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湖春行范文
時間:2023-04-03 05:08: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錢塘湖春行,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2、譯文:繞過孤山寺以北漫步賈公亭以西,湖水初漲與岸平齊白云垂得很低。幾只早出的黃鶯爭棲向陽的暖樹,誰家新飛來的燕子忙著筑巢銜泥。野花競相開放就要讓人眼花繚亂,春草還沒有長高才剛剛沒過馬蹄。最喜愛湖東的美景令人流連忘返,楊柳成排綠蔭中穿過一條白沙堤。
3、賞析:白居易在杭州時,有關湖光山色的題詠很多。這處處扣緊環境和季節的特征,把剛剛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繪得生意盎然,恰到好處。
詩的首聯緊扣題目總寫湖水。前一句點出錢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樓觀參差”景象,兩個地名連用,顯示出一種動感,說明詩人是在一邊走,一邊觀賞。后一句正面寫湖光水色:春水初漲,水面與堤岸齊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蕩漾的波瀾連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態天容。頷聯寫仰視所見禽鳥。鶯在歌,燕在舞,顯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機。黃鶯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黃鶯用它婉轉流利的歌喉向人間傳播春回大地的喜訊;燕子穿花貼水,銜泥筑巢。
篇2
【關鍵詞】象 興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這首詩是白居易于穆宗長慶三年(823年)任杭州刺史時寫的。在他任職時,他曾寫過許多有關湖光山色的詩作,而此詩處處緊扣環境和季節特征,把剛剛披上春天的西湖描繪得生機盎然,意象深刻,所以,也成了白居易描寫春景的代表作。
錢塘湖是西湖的別名,一提起西湖,就會讓人聯想到也曾在杭州任刺史的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軾的詩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裝濃抹總相宜"(《飲湖上初晴后雨》)。讀了白居易的此詩,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笑的西施的面影,更覺得東坡的比喻太貼切,同時,也驚嘆白居易是善于描繪自然的高手。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在西湖的后湖與外湖之間,山上有孤山寺,是湖中登覽的圣地,也是全湖的一個標志。賈亭又叫賈公亭,是唐代貞元中,賈全在杭州做官時在西湖造的亭子,也是當時西湖的名勝。白居易作此詩時,賈亭還在。此句詩的意思大概是:放眼望去,只見那孤山寺的北面,賈公亭的西面,蕩漾的湖水與堤岸相平,天空云彩低垂。我們知道,只有春天的水面才可以用"初平"來形容。從遠處看,春水緩緩的漲起來,天邊的春云漸漸垂下來,水和天就相連到了一起。從詩意里我看到了詩人對西湖的喜愛和了解才可能寫下的這種感受。一種遼闊,平靜的畫面給讀者展現了出來。也讓人不自覺會想起唐王灣的《次北固山下》――"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的壯麗景觀。"潮平""風正"可謂湖水恢宏闊大,但湖面也平靜。心也寧靜了下來。
再看近處,"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一切都是那么新鮮,玲瓏,活潑,流利。在描述"早鶯"、"新燕"時,白居易用的是"幾處"、"誰家",而不是"處處早鶯""家家新燕",那樣的鶯歌燕舞就用不著"爭暖樹""啄春泥"了。一個濃郁的春天哪有這零星的"幾處"和不知"誰家"的意象讓人的心中產生驀然相逢的驚喜呢?謝靈運"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登池上樓》)二句之所以為人傳誦,恐怕也是由于他寫出了季節更替時這種乍見的喜悅吧!詩人寫景不僅寫了一般的春景,更寫了早春時節特有的景物。鶯是歌手,它歌唱美好的春光;燕是候鳥,春天又從北國飛來。它們寓居季節的敏感,是春天的象征。是啊,樹上的早鶯一大早就忙著搶占最先見到陽光的樹。一個"爭"字,讓人感到春光的難得與寶貴。也不知是哪家檐下的燕子,此時正忙過不停的銜泥做窩。一個"啄"字,也把燕子那忙碌而興奮的神情寫活了。此句詩真是洋溢著春天的生機和活力。所以詩人剛把視線從水運交接處收回來,就又把自己置身于一個初春的美好世界中了。讀著這句總讓人有些眼角濕潤,沒來由的幸福。
在對"早鶯""新燕"進行描繪之后,白居易又把視線轉到了腳下的花草。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ㄖ饾u開得茂盛了,紛紛擾擾的花間,人眼漸漸變得迷醉;花綻放,草也跟著冒出了腦袋,可草也不深,踏馬春游,小草淹沒了馬蹄。在綠草如茵,繁花似錦的西子湖畔,和幾個友人,信馬由韁,自由自在的游山逛景,是多么讓人愜意的事情啊。唐朝時,西湖上騎馬游春的風俗是極盛的,連歌姬舞妓也都喜愛騎馬踏春。白居易另一首詩《代賣薪女贈諸妓》"錢塘江上女,著紅騎馬是何人"也可看出。
一組組詞,"早鶯","新燕""淺草"……讓我們覺得眼前浮現的就是一幅初春美好的圖畫。
白居易真夠幸運,他能領略如此美景,當然,如果詩人沒有一種年輕的心態和對生命的熱愛,恐怕就不會被這為數不多的報春者打動,所沉醉。在西湖的美景中,他不能自己,以至于流連忘返 。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行不足"亦看不夠。最愛湖東秀麗的景色,看也看不夠,更有美麗的白堤籠罩在綠色的楊柳里。白沙堤又稱沙堤或斷橋。西湖三面環山,自堤中貫,在湖東一帶,總攬全湖。詩人由對春景的特寫一變而成直抒胸臆,表達詩人完全陶醉于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這首詩可謂景中寓情,勃勃生機的初春讓人戀戀不舍,不知不覺中被詩人那對生命的滿腔熱情打動了。套用清代方東樹(《續昭昧詹言》"佳處在象中有興,有人在,不比死句"。"象興"正是我們今天常說的意象,或者是形象化的語言。正象此詩的"幾處""早鶯"新燕"淺草"等連貫的形象性語言,讓讀者沉浸在"象"中,沉浸在美麗胡春光中。全詩從"孤山寺"起,"白沙堤"結,春景隨行而逐漸展開,情感隨景而越發濃厚,春景,春意,春情,渾然一體,水入交融。
【參考文獻】
篇3
1、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吳均《與朱元思書》)
2、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3、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4、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
