僅為1000萬噸,回收率只有20%。
進口洋垃圾爭議
垃圾處理不當是海洋塑料垃圾污染的最大來源。由于缺乏配合經濟高速增長的垃圾處理體系,每年數以百萬噸計的塑料垃圾流入海洋。這些流入海洋的垃圾隨波逐流,已釀成全球性的環境問題?!犊茖W》雜志的研究披露后在中國引來爭議。有評論認為,發達國家也應當為中國的海洋塑料垃圾污染負責,因為中國接收了大量他們不要的塑料垃圾。中國成為制造塑料垃圾的頭號大國,部分原因要歸咎為“洋垃圾”。
來自世界各國的塑料瓶、塑料桶、塑料袋甚至塑料注射器,高高地堆放在經營廢品回收的中國村民和農民工周圍。他們將這些垃圾分類、清洗、解體,然后扔進爐子里熔化、重鑄,最終加工成許多小顆粒。這是今年新近出品的獨立紀錄片《塑料王國》,記錄的中國塑料垃圾行業處理一景。
在《塑料王國》的鏡頭里,大量未經處理的塑料洋垃圾進入中國,散布在鄉鎮作坊里,由幾乎沒有任何防護的工人手工完成粗糙的分揀。據導演王久良調查,1噸塑料洋垃圾的回收率,運氣好的時候也只有85%,這意味著至少有150公斤塑料被廢棄。影片中,廢棄塑料四處堆積,漂蕩在河中。
這是中國龐大塑料垃圾足跡中的一環。王久良過去多年長期拍攝垃圾領域的紀錄片,他說,洋垃圾處理在中國非常普遍,整個中國稱得上成規模的廢塑料處理中心,而且是專門針對洋垃圾的大概就有十幾處,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廣東、福建、天津都有。
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塑料廢品進口國――它們大多來自美國。由于有利可圖,塑料廢品甚至被走私進入中國。被挑揀完、沒有回收價值的塑料垃圾,或被直接焚燒或被傾倒進河流中,最終匯入大海。
根據中國海關方面的數據,中國從海外進口的廢棄塑料總量年年遞增,從2002年的246萬噸增至2010年的740萬噸,到2014年僅前三季度進口量就達到了663萬噸,比2013年同期增長了19%,這數據還并未將違規的走私廢棄塑料算在內。王久良說,“這僅僅是官方的統計數據。從我拍到的很多垃圾場看,根本不止這些?!?/p>
篇4
論文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垃圾中塑料成分也成倍增加。由此造成的“白色污染”破壞了市容環境,危害人體健康,因此,治理“白色垃圾”已成為全社會面臨的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0 引言
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產量急速增加。近幾年來,塑料制品作為一種新型材料,具有質輕、防水、耐用等優點,在全世界被廣泛應用,且呈逐年增長趨勢。不可否認,塑料方便袋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但隨著塑料制品消耗量大幅提高,城市垃圾中塑料成分也成倍增加。由此造成的“白色污染”破壞了市容環境,危害人體健康。廢塑料制品混在土壤中會影響農作物吸收,進入生活垃圾中的廢塑料制品,給垃圾綜合利用帶來困難。因此,治理“白色垃圾”已成為全社會面臨的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1 “白色污染”的定義
這要從塑料開始談起。塑料是一類高分子材料。以石油為原料可以制得乙烯、丙烯、氯乙烯、苯乙烯等,這些物質的分子在一定條件下能相互反應生成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即高分子):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隨著塑料產量不斷增大,成本越來越低,我們用過的大量農用薄膜、包裝用的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在使用后被拋棄在環境中,給景觀和環境帶來很大破壞。由于塑料包裝物大多呈白色,它們造成的環境污染被稱為白色污染。
2 “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存在兩種危害:視覺污染和潛在危害。
視覺污染指的是塑料袋、盒、杯、碗等散落在環境中,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影響環境的美感。前幾年,有人戲稱我國有兩座萬里長城,一為古長城,二為白色長城,指的是我國鐵路沿線到處是白色的飯盒、塑料袋,這就是視覺污染。白色污染的潛在危害則是多方面的。
2.1 一次性發泡塑料飯盒和塑料袋盛裝食物嚴重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
2.2 使土壤環境惡化,嚴重影響農作物的生長。
2.3 填埋作業仍是我國處理城市垃圾的一個主要方法。
