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觀潮范文
時間:2023-03-25 01:26:1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錢塘觀潮,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2、鹽官鎮:隸屬浙江省海寧市,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觀潮旅游勝地。鹽官鎮位于中國長江三角洲南端,滬蘇杭的中心位置。東瀕錢塘江,南部緊靠杭州下沙大學城,邊界距杭州市政府僅有十余公里,杭州城環城高速路穿境而過,已深度融入杭州“一小時生活圈”。
3、鹽官是良渚文化重要發源地之一,2200年前吳王劉濞所置司鹽之官于此,地以官名。鹽官古稱“海寧”,屬杭州府管轄,為歷代海寧州(縣)治所在。是享譽海內外的錢塘江大潮最佳觀潮勝地,也是中國唯一的潮鄉。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潮水壯觀,但是也危險。一直以來,由于觀潮被潮水卷走或者差點卷走的事例每年都有。下沙七路段,巨大的潮水翻越堤壩,防護欄里的游客和行人躲閃不及。海寧丁橋段,來勢洶洶的潮水沖毀了沿岸56米長的擋浪墻。一位在聞堰觀潮點釣魚的大伯由于來不及上岸被卷走。
今年觀潮可去海寧鹽官
今年已經進入錢塘江大潮觀潮期,最佳觀潮時間是9月8日到9月11日,也就是農歷八月十五到八月十八。
哪里觀潮才安全又精彩呢?那不妨去海寧縣鹽官鎮。
海寧縣鹽官鎮東南的一段海塘十分適合觀潮。那里潮勢最盛,而且呈現出齊列一線的狀態,因此一直都有“海寧寶塔一線潮”的特色美譽。潮頭來臨時,天邊會出現一條橫貫江面的白練,還伴有“隆隆”的響聲,就像悶雷滾動。潮頭從遠及近,宛若一群潔白的天鵝排成一線,萬頭攢動,振翅飛來。隨著潮頭漸漸涌近,轟鳴聲也越來越明顯。似乎只是眨眼間,潮峰就奔著沿岸過來,一道幾米高的水墻立在江面上。等到潮水涌到海塘,潮峰能有十來米高?!疤咸鞚崂伺趴諄?,翻江倒海山為摧”,就是形容潮水來勢洶洶,摧枯拉朽的力量。同時從這里也可以看出,潮水壯觀,看的時候要注意安全?!皳f有一年曾把一只一噸多重的鎮海雄獅沖出100多米遠?!碑數氐柠}官人對錢塘江大潮的力量深信不疑。
另外還可以去鹽官鎮西12公里的老鹽倉,那里可以欣賞到返頭潮。那里有一道高9米、長650米的丁字壩。潮水到丁字壩時,氣勢已經開始減弱,但是沖上丁字壩時,仍然像萬頭雄獅躍起,氣勢磅礴。撞上丁字壩后,潮頭反竄沖向塘岸。返頭潮的突然襲擊,經常給觀潮的人一個措手不及,因此觀賞返頭潮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站得太近。
這幾個觀察點不安全,大家還是不要去
有些人不愿意和很多人一起擠著去觀潮,喜歡自己找個人少、浪險的地方,不但能看到潮,還能體驗一把刺激,杭州市公安局水上治安分局的工作人員告誡市民,錢塘江邊有幾個地方很危險,不適合觀潮,建議市民不要圖刺激而去那些危險的地方。
海寧小尖山下面的大缺口附近,是南北兩股潮水匯合的地方,因此潮水能量大增,形成極具觀賞性的交叉潮,但是不鼓勵市民去大缺口觀潮。
回頭潮很好看,但是也要挑好地方去看。蕭山美女壩和九號壩都可以看到回頭潮,但是由于潮水轉彎回頭,這兩個地方曾多次發生潮水傷人事件,市民最好還是不要去。另外潮水在下沙七格會轉彎,在拐點看潮也是比較危險的。
篇3
晚上,我只好和家人坐在電視機旁,觀看浙江電視臺為我們播出的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
大潮還沒有到來,江面上風平浪靜,觀潮的已是人山人海,大家急切地等待大潮到來。在大堤的缺口上,聽爸爸說我們,潮水來勢兇猛,有一次竟然把一頭兩噸重的大鐵牛沖出了十多米遠。
激動人心的時刻終于到了,12點20分,我們看到水天連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又白又細的線,爸爸說這是初潮。過了一會兒。只見兩個水潮合并成一個大潮,在合并時就像一把移動了潮剛來的時候,遠遠望去,猶如千軍萬馬齊殺過來那么兇猛。等潮水涌到人們觀潮的碼頭時,它們就像幾萬頭巨象一起頂撞碼頭,可是以它們的力量還是撞不破碼頭,但他們一直堅持不懈的頂撞,過了好長時間,也許他們覺的累了,,沒有力氣在撞了,它們只好撤退了。
