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鎮痛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5 14:13:4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分娩鎮痛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分娩鎮痛

分娩鎮痛護理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在本院產科住院分娩的足月單胎、頭位、初產、產前檢查確認可以經陰道分娩、自愿要求藥物鎮痛分娩孕婦38例。年齡22~30歲,其中22~24歲13例,25~27歲17例,28歲以上8例。

1.2鎮痛方法

1.2.1吸入鎮痛目前多用氧化亞氮和氧氣的混合物,也稱為笑氣。臨床上可以間斷使用或持續使用。間斷使用止痛時,孕婦要在子宮收縮前30~50秒使用,吸入后會有輕飄飄的感覺,停用數秒鐘后恢復所有知覺。一般在產程的后期開始使用,直至胎兒、胎盤娩出。在第二產程持續給藥更為有利,這樣,產婦可以在醫師和助產士的指導和鼓勵下屏氣,有利于產程進展。

1.2.2會陰阻滯麻醉此法多用于會陰切開術前和會陰撕裂修補術前,是將麻醉劑注射于局部神經根部,以麻痹陰道下部及外陰神經。

1.2.3杜冷丁鎮痛杜冷丁是一種麻醉劑,肌肉注射,一般用于第一產程,它于注射后20分鐘起效,常和其他藥物聯用。使產婦放松和減輕焦慮,但它的止痛效果不一定,當第一產程延長時,用此藥可減少孕婦的疲勞和焦慮,此藥于分娩前應用的安全時間范圍為每次6~8小時/次。

查看全文

分娩鎮痛護理探討論文

摘要:

呼吸衰竭定義:是由于呼吸中樞和(或)呼吸系統原發或繼發性病變引起通氣和(或)換氣功能障礙,致使呼吸系統吸入氧和排出2氧化碳功能不能滿足組織及細胞代謝需要,導致缺氧和(或)Co2潴留。

1、呼吸衰竭定義:是由于呼吸中樞和(或)呼吸系統原發或繼發性病變引起通氣和(或)換氣功能障礙,致使呼吸系統吸入氧和排出2氧化碳功能不能滿足組織及細胞代謝需要,導致缺氧和(或)CO2潴留。

血氣分析:Ⅰ型呼吸衰竭(低氧血癥型呼吸衰竭或換氣障礙型呼吸衰竭):PaO2<60mmHg,PaCO2可正常。

Ⅱ型呼吸衰竭(通氣功能衰竭):PaO2<60mmHg,PaCO2>50mmHg。

2、小兒呼吸衰竭的病因

查看全文

分娩鎮痛觀察與護理論文

【關鍵詞】,氧化亞氮

【摘要】目的研究氧化亞氮吸入用于分娩鎮痛的效果。方法80例初產婦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前者采用氧化亞氮吸入用于分娩鎮痛,對照組除不給予氧化亞氮吸入外,其他產科處理措施與觀察組相同。結果比較兩組鎮痛效果、產程時間、分娩方式、產婦及新生兒情況,活躍期短于對照組,難產率低于對照組。結論氧化亞氮吸入用于分娩鎮痛能減輕產婦疼痛,縮短產程,減少難產率。

關鍵詞氧化亞氮分娩鎮痛護理

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孕婦在分娩時既要求保證母嬰安全,又要求采取某些方式以減輕分娩時的痛苦。筆者自2004年8月開始,對氧化亞氮吸入用于分娩鎮痛進行觀察,取得了滿意效果,現將有關內容及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自2004年8月~2005年3月,選擇我院住院在產房分娩的初產婦80例,單胎頭位,年齡22~31歲,孕周37~42周,對妊娠合并癥及內科合并癥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氧化亞氮吸入組(即觀察組),每組各40例。

查看全文

陰道分娩時運用鎮痛泵的護理經驗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對象共80例,年齡21~37歲,平均(28.5±2.2)歲。無麻醉禁忌證,無產科合并癥及并發癥,頭、盆無明顯不稱,均為單胎頭位,初產婦54例,經產婦26例。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兩組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采用腰麻+硬膜外聯合鎮痛或連續硬膜外鎮痛,術后給予自控鎮痛泵應用。藥液為芬太尼+布比卡因,或芬太尼+羅派卡因,宮口開全時停用。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整體全面的護理干預,具體步驟如下。

