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殺蟲的辦法范文
時間:2024-01-10 17:58:5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土壤殺蟲的辦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2、煙蒂泡水,這也是比較常用的辦法。選取煙蒂大致20個左右,將其泡在水中,直到水溶液的顏色變為棕色為止。而后將其兌水用于澆花,澆花的時候可以在其中加入少量的肥皂液,殺蟲的效果會更加顯著。
3、柑橘皮泡水,柑橘類的水果果皮內部含有檸檬烯等物質,這種物質可以有效殺死蚜蟲、菌蚊等害蟲,還能夠起到驅蚊的效果??梢詫⒏涕倨り尚K,放在溫水中浸泡24小時左右,而后過濾,噴灑在花卉上,可以有效殺蟲。
4、大蒜溶液,大蒜中含有硫,可以殺菌消毒,還可以祛除蚜蟲、葉螨、菜粉蝶、鼻涕蟲等害蟲,是用來殺蟲很好的選擇??梢詫⒋笏馇虚_,浸泡在水中,靜置24小時左右,而后兌水進行噴灑。注意,這種溶液不要在高溫天氣下進行使用,以免對植物的根系、莖部造成燒傷。
5、石灰石溶液,石灰石也就是我們所稱的碳酸鈣,它的溶液可以有效殺死葉螨等常見的害蟲。將石灰石粉兌上20倍左右的清水,再加一些肥皂水,就可以用來噴灑花卉了。每周最多噴灑兩次。
6、沙子覆土,由于花盆內部的土壤中含有腐爛的東西,因此才會常常招來小飛蟲,而將腐爛的物品與小飛蟲隔離,自然就可以起到有效驅蟲的效果了。而用沙子覆蓋在土壤上層,就可以起到這樣的作用。再加上沙子無污染,對花卉的生長不會起到任何負面影響,這無疑是很好的選擇。
篇2
近些年,隨著人們對環境的重視,對農業生產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現代農業、綠色農業、高效農業、可持續型農業等詞匯不斷涌現。而功效單一、面源污染嚴重、效益逐漸遞減、農殘超標等問題的農藥、化肥等傳統農資產品,已經不能滿足現代農業的發展要求,此時集環保、高效、可持續發展于一身的綠色新型農資產品應運而生、廣受關注,并不斷發展壯大,成為推動現代農業快速發展的強大力量。新年伊始,本文作者選取了幾種近年來發展比較迅速的新型肥料、生物農藥以及比較熱門的農業新材料,介紹給廣大讀者,希望對您在新一年科學選購、使用農資,發展生產。有所幫助,
一、新型肥料
所謂新型肥料是有別于傳統的、常規的肥料。新型肥料與常規肥料的區別關鍵在于一個“新”字,而一個事物的“新”與“舊”是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也就是說,現在的新型肥料,用不了多久可能也就成為常規肥料了。而現在的常規肥料,也是由當年的新型肥料經多年應用而穩定下來的。
1.專用配方肥。通常稱為配方肥,是在測土配方施肥工程實施過程中研制開發的新型肥料。配方肥是復混肥料生產企業根據土肥技術推廣部門針對不同作物需肥規律、土壤養分含量及供肥性能制定的專用配方進行生產的,可以有效調節和解決作物需肥與土壤供肥之間的矛盾,并有針對性地補充作物所需的營養元素,作物缺什么元素補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補多少,將化肥用量控制在科學合理的范圍內,實現了既能確保作物高產,又不會浪費肥料的目的。
2.商品有機肥。以畜禽糞便、秸稈和蘑菇渣等富含有機質的資源為主要原材料,采用工廠化方式生產的有機肥料。與農家肥相比,該肥料養分含量較高,質量穩定,特別是在生產過程中,殺滅了寄生蟲卵等有害微生物及雜草籽等雜物,可以大大減少病蟲草害的傳播。施用有機肥料,可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物理性狀,同時對提升農產品品質有一定效果。用于生產商品有機肥的原料主要有四類:一是雞、牛、豬等禽畜的糞便;二是蘑菇等食用菌的菌渣;三是蚯蚓糞便:四是經脫水干化處理的沼渣。而有個別企業利用污泥或生活垃圾等為原料生產有機肥料,這存在著安全隱患,違反《肥料登記管理辦法》相關規定,不能給予登記。
3.水溶性肥料。是一種可以完全溶于水的多元復合肥料,能夠迅速溶解于水中,更容易被作物吸收,而且其吸收利用率相對較高,用于噴、滴、灌等設施農業,實現水肥一體化,達到省水、省肥、省工的效能。常規水溶性肥料含有作物生長所需要的全部營養元素,如氮、磷、鉀及各種微量元素等。施用時,可以根據作物生長所需要的營養特點來設計配方,避免浪費。由于肥效快,還可以隨時根據作物長勢對肥料配方做出調整。
4.微量元素肥料。硼、鋅、鉬、鐵、錳、銅等營養元素,作物需要量很少,但卻不可缺少。當某種微量元素缺乏時,作物生長發育會受到明顯的影響,產量降低,品質下降,過多使用會使作物中毒,輕則影響產量和品質,嚴重時甚至危及人畜健康。
5.微生物肥料。由一種或數種有益微生物活細胞制成的肥料。主要有根瘤菌劑、固氮菌劑、磷細菌劑、抗生菌劑、復合菌劑等??茖W施用微生物肥料,對增強土壤肥力、增強作物抗性、提高作物品質具有很好的作用。
6.緩控釋肥料。是一種通過各種調控機制,使肥料養分釋放延緩,從而延長植物對其有效養分吸收利用的有效期,使養分按照設定的釋放率和釋放期緩慢或控制釋放的肥料,具有提高化肥利用率、減少使用量與施肥次數、降低生產成本、減少環境污染、提高作物產品品質等優點,使用量較大時,也不會出現燒苗、徒長、倒伏等現象。
二、生物農藥
生物農藥是指利用生物活體(真菌,細菌,昆蟲病毒,轉基因生物,天敵等)或其代謝產物信息素,生長素,萘乙酸鈉,2,4-D等)針對農業有害生物進行殺滅或抑制的制劑。又稱天然農藥,主要來自天然的化學物質或生命體,而具有殺菌農藥和殺蟲農藥的作用。在我國農業生產實際應用中,生物農藥一般主要泛指可以進行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微生物源農藥。
1.植物源農藥。以其在自然環境中易降解、無公害的優勢,現已成為綠色生物農藥首選之一,主要包括植物源殺蟲劑、植物源殺菌劑、植物源除草劑及植物源光活化霉素等。到目前,自然界已發現的具有農藥活性的植物源殺蟲劑,有楊林股份生產的博落回殺蟲殺菌系列、除蟲菊素、煙堿和魚藤酮等。
