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號運營管理方案范文
時間:2024-03-01 17:45:2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公眾號運營管理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高速公路;服務區;運營管理;能力提升;品質塑造
一、高速公路服務區運營管理的能力提升與品質塑造的原因
(一)行業管理單位對高速公路服務區管理和服務要求不斷增強傳統的高速公路服務區在旅行乘客心目中留下了極為不好的印象,不僅服務區環境存在“臟亂差”的現象,還存在消費水平較高的情況。面對這種情況,行業相關管理單位提出了建設“功能齊全、環境舒適、服務便捷、安全暢通”高速公路服務區的建議,并通過實施相關的整改措施不斷強化高速公路服務區運營管理的效率、提升服務品質,為使用者打造一個和諧舒適的服務環境。
(二)廣大出行旅客對高速公路服務區管理和服務期望不斷提升
近年來,我國的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地提高,生活節奏逐漸加快,人們在休假外出旅游時以及因工作需要接觸到高速公路的幾率也越來越大,自然出入服務區的頻率就越來越高,對其產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目前我國高速公路服務區運營管理還存在種種問題,如服務類型簡單、涉及范圍較為狹窄,只有停車、如廁、加油、用餐、簡易購物等;管理理念還停留在重效益、輕服務的層面上,不能滿足廣大出行旅客對高速公路服務區的要求。
(三)社會新聞部門對高速公路服務區管理和服務關注度不斷加大
以往,出行旅客對高速公路服務區的認識除了自身體驗之外就是從社會新聞部門的宣傳上,而一些新聞宣傳部門對此宣傳力度不夠,缺乏正面、積極向上的引導,加之高速公路運營管理單位也是“做得多,說得少”,一些旅客不清楚在高速公路服務區運營管理背后所付出的努力。近些年來,隨著社會新聞部門及媒體對高速公路服務區管理和服務關注程度不斷加大,不僅可以起到監督高速公路服務區運營管理水平的作用,還可以讓廣大群眾實時了解到高速公路服務區管理的發展與進步。
二、目前我國高速公路服務區運營管理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現狀
在我國,高速公路服務區運營管理工作起步較晚,發展時間較短。高速公路服務區運營管理方式,主要有三種,即自主經營方式、承包經營方式、委托經營方式。但從目前的形勢上來看,各個高速公路服務區還未具備統一的領導思想和管理模式,服務區管理的價值得不到最大的發揮,經營與管理存在不負責任的隨意性,從而使以上三種運營管理方式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
(二)存在的問題
當前的高速公路服務區運營管理具體存在以下幾個問題。首先,經濟效益不足,缺少相應的市場管理意識。其次,服務質量堪憂、相關人員缺乏專業的管理素質。其三,資源重復率較高,閑置浪費情況嚴重。
三、高速公路服務區運營管理的能力提升與品質塑造的有效途徑
(一)堅持創新道路的同時強化基礎管理
眾所周知,運營管理模式決定了一個單位的定位與發展走向,是管理能力提高和品質塑造的重要前提。而管理模式需要不斷的進行創新才能有效地提升管理水平,降低運營成本,提高運營效率,使高速公路服務區呈現出繁榮發展的趨勢。另外,通過相關的教育培訓及考核獎懲機制來促進服務區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升也是一個好途徑。例如,“走出去,請進來”,開展服務區運營管理方面的培訓講座、參觀考察學習、服務主題活動等,營造一個積極、向上、健康的學習環境。在不斷的努力之下,運營管理綜合能力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服務滿意度也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基礎管理工作的夯實和完善,會保障高速公路服務區的整體運營管理能力長效穩定的向前推進。
(二)堅持平價經營線路的同時注重溫馨服務
服務的內涵和核心是讓消費者得到經濟上的實惠和心理上的舒適,這就需要高速公路服務區將人民群眾出行需求作為服務的根本,增強為群眾服務意識,在堅持以品種豐富、業態齊全、平價銷售為經營方針和理念,加強經營管理的同時,注重對人民群眾溫馨服務工作的開展。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溫馨服務的執行一定要嚴格按照上級部門的要求和標準執行,不能走了樣,變了味;其次,服務手段方面要進行創新。例如:江蘇揚子大橋公司、汾灌公司在其服務區內實行“微店”服務,使消費及支付變得更為便捷。江陰大橋針對機動車輛常見故障問題,提供免費維修服務,贏得贊譽,且保證了道路暢通。上述措施都可以在高速公路服務區內借鑒和實行,能夠有效提升服務區日常運營管理效率和溫馨服務內涵。
(三)堅持基礎服務建設的同時走主題文化發展路線
服務區是城市建設的延伸,不僅具有服務行業的標志性特點,還需要具有一定的區域文化特色,基于此,要完成高速公路服務區運營管理能力上的提升和品質上的塑造,需要滿足廣大旅客對設施的需求和文化價值的認同,同時使服務區體現出文化的魅力。例如,將地方文化特色的精華與高速公路服務區的文化建設相結合,重點表現出地方文化的特點,使旅客既能了解到不同的地方特色,又可以深刻感受到高速公路服務區的品牌文化。另外,也可以開通微信公眾號營運管理工作交流平臺,進行主題服務宣講,加大顧客參與度,與顧客進行心與心的溝通,提升服務區整體服務質量。
四、結束語
篇2
關鍵詞:城市公園系統、城市公園系統的生命子系統、城市公園系統的社會子系統
Abstract:Urban park system is the crucial component for improve the city environment as well as the urban ecosystem. Ba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heffield’s urban park system and functions, the methodology for achieving the excellent urban park system has been sum up in this assay.
Key Words: urban park system、green layer 、social layer
中圖分類號:G24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引言
城市公園的建設與城市公園系統的形成是解決現今城市無序擴張、城市過度開發、城市環境問題的最佳手段之一。謝菲爾德擁有超過90座的城市公園,高密度的城市公園于這座城市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城市公園系統,這不僅僅提升了城市總體環境質量,同時也起到了積極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作用。
2謝菲德爾城市歷史
謝菲爾德(Sheffield)位于北英格蘭南約夏克郡,是英國第五大城市,市域總面積為368平方公里。它曾是工業革命時期的中心,是世界上著名的鋼鐵之城——Steel City,鍍銀、不銹鋼、坩堝等工業技術均誕生于此。工業的輝煌始終無法與優美的城市環境共存,廢水、煙塵、烏黑的廠房成了這座城市的傷疤。
規劃師、決策者、居民都開始關注城市生態環境的恢復問題,因此住宅計劃、公路建設計劃、綠色網絡建設、公園建設計劃在這座大勢鋪開。
3 謝菲爾德城市公園系統發展與結構特色
謝菲爾德全市共有超過93座的城市公園。據統計數據顯示,超過10萬棵樹木種植于城市的公園及公共綠地中,人居擁有樹木面積占據歐洲前列,因此它也獲得了“英國最綠城市”的美稱。
依據2000年《謝菲爾德城市綠地分類策略》分析,謝菲爾德的城市公園結構發展如下表(以部分重要的城市公園為例,摘編自《謝菲爾德城市綠地分類策略》):
從以上五個發展階段來看,謝菲爾德城市公園系統發展與結構形成具有以下四點特色:
第一點:由城市中心區域為核心,呈放射狀向城市逐步發展,
形成多條連接中心城區及邊郊綠地的生態廊道。
第二點:城市公園建設選址一般都為城市河谷地帶、丘陵地帶或沿城市重要交通性干道發展。
第三點:城市公園形態以帶狀公園居多,規模大小比例、分布較為均勻。
第四點:經測量數據顯示,公園間平均距離約為1.5km,于城市范圍內形成了高密度的城市公園群。
從結構特性分析,謝菲爾德城市公園系統是以城市中心區域為核心,沿城市河流、山脈走向、城市主干道放射發展的綜合系統。謝菲爾德城市公園系統應該包括生命子系統及社會子系統兩個層面:
生命子系統:公園、開放綠地、連接公園與公園或綠地之間的道路、河流、丘陵、棲息于公園中的各類動植物及城市公園、林地、河流等。
社會子系統:規劃設計、運營管理策略、公眾參與機制等。
5謝菲爾德城市公園系統的功能特色分層分析
綜合來看,城市公園系統功能是生命子系統層面及社會子系統層面所共同作用所產生的結果,各個系統層面主導著不同的功能。為更好了解謝菲爾德城市公園系統筆者從生命系統層面及社會系統層的組成及功能的分析來解讀其城市公園系統所具有的特色。
(1)生命子系統
首先為生命系統層面,生命系統層面功能主要體現為公園、綠地、河流水系等因子本身所具有的幾種功能:
生態保護及維護生態多樣性、美學價值及地域認知性、科學教育價值、
社會經濟及居民健康的提升、促進當地社會運轉、提供平等的機會、促進社會溝通。
(2)社會子系統
社會系統層面是生命系統層面的支撐機構,它主要包括規劃設計、運營管理、公眾參與這三個方面甚至更多。社會系統層面的產生,大大保證了城市公園系統的質量,確保生命系統功能的發揮。