2.1術前干預(1)心理護理,產婦對分娩疼痛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畏懼心理,易產生焦慮、緊張等負性情緒。故護理人員需在術前與產婦及家屬主動溝通,就分娩鎮痛泵的使用效果、優勢、作用原理、注意事項作簡要介紹。開展細心、周到的服務,使患者焦慮情緒得以消除,提高配合依從性。同時分娩疼痛的程度受產婦精神狀態、文化水平、社會因素、年齡等因素的影響,因人而異,如產婦年齡偏大者焦慮情緒越嚴重等,需針對性的指導,做安撫工作,以使產婦保持樂觀情緒,增強分娩信心。(2)建立靜脈通道,為方便吸氧、靜滴平衡液,盡量應用留置針,行靜脈通道建立,以防麻醉后胎兒胎心一過性減慢或產婦出現低血壓。

查看全文

探究孕婦分娩使用鎮痛泵母乳的影響論文

【關鍵詞】鎮痛;嗎啡;靜脈嗎啡鎮痛泵;泌乳素

隨著圍產醫學的發展,為了保障母體健康和新生兒成活質量,國內外剖宮產率普遍上升。正常分娩或剖宮產后的疼痛嚴重干擾產后生理功能和心理狀態,使產婦感到焦慮、營養欠佳,加上各種鎮靜或鎮痛藥應用均可抑制產婦乳汁分泌,從而影響母乳喂養成功率。而剖宮產術后應用靜脈嗎啡鎮痛泵對其影響尚未明確。本研究就此進行分組觀察,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無嚴重產科合并癥初產婦180例,年齡21~35歲,體重62~70kg,妊娠38~42周,無乳房發育缺陷及內分泌疾病,無其他重要臟器并發癥、胎兒宮內窘迫、嚴重妊高癥等嚴重高危妊娠情況。全部病例產前均得到母乳喂養的知識宣傳,如母乳喂養的好處,哺乳知識早接觸早吸吮,母嬰同室按需哺乳,飲食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的湯類,易消化飲食指導職稱論文。

1.2處理方法

查看全文

分娩鎮痛在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影響

【摘要】目的探討在不同時機實施分娩鎮痛對妊娠期高血壓疾?。℉DP)產婦產程、分娩方式及分娩結局的影響。方法將2020年4月至2021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〇八醫院鷹潭醫療區收治的138例HDP產婦隨機分為Ⅰ組、Ⅱ組,Ⅰ組在潛伏期(宮口直徑<3cm)時實施分娩鎮痛,Ⅱ組在活躍期(宮口直徑≥3cm)時實施分娩鎮痛。采用視覺模擬疼痛評分(VAS)評估兩組產婦不同時點鎮痛效果,并觀察記錄產程進展、分娩方式、分娩結局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鎮痛后VAS評分下降,潛伏期VAS評分Ⅰ組低于Ⅱ組(P<0.05)。兩組第一、第二、第三產程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順產率、剖宮產率、陰道助產率、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新生兒窒息率、胎兒窘迫率、異常胎心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潛伏期對HDP產婦進行分娩鎮痛不影響產程、分娩方式及分娩結局,不增加產婦分娩期間的不良反應,可盡早解除產婦痛苦。

【關鍵詞】鎮痛分娩;高血壓;妊娠期;分娩方式;分娩結局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HDP)是發生于妊娠期的一種高血壓病,主要臨床表現為高血壓、蛋白尿和多臟器損害等。分娩鎮痛可減輕產程中產婦的應激反應,降低因疼痛引起的血壓升高,減少胎兒發生宮內缺氧的風險[1]。麻醉給藥方式、用藥時機是影響鎮痛效果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探討不同時機實施分娩鎮痛對妊娠高血壓產婦產程、分娩方式及分娩結局的影響。