2.動物源農藥。主要包括動物毒素,如蜘蛛毒素、黃蜂毒素、沙蠶毒素等。目前,昆蟲病毒殺蟲劑在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日本及印度等國已大量施用,國際上己有40多種昆蟲病毒殺蟲劑注冊、生產和應用。
3.微生物源農藥。是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謝物作為防治農業有害物質的生物制劑。其中,蘇云金桿菌屬于芽桿菌類,是目前世界上用途最廣、開發時間最長、產量最大、應用最成功的生物殺蟲劑。
4.昆蟲病源真菌。屬于真菌類農藥,對防治松毛蟲和水稻黑尾葉病有特效。根據真菌農藥沙蠶素的化學結構衍生合成的殺蟲劑巴丹或殺暝丹等品種,已大量用于實際生產中。
三、農業新材料
1.液體地膜。生物全降解液體地膜以農作物秸稈為原料,由木質素,膠原蛋白,表面活性劑,土壤保水劑等天然高分子物質經特殊加工形成的高分子材料,使用時可將除草劑混入其中,兌入2~3倍的水,直接噴灑在農田表面,即時可在表層形成能看得見的黑色地膜,100%降解。這層膜物質可起到保持土壤水分,使5~15厘米土層溫度上升1~6℃。經專家測定覆蓋花生比使用塑料地膜增產20%以上,可廣泛應用于干旱、寒冷、丘嶺地區農作物早期覆蓋和林木、果樹等的防寒。
篇3
1農業生態防控
農業防治措施是無公害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的基礎。加強項目區果園管理,結合冬季中耕除草,整形修剪,剪除病蟲枝,降低病蟲基數??茖W配方施肥,多施有機肥和磷鉀肥,減小氮肥的使用,創造有利于果樹生長、不利于病蟲害發生的生長環境。增強植株的抗逆性,減輕病蟲害發生。
1.1加強果園綜合管理及時清園松土培肥,增施富含有機質的糞肥或餅肥及磷鉀肥,保持土壤疏松,以利根系生長,提高樹體抗病蟲能力,增強樹勢。
1.2改良土壤土壤黏重和地下水位高的果園,要注意改良土壤和排水,以降低果園濕度。
1.3合理整形修剪剪除病蟲殘枝及茂密枝,創造通風透光的良好條件。早春用硬毛刷或鋼絲刷,刷掉枝干上的病蟲殘體,并用25~30波美度石硫合劑涂抹傷口,減少初侵染源。
1.4人工防治結合冬剪,徹底清除樹上僵果,春季清掃地面落葉、落果;生長季節隨時清理樹上、樹下的僵果;秋末冬初認真剪除病枝、枯枝,清除僵果、殘樁,集中燒毀或深埋。
2物理防控
物理防治是應用各種物理因子、機械設備以及現代化多種除蟲工具控制害蟲的手段。包括燈光誘殺、人工捕殺、誘捕器誘殺和其他器械捕殺等。
2.1太陽能殺蟲燈誘殺太陽能殺蟲燈可誘殺鱗翅目、鞘翅目、同翅目、半翅目、雙翅目、直翅目等害蟲,對鱗翅目、鞘翅目、同翅目的害蟲誘殺效果最好。太陽能殺蟲燈可有效減少沙子空心李果園中害蟲的種群數量,降低落卵量,減輕害蟲的發生程度。
2.2性誘劑誘殺主要是在果園中安置食心蟲性誘劑,可有效減少李小食心蟲、桃小食心蟲、梨小食心蟲的種群數量,降低食心蟲的落卵量,減輕食心蟲的為害及發生程度。
2.3黃板誘殺可有效減少蚜蟲、白粉虱等害蟲的數量,減輕果園害蟲的發生程度。
3生物防控
生物防治是無公害綠色防控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重要的綠色防控手段,可減少化學農藥的施用量,且不污染產品和環境,有利于保持生態平衡。
3.1天敵的利用保護和利用天敵,充分發揮天敵對蟲害的自然控制作用。在害蟲卵期,每667m2釋放赤眼蜂1萬頭,隔7d再放一次,每年釋放2~3次,可減輕果園害蟲的發生程度。
3.2生物農藥的利用在沙子空心李果園使用的生物制劑農藥主要有阿維菌素、蘇云金桿菌、農用鏈霉素等。
4化學農藥應急防治
化學農藥防治是目前防治病蟲害的重要手段。無公害農產品并非不使用化學農藥,關鍵是如何科學合理地使用,嚴格控制農藥殘留不超標和嚴格控制農藥安全使用間隔期,從而經濟有效地控制病蟲害的發生為害,確保生產安全。1)萌芽前,噴5波美度石硫合劑,展葉后,噴0.3~0.5波美度石硫合劑。在李樹開花期及葉芽期,噴0.5∶1∶100式波爾多液。發芽前,噴5波美度石硫合劑。發芽后,噴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8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可有效控制李樹病害的發生和擴展。2)晚秋用1%甲紫溶液進行枝干涂白,防止日灼。3)防治李樹病害的藥劑有: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乙蒜素乳油、7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72%農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30%己唑醇懸浮劑等。4)防治李樹害蟲的藥劑有:90%敵百蟲晶體、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8%阿維菌素乳油、32%阿維毒死蜱可濕性粉劑、80%敵敵畏乳油、50%吡蚜酮水分散粒劑、7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50%滅蚜松乳油、40%氧樂果乳油、20%三氯殺螨醇乳油等。
5效益
5.1經濟效益根據項目實施方案,認真組織實施,嚴格按照相關驗收規定辦法進行驗收。項目實施有效規模5435hm2,總體防治效果達83.5%,安置太陽能殺蟲燈314盞,誘蟲色板10萬張,性誘器4000套,開展生物農藥防控面積4000hm2。園區測產抽取樣本12個,實測面積4.38hm2。其中:高產組樣本4個,1.72hm2,每667m2產量2251.2kg;中產組樣本4個,1.23hm2,每667m2產量1831.7kg;低產組樣本4個,1.43hm2,每667m2產量1072.4kg。項目區加權平均每667m2產量1747.9kg,項目區總產量14249.75萬kg,項目區總產值達170997.057萬元。項目區與農民自防區相比,每667m2挽回產量234.7kg,按市場平均單價12元/kg計,每667m2挽回凈產值2816.4元,挽回總凈產值22958.73萬元,每667m2減少防治成本45.6元,為果農節支371.7萬元,共為果農增收23330.5萬元。與前3年相比,每667m2挽回產量369.4kg,單位挽回凈產值4432.8元,挽回總凈產值36135.3萬元,每667m2減少防治成本32.5元,可為果農節支264.9萬元,共為果農增收36400.2萬元??梢娫擁椖康耐茝V應用,經濟效益十分顯著。
