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職人員道德建設重要性和緊迫性
時間:2022-03-27 11:27:39
導語:公職人員道德建設重要性和緊迫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道德作為社會經濟基礎決定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社會經濟關系的產物和反映。道德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其對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具有規范、教育、引導的重要作用,對整個社會關系具有調節和平衡的重要功能。公職人員作為一個特殊的職業群體,其道德素質的高低對公職人員個人行為規范的培育、對黨和國家事業的長遠發展、對整個社會良好風氣的塑造都至關重要,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關鍵詞:道德;道德建設;公職人員;意義
1道德及其重要性
人是社會的主體,也是一切社會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研究一切社會現象,最終都要歸結到對人的研究上來———人生的價值和意義,人的理想、信念、信仰等,而這一切都以道德為基礎。古希臘的伊壁鳩魯學派在對哲學問題進行分類時指出:倫理學是哲學的目的,物理學、邏輯學僅僅是哲學的手段。而倫理學就是致力于人類道德問題的研究,是道德思想觀點的系統化、理論化??梢?,道德問題對于人類自古就是一種很重要的東西,是一切哲學研究的根本。馬克思關于人的存在狀態及其本質問題的論述,對理解道德存在的價值及其必要性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維度和依據。馬克思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交互關系的角度探討人,認為人雖然是自然存在物,但按其本性來說卻是社會存在物。馬克思說:“人并不是抽象的棲息在世界以外的東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國家、社會?!彼杂终f:“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合”,“作為確定的人、現實的人,你就有規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務,至于你是否意識到這一點,那都是無所謂的。這個任務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與現存世界的聯系而產生的”。而道德就屬于這種規定、使命、任務,其在社會關系中形成和強化,為人們提供行為的準則和評價標準,用以調整人際關系、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其既是人存在的方式,同時又為這種存在提供了某種擔保。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說,道德乃是人之為人的本質特征之一[1]。事實上,人類自從有了自我意識以后,就把自身與動物區別開來,就開始意識到自己作為社會成員與他人或集體的關系,以及如何去調節這種關系,這時道德就產生了。所以說,人類的道德生活本質上就是對社會經濟關系的認識和反映,是人人都有的一種自覺意識,馬克思更把其高度概括為“人類精神的自律”。
2加強公職人員道德建設的重要意義
2.1公職人員道德素養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政府工作的成效。國家公職人員是一種特殊的職業,從某種程度上講,其既是執政者,又是行事者。其代表著國家和政府行使國家行政權力,執行國家公務,肩負著管理國家和社會公共事物的職責。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化,國與國之間的合作競爭關系越來越突出,而這種競爭從根本上講就是公職人員行使公共權力能力與素質的競爭。所以說,公職人員如何行使公共權力、處理國家事務,直接關系到政府的工作效率,關系到政府管理的有效性,關系到人民生活的質量、身體健康甚至生命安全,事關重大。這對公職人員無論在能力上還是道德素養上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擁有駕馭這個崗位的能力,要能夠很好地執行相應的權責;另一方面,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操守作保證。在這個問題上,司馬光有一番深刻而透徹的論述。其按照品德與能力的辯證關系將人分為四種:“才德全盡謂之圣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并指出:“凡取人之術,茍不得圣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因為“小人挾才以為惡,惡無不至矣?!薄白怨盼粢詠?,國之亂臣,家之敗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顛覆者多矣”[2]。說明了德要勝于才的重要意義。