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文章范文
時間:2023-04-08 23:46:5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人生文章,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上世紀20年代,香奈兒在美國大為吃香,乃至于皺起眉頭說美國人濫用和曲解了她的設計,這在艾爾莎看來十分矯情。因為她當時的風頭其實盛過香奈兒,除了她有做“龍蝦裙”和“倒扣鞋帽子”的風趣幽默而外,她還是個作家,寫過《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現在還被一些老師用來教育學生。在那篇著名的文章里,艾爾莎表達了她想成為一名時裝設計師的強烈愿望,并得償所愿的結果——只可惜文章太短,人生太長。
艾爾莎算是時裝界的“達利”,香奈兒當時的叛逆跟她比起來,簡直不好意思提這個詞兒。盡管香奈兒的鄉間別墅也放著達利的畫,她也是那么熱衷于支持現代主義藝術,但她始終是個設計師,而艾爾莎則是個貌似時裝設計師的藝術家,這可以通過她現在的作品大多存放在藝術館而不是商店可以證明。2009年,克里斯汀·拉克魯瓦(Christian Lacroix )設計了15件高級定制向她致敬,也可證明時裝設計師艾爾莎靈魂不死。香奈兒那句著名的酸話:“嫉妒?誰?我嗎?”就是沖艾爾莎說的。
但是,在現代時裝發展史上,人們選擇了香奈兒而不是艾爾莎。就像《饑餓游戲》十三區憤怒的人民反對統治者凱匹特人一樣反對這些個衣裝妖孽的統治者,要知道,如果艾爾莎設計的時裝成為人人都想穿的衣服,其情其狀,將跟整個施惠國一樣,那時候,LADY GAGA就是傳統的,而你們這些香奈兒粉絲才是LADY GAGA。
看到《饑餓游戲2》,令人迷惑的是,蘇珊·柯琳斯為什么會創造出這樣一個施惠國時尚?這是由高定時裝統治的世界——跟現在高定時裝周場內外所展示的世界相似得簡直罪惡。蘇珊描述的這個世界黑白顫倒、事非混亂,充滿強權暴力且不講道理。自然而然地,人類面貌異變,無論男女一概娘娘腔、神經兮兮,衣著古怪且不講道理(蘇珊到底持一種什么眼神在看時裝人呢?說得還真在點上)。《饑餓游戲》(The Starving Games)惡搞凱匹特人時,直接就把他們當成LADY GAGA——這也算是對LADY GAGA的進一步認識。
篇2
一、語文教學的人文關懷應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
英國教育家斯賓基認為:“如果能給學生帶來精神上的滿足和快樂,即使無人督促也能自學不輟?!边@就強調了教學活動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作為語文信息載體的課文,本身就有豐富的人文內涵。這些課文或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或閃耀著真理的光芒,或滲透著美好的人性,或彌漫著溫馨的親情……。學生要成為學習的主人,就必須自覺地發展自己“人性”的成份,發展自己心靈深處“真、善、美”的成份,由自在的人變為自為的人。語文教師不僅要教書,而且要育人。要育人,就要研究人性需要。作為語文教師,要著重發展學生心靈中需要勞動、需要學習、需要創造的那部分人性。千方百計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找尋出這種需要,使其成為學生進步的動力。同時,教師還要帶領學生體驗課文中傳遞出的人性。要注重關注學生的情緒和情感體驗。在教師課堂教學理念中,每一位學生都應該是自己關注的對象,關注的實質是尊重、關心、牽掛,關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語文教學要充分展示語文課文中的顯性情感因素。托爾斯泰說過:“藝術形象是生動的感情力量的負荷者?!比缃虒W散文《囚綠記》一文時,可抓住末段中的“綠友”一詞分析環境與人物特點,讓學生“品嘗”頑強品質之美?!缎∠锷钐帯纺巧屏紭銓嵉酿B母,通過對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的學習,使學生陶冶了情操,提升了文化品位,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特別是七年級課文《小巷深處》是篇閃爍著人文精神的優秀文章。課文刻畫了一位善良、任勞任怨,有著拳拳愛心的母親形象。她收養了一個被丟棄的女孩,含辛茹苦地哺育孩子成長,卻不料,長大后的女兒卻虛榮忘恩,嫌棄疏遠瞎眼母親和小巷深處貧寒的家。即便如此,母親還是一如既往地關心女兒,付出母愛,在無私的母愛的感召下,女兒終于回到了母親身邊……對于這篇課文的教學,我們可以重點抓住對養母形象的學習,引導學生從母親形象入手,體味情感,得到精神上的熏陶。在圈劃寫母愛的句段的基礎上,請學生深情朗讀、仔細品味,體會母愛偉大感人,理解文中母親的高尚品質;而后請學生聯系自己與父母相處生活經歷談體會,受到教育。這樣,從對文本人物關注、學習,感受到文本人物情感,再到聯系自己生活,思想認識上得到了提高,使學生在學知識的同時也培養了人文精神,使學生能自然進入教學所需要的感情氛圍,領略課文中蘊涵的美好情感。
二、語文教學的人文關懷應注重培養學生健全人格
高爾基曾提出過“文學即人學”的命題,語文教學對學生的人格起著潛移默化的重要作用,當學生在學習“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時,將受到“弗受”“不屑”的人格尊嚴的影響,將語文教育融入人格培養之中,這是素質教育對語文教育的重要要求。凡是語文教師都知曉屈原憂愁幽思,憂國憂民,可與日月爭輝;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魯迅“橫眉冷對千夫指,俯手甘為孺子?!钡仍S多名人志士高尚的人格,但如何將這些名人志士的健全人格讓學生也受到熏陶呢?筆者認為,要善于調動學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學生創造性人格的重要內涵之一,它包括愛國主義情感,民族自豪感,集體榮譽感等。如在教學《鄧稼先》一文時,通過了解百年屈辱的歷史,拔動學生的愛國情感,學習鄧稼先在遠離人煙的荒漠中與機械為伍,與數據共眠,默默無聞,為國奉獻的精神,以此為契機,學習鄧稼先為人忠正,為國忘我的民族精神。在文章最后,激發學生情感,請學生作為中國新一代青年寫一封公開信,表明中國青年對戰爭的立場,表達中國青年對和平的呼吁,這樣一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責任感油然而生。
三、語文教學的人文關懷應兼顧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
篇3
關鍵詞:生活;語文;人文關系;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2)04-0093-01
“語文教學生活化”就是要樹立大語文教育觀,開放語文課堂,將學生從抽象、虛擬的課本堆中解脫出來,讓語文走進生活,讓生活走向語文,給學生感受自然、社會、事實、事件、人物、過程的機會,使學生在與現實世界的撞擊、交流中產生對世界、對生活的愛,從而自發地、主動地去獲取知識,同時又在這一過程中陶冶情操、磨煉思想、完善人格。
那么怎樣才能更好地實踐語文教學生活化呢?
