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燒如何降溫范文
時間:2023-03-27 21:44:4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寶寶發燒如何降溫,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如何判斷
一般情況下,腋窩溫度高于37.5℃、直腸溫度大于37.8℃或口溫高于37.2℃,就說明寶寶已經發燒了。發熱一般分為低度發熱(37.5℃~38℃)、中度發熱(38.1℃~39℃)、高熱(39℃~40.4℃),超高熱(40.5℃以上)。
寶寶為何會發燒?
小寶寶發燒,是由于體溫調節功能尚不完善,保暖、散熱功能都較差。當出現生病、環境溫度改變或飲水量不足時,都會導致發燒。另外,很多疾病都可引起發燒,大致可分為感染性發燒或非感染性發燒。由感染性疾病引起的發燒,有細菌性的,如扁桃體炎、敗血癥等;也有病毒性的,如乙型腦炎、流行性感冒等;還有寄生蟲病,如瘧疾等。而非感染性疾病引起的發燒通常有:風濕熱、藥物熱、疫苗反應等。
如何正確測量體溫
選用嬰幼兒專用體溫計
通常成人使用的體溫計中,含有水銀。一旦打破,就會揮發出有毒的水銀蒸汽,會對人體造成嚴重影響。建議媽媽最好選用專門為小寶寶設計的電子體溫計,以確保安全可靠。
使用筆式電子體溫器注意事項
在測量肛溫時,需先用劑(凡士林或嬰兒護膚油)涂以四周及體溫計感應端,然后緩慢插入約為1.25cm深。約1分鐘后,取出體溫計讀取度數,然后用濕紙巾將感應端擦拭干凈,并用酒精棉片進行徹底消毒。
在測量口腔溫度時,如果寶寶先前剛喝過冷(熱)水,需要在15~30分鐘以后,測量體溫,以確保準確數值;在測量腋窩溫度時,如果寶寶情緒較為激動,剛洗過澡或之前進行過較為劇烈肢體活動的話,建議30分鐘后再進行測量。
什么時候去醫院
寶寶發燒時,媽媽要仔細觀察寶寶,一旦發現寶寶出現以下癥狀,需立即送往醫院診治:
一直哭鬧不停,不管誰來安慰都沒用;
很難被喚醒;
如果有人想觸碰或移動他,他就哭鬧;
脖子僵硬,不靈活;
手臂、大腿或身體的其它部位出現不能控制地抽動、痙攣;
神志不清,行動怪異(看見或聽見不存在的東西,說些很奇怪的話或行動反常);
呼吸時伴有雜音;
不能吞咽任何食物,并不住地流口水;
皮膚上出現紫色的斑點;
膚色灰白或呈暗藍色;
脈搏微弱卻快、急(不滿1歲的寶寶每分鐘脈搏超過160跳;1歲以上寶寶每分鐘超過120跳);
排尿時有灼燒或疼痛感;
腹瀉時大便中帶血。
及時退燒莫慌亂
當寶寶發燒時,媽媽應首先對可能導致寶寶發燒的原因進行判斷,是環境因素所致還是疾病引起的,并采取相對應的措施,盡快為寶寶退燒。
藥物降溫
如果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發燒,會同時伴隨寶寶反應遲鈍,面色蒼白、食欲減退、手足發涼等癥狀。此時,建議媽媽應帶寶寶去醫院確診,并按照醫囑進行藥物降溫。
在寶寶進行藥物降溫時,
媽媽需要注意的是:
1 清楚明白退燒藥的作用是治標不治本。寶寶發燒時,可吃一些布洛芬或乙酰氨基酚等退燒藥,其作用是緩解寶寶因發燒引起的不適癥狀,而并非徹底治療寶寶可能存在的疾病。它只是帶來暫時的體溫下降,而且下降的程度也只是讓寶寶感覺到舒服而已,不是正意義上的退燒。
2 選擇正確的退燒藥。乙酰氨基酚類退燒藥較適合6個月以內的寶寶,因為它很少對寶寶的腸胃產生刺激;而布洛芬類退燒藥更適合大一點的寶寶,且它的退熱效果要快一些??傊@兩種藥各有各的特點,媽媽最好根據寶寶的月齡做出選擇。
3 適量使用更安全。嬰幼兒退燒藥通常分為有片劑、針劑、栓劑和水劑。其中,片劑的劑量較難準確控制,而水劑的作用較溫和。如果寶寶拒絕吃藥,媽媽也可通過栓劑的使用幫助寶寶退燒。不過,栓劑退燒藥是經由直腸吸收,一旦密集使用反而容易造成退燒過度或反復刺激,引起腹瀉。打退燒針,是最后才采取的措施,且必須在醫生的診斷下,方可進行。
4 媽媽要按照藥物使用說明,不可中途停藥或擅自換藥。盡管不同類型的退燒藥交替或同時服用,其效果比單獨服用一種藥物更明顯,退燒更快。但在劑量上不好控制,且容易造成寶寶重復吃藥的風險。如果藥物使用不當,寶寶非但不會退燒,反而會燒得更厲害。
5 給寶寶吃藥前,一定要仔細閱讀藥品使用說明書,注意用藥的劑量問題,針對寶寶目前的體重選擇適合劑量。并清楚了解服藥后可能帶來的副作用及相關癥狀有哪些。
物理降溫
如果寶寶是由于環境過熱或飲水不足而導致的煩躁、哭鬧、周身皮膚潮紅、手足發燙和尿少,體溫不超過38℃,此時不建議隨便服藥,而應采用物理方法降溫。
冷敷法:將澆過冷水毛巾擰干并敷于寶寶頭部,待毛巾變熱后再次更換,或者使用寶寶退熱貼以達到同樣效果;也可用干毛巾裹住冰袋(塊)置于額頭上或置于腦后。
溫水?。河眉s為37℃左右的溫水給寶寶洗澡,擦洗全身,這樣做可使寶寶皮膚血管得到擴張,以利于散熱,每次洗澡應控制在10~15分鐘以內。情況較為嚴重的寶寶,可間隔4~6個小時擦洗一次。
熱水泡腳:媽媽可準備一個小盆,倒入2/3盆水,水溫控制在40℃左右,以寶寶能適應為標準。媽媽撫搓寶寶的兩個小腳丫,促使血管擴張,減輕發燒帶來的不適感。用熱水泡腳同時還能促進血液血液循環,幫助寶寶降溫。
低溫室法:將寶寶放在室溫為23℃~24℃左右的房間里,使其體溫自然緩慢下降。這種方法僅適用于1個月以下的小寶寶,特別是夏天,只要把寶寶的衣服敞開,放在較為陰涼的地方,他的體溫就會慢慢下降。如果寶寶發燒時伴隨有畏寒、寒戰,則不能使用低溫室法。
日常護理指南
保持室內適宜及空氣流通
將室內溫度控制在18℃~20℃左右,保持空氣流通,經常開窗換氣,以減少病菌在空氣中的濃度。盡量減少親友探視,以防止交叉感染,同時利于寶寶休息。
飲食以流質、清淡、易消化為主
飲食以流質、營養豐富、清淡、易消化為主,如奶類、藕粉、少油的菜湯等。待體溫下降后,食欲好轉,可改為半流質,如肉末菜粥、面條、軟飯配一些易消化的菜肴。另外,專家提示,發燒期間暫時不要給寶寶吃雞蛋,因為雞蛋清中含有某種致敏物質,可能會引起一些寶寶的過敏反應。平時身體健康時有可能不發作,而發燒時抵抗力下降,就有可能會有反應。
寶寶衣服不宜過厚
寶寶衣服不宜穿的過多,否則會影響散熱,使體溫降不下來,則要預防發生高熱驚厥,尤其對于新生兒體溫在38.5度以上時,一旦包裹的過緊,容易導致驚厥發作。因此對于新生兒體溫升高,要立即打開包被及解松衣服以便散熱。
勤測體溫
建議媽媽最好每間隔4個小時就測量一次體溫,高溫寶寶則需要每1~2小時測一次。服用退熱藥后如果出現大汗淋漓、面色蒼白、軟弱無力等虛脫現象,可先喂一些含糖的稀鹽水或鮮榨的果汁,為寶寶補充水分。
輔助食療,靈活選擇
以下幾種食物對寶寶發燒有輔助食療的功效,媽媽需根據寶寶自身情況,靈活選擇:
蔗漿粥:將新鮮甘蔗洗凈后榨汁100ml,粳米100g,加水煮成粥,每天分2~3次食用。
西瓜汁:將新鮮西瓜,去籽榨汁,讓寶寶直接食用。如寶寶只是發燒時并沒有其他癥狀,可以喝一些西瓜汁幫助降溫、利尿。
篇2
發燒
懷孕期間如果體溫升到了38℃,那就是發燒了。你不能完全避免發燒,因此只需要學會如何應付它就行了。通常,普通的發燒不會傷害到你的寶寶。即使得了流感,引起了發燒,也不會對寶寶或者他的大腦造成傷害。只有長時間的體溫過高,才會給寶寶帶來危害。這時候一定要提高警惕,去找醫生,趕緊降溫才行。
藥物治療
在你翻箱倒柜地找藥去吃之前,一定要告訴你的主治醫生你生病了。因為許多藥物是不適合孕婦服用的。一定要挑選服用量最少、成分最簡單的藥物。(當然,如果你本身有哮喘的話,怎么服用抗過敏藥,以及如何使用吸入器都需要跟醫生好好商量一下。)
康復時間
孕期生病,沒有平時那么容易康復。這是因為懷孕期間,身體的抵抗力本來就被削弱了,或者是這次病情來得過于猛烈,好得特別慢。可是有些孕媽媽卻認為,這是因為她們藥吃得不夠。事實上,病毒性感冒本身一定要自己走完自己的流程,你才能逐漸好轉。事實上,你吃的藥只不過是減輕癥狀,也給自己以心理安慰,對于病毒本身沒有什么殺傷力。如果有些孕媽媽患的是細菌性疾病,那不管是不是懷孕,都要服用適量的抗生素。
