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建設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7 02:15:0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改造建設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改造建設

農村舊村改造建設講話

同志們:

今年是全面實施“兩區”建設的開局之年、起步之年,也是縣委、縣政府深入推進農民增收“頭等目標”、舊村改造“頭等工程”、維護穩定“頭等任務”“三項頭等工作”的第三個年頭。今天我們召開這次農業農村暨舊村改造工作會議,目的就是進一步團結和動員全縣上下的力量,繼續深入推進“三項頭等工作”,在全面推進“兩區”建設、加快城鄉統籌發展的新征程中,更好地開創農村工作新局面。

一、從全面推進“兩區”建設的戰略高度,深刻認識我縣農民收入超過全國平均水平之后統籌城鄉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

今年內,是全縣上下攻堅克難、砥礪奮進的一年,更是全縣農村工作成績巨大、亮點紛呈、值得大書特書的一年。隨著“三項頭等工作”的深入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在危機之年迸發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機和活力,不僅實現了新農村建設的巨大突破,還為全縣應對危機、共克時艱作出了重要貢獻。關于去年農業農村和舊村改造工作的成績,樟明和煬德同志已經作了全面總結,我覺得有“五個最大”還是必須講:第一個是“最大的成績”,就是我們成功實現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超過全國平均水平。這個幾代*干部群眾為之奮斗、全縣農民群眾熱切期盼的目標的成功實現,標志著我縣深化農村改革發展取得了重大成果。更為可喜的是,我縣農民收入已經連續三年保持了較高增幅,連續三年明顯高于城鎮居民收入增幅,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從去年的3.8:1快速縮小到今年內的3.3:1,充分表明我縣統籌城鄉發展已經邁出了堅實步伐。第二個是“最大的亮點”,就是舊村改造不僅成為最大的民生工程,更成為全國、全省新農村建設的典型。通過兩年舊村改造,全縣拆除了6000多幢破舊房,建起了3500多幢新房,2萬多農民喜遷新居,農村面貌發生巨大變化。省委書記趙洪祝、省長呂祖善、省委副書記夏寶龍,常務副省長*,以及省委常委*,副省長*、*等省領導先后來*視察調研,8個國家外賓、80個市縣黨政代表團紛紛來我縣考察學習,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各大媒體聚焦*、報道*。自恢復建縣以來,還從來沒有一項工程,能夠像舊村改造這樣惠及千家萬戶,贏得各方廣泛贊譽。第三個是“最大的提升”,就是農業產業實現重大提升。在中國茶商大會強力拉動下,全縣茶葉產量、產值,浙南茶葉市場交易量、交易額均實現大幅增長,一年之內摘得了“全國重點產茶縣”、“全國十大特色產茶縣”、“中國綠茶集散地”三塊國字號牌子,“*銀猴”不僅蟬聯了“浙江十大名茶”稱號,被評為“華東十大名茶”,還成為“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百強”,品牌價值達8.4億元。這些成績,充分說明我縣茶產業正快速實現轉型升級,我縣正從“茶葉大縣”向“茶葉強縣”大步跨越。與此同時,我們還第一次明確提出了“短期抓食用菌、蔬菜,中期抓筍竹林、水果,遠期抓香榧、油茶”產業發展思路,產業培育方向更加清晰,有力地推動了山區特色產業的加快發展。第四個是“最大的貢獻”,就是農村工作還為全縣有效應對金融危機、擴大內需保增長作出了重大貢獻。比如,舊村改造直接拉動了2.64億元固定資產投資,極大地激活了農村消費需求,促進了農民就業增收;茶產業的旺盛發展不僅解決了8萬農民的生計問題,還為2萬返鄉農民工和1.2萬外來農民工創造了就業機會;農村宅基地復墾和農村土地開發,不僅極大地拓展了發展空間,還通過建設用地指標省內有償調劑,為全縣各項事業發展籌措了大筆資金。第五個是“最大的動力”,就是在農村這片廣闊天地上,各級黨員干部特別是廣大鄉鎮、農村干部的干事創業熱情得到了空前激發,創造了許多鮮活的成功經驗,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注入了強勁動力。特別是在舊村改造中,“村當業主”的機制創新,“農村宅基地換養老”、“跨村安置建房”、“農民公寓集中安置”的方法創新,都產生了很好效果?!稗r村宅基地換養老”還獲得第五屆中國地方政府創新獎。