5.2生態效益綠色防控技術既可有效控制害蟲,又可減少農藥的施用次數和施用量,項目區平均減少農藥施用2~3次,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降低了農藥殘留,保護了天敵。按園區種植面積5435hm2和常年殺蟲劑使用量8.5萬kg計算,通過該項目的實施,平均每年可減少農藥施用量達2.85萬kg,減少率33.53%。另外,殺蟲燈誘殺益害蟲比為1∶125,燈控區天敵數量明顯上升,能有效保護園區有益生物種群,不影響園區有益生物的自然增長能力,可成為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的核心技術之一,符合生態農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生態效益明顯。
5.3社會效益項目實施以來,全縣大力推廣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在水稻、蔬菜、茶葉、果樹等作物上應用。目前,綠色防控技術已覆蓋了全縣18個鄉(鎮)和2個農場。應用綠色防控技術能有效控制蟲害,降低生產成本和農藥用量,節約勞動力,一次投入,長期受益,是一項持續有效控制農作物有害生物的新技術。此項技術的應用,符合現代農業發展方向,適應病蟲害發生規律變化,提升了植保工作的水平,減少了農藥中毒事件和假冒偽劣農藥坑農害農現象的發生,受到廣大農民群眾的歡迎,推廣應用前景廣闊,社會效益顯著。
6結論
篇4
關鍵詞 茶園;有害生物;綜合防治;貴州都勻
中圖分類號 S435.7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4)15-0139-01
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的都勻毛尖茶,是都勻市的主要經濟作物,現有茶園面積1.49萬hm2,可采茶園逾0.63萬hm2。由于茶葉種植面積大,近年來有害生物呈加重發生態勢。摸清其有害生物種類及發生特點,開展有害生物綜合防治技術研究十分必要。為有效控制茶園病蟲草鼠害的發生危害,提高茶園有害生物綜合防治技術水平,保障茶葉質量安全,促進都勻市茶葉生產健康發展,筆者于2010―2013年在貴州省都勻市對茶園有害生物種類進行了調查研究,提出了相應的綜合防治技術。
1 調查內容與方法
1.1 調查概況
調查地點設在貴州省都勻市毛尖鎮茶葉種植區,調查總面積10 hm2。調查時間為2010年3月至2013年10月。
1.2 調查方法
1.2.1 病蟲調查方法。在茶葉生長期間每隔10~15 d調查1次,采取對根際和根際土壤取樣調查及干、枝、葉、花上收集的方法進行普查,采集的病蟲害標本帶回實驗室鑒定,調查過程中觀察記載病蟲危害茶葉植株部位及危害癥狀。同時,在茶葉種植園內安裝佳多牌頻振式殺蟲燈,每10 d調查1次,對誘集昆蟲帶回實驗室鑒定。
1.2.2 雜草調查方法。采用唐洪元等[1]提出的五級目測法進行,調查時記載雜草發生種類和危害程度。
1.2.3 害鼠調查方法。采用夾夜法,調查工具為木板鼠夾,花生仁作誘餌,對捕獲的鼠類進行種類鑒定。
2 結果與分析
2.1 發生病蟲主要種類
通過在貴州省都勻市毛尖鎮茶葉種植區調查,在茶園發生的主要病蟲害有19種,其中,病害有7種,即茶白星病、茶餅病、茶輪斑病、茶炭疽病、茶云紋葉枯病、茶葉斑病、茶白絹病等;主要害蟲有12種,即茶小綠葉蟬、茶薊馬、茶蚜、黑粉刺虱、茶毛蟲、云尺蠖、油桐尺蠖、小白尺蠖、茶蓑蛾、大蓑蛾、小地老虎、銅綠金龜子等。
2.2 發生雜草主要種類
茶園發生主要雜草種類有馬唐、狗尾草、蟋蟀草、狗牙根、辣蓼、白茅、棒頭草、看麥糧、早熟禾、繁縷、莎草、馬蘭、毛茛、野塘蒿、刺兒菜、黃花蒿、通泉草、車前草、蟋蟀草、馬齒筧等20余種,占雜草發生量的90%以上。
2.3 發生害鼠主要種類
茶園發生害鼠主要種類有黑線姬鼠、褐家鼠、黃胸鼠、小家鼠4種,以黑線姬鼠、褐家鼠為優勢鼠種,占總鼠數的80%以上,捕獲率在3%~8%。
3 結論與討論
根據茶園有害生物種類及發生危害特點,提出以農業防治為基礎,物理防治為重點,抓住防治關鍵時期,選擇生物農藥,適時采用化學防治的防治策略。
3.1 農業防治
在春茶萌芽前及時進行修剪,清除田間病蟲枝葉,及時進行人工除草,清潔田園,施足底肥。在茶青采摘的季節,及時進行采摘茶青,增產增效,創造一個利于茶葉生長、不利于病蟲發生的生態環境,從而減輕茶葉病蟲的發生和危害。
3.2 物理防治
殺蟲燈誘殺害蟲的一種高科技綠色無公害殺蟲技術,具有無環境污染,對人、畜安全、使用方便、誘殺效果顯著等優點。因此,在茶園應大力推廣太陽能殺蟲燈控蟲技術和黃板誘殺害蟲技術,可大大減少田間害蟲危害。太陽能殺蟲燈按照每3.3 hm2茶園安裝1盞進行誘殺害蟲;黃板按照茶園懸掛25 cm×20 cm黃板375塊/hm2為宜。茶園除草可以通過物理除草、覆膜等辦法對雜草進行抑制。
3.3 化學防治
要加強病蟲鼠害監測,搞好病蟲鼠害調查,掌握病蟲鼠害發生動態,抓住防治關鍵時期開展防治病蟲鼠害工作。在病蟲防治時,禁止使用甲胺磷、三氯殺螨醇、氰戊菊酯等高毒、高殘留農藥和對天敵殺傷力較強的農藥,推廣使用阿維菌素、吡蟲啉、蘇云金桿菌等高效、低毒、低殘毒的生物農藥,嚴格把握施藥劑量及鮮葉采摘安全間隔期。茶園除草應該選擇在冬季休茶時,對土壤進行處理殺死草籽,減少雜草,可選用草甘膦、克蕪蹤等除草劑,除草效果可達90%左右。鼠害防治推廣使用毒餌站滅鼠技術[3],選擇使用高效、低毒、無二次中毒的抗凝血殺鼠劑,如溴敵隆、溴鼠靈等,可有效地控制鼠類的發生危害[4]。
4 參考文獻
[1] 唐洪元,王學鶚.上海郊區農田主要雜草生長發育研究(Ⅱ)[J].雜草學報,1989,3(4):14-19.
[2] 金星,楊再學,劉晉,等.貴州省毒餌站滅鼠技術的研究與應用[J].貴州農業科學,2009,37(9):107-112.