2.4 若把廢塑料直接進行焚燒處理,將給環境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
3 “白色污染”的防治
鶴崗市對治理“白色污染”十分重視,鶴崗市主管城建的副市長在深入區街綜合檢查現場辦公時,就結合實際提出了運用市場化手段治理“白色污染”的新思路,按照市領導的指示和要求,環衛處對白色垃圾污染狀況進行全面調研,制定垃圾袋回收方案如下:
3.1 定向收購:收購從事環衛工作的保潔員所送的垃圾袋。“社會人”撿拾的垃圾袋不與收購。原因是:以撿拾垃圾為生的人,在從垃圾點、箱、斗中撿拾可回收垃圾(罐類、紙殼)時捎帶撿塑料袋,勢必要打開盛裝生活垃圾的塑料袋:一方面使袋裝物裸露膨松,甚至散落在垃圾箱、斗周圍,裸露后的垃圾增加致病菌傳播。膨松了的垃圾易飄浮、飛落,一方面加大運輸車輛的容積,另一方面落地污染環境,相對增加保潔難度;另外“社會人”從垃圾點撿拾垃圾袋,袋中紙類輕體物將隨風飄逸,污染街巷衛生,就失去了撿拾垃圾袋意義。再則,常年在垃圾場撿拾垃圾回收物的“社會人”,若把撿來的垃圾袋返送至環衛收購點,勢必造成垃圾處置反復,一方面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另一方面造成二次污染。
3.2 撿拾指導:在回收工作中,鼓勵從事環衛工作的保潔員撿拾白色垃圾,增強責任心。要求撿拾的垃圾袋來源于街巷,不要從垃圾點、箱、斗中撿拾垃圾袋。環衛保潔員工作時行走在設置有垃圾點、箱、斗、公廁的街巷道路中,順便撿拾白色垃圾,收集起來,不但減少街巷的白色污染,同時自己又增加一定的經濟收入。不鼓勵從垃圾點、箱、斗內撿拾垃圾袋,對從垃圾箱、斗中翻找垃圾袋而造成環境污染的,將給予批評等處罰。
3.3 收購價格:暫定垃圾袋回收價格為每公斤3元。
由于廢塑料袋的清洗、消毒、再造顆粒作二次原料成本高,再生品市場小、價格低,再生利用的經濟可行性差,所以現有的廢品收購點,很少有收購廢塑料袋的,個別廢品收購點收購價格非常低,每公斤在0.4—0.5元之間,導致“社會人”撿拾白色垃圾少。
環衛部門本著化害為利,造福市民的原則,在回收過程中,提高撿拾白色垃圾勞動力價值,調動撿拾積極性。確定收購價每公斤3元。迅速激發了保潔員的積極性。過去被清掃后扔進垃圾箱,被風吹到街上、樹上造成二次污染的垃圾袋,如今被拾起后疊得平平整整,送到了市環衛處。市環衛處對回收塑料袋全部運到外地進行集中銷售,回收了部分資金。
采取市場化運作方式和運用價格杠桿原理收購廢棄塑料袋,收到了“一石三鳥”的效果——環衛工人增收了,“白色污染”減少了,廢舊塑料袋變廢為寶了。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三豐收。
3.4 停止使用一次性餐具及超薄塑料袋。由于一次性塑料餐具難降解,現在許多城市都推廣使用綠色餐具——紙制餐具,因為纖維素能被微生物降解。但許多環保專家認為,用紙制餐具代替發泡塑料餐具亦不明智。首先,紙制餐具同樣也會帶來視覺上的污染,因為它們的降解速度并不快,往往在幾十天甚至幾個月內也不會降解徹底。其次,制紙制餐具時,除用到草漿、稻漿外,還要加入1/3左右的木漿,若全面推廣,勢必造成大量木材的消耗,導致森林砍伐的加劇。值得注意的是,我國森林覆蓋率僅為13.92%,人均占有森林面積只相當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7.2%,居世界112位。第三,制紙漿歷來是耗水大戶、耗能大戶及排污大戶。造漿工藝需大量水,而我國人均水的占有量在世界上排88位,已被列為世界12個貧水國家的名單上;若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河流中,會引起水污染;紙制餐具成型后需立即烘干,這就需要耗大量能。而我國能源結構是以燃煤為主,這樣就會增加空氣中SO2的含量,引起酸雨。因此,無論是從環保角度,還是從節約資源角度,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及紙制餐具都是一件好事。任何一次性餐具不僅不利于環保,也是對資源的最大的浪費。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拒絕使用超薄塑料袋買菜或盛裝食物,買菜可用菜籃子或較厚塑料袋,避免使用上的一次性,從而減少塑料袋對環境的污染。
3.5 加強環保宣傳,提高公民的環保意識,在社會上形成良好的環保氛圍,是解決白色污染及其它各種形式污染的前提。例如,要回收廢塑料,就要實行垃圾回收分裝制度,把不同類的垃圾放在不同的垃圾桶內,這就需要我們有高度自覺的環保意識。
回收白色垃圾減少“白色污染”,是一種探索性創新辦法,雖需進行一定經濟投入,但可獲得環境效益和社會效
益,并且將在運行中進一步改進和完善管理辦法,為加快我市城市建設進程,實現可持續發展做好基礎工作。
參考文獻:
[1]《城市垃圾管理與處理處置技術標準規范應用》上冊 25頁.