第一個方面:規劃設計。在謝菲爾德城市公園及城市公園系統的規劃設計中,不僅為景觀,而是城市規劃者、公園設計者、政府決策者、植物專家、生態專家、經濟學家等等社會各方學者多方聯合共同研究綜合結果,是由各類理論數據所支撐形成的數據。據學術研究報道一塊石頭、一堆枯枝上的苔蘚可成為公園設計者所需要關注的事物,綠籬的高度與犯罪機率關系亦成為公園設計的關鍵,。
第二個方面:運營管理。謝菲爾德城市公園系統運營管理是由城市委員的公園與鄉村管理處負責,同時由樹木委員會等其他部門共同監管,每一個監管機構或部門都有相對的獨立性,能起到很好的監督及合作作用。
第三個方面:公眾參與。在謝菲爾德城市公園系統的公眾參與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設計方面來看,社會各界、各年齡的代表是允許參與到城市公園設計的評選投票中的。英國規劃法律規定,若不能通過公眾評審,方案是不具備法律效率同時不可以被選用。除了規劃設計之外,謝菲爾德有各類團體組織與城市公園管理機構共同負責管理城市公園的生態物種安全及城市公園的使用安全等各個方面。
從城市公園系統的兩個層面來看,生命系統層面是城市公園系統的本質,而社會系統層面則是保證城市公園系統規劃、建設、運營、管理、永續發展支撐力量,從事物的聯系性來說這兩個層面是存在循環、互動關系的。
6結論與啟示
通過對謝菲爾德城市公園系統的研究分析,可總結出以下三點學習經驗:
第一,重視城市公園系統中生命系統保護、建設、發展。在我國目前的城市公園建設中,對于場地原生態植被、河道水系、林地、原生物種的保護研究仍處在起步階段,因此,注重公園設計前期生態保護分析、生態數據的收集是保證城市公園系統發揮生態保護功能的關鍵。
第二,推動城市公園系統的社會系統功能的發揮。城市公園系統建設是需要多層面、多學科論證的共同論證支撐的。運營管理結構單一是阻礙我國城市公園系統健全完善的因素之一,因此構建多層次、多學科的設計論證及管理系統,是管理完善城市公園系統的關鍵。
第三,西方的民主制度為公眾參與公園設計評審提供了可能,相對于我國以政府為主導制度,從某些方面削弱了公民意愿的表達,部分城市公園未能切實的滿足城市居民的需要。因此將社會團體引入公園的維護、管理、宣傳,是保證城市公園系統發揮自身范疇之外功能的重要動因。
城市公園系統的設計與構建是多學科、多層面的過程,因此以謝菲爾德學習對象,從根本上優化我國的城市公園系統建設。
參考文獻:
HARNIK, Peter (2003). The excellent city park system: what makes it great and how
to get there. Washington, D.C, The Trust for Public Land.
篇3
平臺運營總監需要能獨立策劃產品運營相應內容及營銷活動,并組織資源完成推進方案的實施;邏輯思維和分析能力強,良好的的溝通能力,很強的創新和執行能力;以下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的平臺運營總監工作職責,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來欣賞一下吧。
平臺運營總監工作職責11、根據公司發展戰略創建職教平臺運營機制,提升客戶粘性、用戶活躍度、產品使用率。
2、策劃各類型平臺運營活動,協同各業務部門完成活動的組織與實施,助推客戶與公司不斷開展更加深入的業務合作,助力達成公司業務目標。
3、通過多種用戶運營手段,激發用戶興趣,不斷促進用戶活躍度,實現更多用戶激活及用戶留存。
4、策劃各類型用戶運營活動,組織各部門協同進行項目實施。
建立并不斷擴大用戶社區。助力公司實現用戶戰略。
5、打造運營團隊,負責運營團隊的人員培訓、培養、考核、激勵。
平臺運營總監工作職責21、負責政務平臺整體運營,制定運營策略、方案并組織執行;
2、推動各項業務發展,提升營運效益,確保運營目標的實現,對KPI指標負責;
3、分析平臺各類數據,提出改進方案,帶領團隊進行平臺的維護及升級;
4、制訂、完善、貫徹實施公司平臺運營管理制度、流程;
5、通過線上線下運營提升網站平臺價值和粘性,提高服務會員、企業活躍度,提高申請、交易量,促進平臺各項銷售業績提升;
6、用戶體驗、業務流程等的分析和改進并參與公司平臺的品牌、產品、市場的規劃,實現公司既定目標;
7、規劃平臺的風格、架構、功能、,負責團隊建設、團隊培訓和日常工作開展等。
平臺運營總監工作職責31、根據公司下達的年度整體戰略目標,制定網絡貨運平臺相關的戰略實施計劃,并落實實施;
2、負責網絡貨運平臺相關業務的市場調研、客戶開發工作,與同行開展競爭,找尋并確認企業競爭優勢;
3、負責為網絡貨運平臺的客戶提供系統培訓;
4、負責業務開展過程中與交通運輸、稅務、保險等單位溝通協調;
5、負責競品調研,對公司競品在產品層面進行分析和對比,為本公司產品更新和功能調整制定方案。
平臺運營總監工作職責41.負責設計、構建云平臺運營業務,統籌線上線下運營;
2.負責組建、管理云平臺運營團隊,建立成長、激勵和考核體系;
3.負責云平臺運營制度建設和機制設計;
4.負責云平臺運營分析,評價運營效果并不斷提出改進運營策略;
5.負責與運營相關的渠道和媒體,促進云平臺推廣;
6.負責公司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平臺運營總監工作職責51.參與公司經營管理與決策,收集信息提供決策支持;
2.參與制定公司經營發展戰略,負責平臺戰略規劃的制定,并監督實施和改進;
3.負責平臺整體運營規劃和策略的制定與執行,對運營結果負責;
4.負責平臺的內容運營、渠道運營、活動運營、用戶運營、日常運維管理等工作的策劃和實施管理,以拉新、留存、轉化、盤活為目標,全面推進平臺的商業化運營;
5.建立和完善下屬部門,領導制定部門工作計劃和預算,并組織實施;
6.組織市場調查,深入分析用戶行為、需求,了解競爭對手動向,進行運營方案的改造;
7.參與公司發展業務指標的制定,開發潛力用戶并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系,并對最終業務指標負責;
8.負責分管部門的員工隊伍建設,提出和審核對下屬各部門的人員調配、培訓、考核意見。
平臺運營總監工作職責6(1)創建合理高效運營團隊
(2)負責公司互聯網平臺的網絡運營整體規劃與推廣,明確定位目標;
(3)負責公司網絡商城的指導加盟合作商日常工作;
(4)制定公司運營活動策劃,推廣公司品牌,突出品牌形象;
(5)監控和分析行業動態并針對性的進行市場分析及制定相應策略;
(6)建立運營風險預警機制,實施運營的風險和危機管理,及時發現問題,組織相關部門研究解決并備案。
(7)獨立完成運營部門各職能體系搭建,業務流程梳理,能從運營角度對產品技術部門提出需求;
(8)須具備較強的創新、執行能力,能夠在諸多限制條件下進行業務創新;
(9)有很好的溝通協作能力,善于合作協調溝通,思維敏捷;
(10)具有強烈的責任心和上進心,具備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積極主動,能承受較大的工作壓力。
平臺運營總監工作職責71、負責互聯網需求分析,對產品規劃給到決策性建議,并完成產品運營規劃,通過產品,運營手段,提升平臺流量轉化、用戶增長和留存;熟練運用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事件營銷、口碑營銷、軟文/新聞稿等新媒體進行產品推廣,提高用戶量和關注度;
2、負責互聯網及新媒體維護、更新與完善;平臺年度、季度、月度運營計劃并執行;制定和組織推廣及營銷活動;
3、負責客戶的開發,擬定活動計劃方案,制定線上營銷推廣戰略,以及具體實施策劃方案;
4、負責企業品牌創意及品牌策劃工作,并形成策劃方案
5、提高到達客戶的關注度、轉化率及用戶黏性,持續改善平臺服務;
6、組織策劃產品、品牌、市場推廣等市場活動的策略、推廣方案、相關預算,組織、整合相關資源推動方案的實施并監督實施效果,提高網站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篇4
關鍵詞 生命周期 建設項目 環境影響評估
中圖分類號:X820.3 文獻標識碼:A
環境保護在我國已經被擺在歷史的高度,各級政府部門為推動建設項目達到環保要求采取了諸多舉措,如推行“三同時”制度等,同時國家對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估也做出了專門的規定,但從系統的角度來考察,一個建設項目要達到環境保護的目標,不能僅僅要求其建設過程中實現環保,而且要求建成后乃至于最后的拆遷都要達到環保的要求,即要從產品生命周期視角出發來考察期環境影響。
一、生命周期視野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分析
從生命周期的角度來考察,建設項目主要包含設計、建設、運營以至最后的報廢四個階段,這四個階段對環境影響的渠道、內容并不相同,因而會給環境影響評估結果帶來不同的影響。
(一)設計階段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
首先,設計理念會對環境帶來影響,如果在建設項目建設設計過程中貫徹環保理念,注重將這種理念融入到設計的每一個環節,融入到項目建設的整個生命周期中去,則必然會降低項目對環境的影響,反之則反。其次,設計行為會對環境帶來影響,即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能否保持獨立性,能否從建設項目本身的要求出發,而不會因為外部環境的影響而改變設計內容,這種行為會對外部環境帶來較大的影響。如某項目中如果過于追求美觀奢華,則可能在材料的選擇等方面會出現差異,進而對環境帶來不利影響。
(二)建設階段的環境影響。