也正因為如此,要非常重視廣大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德”的建設,要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育人觀和用人觀。道德可以分為家庭道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以及個人品德四個方面。家庭道德、社會公德以及職業道德都是以個人品德的高低為基礎,是個人品德在家庭、職場和社會活動中的具體的外在表現。職業道德作為職業范圍內特殊的道德要求,在內容和形式上可能并不總是與廣義的道德相契合,但其之間并沒有本質的沖突,特別是關系到一些重大決策時,個人品德的高低往往直接影響著選擇和決策的正確性。比如,同為地方領導,政績觀不同會導致不同的決策和行為結果,而政績觀實則就是個人價值觀在職業活動中的一個具體表現。作為一任領導,以百姓的利益為重還是以個人的前途為先是一個價值取向的問題,說到底更是一個品德修養或者道德操守的問題。所以說,個人品德是根本。一個人首先得有道德信仰,然后才能成為恪守職業道德的人。2.2公職人員道德素養的高低對塑造良好社會風氣意義重大。公職人員作為“公眾人物”,其思想面貌、政治傾向和日常行為具有極大的輻射作用,其道德水平自然地成為群眾的楷模和標桿。事實上我國自古就有把官作為純粹的道德主體的傳統,古代神話傳說中的氏族首領都是道德的化身、正義的象征,是為民除害興利的英雄,如盤古開天辟地、女媧煉石補天、燧人氏鉆木取火、神農嘗百草發明草藥等。傳說中的堯、舜、禹都是德高望重的杰出人物。正是在這樣一種民族傳統、民族心理的作用下,中國老百姓對官的角色期待主要就表現在道德期待上。其往往從官吏的言行舉止中感知社會的道德取向,并以此來評判或調整自己的道德準則和道德觀念,正如孔子所言:“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所以說,黨和政府必須通過公職人員的行為實踐為公眾樹立榜樣,通過榜樣的力量引導人們樹立追求崇高理想、具有各種美德、具有人情和人性、節儉等特征的道德人格。這對于構建整個社會的優序良俗、促進社會和諧、增強社會成員的道德信心、提升政府公信力等都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并最終催生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的快速發展。2.3現實現狀要求必須加強公職人員的道德建設。道德無論以何種形態出現,總是屬于主觀性的東西,其背后的客觀基礎是利益?!叭藗優橹畩^斗的一切,都與人們的物質利益有關”。也因此,人便有了私欲。在義、利的沖突中,一旦利欲占了上風,正如朱熹所言:人的道德良知(人天性中本自具有的道德本心)便“為私欲所蔽,(故)暗而不明”[3]。這是任何一個時代、任何一個個體都無可避免要遇到的問題,也是公職人員道德方面出現問題的最根本原因。這是從人性的角度出發而做出的分析結論。從客觀的社會歷史角度來看,我國封建社會官本位思想的長期影響;清末民初救亡圖存的歷史背景下重器物層面的學習引進、忽略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從一個革命政黨轉變為執政黨,因為革命的勝利,黨內一些驕傲情緒、貪圖享樂不愿再過艱苦生活的情緒開始滋長;改革開放社會進入轉型期,在全球化、市場化、多元化浪潮的沖擊下,許多主流價值被遮蔽和消解,基本的是非、善惡、美丑界限甚至也被雜亂無章的多元價值混淆,中華民族的很多優良傳統受到沖擊,市場經濟本身固有的特點,例如趨利性、拜金性,以及市場經濟運行原則,比如競爭性、交換性,被擴大到社會生活的一切領域,對公職人員從業理念和職業行為也產生了極大的沖擊。而公職人員一旦道德缺失,自然就會在思想上、作風上體現出來,職業道德失范現象就會屢屢出現,其結果是阻礙了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又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敗壞整個公職人員隊伍的形象,削弱公職人員整體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地位,影響政府公信力。如果任其發展,后果將不堪設想。加強公職人員道德建設,樹立以德為先的公職人員職業觀,在任何時候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今天則顯得尤為重要。
3結語
我國自古就是一個非常講究道德教化和傳承的國家,始終把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作為極為重要的戰略任務來抓。公職人員道德水平的提高是塑造良好政府形象的需要,是實現社會風氣好轉的關鍵,又是政府履行職能的需要,尤其是一些重要部門或重要崗位,迫切需要有良知、有情懷、有擔當的干部來挑起重擔。所以,要始終把公職人員道德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常抓不懈。
參考文獻
[1]馬進,范立華,馬成良,等.倫理學研究[M].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2014.
[2]司馬光.資治通鑒第1冊[M].北京:中華書局,1956.
[3]陳力祥.民本論[M].北京:華夏出版社,2013.
作者:董松娥 單位:中共定西市安定區委黨校
- 上一篇:高中生道德建設和法律規范分析
- 下一篇:農村轉移人口道德建設探討