篇5
家鄉水環境調查報告模板一
水是生命之源”。由此可知道水對人類有很大的用途。如果沒有水,人類將無法生存于世;如果沒有水,那么植物就不能生存,大自然的“空調”也將關閉。××有“江南魚米之鄉”的美稱。小河縱橫交錯??捎捎谌藗內狈λh境的保護意識,河水正逐漸被污染。
調查地區:××區××縣××巷鎮東部地區
調查目的:了解當地水質情況,并提出建議
隨著經濟發展快速發展,身為家鄉的一份子我目睹了家鄉經濟的變化,也目睹了家鄉河水水污染的日趨嚴重。
(一) 我好幾次看到住在附近的居民往河中傾倒各種生活垃圾,甚至連塑料泡沫都往河里扔。此外,我還看到過河對岸有居民在河水中清洗馬桶或是對著河水刷牙,大家可能認為刷牙是件小事,可是那日積月累的刷牙水也是會對河水產生污染的呀!然而,最不可思議的是還有人在如此污濁的水里洗衣物。不過這些行為并不是百思不得其解的,它們大概都是人類品德陰暗面的表現吧,由此還可以看出湖州市民中的較大一部分人是很缺乏道德素質的??墒?我真的不明白,河水受污染對周圍的居民有什么好處不成,周圍的居民竟然眼看著母親河河水水質的日益惡化,卻仍沒有停止對河水產生污染的行為!這真是辜負了環衛工人的辛勤勞動,也讓我家鄉這條河漸至污濁不堪,堆滿生活垃圾。
(二) 過量施用化肥會使土壤中含有過多的氮、磷元素,它們會隨著水流到其它水體中去,加上人們大量使用含磷洗滌劑等化學產品,使江河湖泊等水體中的氮磷含量大量增加(有人估計,地球上目前工業固氮量已經是自然界中生物固氮量的1倍)。水中豐富的營養物使藻類大量繁殖,就會在淡水中出現“水華”現象,在海洋中則會出現“赤潮”等。當這些藻類死之后,由于細菌分解這些有機物需要消耗水體中大量的溶解氧,從而使水體中需要氧氣的生物(如魚類、軟體動物等)大量死亡。此時,水體就會發黑變臭,水質嚴重惡化。
以上二點便是我們總結的導致湖州市內水體產生污染的可能原因。
相關建議:
居民:
1.使用無磷洗滌劑。
2.盡量少使用含化學物質的物品。
3.做到不向河道中傾倒生活垃圾。
結論:
目前,××水污染情況嚴重,政府必須加大對水質的管理、保護和監察制度,居民必須規范自己的行為,企業要以保護水資源為榮,每個人都要以浪費和污染水資源為恥。水——生命之源,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去保護和節約水資源,離開了它,不單是我們,地球上的每一種生命體都將不復存在。水是如此的重要,但它并非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它需要每一個人的珍視。
家鄉水環境調查報告模板二
這是一張人們破壞環境的照片。照片里是一堵被畫花的墻壁,照片旁邊還寫著一句話:“還墻壁一張的臉。”它提醒我們無時無刻都要愛護環境。
我在活動中,嘗到了現代科技的甜頭,用數碼相機更加清晰;電郵讓溝通更加舒暢。環境調查報告。
環境你我他,環境靠大家。只要人人都愛環保,我們的周圍環境就更美好
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是我國城市特有的環境污染,在各種公共場所到處都能看見大量廢棄的塑料制品,他們從自然界而來,由人類制造,最終歸結于大自然時卻不易被自然所消納,從而影響了大自然的生態環境。從節約資源的角度出發,由于塑料制品主要來源是面臨枯竭的石油資源,應盡可能回收,但由于現階段再回收的生產成本遠高于直接生產成本,在現行市場經濟條件下難以做到。
面對日益嚴重的白色污染問題,人們希望尋找一種能替代現行塑料性能,又不造成白色污染的塑料替代品,可降解塑料應運而生,這種新型功能的塑料,其特點是在達到一定使用壽命廢棄后,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由于其化學結構發生明顯變化,引起某些性能損失及外觀變化而發生降解,對自然環境無害或少害。
例如淀粉填充塑料,首先其所含淀粉在短時間內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泌的淀粉酶迅速分解而生成空洞,導致薄膜力學性能下降,同時配方中添加的自氧化劑與土壤中的金屬鹽反應生成過氧化物,使聚乙烯的鏈斷裂而降解成易被微生物吞噬的小碎片,被自然環境所消納,同時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垃圾污染
垃圾侵占土地,堵塞江湖,有礙衛生,影響景觀,危害農作物生長及人體健康的現象,叫做垃圾污染。
垃圾包括工業廢渣和生活垃圾兩部分。環境調查報告。工業廢渣是指工業生產、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主要包括煤研石、粉煤灰、鋼渣、高爐渣、赤泥、塑料和石油廢渣等。生活垃圾主要是廚房垃圾、廢塑料、廢紙張、碎玻璃、金屬制品等等。在城市,由于人口不斷增加,生活垃圾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構成一大公害。
垃圾的嚴重危害,首先是侵占大量土地。二是污染農田。三是污染地下水。四是污染大氣。工業廢渣中的有些有機物質,能在一定溫度下通過生物分解產生惡臭,從而污染大氣。五是傳播疾病。生活垃圾中含有病菌、寄生蟲,如果直接用來作為農家肥料,人吃了施用過這種肥料的蔬菜、瓜果,就可能得傳染病。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城市垃圾大量增加。垃圾處理已成為城市環境綜合整治中的緊迫問題。
食品污染
食品是構成人類生命和健康的三大要素之一。食品一旦受污染,就要危害人類的健康。食品污染是指人們吃的各種食品,如糧食、水果、蔬菜、魚、肉、蛋等,在生產、運輸、包裝、貯存、銷售、烹調過程中,混進了有害有毒物質或者病菌。