首先,建設材料的選購會對環境帶來影響,在建設過程中,建設方一般會根據材料的技術指標對外招標,但不同廠家提供的產品存在一定的差異,對環境的影響也存在差異。此外,材料采購后送貨時間、材料的貯存等都可能影響環境,如送貨時間提前不僅可能導致材料損耗,而且還需要建設方對這種材料進行管理,從而加大了材料支出。其次,建設過程的組織與管理會對環境帶來影響,如果建設流程設計合理,建設工藝先進,則返工率必然會降低,產生的廢棄物也會減少,從而會降低對環境的影響,反之則可能導致環境影響加大。再次,建設后廢棄物的處理會對環境產生影響,如果能夠提高廢棄物的循環利用水平,加強廢棄物的管理,則能夠降低對環境的影響。
(三)運營階段的環境影響。
項目建成運營后必然會消耗各種能源,并產生各種廢棄物,甚至需要對建筑物進行部分的拆除重建,這就會對環境產生影響。就運營管理來看,如果能夠大量的采用各種節能設施,采用節能方案進行運營管理,則可以降低對環境的影響。從運營過程中的配套管理來看,如果能夠加強對廢棄物的歸類整理,則既可以避免環境污染,又能夠促進資源節約。
(四)建設項目拆毀階段的環境影響。
建設項目在其生命周期的末期必然要進行拆除,如果設計之初就考慮到拆除因素,則這種拆除可能對環境的影響較小,反之則可能較大,特別是拆除后的廢棄物可能造成大的影響。如在發達國家大量的推廣鋼結構建筑,這類建筑拆除過程中廢棄物要少很多,對環境的影響較小。
二、生命周期視野先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估的一般流程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估是一個復雜而系統的工程,做好評估工作不僅要求從理論上建立科學、客觀、全面的評價指標體系,同時要求采用合理的評價方法,并盡可能的將評價指標量化,以對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做出具體而明確的評價。在實踐中,這種評估可以分為評估準備、評估實施與評估結果應用三個基本流程。
(一)評估準備。
首先,組織制定評估指標體系。從生命周期理論出發,在設計階段可以設置包括設計方案的科學性(整個方案是否完備)、實用性、包容性(主要是評價是否便于未來可能的變更)等方面來衡量,建設階段可以主要從原材料損耗率,單位投資COD、SO2排放量,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危險廢物處置率、建設材料綜合利用率等二級指標,運營階段環境影響評估主要包括節能設備采用率、生活垃圾集中處理率等指標,報廢階段環境影響評價主要是廢棄物回收利用率等指標。其次,確定評估方法,即主要是根據建設項目的具體情況,根據數據的可得性采取合適的方法,當前采用較多的有核查表法、類比評價法、專家評價法、模型評價法等方法。再次,做好評估資料收集與整理工作,在評估開始之前,要收集相關的資料,包括建設項目相關的技術標準、評價指標的參考標準等,以為具體的評價提供資料參考。
(二)評估實施。
首先,建立嚴密的評價組織機構,明確這一機構的職責,這一機構要向參與評價的主體解釋評價過程中的疑難問題,并負責評價的組織協調。其次,收集評價數據進行數據處理,在這一過程中,負責組織的機構要篩選出有效問卷,有效識別無效問卷,并將有效問卷的數據錄入計算機信息系統,利用預定的評價方法進行測算。再次,得出評價結論,根據測算結果,分析評價結果的可靠性,即評價結果是否存在明顯的問題等。
(三)評估結果的應用。
首先,要對評價結果進行客觀公正的分析,即要對各二級指標、一級指標的評價結果進行探討,特別是各種可能對環境造成重大影響的指標,要分析導致這種影響的深層次原因,探討可能的替代方案,為降低環境影響提供參考。其次,要將評價結果反饋給相關利益主體,這種利益主體包括建設方、當地居民以及政府部門,通過信息反饋幫助各方做出決策,以控制項目建設可能對環境保護帶來的潛在影響。
三、生命周期視野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估的注意事項
完善生命周期視野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估制度,必須吸引更多的主體參與,建立完善的評價管理體系,促進評價結果的應用與監督,這樣才能保證評價的真實準確,保證其價值得到體現。
(一)要建立和完善多主體參與評價機制。
建立和完善多主體評價機制就是要在條件允許的范圍內,吸納包括社會公眾、專家學者、相關企業領導者、政府部門等責任主體參與到評價中來,避免單一主體評價導致評價結果的失真。首先,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環評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公眾參與》等制度法規吸納公眾參與到評價中來,并完善聽證、問卷調查等參與制度,讓公眾真正參與評價。其次,要邀請行業內部專家學者、相關企業領導者參與評價,發揮專家對建設項目情況熟悉的優勢,提升評價水平。再次,要吸納政府決策者參與評價,發揮決策者熟悉政策法規的優勢。
(二)要建立和完善的評價管理體系。
首先,要建立評價過程管理制度,在評價過程中,既要能夠向參與評價的主體答疑釋惑,特別是各項指標的內涵與意義,參考標準等,又要做到不影響參與評價主體的判斷,這就要求事先要對評價指標等進行有效的講解和宣傳,以幫助各主體了解相關內容。其次,要加強對評價結果分析的管理,既要保證數據信息在錄入計算機信息系統時真實有效,又要保證分析評價的立場客觀公正,不會將部分可能對環境造成重大影響評價信息隱藏或者丟失,從而提高評價的總體水平。
(三)要建立評價結果應用管理體系。
首先,要規范評價結果分析報告,提高評價結果的可用性。環境影響評估的組織機構要對評價結果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對比國內外同類項目環境影響基本情況,總結國內外該類項目建設的成功經驗,提出強化建設項目環境管理的舉措。其次,政府等相關部門要加強對評價結果應用的管理,積極督促項目建設方根據環境影響評估的結果采取措施化解可能造成的重大影響,并形成完善的可行性論證方案,以便政府相關部門評閱,確保建設項目對環境影響降到最低。
(四)要建立和完善評價監督機制。
首先,要建立環境影響評估結果公示制度,在評價完成后,要將評價結果向參與主體乃至于社會公眾進行反饋,進一步發揮各評價主體的監督職能,保證評價結果能夠得到應用。其次,要進一步健全公眾、社會輿論參與監督的渠道,評價組織機構要建立網絡、現場等多種接受公眾監督的渠道,對評價結果存在異議的公眾可以便捷的將意見進行反饋,評價組織機構則對意見進行整理,并通報處理結果。
(作者單位:中環國評(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王偉,黃志民.淺述環境影響評價在建設項目環境管理中的作用.環境科學導刊,2013(1)
[2]霍林,左葉穎,張清峰,盛絡毅,張瑞霞,霍聰.生態影響類建設項目的環境監理實踐.環境科技,2013(1)
篇5
三明市生態環境局
關于永安市水東南高鋁粘土礦有限公司年采3.5萬噸耐火粘土、石墨礦擴建工程
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
永安市水東南高鋁粘土礦有限公司:
你公司報送的由三明市森宇環??萍加邢薰揪幹频摹队腊彩兴畺|南高鋁粘土礦有限公司年采3.5萬噸耐火粘土、石墨礦擴建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和要求審批的函收悉。報告書編制單位根據專家意見進行了修改、補充、完善?,F對《報告書》(報批本)批復如下:
一、2018年12月27日,三明市國土資源規劃所出具了《永安市水東南高鋁粘土礦有限公司水東南高鋁粘土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土地復墾方案》(明國土資開發審[2018]13號),根據《福建省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分級審批管理規定》(閩環發〔2015〕
8號文),我局開展該項目的環評文件審查工作。
我局于2021年4月14日受理本報告書,并于4月14日至26日進行受理公示(10個工作日);于4月16日至22日進行擬審批公示(5個工作日);2次公示均在永安市人民政府網站上進行,公示期間我局未收到關于本報告書的意見。
二、本項目位于永安市安砂鎮曹田村,為擴建項目。礦區由31個拐點坐標圈成,礦區面積1.727km2,開采規模為3萬噸/年耐火粘土、0.5萬噸/年石墨礦,開采標高為+690米~+325米,礦山服務年限15年;采用露天+地下聯合開采方式。
項目在全面落實環境影響報告書和本批復提出的各項生態保護及污染防治措施后,我局同意你公司按照《報告書》中所列工程的性質、規模、地點、環境保護對策措施及下述要求進行擴建。
三、項目設計、建設及運營管理中應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按“以新帶老”的原則,對原有礦山存在的環境問題進行整改。
(二)落實《報告書》提出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占用的林地、土地面積不得超過相關部門的許可范圍。項目應嚴格按照開發利用方案進行開采,在取得水利、林業、應急等相關部門的許可后方可建設。依照本項目礦山資源開發利用方案、生態環境恢復治理、土地復墾方案及審查意見的要求,落實礦山生態治理與恢復專用資金和各項生態防治措施。
(三)落實《報告書》提出的施工期廢水、廢氣、噪聲、固體廢物及生態保護措施,減輕施工期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四)嚴格按照《報告書》提出的廢水及地下水防治措施,規范建設礦區排水系統、截排水溝、沉淀池、排污口,確保所有外排廢水達標排放;項目的建設不得對北區飲用水源造成影響。
(五)爆破、裝卸、運輸等生產過程應按《報告書》要求采取噴霧灑水等降塵、除塵措施,運輸車輛應加蓋篷布及保持車身清潔并采取較低速度行駛以減少對運輸沿線環境空氣的影響。
(六)合理安排生產作業時間,采取有效的噪聲防治措施,控制采礦和運輸噪聲對附近村莊居民生活造成影響。