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選擇2020年4月至2021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〇八醫院鷹潭醫療區收治的138例妊娠高血壓產婦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Ⅰ組、Ⅱ組共兩組。Ⅰ組69例子宮口擴張<3cm時行硬膜外鎮痛。Ⅱ組69例子宮口擴張≥3cm時采用硬膜外鎮痛。Ⅰ組年齡22~39(28.15±3.25)歲。孕周34~42(38.17±1.54)周。初產婦36例,經產婦33例。平均收縮壓(160.22±11.36)mmHg,平均舒張壓(105.16±6.03)mmHg。對照組年齡23~39(28.47±3.84)歲。孕33~42(38.33±1.41)周。初產的34例,經產婦35例。平均收縮壓:(158.19±10.81)mmHg,平均舒張壓(103.29±5.37)mmHg。對照組年齡23~39(28.47±3.84)歲。兩組產婦均無其他HDP相關并發癥Ⅰ、Ⅱ組基線資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2.納入及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妊娠期高血壓診斷指南[2];②對利多卡因、枸櫞酸芬太尼等麻醉藥物無過敏反應;③單胎足月妊娠;④意識清楚,能夠配合檢查。排除標準:①有血液系統、免疫系統、循環系統、凝血障礙性疾病以及精神疾病史;②重要臟器嚴重受損者;③患者情緒不穩,意識不清,并伴有抑郁、焦躁的癥狀,無法配合本次研究;④存在麻醉禁忌證。3.治療方法:Ⅰ組:觀察產程,當進入產程潛伏期(即宮頸口直徑<3cm)時,行硬膜外穿刺并置管,硬膜外注入2%鹽酸利多卡因3ml,無不良反應發生后,鹽酸羅哌卡因13.5ml(齊魯藥業有限公司,規格:10ml,75mg);枸櫞酸芬太尼2ml(宜昌人福藥業有限公司,2ml,0.1mg);84.5ml0.9%氯化鈉注射液混合成鎮痛液,開始硬膜外自控鎮痛,設置流量8ml/h,直至產婦宮頸口全開(宮頸口直徑10cm)時減少鎮痛藥液用量,或者視產婦具體情況停止用藥。Ⅱ組:觀察產程,當進入產程活躍期(即宮頸口直徑3~5cm)時,行硬膜外穿刺并置管,鎮痛藥物、方法均同Ⅰ組。4.觀察指標:①活躍期、潛伏期、鎮痛前、第二產期,采用視覺模擬評分(VAS)評估兩組患者鎮痛情況;產婦產程時間、分娩方式、分娩結局、分娩過程中不良反應發生情況。5.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6.0進行統計;計量資料用(x±s),組間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表達,組間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查看全文

笑氣吸入鎮痛分娩分析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將2004年1月3日~2005年12月25日入住我院可陰道分娩的正常產婦隨機分為兩組,以笑氣吸入分娩的產婦108例為觀察組,同期未提供任何鎮痛方法的產婦106例為對照組。兩組產婦平均年齡為24.8歲,均為足月單胎、頭位,經產科檢查、B超檢查及輔助檢查排除骨盆狹窄、異常胎位、妊高征及其他妊娠合并癥。兩組產婦年齡、孕周、孕次等均無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

1.2設備觀察組所用的笑氣,由深圳市安保有限公司提供,內含50%笑氣、50%氧氣,使用設備為無痛分娩儀AⅡ5000A鎮痛氣體供應裝置,包括減壓閥、呼吸控制器、帶自動活瓣的面罩、10L氣瓶(充滿醫用混合氣)、氣體管道、殘余氣體排除插頭、手提配件箱、推車。

1.3方法觀察組在產程進入活躍期,宮口開大3~4cm時開始(自愿)吸入50%笑氣與50%氧氣混合氣體,供氣流量為0~15L/min。先將兩種氣體按1∶1比例加壓裝入鋼筒內,用螺紋管接至一個帶自動活瓣的面罩供產婦吸入。宮縮來臨前1min,產婦即將面罩緊貼口鼻,做3~5次深吸氣,吸入笑氣后,移開面罩,等下一次宮縮來臨,如此反復吸入至宮口開全。

1.4疼痛分級按WHO標準及臨床表現對產婦的疼痛程度進行評估,分為4級。0級:無痛,安靜合作;1級:輕微疼痛,易忍受,可合作;2級:中度疼痛,難忍受,呻吟不安,合作欠佳;3級:重度疼痛,不能忍受,叫嚷不安,不能合作。鎮痛后0級、1級為有效,2級、3級為無效。0級和1級疼痛為鎮痛有效。