篇5
關鍵詞果樹病蟲害;防治誤區;對策
病蟲害防治工作是果樹取得優質高產的根本性保證,但在實際生產中,大多數果農由于在病蟲害防治時存在一些誤區,使防治效果較差,甚至生產出高殘留果品。現將這些誤區總結如下,希望引起果農注意,使果園少生病蟲,豐產創收。
1重視表面,忽視規范防治
果農在果園管理時,一是不見病蟲害不用藥,見了病蟲害亂用藥。每種病蟲發生都有一定規律,病蟲發生的前期預防和保護是做好病蟲害防治最實際、最省錢、最有效的防治措施,然而這個時期病蟲發生不明顯,果農難以發現;等到了病蟲害已經嚴重發生或普遍發生時,果農才發現,便多次大量混和使用農藥[1]。這不僅增加了防治成本,污染了果品,甚至導致一些病蟲害無法治療。例如炭疽病和果實食心蟲類害蟲等,發現危害后已經沒有辦法,只能采取補救措施控制病蟲不再蔓延。二是不管有無病蟲隔一段時間用1次藥。有的果農一年盲目噴灑農藥十幾次,用藥無針對性,生產出來的仍為病蟲果。三是治療后病菌看不到即不再噴藥。2009年春,在魯山縣巨峰葡萄基地,種植戶發現即要開花的葡萄有霜霉病,便及時噴灑了農藥;幾天后,霜霉病的“白毛”消失了,果農以為控制住了病害,不再用藥。一場小雨后,霜霉病感染果穗,盡管最后控制住了病害,但導致嚴重減產。按照病蟲發生規律,抓住病蟲發病關鍵時期進行防治,是果樹病蟲害防治的科學做法。
2藥不對癥,噴灑部位不準
由于果農缺乏病蟲害防治基本知識,在病蟲害防治時,一是不知道發生了何種病蟲,把霜霉病當作白粉病,把生理性病害當作真菌性病害,把細菌性病害當作真菌性病害,甚至把白絨蚧看作白粉病來治療。二是不知用何種藥有效,該用保護殺菌劑時卻用治療殺菌劑,該用內吸殺蟲劑時卻用胃毒性殺蟲劑,該用殺菌劑時卻用微量元素,防食心蟲的藥劑不能殺蟲卵。藥不對癥,既浪費了人力、財力,又耽誤了最佳防治時期,效果不好。三是不能針對有效部位用藥。防治食心蟲未噴到果凹處和對過的地方,防治紅蜘蛛時,未噴到葉背等。因此,要認清病蟲,對癥用藥,針對有效部位用藥[2]。
3混配農藥不當
農藥混配既要考慮酸堿性,又要考慮離子間反應,更要考慮各類藥劑成分及比例,如保護性殺菌劑與治療殺菌劑合理搭配、菊酯類殺蟲劑與阿維菌素類殺蟲劑合理搭配,殺菌劑與殺蟲劑合理搭配,微肥類與殺蟲劑、殺菌劑合理搭配等,既能減少噴藥次數,節省人力、財力,又能夠增效。但在生產中,有的果農害擔心藥劑質量有問題,防效不佳,就將多種農藥混在一起噴灑;有的果農發現病蟲發生嚴重,將十幾種藥劑混在一起亂噴?;炫滢r藥不當不僅浪費資金,防效無保證,而且會造成農藥殘留超標,污染果面,降低果品質量。
4重視果部,不重視葉部;重視采前,不重視采后
因為種果樹是為了收獲果實得利,所以很多果農重視果穗,不重視葉片;采收前用藥很到位,采收后就不再用藥。其實,葉片和果實同樣重要,保葉如保果,果實的生長和發育全靠葉片來制造營養,葉片遭病蟲危害,就制造不出營養,果實也就不能生長和發育,更生產不出優質高產的果品而獲利;采果后葉片仍舊在制造營養,用于花芽分化、枝條老熟、根系生長和養分積累,為翌年豐產打基礎,一旦采收后不加管理,葉片過早脫落,第2年發芽晚,葉片黃,枝條細,花絮小,坐果難,病蟲害相對嚴重,難以豐產豐收。
5重視地上,不重視地下;重視藥質量,忽視用藥方法
果實是靠葉片來制造供給營養的,而葉片要靠根部吸收營養和水分。產量高低從某中意義上來說取決于根系的數量和健壯程度,取決于根系的管理程度。因此,重視土壤管理,加強土肥水的管理,可以增強樹勢,增加產量,減輕病害的發生。生產中,雖然果農對農藥質量更加重視,甚至要求購買進口農藥,但卻忽視了科學用藥方式。對保護性殺菌劑和觸殺性殺蟲劑噴藥不細致、不周到,噴不到藥劑的地方病菌和蟲子接觸不到藥劑,難以殺死。對滲透性藥劑和內吸性藥劑噴灑更隨意,雖然有藥劑進入葉片,但是噴不到的地方,難以起到應有的效果[3]。
6高毒農藥、激素仍在應用
當前,不少果農沒有完全站在消費者角度考慮問題,噴農藥不慎重,甚至錯誤認為農藥越毒越有效;沒有嚴格按照生產要求,控制農藥殘留。不少地方仍然一味依賴激素提高單果重,造成品質大降,風味喪失,價格大跌,最終果農自己的利益受損。因此,生產高端果品,必須要有無公害意識,嚴格控制農藥和激素[4]。生產上以生物農藥為主,優化栽培措施,避免使用激素,最大限度地提高果實外觀和內在品質。
7參考文獻
[1] 劉建敏.果樹病蟲害防治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北方園藝,2008(4):237-238.
[2] 曹滌環.冬季果樹病蟲害防治[J].湖南林業,2009(12):32.