潮水又向鹽官涌去,在鹽官,我們看到了一線潮。它長幾公里,高幾米,筆直筆直地向前涌,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大約過了20分鐘,潮水來到了老鹽倉,這里有許多的觀潮臺,人們站在觀潮臺上遠望江面。大約兩分鐘后,從遠處傳來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響聲越來越大,瞧,潮水撞上大壩回頭了,這就是最著名的回頭潮。
美女壩是觀潮最驚險的地方。潮水兇猛地向美女壩的大壩沖去,“涌若蛟龍斗,奔如雨雹驚。”真是驚心動魄呀!
錢塘江大潮水勢浩蕩,氣勢非凡,真不愧是天下奇觀!難怪宋代詩人坡在觀潮之后贊嘆:“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
篇4
關鍵詞:認知目標;認真朗讀;學習新詞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初讀課文,初步了解作者寫錢塘江大潮的寫作順序。
2、學習本課14個生字,正確讀寫“觀潮、據說、籠罩、薄霧、若隱若現、悶雷、水天相接、沸騰、猶如、浩浩蕩蕩、山崩地裂、霎時、余波、風號浪吼、恢復”等詞語。
3、介紹有關擴展資料。
教學重點、難點:
1、初讀課文,初步了解作者寫錢塘江大潮的寫作順序。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們到過海邊,看過海水漲潮嗎?說說海潮什么樣?(江海漲潮,氣勢宏偉,令人震撼。)
我國的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這里的潮比別處的潮更加宏偉壯觀,潮來時,激起的白浪達數米高,像一座城墻,你們見過這種奇觀嗎?為什么這里的大潮如此的與眾不同?特殊的地理環境形成了特殊的壯麗景象,第22課就寫了一次錢塘江大潮的過程。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檢查生字。
(1)出示“潮、浩、沸、漲”卡片,指名讀,說說共同點。組詞:觀潮、浩浩蕩蕩、沸騰、漲潮......
(2)出示“猶、據、踮、恢”指名讀。組詞:猶如、根據、踮腳、恢復......
(3)出示“罩、薄、崩、霎”,說說特點:上下結構的形聲字。組詞:籠罩、薄霧、山崩地裂、霎時......
(4)出示“悶”:里外結構。組詞:悶雷。讀音:mèn
(5)說說你還有哪個字記不???哪位同學愿意幫助他?
2、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中的句子。
三、理清敘述順序
1、讀課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寫錢塘江大潮的?
課文按時間順序來寫大潮,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后的順序把錢塘潮的景象寫具體的。
2、再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小組自己解決有關詞語方面的問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3、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引入談話
錢塘江大潮自古被稱為“天下奇觀”。我們盼望著能親眼看到這一奇景。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22課《觀潮》。上節課,我們初讀課文了解了什么?在這節課的學習中,我們通過閱讀課文,展開想像的翅膀,感受大自然創造奇異景象。
二、通過預習,我們讀懂什么?提出預習中不懂的問題
三、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1、潮來前,作者介紹了什么?(板書:籠罩白霧風平浪靜)指導朗讀。
2、潮來了,給你什么樣的感受?從哪感受到的?默讀讀課文,進行畫批。
3、小組合作學習。
(1)交流感受,品讀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樣的順序寫潮來時的景象的?