(七)落實《報告書》提出的固體廢物防治措施。項目生產的廢土石及沉淀池污泥應綜合利用。生活垃圾納入安砂鎮生活垃圾處理系統,定期由當地環衛部門外運進行處置或無害化處理。
(八)落實《報告書》提出的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建設應急事故池,并編制應急預案報備生態環境部門。
四、污染物排放標準
(一)廢水執行GB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準》表1、4中一級標準。
(二)廢氣執行GB16297-1996《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中表2標準。
(三)廠界噪聲執行GB12348-2008《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2類標準。周邊建設施工噪聲執行GB12523-2011《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
(四)一般固體廢物的貯存處置執行《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01) 及2013年修訂單。有新標準實施后,應按新標準執行。
五、工程建設必須嚴格執行環境保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的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落實各項環境保護措施并依法開展自行驗收及辦理排污許可證。
六、項目建設應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以及福建省委、省政府關于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的要求,落實各項措施,配合當地政府加強宣傳工作,定期企業環境信息,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建立暢通的公眾參與平臺,及時解決公眾提出的環境問題,滿足公眾合理的環保保護要求,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七、如工程的性質、規模、地點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態破壞的措施發生重大變動,應當重新報批本工程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八、我局委托三明市永安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大隊組織開展本項目 “三同時”監督檢查和日常監督管理。
三明市生態環境局
2021年4月27日
三明市生態環境局辦公室 2021年4月27日印發
篇6
公共圖書館是一個免費為公眾提供閱讀和學習的平臺。它對人類的文化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是保存人類文化遺產的地方,在發展中,人類通過摸索、實踐獲得的經驗和知識文化,在圖書館得以保存。從而成為人類最寶貴的精神財富。(2)是開展社會教育的場所:隨著現代科學的快速發展,人們需要有更多的知識儲備和專業技能才能更好的發展,所以公共圖書館就成了一個可以繼續深造,終身學習的基地。(3)是科學情報的傳送部,圖書館全面,系統,豐富的信息資料,使人們能更多,更快,更準確的學習到一些科學研究的前沿內容。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滿足人們對紙質文化,電子文化信息等的需求,所以公共圖書館的預算管理是至關重要的[1]。
一、公共圖書館存在的預算管理問題
1.財務預算無計劃
在財務預算方面,很多年前就推行一種“零基預算法”,這種預算方法比較科學,對于財務的預算也比較合理,但是運用“零基預算法”進行財務預算的公共圖書館不多。主要原因有:
1.1進行“零基預算法”工作量大,很多財務部門為了方便,就采用傳統的預算辦法,即用上年的基數+本年因素,就是基本上套用往年的格式,然后形式上略微調整,沒有認真的對下年的預算目標分析、研究。所以每年的財務預算都基本上沒有太大的波動。
1.2每年進行預算的時間較短,以至于編制人員沒有太多時間認真的對預算項目進行分析、研究。
1.3預算管理涉及到圖書館運營管理的各個方面,需要各個部門的配合和全體員工的參與,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其工作量大,執行起來難度系數非常大[2]。
2.預算執行不到位
在預算管理當中,預算編制只是一部分,當編制人員給出的預算合理的話,那么在預算管理過程中就沒有什么問題。但若編制人員給出的預算與實際使用資金有偏差時,就要另行處理。而很多時候在預算執行的時候,常常因為資金使用部門和財務部的配合機制不完善,導致在預算管理過程中出現問題,如,財務部門對預算控制力度不夠強,而資金使用部門對資金的使用情況也沒有做詳細記錄,以至于資金使用部門不能很好的反映資金的批復情況和項目的資金使用情況,以及年中的專款可使用情況。
二、公共圖書館的預算管理解決
1.在財務預算方面進行改善
1.1大力推行“零基預算法”,“零基預算法”又稱零底預算法,其全稱為“以零為基礎編制計劃和預算的方法”,簡稱零基預算,指在編制預算時對于所有的預算支出,均以零為基底,不考慮以往情況如何,從根本上研究分析每項預算是否有支出的必要和支出數額的大小。這種預算不以歷史為基礎作略微調整估算,在年初重新審查每項活動對實現組織目標的意義和效果,并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礎上,重新排出各項管理活動的優先次序,并據此決定資金和其他資源的分配。保證下年的財務預算是在零基預算的基礎上進行的,這樣也能更準確的得到下年的財務預算。零基預算編制有以下五個步驟:
1.1.1劃分和確定來年預算項目,對公共圖書館下年所需要執行的業務項目進行資金預算。
1.1.2編制各業務項目的預算,由圖書館提出總體目標,然后各業務項目執行部門根據圖書館的總目標和自身的責任目標出發,編制為實現上述目標的費用預算方案,在方案中必須詳細說明提出項目的目的、作用以及想要達到的效果,以及需要開支的費用數額。
1.1.3進行成本一效益分析,對業務項目執行部門提交的費用預算方案,管理層對每一個項目所需的費用和所取得的效益進行比較分析,挑選出先后,劃分等級。業務部門預算的業務項目一般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必要項目,第二層次是需要項目,第三層次是改善工作條件的項目。進行成本效益分析的目的在于判斷基層預算單位各個項目費用開支的合理程度、先后順序以及對本單位業務活動的影響。
1.1.4審核分配資金,根據預算項目的先后和等級,按照預算期的資金進行分配。
1.1.5編制并執行預算資金分配方案確定后,經批準后下達執行[3]。可以分配相關管理人員針對“零基預算法”的實施進行推進和監控,確保來年的財務預算是根據“零基預算法”進行的。
1.2預算時間上給予延長,因為要想實行零基預算就會涉及圖書館運營管理的各個方面,需要編制人員跟各個部門溝通協調,進而對各個項目的所需資金預算,在這個過程中也需要很多時間,所以預算時間的延長也是為了確保編制人員能有足夠的時間完成來年的財務預算。如,在每年下達預算任務的時候,將原來兩三天就要完成的財務預算時間延長至一個禮拜左右。
1.3各個部門的配合協調制度加以完善,有利于編制人員能更好更快的完成來年的預算。如,在每年進行財務預算的時間段,各部門專門分配一位工作人員,配合財務部門完成財務預算。
2.預算執行力度應加強
預算管理過程中,需要加大執行力度。如,財務部門在批復預算申請的時候,要仔細審查,對項目支出的金額嚴格把控。每個季度結束都要寫季度總結,對于未能完成預算和超出預算,作以詳細說明,根據預算執行報告做出預算執行評估。根據下個季度的業務項目和費用支出項目,調整下個月的財務預算。對預算執行力度的加強方面提出意見和具體執行措施。
篇7
關鍵詞:風險評估;程序;方法;切實可行
The importance and exploration of methods on the risk assessment at landfill
Huang Fengwei, Jiang Xiaoming, Chen Lin
Jingmen City Appearance and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Management Bureau, Jingmen Hubei 448000,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importance of risk assessment, combining the reality of jingmen landfill, this article clarified the procedures and methods of the risk assessment at landfill in detail,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workable plans an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It can be served as a reference for reducing the risk of landfill work, eliminating potential safety hazards and improving the level of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landfill.