1.5統計學方法采用χ2檢驗。

查看全文

腰麻及硬膜外麻醉聯合應用于產科分娩鎮痛淺談

現代生活中,女性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社會工作中,擔當著半邊天的任務。女性還有非常重要的一個任務就是生育。分娩時的痛苦,讓每一個已經是媽媽的女性記憶猶心,而即將成為母親的準媽媽,越來越多的選擇剖宮產來結束分娩,但是剖宮產術后的并發癥及避孕方法的選擇,將成為最大的苦惱,現介紹一種分娩時鎮痛的方法,僅供參考。

關于分娩鎮痛方法的選擇,需具備以下特征:1、對母嬰影響小。2、易于的給藥,起效快,作用可靠,滿足整個產程的需要。3、避免運動阻滯,不影響宮縮和產婦運動。4、易于觀察和參與生產過程。5、必要時可滿足手術的需要。

硬嬤外麻醉及腰麻聯合應用,可有效的阻滯分娩時的疼痛,且副作用少,現已廣泛應用于臨床。

一、麻醉的方法:

當宮口開大2~3cm時,孕婦取左側臥位雙膝屈向胸部,于L2~3或L3~4間隙穿刺硬膜外腔成功后取消27g腰麻穿刺針置入硬膜外穿刺空芯中,刺入蛛網膜下腔,于子宮收縮間期一次性緩慢注入芬太尼2.5ug,布比卡因2.5mg,麻黃素20mg,葡萄糖0.25g,共1.33ml.取出長針迅速置入硬膜外導管,接微量注射泵。麻醉平面控制在T10以下,待腰麻作用減弱時,用微量注射泵向硬膜外腔以每小時10ml的速度泵入麻醉藥液(0.075%布比卡因50ml加芬太尼50ug。宮口開全后停止注藥。

二、疼痛分級

查看全文

無痛分娩在婦產科臨床應用分析

摘要:目的探討婦產科臨床中應用無痛分娩的效果。方法從本院收治的婦產科患者中選取8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原則將入選患者分成兩個組別,其中實施常規分娩的40例產婦作為對照組,實施無痛分娩的40例產婦作為觀察組,對兩組產婦的分娩鎮痛效果、產程時間、剖宮產率進行比較。結果在鎮痛效果方面,觀察組鎮痛效果優良率為100.0%,對照組的鎮痛效果優良率僅為45.0%,兩組差異顯著(P<0.05);在產程時間以及剖宮產率方面,觀察組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產婦實施無痛分娩方式,能夠使產婦分娩過程中的疼痛感大幅降低,并縮短產程,降低產婦的剖宮產率,值得進行推廣。

