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補鈣范文
時間:2023-03-18 16:13:0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嬰幼兒補鈣,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話題:淺談嬰幼兒營養補充品
魚肝油是一種常見的維生素補充劑,常用來防治維生素A和維生素D缺乏癥。去婦幼保健院檢查的時候,醫生都會向家長推薦給寶寶服用魚肝油。魚肝油中含有的維生素A能夠幫助寶寶皮膚和視力的發育,維生素D能促進孩子的骨骼發育。還有專家指出,在新生兒出生半月后,就應該加服魚肝油,以防止因維生素D缺乏而引起的小兒患佝僂病。一些在冬春季節妊娠的孕婦,如果在孕晚期沒有補充維生素D及鈣劑,新生兒就很容易發生先天性佝僂病。新生兒期很少曬太陽,而母乳和奶粉中的維生素D含量很少,不能滿足每日的需要量,導致佝僂病加重,影響生長發育。
許多寶寶月齡大一些的時候,往往因不喜歡魚肝油的腥味而拒食,媽媽可以摻在寶寶愛吃的食物中,讓他不知不覺地吃下去,或者準備一些小點心作為獎勵。平時要多給寶寶準備些富含維生素A、D的食物,比如:動物肝臟、蛋黃、胡蘿卜等。
如出現以下情況,則一定要把補充魚肝油等維生素制劑放在重要位置,如:嬰兒母乳不足或斷乳后未及時添加蛋黃、動物肝臟等富含維生素A 、D以及富含胡蘿卜素的蔬菜、水果等食品的嬰幼兒;患有慢性腹瀉、肝膽疾病等影響維生素 A、D的吸收的患兒;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使維生素A 、D的消耗增多的患兒;缺少日照的嬰幼兒;以及生長過快使需要量增多的嬰幼兒、早產兒和雙胞胎等。2~3歲以后,嬰幼兒生長速度減慢,飲食品種和戶外活動增多,一般無須再額外補充魚肝油。
篇2
奶瓶行業標準出臺,本來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但行業標準總是比行業發展慢一拍,又讓人有些憂慮。數據顯示,我國3歲以內的嬰幼兒約5000萬,按每人每年平均使用2個以上奶瓶估算,年消費量就達上億個。如此大量的奶瓶此前一直是在沒有標準的狀態下生產、流通,實在讓人匪夷所思。近年來,與嬰幼兒相關的產品逐漸受到歡迎,但回顧各地查處情況和媒體的曝光,處在無標生產、監管缺失狀態的嬰幼兒產品,可能并不止奶瓶一種。
一方面,嬰幼兒產品的標準缺失是個大問題。標準不是萬能的,但沒有標準是萬萬不能的。很多父母認為嬰幼兒專用的產品比一般產品更好,但實際上這個細分市場是近年來才興起,遠遠談不上是一個標準健全的市場。比方說,幼兒用藥劑量小,但又罕有專用藥,往往只能將大人的藥片掰開服用,很不安全。此外,還有嬰幼兒專用的服裝、食品、家具等市場已經蓬勃發展起來了,有的產品標準卻還是空白。一旦出現問題,只能靠事后追責來“打補丁”,常陷于被動。
另一方面,有了標準,更關鍵的還是把標準落實,這遠比制定標準要困難得多。舉個簡單的例子,奶粉并不是沒有國標,但國產奶粉同樣被查出過問題。劃定標準之后,怎么查和怎么罰這兩點沒有到位,再嚴格的國標也只是紙面嚴格,執行打折罷了。
奶瓶標準的出臺只是邁出了一小步,盡快出臺有強制性的國家標準,加大監管力度,仍需加快腳步。
篇3
夏天已經邁著腳步向我們走來,面對炎炎夏日,多數人都從心里始煩躁。其實,夏季帶來的不僅是天氣炎熱,還有陽光中充足的紫外線。這對于補鈣的人來說,可是非常重要的。要知道,人體在曬太陽的時候,經紫外線照射后,體內可以合成維生素D,它可是促鈣質吸收的法寶,那么夏季嬰兒補鈣應該注意哪些事項,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曬太陽要注意時間
夏季和其他季節不同,陽光中的紫外線是一年中最強烈的時候,因此在曬太陽的時間上一定要合理安排。不同年齡段的人,對于陽光的承受能力、所需要的維生素D以及新陳代謝的狀況各不相同。嬰兒的皮膚嬌嫩,更要注意時間的掌握。在夏季,父母可以選擇清晨九點前或者傍晚四點之后,每天進行一次即可,每次10~15分鐘。