食品污染可分為生物性污染和化學性污染兩大類。
生物性污染是指有害的病毒、細菌、真菌以及寄生蟲污染食品。屬于微生物的細菌、真菌是人的肉眼看不見的。雞蛋變臭,蔬菜爛掉,主要是細菌、真菌在起作用。細菌有許多種類,有些細菌如變形桿菌、黃色桿菌、腸桿菌可以直接污染動物性食品,也能通過工具、容器、洗滌水等途徑污染動物性食品,使食品-變質。真菌的種類很多,有5萬多種。最早為人類服務的霉菌,就是真菌的一種。
現在,人們吃的腐乳、醬制品都離不開霉菌。但其中百余種菌株會產生毒素,毒性最強的是黃曲霉毒素。食品被這種毒素污染以后,會引起動物原發性肝癌。據調查,食物中黃曲霉素較高的地區,肝癌發病率比其他地區高幾十倍。英國科學家認為,乳腺癌可能與黃曲霉毒素有關。
我國華東、中南地區氣候溫濕,黃曲霉毒素的污染比較普遍,主要污染在花生、玉米上,其次是大米等食品。污染食品的寄生蟲主要有蛔蟲、絳蟲、旋毛蟲等,這些寄生蟲一般都是通過病人、病畜的糞便污染水源、土壤,然后再使魚類、水果、蔬菜受到污染,人吃了以后會引起寄生蟲病。
化學性污染是由有害有毒的化學物質污染食品引起的。各種農藥是造成食品化學性污染的一大來源,還有含鉛、鎘、鉻、汞、硝基化合物等有害物質的工業廢水、廢氣及廢渣;食用色素、防腐劑、發色劑、甜味劑、固化劑、抗氧化劑食品添加劑;作食品包裝用的塑料、紙張、金屬容器等。
如用廢報紙、舊雜志包裝食品,這些紙張中含有的多氯聯苯就會通過食物進入人體,從而引起病癥。多氯聯苯是200多種氯代芳香烴的總稱,當今世界生產和使用這種東西的數量相當大。
有資料證明,在河水、海水、水生物、土壤、大氣、野生動植物以及人乳、脂肪,甚至南極的企鵝、北冰洋的鯨體內,都發現了多氯聯苯的蹤跡。食品在加工過程中,加入一些食用色素可保持鮮艷色澤。但是有些人工合成色素具有毒性。
防止食品污染,不僅要注意飲食衛生,還要從生產、運輸、加工、貯藏、銷售等各個環節著手。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土壤污染
土地是人類的衣食之本,在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土地卻遭受到空前的破壞。其中,土壤污染像一把軟刀子,正在剝奪大片肥田沃土的生產力。
土壤污染主要是指土壤中某些有害物質大大超出正常含量,土地無法消除這些有害物影響的現象。嚴重的土壤污染可以導致農作物生長發育的減退甚至枯萎死亡,這些污染后果是可以及時發現的。更多的土壤污染并無明顯表現,卻降低了農產品的質量,特別是通過農作物對有害物的富集作用,暗地里危害牲畜和人體健康,必須引起高度警惕。
土壤污染主要來源于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廢氣、廢渣以及化肥和農藥。生活污水和人畜糞尿中含有許多植物需要的養分,用污水灌田或施用糞肥一般會使農作物增產。但這些廢水、廢物中的病原菌、病毒、寄生蟲及蟲卵等則進入農田,沉積于土壤中,造成土壤污染。人接觸了污染的土壤和農產品,會引起破傷風、流行性病、地方病和寄生蟲病等。
現代農業大量施用化肥,致使硝酸鹽、硫酸鹽、氯化物等無機物大量殘留在土壤中。它們破壞土壤的理化性質,使土壤板結和鹽漬化,從而使農作物減產。使用農藥則使多環芳烴、多氯聯苯等有機物沉降在土壤中,毒害動植物和人。
大氣中的煙塵和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以及放射性塵埃等有害物質會自然地或隨雨雪沉降在土壤中。冶煉廠和汽車排放的廢氣中的鎘、鉛等有害物也會被土壤吸附,造成污染。
因此在工廠周圍和公路兩側的土壤最容易受污染。
在土壤污染中重金屬污染造成的危害最大。鉻、錳、鎳等還能在人體不同部位引起癌癥。
篇6
2008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限塑令”,規定從同年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實行“限塑令”是為了限制和減少塑料袋的使用,遏制“白色污染”。然而,到2013年6月,“限塑令”實施滿5年,有關限塑令“不靈”的報道不少見。一家名為“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的機構,就“限塑令”實施情況,對北京市場展開調查。結果顯示,限塑5年來,塑料袋使用量僅減一成,收效甚微。有人質疑,“限塑令”是否早已名存實亡?
“塑料購物袋國家標準”中規定,塑料購物袋的厚度必須大于或等于0.025毫米。在顏色方面,直接接觸食品的塑料購物袋應為本色。外觀上,不允許出現氣泡、穿孔等瑕疵。在食品安全方面,直接接觸食品的塑料購物袋必須標有“食品用”字樣。使用安全方面,塑料袋必須有安全性說明和警告語,如“為了避免和防止窒息等危險,請遠離嬰兒和幼兒”等。在環保方面,塑料袋必須標有“為了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請多次使用”文字。
但塑料購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中國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購物袋。
塑料購物袋在為消費者提供便利的同時,由于過量使用及回收處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了嚴重的能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特別是超薄塑料購物袋容易破損,大多被隨意丟棄,成為“白色污染”的主要來源。