(3)分工進行有語氣地朗讀。
4、反饋交流,教師及時引導、點撥。抓住以下要點,結合學生生活經驗,談自己對詞句獨特的感悟。注意品讀結合:
(1)作者按由遠及近的順序來寫潮來時的景象的。
(2)遠:抓住潮的聲、形來寫潮剛來時的景象:隆隆響聲,像悶雷滾動;水天相接處一條白線。潮雖遠,但氣勢已現。(板書:聲如悶雷遠處白線)讀讀描寫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聲、色寫出了潮的氣勢之宏偉:白線很快移來,加長、變寬、橫貫江,寫出了潮水由遠及近的變化。(看圖片)“白浪翻滾”、“白色城墻”寫出了潮水的浪頭之高,氣勢越來越大:形如千萬匹戰馬齊頭并進,聲如山崩地裂。(看圖片)(板書:白浪翻滾山崩地裂)(看錄像片斷)指導學生有語氣地朗讀,讀出潮的氣勢:先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練讀,再進行賽讀,最后安排齊讀。
(4)指導學生背誦:背自己喜歡的句子。
5、課文中還從哪能看出錢塘潮的氣勢雄偉壯觀?讀第五自然段體會。抓住要點,師適時點撥:
“霎時”時間短暫,潮頭卻已西去,潮水奔騰之快。余波涌來,也使江面風號浪吼,江水平靜后,江水已漲了兩丈來高,都可以看出潮來之猛,氣勢之大。指導學生朗讀。
6、學完課文,你們知道為什么人們稱錢塘潮為“天下奇觀”了嗎?學生談自己的想法。
四、總結
1、我們學完了課文,對錢塘潮有了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壯麗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導游,你怎樣向不了解錢塘潮的游客介紹錢塘潮呢?
篇5
1、“潮頭高度可達3、5米,潮差可達9米”一句運用的說明方法是列數字。
2、“每年的春分和秋分”時,“引潮力特別大”是因為地球、月球和太陽三者幾乎在一條直線上。
3、文中相繼列舉“100公里”、“30公里”、“3公里”這些數字,是為了具體而清楚地說明錢塘江口地理形勢有錢塘江河口向西大幅度收縮,江面突然束狹的特點。
4、“澉浦附近的河床底部又有一道南北相連的沙坎,像門檻一樣”這一句中,用“南北”的根據是江水是由西向東流的沙壩門檻。這是一個比喻句,把沙壩比作門檻。
5、“疊”字可以解釋為:①輪流;②配合;③一次又一次;④一層加一層。文中“疊加”的“疊”,其解釋應選第④項。
6、文末“潮水更加洶涌”的原因是(B)
A、江面束狹,沙坎阻攔B、水量豐富,海潮頂托
C、江面束狹,海潮頂托D、水量豐富,沙坎阻攔
7、這段文字中,從“錢塘江口的入海處”到“抬高水面的作用”,說明錢塘江河口有特定的地理形勢;從“農歷七、八月”到“形成錢塘江的奇觀”,說明錢塘江河口有特定的氣象水文條件。
8、這段文字主要寫(D)
A、壯觀的錢塘潮洶涌奔騰的景象
B、壯觀的錢塘潮給人的深刻印象
C、壯觀的錢塘潮與氣象天文的關系
D、壯觀的錢塘潮形成的原因附:錢塘潮原文:
篇6
產生潮汐現象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太陽、月亮對地球的引力即潮力。在農歷一個月中,朔日(初一)或望日(十六前后)太陽、月亮和地球三者在同一個方向上,這時太陽和月亮對地球的引力疊加在一起,產生的引潮力,于是形成大潮,其他時間內,日、月、地三者不在同一方向上,形成小潮。月球是形成潮汐的最重要的因素,雖說月球比太陽小,但是離地球比較近,其引潮力是太陽的兩倍多。古人很早就發現了這種內在聯系,他們說:濤之起也,隨月盛衰、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由于海水本身具有一定的黏滯性,加之受海底地形阻力的影響,大潮出現的時間常常在朔或望之后一二天,即農歷初二三或十七八這幾天,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就是這一現象的真實寫照。