雖說夏季維生素D較多,但是除非家長可以保證孩子曬太陽曬得非常好,否則還是需要進行補充的。因此父母如果沒有額外的時間讓孩子外出活動,可以選擇含有維生素D的鈣劑進行補鈣,這樣可以確保萬無一失。
補鈣要講究方式方法
每到夏季,家里的大人和小孩的胃口自然都變得很差,孩子在補鈣的時候,也會變得抗拒,有的家長為了引起孩子的食欲,會故意買一些過于酸甜的鈣產品,讓孩子喜歡喝愛喝。這樣對于0~3歲的嬰兒其實起不到好的作用,那些甜膩的口味不僅不能讓寶寶胃口大,反而會弄巧成拙,傷害寶寶的味蕾。由于嬰兒期的寶貝,對于母乳的味道最為熟悉,也最不抗拒。因此父母們完全可以選擇淡奶味的鈣產品,這樣就不用擔心寶寶抗拒補鈣了,也不用為了讓孩子補鈣,而傷害他的幼嫩味蕾。
怎么補鈣需要區別
對于0~3歲的嬰幼兒來講,父母不可把自己的愛好強加到孩子身上,要遵循孩子的生長發育規律,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進行調節補充。
醫生普遍認為,嬰幼兒,特別是1歲之內的嬰兒應該更重視鈣和維生素D的補充。
鈣的補充,主要有兩個途徑:一是從食物中補充,二是利用專門的補充藥物。
高鈣食物:鈣應該主要依靠食物補充,最主要的補鈣食物不是大家流傳的“吃骨頭”,而是最常見的嬰幼兒食物:奶。
母乳可以提供充足的鈣,所以6個月以下的母乳喂養兒一般不需要單獨補充鈣劑。
牛乳中的鈣甚至會超過嬰幼兒的吸收能力,很多配方乳粉要控制乳品中的鈣量。同時,乳品中的磷對鈣吸收有影響,所以乳制品特別是鮮乳和配方乳,都應該把鈣和磷的含量(術語叫做鈣磷比)控制在1:1到1:2之間。
其他富含鈣的食物有:豆腐(主要指傳統的“鹵水豆腐”,鈣主要來自鹵水中)、萵苣、肉類等。
何時需“藥補”:雖然沒有官方的推薦文件,但許多兒科醫生都會推薦一種“預防性補充”,也就是在沒有缺鈣證據和癥狀的情況下,推薦嬰幼兒定期或者不定期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
曾有一位媽媽講過這樣的情況,寶寶出生后,根據她過去受的專業訓練和多數的文獻報告,認為“無證據即不補”。結果過一段時間即便母乳充足,寶寶還是出現了少眠、盜汗的癥狀,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后癥狀消失。
篇4
要回答上述問題,先說明三件事:第一,國內兒科醫生推薦寶寶們常規補充的不是“魚油”而是“魚肝油”,“魚油”是指DHA之類的補充劑,是不作為常規的補充劑來推薦的?!棒~肝油”是指維生素A和維生素D的合劑(如伊可新等)。第二,歐美等國兒科醫生推薦寶寶們常規補充的是維生素D,他們不推薦補充維生素A,因為他們認為維生素A攝入過多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以及肝損傷的風險。第三,由于嬰幼兒的主要食物是母乳等乳制品,飲食中所含的鈣量已經足夠,因此國外兒科醫生通常不推薦嬰幼兒額外補鈣。
從上述事實可以看出,國內外的兒科醫生在對維生素D 的認識上是一致的:推薦給嬰幼兒補充維生素D。
獲取維生素D 和防曬,不可兼得
家長們都知道維生素D能促進鈣的吸收,獲得充足的維生素D是成功補鈣的關鍵。而曬太陽無疑是獲得維生素D最經濟、最方便的途徑。
但是,凡事有利有弊,曬太陽在讓寶寶獲得維生素D的同時,如果陽光中紫外線過強,或曬太陽時間過長,也可能給寶寶的皮膚帶來一些傷害。因此寶寶嬌嫩的皮膚一定不能直接在太陽底下曬,這很容易曬傷。曬傷的皮膚會出現紅、腫、熱、痛,隨后出現水皰、脫皮,這不僅給寶寶帶來一時的痛苦,而且也有研究表明,童年時代的皮膚曬傷會導致寶寶此后患嚴重皮膚癌的風險增加。所以,國外兒科醫生和皮膚科專家不建議嬰幼兒在陽光下直曬。
補維生素D相對安全,不易過量中毒