Keywords: risk assessment; procedure; method; workable
中圖分類號:X820.4 文獻標識碼:A
垃圾填埋場是一個特殊的施工作業場所,長期以來,如何科學有效的保障在崗職工的健康安全卻一直困擾著運營管理者,而對垃圾場各工作場所和崗位進行風險評估則可以預測風險危害性程度和發生可能性的幾率,確定風險等級,從而有針對性的采取措施,盡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隱患,減少事故發生的危害程度。
1風險評估概述
1.1什么是風險評估
風險評估是分析確定風險的過程,任何系統的安全性都可以通過風險的大小來衡量,科學分析系統的安全風險,綜合平衡風險和代價的過程就是風險評估。對垃圾填埋場而言,風險就是指暴露在危險下并造成傷害的可能性;風險評估應評估所有工作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并且對特別區域進行更詳細的“特定”評估。
1.2風險評估的必要性
對風險的評價不僅是仔細檢查工作場所對人帶來的可能傷害,更重要的是權衡預防措施是否滿足要求或者是否必要進一步完善預防措施,其目的是將風險消除或減少到可接受的水平。風險評估對于管理工作場所存在的潛在危險非常重要,可根據評估等級的大小作出相應預案,告知作業工作人員并建立切實可行的方案,可很大程度上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率。
1.3風險評估的主體
原則上講,那些熟悉工作區域和工作實際操作過程的個人應參與風險評估的全過程;安全監督員應負責制定所負責區域內的風險評估計劃,并依據計劃完成評估;最后由安全健康顧問編寫風險評估報告和方案;填埋場的行政直管部門對于確保完成風險評估負有最終管理責任。
1.4完成風險評估的時間
風險評估應當每年至少進行一次,且在此期間填埋場運營條件沒有發生改變。如果工作環境或者操作方式發生了改變,應盡快進行新的風險評估,而且最好在條件改變之前完成風險預評估。
2如何進行風險評估
2.1風險評估步驟
合理的風險評估需八個步驟:開展識別活動、識別危險源、風險存在區域、評估風險、找出風險控制重點、檢查控制措施裝置、作評估記錄和定期檢查。
2.2如何評估風險等級
風險等級以編號的形式進行分類。每一種風險危害性程度并與這些風險可能會發生的概率相乘,如以下公式所示:
風險等級=危害程度 × 發生的可能性大小
第一步危險程度的確定
給每一種危險的嚴重程度打分,如下表所示:
表1 危險的嚴重程度及分值劃分
例如:如果滑倒在樓梯上(危險),可能導致死亡或傷殘的,那么它必須劃為等級4或等級5。
第二步危險發生可能性的確定
危險程度確定后,接下來需考慮每一種危險多久可能發生一次,即發生的可能性,其可能性及分值如下表所示:
表2 危險的可能性及分值劃分
例如:如果滑倒在樓梯上(危險)是很可能發生的事,那么它必須劃為等級3。
第三步風險等級的確定
即將風險程度值和風險可能性大小相乘就能得到風險等級。此數據應記入風險評估文本。
例如:滑倒在樓梯上的風險等級值為
5(危害程度) x 3(發生的可能性) = 15
第四步根據風險等級值大小確定采取措施的實施順序
如危害的風險等級值在22-25之間,必須立即采取措施降低風險;如危害的風險等級值在16-22之間,在當天工作結束之前必須告知其直接管理人員;如危害的風險等級值在1-15之間,需考慮實際情況,適當采取相應措施。
2.3風險評估實施內容
風險評估員應保留完整的風險評估正式文本并將其副本提交給填埋場管理人員;風險評估報告必須告知給所有相關人員,并且必須不斷更新;附加的信息清單附在此文檔的后面,可以幫助完成文檔某些內容。如果可行的話,需添加評估員的分類范疇以確保滿足填埋場實際要求。
2.4被評估的風險
以下簡單羅列垃圾場在運營過程中出現的風險:
由起火引起的燃燒(進場垃圾車的燃燒,填埋場火災,填埋場氣體引起的燃燒以及設備、電力設施的燃燒);煙霧的吸入(由上述列舉的燃燒引起的煙霧以及重型設備燃燒引起的大量煙霧);被設備割傷(鋒利的設施設備);碎玻璃割傷(在填埋場對垃圾分類,玻璃等分離);與化學物品接觸(危險廢物、藥劑以及化學藥品如硫酸、鹽酸等酸類或者氯酸鈉以及在滲瀝液處理中將會用到的物品);在有障礙物或濕滑地面跌倒(填埋表面、斜坡處或辦公樓處于潮濕時);在樓梯上跌倒(垃圾壩、辦公樓里的樓梯,滲瀝液處理站的反應器、生物濾池、消毒車間和穩定塘所用到的樓梯/扶梯);自行處理傷口感染(對日常需要人工操作的職工而言);與設備掛扯(工作服與設備、電纜與設備);飲水水質安全及病原體(填埋場供水系統);落水及溺水(滲瀝液存儲設備、中間調節池、生物濾池、污泥池);因物體墜落而砸傷(如卡車卸料,高空作業);從高處跌落(重型設備、大樓、檢修孔、井、垃圾壩、溝渠);在隔離區工作感染細菌(大型機械修理車間、中間調節池、生物濾池、污泥池、消毒車間、滲瀝液調節池以及地下水監測井);填埋作業機械的使用(挖掘機、推土機、裝載機等);危險物品及溢出物的處理(滲瀝液處理站、消泡劑、除臭劑管理)等。
2.5風險評估年度審查
每年或者發生一些重大改變時必須進行評估審查。比如有可能導致新危害的新儀器、材料、措施、作業程序等。所有安全評估應至少一年復審一次,并且當質疑現有評估可能無效時要立即復審。復審的詳細資料要記錄在安全評估控制表上,且需著重考慮一下幾點:(1)所有場內設備符合工作目的和工作地點的要求(2)建立完善的設備維護系統(3)職工要對其使用的設備有全面的了解,熟知操作方法并接受了專業技能培訓(4)確保職工使用的設備符合法定檢測部門要求,建立文檔記錄設備運營中的使用狀況:包括設備自身信息、設備評估信息、減少危害措施方法等。
3填埋場危害及部分評估結果
雖然各垃圾填埋場的實際運營情況不同,但大同小異,基于此,經過探究和分析,按照風險評估的程序和方法對部分崗位和區域進行了評估,并在現有控制手段的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預防措施。以下僅以填埋場的幾項危害為例演示評估的具體過程。
3.1與垃圾接觸的危害:病原體、細菌、病毒、寄生蟲感染
受危害人群:垃圾檢驗員、第三方協助人員,公眾,緊急救援人員
現存的控制手段:用藥劑定期消殺,口罩、手套、工作服、防護鞋等進行防護
風險等級值:3 x 4=12
推薦的控制手段:(1)進行安全急救培訓,告知填埋垃圾的感染性危害及被感染后如何處理等,指導員工按照安全的方式操作(2)填埋場的運營應分為白色(清潔)區和黑色(臟)區(3)白色區應建有洗澡間、更衣室,并提供熱水和肥皂,能夠讓職工下班后去除污漬(4)對于黑色區與白色區的使用過程實施監管(5)對于與生物活性物質如有機垃圾,滲瀝液,污泥,垃圾填埋氣體或冷凝液接觸的工作崗位應提出嚴格的工作防護要求(6)進入填埋場的有害物質必須隔離和臨時安全存儲,確定危害及處理方式后,再行單獨處理。
3.2化學藥品的危害:接觸、吸入或攝入化學品
受危害的人群:消殺人員、在消殺區域的現場操作人員、化驗人員
現存的控制手段:消除、指導、防護服
危險等級:4 x 4=16
推薦的控制手段:(1)在隔離區域嚴格禁止職工單獨使用危險化學品(2)當處理濃酸、腐蝕性化學物質前,確認救援設備有效性,如緊急淋浴和眼睛沖洗瓶的存在/已安裝/可用(3)減小吸引害蟲和飛鳥的區域/工作面。使用臨時覆蓋物或土層覆蓋,盡量減少化學藥劑的使用量(4)選擇少用農藥/免費的病蟲害防治方法(5)所有化學品必須在初次使用前進行評估,并編寫產品的具體數據/注意事項(6)確保每位職工在處理有害物時必須穿戴防護服及其他必要防護用具(7)化學品儲存區位置必須做標記,并在消防方案中標明(8)確保職工完成化學藥劑的操作后,有足夠的衛生設施(如溫水)淋浴等。
3.3落水及溺水的危害:掉入隔離區域的水池、污泥池
受危害的人群:員工、緊急救援人員
現存的控制手段:防護欄、游泳圈、繩子等
危險系數:5 x 3=15
推薦的控制手段:(1)安裝必要的警報設備,方便在緊急情況下報警(2)在隔離區域實行登記、返回記錄程序(3)為在隔離區域工作的員工提供細致的工作建議,確保在隔離區域不單獨工作(4)盡可能的在污水池、堰塘、大型容器周圍各種救援裝備,以便及時自救(5)確保工作區域中有足夠的個人防護裝備,安全和救援設備。
3.4摔倒的危害:在有障礙物或濕滑地面、階梯等處
受危害的人群:員工、參觀人員、緊急救援人員
現存的控制手段:配備防滑功能的防護鞋,道路、樓梯定期維護
危險系數:4 x 3=12
推薦的控制手段:(1)進行地板清潔的工作人員應在剛清潔完地板有水時,使用警示牌告知(2)保持各個通道區域應有清潔的1米寬的通道走廊,并安排專人每日檢查(3)所有樓梯、階梯處必須設有扶手。
4 結論及建議
正在運行的大多數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存在安全隱患,有肉眼看得見有形的,也有潛在的藏于無形的,很多運營管理者疏忽考慮或苦惱找不到合適的解決辦法,未能多方位考慮工作人員的健康安全。為了提高填埋場的運營管理水平和保護職工的身心健康,建議實施時進一步細化各工作區域和崗位并進行必要的安全風險評估,進而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和方案,以減少、轉移或避免風險,把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圍之內。
參考文獻
[1]李嫻,蔡勛江等.東莞市典型農村飲用水水源地風險評估. [J]環境衛生工程,2012,20 34-36
[2]陳輝,劉勁松,曹宇等.生態風險評價研究進展.生態學報.2006,26(5):1558-1566
[3]毛小苓,劉陽生.國內外環境風險評價研究進展.應用基礎與工程利學學報.2001,11(3):266-273
[4]朱琳,佟玉潔.中國生態風險評價應用探討.安全與環境學報.2001,3(3):22-24
[5]李自珍,何俊紅.生態風險評價與風險決策模型及應用一以河西走廊荒漠綠洲開發為例.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9,35(3):149-156
[6]殷浩文.生態風險評價.上海:華東理工人學出版社.2001,1-155
[7]韓關根,吳平谷.鄰苯二甲酸酯對城鎮供水的污染及再生水處理工藝凈化效果的評價.環境與健康雜志,2001,18(3):155-156
[8]WalkerR, LandisW, Brown P. 2001. Developing aregional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A case study of a Tasmania agricultural catchment.Human and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7: 431-44225.