預防接種
大部分疫苗都不適用于孕媽媽,不過流感疫苗除外。而且,流感疫苗適用于懷孕各個時期的孕媽媽(也就是說,無論你是懷孕早期或者中期,只要想預防感冒,就可以接種感冒疫苗)。不過,如果你本身對于感冒疫苗的某些成分過敏的話,就不要接種。
接種感冒疫苗只是為了更加保險,但是誰都不能保證你在9個月內完全不生病。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時刻做好準備。提前列出各種可以服用的藥物清單,以防備普通小病的襲擊。這樣有備無患,孕媽媽的心理壓力也會少些,而且也不會大半夜的打電話到醫院去求救,那實在很麻煩。
Tips:
你也應該把藥箱進行無藥物處理。也就是說,如果你有鼻塞,用一些鹽水滴或者蒸汽取代藥物,不但對自己身體好,對鼻竇和神經都是比較溫和的治療方法。
這些小技巧稍后還能用在你的寶寶身上,因為大部分藥物也不適合直接給小寶寶用的。
好書推薦《完美孕期百科全書》
(全程陪伴孕期40周的實用指南?悅讀紀)
孕產領域的權威專家所著,美國兒科學會強力推薦,暢銷不衰的孕育大全。全程陪伴孕期40周的實用指南,200多張彩圖動態展示新生命孕育的神奇40周,幫你調整好心態,安心孕育,迎來一個可愛的寶寶。
作者:[美]羅賓?伊利斯?魏斯
[美]馬塞洛?皮特倫東
譯: 王彩云
篇3
感冒常見并發癥1:
急性喉炎
由于寶寶的喉部血管脆弱,抵抗力低下,一旦病菌侵入,即可引起發炎,成為上呼吸道感染這根藤上的一個大毒瓜。
簡明小詞典
喉炎指的是寶寶喉部黏膜發生的炎癥,往往是在感冒后,病毒或細菌從鼻、咽等部位向喉部蔓延所致。
喉炎常見于5歲以下的感冒兒童,往往來勢兇猛,變化迅速,常表現為咳嗽、聲音嘶啞,典型的咳嗽聲如犬吠樣聲。
給寶寶帶來的危害
喉部是人體呼吸的必經之路,管腔本來就很狹窄,一旦黏膜因發炎腫脹,管腔會進一步狹窄,造成咽喉部通氣不暢,呼吸困難,吸氣時有痰鳴音,嚴重者可導致窒息,危機寶寶的生命,喉炎屬急癥,應及時看醫生不得延誤。
對策略
*注重感冒防治是預防喉炎的最佳方法。
*護理上應盡量保持室內空氣濕潤,使患兒情緒穩定,避免煩躁不安及哭鬧,以防呼吸困難加劇。
*教寶寶平日保持口腔衛生,養成早晚刷牙、飯后漱口的好習慣。
*患喉炎后不能隨便服用鎮咳藥,特別是含嗎啡成分的鎮咳藥可引起排痰困難,從而加重呼吸道阻塞,誘發窒息的危險。
感冒常見并發癥2:中耳炎
感冒并發中耳炎在小兒中很常見,如果寶寶感冒好轉后突然發燒,不時啼哭,夜間尤甚不能安靜入睡,兩三天后耳朵附近有膿性分泌物時,就很有可能是中耳炎的征兆。
簡明小詞典
咽部與耳之間有一條“暗道”,謂之耳咽管。與成人相比較,寶寶的耳咽管呈水平狀,且較寬、直、短,一旦與感冒結緣,感冒時鼻腔分泌物的病毒或細菌很容易通過平且短的“暗道”侵入中耳導致中耳炎。表現為發熱、耳朵痛,繼而流水、流膿,有的寶寶以后每當感冒仍會出現耳朵流膿的情況。
給寶寶帶來的危害
中耳炎如果未能及時有效地治療,反復發作可形成慢性中耳炎導致鼓膜穿孔,影響寶寶的聽力,甚至可引起乳突炎、腦膜炎等嚴重并發癥。
應對策略
*當寶寶患了感冒后,要留意他的耳朵,大寶寶可主動訴說耳痛,小寶寶則表現為拒絕洗臉、哭鬧、搖頭或用手揉耳等,此時要立即請耳科大夫檢查治療。
*注意喂奶姿勢,避免寶寶仰臥吃奶,以防奶水誤入耳咽管引發炎癥。正確的喂奶姿勢是:母親取坐位,將寶寶抱起呈斜位,頭部豎直,然后開始喂奶。
*教會寶寶正確擤鼻涕,即用手指壓住一側鼻孔,用力向外呼氣,讓對側鼻孔的鼻涕擤出來。如果鼻子不通氣,可向鼻孔里滴入一兩滴低濃度的麻黃素滴鼻液,待鼻子腫脹減輕后再將鼻涕擤出。絕對不可用手絹或紙巾捏著寶寶的雙鼻孔擤鼻涕,這樣會造成鼻涕倒流進鼻竇,患上鼻竇炎,或者將鼻涕逼入耳咽管,誘發中耳炎。
*寶寶游泳時要護好耳朵,并避免將水咽入口中,以免水通過鼻咽部而進入中耳引發中耳炎。
*中耳炎炎癥持續3個月,寶寶就有可能喪失部分聽力,故要及早就醫。
感冒常見并發癥3:鼻炎
鼻炎是鼻腔黏膜發生的炎癥,既可以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也可以是感冒殃及鼻部黏膜引起炎癥,多為病毒引起,其次是細菌。
簡明小詞典
鼻炎的表現有:鼻腔及鼻咽部發癢、干燥、灼熱感、打噴嚏等,接踵而來的便是鼻塞、嗅覺減退、清水樣鼻涕,以及全身不適、乏力、低燒等,有的寶寶會體溫上升、頭痛及四肢關節痛,謂之急性鼻炎。如果未經合理治療,或者反復發作,則可演變為慢性鼻炎。
給寶寶帶來的危害
鼻炎本身似乎無礙大局,卻可殃及"四鄰"。由于嬰幼兒階段的寶寶生活自理能力很弱,無法將口鼻分泌物自行排出,比如咳痰或擤鼻涕,所以有可能會導致分泌物倒流,造成細支氣管發炎或中耳炎等并發癥。至于鼻竇炎的發作幾率則比較小,因為小嬰兒的大部分鼻竇尚未發育完全。
鼻炎治療不及時還可殃及全身,可引起哮喘、胃炎等。如果懷疑寶寶得了鼻炎,應到醫院耳鼻喉科就診。
應對策略
*在治療感冒的同時要注意護鼻。
*及時徹底地治療急性鼻炎,防止演變為慢性鼻炎,這點非常重要。
*鼓勵寶寶鍛煉身體,提高抗寒力與抗病力,冷季盡量讓寶寶少戴口罩,因為長期戴口罩會使鼻子變得嬌嫩、脆弱、弱不經風寒,一遇天氣變化便易發炎。
*1周歲內的小寶寶切忌使用治療成人鼻炎的藥物,比如滴鼻藥,麻黃素必須減低濃度才能使用。
感冒常見并發癥4:
支氣管炎和肺炎
支氣管炎和肺炎也是感冒最常見的并發癥,這是因為導致感冒的病菌向下部的支氣管蔓延,造成支氣管黏膜發炎。而支氣管已屬于下呼吸道,并與肺臟相連,如果炎癥未能得到及時控制,進而容易殃及肺臟而引起肺炎。
簡明小詞典
兩者都表現有咳嗽,前者咳嗽較輕不伴有氣喘。多數肺炎患兒出現發熱、咳嗽、氣急癥狀,也可有鼻翼煽動、口唇青紫等表現。世界衛生組織將呼吸急促、胸骨上吸入性凹征作為家庭觀察肺炎的一個重要指標。小兒肺炎有的可有腹痛、嘔吐等肺外表現。
呼吸急促是指在小兒沒有啼哭的安靜狀態下,2個月嬰兒呼吸頻率(RR)>60次/分;2-12個月>50次/分;12個月-5歲>40次/分;5歲以上>30次/分,每次計算呼吸頻率的時間不能少于60秒鐘。
胸骨上吸入性凹限則是確定肺炎的重要條件,就是吸氣時頸前下部、胸骨上部位有生理凹限,正常呼吸時它沒有變化,而發生肺炎則每次吸氣時就會有凹陷。而支氣管炎也是咳嗽,卻沒有胸骨上吸入性凹陷。
給寶寶帶來的危害
在患感冒的小兒中,特別是早產兒、先天性心臟病、佝僂病患兒,感冒后更容易誘發肺炎,且往往病情危急、遷延不愈。
應對策略
*鼓勵寶寶勤于鍛煉,提高抗病力。
*勤開門窗,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一旦支氣管炎的診斷得到確立,除了繼續使用抗病毒藥物(如病毒唑、潘生?。┩猓€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生素藥物,咳嗽痰多可用氨溴索、小兒止咳糖漿、急支糖漿等化痰止咳藥物。
*寶寶患上呼吸道感染超過7天仍咳嗽不止,或伴有呼吸急促、胸骨上吸入性凹征,就要到醫院看醫生以排除肺炎。
感冒常見并發癥5:
心肌炎
由于寶寶免疫功能不完善,因此寶寶是感冒后病毒性心肌炎的高發人群,病毒可以直接侵襲心肌,也可以是由于病毒感染后的自身免疫反應所致。
簡明小詞典
心肌炎可以發生在感冒病程的任何時期,有的感冒好了卻出現胸悶、心慌、乏力、易出汗等心肌炎癥狀。病毒性心肌炎的病變輕重不一,癥狀也千差萬別。
輕度的病人可毫無癥狀,病兒表現頭暈、疲倦、食欲不振、胸悶氣促或心前區疼痛癥狀。年齡越小癥狀越不典型,如:可出現面色發灰、腹痛、惡心、嘔吐等癥狀。
給寶寶帶來的危害
重者病情可在短時間內引起心力衰竭、休克或暈厥,不及時搶救,可危及生命。反復發作心肌炎可轉變為慢性心肌炎、心肌病,危害終身。
應對策略
*如果寶寶感冒后,出現常常深呼吸(長出氣)、乏力、腹痛、易出汗等癥狀,就要高度懷疑為病毒性感冒導致了心肌炎,要及早到醫院請醫生判斷。