《中華兒科》雜志編委會與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兒童保健學組、全國佝僂病防治科研協作組達成共識:鑒于佝僂病多見于3歲以內的嬰幼兒,佝僂病的預防應從孕期開始,以1歲以內的嬰兒為重點對象,并應系統管理到3 歲。他們提出的建議如下:
1.孕媽媽應經常進行戶外活動,進食富含鈣、磷的食物。妊娠后期為秋冬季的女性,宜每天適當補充維生素D400~1000國際單位。使用維生素A和維生素D合劑時,應避免維生素A中毒,維生素A每天攝入量應小于10000國際單位。
2.嬰幼兒應該盡早進行戶外活動,逐漸達到每天1~2小時戶外活動時間,盡量暴露嬰兒身體部位,如頭面部、手足等。
3.嬰兒(尤其是純母乳喂養嬰兒)出生后兩周每天攝入維生素D400國際單位至兩歲。400國際單位的補充量應是食物攝取、陽光照射、維生素D補充劑、維生素D強化食品中的維生素D含量的總和。如嬰兒每天攝入500毫升添加了維生素D的配方奶,可攝取維生素D約200國際單位,加之適當的戶外活動(尤其是夏季戶外活動較多時),可不必另外補充維生素D補充劑。
4.高危人群如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雙胞胎出生后就應該每天補充800~1000國際單位維生素D,3個月后改為每天400國際單位。
無論美國還是中國,醫學專業委員會給出的每天攝取維生素D的推薦量都是總量,因此對于飲食習慣和戶外活動不同的個體而言,維生素D補充劑使用的量是因人而異的。鑒于從今年開始的中國食品規范標簽標識,大家在吃東西的時候可以根據標識計算一下維生素D的量,由此估計需要額外補充的量。
根據美國醫學研究所2010年的數據,人體每天能耐受的維生素D的最大量也因年齡而不同,具體數值參見P57表。
篇5
查微量元素:a微量元素的檢測:如今微量元素的檢測讓父母開始追捧,甚至在嬰幼兒六個月時的體檢中,微量元素檢測成為常規體檢項目,畢竟微量元素檢測可以讓父母了解孩子的營養狀況。很多時候,微量元素的檢測方法是通過頭發,指血以及靜脈血。但這些檢測方法都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而無法做到數據的準確可靠,也就是說,最終得知的數據僅僅只能供父母參考。b預防孩子微量元素的缺乏:微量元素不必要一定去進行檢測,平時父母注意合理搭配孩子的飲食,并保證食物的多樣化就沒有多大問題了。
過早給寶寶添加輔食:有很多媽媽害怕母乳或奶粉的營養不夠,就過早給孩子添加輔食,比如添加米粉,稀飯,甚至是面條。同時這些媽媽也反應說孩子不肯吃這些輔食甚至出現過敏反應。這些錯誤的行為已經干擾了孩子的飲食習慣,本來這個時候的孩子的主食就是母乳或奶粉。一般要添加輔食的話,也最好等到四個月時,這時寶寶的胃也發育的好點了,也能慢慢接受輔食了。
過早給輔食加鹽:寶寶在半歲之前每天需要的鹽不到1g,這個在母乳或配方奶粉中就可以獲取了。而半歲到一歲之間,寶寶需求的鹽量會有所增加,但配方奶粉或母乳還是可以滿足需求。所以,一般建議父母最好都遵守一歲之內不吃鹽。因為食鹽過多會給孩子的腎帶來危害。
盲目補鈣:補鈣是嬰幼兒時期非常普遍的一個話題,很多寶寶在滿月后的第一次體檢時,醫生都會告訴父母要給孩子補鈣。甚至也有些父母在孩子出生15后就開始補充維生素d。這些都足以體現了父母及醫生對孩子補鈣的重視。可是很多父母卻盲目補鈣,生怕自己家孩子的鈣補的比別家少。父母一定要明白鈣不多了會導致寶寶患上結實。就算補鈣,也一定要謹聽醫囑!
(來源:文章屋網 )
篇6
A.認識篇
誤區一:只補鈣忽視維生素D
孩子患佝僂病的根本原因有幾種可能,一種是孩子攝入的維生素D不足,一種是孩子攝入的鈣質不足,或兩者均不足。而在中國家長重視補鈣的環境下,最常見的情況就是家長忽視給孩子補充維生素D。
兒科專家表示,母乳喂養雖可以保證孩子鈣質的攝入,但家長沒能在孩子飲奶或補鈣的基礎上,合理補充維生素D,孩子攝入的鈣不能真正被人體吸收,導致攝入的鈣大部分流失。
兒科專家支招:多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
如何正確補充合理的維生素D?