[9]Ming F, Thongsri T, Axe L. 2005. Using a probabilistic approach in an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simulation too:lTest case for depleted uranium.Chemosphere, 60: 111-125.
[10]MoraesR, MolanderS. 2004. A procedure for ecological tiered assessment of risks (PETAR).Human andEcologicalRiskAssessment,10: 349.
[11]RousselO, CavelierA, van der Werf HMG. 2000. Adaptation and use of a fuzzy expert system to assess the environmental effect of pesticides applied to field c rops. Agriculture, Ecosystems& Environment, 80: 143-158.
篇8
一、充分認識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重大意義
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是公共服務供給機制的重大創新,有利于盤活社會存量資本,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增強經濟增長動力,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有利于簡政放權,減少政府對微觀事務的直接參與,實現政府職能轉變,提高公共服務的效率與質量;有利于創新財政投入和管理方式,拓寬城鎮化建設投融資渠道,減輕即期財政支出壓力,平滑年度間財政支出波動,防范和化解政府性債務風險。
二、準確把握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總體要求
(一)基本原則
1.依法合規、規范運作。嚴格貫徹執行中央、省市有關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依法規范運作,明確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保護參與各方的合法權益。
2.平等協商、重諾履約。政府和社會資本方法律地位平等、權利義務對等,必須樹立契約理念,堅持平等協商、互利互惠、誠實守信、嚴格履約。
3.加強監管,公眾受益。加強政府監管,建立績效評價機制,促進社會資本競爭和創新,提高公共產品和服務的質量,確保公共利益最大化。
4.積極穩妥,防范風險。既要積極探索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新建或改造一批基礎設施或公共服務項目,又要充分考慮財政承受能力,防范政府支付風險。
(二)適用范圍。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主要適用于投資規模較大、需求長期穩定、價格調整機制相對靈活、市場化程度相對較高的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領域。主要包括:能源、交通運輸、市政工程、水利、農業、林業、科技、生態環保、醫療衛生、養老、教育、文化、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型城鎮化建設等公共服務領域。新建項目應優先考慮采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建設;已建成的基礎設施或已有的公共服務,鼓勵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盤活存量資產、化解政府債務、改善公共服務質量。
(三)操作模式。對于具有明確的收費基礎,并且經營收費能夠完全覆蓋投資成本的經營性項目,經法定程序批準,可通過授予特許經營權,采用建設—運營—移交(BOT)、建設—擁有—運營—移交(BOOT)等模式推進。對于經營收費不足以覆蓋投資成本、需政府補貼部分資金或資源的準經營性項目,可通過補貼部分資金或直接投資參股等措施,采用建設—運營—移交(BOT)、建設—擁有—運營(BOO)等模式推進。對于缺乏“使用者付費”基礎、主要依靠“政府付費”回收投資成本的非經營性項目,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采用建設—擁有—運營(BOO)、委托運營等市場化模式推進。
三、依法依規加強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全過程管理
(一)精心做好項目識別。
1.積極發起與篩選項目。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由政府或社會資本方發起,以政府發起為主,應符合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h財政、發改等部門應負責向行業主管部門征集潛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行業主管部門可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行業專項規劃中的新建、改建項目或存量公共資產中積極遴選潛在項目,按照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進行培育,并報送財政部門納入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儲備庫。社會資本可以以項目建議書方式向行業主管部門推薦潛在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
2.扎實做好評估論證。按照財政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物有所值評價指引(試行)》要求,著力做好物有所值評價工作,確保從項目全生命周期看,采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后能夠提高服務質量和運營效率,或者降低項目成本。對于政府付費或補貼的項目,要根據中長期財政規劃和項目全生命周期內的財政支出責任,進行財政承受能力論證,統籌測算、評估和控制項目的財政支出責任,切實防范財政風險。通過物有所值評價和財政承受能力論證的項目,方可進行項目準備。未通過評價和論證的項目,不宜采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
(二)全面做好項目準備。
1.編制實施方案。通過評價論證的項目由縣政府授權指定項目實施機構。項目實施機構應根據前期論證情況,組織編制采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初步實施方案,依次對項目概況、項目運作方式、交易結構、風險分配基本框架、合同體系、監管架構、采購方式選擇等方面進行介紹。
2.審核實施方案。財政部門(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中心)應對項目實施方案進行物有所值和財政承受能力驗證,通過驗證的,由項目實施機構報縣政府批準后實施。縣財政、發改部門應會同行業主管部門等建立項目聯評聯審機制,對項目審批、立項和初步實施方案進行聯合評審和驗證。
(三)規范項目采購流程。
1.擇優選擇合作伙伴。財政部門(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中心)要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財政部關于印發《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政府采購管理辦法的通知》(財庫〔2014〕215號)等規定,依托政府采購信息平臺,及時、充分地向社會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采購信息,充分引入競爭機制,合理運用公開招標、競爭性談判、邀請招標、競爭性磋商等采購方式,依法選擇專業資質好、技術能力強、管理經驗豐富的合作伙伴,確保項目實施質量。
2.細化完善合同文本。項目采購完成后,項目實施機構與中選社會資本按照平等協商原則簽署項目合作合同。財政部門(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中心)要會同行業主管部門、專業技術機構,按照《財政部關于規范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合同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科學設計合同條款,合理確定合作雙方的權利與義務,實現責權利對等。合同中應明確項目的產出說明和績效要求、收益回報和風險分擔、定價調整和爭議解決、及合同變更、臨時接管、退出安排等關鍵環節,確保合同內容全面、規范、有效。
(四)依法規范項目執行。
1.成立項目公司。社會資本應按照合同約定按時、足額出資設立項目公司,負責項目的投融資建設和運營管理,提供安全、優質、高效、便利的公共服務。縣政府可指定相關機構依法參股項目公司,但政府在項目公司中的持股比例應當不超過20%,且不謀求控股地位。項目公司成立后,項目實施機構應與項目公司重新簽署項目合同,或簽署關于承繼項目合同的補充合同。
2.履行項目合同。項目公司嚴格按照合同約定組織項目建設和運營,提供安全、優質、高效、便利的公共服務。行業主管部門、項目實施機構要加強對項目產品或服務質量的監管,建立事前設定績效目標、事中進行績效跟蹤、事后進行績效評價的“全生命周期”績效管理機制,定期對項目的實現程度、運營管理、公共服務質量、公眾滿意度等進行評價,并報財政部門備案,將績效評價結果作為付費與調價的重要依據。政府有支付義務的,財政部門要根據合同約定和績效評價指標履行支付責任,并執行約定的獎勵條款或懲處措施。
3.健全運行機制。要建立健全規范的定價調整機制,既要保證公共服務質量、確保公共利益,又要保障社會資本長期合理回報。健立有效的合同爭議解決機制和靈活的合同變更調整機制,保持公共服務的持續性和穩定性。
4.做好中期評估。項目實施機構應樹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每3-5年對項目進行中期評估,重點分析項目運行狀況、財務管理狀況和項目合同的合規性、適應性和合理性,及時評估已發現問題的風險,制定應對措施,并報縣財政部門(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中心)備案。
(五)妥善進行項目移交。項目期滿,項目實施機構應根據政府授權,按照合同約定的移交形式、補償方式、移交內容和標準,認真及時做好項目接管,保障項目設施持續運行,保證公共利益不受侵害。縣財政部門(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中心)要會同有關主管部門做好移交資產性能測試、資產評估和登記入賬等工作,并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進行核算,在政府財務報告中進行反映和管理。
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一)健全財政管理制度。縣財政部門要統籌評估和控制項目的財政支出責任,切實防范財政風險。針對政府付費、使用者付費、可行性缺口補助等不同支付機制,將項目涉及的運營補貼、經營收費權和其他支付對價等,納入年度預算、中期財政規劃統籌安排,在政府財務報告中進行反映和管理,并向本級人大或其常委會報告。原則上,每年度預算安排的全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支出,不得超過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10%。
(二)簡化項目審核流程。進一步減少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審批環節,建立項目實施方案聯評聯審機制,提高審查工作效率。有關部門在規劃選址、項目審批、土地供應、環評審批、節能評估審查等方面要對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予以優先支持,項目合同簽署后,可并行辦理必要的審批手續,要簡化辦理手續,優化辦理程序,主動加強服務,對實施方案中已經明確的內容不再作實質性審查。