由于自然環境復雜多樣,各地地理條件千差萬別,所以不同地區的潮汐周期也不同。常見的有一個太陽日(或一地點月亮連續兩次升起或落山的時間間隔,大約24.5小時)內完成兩個周期或一個周期的,還有半個月;1個月、1年、8.85年甚至18.61年完成一個周期的。就我國而言,在大連、青島、連云港以及廈門可以見到半日潮,在南海的北部灣可以見到全日潮,由于古時候我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在北方,所以關于半日潮的文字記載比較多,比如早潮才罷晚潮來就是古人對半日潮的忠實記錄。最令人叫絕的,是書寫在山海關上的那幅對聯: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長長長長長長長消,將潮水的漲落和浮云的生消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使人玩味無窮。
潮汐是一種十分壯觀的自然現象,當潮水從深海向岸邊涌來時,移動的速度非??臁y定,錢塘江潮的移動速度約為每小時24千米,即每秒鐘6.7米。古人說: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海上濤頭一線來,樓前指顧雪成堆。讀了這些詩句之后你可以想象:在海天相接的地方,潮水露出一線,可是你的手剛一指點,它就到了眼前,可見速度之快。當潮水涌到岸邊時還會形成很高的潮頭,例如我國的錢塘江潮由于受喇叭形河口以及江底水淺且有沙坎阻擋等因素的影響,前面的浪跑不快,后面的浪又趕上來了。如此后浪推前浪,一浪趕一浪,浪頭一層一層地疊加在一起,潮頭到達海寧時達到,形成一道道高3至10米的水墻,只見江中白浪滔滔、波濤洶涌,欲識潮頭高幾許,越山渾在浪花中。翻滾的潮水還發出巨大的聲響,據說在方圓26千米的范圍內可以聽到波濤翻滾的潮水聲。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其景非常壯觀,其勢銳不可擋,真可謂是滔天濁浪排空來,翻江倒海山為摧。詩人李白也發出了浙江八月何如此,濤似連山噴雪來的感嘆。
潮汐如此壯觀,堪稱佳景,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是重要的旅游資源,尤其是我國的錢塘江潮,近幾年來每到中秋節前后,慕名前來觀潮的人每天數以十萬計。錢塘江觀潮由來已久,歷代文人墨客留下贊頌江潮的詩篇可以說是汗牛充棟,在這些美麗的詩篇中人們喜愛的是宋代文人潘聞寫的酒泉子《長憶觀潮》。詞中寫道: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別來幾番夢中看,夢覺尚心寒。詞中的弄潮兒指的是觀潮時踏潮獻技的人,他們都是本地的游泳高手,常常上百人一群,手持彩旗在驚濤駭浪之中騰身起舞,其場面之驚險是可想而知的,詩人在夢醒之后仍覺膽戰心寒。
1、什么是潮汐?古人是怎樣解讀的?
2、潮汐是怎樣產生的?
3、正確朗讀文中對聯(把音注出來,節奏劃出來):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長長長長長長長消。
4、文章引用了很多古詩文來解讀潮汐,請具體談談其作用。
參考答案:
1、是指海水有規律地合起來叫潮汐古人稱之為大海的呼吸
2、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太陽、月亮形成大潮,其它時間內形成小潮。而月球是形成的因素。
篇7
“想!”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回答。
“誰首先來說說,哪些景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去過內蒙古,那里有湛藍的天空、成群結隊的羊群、碧綠無垠的草原……”明明搶先說道。
“我去過黃山,黃山上的每棵松樹都蒼勁多姿,聳立挺拔。黃山的云也是變幻莫測,有時像一匹白色錦緞,有時又像一條黃龍……”晶晶興奮地說。
褚老師微笑著說:“找到身邊讓自己印象深刻的自然景觀后,怎樣才能用文字把它們展示給大家呢?”