篇6
關鍵詞:果樹病蟲害;冬季;防治技術
冬季,果樹進入休眠期,各種病蟲害也進入越冬階段。處于越冬休眠狀態的病蟲害,雖然耐受不良環境的能力較強,但其數量有限、不活動、越冬場所比較集中。因此,冬季是防治病蟲害的有利時機,可采用與栽培管理、果樹修剪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措施,方法簡單,一法多治,一舉多得,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冬季是農閑時節,勞動力不緊張,落葉果樹噴藥容易均勻周到,既省藥效果又好[1,2]。因此,利用冬季有利時機,做好病蟲害防治,對確保果樹高產、穩產有重要意義?,F將冬季果樹防治措施總結如下。
1剪除病蟲枝
許多害蟲以蟲卵、卵塊的形態在芽、嫩枝、葉子上越冬,病菌在病枝上越冬。如蘋果白粉病是以菌絲在芽鱗痕、瘦弱病枝、當年生新梢上越冬,炭疽病以菌絲干枯枝、破傷枝、病果臺和病僵果中過冬,另外在這些地方越冬的還有梨莖峰、蘋果紅蜘蛛卵、黃刺蛾蚜蟲卵、蘋果腐爛病菌等。對以上越冬的病蟲害,應結合冬季修剪,剪除干枯枝、病蟲枝,摘除病僵果,除凈越冬卵繭并集中燒毀深埋,以減少多種病害的枯枝侵染源和蟲口數量。對修剪所造成的傷口必須涂波爾多液、843康復劑和腐必清液加以保護。
2清潔果園
很多危害果樹的害蟲和病菌都在落葉以及雜草中越冬,所以應清除果園內的雜草、枯枝、落葉、落果、死樹。如蘋果褐斑病、灰斑病和梨的黑星病等病菌的越冬場所都在殘枝落葉和雜草中,葡萄白腐病、桃褐腐病的病菌大部分在殘果上越冬,梨木虱、梨網蝽、金紋細蛾等害蟲多在雜草落葉中越冬;蘋小卷葉蛾、山楂紅蜘蛛等害蟲多在樹洞里、剪鋸口處越冬,通過清掃可起到消滅越冬病原物的作用[3]。清除的時間最好在初冬季節,把清出的東西全部集中起來燒毀或堆積起來漚制肥料。
3果樹刮皮
果樹刮皮是冬季防治果樹害蟲的關鍵措施。有句農諺:“要想吃好梨,年年刮樹皮?!币驗樵S多危害果樹枝干的病菌都潛伏在老皮、翹皮及裂縫中越冬。在果樹的粗皮裂縫中還有許多潛伏越冬的害蟲,如毛蟲、梨蝽象、蘋果小卷葉蛾、梨小食心蟲、山楂葉螨等,通過認真細致的刮皮,不僅可以消滅這些病蟲害,還可更新樹皮,促進樹體生長。果樹刮皮要掌握4點:一是刮皮時間應該在冬季土壤結凍后到立春驚蟄前進行;二是刮皮要徹底,不要只刮樹的主干,應將果樹所有枝干的粗皮、翹皮刮除;三是刮皮深度要適宜,要掌握“小樹、弱樹宜輕;大樹、旺樹宜重”的原則;四是刮皮時要在樹下鋪上塑料布,以便于集中收拾銷毀。
4樹干涂白
樹干涂白可減輕日灼和凍害,提高果樹的抗病能力,破壞病蟲的越冬場所,延緩果樹的萌芽和開花,使果樹免受春季晚霜的危害,又可兼治樹干病蟲害,起到防凍殺蟲的雙重作用。涂白劑配制比例為:石灰10~12份、黏土2份、石硫合劑原液2份、食鹽1~2份、水36~40份,可加少量殺蟲劑,攪拌均勻后涂抹樹干。涂白的位置以樹干基部為主,高約1m,涂抹時要由上而下,涂在樹干和枝干上,對樹干南部及樹杈向陽處重點涂,在果樹落葉后至封凍前涂最為適宜[4]。
5果園深翻
利用冬閑園地耕翻既是改良土壤、促進果樹增產的重要措施,也是消滅越冬害蟲的有效辦法。在土壤內越冬的果樹害蟲很多,如桃小食心蟲、棗步蛐等,可將土壤深層的害蟲及病菌翻至地面而被凍死、或被天敵吃掉,使深埋地下的病蟲不能羽化出土而被悶死。耕翻的時間最好在土壤臨近封凍時進行,耕翻深度以25~30cm為宜。
6誘殺滅蟲
利用害蟲對越冬場所有獨特的選擇性,秋后在果樹的主干上綁草或破麻袋片,也可把草搓成繩懸掛在樹上,誘集害蟲化蛹越冬,然后在翌年春天果樹萌芽前把束草解下集中銷毀。據調查,這種方法,對梨小食心蟲、棗粘蟲、旋紋潛葉蛾、蘋果小卷葉蛾、蘋小食心蟲、山楂紅蜘蛛等害蟲都有很好的誘集作用。
7藥劑防治
有的病蟲在樹的其他部位越冬,因此在清理、刮皮、剪除后,噴含油量為4%~5%的柴油乳劑和3~5°Bé石硫合劑1~2遍,既能殺菌又能滅蟲,對蚧殼蟲、紅蜘蛛、蘋果腐爛病以及梨樹黑星病、葡萄黑痘病、白粉病等都具有顯著的防治效果。對于蛀干害蟲天牛等,可采用人工鉤殺或用觸殺劑農藥稀釋成有效濃度往蛀孔內灌注。
8生物防治
利用天敵消滅害蟲,對人、畜、植物安全,不污染環境,不會引起害蟲的再次猖獗和形成抗性,保護和利用害蟲天敵,應注意改善天敵生存的環境條件,在果園中給害蟲天敵增添食料或設置隱蔽越冬場所,使天敵種群能夠順利生存、繁衍。把果園周圍的天敵招引進來,比如啄木鳥可在果樹枝干上覓食吉丁蟲、透翅蛾等蛀干害蟲。
9加強果園肥水管理,增施有機肥
冬季肥源較足,多施有機肥料,可以改良土壤,促進根系發育,提高抗病防蟲能力,如葡萄植株的營養主要靠冬天施有機肥料即基肥,結果植株如不施肥,將消弱抗病力,炭疽病、褐斑病發生較多。施有機肥料可增強植株抗旱能力,適當施鉀肥,既可提高樹體的抗病性能,也可改善果品的質量。
冬季是果樹的休眠期,同時也是病蟲害的越冬期,是病蟲害一年中最弱的時期,便于徹底消滅,選擇冬季預防和消滅蟲害,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0參考文獻
[1]姬宜改.果樹休眠期病蟲害的綜合防治[J].河北果樹,2005(1):52.
[2]鄧廣軍,劉林.如何在冬季消滅果樹病蟲害[J].農村.農林.農民(A版),2004(12):32.