*無論是預防心肌炎還是治療心肌炎,充分的休息都是關鍵。而且必須絕對臥床休息,一般應休息3個月,以后如無癥狀,可逐步恢復正常運動和學習,但注意不要勞累,1年內不能從事劇烈運動。
*要注意合理飲食,多食新鮮蔬菜、水果,保證營養平衡。
*保證足夠的睡眠與休息,避免感冒,否則易復發。
感冒常見并發癥6:
高熱驚厥
簡稱熱驚厥,也可以說是感冒癥狀的一部分,是小兒特有的一種驚厥,是指感冒后體溫突然升高時所致的驚厥。
簡明小詞典
一般多在疾病初期體溫上升的時候發生,抽風和發熱的程度呈正相關,既往常有高熱抽風史,有的有家族史。通常見于6個月-3歲的小兒,3歲以后發作逐漸減少,是兒科急癥中的一種常見情況。
給寶寶帶來的危害
高熱驚對患兒的危害與驚厥類型、每次驚厥持續時間、發作次數、治療是否及時合理等諸多因素有關。反復驚厥或持續驚厥多伴有驚覺性呼吸暫停,這樣??梢鹉X缺氧,以致影響小兒日后的智力發育。
有少數寶寶長期、反復驚厥后會發生無熱驚厥,即癲癇。驚厥還可引起舌咬傷、吸入性肺炎等。
應對策略
*許多爸媽一見寶寶發燒就捂,從頭到腳捂得嚴嚴實實,這樣會影響散熱,使小兒體溫越來越高,可導致驚厥的再次發生。
*以往有高熱抽風史的寶寶,可以通過服用“魯米那”來預防驚厥。
*有熱驚厥的寶寶感冒發燒38.5℃以下就要松解衣服,促進熱量散發。體溫在38.5℃以上時要去正規的醫院查明發燒原因并按醫生建議降溫。常用的物理降溫法有冷敷和溫水擦浴。
冷敷:冷敷的關鍵就是降低血液的溫度,許多人在發燒時用冷毛巾或者降溫貼敷在額頭處,事實上,額頭處血管分布較少,并且沒有較大的血管,單純通過降低額頭處血管中血液溫度很難實現降溫作用。正確的方法是:在較大血管分布處進行冷卻處理,如頸部兩側、腋下、大腿根部等。將冰塊放入密封袋中,然后用毛巾包裹好,放置在以上部位,有很好的降溫效果。
溫水擦浴:主要是對患兒的全身進行擦拭,溫水擦浴的溫度要求在32℃~34℃。溫水無刺激,病兒感覺舒適,尤其對新生兒、胗錐的降溫更為適宜。可以用毛巾多次擦拭雙腋和腹股溝,以達降溫的目的。
*發生驚厥應立即看醫生,在轉運途中將寶寶置于側臥立,松解其衣服及領口,清除口鼻咽喉分泌物和嘔吐物,保持其呼吸道通暢,防止吸入窒息。在上下磨牙處安置牙墊以防止舌頭被咬傷,指壓患兒的人中、合谷等穴位。
*需要提醒的是,靜脈補液并沒有降溫作用。
Tips:小兒感冒還可引起鼻竇炎、腎炎等,另外,寶寶還容易得一些急性傳染病(如麻疹、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等),這些病在早期也有類似感冒的癥狀。由于寶寶表達能力差,不能明確說明自己哪里不舒服,因此父母對寶寶的感冒癥狀不可掉以輕心。
如果寶寶持續發燒、流鼻水或咳嗽超過一周,或是分泌物(鼻涕、痰)變成黃綠色且比較黏稠,那就代表感冒已經引起了一些并發癥,應及時去醫院診治。
如何減少感冒并發癥
預防感冒并發癥的關鍵是減少感冒的發生,且得了感冒后要積極治療。在此提醒爸媽們,寶寶患感冒后請注意“三多”。
1多讓寶寶喝水:患兒應多喝水,這樣不僅可以促進體內循環,還可以促進排汗降低體溫。如果寶寶不愛喝水,要維持正常的吃奶量(或適當調配的果汁)。
2多讓寶寶休息:睡眠對寶寶很重要,患病期間一定要有充分的休息,直到病根除盡后再活動。為保證患兒擁有良好的睡眠,應將寶寶放在安靜、舒適的環境中,既要保證空氣的流通,又不能讓風對著患兒吹;應給患兒選擇寬松的衣服,方便散熱排汗。感冒會導致身體不舒服,寶寶容易哭鬧,爸媽應盡量分散其注意力,或利用一些輕柔的音樂舒緩其情緒,幫助寶寶入睡。
3多留意觀察:爸媽應隨時注意寶寶是否有任何不同于平常感冒的表現,如:飲食情況、精神活潑情況、咳嗽是否加重、是否氣喘、口鼻有沒有不正常的聲音、皮膚顏色及溫度有無異常等,這些都是觀察的重點,對于疾病的正確診斷非常重要。
如何預防寶寶感冒
1積極鍛煉增強寶寶的體質,會有良好的預防感冒的作用。
2感冒的誘因有很多,要格外注意防范。如:根據時令及時給寶寶穿適量的衣服,寶寶活動出汗時要避免馬上解衣散熱,保持室內適宜的室溫,夏季空調房和室外溫差不要超過7℃,冬季天氣或氣溫驟變時要格外注意保暖。除此之外,應盡量不讓寶寶呆在污染嚴重或有二手煙的環境中。
3避免交叉感染。在傳染病流行季節,盡量不去車站、影院等人口集中的地區,避免細菌交叉感染;接觸患病寶寶后一定要及時洗手;在家中,如果有成人感冒,也要避免讓寶寶接觸病人。
4藥物預防不僅能提高機體細胞的抗病能力,還能提高體液免疫的功能。主要的藥物有卡慢舒、左旋四咪唑等,流行季節可以服用,但在服用藥物前,應仔細詢問醫生。
篇4
名詞解釋:暑熱癥
又稱小兒夏季熱,是嬰幼兒時期一種特有疾病,多發于炎熱的夏季,入秋后癥狀可自然消退。通常寶寶體溫徘徊在38℃~40℃之間,持續時間為1~3個月,體溫會隨著外界溫度而變化,氣溫越熱,熱度越高。尤其是身處我國南方地區的一些寶寶,因為平均氣溫普遍較高,甚至還沒有入夏,也可能出現此癥。
暑熱癥多發于6個月到3歲之間的寶寶,這是由于寶寶在3歲之前,大腦的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成熟,加上汗腺功能也不完善,導致寶寶出汗少又不容易散熱從而引起體溫過高。不過到了寶寶3、4歲以后,體內的溫度調節系統發育成熟,此病會自動消失。
“暑熱”信號
信號一:發燒。通常從每天清晨開始,白天的時候體溫會逐漸上升,過了中午便又開始逐漸下降,傍晚時溫度最低。次日起,又開始新一輪的反復,病程大約會持續1~2個月,有的可長至3個月。也有些寶寶發熱無規則,體溫時常忽高忽低。
信號二:口渴。寶寶總覺得口渴,時不時地就要喝一些水,最多時一天的飲水量可達到3L以上。
信號三:多尿。寶寶水喝的多,自然小便次數也會增加。晚上起夜十幾次排尿,但尿色很清,送去化驗檢查也沒有任何異常,只是尿的比重較低。
信號四:少汗。寶寶不愛出汗,即使再熱的天氣,最多也只是微微冒汗,皮膚干燥灼熱。
“暑熱”寶寶巧護理
盡管暑熱癥可不治而愈,也不會留下任何后遺癥,但持續的高燒不退,會加快寶寶的新陳代謝,降低抵抗力,同時寶寶自己也會覺得很難受,還要小心發生高熱驚厥。所以,在這段時間里,媽媽一定要照顧好寶寶,以免誘發其他疾病。
寶寶發熱應急處理方法
1 首先要帶他遠離“酷熱”。待在比較涼爽的地方,比如樹蔭下、有空調的房間或汽車里(打開冷氣)。如果身邊有扇子的話,也可以充分利用上,有助于寶寶降溫。
2 回到家后,可先給寶寶喝一些涼的飲料或水。飲料最好是營養均衡的電解質運動飲料,但溫度不可過低,以免傷及寶寶脾胃。也可為寶寶準備一些涼粥或綠豆湯,既能消暑,又可以補充一定水分。
3 最后再給寶寶洗個溫水澡或涼水澡(水溫偏低,但非冷水澡)。休息片刻,也可小睡一下。如果寶寶在醒來時情況仍沒有得到改善,建議帶寶寶去醫院進行進一步的診治。
“暑熱”寶寶護理小貼士
1 房間要保持通風、涼爽,使用空調時溫度不要設置太低,最好控制在22℃?24℃之間,不要正對著孩子吹,以免患上空調病。不要寶寶一發燒就給他吃退燒藥或抗生素,只要寶寶精神狀態良好,有食欲,不妨等上一段時間。隨著體溫的自然下降,伴隨而來的其他癥狀也會隨之好轉。
2 別把寶寶捂得太緊,這樣做反而不利于寶寶散熱。天氣炎熱時,可讓寶寶多洗幾次澡,水溫要低于體溫3℃?4℃,以促進血管擴張幫助散熱。
3 即使寶寶正在患病,也不要被“暑熱癥”嚇倒。媽媽應該鼓勵寶寶經常到戶外活動一下,這樣做不但有助于寶寶盡快恢復活力,同時也可以幫助他提高對外界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不過在玩耍時,最好避開“烈日當空”(主要指上午10點到下午3點之間),盡量待在陰涼通風的地方。
4 飲食上,多吃一些營養豐富且易于消化的食物,如魚、雞肉、鴨肉,各種新鮮水果等,以補充熱量、蛋白質和維生素,提高身體抵抗力。
5 既然寶寶那么愛喝水,那就不妨為他多準備幾樣:西瓜汁、綠豆湯、冬瓜飲……不過,湯里的鹽分不宜過多,而且不能因此而影響了寶寶的食欲。
如何預防“暑熱癥”?