1.建立生活化的師生關系
教學生活中的學生和教師都應是生活中本真的、真心真意的、有真情實感的人。我們要實施語文教學生活化,就必須構建一種建立在生活基礎上的新型師生關系,這是生活化教學實施的前提。學生得到教師接納、信任、理解、支持、鼓勵、贊美,就會從中感受友愛,體會友誼,增強自信,進而形成信任、寬容、善良、同情、友愛、尊重、自尊、自信等良好的性格特征,從而喜歡集體生活,喜歡社會生活,積極進取,努力拼搏,對人生充滿希望。可以說,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學生安全的需要、愛的需要、歸屬的需要提供了滿足,保證了教育教學的正常開展。
2.創建生活化的教學環境
教學環境,主要指教室,也就是“學生的家”。要更好地實施生活化的語文教學,我們必須改善我們的教學環境,無論是大到校園環境的規劃還是小到教室的布置,都必須更多地洋溢著溫馨的生活氣息和濃濃的童真童趣。在教室的布置上,隨著季節的變化,我和學生們一起動手,把教室布置成多種不同的風格,讓學生在綠綠的草地上、在紅紅的花叢中、在蟬鳴的林間小溪旁、在豐收的原野中、在雪花的祝福中誦詩讀文、學習語文。同時,開辟探索角,鼓勵學生把自己想知道但目前還沒有解決的問題和研究的內容公布出來,和大家共同探討;開辟科技角,鼓勵同學們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科學問題,邀請學有專長的老師和家長作講座和報告……這樣的生活化了的教學環境,就是一個微型的社會。學生在這樣的環境里,開展的不僅僅是語文的學習,學到的也不僅僅是語文知識和語文技能,更培養和塑造了他們強烈的探索精神與濃厚的人文素養,促進了他們的全面發展。
3.建設生活化的教學內容
生活是語文教育的源泉和基礎,語文教學的內容理應以課本為原點,向學生生活的各個領域開拓延伸,由封閉走向開放?,F實生活蘊藏著取之不盡的語文教學資源,只要是能夠促進學生的語文能力的,都可以看作語文教學的內容。我校近年來就結合地方特點以及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開發了多冊校本教材,把那些切合學生生活實際的、充滿時代感的、趣味性強的、具有人文價值的文章編選在一起,作為教學內容的補充。如反映如皋地方特色的《長壽之鄉--如皋》,有益于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經典美文賞讀》,還有根據學生學習生活實際及學生的作文改寫而成的《班級日記》等等。日常教育教學中,語文教師應立足課本,將學生引向更廣泛的生活天地,挖掘語文學習的內容。比如,學完了民間故事《牛郎織女》,可以引導學生向家長、長輩收集民間故事,然后開個故事會,比比誰收集的故事多,講得生動,相信那些“葡萄架下”的故事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而且一定能滋潤學生精神的田園。
4.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方式
4.1聯系家庭生活,學習語文。家庭是兒童學習語文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兒童的第一任教師。教師可以抓住每個學生和家庭的特點巧妙設計語文教學。如家長是做服裝生意的,可以讓孩子設計一下服裝的廣告;家長是做水果生意的,可以讓孩子讀讀寫寫有關水果方面的文章等等。進一步講,在家庭生活中,從打電話到招待客人,從聽廣播到看電視,從親子間的溝通到家庭討論,從糖酒廣告到家用電器說明書……無一不是學習語文和鍛煉語文能力的機會。
4.2聯系班級生活,學習語文。班級是學生生活的重要舞臺,同時也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舞臺。例如,班干部競選,可以組織同學搞策劃,讓同學寫自薦書或上臺演講;班級小廣播,可以安排同學輪流“播報”當天的新聞趣事;班級黑板報,可以組織同學競爭“出版權”,入選的同學要精心設計,出好黑板報;落選的同學則要“吹毛求疵”,尋找黑板報上的錯字別字、病句錯句,共同提高;班級書畫展,可以組織同學競選書畫展的解說員;班級聯歡會,可以征集最佳主持人臺詞、競選主持人等等。教師還可以根據班級生活的實際情況,組織同學搞“筆會”,擴大學生的參與面。
篇4
提及孔家宴,最早的歷史,據《孔府檔案》和北京故宮《曲阜全集》載,可以追溯到孔子逝世后200余年,發展至極盛期則在明清時代??准已缇邆湟幐駠乐?、烹飪精細、菜名典雅、盛器講究等特征,無愧為中國古代宴席的典范。
先從規格說起。眾所周知,隨著儒教在社會結構中地位越來越重要,孔子的嫡孫后代自漢高祖始即被歷代皇帝加封,孔府中上要迎候圣駕,下要接待各地來祭孔的達官顯貴,還要定期向皇帝和皇室進貢,遇有喜慶壽日則要上京朝賀。在此基礎上便逐漸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宴席制度。
孔子思想中,“禮”是社會的最高規范,宴飲則是“禮”最基本表現形式之一??鬃佑性啤案畈徽皇场?,意思是說,宰殺豬、羊時割肉不合常度,是失于禮的,食物形態也被弄壞了,所以不吃。他還說“席不正不坐”,意思是說,筵席的四邊應與屋子的四邊保持相應平行,鋪放端正,如果席子擺得歪歪斜斜的,有損于飲食的形制,那就不能入席了?!坝惺?,必變色而作”,意思是說,在人家用豐盛的肴饌招待自己時,必須肅然起立,向主人答謝致意。
孔子這種重禮的風范也充分發揚在后世的孔府宴中,所以孔府宴最大的特點就是禮節莊重,程式規范,席面款式要求十分嚴謹。根據宴請對象的不同,宴面規格也分為四種,分別是御宴、賓宴、喜宴、便宴。此外,不僅是重規格,孔府宴的明目也非常精細,無論是婚、喪、壽宴,還是官、族、貴、客宴,都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和區分。
說到飲食之道,孔子云“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是說飲食原料要選擇優質的精食,肉也要切得細細的,做飯菜應該講究選料、刀工和烹調方法,飲食是不嫌精細的。我們應該認識到孔圣人提倡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是從重禮的角度談的,即使是一餐飯的時間,也不能背離“仁德”,這就是《論語》中所謂的“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资ト俗约猴嬍硲B度只是“食無求飽”,崇尚儉約,反對貪食,“精食細膾”不能實現的時候,寧可飯蔬食飲水,也不能“違仁”。因此,孔子在《論語》中稱贊他的學生顏回“一簞食,一瓢飲”的安貧樂道風格。
孔府菜不僅遵循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飲食原則,更具有官府菜特有的風范,無論是山珍海味或是瓜果菜蔬,均求“一菜一法”、“一菜一味”的特色風格。
值得一提的還有孔府菜名,孔圣子沿襲孫讀經崇儒,詩禮傳家的傳統也反映在飲食之道上,信手拈來便有“詩禮銀杏”、“一卵孵雙風”、“陽關三疊”、“白玉無瑕”、“黃鵬迎春”、“烏云托月湯”、“鶯鳳同巢”等古雅詩意的菜名。
說到“詩禮銀杏”,其名也頗有來歷,詩禮二字出自孔子云“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至于此菜名,相傳孔府老宅中有一處所,是孔子親自教其子孔鯉修習“六藝”的地方,后代子孫尊其為“詩禮堂”。話說北宋年間,孔府里一位廚師恰從這個充滿著墨氣書香的詩禮堂經過,突然看到院中兩棵銀杏樹,枝葉交蔭,蔥翠可愛,他靈光一閃,就地取材,選用這兩棵樹結出的累累碩果,加以精心烹制,創制出了這道“詩禮銀杏”。這道菜清香甜淡,入口酥爛,色澤潔白、珠圓玉潤,更重要的是譽教于“食”,時時告誡后代不忘儒家詩禮之根本。