也許,“限塑令”效果的顯現,需要一個過程,國內一些大型超市開始有步驟地推行環保布袋。而塑料購物袋收費的公示牌,售價最低為0.1元,最高則達到1.5元,但是,一些小商品店、菜市場等成為了“限塑令”的“盲點”。因此我們應該呼吁自己的父母,在去市場買菜和購物時請盡量選擇環保布袋。
發泡餐盒得到解禁
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也稱發泡餐盒,常被人稱之為“白色污染”的罪魁禍首,14年來一直被禁產禁用。然而,不久前國家有關部門在淘汰類產品目錄中刪除了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這意味著發泡餐盒將“重出江湖”。
一時間,發泡餐盒的安全性又成了人們討論和關注的焦點。
有專家認為廢棄發泡餐具可用作生產塑料日用品、建材等。發泡餐具不宜降解,埋在地下很多年也可能不會腐爛,最合理的方式是建立回收利用體系,從管理上著手,避免造成白色污染。
但發泡餐具回收利用也面臨一些問題。比如回收運輸時需要壓縮,成本比較高。此外,一次性餐具品種較多,必須先分類,把能降解、不能降解的餐具分開,否則會影響回收再生產品的品質。
因此有人擔心在解決降解技術難題和建立完整回收體系之前,解禁會讓“白色污染”情況更嚴重。
這種擔心非沒有道理,不過隨著人們環保意識提高,環境保護和城市衛生法規體系不斷健全,隨手丟棄垃圾的行為如果能大幅減少,廢棄物回收體系如果能逐步建立,的確將不必要再禁止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使用。據了解,除我國之外的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如美國、歐盟、日本等,一直在生產和使用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
篇7
由于我國的人口基數巨大,導致了龐大數字的塑料袋使用量,目前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塑料袋生產和消費國家。巨大的塑料袋消耗量也帶來了非常嚴重的環境問題,對塑料袋的合理使用問題也被提上日程。
一、國家為什么要出臺“限塑令”
常被我們稱作“白色污染”的塑料袋,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在中國興起的,因為廉價、重量輕、容積大等優點廣受消費者的喜歡。但塑料袋的被埋在土壤中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被降解,處理起來較為困難,會對環境產生一定的污染。塑料袋的成分是聚乙烯,其本身是無害的,但由于要制成聚乙烯薄膜,需要在聚乙烯的基礎上添加諸多有害的添加劑,故對人體產生了傷害。
根據中國塑料協會的測算數據顯示,在國家的“限塑令”之前,每天中國人僅用于買菜就可消耗掉10億個塑料袋,除此外用于其他用途的塑料袋量在 20億個,總量可達160萬T,廢棄的塑料購物袋所產生的垃圾占需要清理的垃圾總量的3%-5%。由于塑料袋的降解過程非常的緩慢,所以會對環境造成十分惡劣的影響。對此國家各級政府都出臺過相應限制使用塑料袋的政策,但由于法規的區域性限制,導致法規實行的效果欠佳。2007年12月,國務院開始集結各級政府對塑料袋污染問題做研討,并制定了下發了《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限塑令”。并于2008年6月1日開始,各大超市商城實行塑料購物袋收費制度,以此來降低塑料袋的消耗數量,同時也進一步提高塑料購物袋的回收利用工作。
二、“限塑令”的短期成效如何
2.1 “限塑令”的短期效果
2008年6月“限塑令”開始正式實施,各大超市、商店都不再提供免費的塑料袋。根據統計表明,政策的出臺導致了塑料袋的使用量急速的下降,我們來看一組詳細的數據:
(1)單次購物中消費塑料袋的人數從“限塑令”前的99%,減少至43%,數據非??陀^,也就是說有6成的消費人群已經不會再購買新的塑料袋;
(2)消費的塑料袋個數極具下降?!跋匏芰睢敝?,消費者單次購物平均新塑料袋個數是2.517個,政策后的數量為0.535個,縮減的幅度接近80%;
(3)新的塑料袋使用量在下滑,提高了塑料袋的重復使用,根據統計顯示,”限塑令“之后塑料袋的重復使用次數增幅達到70%,由之前的不足1次到現今的1.5次,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突破;
(4)塑料袋替代品的使用概率增加,由于“限塑令”的出臺,消費者在購物時,會根據所購買的物品的容量,按需購買新的塑料袋,同時增加了消費者對布袋、籃子等代替塑料袋容器的使用概率。
根據多方的數據可以看出,“限塑令”的順利實施,促進了消費者對塑料袋的使用率,減低了消費者購買新塑料袋的概率,同時增加了塑料袋代替品的使用幾率,因此,塑料袋的使用量得到大幅的減低。
2.2 “限塑令”在不同類型超市有不同的效果
根據“限塑令”的規定是針對各省市為消費者提供塑料袋的超市、商店等消費場所,由于消費場所和商鋪的類別不同,所以在“限塑令”實施的過程中,出現了兩極分化的現象。正規的大型消費場所,“限塑令”的執行率高達98.6%,消費者對塑料袋的購買也變得十分理性,新塑料的購買力在逐漸的減少;但在某些小規模超市、市場性的農貿市場,“限塑令”的執行力就有些差強人意,僅有33.8%占前者的1/3。大量的商販仍然向消費者提供免費塑料袋,而且這些塑料袋的質量大都不符合國家的標準,屬于超薄塑料袋,對環境產生了十分惡劣的影響?!跋匏芰睢闭叩某雠_對該類型消費場所沒有產生相應的影響,塑料袋的使用量仍然處在高位。