1 盡量給寶寶穿寬松的、輕薄的、淺色的衣物,最好是棉質的,因為它更柔軟,透氣性更好。
2 到了7、8月份,媽媽可將寶寶外出玩耍的時間控制在最低限度,每天不超過2小時,只能在早上或傍晚的時候出去玩,而且決不可以在大太陽下進行劇烈活動。
3 當寶寶在玩耍時,最好每隔30?40分鐘就要“打斷”他一次,讓他坐下來休息片刻,喝一些水。
4 即使是在室內,也要讓寶寶感到涼爽。有些老人會擔心寶寶感冒或其他一些原因而拒絕使用空調,只是用大蒲扇追著寶寶扇幾下。悶熱密閉的空間更容易讓寶寶患上暑熱癥。
5 絕不可以將寶寶獨自留在車里,哪怕你只是離開幾分鐘;也不可以讓寶寶在沒人看管的情況下單獨在車里玩耍。
6 如果寶寶時常抱怨他太累或太熱,媽媽千萬不能忽視,這很可能說明他已經生病了。
食療預“暑”法
八寶消暑粥
材料:桂圓肉10g,蓮子10g,花生10g,麥冬10g,芡實10g,綠豆10g,蜜棗10個(去核),糯米50g
做法:加水適量,然后放入少量白砂糖,煮成粥,晾涼后方可食用。
功效:可醒脾健胃、消暑祛暑。
瓜皮竹葉飲
材料:西瓜皮100g、新鮮竹葉30g
做法:將西瓜皮切成小塊與竹葉一同放入1000ml的水中煮開,加入適量冰糖,讓寶寶每天飲用1?2次。
功效:可清暑氣、解心煩。
關于暑熱癥的熱問熱答
:如何鑒別夏季感冒和暑熱癥?
雖然暑熱癥和普通感冒都有發燒的癥狀,但它們之間還是有區別的。普通感冒的發燒通常不會超過一周,而暑熱癥的寶寶發燒可持續1到3個月,而且天氣越熱,體溫越高,只有在天氣涼爽后體溫才會下降。另外,暑熱癥的寶寶通常不會伴有打噴嚏、流鼻涕、咳嗽等癥狀,而且精神狀態良好,有食欲。
:寶寶得了暑熱癥需要吃藥嗎?
患暑熱癥的寶寶,他的血常規、大小便化驗及其他功能檢驗,都沒有病理性改變,所以無需使用抗生素類藥物。如果寶寶只是發燒,而沒有其他癥狀,通常不需要吃藥。只要讓寶寶待在涼爽的地方,多喝一些水或湯,比如鮮荷葉煮的水、綠豆湯等,就可以使癥狀得以緩解。
篇5
我們可以根據寶寶的舌頭狀態來辨別他是否健康。如果寶寶身體無恙,他的舌頭應該是柔軟的,顏色是淡淡的紅色,很潤澤,而且大小適中能自如地伸縮活動,說話的時候口齒清楚,舌面的舌苔薄薄的,不會很干也不會太濕。當然了,更不會有難聞的口氣。可如果寶寶生病了,小舌頭就會有相應的變化,舌苔和舌質都會有所改變,如果寶寶患的是胃腸道疾病,那么很可能就會呼出難聞的口氣。媽媽要是學會觀察寶寶的舌頭,了解其中的變化,就能及早發現孩子的異常,減少寶寶生病的幾率,更加健康地成長。
寶寶吃完奶后,舌苔會變成乳白色,這屬于正常現象,不用擔心。但若新生兒或小嬰兒的舌面或頰粘膜有白色絮狀物,用棉簽不易擦去,要懷疑鵝口瘡,需去醫院就診。
有些食物如桔子水、楊梅等,或其他一些含有色素的食物、藥物,寶寶吃后顏色會殘留在舌苔上,這種顏色過一段時間后就會退去,而病苔則不易消退,媽媽可以由此進行區別。
媽媽可以把寶寶舌質的變化作為健康情況的參考,但絕對不能根據情況完全自行處理,必要時定要去醫院診治。
小舌頭的特別狀況
狀況1寶寶發燒時
妞妞這幾天感冒發燒了,舌頭看起來紅紅的,舌體縮短,經常套伸到嘴巴外面,而且上面的舌苔又少又干。情況分析:
如果寶寶熱度較高,舌質的顏色還會變得更深,近似于絳紅色,這說明寶寶熱重傷耗津液,需要多多補水。如果同時伴有大便干燥,寶寶往往會出現口臭的現象,嘴巴里會有穢濁的氣味。這種情況經常會發生在一些上呼吸道感染的早期或傳染性疾病的初期,媽媽應該引起重視。如果寶寶發熱嚴重,舌頭上還出現了好像楊梅一樣的、粗大的紅色芒刺時,則要考慮是否有猩紅熱或川崎病的可能。
如何應對:
帶寶寶去醫院檢查,確診病因并進行相應的治療,醫生一般會建建議你給寶寶進行物理降溫或者口服退燒藥。
平時要多給寶寶喝白開水,少吃油膩和甜食。
可以買一些新鮮的蘆根或者干品蘆根,用水煎20分鐘左右后,給寶寶服用。
狀況2寶寶厭食了
丁丁平時就很能吃,見到好吃的東西可以一下子吃很多。媽媽看到他這樣能吃,不但不阻止反而很高興,不停地鼓勵他多吃,以為這樣就能長得更壯更健康了。誰知道,有一次丁丁吃了太多的東西后肚子發脹,第二天什么也吃不下。媽媽發現他的舌苔很厚,而且嘴巴里還傳出又酸又臭的難聞氣味。
情況分析:
寶寶貪吃容易造成消化功能紊亂:出現肚子脹氣、疼痛,嚴重的時候還會發生嘔吐,嘔吐物都是吃進肚子但是來不及消化的食物,氣味酸臭得很。這樣的寶寶舌頭上有一層厚厚的黃白色東西,舌苔黏厚,輕易刮不掉,同時還會有酸臭的口氣。這都是因為寶寶吃多了東西,或者吃了太油膩的食物,脾胃消化功能受阻引起的。
如何應對:
當寶寶舌苔厚重時,飲食一定要注意清淡些。對那些管不住嘴巴的寶寶,一定要及時提醒他別吃過頭了,要讓腸胃道得到充分的休息。
如果寶寶出現積食的情況,媽媽可以去藥店買些“保和丸”等中成藥給寶寶吃。消食導滯,保證大便暢通,若無好轉應去醫院診治。
狀況3寶寶出現地圖舌
淘淘平時身體不太好,天一熱,這兩天胃口更是變得很差,媽媽發現他的舌頭變得白白的,有幾個地方的舌苔還出現了剝落的現象,剝脫的邊高突如框。就像是地圖一樣。情況分析:
長期患病或者消化功能紊亂的寶寶容易出現地圖舌,這樣的寶寶會出現挑食、偏食、睡眠不安、亂踢被子的現象,而且臉色也黃黃的毫無光澤,怕冷,可手心卻又燙燙的。但地圖舌也可見于健康寶寶,此時除地圖舌外無其他異常,不需處理。
如何應對:
給寶寶多吃一些新鮮的蔬果和疏菜,平時做菜的時候多用蒸煮的烹飪方式,不要給寶寶吃煎炸、熏烤、油膩辛辣食物。
如果寶寶一向脾胃較弱,平時不妨多給他喝一點小米粥,在小米粥可放入適量的龍眼肉、山藥、白扁豆、大紅棗,也可用薏米代替小米煮粥,如果怕寶寶營養不良,就在粥里放一些動物肝臟,效果將會更好。
取適量百合、蓮子、枸杞子、生黃芪加水煲湯,面色蒼白、脾氣煩躁、多汗、大便干燥的寶寶每天飲用一到兩次,對身體大有好處。
狀況4舌苔不見了
康康這一個月里反反復復感冒了好幾次。媽媽發現他的舌頭顏色非常紅,就像鮮肉一樣,上面的舌苔全都脫落了,舌面就像鏡子般非常光滑。
情況分析:
經常發燒、反復感冒、食欲差或有慢性腹瀉的寶寶很容易出現鏡面紅舌,舌頭顏色變成絳紅,舌苔脫落,光滑如鏡面。這樣的寶寶還往往伴有食欲不振、口干多飲或腹脹如鼓的癥狀。如何應對:
篇6
上海市兒童醫院兒童保健科主任醫師、兒科學博士 陳津津
檔案:
女寶:小湯圓 2014年1月18日(孕40周零三天)順產出生,體重3050克,身長50厘米。生下時,啼哭洪亮有力,產房外聽得清清楚楚,看來是個“大嗓門”姑娘。
媽媽:湯盈穎 33歲,孕前體重48公斤,臨產前體重60.5公斤。整個產程非常順利,從人工破水到寶寶出生,僅用了6小時。