孔府宴中還有很多以“一品”為名的菜肴,比如壽宴中的“一品壽相湯”、“一品豆腐”、“燕菜一品鍋”、“一品丸子”等,為什么菜也分“品”呢?這是因為孔子后裔受到歷來當政者的尊敬厚待,自北宋仁宗時更是封為世襲“衍圣公”。到了清代位居一品,班列文官之首。因此菜隨人貴,亦以“一品”命名了。單看這一品豆腐,是用一整塊豆腐去角,略成圓形,挖了洞,但配料卻很精美,是用雞肉、豬肉、海參、冬菇、玉蘭片、魚肚、蝦仁、青豆等制成的餡料,把它們裝入洞中,用片下的豆腐作蓋,上面用山楂糕擺成“一品”二字。真是小小的豆腐也盡顯孔府的榮耀。
作為官府菜,孔府菜當然不僅能勝任色香味美,造型也是頗費心思,極其雅致之狀,令貴客食者心曠神怡,回味無窮。如有一道菜曰“孔雀迎賓”,造型如一只彩鳳作翹盼之狀,仿佛正恭候貴客的到來,還有一菜名為“蝴蝶油參”,恰如只只蝴蝶在盛器內翩翱起舞。
篇5
據美國《讀者文摘》計算:一生若以60年來計算,共計21900天。其中睡眠占了20年,吃飯6年,娛樂8年,打扮梳洗5年,生病3年,去衛生間1年,聊天2年……如此減少,到最后剩余的時間僅剩10年!這個數字已經足夠驚呆成千上萬“寬宏大度”的豪爽漢子!
也許你現在還為自己浪費時間而不屑一顧。也許你為上面的數據感到可笑,也許你毫不在意這些數字。但是,只要細心去觀察,你就會覺得自己的這種想法很可笑。沒錯,一生中的空余時間只有10年,這么短的時間,就像光般快速地消逝著,哪怕你有總理般的職位,富可敵國的財富,也不能留下它一點一滴。
世界上有許多名人、成功人士,哪一個不是跟時間作戰得來的?時間就像一位技術高超的劍客,稍微一點的失誤,就有可能成為它的手下敗將。要是你沒有勇氣、沒有精力去挑戰它或重新與它戰斗,結果就只能是:你一輩子都碌碌無為。在時間面前,你只是一個失敗者,一個只能被嘲笑的失敗者而已。只有勝利者,才可以達成他們的理想,他們是一個能在時間面前評頭論足的成功者。
給自己的人生算算帳吧,不要讓自己的人生成為一筆糊涂帳。只有合理分配每一分每一秒。人生才有意義。成功就掌握在你的手里。
篇6
那么什么是健康人格呢?健康人格的標準又是什么呢?所謂健康的人格,首先是要有自控能力,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其次,應有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此外還應有自知之明、自我認可、自我反省的能力等。結合語文學科的具體特點,在塑造學生健康人格方面,本人認為可以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利用好教材,開展思想教育,塑造榜樣,讓學生在完善自我中塑造健康人格。
語文教材中有很大一部分課文本身具有強烈的思想性、教育性,而且這些課文是政治教材無法替代的。政治教材重在說教,而語文課文重在熏陶。語文教師可以多利用語文教育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生動性,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等多項教育,從而達到提高學生人格思想素質的目的。
這樣的例子在語文課文中有很多。如岳飛在《滿江紅》中發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吶喊,氣壯山河;文天祥在《過零丁洋》中立志要“留取丹心照汗青”,高尚的民族氣節千古流芳,也激勵了一代又一代民族志士;陸游在“僵臥孤村”之際“尚思衛國戍輪臺”其情其景感人淚下;而《最后一課》那下課的鐘聲,多么像一只敲響的警鐘喚醒尚且年幼的學生要學好祖國的語言文字,因為只要好好地保存著自己的語言,就掌握了打開監獄的鑰匙。
高爾基說文學即入學。一個作者的文風體現著這個作者的思想情操和道德風尚。因此教師講課時當然不能只從文學的意義上去介紹作家作品,而是要聯系創作背景、作家生平等實際情況樹立人格榜樣。比如講朱自清時,當然少不了要講朱自清反對帝國主義的侵華政策,甚至寧可自己餓死也不愿意領“救濟糧”的堅貞民族氣節和熾熱愛國情懷。這就在無形中給學生樹立了一個崇高的榜樣,而榜樣的力量往往是無窮的,學生通過這些背景材料的介紹,一方面能更好的理解教材,另一方面也知道了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實,激發他們發憤圖強,報效祖國的潛能。
二、充分利用審美教育,讓學生在審美陶冶中塑造健康人格。
審美陶冶屬于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意志和個性心理特征。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觀是中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語文教材中不乏充滿形式美和內容羌的文學作品。這就為進行審美教育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條件。我們可以充分發揮這些文學作品的審美陶冶功能,引導學生體會作品的語言、形象、感情,指導學生辨別真假、是非、美丑、善惡,提高學生的鑒別欣賞能力,使之在美感共鳴中得到凈化,達到人格塑造的目的。教師在進行審美教育時應該以富含藝術性的教學語言開啟學生的形象思維,激感,引導學生進入美的境界,從而體會作品中寄寓的喜怒哀樂等豐富而深刻的感情。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學生對美其實也是有追求的,教師則要乘機引導他們尋求人性美。開展這樣的教育,教材中大量的寫人記事類文章正是很好的美育滲透素材。比如《一件小事》里的車夫勇于負責,正直無私,給人印象深刻;《散步》中“我”作為中年人扶老攜幼,表現出承前啟后的莊嚴的使命感;《魂》中小姑娘犧牲自己利益制止了一場野蠻的沖突,讓人看到中華民族的希望。教師引導學生對這些人物事跡進行審美注意,在獲得美感享受的同時,凈化心靈,汲取塑造健康人格的有益養料。
三、組織課外活動,深入生活,在生活實踐中塑造健康人格。
古人常把“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作為自己的人生理想之一。讀書屬于認知,行路屬于踐行,只有將知和行統一起來,認識才會更加深刻和全面?!凹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痹谒枷虢逃蛯徝捞找敝校瑢W生汲取了完善自我人格的情感力量,然后通過生活實踐把這股力量內化為具體的信念和行為方式,進而形成穩定的性格特征。
因此,教師在搞好文本知識傳授的同時,要恰如其分地組織和開展一些課外活動,為學生創造一個積極的人格實踐的機會,搭建一個人格實踐的平臺。比如,在一些特殊的節日,像教師節、母親節、父親節等,可以組織學生自己設計卡片,寫上自己的祝福,表達對父母以及老師的感謝之情,在活動中培養他們尊重父母,尊敬老師的良好品德。也可以開展演講比賽,自己寫演講材料,利用課余時間采訪老師或者考察參觀父母的工作環境。在這一過程中,增進他們對老師以及父母的感情和理解,磨練意志,鍛煉思維能力。
篇7
那一天我們老師要進行選班長的活動。我的成績在那時比較優秀,且我的朋友那么多,所以我在民主的活動上占了很大的優勢,班長一職我是志在必得。果然不出我所料朋友都相信我所以我以三十票比十九票當上了班長。
“嘩……”一片掌聲在我的耳旁響起。那掌聲是那么的清脆,那么的悅耳。仿佛是哪百靈鳥在枝頭唱起了歡快的歌兒。
那一片空地張長出了一株仙人球,全身綠油油的,加上那全身的毛更是可愛至極。
一陣清風在我的臉龐吹過,我笑了笑的是那么得開心洋溢.