我們在農村工作中取得的這些成績,充分說明農村天地無比廣闊,農村事業大有可為,農村前景無限光明!充分說明全縣各級黨員干部特別是廣大農村基層干部是樂于奉獻、敢于創業、善于成事的干部!在此,我代表縣委、縣政府,對同志們的辛勤付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更要清醒認識我縣農村工作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更要科學把握農村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這樣才能真正搞清楚我們該謀什么、抓什么、干什么。一方面要更加清醒地看到我們的差距仍然巨大。我縣農民收入盡管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但與全省農民收入“人均過萬”相比,差距極為巨大;我縣舊村改造盡管取得巨大成績,但與鄞州等發達地區新農村建設水平相比,差距仍然巨大;我縣現代農業盡管實現了顯著提升,但與福建安溪縣等農業強縣相比,差距同樣巨大。我們既要從成績中堅定發展信心,更要從差距中發現問題、進一步找準前進坐標。另一方面要更加深刻地把握農村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首先,從發展階段看,我國已經總體進入到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發展的新階段,統籌城鄉發展已經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根本要求。就我縣來說,去年縣委八屆八次全會上,縣委作出了“三個關鍵時期、一個新階段”的基本判斷,即我縣正處在從工業化初期向工業化中期邁進的關鍵時期,正處在從總體小康向全面小康邁進的關鍵時期,正處在人均GDP從1000美元向3000美元邁進的關鍵時期,開始進入工業化加速推進、城鎮化加速發展、城鎮文明加速普及、城鄉社會加速融合的新階段。統籌城鄉發展已經成為現階段*深化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的戰略選擇。要推動城鄉統籌發展,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是農民收入仍然明顯低于城鎮居民,農村建設仍然明顯落后于城鎮建設,必須把農村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加以謀劃和推進。其次,從發展戰略來說,縣委八屆八次全會作出了打造“西屏鎮、古市鎮城鄉一體化發展核心區,松古平原城鄉一體化發展先行區”,加快形成“產業化水平高、人口集聚度高,基礎設施一體化、公共服務均衡化、人居環境生態化”的城鄉發展新格局的重大戰略部署。這個部署符合*實際,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發展總綱。要把這個戰略部署落到實處,關鍵是要“興產業、聚人口”,在2015年前實現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再翻一番,把80%的人口集聚到松古平原,城鎮化率達到55%,這些都離不開城鄉空間結構體系的調整優化,離不開農村居民從山區到平原、從農村到城鎮的轉移集聚,離不開產業、資源、要素的集聚集合??梢哉f,“兩區”戰略目標的實現,基礎在農村,關鍵在農村。再次,從農民自身來說,農民既是農村工作的對象,更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是推動新農村建設的中堅力量,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發揮得如何,直接決定著新農村建設的成效。我們必須充分正視農民收入水平仍然較低的實際,不遺余力地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充分正視農民自主創業能力仍然較弱的實際,大力培育新型農民,促進農民全面發展;充分正視農民利益訴求多樣化的要求,以更加人本、民主、公開透明的方式做好農村工作,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查看全文

縣建設廳改造泥草房計劃

寶清縣縣委、縣政府把農村泥草房改造工作作為民生大事來抓,泥草房改造工作力度大、自加壓力、辦法好、政策實、措施有力,取得了突出成績,值得各地學習和借鑒。雙鴨山市政府下達給寶清縣5216戶泥草房改造任務,實際完成了6651戶泥草房改造,超額完成了1435戶。寶清縣的主要作法如下:

一是舉全縣之力、強力推進??h委、縣政府先后出臺了《寶清縣農村泥草房改造實施方案》、《寶清縣農村泥草房改造優惠政策》、《寶清縣農村泥草房改造任務分解實施意見》、《寶清縣農村泥草房改造審批程序》、《關于寶清縣農村泥草房改造的緊急通知》等一系列扶持泥草房改造政策,調動了全縣一切積極因素改造泥草房。

二是政策宣傳到位,資金兌現到位。農戶將原泥草房滅跡的給予每間1000元的補貼。對全縣的10個試點村泥草房改造戶給予10000元/戶的補貼,同時為農戶協調1.5—2萬元貸款。政府為農戶協調的662萬元貸款已發放到農戶手中,對非重點村新建節能住房人均建筑面積達到26平方米的,給予5000元/戶的補貼??h政府共自籌了3000萬元資金和市政府以獎代補的640萬元資金,專項用于全縣農村泥草房改造補助。并在縣建設局建立了改造資金專戶,已兌付泥草房扒倒滅跡的獎勵資金145萬元,在改造驗收后政府將及時足額兌現獎補資金,做到合格一戶,兌現一戶。