小湯圓進入第11個月以后,向媽媽展示了更多的新技能,如能清楚區分家里人,會樂此不疲地拉著我玩捉迷藏,會用手準確地拿起食物放進嘴里咬,能聽懂一些簡單的句子。每當開發出一項新技能,我都會興奮地帶她在家人面前展示,在得到贊美后,她也會開心得發出咯咯咯的笑聲。這笑聲永遠都是那么悅耳,把我帶娃的各種辛苦一掃而空。
漫漫夜奶之路
為了小湯圓的健康成長,我是母乳喂養的堅定支持者,從女兒出生開始到現在就一直是全母乳喂養,小湯圓也很少生病,因此雖然辛苦我都努力堅持了下來。但上班后,小湯圓夜奶次數越發頻繁,一晚上2、3次的節奏,如果“口糧”送晚一點,她會越哭越兇,這樣本來可能10分鐘就能安撫好的,會折騰上1小時,讓人崩潰。于是,為了圖省事,我把大床小床拼在一起,晚上直接摟過來躺著喂,但依然不能徹底解決問題。每天我都睡眠不足,嚴重影響白天的上班狀態,心情一度很低落。與家人商量下來,決定啟動“斷夜奶”模式。為此,我還特別請教了周圍有經驗的媽咪,有的說寶寶想吃奶的時候,可以喂點奶粉或者水,有的說什么都不給就抱抱哄哄,也有的媽媽是與寶寶分開幾天回來就好了……辦法很多。喂水、喂奶粉我覺得還是沒有徹底解決問題,出去住上幾天又不忍心,因此我還是選擇了“抱哄法”。半夜里盡管寶寶哭得聲嘶力竭,讓人心疼,但我還是暗暗告訴自己要堅持既定方案。不過試行了三天效果并不理想,而且晚上要花更多的時間。后來有人說媽媽不能在身邊否則會引起寶寶喝奶的欲望。于是換我婆婆上,剛開始,似乎還有點效果,夜奶次數穩定在2次,但折騰了兩個多星期后,大人小孩都疲憊不堪,最后以失敗而告終。漫漫夜奶路,何時才是頭?。?/p>
專家來指導:
隨著月齡增長,寶寶的飲食和睡眠已經比較有規律了,半夜喝奶的次數逐漸減少,一般當寶寶9~10月齡后,夜間已可不進食。那些頻繁夜奶的寶寶,是睡眠習慣所致。頻繁夜奶對已經上班的媽媽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由于媽媽以及其他照護者的個體感受、身體耐受能力都不同,所以要不要給寶寶斷夜奶是很個體化的事情。如果決定斷夜奶了,就需要媽媽和家人的密切配合,不要因為心疼或不舍就輕易放棄。
首先睡前盡可能讓寶寶吃飽,睡前一頓可以吃較稠厚的輔食,避免寶寶夜間醒來感到饑餓而要進食。斷夜奶的方式最重要的一條是讓寶寶遠離媽媽的,最好由家里其他人來帶寶寶睡覺,寶寶醒了如果讓媽媽來哄卻又不能吃奶,會加重寶寶的負面情緒。另一個重點是,盡可能的讓替代者掌握一些安撫寶寶的技巧,輕聲哄拍,輕輕搖晃等,給寶寶喂水、瓶喂母乳都可以,也可以使用安撫奶嘴。斷夜奶對于已依賴吸吮母乳才能入睡的寶寶是一個困難的時期,但決定了就需要有堅決的態度,溫和的堅持,和足夠的耐心,才能和寶寶一起度過困難時期。
發燒了,不怕不怕
我知道寶寶發燒是幫助她的免疫系統發育成熟,但真的遇上了還是會有些手足無措。有一次小湯圓打完預防針,當天下午突然發燒,一量38.5℃,婆婆有點六神無主來電詢問我該怎么辦。幸好平時有知識儲備,我告訴婆婆可能是打預防針引起的,婆婆說那么高要不要去醫院啊,我說如果精神好的話,不用去醫院,等我買藥回來。我說得淡定,但其實心里也沒底,內心有好多疑問:打預防針引起的發燒要多久才會好?會不會是打錯針了?是一到38.5℃就要吃藥,還是等等再觀察?一般吃啥藥呢?我馬上聯系了一位熟識的兒科醫生,在她的指導下,我漸漸有了頭緒。第一步,先給寶寶敷上冰寶貼,用溫水擦身,幫助散熱降溫;第二步每隔1小時量體溫,觀察下來她始終在38.5℃徘徊并沒有上升,我決定暫時不吃藥;第三步買好退燒藥,做好晚上體溫可能會上升的準備,這樣“手中有糧,心中就不慌了”。當天晚上寶寶體溫基本控制在38℃到38.5℃,第二天早上下到了37.8℃,我稍稍安下心,但下午又回升到38.2℃,這來來回回的體溫讓大人的心也跟著上上下下。老爸不知在哪里尋了個偏方,說是在額頭涂點蛋清可以幫助降溫,于是我們就試了試。沒想到,蛋清一上頭她就不停地抓,過了10分鐘整個臉又紅又腫,把我們嚇了一跳,這才想起來她對蛋清過敏。于是趕忙擦掉,過了半小時臉上的紅腫基本褪了,忙活了半天,再一量體溫,居然神奇地回落到了37.5℃,半夜熱度基本退了。難道真的是這個偏方發揮作用了?哈哈,可是再管用,下次也不敢嘗試嘍。
專家來指導:
就算有了充分的知識準備,當真正遇到寶寶發熱,媽媽們還是會手忙腳亂。通過體溫測量工具(體溫計、肛溫表、耳溫槍等)測量腋下或口腔溫度高于37.5℃,或者溫度超過38℃,可以定義為發熱。引起寶寶發熱的原因有很多,除了知識準備,更需要冷靜分析和判斷從而正確處理發熱。
發熱原因很多,接種疫苗后也會發熱。接種疫苗后人體的免疫系統會被攻擊,所以會出現包括發熱在內的暫時性不適。
如何根據發熱的程度來選擇處理措施呢?低熱(體溫在37.5℃~38℃)的過程對寶寶的免疫系統是一個良性刺激的過程,是有利于促進免疫系統成熟的,所以不要寶寶一發熱就急著用退熱藥降溫,退熱藥也會有一定的副作用。當寶寶體溫未達到38.5℃時,一般以物理降溫(注意不要用酒精擦浴的方法)和加強護理為主。當體溫超過38.5℃后,為了避免繼續升高發生高熱驚厥,并給退熱藥一些起效的時間,應及時服用退熱藥。如果整個發熱期間,寶寶的精神狀況良好,飲食和大小便基本如常,沒有出現皮疹等異常,可以先在家以觀察為主;如果除了發熱寶寶還出現其他異常情況如哭鬧不止,腹瀉或嘔吐,出現皮疹等,需要及時帶寶寶就醫。
需要提醒的是,發熱的許多民間偏方已經在口口相傳中,不準確了,且沒有進行過科學有效的驗證。現代育兒方法中針對發熱的物理和藥物降溫方法已經足夠多了。對于效果不確定的偏方,建議媽媽們少嘗試。
出趟遠門不容易
小湯圓11個月了,對外界事物表現出越來越濃厚的興趣,每次帶她出門散步她都無比興奮,于是與家人商量后決定組織一次“6大1小”的周末親子游,目標鎖定周莊新家(外公外婆的度假地)。雖然從上海到周莊車程僅1個多小時,但這畢竟是寶寶自出生以來去得最遠的地方,而且在外過夜寶寶是否適應,我們的心里也沒底。為此,我做足了功課,列了長長一串所需物品清單,小到奶瓶刷、尿布大到澡盆、推車一應俱全,裝了滿滿一個旅行箱。我和老公感嘆:帶寶寶出門就如同搬家一樣!考慮到路上寶寶一直坐在安全座椅里可能會吵鬧,我準備了她心愛的玩具和喜歡的小零食,用來安撫她。但我細致的準備依然不能讓大家放心,外公外婆擔心她上飯店吃飯不習慣,還買了些寶寶肉松、紫菜帶上,出發當天還起了個大早熬了粥裝在保溫杯里,這才感覺放心地出門了。一路上寶寶很配合,偶爾有點不耐煩,但很快就安撫好了。在周莊新家,她吃喝拉撒一切如常,毫無陌生感,睡覺還比平時多;上飯店吃飯,也比家里吃得好。被周圍很多新奇的東西吸引,小眼睛都忙不過來,自然就顧不上和我作對了??磥恚瑢殞毜倪m應能力遠比我們想象得要強,是大人多慮了。大人別過度擔心,為寶寶創造更多的機會出去鍛煉鍛煉就好!