到了小學三四年級我十分得意;當了三年的班長,所以我對身邊的人時冷時熱,漸漸的我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少了。但這并沒有讓我對朋友的態度有所改變,相反我對朋友產生了反感,經常去找他們的茬。老師又要選班長了,我一下子傻了,朋友對我的種種不滿都會讓我“下崗”。再一次的民主投票我輸了,但掌聲卻又一次的響了起來我知道這是一種帶著嘲笑的掌聲,是那么的刺耳,那么的難聽。
還是那一片空地仙人球以慢慢的長大,我生手一摸卻在手上留下了一道長長的傷痕
一片痛楚在我的心中回蕩。
篇8
【關鍵詞】 人格障礙;心理測驗學研究;大學生;UPDI
中圖分類號: B848、R749.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6729(2007)04-00226-04
人格障礙是指沒有認知過程障礙或智力缺陷的情況下人格明顯偏離正常。臨床醫師主要依據精神疾病診斷標準對人格障礙進行定性臨床評估式診斷。有關人格障礙的國內外診斷標準主要包括三種,世界衛生組織(WHO)制定的國際精神與行為障礙分類《ICD-10臨床描述與診斷要點》、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標準《診斷與統計手冊第4版(DSM-Ⅳ)》、中國精神疾病診斷標準《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Ⅲ)》。長期以來,由于缺乏適用于我國文化背景、具有真實可靠信度和效度、省時方便的人格障礙標準化診斷工具,我國的精神科臨床工作中,人格障礙很少被確認或作出正式診斷,致使這一部分患者常常處于被忽略的境地[1]。西方國家發展了一系列人格障礙自我評估和臨床定式(或半定式)檢測工具用于人格障礙的篩查和輔助診斷[2],實現了人格障礙的標準化診斷,提高了人格障礙的檢出率和診斷一致性。人格障礙標準化診斷工具在精神科臨床實際工作中,充分體現了其完善臨床診療的實用性和可行性,值得借鑒[3]。
人格障礙的分型尚無一致結論,研究表明,邊緣型、型、分裂樣型、回避型、偏執型、強迫型、表演型和依賴型等8種人格障礙類型具有較好的穩定性、客觀性、內部同源性,在ICD-10和DSM-Ⅲ-R兩種分類系統中是共有的。研究還提示,自戀型的同質性信度較好,分裂型的穩定性、客觀性、內部同源性尚好[2]。
大學生是心理問題和心理疾病的高危險人群,他們正處于不成熟向成熟的過渡階段,心理機能容易失衡,精神疾病是大學生病休、退學的主要原因,且呈上升趨勢,人格障礙是大學生精神健康問題的主要表現和原因[4]。本文根據國內外三種主要的精神疾病診斷標準,結合相關研究成果及臨床經驗,編制一套分型的適用于大學生的人格障礙測驗工具,以期對大學生人格障礙的分型檢測及診斷提供標準化的測量工具。
1 對象與方法
1.1問卷題目的擬制 根據三種診斷標準(ICD-10[5]、DSM-Ⅳ[6]、CCMD-Ⅲ[7])中人格障礙的診斷及分類,參考國際人格障礙檢查表(IPDE[8])、SCID-Ⅱ[9]、PDI-Ⅳ[10]等人格障礙問卷,結合相關研究成果,將人格障礙分為十型:邊緣/沖動型(BDL)、型(ATS)、分裂型(SZD)、分離/分裂樣型(SZT) 、回避型(AVD)、偏執型(PND)、強迫型(OBC)、表演/戲劇型(HST)、依賴型(DEP)、自戀型(NAR)。十型人格障礙不是完全獨立的,是既相互聯系而有所區別,十型人格障礙既有共同的基本要素,又有各自獨立的表現形態和行為特征。據此安排10個分測驗。參照國內外同類及相關量表的部分題目(IPDE 、SCID-Ⅱ、PDI-Ⅳ、MMPI[11]、 EPQ等[12]),立足于我國的社會文化,結合大學生的生活實際,具體分析各型大學生人格障礙的臨床表現,篩選出符合中國人傳統文化背景和語言習慣、容易理解和接受的簡單語句和陳述語句,編制出包括220個項目的原始稿(每型人格障礙22項目,每條診斷標準對應2-3條項目)。具體項目如:“我從不主動參加同學聚會,除非別人一再邀請和支持我”。為避免被試自我評價的趨中趨勢,考慮到題目數量較多,因此采用“是”“否”兩級評分讓大學生被試對這些條目進行自評。
1.2 對擬制問題訪談和調查
咨詢5位心理學專業教師和5位臨床心理醫師,分析問卷中的題目能否反映人格障礙的主要行為表現,行為樣本的取樣是否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題目能否反映和代表ICD-10、CCMD-Ⅲ及DSM-Ⅳ三個診斷標準中人格障礙的臨床表現;另外對20名大學生進行訪談,看看題目的語義是否表達清楚,理解是否會產生歧義,是否符合語言規范,與大學生的生活背景是否一致,進一步對原始稿中的題目從文字表述上修改,形成包含220個項目的預備問卷。
1.3 預備性測試與分析
整群抽樣選取河北師范大學匯華學院、教科院一、二、三年級學生185 人,團體施測預備問卷收回有效問卷183 份,男 80人(43.7 %),女103 人(56.3 %)。整群抽樣選取河北師范大學外語學院、教科院、數信學院學生224 人施測預備問卷,收回有效問卷216份,男 97人(44.9%),女119人(55.1 %)。
1.4 統計方法 相關分析、單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
2 結果
2.1 項目分析
2.1.1 對預備問卷的測試結果進行項目分析,測驗題目的選擇從點二列相關r和區分度D(上端的27%與下端的27%通過率之差)兩方面著手,刪除43個不合要求的項目(r
2.1.2 正式問卷的項目分析
每個項目與各分量表的題總相關在0.30-0.75之間(P0.30以上,項目應予保留。正式問卷的題總相關與項目鑒別度均較為理想,符合預定的要求。
2.2 問卷的信度
表1顯示全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α為0.94 ,重測信度為0.85。各分量表的同質性信度α為0.65-0.83,重測信度為0.67-0.81 。
2.3 實證效度
各診斷組與正式問卷測試的大學生樣本在全量表及各分量表上的得分見表2。精神分裂組、神經癥組和單純人格障礙診斷組的大學生人格障礙問卷總分與各分測驗分均高于正常大學生樣本。以CCMD-Ⅲ臨床診斷標準為效標,大學生人格障礙問卷總分第80百分位(原始分68分)作劃界分對人格障礙診斷,靈敏度為78.8%,特異性為81.3%;大學生人格障礙問卷總分第85百分位(72分)作劃界分診斷,靈敏度為76.7%,特異性為87.9%;大學生人格障礙問卷總分第90百分位(78分)作劃界分診斷,靈敏度為69.2%,特異性為93.1%。