篇7
關鍵詞:果樹病蟲害;冬季;防治技術
冬季,果樹進入休眠期,各種病蟲害也進入越冬階段。處于越冬休眠狀態的病蟲害,雖然耐受不良環境的能力較強,但其數量有限、不活動、越冬場所比較集中。因此,冬季是防治病蟲害的有利時機,可采用與栽培管理、果樹修剪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措施,方法簡單,一法多治,一舉多得,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冬季是農閑時節,勞動力不緊張,落葉果樹噴藥容易均勻周到,既省藥效果又好[1,2]。因此,利用冬季有利時機,做好病蟲害防治,對確保果樹高產、穩產有重要意義?,F將冬季果樹防治措施總結如下。
1剪除病蟲枝
許多害蟲以蟲卵、卵塊的形態在芽、嫩枝、葉子上越冬,病菌在病枝上越冬。如蘋果白粉病是以菌絲在芽鱗痕、瘦弱病枝、當年生新梢上越冬,炭疽病以菌絲干枯枝、破傷枝、病果臺和病僵果中過冬,另外在這些地方越冬的還有梨莖峰、蘋果紅蜘蛛卵、黃刺蛾蚜蟲卵、蘋果腐爛病菌等。對以上越冬的病蟲害,應結合冬季修剪,剪除干枯枝、病蟲枝,摘除病僵果,除凈越冬卵繭并集中燒毀深埋,以減少多種病害的枯枝侵染源和蟲口數量。對修剪所造成的傷口必須涂波爾多液、843康復劑和腐必清液加以保護。
2清潔果園
很多危害果樹的害蟲和病菌都在落葉以及雜草中越冬,所以應清除果園內的雜草、枯枝、落葉、落果、死樹。如蘋果褐斑病、灰斑病和梨的黑星病等病菌的越冬場所都在殘枝落葉和雜草中,葡萄白腐病、桃褐腐病的病菌大部分在殘果上越冬,梨木虱、梨網蝽、金紋細蛾等害蟲多在雜草落葉中越冬;蘋小卷葉蛾、山楂紅蜘蛛等害蟲多在樹洞里、剪鋸口處越冬,通過清掃可起到消滅越冬病原物的作用[3]。清除的時間最好在初冬季節,把清出的東西全部集中起來燒毀或堆積起來漚制肥料。
3果樹刮皮
果樹刮皮是冬季防治果樹害蟲的關鍵措施。有句農諺:“要想吃好梨,年年刮樹皮?!币驗樵S多危害果樹枝干的病菌都潛伏在老皮、翹皮及裂縫中越冬。在果樹的粗皮裂縫中還有許多潛伏越冬的害蟲,如毛蟲、梨蝽象、蘋果小卷葉蛾、梨小食心蟲、山楂葉螨等,通過認真細致的刮皮,不僅可以消滅這些病蟲害,還可更新樹皮,促進樹體生長。果樹刮皮要掌握4點:一是刮皮時間應該在冬季土壤結凍后到立春驚蟄前進行;二是刮皮要徹底,不要只刮樹的主干,應將果樹所有枝干的粗皮、翹皮刮除;三是刮皮深度要適宜,要掌握“小樹、弱樹宜輕;大樹、旺樹宜重”的原則;四是刮皮時要在樹下鋪上塑料布,以便于集中收拾銷毀。
4樹干涂白
樹干涂白可減輕日灼和凍害,提高果樹的抗病能力,破壞病蟲的越冬場所,延緩果樹的萌芽和開花,使果樹免受春季晚霜的危害,又可兼治樹干病蟲害,起到防凍殺蟲的雙重作用。涂白劑配制比例為:石灰10~12份、黏土2份、石硫合劑原液2份、食鹽1~2份、水36~40份,可加少量殺蟲劑,攪拌均勻后涂抹樹干。涂白的位置以樹干基部為主,高約1m,涂抹時要由上而下,涂在樹干和枝干上,對樹干南部及樹杈向陽處重點涂,在果樹落葉后至封凍前涂最為適宜[4]。
5果園深翻
利用冬閑園地耕翻既是改良土壤、促進果樹增產的重要措施,也是消滅越冬害蟲的有效辦法。在土壤內越冬的果樹害蟲很多,如桃小食心蟲、棗步蛐等,可將土壤深層的害蟲及病菌翻至地面而被凍死、或被天敵吃掉,使深埋地下的病蟲不能羽化出土而被悶死。耕翻的時間最好在土壤臨近封凍時進行,耕翻深度以25~30cm為宜。
6誘殺滅蟲
利用害蟲對越冬場所有獨特的選擇性,秋后在果樹的主干上綁草或破麻袋片,也可把草搓成繩懸掛在樹上,誘集害蟲化蛹越冬,然后在翌年春天果樹萌芽前把束草解下集中銷毀。據調查,這種方法,對梨小食心蟲、棗粘蟲、旋紋潛葉蛾、蘋果小卷葉蛾、蘋小食心蟲、山楂紅蜘蛛等害蟲都有很好的誘集作用。
7藥劑防治
有的病蟲在樹的其他部位越冬,因此在清理、刮皮、剪除后,噴含油量為4%~5%的柴油乳劑和3~5°bé石硫合劑1~2遍,既能殺菌又能滅蟲,對蚧殼蟲、紅蜘蛛、蘋果腐爛病以及梨樹黑星病、葡萄黑痘病、白粉病等都具有顯著的防治效果。對于蛀干害蟲天牛等,可采用人工鉤殺或用觸殺劑農藥稀釋成有效濃度往蛀孔內灌注。
8生物防治
利用天敵消滅害蟲,對人、畜、植物安全,不污染環境,不會引起害蟲的再次猖獗和形成抗性,保護和利用害蟲天敵,應注意改善天敵生存的環境條件,在果園中給害蟲天敵增添食料或設置隱蔽越冬場所,使天敵種群能夠順利生存、繁衍。把果園周圍的天敵招引進來,比如啄木鳥可在果樹枝干上覓食吉丁蟲
、透翅蛾等蛀干害蟲。
9加強果園肥水管理,增施有機肥
冬季肥源較足,多施有機肥料,可以改良土壤,促進根系發育,提高抗病防蟲能力,如葡萄植株的營養主要靠冬天施有機肥料即基肥,結果植株如不施肥,將消弱抗病力,炭疽病、褐斑病發生較多。施有機肥料可增強植株抗旱能力,適當施鉀肥,既可提高樹體的抗病性能,也可改善果品的質量。
冬季是果樹的休眠期,同時也是病蟲害的越冬期,是病蟲害一年中最弱的時期,便于徹底消滅,選擇冬季預防和消滅蟲害,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0參考文獻
[1] 姬宜改.果樹休眠期病蟲害的綜合防治[j].河北果樹,2005(1):52.
[2] 鄧廣軍,劉林.如何在冬季消滅果樹病蟲害[j].農村.農林.農民(a版),2004(12):32.