兒科專家認為,多曬曬太陽很重要,因為維生素D在食物中含量很少,但人體皮膚經過紫外線照射,自然能產生維生素D,一天曬兩小時太陽,基本就能保證維生素D的需要。但是每到冬春季節,太陽光線少的時候就應該通過藥物等途徑補充維生素D。
誤區二:不分情況盲目補鈣
現實中有不少“盲從”型的家長,不管自己孩子是否缺鈣,只要看到別人家的孩子補鈣,自己也趕忙給自己的孩子補鈣,根據別人的推薦給孩子挑選了很貴的補鈣產品。希望孩子吃下去就可以快點長高,實際上效果可能適得其反。
兒科專家提醒說,盲目補鈣的后果很嚴重,如果給不缺鈣的孩子長期服用補鈣產品,容易讓孩子患上乳堿綜合癥,導致孩子的脾胃功能下降,也會造成結石、軟組織鈣化、微營養失調如碘缺乏、鐵缺乏等后果。
兒科專家支招:合理飲食 正確補鈣
不管成人或小孩,每天應攝入豆制品、牛奶、蛋黃等含有豐富鈣質的食物,預防缺鈣。
兒科專家介紹,一般情況下,一歲以內的幼兒每天應攝入700毫升的牛奶,成人每天應攝入500毫升的牛奶才能保證鈣質充足攝入。如果可以充分地進行母乳喂養,嬰兒一般不會缺鈣,因此適當補充維生素D即可。
B.選擇篇
誤區一:給孩子補鈣首選保健品
市面上補充維生素D的產品有藥品、保健品、食品等,應該選哪一種?很多家長通常會有“是藥三分毒”的主觀意識,在進入藥店或者母嬰店之后,會首選保健品,認為孩子吃了沒有副作用,還可以起到預防保健的功效。
兒科專家支招:補鈣要選藥品
兒科專家表示,一味選擇保健品或是食品,并不能糾正孩子缺鈣的問題。其實藥品經過嚴格的生產,相對于保健品、食品來說,其含量才是充足的。所以如果孩子真的缺鈣了,應該選藥品進行補鈣,價格不貴,含量充足且吸收較快。
誤區二:青睞“多合一”維生素
市面上有很多宣稱補充維生素的產品,每一粒含有好幾種微量元素,可以同時補充鈣鐵鋅等多種元素,家長在選擇時會覺得這種“多合一”的維生素產品性價比更高,認為給孩子補充維生素D的同時還能補充其他多種維生素,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篇7
兩年花了2萬塊吃營養品
“從知道懷孕第二天,我就訂購了一整箱某國際品牌的孕婦奶粉,到寶寶出生,光奶粉錢就花了2000多?!币ε克懔艘还P賬,詳細記錄了從懷孕之初到孩子滿一歲這兩年間,購買母嬰營養食品的花費。據姚女士講,除了孕婦奶粉,她還一直堅持服用DHA軟膠囊。一盒進口DHA要450元左右,這僅僅是一個月的量,姚女士一直堅持吃了16個月,花費7200元。
“這還只是開始,要說花大錢還是寶寶出生以后?!币ε空f,最初的4個月,在純母乳喂養的同時,她已經開始給寶寶添加嬰幼兒專用的DHA,一盒也是450元左右,能吃三個月。至今此項上花費了1800元。4個月之后,孩子開始添加輔食了,進口營養米粉、果蔬泥、果汁等就源源不斷地被她買回家。這幾項上一共花掉了6000元左右。姚女士還給孩子買了牛初乳、益生菌、清火開胃的奶粉伴侶、魚肝油和鈣。這些加起來至少花掉了5000多元?!斑@兩年來我們母女倆在營養品上就花了2萬多,吃了10幾種東西?!?/p>
其實,像姚女士這樣補的大有人在。筆者在位于北京市朝陽區的某大型孕嬰用品連鎖店里看到,嬰幼兒食品占據了1/3的位置。輔食類大體分為米粉、果蔬泥、果汁、純粉四大類,每一類至少有五種以上的品牌。嬰幼兒保健品的內容更為豐富,可以分為牛初乳、DHA、魚肝油、益生菌、清火開胃、鈣、排鉛七大類,每一類至少有三到五個品牌,不少媽媽在貨架前認真挑選著。
必須吃的只有兩種
那么,廣大的新媽媽們到底該如何挑選嬰幼兒食品呢,多位相關專家給出了如下建議:
必須吃的:米粉、魚肝油?!皨雰好追鄄皇呛唵蔚拇竺鬃龀煞劬托?,它屬于強化食品,和碘鹽、強化鐵醬油一樣,里面是添加了這個年齡段孩子必須強化補充的鐵、鋅及相關營養素。有些家長以為自己在家熬點米粥更天然,其實這是不能代替米粉的?!贝筮B營養學會常務理事王興國表示。
此外,魚肝油屬于我國嬰幼兒輔助食品,從出生后2周開始至2周歲,都應該在兒科保健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北京東四婦產醫院兒科主治醫師付小青表示,“給孩子吃普通的維生素AD滴劑型魚肝油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再額外花大價錢買市面上流行的鱈魚肝油、復合鯊魚肝油”。
可以吃的:DHA、鈣。DHA是一種特殊的不飽和脂肪酸,是組成大腦神經的結構性物質。王興國認為,我們的日常飲食中含有的DHA量很少,僅在母乳、蛋黃中含有少量?!癉HA與大腦發育、視力發育有直接關系,因此從懷孕起到給寶寶停止母乳喂養期間都可以補充,而且越早補充越好,有些孩子都上高中了,還補充DHA,就沒有太大作用了。”
孩子補鈣應遵循缺了再補的原則。采訪中專家一致認為,盲目給孩子補鈣會導致嬰幼兒大腦囟門過早閉合,影響孩子大腦正常發育。碳酸鈣、乳酸鈣、葡萄糖酸鈣等都可以補,關鍵是看孩子最接受哪種口味和劑型,孩子一旦適應某一種鈣,就不要過于頻繁地更換了。
不用吃的:孕婦奶粉、果泥、果汁、純粉、牛初乳、益生菌、清火開胃類保健品。“準媽媽們大可不必去專門喝孕婦奶粉,因為其中添加的鈣、鐵、鋅等營養素通過日常飲食就可以攝取了?!敝袊嗅t科學院西苑醫院婦科主任李雅莉表示。
至于果泥、果汁類輔食,家長沒有必要買成品,完全可以自己動手給孩子制作。付小青建議,蘋果、梨、獼猴桃、香蕉等水果都可以用勺子刮著喂,比買成品的果泥果汁新鮮得多。那些號稱能增加免疫力的牛初乳,專家們一致認為,牛初乳在生產過程中要經過高溫消毒,其中的活性抗體已經被破壞掉了很大一部分,因此補充牛初乳是無法增加免疫力的,最多只是增加了一些營養?!皨寢寕冎灰龅綀猿帜溉槲桂B、按時進行國家規定的免疫接種,寶寶的免疫力就沒有問題?!备缎∏啾硎尽?/p>
而益生菌和清火開胃的奶粉伴侶類保健品,專家們認為也根本不用給孩子吃,無論是母乳還是配方奶粉中,都含有益生元。清火開胃的奶粉伴侶,主要是添加了從金銀花、、蓮心、麥芽等中藥中提取出來的物質,這在一定程度上還會增加孩子的肝腎負擔。
堅決反對吃的:排鉛天然果膠。王興國表示,天然果膠產品號稱能排鉛,這是最荒唐的說法,99%的鉛是含在骨頭里的,而這種天然果膠其實就是纖維素,進入的是腸道,根本進入不了血液,怎么能將骨頭中的鉛排出去呢?
三招做個聰明媽媽
新媽媽怎樣才能更加科學、合理地養育出一個健康的寶寶呢,幾位專家給大家支了三招。
首先,勤動手。能自己做的盡量自己做,這樣能保證食材干凈,制作過程衛生,減少孩子攝入各種食品添加劑的機會,同時避免消化道炎癥。
篇8
代謝調節劑――維生素
維生素是一種有機物質,我們自身無法合成,需從外界食物中攝入,其主要用途是作為一種輔助酶,調節機體的新陳代謝。人體對其需求量非常微小,但若是缺乏卻會引發疾病。維生素A多存在于含油脂的食物和含胡蘿卜素較多的水果和蔬菜中;維生素B1、B2、煙酸等存在于米皮、谷芽、麥麩及肝臟中;葉酸廣泛存在于綠葉食物中;維生素B12存在于肝臟、蛋及動物細胞中;維生素C大量存在于水果、蔬菜中;維生素D存在于魚、蛋、乳及肝臟中;維生素K廣泛存在于綠葉蔬菜中。嬰兒出生后,母乳或是嬰兒配方奶粉即是其主要食物與營養來源,嬰幼兒長牙之后即使加入輔食,我們也無法掌控其各種營養素的真正攝取量,若是沒有多加注意,在食物中含量本來就比較微量的維生素,就有可能會缺乏。于是很多媽媽選擇了給孩子單獨服用維生素的方法來作為食物中不足的補充。目前市售的嬰幼兒維生素大致可分為滴劑、粉劑及錠劑三種,其中所含的營養素有的只有單純的維生素,有的會另外添加礦物質、氨基酸、蔗糖,或是其他非必須營養素等。選購時應注意其是否為正規、有信譽的廠商制造,并應仔細閱讀成分、維生素含量及適用年齡等相關信息。