“我可以學習《觀潮》中所用的時間順序來介紹大草原的美麗?!?/p>
“我要抓住黃山上最有特色又最具代表性的一個景點來寫黃山,就像《鳥的天堂》里重點描寫大榕樹一樣,使我們一下子就看到了獨木成林的大榕樹的美?!本Ьдf。
“是的,我們要想把大自然的奇觀呈現出來,讓讀者跟隨我們的視線去欣賞,首先就需要按照一定的觀察順序或時間順序,把觀察到的景物具體寫出來?!瘪依蠋熤v解道,“其次,還要運用優美生動的語言去描述。比如我們可以運用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手法,把所見到的實實在在的景物與自己的想象結合起來,從而使筆下的自然景觀更加生動、形象、逼真?!?/p>
“我明白了!課文《觀潮》中‘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這句話,正是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來描寫錢塘潮向人們迅速涌過來的氣勢,不僅可以讓我們通過想象萬馬奔騰的情形去感知錢塘潮的氣勢,還讓我們在優美的語言中感受到了自然景觀之美?!泵髅髌炔患按睾暗?。
“這是不是說,我們要先把看到的畫面放在腦海中,然后發揮想象,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它寫出來?”聰聰問道。
篇8
8月24日晚,第二屆亞洲青年運動會閉幕式在南京奧體中心體育館舉行。亞青會期間,來自45個國家和地區的2400多名運動員參加了本屆亞青會的16個大項、122個小項的比賽項目。各國運動員在參加體育競技的同時,也享受了多元文化交流和成長的快樂。
揚州6年"復活"35處古跡
自2007年至今的6年時間里,揚州投入30多億元,對東關街、東圈門“雙東”歷史街區及其他歷史地段進行了整治改造,對逸圃、李長樂故居、壺園、汪魯門鹽商住宅等35處、l7萬平方米的歷史建筑進行保護性修繕,讓埋藏在深巷內的一批文物古跡得以“復活”。
“江蘇十三市,一個都不能少”微博走紅
8月11日下午4點多,“南京”官方微博發出了關于“江蘇十三市,一個都不能少”的微博。作者共整理了江蘇十三市的代表建筑、風景圖,并且每個城市都用一個帶有“氣”的詞語來進行點評,如南京的文氣、徐州的霸氣、常州的底氣、蘇州的秀氣、南通的勇氣、連云港的仙氣……
浙江錢塘江大潮掀翻安全區百余觀潮游客
受天文大潮和臺風“潭美”影響,8月22日中午12時50分左右,浙江海寧錢塘江大潮沖上海寧老鹽倉堤壩,沖毀部分海塘防護設施,造成了34名觀潮游客不同程度受傷。為避免再次引發安全隱患,當地政府從8月22日晚起對海寧老鹽倉觀潮點臨時性關閉,為期三天。
杭州300余個公交站點可免費“蹭網”
杭城主城區的339個設有智能站牌的公交站點實現無線網絡覆蓋,乘客只要在貼有“本站點可免費無線上網”標簽的站點附近,即可享受電腦、手機等移動設備的免費WiFi服務。接下來,智慧公交便民工程將逐步深入,爭取全網鋪開。
百余家民間公益組織杭州探討聯合協作救災
8月24日,在浙江杭州的西子湖畔,藍天救援隊、滴水公益、壹基金救援聯盟等百余家民間公益組織分享救災經驗、探討未來出路。在志愿者看來,聯合協作是民間力量優勢互補的最佳方式,將成為民間救災的新亮點。
上海企業百強
經過一年的“長跑”,上海以營業收入高低決出了新一屆的企業百強和民營企業百強。上汽、寶鋼、交行位列前三。但受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上海企業百強經濟效益增長步伐放緩,盈利規模與上年基本持平。
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獲批
8月22日從商務部網站獲悉,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上海自貿區”)近日正式獲國務院批準。自貿區的建立將創造新的要素轉移和資源配置模式,開放尺度也將更大,能夠釋放新的政策紅利,創造新增長。
篇9
關鍵詞:信息;語文;整合;效率
信息技術和課程整合的目的是要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融合,它是在課堂教學中把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信息方法和課程內容有機結合,共同完成教學任務的新型教學方式。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做好信息技術和課程的整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突破重、難點,提高課堂效率。