7、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8、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9、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酈道元《三峽》)
10、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1、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1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13、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14、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15、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蘇軾)
16、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罚?/p>
17、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山月》)
18、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19、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木蘭詩》)
20、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21、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22、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韋應物《滁州西澗》)
23、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24、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25、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詠鵝》)
篇4
元代: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2、《春》
宋代: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
3、《錢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篇5
應城市(2005—2006)第一學期七年級語文單元評測題(二 文章作者:吳高珍 文章加入時間:2005年8月22日8:44 中語1—2 應城市(2005—2006)第一學期七年級語文單元評測題(二) 內容:第二、三單元 命題:審題: 班級 姓名 &n; 。(《秋天》) (2)日月之行, ;星漢燦爛, 。(《觀滄?!罚?(3) ,淺草才能沒馬蹄。(《錢塘湖春行》) (4)《西江月》中暢談豐收,情與自然之景融為一體的詩句是: , 。 (5)《天凈沙•秋思》中點明主旨的句子是: , 。 6.揣摩下列一組句子特點,然后再以“夏天”、“秋天”或“者冬天”為對象寫一組句子(3分)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 天像
天像 天像 7.把下列文章按所描寫景物的季節特點進行列表分類(4分) 《春》、《濟南的冬天》、《山中訪友》、《秋天》、《觀滄?!?、《次北固山下》、《錢塘湖春行》、《西江月》、《天凈沙•秋思》 &
nbsp; &nbsbsp; (3).“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兩句,寫白日和黑夜的交替以及新年和舊年的交替,由此 你會聯想到什么?(2分) (4).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哪兩句詩能表達這種情感?請寫下來。(2分) &n
bsp; 二、閱讀(40分) (一)閱讀《<論語>十則》,回答問題。(12分)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9.《論語》是 經典著作之一,內容主要是記錄 的言行。(1分) 10.解釋下面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3分) (1)人bsp; 13.聯系你的學習實際,談談你對“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一句的理解。(2分) 14.文章選取的10則語錄中,有許多是關于思想品德修養的,請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則摘抄下來并談談你的感悟。(2分) 摘抄: &
nbsp; 感悟: (二)閱讀下列語段,回答問題。(14分) (1)“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
篇6
春風——吹皺五湖春水心,扶花梳柳弄流云。春花——一川花影醉行客,紅紫叢中常忘歸。
春雪——雪花抖落化鵝衣,破臘時節剪玉席。春月——清風縷縷物華盈,月搖柳條草香溢。
春夜——更深月夜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春雨——如珠如玉自飄灑,揮抹自然添色彩。
春日——紫霞斜陽萬點紅,青山殘云百種愁。春寂——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春愁——桃紅滿枝影成單,對風邀月淚獨憐。春恨——倉惶雨后不能前,萬般恩義復能還。
春歸——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春思——一行清雨誰能解?兩道斑駁相思痕。
春景——花蝶采香漫天舞,嬉童逐戲桃花飛。春游——東風知我欲山行,吹斷檐間積雨聲。
春意——東風不語吹山碧,黃鶯紫燕柳思織。春韻——季暖和風添柳色,淡云細雨潤香塵。
春醉——佳境醉心不用酒,繁英疏木兩相偎。春光——春光染就千般好,嫩柳飛鶯溪畔醒。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杜甫《絕句》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王維《鳥鳴澗》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春水碧如天,畫船聽雨眠。韋莊《菩薩蠻》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王維《相思》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謝靈運《登池上樓》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萍。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李白《落日憶山中》