(三)加大財稅支持力度。
1.用好用足國家現行各項扶持政策。積極爭取中央省市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以獎代補獎勵資金,補貼項目前期評估論證費用;充分利用省市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發展基金及各類股權投資引導基金參與項目建設,拓寬項目融資渠道,提高項目融資的可獲得性。落實和完善國家支持公共服務事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公共服務項目采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可按規定享受相關稅收優惠政策。
2.積極探索財政資金撬動社會資本參與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的有效方式。對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縣級財政資金予以優先支持。在承擔有限損失的前提下,積極嘗試探索與具有投資管理經驗的金融機構共同發起設立縣級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發展基金,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示范效應,引導民間資本積極投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充分依托、利用各類產權、股權交易市場,為社會資本提供多元化、規范化、市場化的退出渠道。
(四)多種方式切實保障項目建設用地。實行多樣化土地供應,對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建設項目,可按劃撥方式供地,劃撥土地不得改變土地用途。采取租賃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租金收入參照土地出讓收入納入政府性基金預算管理。以作價出資或者入股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應當以縣政府作為出資人,制定作價出資或者入股方案,經縣政府批準后實施。
五、強化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協調機制。成立縣長任組長,有關副縣長任副組長,相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縣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領導小組,負責全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工作的統籌協調、督導調度等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財政局(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中心),負責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推進工作。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各負其責、協同推進。財政部門(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中心)要會同發改等有關部門,加強政策溝通協調和信息交流,履行政策制定、規劃指導、識別評估、項目儲備和申報、信息管理、宣傳培訓等職責。教體、科技、民政、國土、環保、住建、交運、水務、農業、商務、文化、衛生計生等行業主管部門,要結合本行業特點,積極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提供公共服務,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參與項目過程管理,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
篇9
【關鍵詞】 高速公路; 養護成本; 預防性養護
中圖分類號:F234.2;F540.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4)34-0043-02
隨著國家對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不斷增加,我國高速公路飛速發展,截至2013年底全國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已超過10萬公里,躍居世界第一。在高速公路運營成本中,養護成本約占高速公路運營成本總額的10%,是高速公路會計核算的重點內容之一,對于確保公路正常運營、延長高速公路使用壽命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作為高速公路運營企業,在實際經營過程中,必須要遵循企業的成本特性,分析高速公路運營成本構成和成本特性,結合運營成本管理流程判斷成本是否可控,明確成本的可供調控性,對其可控成本部分采取措施,以從根本上達到成本控制的效果。
一、高速公路養護成本概況
養護成本,以高速公路養護項目作為核算對象。包括養護過程中的人工費用、各種材料費、相關的機械費和養護過程中其他各項相關費用,不包括參與施工養護過程中各單位所獲的利潤和所繳納的稅金。養護成本管理是高速公路運營企業在公路養護過程中為降低養護成本而進行的各項管理工作。
根據業務內容,高速公路養護成本一般包括日常養護成本、大中修養護成本、公路災害預防及搶修成本、安全和通訊及監控設施的維護成本、公路綠化成本、養護人員的工資和福利費等。其中,日常養護和大中修、安全和通訊及監控設施的維護成本,公路綠化成本相對穩定,且其成本可以依據技術參數可靠計量,都屬于可控成本,而突發災害搶修成本無法預料,且耗費無法可靠估計,因此屬于不可控成本。
按照工程規模和性質,高速公路日常養護屬于預防性養護;而大中修工程養護屬于糾正性養護,是高速公路養護成本中所占比重最大的部分,也是養護成本控制的關鍵。
二、目前我國高速公路養護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
根據有關上市公司數據調查可知,高速公路運營企業管護管理過程中,日常養護和大中修是養護成本可控成本部分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養護管理的關鍵控制點。
文章選取廣州某高速公路運營企業用于說明養護成本及其各部分所占比例,該企業2011年、2012年、2013年的高速公路養護成本構成情況如圖1。
根據圖1數據計算各項費用所占百分比可知,2011年、2012年和2013年高速公路養護成本中,日常小修保修成本和大中修工程成本所占養護成本百分比合計數分別為81.77%,79.19%,74.85%,是養護成本管理的重點。從比例變動情況看,日常小修保養成本2011―2013年呈正比例逐年增長,而大中修工程成本呈逐年下降的趨勢。
目前,我國高速公路運營企業在運營管理中普遍存在著成本居高不下的局面,隨著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的不斷增加,運營成本管理問題日益突出,嚴重影響著高速公路事業的健康發展。
第一,目前高速公路還未形成嚴格的成本費用預算管理,不能很好地制定出養護成本定額并據此制定相應的預見性決策,容易造成養護工程中的成本失控,更進一步導致工程資金撥付無法及時到位。除此之外,各級管理部門職責劃分不夠明確,監督約束機制還不健全,導致有些企業雖制定了相關制度,但監督不到位,計劃執行力不足。
第二,目前人們對于路面還處于良好狀態下的預防性養護認識不足,總是習慣于在路面出現明顯損壞后再進行大中修工程養護。另外,隨著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的不斷增加,公眾對快速出行、乘車舒適度和服務水平的需求不斷提高,也要求高速公路長期保持路面完整率和平整度,避免出現“高速公路不高速”甚至由于大中修造成堵車現象。由此可見,注重高速公路預防性養護是降低養護成本的長效機制。
第三,我國高速公路運營企業目前普遍采用“管養一體”的傳統養護管理模式。在該模式下,高速公路運營企業既是養護生產的主體,又是養護管理的主體,養護工程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是上下級關系,均屬高速公路運營企業員工,而養護施工人員多來自沿線農村剩余勞動力,養護專業化水平普遍較低,在勞動用工、安全管理方面存在諸多不穩定性,致使高速公路運營企業不得不額外承擔更多的養護人員工資和安全管理費用。同時,由于養護管里和養護施工同屬于高速公路運營企業,公路養護機械及養護材料都需要企業自行購置、保養和管理,也大大增加了高速公路運營企業的成本費用。
三、高速公路養護成本控制的對策研究
為有效控制高速公路養護成本,在加強預防性養護的基礎上,當路面出現實質性損壞需要進行高速公路大中修時,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成本實施方案,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基礎上,提高效益。
(一)做好科學的預測分析,完善資金保障機制
成本控制,首要任務是要進行成本的事先管理,確定目標成本并依此進行成本控制。高速公路運營單位在制定預算計劃時,首先應該充分意識到預算管理的重要性,將所有成本費用納入到預算中,并在此基礎上認真分析和調查過去幾年成本支出的歷史數據,科學合理地制定成本定額,然后將成本預算計劃層層下放,在施工過程中以預算計劃為標準嚴格控制各項費用支出。針對超出預算的部分,還應該做到事后分析,準確評估預算的制定和工程的實施,總結經驗教訓,以便更加科學合理地制定下期預算。
在科學有效的目標成本控制的基礎上,建立完善的高速公路運營資金保障機制,確保工程維修資金按時撥付到位,保證高速公路養護工作的及時性和快捷性。
(二)做好預防性養護,降低大中修頻率
美國科來福(Crafco)公司曾對不同等級公路進行了調查。其數據顯示,平均每1元預防性養護資金的投入,可以節約3―10元矯正性養護資金。而相關數據也顯示,在高速公路使用周期內,平均每3―4次預防性養護,可以節約45%~50%養護成本費用。因此,從企業經濟效益來講,在高速公路路況基本良好且損害不太嚴重時投入較少的費用進行預防性養護,降低大中修頻率,是高速公路運營企業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另外,從社會責任角度來講,預防性養護降低了高速公路大中修頻率,有助于保持路面完好率和平整率,保證公眾通暢出行。
因此,無論從企業經濟效益角度還是社會責任角度,高速公路運營企業都應把握路面養護時機,加強預防性養護。
(三)進行養護體質改革,實行“養管分離”政策
《公路養護與管理發展綱要(2001―2010年)》明確提出,推進養護體質改革,實行養管分離,降低公路養護成本。
“養管分離”政策,指高速公路運營企業采用合同管理方式,通過招投標的形式,將所有養護工程面向社會公開招標,將養護工程外包給市場上專業化養護公司,高速公路運營企業則只負責下達工作指令和制定質量規范,監督考核養護公司的工作進度,檢查工作完成情況。實行“養管分離”政策,能夠有效降低養護工程實施部分的人工成本和風險,削減材料成本和機械化養護成本,且由于養護公司比“管養一體化”模式下養護施工隊伍專業化水平更高,能夠極大提高養護效率,保證養護質量。
從圖1來看,廣州某高速公路運營企業2011年、2012年、2013年大中修養護成本占養護總成本的比例分別為64.09%、59.7%、54.56%,呈逐年下降的趨勢。出現此種情況的原因可能與交通部《公路養護與管理發展綱要》提出的“推進養護體質改革,實行養管分離,降低公路養護成本”的政策有關??梢娫撜叩膶嵤┢鸬搅孙@著的效果。
四、結語
做好現代化高速公路養護成本控制,從高速公路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深化改革養護成本運行機制,加強養護成本控制,是控制高速公路運營成本、提高高速公路整體運營效益的關鍵手段之一,對推進高速公路養護事業的健康發展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鐘國.關于高速公路運營管理中成本控制的探討[J].經濟研究導刊,2013(32):226-227.