2.4 問卷的結構效度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對各個分量表分進行主成分因素分析,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有1個,最大特征值為5.66,可解釋方差的56.63%,BDL、ATS、SZD、SZT、AVD、PND、OBC、HST、DEP、NAR分量表的載荷分別為0.76、0.67、0.76、0.79、0.74、0.82、0.74、0.80、0.61、0.81,碎石圖也顯示可提取的因子為1個(見圖1),說明十型人格障礙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支持關于人格障礙分型的理論構想。
3 討論
本研究依據三種主要的人格障礙診斷標準,參考已有的標準化人格障礙篩查問卷,結合相關研究結果,在進行訪談和調查后,編制出預備問卷,經過兩次預測試,對不合格的項目進行刪除和修改,最終形成正式問卷。從項目分析來看,項目與分量表的題總相關水平都較高,相關系數在0.30-0.76之間,項目區分度在0.30-0.71之間,每個項目都具有較好的鑒別度。全量表的重測信度為0.85,各分量表的重測信度在 0.67- 0.81之間,提示其可重復性和穩定性良好。全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為0.94 ,各分量表的同質性信度在 0.65-0.83 之間, 提示其項目同質性較高,一致性良好,反映大學生人格障礙問卷及其各因子有良好的等值性和內部同源性,說明信度指標符合心理測量學的標準。
由于缺乏此類問卷的金標準[8],問卷的效度檢驗只能采用實證的臨床診斷與問卷檢測的一致性進行[13]。結果發現,臨床各診斷組與正常大學生組總分及相應因子分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表明大學生人格障礙問卷能夠區分正常大學生與有人格障礙的大學生,據統計人格障礙者約占總人口的10%左右[14,而大學生中人格障礙比例則更高一些[15],因此問卷以大學生人格障礙問卷總分第85百分位(72分)作劃界分診斷,靈敏度為76.7%,特異性為87.9%,提示其實證效度良好。此外,大學生人格障礙問卷作為一個標準化的問卷,可以更多地避免被試的心理防御,選擇項目時也盡可能考慮到中國大學生的生活背景和時代背景,相比之下,本量表更適于對大學生人格障礙進行篩選和診斷參考。
十個分量表之間互相存在不同程度的相關,相關系數在0.28-0.68之間。進行主因子因素分析提取到一個主因子,說明各型人格障礙都有一個主要的共同點,這個共同點可以說是主體人格結構與現實環境的不協調,也可以認為是主體人格結構本身的不協調; 不同點可能在于各型人格障礙的獨特行為表現及主體適應環境的方式,說明不同類型人格障礙不是完全獨立的,存在著主要的共同點。十型人格障礙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與類群理論的意見不一致[16],有可能是因素分析旋轉方法或者樣本的原因,待改變方法或擴大樣本進一步研究。
篇9
關鍵詞:匯率;CPI;通貨膨脹;人民幣升值
一、匯率傳導機制研究
所謂匯率傳導機制,即由于匯率變動而導致內部物價的相應變動。匯率變動可通過直接和間接兩個渠道傳導影響消費價格。直接渠道是通過進口商品價格傳導。人民幣升值,以人民幣計價的進口商品價格將變得較便宜,這將可能傳遞至工業品出廠價格和消費價格,生產商和經銷商可能會相應地降低產品價格,進口商品對國內消費者來說變得較便宜。間接渠道是通過出口商品傳導。人民幣升值使得出口商品對外國買家來說變得較昂貴,國產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削弱,從而導致出口、工業生產及總需求有所減少,從而使國內商品價格有下調壓力。
根據經濟學的經典理論,人民幣升值對國內消費價格影響的完整推演應當是:將提高出口商品價格,降低進口商品價格;出口總額將下降,進口總額將上升;則中國的貿易順差將減少,外匯儲備的增加將減少;流入國內的錢相對減少了,本幣升值將導致國內貨幣供應緊縮,從而給過熱的經濟發展降溫,可以降低國內通貨膨脹率。
2008年6月6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9238元,創匯改以來新高。按照當日的數據計算,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計算,從年初1美元對人民幣7.2996元計算,年內累計升幅已超過5.2%。按照2005年7月21日匯改時8.11的匯率計算,匯改以來人民幣累計升值幅度達到14.6%。隨著人民幣對美元的不斷升值,我國外匯儲備也從2005年7月的7327億美元增加到2007年4月底的17566.4億美元,增長了140%,出現了人民幣越升值,外匯儲備越增加,外匯儲備越增加,人民幣越升值的一種特殊的現象。
自2007年以來,我國的CPI出現持續上漲的趨勢。CPI的上漲率由2006年的1.5%上漲到2007年的4.8%。進入2008年以來,CPI的上漲勢頭不減。2008年第一季度CPI上漲率為8%,其中2月份曾達到了8.7%。本輪物價上漲,初期主要集中在農產品特別是肉類并傳導到食品類產品物價上漲。2007年末至今,基礎原材料和能源產品價格也開始持續大幅度上漲。2008年第一季度,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同比上漲9.8%。非食品價格上漲一直處于可控的范圍內,2008年第一季度非食品價格上漲率為1.8%。當前仍需要密切關注未來的價格走勢,把控制物價上漲、抑制通貨膨脹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二、人民幣升值推動國內消費價格上漲因素
通過以上比較分析發現,伴隨著人民幣的升值,我國的通貨膨脹率也大幅上揚,達12年新高,出現了不同于經濟學經典理論的特征。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美元貶值