2.3 “限塑令”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效果
在“限塑令”的實施上,還存在地域的差異。在實施政策后,經濟較發達地區的新塑料袋的購買力呈下滑狀態,塑料袋的重復利用率則是直線上升,相比較之下,經濟欠佳的地區,新塑料袋的購買力出現了大比例的下滑,超過經濟發達地區,在塑料袋的重復利用率上則不及發達地區。經濟的發展伴隨著是人民的素質問題,從該項政策的實施也可以看的出不同地區的人文素質還是存在一定差距的。
三、超市塑料袋有償使用政策的不足及解決方法
3.1 超市塑料袋有償使用政策的不足
3.1.1 “限塑令”的執行力度不夠
根據“限塑令”的數據統計可以看出,規范的大型超市、商城和小規模的商鋪在政策實行力上還存在非常大的差距,而且兩者所使用的塑料袋的質量也沒有統一,后者所使用的不符合規定的超薄塑料袋對環境污染十分嚴重。
3.1.2 定價機制不統一
目前針對塑料袋有償消費,定價是商家自行決定的,大型超市針對塑料袋的容量大小,給出0.2元、0.5元不等的有償塑料袋,具有較強的執行力,但對于小型商鋪來講,塑料袋的價格則是亂象,沒用統一的定價。
3.1.3 塑料袋的質量有待提升
不同成分的塑料袋對環境的污染情況也不同,超薄的塑料袋污染情況最為嚴重?,F在市面上的塑料袋型號、大小各不相同,材質也不一樣,導致消費者在選購使用時會出現是否等價的顧慮。
3.2 超市塑料袋有償使用政策的解決方法
3.2.1 加強對商家的監控力度
調動工商力量對商家的“限塑令”執行情況做統計分析,同時利用市場進行有“獎勵”的監管,商家們在自省的同時還可以監督別人,打造有序的塑料袋消費市場。
3.2.2 加大塑料袋生產環節的監控
塑料袋的質量是環境污染的源頭,所以解決環境問題,就需要對塑料袋的制作環節進行把控。相關的執法部門需要嚴格把控塑料袋的生產商家的產品質量,對于沒有任何牌照的塑料袋小作坊要嚴懲。
3.2.3 樹立廣大人民群眾的環保意識
通過社區的環保宣傳,加深廣大群眾對塑料袋有償消費的概念,同時明確環境保護的意識,樹立綠色消費的理念??梢苑职l一些可多次利用的購物袋,減少大家對塑料購物袋的需求。
【總結】2008年6月1日開始“限塑令”,控制了我國的塑料袋使用量,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環境,減緩了環境污染的速度。但現有的塑料袋有償消費市場,仍然存在“限塑令”的執行力度不夠、定價機制不統一、塑料袋的質量有待提升等問題,針對此也提出了加強對商家的監控力度、加大塑料袋生產環節的監控、樹立廣大人民群眾的環保意識的解決辦法。在“限塑令”的環境保護的道路上,我國要走的路還有很長。
篇8
在塑料制品中,增塑劑與塑料分子的相溶性較好。但是,當塑料制品接觸到酒精、油脂等成分時,其中的部分增塑劑便會溶入其中。塑料油桶材料中增塑劑含量越高,食油在塑料油桶內貯存時間越長,溫度越高,所溶入食油中的增塑劑量就越多。
毒理學研究發現,盡管增塑劑的急性毒性作用較低,但長期接觸能產生慢性毒性作用。動物實試,可見增塑劑使大鼠萎縮、減少,具有致畸作用和胚胎毒性,并可能具有致癌性。
因此,在選購食用油時,最好選小瓶包裝的,或者是在買回塑料桶裝的食用油后,倒入小玻璃瓶內供平時使用,其余部分仍密封后置于避光的紙箱中或用黑紙或黑布遮蓋,并置于陰涼通風處保存,以減少增塑劑的溶入。
吃零食注意“兩頭”衛生
謝桂蘭
很多人都有吃零食的習慣。如果能夠注意吃零食前洗手,吃后清潔牙齒、口腔等,同時不選擇有損健康的零食,注意自己和零食“兩頭”的衛生,那么吃零食對人是有益的。
吃零食前后的個人衛生清潔比較簡單,無非就是吃前要洗干凈手,吃后要漱口,睡前還要刷牙。但是,這些要長期堅持做。
而不選擇有損健康的零食,“學問”就多一些了。具體要注意以下一些情況。
爆米花 含有較多的重金屬鉛。
水果糖 含有較多香精、色素等添加劑。
口香糖 含有大量防腐劑、人工甜味劑等。
膨化食品含大量色素,香精、防腐劑、人工甜味劑,塑型劑等食品添加劑。
此外,零食除外觀已腐敗變質,發霉的不能食用外,其二氧化硫、細菌超標,過期,銷售環境不符合衛生要求,散裝,無食品的產地、廠名、生產日期及保質期等不合格的零食,也不要食用。
廚房油煙猛于虎
劉德若
肺癌的致病外因有兩方面,一是生活方式導致的疾病,二是空氣污染??諝馕廴景ㄊ覂瓤諝馕廴竞痛髿馕廴?,如廚房炒菜的油煙就是室內空氣污染的重要來源。這就需要廚房能夠良好地通風。人們要想廚房通風好,要做到以下幾條。
正確安裝與使用油煙機油煙機的吸力大對于排出廚房炒菜油煙很關鍵,一般家庭最好選用外排式油煙機。這種油煙機多為雙馬達工作,排風量每小時600立方米~800立方米。而傳統的內循環式油煙機排風量只有400立方米~600立方米/小時。此外,油煙機的安裝高度最好距灶臺60厘米,排風管長度不要超過3米,拐彎不要多于3個。
篇9
氟利昂——老大,危險指數:☆☆☆☆☆,技能:是臭氧層破壞的元兇,這臭氧層一經破壞,將給人類帶來極大的危害:使微生物死亡、植物生長受阻、使動物和人眼睛失明、免疫力減低、皮膚色斑增多,皮膚癌發病率增高、促進地球變暖、、、、、、,這個惡魔可厲害呢,它廣泛隱藏在家用電器、泡沫塑料、日用化學品、汽車、消防器材等領域。
水不凈——老二,危險指數:☆☆☆☆,技能:鯨逃害浪,你可別以為我寫錯字,你看,鯨都逃了,浪都被害了,這水還能是人一時一刻都離不開的水了嗎?