三是科學規劃、加大村鎮環境綜合整治力度。按照“發展小城鎮、壯大中心村、撤并自然屯”的村鎮建設思路,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結合本縣農村實際科學合理地設計戶型及配套設施。在改造過程中力推成片建設,整體改造,用規劃和政策引導農民向中心村或小城鎮遷移。同時將改造與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有機結合,大力改造臟、亂、散、差的環境,避免“只見新房、不見新貌”的現象發生,整治出了一批環境干凈、整潔、優美的村莊。

四是抓試點、打造亮點??h政府確定了郝家村、慶東村、北崗村等10個村為重點改造村。在郝家村扒倒43戶泥草房,成片規劃建設了27棟43戶新房,并使用稻草板新建280平方米村級辦公樓;在省級現代農業試點北崗村,統一設計建設了24棟48戶二層樓,將其打造成全省泥草房改造的亮點;在東興村新建了一棟2955平方米的住宅樓,年末24戶農民將喜遷新居,在推進泥草房改造中實現了農民住上樓房的愿望。

五是招商引資建設節能稻草板廠。為滿足廣大農民建設節能省地住房的要求,通過招商引資和縣政府補助的方法,投資近300萬元建成了全省第二個節能稻草板廠,為本縣和周邊縣、市農村建設節能省地型住房提供了新型節能材料的保障。

查看全文

區村莊改造建設意見

一、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

(一)總體要求。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拉動投資、擴大內需、改善民生為主線,以加快城鎮化進程、推動新農村建設、促進城鄉一體化為總要求,堅持政府統籌、科學規劃、政策引導、市場運作的原則,加快市區村莊改造建設步伐,改善農村居民住房條件和生活環境,推動現代化新城區和新農村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二)指導原則。

1.政府統籌,市場運作。各級政府要充分發揮統籌協調作用,統籌規劃,統籌資源,統籌資金,整合捆綁使用各項扶持“三農”資金和政策。同時,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作用,積極探索市場化運作方式。

2.市區聯動,以區為主。市、區要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協調推進村莊改造建設工作。強化區級政府屬地管理主體責任,堅持試點先行,確保改造效果。

3.引導發展,全面轉型。市區村莊改造建設要充分考慮產業優化布局與結構調整,通過改造建設構筑發展優勢。要協調推進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及環境建設,完善配套制度,實現物質形態、經濟結構、組織形態的全方位轉變。

查看全文

城中村改造建設意見

一、“城中村”改造建設規劃工作的依據和原則

(一)編制依據:

1.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城市化進程的意見》;

2.市委八屆五次全委(擴大)會議確定的城市建設發展戰略。

(1)根據“城市北擴、東延西進”要求,加快推進新城區建設,跳出舊城建新城,集中抓好頭屯河區和東山區兩個城市副中心的建設,努力構建“三個中心互為犄角、周邊地區組團發展”的城市總體框架,拉大城市骨架,拓展發展空間,力求通過今后五到十年的努力,再造兩個現代化的工業新區。

(2)合理布局城市建筑集群,徹底改變“攤大餅”式的推進方式,避免“實心城市”,增強城區的透視感和空間感,做到“城中有園,園外有城”,使城市建筑群和綠化帶交叉分布,形成優美和諧的城市景觀,力爭通過兩屆政府的努力,把**市建成園林城市。

查看全文

農網建設改造后續通知

各街鎮鄉人民政府(辦事處),縣府各部門:

我縣第二批農網建設(改造)工程通過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較好成效,截止3月底,累計完成投資4200萬元,占總工程量的60%。但由于第二批農網建設(改造)規模大、戰線長、任務重,面臨諸多問題,個別地方重建設、輕管理、違規收取費用、資金計劃不力等問題較為突出。為進一步完善工程后續工作,確保5月底實現初步驗收,現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提高認識,高度重視農網建設(改造)工作。農村電網改造工程是黨中央、國務院為減輕農民負擔,促進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h委、縣政府將農網建設(改造)工程作為為民辦實事、辦好事的一項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各級各有關部門務必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實施。由于二期工程時間跨度較長,去年全縣進行了鄉鎮區劃調整,人員變動較大,凡涉及農網建設(改造)工作的鄉鎮要明確領導,落實專人,加強組織協調,積極配合施工單位搞好農網建設(改造)工作。