此輪美元貶值始于2002年2月至今,美元對主要貨幣的名義匯率指數均以下跌為主,美元指數從2002年2月的高點112.73跌至目前的70左右,累計跌幅達到34%,創下了1971年尼克松總統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以來的新低。截至2008年3月,美元貶值幅度已超過39%,其中對歐元的跌幅更大,高達44%。美元大幅貶值,給世界經濟和金融市場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美元貶值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美國次貸危機。次按風暴給歐美金融機構帶來巨大損失,引發比較嚴重的信貸緊縮,消費信心和就業數據等均出現惡化的跡象,從而加劇了全球經濟及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二是美元利率急速下降。為化解次貸危機引發的經濟衰退風險,從2007年9年18日至2008年5月1日,美聯儲連續7次下調聯邦基金基準利率,從5.25%下調至目前2%,由此帶來的不利于美元的貨幣之間的利差變化。三是美國財政和貿易雙赤字狀況沒有絲毫改變,并且還在繼續擴大。首先,自2001年互聯網泡沫破滅及“9·11”恐怖事件之后,美國加大反恐力度,發動伊拉克戰爭,財政狀況從克林頓時代的盈余轉為赤字,財政赤字占GDP比重從2002年的1.5%攀升至2004年的3.6%。其次,美國貿易逆差不斷擴大,經常賬赤字在2002-2005年的平均增幅高達18.4%,其占GDP的比重從2001年的3.8%猛升至2006年的6.2%,美國財政狀況將再趨惡化。在貿易和財政雙赤字大幅上升的情況下,美國不得不依靠國家信用和美元在外匯儲備及支付清算體系中的國際地位,放松對貨幣供應的約束,以支撐其日益龐大的貿易支付和軍費開支,因此美元弱勢不會扭轉。
(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
目前全球以美元標價的原油、金屬、農產品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價格持續攀升。2008年3月,路透社商品指數、道瓊斯商品指數分別為2933.10點和216.33點,而在2005年1月,這兩個指數僅為1571.30點和143.153點,短短三年零兩個月,漲幅竟分別高達87%和51%。在大宗商品中,又以能源、糧食等基礎商品的價格上漲最為突出。主要產油國安全形勢惡化、全球需求強勁、供應短缺擔憂以及美元疲軟是推動國際油價飛漲的主要原因。新興市場國家的石油消費量不斷上升,推動原油價格繼續上漲。根據國際能源署各期《石油市場報告》提供的統計數據,2000—2007年全世界石油日需求量依次為7620萬桶、7740萬桶、7803萬桶、7921萬桶、8214萬桶、8375萬桶、8450萬桶和8592萬桶。盡管發達國家仍然是石油消費的主力,但發展中國家需求增長更快,特別是中國石油日需求從669萬桶增長到758萬桶,增幅最大。石油開采和生產成本大幅度增加也是推動世界油價上漲的重要因素。開采難度相對較低的油田已經都被開采了,新發現的油田主要分布在北極、深海之類開采條件惡劣的地區,新油田的開采需要更先進的技術和更多的投資,高成本石油供應量的增加將成為一種趨勢。美元持續貶值以及過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全球流動性過剩以及投機力量瘋狂炒作對近期油價暴漲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國際油價目前已升至135美元左右,歐佩克4月底警告稱,未來油價可能上沖至每桶200美元。
國際農產品價格保持上漲態勢。在相對落后的非洲,經濟增長拉動的主要是食品需求;而在初步實現工業化的亞洲地區,出口導向的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在推動國民經濟增長的同時增加了加工用農業原料需求;農業資源相對豐富的拉美國家則一方面擴大農產品出口,另一方面也在大力發展本國的加工業,國內市場農產品需求也呈現增加態勢。在發達國家,食品消費已經基本達到飽和水平,近期的農產品需求增長主要由擴大生物能源生產所拉動。伊拉克戰爭以來,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曾由每桶不到20美元急劇上升到接近140美元的水平,導致各國加快發展替代能源工業。在這方面,以美國和巴西為代表的重要農產品出口國表現最為積極,采取了一系列鼓勵措施,如美國對乙醇生產的補貼。
在農產品出口國,擴大生物能源生產首先拉動了對玉米、甘蔗、油菜、棕櫚油等原料產品的國內需求,從而引起出口數量減少,國際市場價格也因之上升。由于能源作物收益高,生產者將更多的土地資源投入能源作物生產,這使得競爭作物供給減少,價格隨之上升,最終導致農產品價格普遍性上升。2007年11月份聯合國糧農組織出版的《糧食展望報告》顯示,受不利天氣、低儲備所引起的供應緊張以及受發展中國家需求強勁等因素影響,預測世界谷物價格將保持上漲態勢。預計2008年,由于高位運行的世界農產品價格,以及創記錄的運費,將使糧食的國際貿易形勢嚴峻。據美國農業部最新預測,此輪世界食品價格上漲的勢頭一直要持續到2010年。
(三)近年來我國外貿依存度逐年增高,對國際市場依賴性增強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中國經濟融入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我國對外貿易出現快速增長,我國的對外貿易依存度也不斷提高。2001年中國加入WTO,經濟全球化進一步加深,對外貿易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日益明顯,2004年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歷史性地突破萬億美元大關,超過日本,名列世界第3位,對外貿易的增長速度,遠遠高于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和世界貿易的增長。中國對外貿易依存度快速增加,2002年突破50%,2005年已經高達63%。據專家學者分析,我國對外貿易依存度已經躋身中等貿易依存度國家行列,與德國、法國、意大利、英國、韓國等相當,因此匯率對于國內價格的變化影響顯著。
(四)近年來我國快速增長的需求拉動了相關產品的國際市場價格
近幾年,我國原油進口增幅更為明顯。2000年到2007年的8年間,其日需求量從669萬桶增至758萬桶,占全球日需求量的比重始終維持在8%以上。1993年開始,中國成為石油凈進口國。2004年,中國原油進口達1.227億噸,同比增長34.8%,首次突破1億噸大關。2006年,中國原油進口量達1.452億噸,比上年增長14.2%;2007年,中國進口原油1.63億噸,較上年增長12.4%。與此同時,中國還在大幅縮減原油的出口量。2007年,中國出口原油389萬噸,較上年下降38.7%。多數機構預測到2010年中國石油進口量會再增加1億噸,據統計,中國2007年原油產量僅增長了1.6%,達到1.8665億噸,因此,業內普遍認為,石油進口還會加速增長,石油進口依存度很快突破50%,已基本成為定局。