廢塑料魔——老三,危險指數:☆☆☆☆,技能:對環境主要有兩種危害,即“視覺污染”和“潛在危害”。“視覺污染”對市容、景觀的破壞?!皾撛谖:Α笔侵笍U塑料制品進入自然環境后很難自然降解(其降解周期需二、三百年時間)而帶來的長期的深層次環境問題。
水霸王——老四,危險指數:☆☆☆,技能: 水漫金山,用超大的洪水攻擊人們,使人們無法安居樂業,此魔頭常常利用人們濫砍濫伐,大量破壞臭氧層這些不良習慣來泛濫的。
打敗這四大妖怪,是不算容易的事,不僅要靠傲來國人的力量,還要用全世界人們的力量,不過,說難也不算太難,難就難在要全世界人們一起自覺別用有氟利昂的冰箱,少開空調,買東西用籃子裝,別用一次性的塑料袋,多植樹造林,少把垃圾往河里扔、、、、、、。
傲來國人們現在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只要大家真正認識到這四大妖怪的危害,并遵從上面的要求,這四大魔頭就會失去能量來源,傲來國還會恢復往日的風采。
那么,讓我們手拉手,心連心,來共同消滅這些惡魔吧!
話說在遠古大地新生的時候,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地方,叫東勝神州,這兒有個國家,叫傲來國。原本這里的天空是瓦藍瓦藍的,白白的云在清澈的天空悠然,花草四季如春,氣候冬暖夏涼,人們健健康康,老人長命百歲,可是,若干年后的今天,已經大不如以前了,看那以前清清的河道,現在臭氣熏天的污水面上漂著泡沫、塑料袋、雜七雜八的臟垃圾、、、、、、,街道上到處都是垃圾,蒼蠅亂舞,空氣里二氧化碳超標,氧氣越來越稀薄,引起臺風一年比一年更兇猛的襲擊著沿海各城。
原因是在這兒五里之外有四個魔頭:老大、老二、老三、小四,下面讓我給你們一一介紹吧。
氟利昂——老大,危險指數:☆☆☆☆☆,技能:是臭氧層破壞的元兇,這臭氧層一經破壞,將給人類帶來極大的危害:使微生物死亡、植物生長受阻、使動物和人眼睛失明、免疫力減低、皮膚色斑增多,皮膚癌發病率增高、促進地球變暖、、、、、、,這個惡魔可厲害呢,它廣泛隱藏在家用電器、泡沫塑料、日用化學品、汽車、消防器材等領域。
水不凈——老二,危險指數:☆☆☆☆,技能:鯨逃害浪,你可別以為我寫錯字,你看,鯨都逃了,浪都被害了,這水還能是人一時一刻都離不開的水了嗎?
廢塑料魔——老三,危險指數:☆☆☆☆,技能:對環境主要有兩種危害,即“視覺污染”和“潛在危害”?!耙曈X污染”對市容、景觀的破壞?!皾撛谖:Α笔侵笍U塑料制品進入自然環境后很難自然降解(其降解周期需二、三百年時間)而帶來的長期的深層次環境問題。
水霸王——老四,危險指數:☆☆☆,技能: 水漫金山,用超大的洪水攻擊人們,使人們無法安居樂業,此魔頭常常利用人們濫砍濫伐,大量破壞臭氧層這些不良習慣來泛濫的。
打敗這四大妖怪,是不算容易的事,不僅要靠傲來國人的力量,還要用全世界人們的力量,不過,說難也不算太難,難就難在要全世界人們一起自覺別用有氟利昂的冰箱,少開空調,買東西用籃子裝,別用一次性的塑料袋,多植樹造林,少把垃圾往河里扔、、、、、、。
篇10
【關鍵詞】鄰苯二甲酸酯類;環境危害;治理
近年來,隨著塑料制品的生產、使用和廢棄,作為主要增塑劑的鄰苯二甲酸酯類(phthalates)已愈來愈多地進入到環境中。目前鄰苯二甲酸酯(PAEs)是世界上生產量大,應用面廣的人工合成有機化合物,它廣泛應用于塑料工業。根據塑料制品的不同需要,增塑劑的加入量也隨之變化,增塑劑作為塑料制品里面的第二大原料,添加量約占塑料制品的20%-50%。隨著塑料工業的迅速發展和塑料制品的廣泛應用,這類污染物已大量進入環境,在環境中無所不在,普遍存在于土壤、底泥、水體、生物、空氣及大氣降塵物等環境樣品中,已成為全球普遍存在的污染物之一。商品化使用的鄰苯二甲酸酯約有14種,最常用的是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鄰苯二甲酸異辛酯(DEHP)。另有少量鄰苯二甲酸酯用于農藥、涂料、香料和化妝品的生產。研究鄰苯二甲酸酯的環境激素行為、對此類污染物的分析、檢測和污染治理技術已經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廣泛關注。
1 鄰苯二甲酸酯類(PAEs)的基本性質與危害
1.1 鄰苯二甲酸酯類(PAEs)的理化性質
鄰苯二甲酸酯類(PAEs)是梭酸衍生物中酯的一類,由苯二甲酸酐與相應的醇經酯化反應合成。PAEs的化學結構是由一個剛性平面基環和兩個可塑的線性脂肪鏈組成。鄰苯二甲酸酯類是一種低毒物質,對AMEs試驗呈陰性反應。其沸點高、不易揮發、蒸汽壓低、空氣中濃度不高,不容易引起工業中毒。正是因為這一特性人們一直忽視了它的污染特性而大量地使用。
1.2 鄰苯二甲酸酯類(PAEs)的危害和污染狀況
鄰苯甲酸酯是環境激素類物質。這類物質進入人體后,與相應的激素受體結合,干擾血液中激素的正常水平的維持,從而影響人的生殖、發育和行為。長期接觸環境激素可對人體造成慢性危害,主要表現為對人和動物的生殖毒性。鄰苯二甲酸酯類含較弱的雌性荷爾蒙活性成分,在人和動物體內起著類似雌性激素的作用,可導致分泌紊亂、生殖機能失常等。鄰苯二甲酸酯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是一個慢性的過程,可通過胎盤和授乳產生跨代影響。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可能促進女性生殖腫瘤細胞增殖作用。而鄰苯二甲酸二異辛酯(DEHP)具有潛在的致癌性。目前主要通過動物試驗對其毒性進行研究。