專家來指導:
湯圓寶寶的第一次旅行很順利,得益于家人充分的準備。雖然帶寶寶外出有很繁瑣的準備過程,還會讓家長有各種各樣的擔憂,但為寶寶創造接觸自然、體驗世界的機會可是非常重要的!寶寶雖然還不能真正理解旅行和體驗旅程,但新鮮的環境一定會讓她快樂和開心,并獲得新的認知體驗。
帶寶寶外出旅行,安全和健康是首要原則。不會行走的寶寶,在戶外大多是被抱著或者乘坐推車,所以尤其要注意乘車安全和室內安全。乘車過程中開關車門、窗等要注意寶寶的小手和頭,以防夾傷。不論車是否行駛,都不能讓寶寶的頭和手伸出窗外。外出入住酒店,房間內的設施大多不適合小寶寶,家長也需仔細檢查房間設施,并且時刻看護好寶寶。此外還要重點預防觸電和開水燙傷。
外出時還需帶好小藥箱:退熱藥、腹瀉藥、抗過敏藥、外傷殺菌和護理藥、防蚊蟲藥、必要的工具(體溫計、喂藥器)。當寶寶出現健康問題,先根據原則做簡單處理,控制癥狀并密切觀察,一旦在常見癥狀之外出現其他異?;虬Y狀加重,需及時就診,切勿大意。旅行過程對寶寶的睡眠飲食多少會有影響,盡情玩耍的同時,盡量不要影響寶寶睡眠、飲食和大小便的規律性,因為這些都是寶寶良好抵抗力的基礎。
發育
能區
發育特征
媽媽寶寶玩玩小游戲
粗大
動作
能扶著欄桿站起來,會扶著欄桿側向邁步;有的嬰兒會單獨站立片刻。
【走向玩具】寶寶扶著走的最大動力是“那里有個玩具!”所以要在玩耍中引導寶寶練習扶走。在家中創造安全的活動空間,讓寶寶利用可扶、可靠的家具,家長在不同位置用玩具等逗引寶寶,鼓勵寶寶扶行前進。
精細
動作
會翻書或擺弄玩具及食物,并能用手握筆涂涂點點。
【盡情涂鴉】給寶寶準備大一點的紙和蠟筆,讓寶寶拿起蠟筆在紙上隨意涂畫,并贊美他畫出的圖案;寶寶對手的控制力還不夠,所以看上去她在亂畫,但這個畫的過程就是在進行手眼協調能力的鍛煉,讓寶寶盡情亂涂吧!
認知
記憶力大大增強,能記得一分鐘前被藏到箱子里的玩具。
【找玩具】準備顏色鮮艷的玩具,用一塊透明的塑料板擋在玩具前面。寶寶看見玩具會馬上伸手去抓但拿不到玩具。家長示范從塑料板旁繞過去,從后面把玩具拿過來玩,然后引導寶寶自己拿,訓練寶寶解決問題的能力。
語言
會用手勢表示需要;能聽懂較多的話;有時口中說些莫名其妙的話;有些嬰兒會有意識地叫爸爸、媽媽等。
【總結我們的每一天】給寶寶講一些一天中比較特別的、具體的事,比如白天遇到什么人、一起做了什么,都去了哪里,特別是孩子當時很感興趣的事情。例如“我們和你的朋友在公園的時候,有一只白色的狗,舔了媽媽的手”。
個人
社會
喜歡重復引起別人發笑的動作;不喜歡大人攙扶和抱著,顯示出更大的獨立性。
【請玩偶喝茶】在寶寶了解了水杯、勺子等日常用品的用途后,給寶寶示范如何的給毛絨小熊或玩具娃娃喂水、喂飯。給寶寶機會,讓他模仿者你這種動作
篇7
暑熱癥雖沒有大問題,但因發熱不退,使機體新陳代謝加快,消耗增加,抵抗力下降,若不注意加強護理,也會影響患者身體健康,對于寶寶,甚至影響其生長發育。因此,夏季謹防暑熱。
暑熱信號ABC
導致暑熱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高溫、重體力工作、脫水、熬夜、睡眠不足、因高溫度引致流汗而減低熱、患病(傷風、感冒等)。
發病期集中在每年6至8月天氣最炎熱季節。
初夏季節漸有發燒,量體溫在38~40℃之間,夜間體溫升高,白天漸降。
沒有任何遮陽措施在太陽底下玩耍或工作后,出現頭暈、頭痛、耳鳴、惡心和嘔吐,嚴重者可出現昏迷和嗜睡癥狀。
出現大汗淋漓、虛脫、四肢冰涼、血壓偏低等癥狀,嚴重者甚至昏迷。
精神疲憊、食欲不振、呼吸加快。
口苦苔膩、胸腹脹悶,體重減輕。
寶寶暑熱
父母必讀,寶珠寶寶如何防暑熱
1 環境:首先要積極改善居住環境,室內要保持通風,涼爽及空氣清新。
2 衣著:不要給小兒穿得過多或過緊,選取質地柔軟,稍寬的衣物為宜。而勤洗澡,勤換衣物和尿布,保持皮膚清潔衛生同樣重要。
3 降溫:孩子發燒低于38.5℃時,選用物理降溫為主,常用溫水浴。對于發熱較高的患兒,應選擇及時去醫院進行治療,適當用酒精擦身,幫助降溫,并及時送醫院治療。至于曾患暑熱癥的小兒,由于次年夏季常會復發,因此在夏季來臨之前,要鼓勵小兒適當進行戶外活動,以提高其對環境及外界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
4 飲食:飲食以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如綠豆稀飯、面條、豆奶、水果汁)為主,多喝涼開水或淡茶水,多吃時令新鮮水果蔬菜。并適當補充含卵磷脂,腦磷脂,神經苷脂和微量元素鋅的食物,如蛋黃,瘦肉魚類等,以促進小兒神經系統發育;一些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盡量少給寶寶吃。
寶寶暑熱應急措施
高溫環境下,患兒出現大汗淋漓、虛脫、四肢冰涼、體溫低于正常值、血壓偏低等癥狀、甚至昏迷時應立即脫離高溫環境,平臥或將頭部放低,可以飲用微涼的淡鹽水,邊做上述急救,邊準備送醫院治療。
當紫外線直接照射頭部,孩子出現頭暈、頭痛、耳鳴、惡心和嘔吐等癥狀時,這些情況下應立即將孩子轉移至陰涼處,用涼毛巾或涼水袋進行頭部降溫,一般可很快恢復正常。
上班族不為暑熱煩
夏季時長,氣溫較高,雨量充沛,許多地方都形成了炎熱多濕的氣候與地理環境,這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人們的體質。許多年輕人一到夏季,體力就有所下降,常常是“無病三分虛”。上班族如何躲避暑熱
1 防曬、保睡眠、安定情緒白天要盡量避免在陽光下暴曬,出行要戴好防曬帽、傘和太陽鏡:中午有可能的話,要午睡半小時到一小時,晚上要盡量減少夜生活,保證8小時睡眠;保持情緒的安定,不煩躁。
2 忌飲酒夏天很多人喜歡喝啤酒,認為清涼解暑。但中醫學認為,“酒為火熱之食,損傷肝陰”。因此要適量飲用。
3 不宜在空調低溫環境 中空調房中不是自然風,空氣污濁,易滋生病菌。因此,降溫應適當。在空調環境中呆一段時間后要到戶外活動,但不要大汗淋漓,消耗太多。
4 飲食以清淡為主 保證清潔、注意碗筷的衛生,多吃新鮮易消化的食物,并選擇一些食療防暑方式。如新鮮豆漿、蒜茸拌黃瓜、蒜茸海帶絲、冬瓜湯、清炒苦瓜、西瓜、雪梨、橙子等水果,各種新鮮綠色蔬菜等。
5 每次出門前帶上充足的飲用水每次活動都需要有充分的休息,特別在炎熱天氣下,多做小休。
應急措施及藥品
脫離高熱的環境,保持室內的通風、涼爽。
服用治療暑熱的藥物,如藿香正氣軟膠囊(口服液、丸、顆粒等)、四正丸、香蘇正胃丸、廣東涼茶,保濟丸等。
家庭消暑飲品DIY
1 三花清暑湯:取白、金銀花、扁豆花各20克,開水沖服代茶飲,具有清暑濕解熱毒之功效。
2 七樣止渴湯:取金銀花、白、玫瑰花各10克,麥冬、五味子、玉竹各9克,酸梅50克,先用酸梅加水煮爛,再將其余各味和入煮沸,調入適量冰糖,涼后飲用,有開胃、生津止渴的作用。
3 粥:粳米50克,冰糖適量,加水煮粥,粥快熟時加入杭6克(布包),再煮約10分鐘即成。進食后能清熱解暑、醒腦提神。
4 荷花冬瓜湯:取鮮荷花兩朵,鮮冬瓜500克(切片),加水1000毫升煮湯,加食鹽少許服食,對夏季低熱,口渴心煩療效較佳。
老年人的防暑經
起居飲食五項注意
1 早睡早起適當增加午睡時間。盛夏白天時間長,夜晚睡眠時間短,老弱者應早睡早起,盡量保持每天能有7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晨起后在初升的陽光下進行戶外鍛煉,以順應陽氣的生長。中午氣溫最高,適當午睡能彌補夜間睡眠時間的不足。據科學家研究顯示,老弱者炎夏午睡能降低腦溢血和冠心病的發生率。
2 注意護陽防止受寒。老弱者度盛夏冷飲要少吃;用電風扇取涼宜用輕柔微風,最好是以手搖扇取涼;使用空調的家庭,空調不可調得過低,使用時間不可過長;室內宜經常通風換氣,以保持空氣新鮮。若出汗太多(特別是勞動鍛煉之后),切記不可洗冷水澡。
因為盛夏季節,人的體表毛細血管擴張,汗腺全部開放,突然遇冷,體表血管和汗腺會收縮關閉,使體內存在的大量余熱散發不出來而導致中暑。據測定,盛夏洗溫水澡其排汗量約為正常排汗量的25倍,能使汗腺更加通暢,更好地發揮散熱功能,并能把皮膚洗得更干凈,有利于防止暑濕并襲而生瘡。
3 調整飲食保護脾胃。盛夏暑熱最使人傷津耗氣,加之體表毛細血管擴張,血液多集中于體表,胃腸血液相對不足,更易使老弱者消化不良導致食欲減退。因此老弱者度盛夏應多吃清暑、益氣,生津,易消化的食物。綠豆粥能清熱解毒、利水消腫;蓮子粥能滋陰養神,清熱解暑,還能醫治燥熱失眠:每天吃點帶有酸味、苦味的食品,能防止出汗過多,對汗腺有收斂作用。
盛夏強調老弱者飲食宜清淡,但過于清淡也不好,因為隨著大量汗水排出的不僅是水和鹽,更有大量的蛋白質,維生素,特別是鈣和鋅也會隨汗液排出,老弱者盛夏適當吃些瘦肉、魚類、蛋類還是很有必要的。
4 科學補水,防止血液濃縮等疾患。每天勤喝水,小口慢飲。為了能調節不同口味,可用綠茶泡水,或是喝酸梅湯等。
5 搞好室內通風降溫,但不要對著風扇或空調直吹身體,避免室內、室外溫差過大。
應急措施及藥品
篇8
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物,它營養豐富、易于消化,而且寶寶任何時候吃都是新鮮、溫度可口的。但是,母乳喂養也并非總是一帆風順,比如在媽媽生病的時候,寶寶還能不能照常吃媽媽的奶呢?來看看下面幾種情況,年輕的媽媽們該如何應對――
感冒了,還能喂奶嗎?