實際上,現在的孩子大多處于營養過剩狀態,正常飲食已經基本滿足了其對維生素的需求量。如經評估,嬰幼兒有偏食情況或已有病狀產生,補充維生素的時候也要在醫生或專業營養師的指導下進行,千萬別把做成糖果狀的維生素制劑當糖果給孩子亂吃一通,以免補充過量的維生素給孩子嬌嫩的身體增加負擔。因為有不少藥用維生素有一定的副作用甚至毒性反應,用量過大或過久有都可能造成體內蓄積而中毒。
造血必需品――鐵
鐵是合成血紅蛋白的主要原料之一,嬰幼兒出生后3~4個月內,鐵元素由母體的儲存來獲得,如果4個月后不及時補充含鐵豐富的食品,則會出現營養性缺鐵性貧血。魚、肉類、豬肝、動物血中含鐵量多而且吸收率高,大豆中的含鐵量也不低,此外,維生素C可以促進鐵吸收。也就是說,多吃蔬果也能幫助鐵的吸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于輕度貧血的寶寶,采用科學合理的食補基本能得以糾正。貧血較重的寶寶,在食療以外還須加服亞鐵類藥物及維生素C片和胃酶片。鐵劑的補充要根據寶寶體重、貧血情況和生長速率來綜合判斷,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切不可盲目服用。
成長催化劑――鋅
與成人相比,生長發育快的嬰幼兒比較容易缺鋅。但對于飲食平衡,尤其是蛋白質攝入量合理的孩子而言,一般是不會缺鋅的。而經常有挑食、偏食習慣的嬰幼兒,缺鋅的情況就比較易發生了。鋅元素對蛋白質合成起重要作用,嬰幼兒缺鋅,可使含鋅酶活力下降,造成皮膚損傷不易愈合、生長發育遲緩、智力低下、食欲不振,甚至拒食。當孩子出現上述癥狀而懷疑缺鋅時,應去醫院檢查發鋅、血鋅,確診缺鋅后,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補鋅制品。但有些家長誤把鋅制劑當作營養品給嬰兒長期大量服用,殊不知補鋅過量,同樣會帶來危害,如減弱免疫功能,影響鐵的利用造成貧血等。要防止缺鋅,應鼓勵孩子多吃瘦肉、豬肝、蛋黃等動物性食物和鋅含量也較高的花生、核桃、栗子等硬殼果。媽媽們平時還應注意不要讓孩子吃過多的白糖和甜食,以免影響鋅的吸收。
骨骼奠基石――鈣
鈣是嬰幼兒生長發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種營養素,特別是對骨骼發育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如果將鈣片作為“補藥”或“零食”長期給孩子吃,會導致體內鈣含量過高,不但會造成浪費,還可致病。鈣的攝入量雖然要充足,但更重要的是吸收率。維生素D可以促進小腸對鈣的吸收。嬰幼兒如果是輕微缺鈣,完全可以通過多攝取富鈣食物食補或適量維生素D外加多曬太陽,多運動來調理,如果是缺鈣比較嚴重,則需要根據醫生的建議,用藥物來給嬰幼兒補充鈣質。此外,嬰幼兒補鈣千萬不能隨意,過量鈣質的攝入可能會造成厭食、便秘、血鈣升高等諸多嚴重后果。
大腦培養基――DHA
篇9
但是,有的孩子沒喝含三聚氰胺奶粉,也發現了結石,這是為什么呢?