近年來我國對鐵礦石的進口依存度都在50%以上,有日益增大趨勢。盡管目前我國的鐵礦石產量位居世界第1位,2000-2007年的8年間,我國鐵礦石進口量從6997萬噸增至3.83億噸,居全球進口量第一,但仍不能滿足國內旺盛的投資需求,并且該需求量還在不斷增加。預計2008年全年進口量上升至4.2億噸。近年來鐵礦石長期協議價格的連續上漲,對中國鋼鐵行業及相關產業產生很大影響。2003-2007年,國際鐵礦石基準價格漲幅分別為8.9%、18.62%、71.5%、19%和9.5%。2008年鐵礦石長期協議價上調65%,這是鐵礦石價格連續第6年上漲。
(五)在制造品領域,中國國內勞動力等成本不斷上升
20世紀90年代以來,西方之所以能夠出現長達10余年的無通脹經濟增長,關鍵是中國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參與了國際生產,廉價的“中國制造”滾滾涌入西方市場,有效地遏制了西方國家通貨膨脹的上升。然而,時至今日“,中國制造”的免費午餐終于要告一段落了。此前“中國制造”低成本的關鍵在于農業部門存在大量剩余勞動力,在嚴酷的就業競爭中,他們愿意接受低工資。同時,中國的土地等成本也相當低(與西方相比)。然而,在快速的工業化進程中,中國農村剩余勞動力正日益逼近耗盡的轉折點(發展經濟學稱之為“劉易斯轉折點”)。加上政府開始重視改善民生和收入分配,中國工資水平開始顯著提升,導致中國出口商品成本上升。
從外因來看,美元在國際市場上的持續貶值以及過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全球流動性過剩導致全球以美元標價的原油、金屬、農產品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價格持續攀升,以美元貶值的方式向全球輸出通貨膨脹,全球通脹的上升從成本推動向成本和需求共同拉動的演變,致使世界性的通脹壓力不斷增加。2007年美國的CPI上漲了2.9%,2008年2月份則上升至4.0%,歐元區2008年3月份的CPI甚至創下了3.5%的歷史最高漲幅。印尼、墨西哥、俄羅斯、南非等新興市場經濟體的CPI也普遍出現了較大漲幅。從內因來看,近年來由于我國外貿依存度逐年增高,對國際市場依賴性加深,快速增長的中國需求拉動了國際市場相關產品價格以及在制造品領域國內勞動力等成本不斷上升,直接加大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三、人民幣匯率升值趨勢的政策建議
央行2008年5月14日的《2008年第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央行當前貨幣政策將把控制物價上漲、抑制通貨膨脹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實施從緊的貨幣政策。
在目前的環境之下,匯率升值的貿易政策目標同抑制通貨膨脹的宏觀經濟政策目標正好并行不悖,我國應采取人民幣加速升值的策略,如果采用緩慢升值,主要的好處是國內企業可以爭取到調整時間,不利之處是讓外國投資可以從容不迫地大量購買中國的廉價資產,造成流動性過剩和宏觀經濟的不穩定。
人民幣加速升值,有利于繼續推進匯率制度乃至金融體系的改革。2005年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攬子貨幣進行調解、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希望能創造雙向變動預期。但最近幾年來,美元兌歐元、日元和其他主要貨幣一直是處于貶值狀態,因而出現人民幣于對美元升值、對歐元、日元貶值的狀態。人民幣加速升值,使匯率更具靈活性,與匯率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
人民幣加速升值,將減少熱錢對于未來升值空間的憧憬,降低熱錢涌入的傾向,從而降低因貨幣膨脹所造成的通脹壓力。因此,應對通脹無法依靠單一政策,而應采取從緊貨幣政策(包括匯率升值和信貸規模控制)抑制國內自身通脹因素,同時用財政政策加大補貼農業生產和補貼城市低收入者的方法,這有利于減少國外資金對國內的購房需求,減少房地產泡沫。人民幣升值抬高了外資在中國大陸的購房成本,如果外來的需求減少,無疑會緩解所謂供不應求的局面,給虛火發燒的國內房地產市場降溫,對降低房價產生正面效應。
人民幣加速升值,有利于降低進口商品價格,通過匯率的傳導機制,可以降低以進口原材料為主的出口企業的生產成本。近期國際原油價格加速上漲,人民幣加速升值可以降低部分進口商品的國內價格,惠及國內消費者。同時,由于很多出口企業實際是“兩頭在外”企業,出口產品的原材料多來自國外,人民幣升值后,企業進口的貨物可以少支付人民幣,實際上是降低了生產的成本。人民幣加速升值,有利于解決對外貿易的不平衡問題。通過人民幣升值,將在一定時期內降低企業的盈利空間,使競爭力和在國際市場的份額下降,導致出口減少,表明中國不惜犧牲自身利益為貿易伙伴著想,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國際貿易爭端和國際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人民幣加速升值,有利于國內企業努力提高產品的競爭能力。我們的企業長期以低價格占領國際市場的做法,實際是自相殺價競爭的結果,減少了自己的收益,讓外國進口商得利。人民幣加速升值,調整我們的出口結構乃至產業結構,那些低附加值的特別是以嚴重消耗資源和破壞環境為代價的出口商品,在優勝劣汰的原則下,某些企業就可能倒閉。提高生產率和科技含量,降低成本,提高質量,是企業增強增強競爭力的重要舉措。
參考文獻:
[1]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課題組.如何看待當前的通貨膨脹形勢[N].中國經濟時報,2008-05-20.
[2]哈繼銘.人民幣升值如何影響國內消費價格[N].第一財經日報,2008-03-25.
[3]劉煜輝.人民幣加速升值能抑制通脹嗎[N].上海證券報,2008-04-13.
[4]張銳.美元貶值:成因、影響與未來走勢[J].財經科學,2008,(5).
[5]李麗.理性看待中國外貿依存度[N].中國經濟時報,2007-03-27.
[6]鄒新,李露.影響當前國際原材料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N].中國經濟時報,2008-04-14.
[7]張娥.07國石油進口量近2億噸進口步伐呈現超速度[J].中國石油石化,2008,(3).
[8]魏曙光.宏觀調控難壓國際農產品價格上漲[N].證券時報,2007-12-18.