篇8
一、正確認識病蟲害和農藥,對癥用藥
各種農藥都有一定的防治對象范圍,只有防治對象和農藥的作用相符才能收到好的效果。蔬菜病蟲害種類多,各地的為害癥狀也有一些差異,并且不同環境病蟲的耐藥能力也會有新變化。為了提高防治效果,首先要知道蔬菜害的是什么病,或是什么害蟲為害,才能選擇相應的農藥。同是病害,對于真菌性病害(有菌絲)要用真菌性的殺菌劑,對細菌性病害(有菌濃,伴有臭味)要選用抗生素等。對于病毒病應選用抗病毒或鈍化病毒的藥劑等。另外,對于雜草要分清一年生的還是多年生的、深根性的還是淺根性的,不同的類型都選用不同的除草劑種類。
二、適時用藥
在關鍵時期用藥不僅能提高藥效,還能減少用藥次數,降低農藥殘留。對病蟲害應以防為主,防治結合。抓住有利于施藥的氣象條件,就溫度而言,大多數農藥適宜的溫度是20~30℃。
降雨(特別是大雨、暴雨)可沖掉葉面上的藥液或淡農藥,所以在降雨一般不要噴藥。大多數農藥需在無風或微風條件下噴施效果好。
病害方面:對土壤病害,要及時進行土壤施藥預防;對種子傳播的病害,播前的種子消毒是防病的先決條件;對葉、果部的病害要根據病害的預測預報,抓住時機及時防治,決不可等病害大發生后再補救,雖有效果,但損失已造成,花費也大。
蟲害方面:要抓住蟲害的薄弱環節——幼蟲和成蟲階段,及時施藥防治因為在這兩個階段,病蟲要進行活躍的取食和遷移活動,接觸殺蟲劑的機會多,同時生理生化活動也十分強烈,易受毒殺,尤其是幼蟲階段抵抗力小,用藥少,殺蟲效果好。殺蟲劑的胃毒、觸殺、抑制蛻皮等藥理作用正是針對害蟲這兩個階段的。
三、準確用藥
準確掌握用藥的種類、濃度、藥量和施藥次數是提高藥效、減少污染、降低成本、保護天敵的重要途徑。要按照農藥安全使用說明書用藥,不得隨意增減,根據農藥毒性及病蟲害的發生情況,結合氣候情況用藥。要盡可能采用最低濃度和最少藥次數來達到最理想的效果,將病蟲害控制在經濟允許的水平之下即可。
因此,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①使用的農藥種類一定要準確,禁止使用無標簽、無說明、來路不清的農藥。②農藥的使用濃度要準確,禁止隨意和無量化的配制農藥,配藥時要使用量杯、有刻度的注射器等計量器具。③對于農藥的殘效期要掌握準確,殘效期長的農藥使用次數要少。對于為害期長、世代重疊現象明顯的害蟲就要選擇殘效期長的藥劑,這樣可以減少用藥次數。④使用方法要準確,這樣可以提高農藥效果,減少用藥量。
四、正確掌握施藥方法
噴藥要均勻,但不可噴得藥液順植株流淌。噴藥時要均勻噴灑葉子正反面,因為大多數病蟲害主要發生在葉子背面,噴藥時如不噴背面,藥量再大效果也不一定理想。另外,使用噴霧器、噴粉器等機具時一定要根據機具的特性和操作規程進行作業。再者用灌根法防治病蟲害,一定要掌握用量,不能隨意加大濃度和藥量。
五、科學混配,兼治病蟲
農藥混配要以能保持原藥有效成分或有增效作用,不產生化學反應并保持良好的物理性狀為前提。采用混合用藥技術,達到防治病蟲對農藥不易產生抗性、一次用藥兼治多種害蟲的目的。所以農藥的混合使用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①混合后不發生不良的物理化學變化。②混合后對作物無不良影響。因為兩種藥劑混合后會改變藥劑對植物的滲透性,或加速農藥的分解等而出現藥害,所以無經驗的一定要做試驗。③混合后不能降低藥效。田間應當堅持先試驗后混用的原則。
六、交替輪換用藥
輪換用藥是克服和延緩抗藥性、減少用藥過量污染產品和環境、提高農藥防治效果的有效辦法。對于殺蟲劑,應選擇作用機理不同,或能降低抗性的不同種類的農藥交替使用。對于殺菌劑,將保護性殺菌劑和內吸性殺菌劑交替使用;或者將不同殺菌機制的內吸殺菌劑交替使用;噴霧劑、噴粉劑和煙熏劑的輪換使用。只有根據病蟲發生危害的機理和規律,科學確定使用順序,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七、農藥防治要與生態防治、綜合防治相結合
篇9
解決辦法:選擇玻璃瓶裝的番茄醬也可用瓶裝意大利面沙司代替罐裝番茄醬,或選擇低鈉和附加物少的意大利面沙司:
玉米飼養出來的牛肉牛天生是食草動物,然而現在的農民卻以玉米或大豆作為牛的飼料 農民賺到了錢,但我們得到的營養卻少了許多 研究發現,食草牛肉富含B-胡蘿卜素、維他命E、ω-3脂肪酸、共軛亞油酸、鈣、鎂、鉀。
解決辦法:選擇食草型牛肉。
微波爆米花研究發現,袋子中的化學物包括全氟辛酸會引起不孕、肝癌、癌和胰腺癌。微波會引起這些化學物蒸發進入爆米花從而進入機體。
解決辦法:選擇通過老式方法加工的爆米花。
非有機土豆根菜類蔬菜會吸收土壤中的除草劑、殺蟲劑和殺茵劑,而作為日常主食的土豆,在生長期農民會噴上除草劑以防止刨土豆的時候有多余的蔓生植物。之后,土豆又會經過處理以防止發芽。解決辦法:選擇有機土豆。
圈養鮭魚 大自然不會把鮭魚趕到圍欄中,也不會給鮭魚喂大豆、家禽糞便等。
養鮭魚維生素D含量少,卻含有大量污染物,如致癌物、多氧聯苯、溴化的阻燃劑和殺蟲劑。
解決辦法:吃野生阿拉斯加鮭魚或選擇罐裝鮭魚。
由人工激素制造的牛奶牛奶制造者會使用牛生長素來促進牛奶生產,但這種激素會引起奶牛的感染,還會使牛奶中的類胰島素成分增加。高水平的胰島素樣生長因子會引發乳癌、前列腺癌和結腸癌。
解決辦法:選擇沒有人工激素的牛奶或有機奶。
傳統蘋果蘋果樹是單個嫁接,每棵樹結的蘋果都有獨特的味道。傳統蘋果抗害蟲能力不強,需經常噴灑農藥,且蘋果是所有水果中最容易吸取農藥的。
篇10
關鍵詞:城市園林;綠化植物;病蟲害;防治技術
【分類號】S436.8
隨著園林綠化事業進展亦加快,樹木花草的種類及種植面積不斷擴大。但在花草樹木的生長發育過程中,經常會遭受到病蟲害的侵襲,從而使花草樹木生長不良、畸形、腐爛甚至死亡,不僅降低花木的質量,失去觀賞價值和綠化效果,而且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加強對園林植物病蟲害的研究,實施生態防護、綜合治理等方法,將對園林事業的發展將具有重要的意義。
1園林病蟲害防治的理念