專家稱,兒童結石的形成原因有多種,并不是只和三聚氰胺有關。要通過化驗查清結石的成分而定,患結石和人的飲食及生活習慣也密切相關。環境社會因素也可能是致病原因,如熱帶地區和其他地區8~9月份,氣候干熱,汗多,尿液濃縮,易生長結石;長期飲用含鈣量高的水源易引起地區性的結石病。高蛋白、低纖維的高熱量飲食也與結石形成有關。
另外,兒童結石與遺傳有一定關系。如何判斷寶寶是否患腎結石
腎結石早期的癥狀是不明顯的,當腎結石在泌尿道移動的時候,會出現疼痛的情況,這時嬰兒會出現哭鬧,但這些哭鬧的癥狀容易被父母所忽略。當腎結石損傷泌尿道的粘膜,就會出現血尿的癥狀,多數父母在這時才會發現異常。當腎結石掉到輸尿管,阻塞了泌尿系統,就會出現尿少,或者無尿的異常癥狀。
當泌尿性結石引起腎功能不全,小孩就會出現臉色黃、嘔吐、貧血等癥狀,這時已經是發展得比較嚴重的情況了。所以當小孩排尿時出現不明原因的哭鬧時,家長就應該引起注意了,特別是一些家族史上容易患有泌尿性結石的小孩,就更加需要這方面的情況。
對于嬰幼兒的腎結石,單獨從x光片很難分辨出來,如果懷疑寶寶得了腎結石,應盡懶腎B超、尿常規檢查等,查看寶寶尿液里的結晶多不多。如果懷疑孩子出現了腎結石,要讓孩子大量喝水,有的孩子大量喝水后,少量的結石可能會隨尿排出。
對于寶寶的腎結石,只要及時治療,就能恢復,但如果拖的時間較長,就可能會產生后遺癥。因此,一旦家長發現孩子有細小的變化,就應該立即就醫檢查。如何防范嬰幼兒腎結石
結石的預防很重要,家長可帶孩子定期做尿檢和腎B超,及早發現問題。同時,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母乳喂養,是預防嬰兒腎結石最好最科學的方法。在身體及條件的允許下,奉勸每一位母親都進行母乳喂養,一般來說,喂養的時間以至少6個月為宜,身體條件好奶水充足的情況下,可以喂養寶寶6~9個月。因為,母乳的含量,鈣磷比例是最佳的,是最適合嬰幼兒生長的,也是營養價值最好的;除此這外,母乳喂養還能增強嬰幼兒的身體免疫力。時下有許多年輕的媽媽,為了保持體形不選擇母乳喂養,這不管是從嬰幼兒健康成長的角度,還是從母親自身身體的恢復來說,都是相當不可取的。當然,身體條件不好不能自己哺乳的母親,在選擇奶粉時,亦應選擇一些知名廠家的品牌為宜。
平時多飲水,寶寶不愛喝水,拿牛奶當水喝,晚睡前還要喝一次沖調過濃的牛奶,則容易引起結石。多飲水可增加尿量,稀釋尿中結晶,使其容易排出體外。早期形成的結石是細小泥沙樣的,多飲水可及早把它從尿中沖刷出去。不同年齡飲水量不同,理想的情況是保持尿液清淡。
現在發現一些因為泌尿系統感染而使寶寶患上腎結石的個案,細菌進入泌尿系統以后,會形成一些以蟲卵為核心的結晶,慢慢長大而形成結石。所以為了避免泌尿系統造成感染,家長要注意衛生,對寶寶要勤換尿布,如發現寶寶的泌尿系統發生感染,要盡管到醫院就診。
成人有一種結石叫尿酸鹽結石,誘因是吃海鮮過多,吸收過量的尿酸,這些尿酸在尿中不溶解從而形成結石。這種結石在小孩當中是很罕見的。但仍然會有一些小孩患有這種結石,原因多半是伴有遺傳因素,因此家族史上有容易患有尿酸鹽結石個案的小孩,平時就要注意少吃蝦、蟹等海鮮以及動物的內臟。
要注意脂肪、乳糖攝取不可過多,蛋白質不可過量。特別要注意食物、奶粉及有尿酸銨的原物質污染。據專家分析,嬰兒形成腎結石的主要原因就是糖、蛋白或者脂肪攝入過量,再者夏天大量出汗,甚至體內脫水,使排尿減少,尿內結石物質易產生結晶核,從而形成結石。
過量補鈣而引起腎結石是比較少見的,但理論上是有的。因為補鈣過量使血中鈣的濃度太高,這些鈣就會在身體其它部位沉積,會沉積在肌肉或者。腎臟里面,從而形成結石。特別是要注意不要同時服用過量的鈣以及魚肝油,單純補鈣不一定會吸收過量的鈣,但加上魚肝油的話,因為魚肝油富含維生素D,會促進對鈣的吸收,過量補鈣理論上會造成腎結石。
增加新鮮蔬菜和水果的攝入量,減少肉類的攝取:減少動物性蛋白質的攝取,可降低形成結石的機會。
注意食物合理搭配,如含草酸較高的食物有菠菜、甜菜、香菇、土豆、粟子、可可、巧克力、柿子和楊梅等。
減少鈉攝?。猴嬍骋宓揞^和加工食品盡量減少食用。多吃含鉀的食物,如香蕉等食物。
寶寶患腎結石后的處理方法
如果孩子真的患上腎結石,首先要去醫院診斷結石的位置,民間所說的腎結石,一般包括泌尿性的結石、腎臟的結石、輸尿管的結石以及膀胱的結石。根據結石的大小不同,治療的方案也不一樣。小的結石可以通過多喝水,多運動來排出,甚至可以喝一些中藥的排石湯來治療。當結石比較大的時候,就要交給醫生來處理。而對付小結石家長要注意的飲水及飲食問題有:
篇10
小劉的小寶寶長得真快,上次才聽說他出生,一轉眼,就長到半歲了。那天是我們幾個股友的例會,消失了大半年的小劉帶上她半歲大的寶寶,趾高氣揚地來參加我們的聚會。
“小寶寶好可愛啊,眼睛圓溜溜的。”大家看著都愛不釋手,爭相過來抱抱這個小寶貝。
“那當然了,還不看看他媽媽是誰!”小劉頗為自己的“作品”感到驕傲。
“你看他小腿一蹬一蹬地,長大了肯定很活躍很有力氣?!贝蠹也蛔〉刭澝馈?/p>
“哈哈,因為我每天都給他補鈣啊!”小劉得意道。
“補鈣?這么小的孩子也要補鈣嗎?”