鄰苯二甲酸酯類最主要用于聚氯乙烯塑料的增塑劑,在建筑、汽車、醫療器具、家用產品、衣服、玩具、塑料包裝紙、飲料容器、金屬罐襯里等中DBP和DEHP用得較多。DBP還用于涂料、粘合劑、印刷油墨、安全玻璃、玻璃紙、染料、殺蟲劑的制造。也用于香料溶劑和多種樹脂的主要增塑劑。DEHP對氯乙烯、硝化纖維素、甲基丙烯酸、氯化橡膠有良好的相溶性,特別用于塑料增塑。在以上產品生產和使用過程中PAEs均可進入環境中。
鄰苯二甲酸酯類侵入人體的途徑有呼吸道吸入、皮膚吸收、消化道吸收和輸血、腎臟透析時候從靜脈侵入人體。人類接觸的最大來源可能來自食物,一個人每日從飲食攝入的鄰苯二甲酸酯類平均量估計為0.1-1.6毫克。我國水中優先控制污染物名單中就有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鄰苯二甲酸二異辛酯(DEHP)。
2 鄰苯二甲酸酯類(PAEs)的分析檢測方法
常用鄰苯二甲酸酯的分析檢測方法有氣相色譜法、液相色譜法,最近又見關于熒光法檢測PAEs的報道。氣相色譜法的特點是高效、快速和靈敏,應用相當廣泛和普遍。氣相色譜可與SPE或SPME聯用。但對于揮發性差的化合物,在高溫汽化過程中易分解,易改變原有結構和性質的可用液相色譜。鑒于鄰苯二甲酸酯類沸點高不易揮發,有弱極性,常溫下蒸氣壓很低,難溶于水等特點,也適用于液相色譜進行分析檢測,常見檢測的報道多為氣相色譜法。
2.1 鄰苯二甲酸酯類(PAEs)的污染治理研究
2.1.1 生物降解法
鄰苯二甲酸酯類(PAEs)的治理可采用生物化學處理法,即生物降解法。生物降解法是影響鄰苯二甲酸酯類在增塑劑環境中行為的主要途徑,是該類物質在自然界中礦化的主要過程。生物降解從種類分為好氧處理和厭氧處理兩種方法,在好氧和厭氧環境中PAEs均能夠被多種細菌利用,分解速度和分子烷基鏈長度有關。其中活性污泥法是處理廢水最常見的生物降解法,是利用懸浮生長的微生物絮體處理有機廢水的好氧生物處理法,處理關鍵在于具有足夠數量和性能良好的污泥氧化分解細菌和原生動物。從應用領域角度,生物降解法主要應用于湖泊沉積物、沼澤、淹水土壤、垃圾填埋場等環境。
2.1.2 吸附法
廢水中難于降解的有機污染物在采用活性炭處理后,不但能吸附降解還能脫色脫臭。所以,吸附法在有機污染物水污染中被廣泛使用。其中王伯光等研究的粒狀活性炭和活性炭纖維對飲用水中微量鄰苯二甲酸酯類(PAEs)的除去效率,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2.1.3 光解法
鄰苯二甲酸酯類(PAEs)在自然環境中的光解是通過吸收太陽光中290-400nm的紫外光而發生的分解過程,過程非常的緩慢,PAEs的光解有兩種方式:直接光解和間接光解。其中直接光解是指直接吸收紫外光,然后進行降解。間接光解是指其他物質吸收紫外光,形成活性基團然后再與PAEs反應。由于自然條件下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光解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治理研究上采用引入光化學氧化和光催化氧化機制來促進這類污染物的降解。從應用領域上,光解主要應用于空氣中和水體表面微生物富集污染。
2.2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鄰苯二甲酸酯類(PAEs)是一種不可缺少的塑料改性添加劑,用于增大塑料的可塑性和提高塑料的強度,在我國的用量大,使用范圍廣和接觸人口多,所以研究PAEs對環境生態系統和人身健康的影響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15]。近年來,我國學者對PAEs的分析測定及環境行為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表明我國部分地區PAEs污染已經非常嚴重,對環境生態系統的影響不容忽視,所以在廣泛監測的基礎上,對PAEs在環境中遷移、轉化與歸宿等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具有積極的意義[16]。
【參考文獻】
[1]金朝暉,黃國蘭,等.水中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合物的預富集[J].環境科學,1998,19(1):30-33.
[2]戴樹桂,張東梅,等.環境水樣中鄰苯二甲酸酯固相膜萃取富集方法[J].中國環境科學,2000,20(2):146-149.
[3]莫測輝,蔡全英,等.我國城市污泥中鄰苯二甲酸酯的研究[J].中國學2001,21 (4):362-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