二、嚴格監管,切實抓好后續工程質量安全管理。各街鎮鄉和縣供電有限公司要加強施工隊伍管理,認真開展質量安全知識教育,嚴格工程質量監管,對存在質量問題的堅決返工,確保整個農網建設(改造)工程全部合格。對竣工項目,要按照規定,嚴格對設備、質量把關,切實搞好驗收決算工作。

三、嚴格預算管理,千方百計解決資金缺口。各街鎮鄉要堅持量力而行、適度超前的原則,認真搞好項目規劃,嚴格建設(改造)資金管理,嚴格審批、報銷制度,防止擠占挪用、體外運作,確保有限的資金發揮最大的效益,力爭更多的村社得到改造。同時,要加強協作,配合縣供電有限公司對全縣農網改造進行全面清理,根據尚未改造的范圍和戶數核算出科學合理的資金需求額度;縣供電有限公司要積極向市電力總公司爭取,努力解決工程資金缺口。

四、嚴格執行國家的收費政策,堅決治理亂收費。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農網改造工程只能向農民收取農戶自用電表及電表以下進戶線費用,即每戶不超過200元。其余投資全部由國債資金和銀行貸款解決,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再向農民收取農網改造工程供電貼費、材料費、施工費等其他任何費用,也不得以集資方式向農民變相收取上述費用。嚴禁工程人員、工作人員、組織人員利用工作之便向老百姓“吃拿卡要”,一經發現,從重查處。

查看全文

商品市場改造建設講話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朋友們:

首先,歡迎大家蒞臨視察指導工作。下面,根據會議安排,簡要匯報一下區市場規范和提升的有關情況。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市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區委、區政府立足區情實際,大力實施“三產立區”戰略,把市場規范提升改造作為促進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緊緊抓在手上,切實搞好市場規劃建設和管理服務,全區市場建設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充分把握市場建設對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

區市場建設起步早、種類多、規模大,是全市、全省的市場大區,也是區域經濟發展的一大特色。截至目前,全區共有各類專業市場88處,建筑面積274.89萬平方米,其中,建材裝材市場23個,家居市場10個,服裝鞋帽市場9個,果品副食品市場15個,倉儲物流市場5個,其它類市場26個。年,全區各類市場交易額達到144億元,占三產營業收入的比重達到40%以上。近年來,全區市場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業態逐步提升,交易額大幅增長,初步形成了一個門類全、規模大、輻射力強的市場體系。一是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全區現有單體面積萬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市場56個,交易額過億元的市場11個,特別是濼口、北園、堤口路等地區形成了以服裝、裝材、家居、果品為主的大型專業市場群。二是市場專業化程度進一步增強。根據社會消費需求,各類市場積極向專業化、特色化方向發展,交易品種不斷增多,市場分工日益細化,形成了服裝鞋帽類、果品副食類、家居裝材類等一批專業市場。三是市場品牌程度不斷提高。經過近幾年的培育發展,成功打造出了等一批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國都有較高知名度的品牌市場。

各類市場的繁榮與發展,為我區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對促進全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一是拉動了經濟增長。作為我區第三產業的支柱,市場對促進全區經濟發展、增加財政收入的作用十分明顯。既為商品交易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和載體,搞活了商品流通,同時又滿足了居民群眾衣、食、住、行、用等多種消費需求,有效地拉動了消費增長,提高了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二是增加了社會就業。全區各類市場現有從業人員7.8萬人,其中下崗失業人員占55%以上,市場已成為吸納城鄉勞動力就業的重要渠道。三是帶動了相關產業發展。市場產業集群集聚了各類生產生活要素,帶來了巨大的人流、物流和資金流,促進了全區金融、通訊、餐飲、租賃、加工、倉儲、運輸、房地產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取得了“建設一個市場,帶動一片產業,搞活一方經濟”的良好效應。

查看全文

活動場改造建設方案

為進一步鞏固和加強黨在農村基層的陣地,增強農村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不斷改善村級組織辦公條件,發揮村級組織服務功能,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建立健全城鄉黨的基層組織互幫互助機制,根據市委、市政府確定的**年全市重點工作安排,**年重點搞好20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改造建設。為按期完成任務,現提出如下實施方案。