一、誘發興趣讓課堂更有效
在語文教學中,很多課文描寫的景物學生沒有見過,以前教師在導課時通過語言、一些圖片向學生介紹,學生的興趣不大。而信息技術的普及就能為學生創造出一種逼真的情境,使他們產生一種真實的學習需要。如,在教學《觀潮》一課時,由于學生對錢塘江大潮沒有認識,教師可以這樣導入:“你們看過海水漲潮嗎?你們見過錢塘江大潮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錢塘江邊一睹為快。”然后,老師利用多媒體向學生演示錢塘江大潮的壯觀場面,學生馬上就被眼前的情景深深吸引,自然而然地進入課文描寫的情境中去。
二、創造情境突破重、難點
信息技術與語文閱讀教學的整合,通過一種全新的手段,能突破語文教學的重、難點,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F在的教材資源內容豐富,語句優美,有些還蘊藏著深刻的道理,這往往是文章的重點、難點所在。在傳統教學中,對重、難點的講授,要花很長時間和精力,但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比如,《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這課,描繪了由于人們的濫砍濫伐造成小村莊被洪水卷走的故事,告訴人們要保護環境。對于山洪,離學生生活較遠,可以找一段關于山洪暴發的錄像,讓學生觀看,這樣學生就能直觀地看到山洪過后什么都沒有了的場面。
三、資源無界,助推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在網絡普及的今天,可以讓學生用學到的信息技術的知識提高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學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學習資源,創造機會運用語言、文字表達自己的觀點,形成個性化的知識結構。如,在教學《頤和園》時,可以讓學生在課前上網查詢有關資料,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知識水平在網上暢游,去獲取不同的知識。在交流時,有的學生根據網上圖片運用文字做介紹,有的學生還做幻燈片來演示等。此時,大家提供的信息深深吸引住了其他同學,其他同學就會積極地參與到課文的自主學習之中。
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與語文課堂進行整合,正確處理圖像、聲音和視頻等,可以極大地提高課堂效率,使學生學得更積極、更主動。
參考文獻:
篇10
錢塘江大潮是天下最為壯麗的景象,每年農歷十六日到十八日,便是大潮最為絢麗的時候蘇軾曾為此留下了“八月十八潮,天下壯觀無”的贊嘆.于是我慕名而來,早早的到了江邊,希望一睹大潮洶涌澎湃,震撼激射的壯觀.
可是,江岸兩邊早已是人頭攢動,十多里之間是看棚林立,座無虛席,觀潮的人們舉袖成云,揮汗如雨,人數之多已無法估計,幾萬?幾十萬?都不止,所以我只有花重金買下了一個座位.
“潮來了!”潮水從遠方趕來,如同一條銀色的腰帶,令人嘖嘖稱奇,難怪楊萬里寫下千古名句“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這時候原本有些嘈雜的人群一時間靜了下來,屏住呼吸,眼睛緊緊盯住了遠方的潮水,在這一刻,人們的眼中只有那銀白的浪花.
潮水越來越近,也越來越高,一瞬間,銀白的腰帶變成了玉砌的城墻與覆蓋著雪的山嶺,以吞沒宇宙,沖蕩太陽的雄偉的氣勢向江邊涌來,聲音如同萬面的鑼鼓在不停的奏樂.潮水快靠岸了,人們忽然發現在雪白的潮頭竟然還有幾面鮮艷的旗幟,絲毫沒有被打濕,竟迎風飄揚.
再近些,原來是一個個年輕力壯的小伙子像水中蛟龍,翻騰盡各種姿態,在水中如同回到了母親的懷抱.有的雙手向人群揮舞,有的逆流迎著潮水向前沖,有的騰身趴在潮頭,用手揮舞著紅旗.健兒們吆喝一聲,隨著鼓聲躍上浪頭,乘風破浪,如履平地. 人們隨著潮水的涌動與弄潮兒的動作發出一陣陣震耳欲聾的喝彩聲.
潮水終于來了,到了岸頭,狠狠撞擊著岸邊的巖石,堅固的巖石竟被撞的四分五裂, 好像兇猛的銀龍直撲海塘,咆哮的雄獅橫掃大堤;又恰似威勇的千軍凌波爭渡,奔騰的萬馬踏水奔至,而濺出的水花,無法用尺寸而衡量它的高度,它高高的身軀將陽光所阻擋,天地為它所失色.站在我邊上的老婦人被嚇得面色青灰,癱坐在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