篇10
v睿表示,自己是男子漢,在大陸的生活不可以都靠家里。平常學費跟機票是由家里負擔,而其他生活費都是要由自己掙來。他會利用課余做兼職家教,然后還會做學校里提供的其他一些有補貼的兼職?!斑@個好像也與多數陸生不同,我們臺生一般都會做兼職的。”
張v睿,祖籍福建漳州,家在臺中,畢業自臺灣逢甲大學中文系。讀大學的時候,張祜睿曾經到復旦大學做過一年的交換生,對大陸的高等教育情況有了了解后,就決定了本科畢業后到大陸來攻讀碩士學位。
曾經“誤入歧途”學計算機
“說到念書啊,我還真是曾經‘誤入歧途’呢?!闭劶盀楹芜x擇到清華攻讀中國古代文學的話題,祜睿很大方地回顧起自己少年時候的讀書經歷。記錄下祜睿的部分經歷,或許可以給兩岸的學生家長們提供一些參考呢。
祜睿在小學讀書的時候,成績在班級里面總是排在第一、第二的,這一度讓爸爸媽媽對兒子期望值爆表。升學初中的時候,祜??既胍凰芎玫闹袑W,還在父母的期望下考入這所中學特設的“數理推優班”。不過,祜睿的入校分數是正好壓在學校招生分數線上的,而他進入推優班的分數也是剛好壓在分班分數線上。簡單說,就是這位同學沒有選擇做“雞頭”,而是成為了不折不扣的“鳳尾”。不幸的是,這位“鳳尾”在班中的成績排位一直也都在尾部!
其實,祜睿當時語文、歷史的成績,都排在年級前段,只是數學和英文兩科太差。“就是不堪入目,初中畢業時,數學分數只有語文的一半,英文分數比數學還要低上一半?!眹乐仄?,令v睿的成績總是倒數靠前,少年人的心智總不會像大人般成熟,不停的挫敗感,讓年少的“鳳尾”失去讀書的興趣!初中畢業時,祜睿對于是否繼續讀高中,非常糾結。
碰巧,祜睿的父親年輕時是讀專科畢業,母親則是讀職高畢業,父母因此就讓糾結中的祜睿到職高的計算機專業去完成學業。他們這次是感覺,孩子有了一技之長,將來萬一考大學時失利,還可以有份工作來做。一個數學成績嚴重糟糕的偏文科學生學習計算機,其中的辛苦是可想而知!所以祜睿會說自己曾經“誤入歧途”,所以在考大學的時候,他沒有再征詢他人的意見,而是自己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古代文學專業。
“不知道會不會又是歧途呢?!庇质瞧缤荆§镱_@次是很坦率地表達了自己對于島內古代文學學科發展狀況的深深憂慮。據祜睿介紹,在當下,島內像他一樣喜歡學習古代文學的人很少,一方面,臺灣的年輕人更多重視醫藥、經濟、法政類畢業后工作前景更好的學科;另一方面,李登輝、執政時推行的去中國化政策使得不少臺灣年輕學子疏離了中華傳統文化。祜睿說,他自己母校的博士班都將不招新生了,甚至去年島內就有3所大學的中文系已經在收縮了。
希望留下攻讀博士學位
張祜睿現在已經很適應在北京的生活,他尤其喜歡北京烤鴨,而且一定是要吃現烤的才好,像很多大陸學生一樣,他平時并不喜歡逛街,購物就都是通過網絡了。祜睿現在身邊已經有了一位紅顏知己陪伴,女孩也是在清華讀書,家在湖南,祜睿的家人知道了他在大陸有了心上人,并沒有感覺到有什么不妥。祜睿說,相比起來,他更喜歡大陸的女孩子,因為覺得大陸女生相對更少公主氣、更容易相處。
因為學習的科目不同,時間表不同,又都不在同一個宿舍中,所以祜睿同學與其他來自臺灣的學生間的聯絡并不特別密切。他們周末會偶爾打個電話互相問候下,或者有些時候商量一下一起回臺灣的行程計劃。與祜睿平時在一起談話交流的,更多是大陸同學。他們經常會在宿舍討論學習生活中的問題,特別是學業上的問題,有時甚至會就一個問題討論上N個小時。“我們每個人把各自的觀點都說出來相互交流,知識就相對積累,這樣的學習方法很有效,我們一些人有時會因為一個漢字聊上七八個小時,因為太過投入,就不知不覺地讓時間會過得特別快?!?/p>
v睿希望在畢業后仍然留清華或到北大攻讀博士學位,待博士學業完成后留在大陸高校任教?!盀榱诉@個目標,我會很努力,因為相比大陸同學,我們臺生的基礎會相對較弱。”v睿表示,臺灣的大學是比較好考的,臺灣有168所大學,可是臺灣每年應考的學生也就只有幾萬人,學校多學生少,導致臺生投考大學時,很多都不要求很優秀的成績,大家不用付出太多努力,而自己也就是這樣。所以,在到大陸學習的第一年,為了趕上同班大陸同學,自己學習壓力就很大,甚至有時候會感覺被壓得有些喘不過氣。“所以我一直在很努力地追趕,不停加油!”
說到專業學習,v睿是喜歡無拘無束的那種,平時他會將自己泡在圖書館的資料里,然后每兩周去找導師一次,聊聊最近的心得和論文。而導師對這位臺灣來的學生,也頗為關照,盡量地依照祜睿習慣的方式展開教學和輔導,這令v睿的學業進步很快。“進步很快得益于導師的幫助,也因為研究的內容正是自己的興趣所在。”v睿的研究方向是魏晉南北朝文學。
欣賞魏晉南北朝那“風度”
張v睿的心目中,魏晉南北朝階段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時期,這個轉折,對中國文化體系的發展成熟意義重大?!皬奈簳x南北朝開始,我們開始在詩作中押韻,哲學玄學也是在南北朝開始的,很多我們中華文化的起源都是從南北朝開始的,魏晉南北朝讓中華古代文化更加豐富了?!?/p>
v睿說,獨尊儒術后的漢朝文章,主要重視講道理和實用性。到了南北朝,因為戰亂頻仍、外族進入中原,導致文化有了相對疏離政治而獨自發展的機會,推動文學創作開始為了創作而創作,而不再完全為說理而創作,許多作品或許只是為了抒發一下自己的情感,而不是為了教化大眾。祜睿非常欣賞這樣一種思想解放的“魏晉風度”。
v睿認為,臺灣曾經是有思想解放的,但近年來情況在變壞,具體表現就是臺灣社會現已被刻板觀念所綁架。所謂刻板的觀念:一是指“藍”與“綠”的黨爭,二是指“逢中”必探討“反與不反”的教條。祜睿認為自私的黨爭及無謂的探討,都浪費了大量社會資源,綁架了臺灣民眾。他覺得,臺灣社會應該像魏晉南北朝的先民們那樣,解放思想,更換看待問題的角度,集中精力建設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