1.1可持續發展的觀點。以往防治病蟲害就是將害蟲和病原微生物趕盡殺絕,這個觀點在大多數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而用可持續發展的觀點,就必須更新這一舊有的觀念,要容忍有害生物的存在。對有害生物不應只注重于殺死,更要注重于調節,只要把危害控制在不影響植物觀賞效果就可以了。
1.2生態防治的理念。在人類管理的城市園林生態里,由于人類、植物、有害生物、環境條件和天敵等各組分之間存在著相當復雜的關系,所以其中任何一因子的變動,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整個園林植物的生態系統。在防治上要從生態學觀點出發,在管理上要創造不利于病蟲害發生的條件,減少或不用化學農藥,保護天敵,提高自然的控制能力,保持園林生態的穩定。
1.3綜合防治的手段?,F階段制定園林植物病蟲害治理對策時,應全面考慮生態平衡、社會安全、防治效果和經濟效益,放寬防治指標,將有害生物控制在可允許為害范圍之內。為此,我們的植保工作必須以搞好植物檢疫為前提,養護管理為基礎,積極開展生物、物理防治,合理使用化學農藥,協調各種防治方法。
2 主要病蟲害的防治
2.1食葉害蟲防治。因為食葉害蟲具有咀嚼式口器,以幼蟲為害健康的植株,使植物生長衰弱,為蛀干害蟲侵入 提供適宜條件。且這類害蟲大多生活,繁殖量大,且往往具主動遷移,迅速擴大危害的能力,發生具有周期性,因此,受環境條件因子影響較大,表現為蟲口消長明顯。對這類害蟲主要堅持日常防治,剪除蟲葉、蟲枝,消滅幼蟲;清除枯枝落葉,鏟除越冬蟲繭;利用害蟲的趨光性進行燈光誘殺成蟲;利用生物農藥或天敵昆蟲進行防治;化學防治。可噴施觸殺或胃毒類殺蟲劑,殺滅幼蟲。
2.2蛀干害蟲的防治。蛀干害蟲除成蟲期進行補充營養,尋找繁殖 場所及配偶等活動較易發現外,均隱蔽 生活,此類害蟲多侵害生長勢衰弱的樹木。由于其危害的隱蔽性,利用化學藥 劑直接捕殺較為困難。對這類害蟲的防治主要要加強養護管理,使樹木生長健壯,增強抗病蟲害能力,在成蟲期進行人工誘殺或施用化學藥劑殺滅成蟲,在幼蟲尚未進入木質部之前,噴施觸殺及內吸劑,消滅初孵幼蟲,對已進入木質部的害蟲,用敵敵畏等具有觸殺、胃毒及熏蒸作用的殺蟲劑,注射入蛀孔內,或用浸藥棉塞孔,外用黃泥封孔,樹干涂白,可預防或殺死蟲卵。
2.3根部害蟲的防治。根部害蟲危害期主要棲居土中,給防治工作帶來困難,此類害蟲主要危害小苗的幼根及草根(如:金龜子)。 根部害蟲的防治要在成蟲期利用其趨光性或假死性進行燈光誘殺或人工捕殺成蟲,噴施觸殺類殺蟲劑殺滅成蟲,幼蟲期在蟲口密度較大的地方施粉劑,顆粒劑等(如:呋喃丹),也可用觸殺類殺蟲劑(如辛硫磷等)配制溶液灌土。
3 常見園林病蟲害防治的主要措施
3.1園藝措施。在選育和推廣抗病蟲害能力強的優良樹種,按不同立地條件選擇不同樹種和密度;營造混交林,避免樹種單一化;用無病蟲害的壯苗造林;采取中耕、除草、施肥、灌水和修枝等措施加強對中幼齡林的管理,促進植物生長;及時清除系統中的病蟲木,改善衛生條件;嚴禁亂砍濫伐,促進多層次的植被生長。通過上述措施,可以使植物生長健壯,抗病蟲能力增強,各種天敵昆蟲、有益微生物和鳥類等天敵明顯增加,從而提高整個植物系統對病蟲害的控制能力。
3.2化學防治。這種辦法是應用有毒物質千擾有害生物的生理過程,從而將有害生物殺死、阻礙物質如抗菌素可阻止侵染物的擴展。殺菌劑可分為鏟除劑、保護劑和內吸劑。鏟除劑直接可殺死病原物,如五氯酚、甲醛等。保護劑可直接施于植物體,保護植物不受侵害,如低濃度的石硫合劑,波爾多液,有機硫、有機磷、有機氯等。內吸劑是指被植物吸入體內,起抑制病原物擴展的藥劑,如托布津、多菌靈、苯萊特等?;瘜W藥劑的使用方法包括土壤消毒、種實消毒和噴灑植株等。
3.3微生物防治。微生物防治主要是通過某種特定的微生物侵入病蟲害體,殺死或抑制其生長發育。在歐洲、美國和蘇聯的林區,已成功地用于防治15種主要鱗翅目害蟲,包括落葉松毛蟲、棟綠卷蛾、松帶蛾和落葉松線小卷蛾。這種菌劑可從飛機上噴灑,對其他生物體沒有毒害作用。昆蟲病理學的研究目的,在于能取得象化學殺蟲劑那樣的快速防治效果,同時調節蟲口密度,使之保持在危險限度水平之下,以達到防治的長效性。但有時天敵本身也會受到病原的侵染(如蜜蜂、蠶)。
3.4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通過熱處理、射線、機械阻隔等方法防治植物病蟲害。對于蟲害來說主要是通過人工捕殺、誘殺,此外還可以通過熱水浸種、烈日暴曬、紅外線輻射來殺死在種子里的病蟲害。在生產上可利用一些害蟲的成蟲對燈光的趨性,設置黑光燈或高壓滅蟲燈誘殺成蟲。還可采取超聲波、熱處理、射線照射等方法處理種子和插條,消滅病原物或害蟲,如47~51℃溫水浸泡桐種根1小時,可防治泡桐叢枝病。我國北方利用松毛蟲下樹越冬習性,在松毛蟲春季上樹前在樹干上扎上塑料帶,可阻止越冬幼蟲上樹,減輕其危害。
3.5遺傳控制。這是一種主要利用昆蟲的不育性來操縱同種個體的遺傳控制方法。為此常應用強射線( X光線)或化學藥劑,如堿性物質、抗代謝物質、氨基磷酸鹽類、三酸殺蟲劑劑、激素等。但使用這些化合物,往往會帶來對環境的污染。自絕防治還包括染色體易位。這些方法成本較低,也不會留下有害殘毒,對生態系統和人類都沒有危害。
3.6苗圃地管護。要從苗圃的衛生狀況入手,苗圃的衛生是減少病蟲害侵染的重要措施。苗圃地中病殘體要及時收集,并加以處理,深埋或化學藥劑處理。生長季節中要及時摘除有病枝葉,拔出病株,并對病土進行處理。同時要把好苗木的進出,嚴禁帶有病蟲害的苗木進入苗圃和銷出。在苗圃里配備專門的園林病蟲害的技術人員,在苗木進出時進行嚴格的檢驗,防治帶有病蟲害的苗木直接進入苗圃造成病蟲害的交叉感染。
參考文獻:
[1] 秦林.對城市園林林木養護管理的探討[J].科技資訊,2012(3).
[2] 楊明顯.園林林木養護及病蟲害防治工作淺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7(11S):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