不少新媽媽都免不了遭遇感冒和流感的侵襲,在這個時候,媽媽也可以輕松解決寶寶的“口糧”問題。
照吃不誤
當新媽媽發現自己上呼吸道被感染時,其實感冒或流感病毒早已進入體內了,寶寶吃的母乳里也已含有這些病毒了,即便停止哺乳也可能使孩子得病。在這種情況下,吃反而比不吃更安全,因為母乳中含有珍貴的抗體,能抵御病毒的侵襲,而這種抗體是目前任何人工合成奶粉中所沒有的。因此,繼續哺乳,反而會幫助寶寶增強抗擊病毒的能力,遠離感冒和流感。
感冒的媽媽應減少與寶寶面對面的接觸,哺乳時帶上口罩;因為此時媽媽自己需要的水分比較多,所以為了保證原有母乳的量,媽媽要攝入比平時更多的水分。
吃藥前哺乳
如果媽媽的感冒癥狀比較輕,喝紅糖水、姜湯驅寒,冷敷額頭等部位降溫,外加補充VC,這些方法安全有效。如果病情較重,服用板藍根、感冒清熱沖劑等中藥,也可按醫生處方服一些西藥,不過要盡量避免抗生素。
通常,用于治療感冒或流感的藥物,經過人體代謝后,不會通過乳汁影響到嬰幼兒。不過為了保險,媽媽可選擇在吃藥前或吃藥后一小時喂奶。
高燒不喂奶
假如媽媽遭遇了高燒38.5℃以上,且持續不退,或感染了強病毒,如H1N1病毒,就應以配方奶粉代替母乳。治療期間,每天定時將母乳擠出倒掉,保持乳腺通暢,等身體徹底恢復后再哺乳。
腹瀉了,還能喂奶嗎?
哺乳期媽媽罹患腹瀉、嘔吐之苦是常有的事。此時一定要弄清緣由,采取不同的策略。
邊調理邊喂奶
有的新媽媽吃了不潔食品、受涼、腸道消化功能失調、腸胃功能紊亂等引發腹瀉嘔吐,這種病不吃藥也能恢復。采用的調理方法是少吃多餐,半飽即可;忌食厚重油膩、辛辣和涼性食物。在這種情況下,母乳對寶寶不會產生不良影響,寶寶可以正常“吃飯”。
母乳加配方奶
媽媽患有一般腸道感染可以繼續哺乳,不必擔心,只是媽媽要更加注意個人衛生,喂奶前仔細洗手、給部位清洗、消毒。拉肚子、嘔吐,對奶水的質量和數量都會有一定影響,要多喝水;煮熟的蘋果有收斂作用,媽媽不妨吃一點,以減少腹瀉的次數,維持奶水的數量。如果寶寶依然吃不飽,就要喂些配方奶了。
嚴重感染暫時斷奶
有些腹瀉嘔吐伴有高燒,如痢疾。媽媽一旦感染了這種病,就要委屈寶寶幾天了。避免抗生素等藥物對寶寶的傷害。治療期間,定時吸出中的奶是媽媽的一項重要工作,病愈后可繼續哺乳。
乳腺炎了,還能喂奶嗎?
不少新媽媽產后會被乳腺炎困擾,寶寶的“糧倉”出了問題,媽媽對是否給寶寶停奶很糾結。
增加哺乳次數
在乳腺發炎的早期,即還沒有變得過于脹滿、堅硬、疼痛難忍時,媽媽所能做的對自己和寶寶最好的事情,就是繼續哺乳、增加哺喂的次數并以不同姿勢喂奶,讓寶寶頻繁地、從不同的角度吮吸,及時幫媽媽排空,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炎癥,減少化膿的危險。同時,媽媽也可以采取熱敷、按摩等方法緩解癥狀。
乳腺膿腫暫停喂奶
乳腺炎癥一旦發展到化膿、伴有發燒,大量的細菌就滋生了,其勢頭之勁,足以滲透到乳汁中,此時媽媽要立即就醫,采取消炎措施,寶寶則暫時“告別”母乳,等膿液消失后方可恢復。要遠離乳腺炎之苦,媽媽們最好在每次寶寶吃完奶后,把剩余的乳汁擠出來;平時注意別擠壓,尤其睡覺時別壓著它,避免造成腺管不通。
蕁麻疹了,還能喂奶嗎?
蕁麻疹是由于過敏引起的皮膚變態反應,屬于體質性疾病。哺乳媽媽出現這種情況,也要視情況而定。
找到過敏原
如果媽媽的蕁麻疹不嚴重,或只服用些維C和B族維生素,增加抵抗力,則不影響喂奶。引起蕁麻疹的原因有吸入物如花粉、動物皮屑、煙霧,食物如魚、蝦、蛋類、奶類,感染細菌,精神因素等。媽媽要查找并遠離過敏原,不吃含有人工添加物和油炸、辛辣類的食物,多吃新鮮水果蔬菜,避免蕁麻疹反復發作,保證母乳的安全。
服藥后暫停哺乳
如果媽媽在蕁麻疹急性發作期間使用了藥物,最好暫停哺乳,以配方奶代替,一般停藥48小時后再喂母乳。因為治療蕁麻疹的藥物大多含有激素,一旦滲入乳汁,對寶寶的身體會產生副作用,還是小心為妙。
過敏性紫癜,還能喂奶嗎?
有些媽媽產后皮膚上出現紅點,也有的出現棕紅色斑丘疹,伴有疼痛感,這就是過敏性紫癜。
篇9
親愛的,我怎么感冒了?
準媽媽在懷孕過程中,身體容易疲勞,有些準媽媽甚至還會出現貧血的傾向,而這時候正是病毒“入侵”的最佳時機,營養攝入不夠均衡,懷孕期心理壓力過大,緊張,這些因素都容易導致準媽媽在夏季患上感冒。
我當初懷孕時也感冒過,身為中醫的姥爺曾跟我提到過夏季感冒,其實是因為人體感受了暑濕時邪,過度貪涼會使體內的暑濕為風寒所遏,疏泄受阻,因而發病。
下次再去超市的時候不要待得太久,空氣不流通的地方很容易滋生感冒病毒,你行動又不是很方便,以后需要什么東西,跟我說一聲,我下班買回來好了。
感冒了,對胎寶寶有哪些影響?
在懷孕早期,一般是指懷孕前三個月,這個時候是胚胎發育器官形成的初期,也是最敏感的時期。感冒病毒可透過胎盤屏障進入胎兒體內,有可能造成胎兒先本能心臟病以及兔唇、腦積水、先本能畸形等。所以這段時間,準媽媽要特別小心。
你現在正處懷孕中期,一旦感冒嚴重,并伴有高燒不退的話,著急上火加上不吃東西,這些都會影響到肚子里面“寶寶”的發育。等再過些時候,甚至會出現早期破水,早產。我可不希望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我還知道有些準媽媽在孕早期可能因為持續高燒而導致寶寶“流”產。
夏季感冒,該如何護理?
嗓子不舒服咳嗽,可以吃一些含有蜂蜜成分的潤喉糖來緩解不適癥狀。一定要多喝水,最好以清水為主,口淡無味的準媽媽可以喝一些純果汁或不含咖啡因的茶。適當的運動也有助于緩解感冒時的一些癥狀,比如鼻塞、流鼻涕等,時間不宜過長,一旦出現發熱、胸悶、手腳無力,有些發燒的話,則要立即停止運動,好好休息。
我給你做了一碗雞湯,趁熱喝一些吧。這樣你就不會那么難受了,雞湯可以幫助你適當緩解感冒時的一些癥狀,比如鼻塞,流鼻涕什么的。如果再難受的話,跟我說一聲,我給你倒一杯熱水(大約在42度左右),你就用嘴巴和鼻子對著熱的水蒸氣使勁吸,這樣會讓你好受很多。
晚飯之后,我陪你出去走走吧,或者我和你一起做一些簡單的舒展運動。你要是有任何不舒服,要馬上告訴我。
如何治療感冒最安全?