[2] 王盛恭.關于高速公路養護成本管理的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3(11):294.
[3] 趙峰,巢紹慧.高速公路養護成本管理[J].工程與建設,2009(4):592-594.
篇10
電子商務平臺消失是指,現有的電商平臺分散,每個商家都有自己的電商平臺,不再入駐天貓、京東、亞馬遜等大型電子商務平臺。
其實這種趨勢目前已經在逐漸顯現了,比如這兩年非常火的微商,很多商家都在搞這種模式,通過微信自己搭建商城,自己賣東西,這不就是一種新的零售形式嗎?說他是線上銷售吧,他也沒有進駐什么大的電商平臺,而是自己去開發流量,自己進行銷售。
家電商的流量成本不斷提高
“新零售”模式最最要的一點,就是流量的獲取上,如果說我們的家電商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電商平臺,同時也有自己的流量來源,那么就沒有必要再向蘇寧、國美、京東、天貓支付高昂的流量成本。
所謂什么流量成本是指,不管是商向蘇寧、國美的家電賣場支付的進場費、扣點等,還是向天貓、京東等線上平臺支付的技術服務費、扣點等,這些所有向第三方平臺支付的費用,其實都屬于流量成本。即商家支付費用,從而有資格獲取第三方平臺給你的顧客流量。
銷售慧智在用戶中做過一個粗略的統計,近5年來全國范圍內的30家用戶所支付的渠道流量總開支增加了83%。當然,這種流量成長的上升是由于多方面因素導致的。分析整體流量成本上升的原因后我們發現,除了由于銷量的增長帶來的成本上升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銷售渠道的增加,導致顧客購買習慣的分散,因此各渠道獲取顧客的成本在不斷上升。
原因也很簡單,家電消費市場的規模這幾年的增長在減速,而各種新平臺、新渠道卻像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本來就不多的流量,卻被各個渠道分散了,那么家電商就不得不去接入更多的渠道,投入更多的資源去獲取顧客。
新零售成為化解商流量成本壓力的出路
一位做電商的商朋友說過這樣的話,做電商辛辛苦苦一年,到頭來發現自己并沒有賺到錢,所有的利潤都被平臺上頻繁的價格促銷、刷單、刷好評、購買直通車等等的營銷手段給盤剝了,自己就是在給馬云、劉強東打工。
線上如此,線下也是同樣境遇,進場費在漲,扣點也照扣,但賣場里的人卻越來越少。商配合商場搞活動吸引人流,就必須要拿資源、降價,辛辛苦苦搞幾次活動,結果卻只能清庫存,利潤還是少得可憐。
而最關鍵的一點還在于,付出那么大的代價從第三方平臺上獲取的顧客資源,對于很多的家電商卻只能用一次,自己的流量全部依靠平臺提供。這種情況在過去流量成本不是很高的情況下當然沒問題。但現在,幾乎是無利可言。
所以,這種背景下,家電商必然要開展“新零售”,即構建自己的顧客運營體系,形成自己的流量源,以免被越來越高的流量成本拖垮。即,構建商自己的流量平臺。即商企業要擁有自己的顧客獲取渠道,通過長期的運營,形成企業自己的顧客資源平臺。通過自己平臺上的各種活動,如優惠促銷、積分抵扣等手段,吸引顧客興趣。再根據顧客購買習慣,通過商家的線上、線下多種渠道購買,形成多次消費。
家電商該怎么去實現“新零售”
第一步,利用線上、線下渠道進行布局與推廣――漲粉。
在當前的經營模式下,商只負責產品的銷售,而顧客的運營和流量的獲取,都是由平臺方提供。家電銷售企業第一要做的就是如何將這些渠道獲取到的顧客轉化為企業自身的資源,把這些顧客留存在企業的平臺上。在自己的線上和線下渠道有意的推廣自己的企業平臺,將接觸到的顧客沉淀下來,形成企業自己的顧客資源庫。
第二步,粉絲的轉化和留存。
如何有效的將各個渠道的顧客轉化為企業平臺上的粉絲,再如何將轉化的粉絲留存在企業平臺上,最終成為企業的顧客資源。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根據家電銷售行業的實際情況和顧客的實際需求,在企業的平臺上提供服務,從而滿足顧客的需求。比如銷售慧智系統中的訂單跟蹤功能,顧客通過關注企業公眾號,即可綁定訂單,訂單處理的每一個進度都可以自動推送給顧客。通過跟蹤訂單進度的方式,吸引顧客關注。
再如積分返還功能,通過企業自己的設置,可根據購買額返回顧客積分,在微信中記錄,可參與企業自定義的在線抽獎、兌換等活動。通過返還積分參與活動的方式,吸引顧客關注。還有電子保卡功能,通過微信配置產品的電子保卡,顧客通過這個作為產品的保修憑證,即可以提升顧客的購買體驗,也可以讓顧客持續留存在企業微信平臺上。
第三步,大數據下海量的用戶數據管理。
對于積累下來的粉絲資源,企業靠人工運營和管理肯定行不通。以一家年營業額3億左右的廚衛商為例,一年可以產生30萬左右的購買數據,即顧客資源。那么如此規模的用戶數據只能依靠系統來輔助管理,才可以實現精細化運營。
第四步,對轉化效果進行跟蹤、管理。
現在的銷售渠道是越來越多,推廣方式也是越來越豐富,如果要在這些里面加入我們漲粉的手段。那么,我們就要清楚的知道,哪一種渠道和哪一種方式的漲粉效果是最好的,才可以針對性的投入資源,做到企業資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以上海某商為例,使用銷售慧智后,其在公眾號推廣的過程中做到了一人一碼、一店一碼、一渠道一碼、一活動一碼等等,通過統計二維碼的數據,輕松的跟蹤各推廣渠道、推廣方式的效果
第五步,顧客資源的變現:以用戶體驗為核心。
花費那么多力氣積累起來的顧客資源,又花了那么多心思來運營管理,企業肯定是要來利用這些資源進行變現的。那么在“新零售”這個概念中,新的產品銷售方式是線上、線下的渠道將不再區分那么明顯,商家同時運營線上、線下的渠道,根據顧客的購買習慣,各種購買方式交叉各種支付方式,提升用戶的購買體驗。
商I智能化讓家電商新零售模式創新步伐加快
未來的商業決策會越來越依賴于機器學習、依賴于人工智能。傳統的家電經銷商企業不用擔心掌握不了最新的高精尖技術,因為會有科技創新技企業把這樣的技術包裝成服務提供給大家。未來轉型真正的障礙不再是技術上面,而是傳統企業能不能用智能商業這種最新的思路來重新審視自己的業務。
真正在轉型時代的商業企業,不是說你在淘寶開了個店,公司建立CRM了就意味著你開始轉型擁抱互聯網了。而是要把公司的核心流程都可以軟件化技術化,而且一定是連貫的不是一塊塊割裂的。對于數據化帶來的決策都是自然而然的結果。數據也一定是活數據,而不需要你專門去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