關鍵詞:無痛分娩;婦產科;疼痛感;臨床應用效果

分娩是很多女性必經的一個生理過程,而準媽媽們對分娩的恐懼多數來自于懼怕分娩疼痛,一些具備陰道分娩條件的產婦及其家屬因此而要求實施剖宮產,這也是目前很多產婦及家屬對于分娩方式選擇存在的一個誤區[1,2]。剖宮產雖然能夠減少分娩疼痛,但是對于產婦造成的創傷較大,產后并發癥多,因此剖宮產通常只作為解決難產以及某些產科合并癥,挽救產婦以及圍產兒生命的分娩方式,而對于符合陰道分娩指征的產婦,選擇陰道分娩才更有利于母嬰健康[3]。近年來,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無痛分娩技術得到了推廣,該技術是通過各種方式減輕或消除產婦分娩時疼痛,這對于減輕產婦分娩痛苦,加速產程,降低剖宮產率有重要意義[4]。本研究對婦產科臨床中應用無痛分娩的效果進行了探討,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研究區間為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研究對象為在本院分娩的80例產婦,采取隨機方式對入選產婦進行如下分組:(1)觀察組40例產婦,年齡20-35歲,平均(24.8±2.1)歲;孕周37-41周,平均(39.1±0.6)周,其中包括初產婦32例,經產婦8例。(2)對照組40例產婦,年齡21-36歲,平均(24.9±2.4)歲;孕周37-41周,平均(39.3±0.5)周,其中包括初產婦31例,經產婦9例。經過統計學分析,兩組產婦的各項一般資料差異均不顯著,符合進行對照研究的標準,產婦家屬對于分娩治療方式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1.2方法。1.2.1對照組分娩治療方法。給予對照組產婦常規分娩治療措施,方法如下:做好產婦宮口擴張情況的檢查,當宮口擴張3-4cm之后將產婦送至產房,產房醫護人員協助產婦取膀胱截石位進行分娩,分娩方式為常規方式。整個分娩過程中通過鼻導管為產婦提供氧氣供給,期間不對產婦使用麻醉藥以及鎮痛藥,僅由產房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簡單的心理護理,給予產婦適時地鼓勵以及分娩指導,使產婦能夠堅持分娩。在胎兒娩出之后如果哭聲較差,及時對其進行吸痰、給氧等處理措施,對于分娩宮縮不足的產婦,適當給予縮宮素促進宮縮[5]。1.2.2觀察組分娩治療方法。給予觀察組產婦無痛分娩治療措施,方法如下:在產婦宮口開大3-4cm之后將其送至產房,做好產婦宮縮規律的分析,之后由麻醉醫師給予產婦腰麻和硬膜外麻醉,保持麻醉管在穿刺部位進行持續麻醉,并做好固定。之后取膀胱截石位實施分娩治療。治療過程中從麻醉導管向產婦穿刺部位注射0.2%羅哌卡因,護理人員在麻醉后5min仔細觀察評估產婦的下肢情況,并做好胎心監測[6]。分娩過程中如果產婦在麻醉后仍出現宮縮痛感,可以繼續追加使用麻醉藥物以達到理想的麻醉鎮痛效果,而當宮口開到10cm時需停止麻醉,直至胎兒娩出。1.3觀察指標。(1)分娩鎮痛效果:分娩過程中幾乎無痛感為1級鎮痛(優),分娩過程中有輕微疼痛現象,能夠忍受為2級鎮痛(良),分娩過程中疼痛感明顯且難以忍受,同時伴心率加快等生命體征改變為3級鎮痛(差),統計兩組產婦分娩過程中鎮痛效果優良率。(2)產程時間。(3)剖宮產率。1.4統計學方法。本次研究數據均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其中計量資料表現形式為(±s),檢驗方式為t檢驗,計數資料表現形式為(%),檢驗方式為χ2檢驗,P<0.05代表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查看全文

臨床麻醉對妊娠胎兒的影響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臨床診療中麻醉藥對胎兒和新生兒的影響。方法臨床資料回顧法。結論所有的麻醉性和鎮痛性藥物都能快速透過胎盤,所以用藥要合理和謹慎。

關鍵詞:麻醉藥新生兒胎兒副作用

(一)靜脈麻醉藥

1.硫噴妥鈉(SP)SP可迅速通過胎盤屏障,臍靜脈藥物濃度的峰值出現在產婦用藥后1min,分娩期臍靜脈血藥濃度與孕婦靜脈濃度比值接近,但如劑量<4mg/kg多不影響胎兒大腦。另外,SP可在孕婦體內重新快速分布,血藥濃度迅速下降,因此,絨毛間隙SP濃度已較小。但如SP達到8mg/kg可引起胎兒抑制。SP的推薦劑量為4~5mg/kg。

2.氯胺酮氯胺酮常用于伴有低血容量、哮喘的孕婦,有輕微的呼吸抑制作用,能使動脈血壓升高l0%~25%。氯胺酮可迅速通過胎盤屏障,當劑量<1mg/kg時,對新生兒呼吸無抑制作用,較大劑量時,常出現新生兒Apgar評分低、肌張力高,氣管插管及人工通氣難度較大。與SP相相Apgar評分及碳酸氫根類似,新生兒神經行為評分較高,但Ostheimer認為,此“高評分”是氯胺酮對新生兒中樞神經系統的藥理作用所致。

3.丙泊酚丙泊酚具有誘導迅速、蘇醒陜,不良反應小等優點。丙泊酚與氯琥珀膽堿聯合應用可導致短暫但較為嚴重的心動過緩。丙泊酚胎盤的轉運率與硫噴妥鈉類似,臍靜脈血藥濃度與母血比值為0.70,如持續靜脈應用速度為100mg/(kg·min)或靜注2.5mg/kg,不會出現新生兒神經行為改變,但速度達l50mg/(kg·min)將會出現新生兒抑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