一、搞好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改造建設是民心所向。近年來,中央確定把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列入各級的重點建設。**年和**年,我市有54個村列入重點建設村,已全部完成建設任務,農村黨員干部群眾非常滿意。在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中,上級補助、我市財政、市管黨費及市直部門、經濟強村和企業累計投資320萬元,有效解決了部分村級組織無辦公活動場所或辦公條件陳舊簡陋的問題。**年,我市在19個鄉鎮(街道)和蓮花山管委會共確定20個村作為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改造建設的重點,著力解決好這些村辦公活動場所條件陳舊簡陋問題。各鄉鎮街道、市直有關部門等要自覺主動地擔負起相關責任,制定具體操作辦法,確保**年12月前全部完成建設任務,并投入使用。

二、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改造建設的基本要求。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改造建設,包括活動場所基本建設和家具及辦公用品配置。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基本建設,按照市里統一提供的規劃圖紙進行,要符合本地風俗習慣,滿足村級組織辦公和黨員、群眾活動的需要,其中,新建活動場所,位置要便于黨員干部集中,房舍建筑面積90平方米以上,并建有適當面積的院落。要配齊辦公桌椅、文件資料柜、電視等必要辦公設備,配備一定數量的各類圖書,滿足村級組織辦公和黨員、群眾活動需要。

三、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改造建設的資金來源。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改造建設所需經費,主要通過以下渠道來解決:一是市直部門包村,幫助解決部分資金。二是市屬企業結對幫扶,4個煤礦集團公司分別幫扶5個村。三是部分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結對支援,20家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分別支援1個村。四是鄉鎮(街道)和蓮花山管委會自籌一部分。建設資金每村需6萬元左右,對**年“七一”前完成建設任務的,市里實行以獎代補辦法,新泰以上黨費每村補助2.5萬元,共計50萬元;市財政每村補助1.5萬元,共計30萬元。

四、明確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改造建設的相關責任。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改造建設工作,由市委組織部牽頭,負責組織協調、督促檢查和黨費補助下撥。市發展和改革局負責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基建項目實施,做好規劃編制、項目審批以及項目建設的監督管理工作。財政局負責財政補助資金下撥,督促落實家具及辦公用品的配置。民政局負責圖書配置,建設局、規劃局、國土局、環保局等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做好相關工作。涉及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改造建設的19個鄉鎮(街道)和蓮花山管委會主要負責同志作為直接責任人,要具體負責建設任務的落實,確保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改造建設的順利完成。

查看全文

舊村改造建設辦事程序

一、要求列入舊村改造中的舊村改建和環境整治村,首先結合本村實際情況,建立村級舊村改造工作班子,編制村級舊村改造規劃,制定舊村改造拆賠政策,上報舊村改造方案,召開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會議,上報會議記錄和80%以上村民簽名復印件。

二、由村莊提出規劃范圍,由舊村改造指揮部審核確定規劃紅線范圍。根據規劃用地范圍設計,并制定相關合同。舊村改造規劃方案審批程序:村莊建設規劃方案經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鎮政府初審,報指揮部審核,送規劃建設局(或溫州七里規劃分局,下同)批準,屬溫州市示范試點村的送溫州市村鎮辦批準。

經批準的建設規劃不能滿足實際發展的要求時,經村民代表會議同意,鎮政府及相關部門進行調整,并報指揮部和規劃建設局備案,但涉及村莊建設規模、布局等重大變更的須重新報批。

三、村莊規劃經批準后,由建房戶向村委會提出申請,村委會根據有關要求審核同意后,依據村莊建設規劃提出建房位置落實方案。由鎮政府簽署意見,市舊村改造指揮部審核,報規劃建設局批準。

四、⑴同一批次、同一地塊、統一拆建的可由村委會報指揮部統一辦理相關手續,會同有關單位落實建設項目選址,辦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報批需提供以下資料:《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審批表》、年度投資計劃文件、征地協議書、規劃位置紅線圖、1:500地形圖經審核、蓋章的總平面布置圖及設計說明、設計方案批復文件或會審紀要。

⑵個別拆建、辦理的提供土地權屬證件、《樂清市農民房屋重建、拆建用地申請審批表》及復印件,申請人身份證或戶口簿、四鄰意見、規劃圖或1:500地形圖。

查看全文

農網建設與改造交流

當前正在進行的農村電網的建設與改造,是在為城鄉實行同網同價創造條件。同價前,農村居民子表由各鄉鎮電管站負責抄表、發行、收取電費,其配電變壓器損失電量,低壓電網損失電量,農村電網的維護管理費用均由農民自行承擔。同價后,將實現電力縣(市)鄉(鎮)一體化管理,農民與當地城鎮居民執行相同的電價,農村居民子表將由供電局直管的供電營業所負責抄表、發行、收取電費,其配電變壓器損失電量,低壓電網損失電量,農村電網維護管理費用將由供電企業承擔。