東風灑雨露,會人天地春。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咸陽二三月,宮柳黃金枝。李白《古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蘇軾《春夜喜雨》
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劉昚虛《闕題》
飛雪伴春還,善庭曉自閑。劉昚虛《積雪為小山》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陸機《贈范曄》
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崔護《題都護南莊》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葉紹翁《游園不值》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落葉時。白居易《長恨歌》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李華《春行即興》
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王安石《夜值》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晏殊《寓意》
春溪嫩水清無渣,春洲細草碧無瑕。楊萬里《安樂坊牧童》
律回春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張軾《立春偶成》
小樓一夜聽風雨,深巷明朝賣杏花。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流水有情空蘸影,春風無色最消魂。林《白桃花次干齋侍韻》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杜牧《江南春》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含風鴨綠粼粼起,弄日鵝黃裊裊垂。王安石《南浦》
臥聞百舌呼春風,起尋花柳村村同。蘇軾《安國寺尋春》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祁《玉樓春》
寄語洛城風日道,明年春色倍還人。杜審言《春日京中有懷》
篇7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譯文對照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2、譯文 注釋
篇8
誰家新燕啄春泥。出自唐朝白居易《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譯文: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剛與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幾處早出的黃鶯爭著飛向陽光溫暖的樹木上棲息,誰家新來的燕子銜著泥在筑巢。繁多而多彩繽紛的春花漸漸要迷住人的眼睛,淺淺的春草剛剛能夠遮沒馬蹄,我最喜愛西湖東邊的美景,總觀賞不夠,尤其是綠色楊柳蔭下的白沙堤。
賞析:景中寄情為該首詩主要特點。既寫出濃郁春意,又寫出自然之美給人的強烈感受。將感情寄托在景色中,詩中字里行間流露著喜悅輕松的情緒和對西湖春*細膩新鮮的感受。
(來源:文章屋網 )
篇9
一、課始“引趣”
古詩教學伊始,教師可采用猜謎語、講故事、提問題、設懸念等方法,精心引發學生興趣。
如教學李白的《贈汪倫》時,可先講述汪倫用計誠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汪倫是當時有名的歌手,隱居在安徽涇縣西南的桃花潭畔,對李白佩服得五體投地,日夜吟誦他的詩。有一回,汪倫聽說李白來了安徽,就修書一封。信中寫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崩畎自缰魝愂且环胶朗?,便欣然前訪。見面后,李白方知“受騙”:所謂桃花,只是桃花潭,并無“十里桃花”;所謂“萬家酒店”,只是店名,并無酒店萬家。但李白哈哈大笑:“臨桃花潭,飲萬家酒,會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于是,兩人結為金蘭之好。臨別時,李白即興寫下七言絕句《贈汪倫》。――這個故事會大大激發學生學習《贈汪倫》一詩的興趣。
采取“引趣”之法,促使學生興趣倍增,情感激蕩,再引導他們學習全詩,教學效果往往會出人意料。
二、課中“持趣”
古詩距離現在畢竟時代久遠,兼以“文約而意豐”,課堂教學時間一長,多數初中生對學習古詩的興趣不由得會淡化,他們的大腦皮層會進入暫時抑制狀態。葉圣陶曾說過:“詩歌的講授,重在陶冶性情,擴展想象?!贝藭r,教師如果注意學生心理、態度和情感的變化,采取放錄像、賞圖片、配音樂、想畫面等手段,努力擴展學生的想象,維持學生的興趣,教學效果就會有意外的收獲。
如教學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當學生了解全詩大意后,筆者設計道:如果你是一位攝影師,根據《錢塘湖春行》的內容拍攝西湖風景,你決定選擇哪些鏡頭?(如果指導細一點,可以再加一句:“比如哪些水,哪些景,什么樣的人等等?!保┐龑W生各抒己見后,可播放一段配有音樂的西湖風景錄像供學生借鑒。再如教學常建的《題破山寺后禪院》,當學生弄清頷聯和頸聯的禪意后,他們學詩熱情有所回落,這時可設置配音樂這一環節,以延續學生的興趣。
課文“持趣”的方法是很多的,教師只要能夠合理運用,就能使學生的學詩興趣保持下去,從而以飽滿的情緒投入到新的學習之中。
三、課末“增趣”
篇10
千里鶯啼綠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2、《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3、《春望》【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4、《春宿左省》【唐】杜甫
花隱掖垣暮,啾啾棲鳥過。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
不寢聽金鑰,因風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數問夜如何?
5、《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夜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6、《賦得古原草送別》【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凄凄滿別情。
7、《錢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8、《春曉》【唐】孟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