“是啊,我看雜志上說的嘛,母乳喂養的嬰兒,特別是在3個月以內的,只要乳母不缺鈣,基本上不需要補鈣。因為母乳中鈣與磷的比例恰當,為2.31,這種比例最適合嬰兒腸壁對鈣的吸收,鈣的利用率最高??晌疫@孩子,從出生開始就不吃母乳。為了保證他快高長大,我只好人為地給他補鈣了。我給他吃龍牡壯骨顆粒,每天3次呢?!?/p>
其實,小劉的做法是不恰當的。不是母乳喂養的嬰幼兒,的確沒法從母乳中獲得足夠的鈣質。根據我國推薦的鈣攝入量標準,人體每日對鈣的需求量為:嬰兒360毫克、6個月到1歲兒童540毫克、1~10歲兒童800毫克。很多配方奶粉都有標明鈣的含量,媽媽們可以根據奶粉包裝的指示,判斷寶寶喝的配方奶粉是否含有足夠的鈣質。
補鈣要先選對鈣
嬰幼兒時期補鈣是為了預防佝僂病,年紀稍大的孩子補鈣是為了預防骨質疏松癥,這些觀點是得到專家一致認可的??墒牵捎诳浯蟮男麄骰蚣议L的誤解,認為鈣是有益無害的保健品,加上現在鈣類制劑口感都很好,小兒喜歡喝,家長不控制,導致過量服用的情況在生活中比比皆是。而鈣劑有毒副作用,在胃腸道的吸收也是有限的。長期超量服用可出現高鈣血癥、腸道鈣吸收代償性下降,還會引起鐵、鋅及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吸收障礙;短期內過量服用表現在對胃腸道的刺激上,輕則出現食欲不振、腹痛、腹脹、便秘等腸道易激綜合征癥狀,重則發生腸梗阻。
所以,如果寶寶生長發育曲線未顯現異常,身高、體重符合該月齡標準,一般不需額外大量補充鈣質。但如果寶寶是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或雙胞胎,或出現多汗、枕禿、肋骨外翻等典型的缺鈣癥狀,生長發育出現異常,則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補鈣產品。
鈣劑種類繁多,選擇時,應符合下列標準:
① 含鈣量大;
② 溶解度(水溶性) 大;
③ 腸道吸收率高;
④ 生物利用度好;
⑤ 重金屬含量低;
⑥ 應選口感好、水溶性好的制劑。
另外,家長需要注意的是,活性鈣、骨粉等重金屬含量高, 長期服用易造成體內蓄積。由于兒童身體嬌嫩, 腸胃功能較弱,應選純度高、成分單純、易吸收的鈣劑,不宜補復合鈣;而且,在服用補鈣劑的同時,不應飲用碳酸飲料及泡騰飲料, 它們會影響鈣的吸收和利用。
補鈣別忘了鈣“伴侶”
補鈣的同時也必須補充維生素D。其實,患佝僂病的孩子,維生素D缺乏是根本的原因。殊不知,鈣的吸收必須有維生素D的參與。人體若缺乏維生素D,即使補充再多的鈣,也無法吸收和利用,等于鈣在腸子里轉了一圈又排泄出來。補鈣也只是“虛補”一場。
維生素D缺乏時,腸道鈣的吸收便減少,但身體內又需要鈣參與細胞代謝過程,就只好動用骨里面的鈣,造成骨質脫鈣。骨質缺少鈣,就猶如造房子的混凝土少了水泥,人長得不結實,所以佝僂病又稱為“軟骨病”。
維生素D缺乏的寶寶,可通過直接陽光照射或補充維生素D兩種方式來獲得。日照能使寶寶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轉化為維生素D3。
維生素D3取決于:
① 紫外線的強度;
② 暴露的時間;
③ 暴露的皮膚面積。
維生素D的服用量為400國際單位,寶寶可以服到兩歲。寶寶兩歲以后,生長速度減慢, 而且戶外活動較多,輔食種類不受限制,不須再補充維生素D來預防佝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