同價前與同價后不僅僅是一個量的變化,而是一個質的變化。辯證思維的方法要求人們必須把握、研究事物的總和,從事物本身矛盾的發展、運動、變化來觀察它。只有這樣,才能認識客觀世界的本質"。筆者針對農網建設與改造,以辯證思維的方法從幾個側面進行辯證地分析,以供有關領導、工程設計、施工人員參考。

1超前思維與保守思維

在農網建設與改造中我們提倡思維適度超前,即反對保守思維,也反對思維過于超前。思維過于超前將耗去大量的網改資金,更多需要建設與改造的地方將得不到建設與改造。思維過于保守,有礙電網實現"安全、經濟、多供、少損"而且過不了多長時間將出現重復性建設。

如在設備選型中,淘汰高能耗配電變壓器,必須選用S9型配電變壓器一步到位,其思維不能保守。而S7型在運行的配電變壓器一并搭車更換為S9型配電變壓器不可取的,其思維過于超前。又如選用RW11-10型跌開式熔斷器,它既增加了瓷裙的爬弧距離,又改變了上端金具的固定方式,同時在結合處變單面接觸為雙面接觸,增大導電部分的接觸面積,使用效果好。我們反對思維過于保守繼續采用一些老型號的跌開式熔斷器。再如,是繼續采用閥型避雷器還是采用金屬氧化物避雷器等一樣存在著反對保守思維,提倡適度超前思維的問題。

2投入與產出

查看全文

建設廳改造泥草房計劃

鶴崗市市委、市政府把全市農村泥草房改造工作擺上重要日程,將省政府要求的力爭用8年時間全部完成泥草房改造目標,提前到5年時間。今年,省政府與鶴崗市政府簽訂的責任目標是改造2100戶,截止9月末已完成2608戶、25萬平方米,完成投資1.78億元,超省政府下達任務指標24.19%,提前完成了任務。鶴崗市主要做法是:

一、加強組織領導,層層落實責任。4月22日省政府農村泥草房改造工作會議后,市政府多次召開全市工作會議、拉練現場會議、推進會議,帶領相關部門深入重點村屯現場辦公,督辦落實泥草房改造和村屯環境綜合整治任務。市草改辦派專人到省級示范村、試點村蹲點推進,縣(區)政府把目標任務細化分解到各鄉(鎮)、村屯,作為年度目標考核的主要內容。

二、制定扶持政策,調動農民積極性。市政府出臺了《鶴崗市農村泥草房改造實施方案》、《鶴崗市農村泥草房改造資金補助政策》、《鶴崗市農村泥草房改造試點村幫建工作安排意見》等文件,市、縣(區)匹配資金911.7萬元,30個幫建單位提供的幫建資金、建筑材料總計180萬元,對自愿購買集資住宅樓農戶每戶補助1萬元。補助資金采取以獎的方式,對于簽訂農民建房協議書,并扒掉泥草房的先預付2000元,在新建住房完工驗收合格后一次性補助3000元,所有收費一律減免。同時,市草改辦指定了10戶不同類型的建材企業,為建房農戶提供優質價廉的建筑材料。市草改辦還向全市各鄉(鎮)、村屯免費發放10套、8000多份環保、節能、省地型建房圖紙。

三、典型引路先行,突出打造亮點。按照先易后難,分步實施的原則,今年確定30個市級試點村,積累改造經驗,在整體推進的同時,樹立起了蘿北縣團結鎮工農兵村集資建設2棟住宅樓的典型,綏濱縣綏東鎮永興村24棟連脊房的典型,東山區紅旗鄉永新村“穿衣戴帽”的典型。

四、加大宣傳力度,形成強烈氛圍。市草改辦和縣(區)政府及鄉(鎮)政府領導和工作人員包村、包戶,幫助農民出主意、想辦法,使農民感到政策難得、機遇難得,廣大農民積極踴躍地自愿改造泥草房。市、縣日報、晚報、電視臺、廣播電臺開辟專欄,大力宣傳農村泥草房改造政策和好經驗、好作法,形成了良好的泥草房改造氛圍。

綏棱縣創出了貧困農民住進“零租房”的新路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