輕度感冒多喝開水,注意休息,可選擇板藍根沖劑、雙黃連口服液、感冒退熱沖劑等純中藥。
高熱、劇咳,可選用柴胡注射液退熱和純中藥止咳糖漿止咳。也可采用濕毛巾冷敷,用30%左右酒精擦浴,起到物理降溫的作用。
西藥方面,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對準媽媽安全的解熱鎮痛藥。
我這里有一些以前的老法子,都是你姥爺告訴我的,以前媽媽生病的時候就用這些方法,很管用的。
將一把金屬匙置入開水里中,待發熱后(以不燙傷手為度)放在手掌表面“治感冒穴”上按摩。熱按摩片刻后,再用一把泡在冷水里的匙子刺激該處。輕度感冒或咳嗽者,按上述方法刺激5~10次即可。手掌的治感冒穴位于左手掌大拇指和食指之間(近虎口處)以及右手大拇指第二關節以下部分的掌面。
喉嚨癢痛者:用濃鹽水每隔10分鐘漱口及咽喉1次,10余次即可見效。
咳嗽者:用雞蛋1只打勻,加入少量白砂糖及生姜汁,用半杯開水沖服2~3次即可止咳。
老婆,你身上怎么一片潮紅啊,是不是對藥物過敏呢。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我們去中醫院找一位老先生確診一下,然后做一下針灸治療吧。它是通過經絡的調節作用來增強母體免疫力,對你跟“寶寶”不會造成任何傷害。
感冒需謹慎,預防最關鍵
多喝水,勤洗手,常常開窗換氣,保持良好心情,盡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每天堅持適量的運動,不可讓自己太過勞累,保持充足睡眠。適當喝一些熱飲對預防感冒也是很有用的。
生病了,就不能再吃油膩的東西了,你愛吃“辣”的習慣也要收斂一下了。我買了一些水果放在冰箱里,很新鮮,每天飯前吃一個,可以補充點維生素C。早上起床后,記得用鹽水漱一漱口,另外讓你老公吃一些蔥和蒜,以防被你傳染感冒?;仡^我把廚房消毒一下,可以避免病菌滋生。
老婆,我剛才去超市買了一些酸奶,我知道你不太喜歡吃酸的,不過這幾天你堅持每天喝一杯,既可以防止孕期便秘,又可以幫你增加免疫力。另外,我覺得我們的牙刷也有必要“消消毒”了,微波爐,高火加熱10秒鐘,這樣就可以殺死感冒病毒了。
小貼士:預防感冒 食療妙方
橘皮姜片茶:橘皮生姜各10克,加水煎,飲時加紅塘10~20克。
杭菊糖茶:杭白菊30克,白糖適量,加適量開水浸泡,代茶飲。
篇10
感冒類型對號看
癇毒型上感
原因:由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發的上呼吸道感染。通常情況下會經歷1~2天的潛伏期。
表現:主要的癥狀是渾身乏力、打噴嚏,流鼻涕,咽喉腫痛,發熱等。
細菌型上感
原因:主要是由葡萄球菌,嗜血流感桿菌等引發的上呼吸道感染。
表現:初期的癥狀和普通的病毒性上感很相似,嚴重的時候會誘發扁桃體炎,中耳炎、鼻竇炎等。
支原體、衣原體型上感
原因:是由支原體、衣原體引發的上呼吸道感染。
表現:癥狀多為咳嗽、有痰等,嚴重的還會導致支氣管炎、肺炎等等。
流行性感冒
原因: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表現:除了一些和病毒型上感相似的癥狀,還會出現高熱、頭痛和渾身酸痛(包括肌肉和關節)等,如果不認真對待,后果有可能會很嚴重。對于孕早期的準媽媽尤其應該小心
預防。
吃穿住行防感冒
準媽媽可以從吃,穿,住、行等各方面嚴防感冒侵襲。
吃
多喝雞湯:可以增強免疫力,提高對病毒感染的防御能力,避免或減少感冒。
多吃“紅色食品”:紅色食品是指食品為紅色,橙紅色或棕紅色的食品,如紅辣椒、胡蘿卜、南瓜、西紅柿,洋蔥、山楂,紅蘋果,紅棗、沙棘、柿子等。
這些食品的一個共同特點是含有豐富的β-胡蘿卜素,具有捕捉人體內氧自由基、參與維生素A的合成等多種功能,還能增強人體巨噬細胞的活力,起到抗御感冒的作用。
多喝水、保持大便通暢:冬天是感冒多發的季節,準媽媽的抵抗力較弱,因此更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岸嗪人?、保持大便通暢”保證身體新陳代謝,提高抵抗力,是最有效的預防感冒的方法。
適當服用一些蜂蜜水或秋梨膏:中醫認為,秋冬季是肺最弱的時候,此時肺最容易病損。準媽媽應加強對肺部的保健?!胺涿邸币恢北徽J為具有清熱潤肺的功效,因此準媽媽可適當服用一些蜂蜜水或秋梨膏。
溫馨攝示:
服用板藍根預防上感不可取。準媽媽的用藥原則是自己不用零量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所以不建談用吃藥的方法預防感冒。
穿
每天注意收看天氣預報,及時
按氣溫變化增添衣物。在天氣比較冷時,外出時最好是戴上帽子口罩。北方有暖氣的屋內屋外要注意溫差,進入有暖氣的屋子注意及時減衣服,出門注意添加衣服,南方沒有暖氣的房間注意適當增加衣物,盡量穿著純棉、保暖衣服。
住
家里多通風。無論天氣多寒冷都必須經常開窗透氣,陽光照射也有很好的消毒殺菌作用,天氣好的時候,準媽媽不妨把“陽光”請進家中來。
干燥的環境更容易感冒。無論是普通的感冒還是流感,傳播的途徑都很類似,都是通過飛沫傳播的??梢岳眉訚衿髟黾涌諝庵械臐穸取?/p>
保證充足的睡眠。缺乏睡眠會使人體的免疫力下降,因此,準媽媽每天一定要保證至少8個小時的睡眠。
家人感冒,要注意隔離。減少接觸是最有效的預防感冒的方法。當家庭成員感冒時,應盡量減少與準媽媽的接觸。
行
盡量不要去人多的公共場所。減少朋友問的交往活動,特別是在感冒流行期間。
多運動。當準媽媽在抵抗力減弱的時候,最容易感冒,所以增強免疫功能可預防感冒的侵襲。下列的簡易預防準媽媽感冒健康操,可加強皮膚、黏膜的抵抗力,對準媽媽感冒有一定防治作用。
1 雙手搓熱,從嘴朝鼻梁、額頭、兩頰、回復至鼻翼,劃圈摩搓。
2 雙手放置胸前,對掌來回摩擦,感覺胸前發熱為止。
3 按壓鼻翼旁0.5寸的迎香穴及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凹陷處的風池穴,各按50次。
4 雙手交替輪流拍打胸部各20次。
5 用冷水洗臉,尤其是用冷水擦鼻部。
洗
要注意勤洗手。資料表明,感冒病毒可以在手上存活70個小時,而手會經常接觸各種用品或物體,難免被感冒病毒污染。因此,感冒病毒常常會在人們不經意用污染的手揉鼻子,而侵入上呼吸道,從而引起感冒。如果勤洗手就會避免這種情況。
經常做搓手動作。手上有很多經絡及穴位,經常搓手會促進手部的血液循環,從而疏通經絡,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
堅持每天用冷水浴面洗鼻。鼻孔內存在許多病毒和細菌,冷水洗鼻時,不僅可以清除藏匿的污垢和病菌,也能增強鼻腔及整個上呼吸道對外界寒冷空氣的適應性,當外界空氣驟然變冷時,就有了一道抵御嚴寒的屏障。洗鼻方法是:用手捧一捧水,用鼻孔輕輕吸入少許水,再擤出,反復多次。
常用鹽水漱口。每天早晚如果用淡鹽水漱口,有助于清除口腔中的致病菌。如果仰頭含漱可以清洗咽喉黏膜,預防感冒的效果更佳。
溫馨提示:
孕前應提前接種流感疫苗。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往往癥狀更重,對胎寶寶及準媽媽傷害更大。因此,最好孕前2個月接種流感疫苗,可有效預防流感。
一般的感冒癥狀較輕,如流清涕。打噴嚏,對胎寶寶影響不大,可不必服藥,休息幾天就會好的。若患流行性感冒,且癥狀較重,則對胎寶寶影響較大,此間服藥對胎寶寶也有較大風險,應及時看醫生。但若感冒嚴重影響準媽媽的身體時,比如高熱,對胎寶寶和準媽媽的影響遠遠超過藥物的影響,這時就要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
6招緩解孕期感冒
妙招1:多休息
多多休息、均衡飲食,使自己免疫力發揮作用,才是對付上感的良策。
妙招2:多喝白開水
如果準媽媽不及時補充水分,很可能會造成脫水,加重心臟和腎臟的負擔。如果不愛喝白水,可以適當地補充一些淡鹽水,或者口服補液鹽。另外,米湯、蜂蜜水,蘋果汁,只要是能補水都可以。
妙招3:嘗試食療法
如雞湯可減輕鼻塞、流涕的癥狀,若在雞湯中稍加一些胡椒,生姜等調味品,具有治療作用。
妙招4:及時降溫
準媽媽無論是普通的感冒還是流感,發燒甚至是高燒都是最容易出現的癥狀,感冒較重并伴高燒,因為高熱可導致畸和流產,應盡快降溫,可在額部、頸部放冰塊或服藥降溫,但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避免亂服阿司匹林之類的退熱藥。
妙招5:鼻塞試試蒸汽吸入法
在一盆熱水中滴入2~3滴桉油,然后用毛巾蓋住腦袋,臉埋在盆中使勁吸氣,有助于緩解鼻塞狀況。如果鼻子堵得難受,可以在紙巾上滴2滴茶樹精油,每隔一段時間就聞一聞。
如果喉嚨痛并且咳嗽,喝一些具有緩解作用的蜂蜜和檸檬沖兌的熱水。用鹽水漱口可以緩解喉嚨發炎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